(2020年编辑)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合集下载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材料及颁奖词(8篇)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材料及颁奖词(8篇)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材料及颁奖词(8篇)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材料及颁奖词(篇1)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

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颁奖辞浪的执著、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

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

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

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王继才、王仕花人物事迹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20__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

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受老政委嘱托,踏上守岛之路“我是农民的儿子,为了一个承诺,我选择了上岛;我是哨所的民兵,为了一面国旗,我留下来守岛;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一个信仰,要在开山岛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这是20__年10月,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进行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时,王继才所作的题为《为国守岛,我无怨无悔》报告里的一句话。

1986年7月的一天,灌云县人武部老政委找到他:“继才,组织上交给你一个艰巨的任务,去守开山岛,相信你一定能完成好这个任务。

”老政委期待的目光,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信任。

“1986年7月14日早上8时40分。

”王继才把自己登岛的`时间记到了“分”。

上岛后,王继才发现岛上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差得多:空荡荡的几排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没有淡水,没有电……到了晚上,更是一片漆黑,海风呼呼作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汇集)1500字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无数令人感动的人物和事迹。

他们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行动,为中国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下是我为您汇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相应的颁奖词。

一、钟南山颁奖词:钟南山教授,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坚守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最前线。

他以科学家的身份,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力量和智慧。

他的高尚精神和坚定信念,将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注入永恒的能量。

二、郭亮颁奖词:郭亮,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却用自己的坚持和毅力,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舍弃了舒适的生活,走遍大江南北,任劳任怨地执着寻找并曝光水污染问题。

他的勇气和专注,让我们看到了环境保护的希望和光明。

三、邓稼先颁奖词:邓稼先院士,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

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带领中国人民攀登了科技的高峰。

他的治学精神,彪炳史册。

他的贡献,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了更强大的声音。

四、柴桑区爱心超市的创办人们颁奖词:柴桑区爱心超市的创办人们,以自愿服务的形式,为贫困山区的居民提供免费的食品和生活用品。

他们的善举温暖了无数的心灵,点燃了爱的火焰。

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希望。

五、王建立颁奖词:王建立校长,是中国农村教育事业的一位杰出代表。

他倾尽全力,为农村的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的付出和奉献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他的事迹将为我们开创更美好的明天注入力量。

六、雷锋颁奖词:雷锋,是一面中国道德建设的旗帜。

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最优秀的典范。

他的事迹,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努力向上,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好人。

七、傅莹颁奖词:傅莹,作为中国外交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尊重和权威。

她的智慧和勇气,让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更加自信与自豪。

她的坚定和果敢,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铸就了辉煌的一页。

八、杨利伟颁奖词:杨利伟,作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他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2020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20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20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篇一: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黄旭华——誓言无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颁奖辞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理由阎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

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

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2、刘盛兰——崇仁厚德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

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

颁奖辞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推选理由陈雨露: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声的行动,有力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吴孟超:一位普通的老人,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人届九旬仍不间断。

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3、陈俊贵——心比金坚守墓老兵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杜库公路的大会战。

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

颁奖辞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颁奖词吧,颁奖词是对受奖对象的事迹所做的一种陈述性评价的礼仪文稿。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颁奖词才是好的颁奖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不信天不认命!当代愚公毛相林铺就绝壁天路毛相林:那一刻我喊话问老百姓还修不修了,可以说男男女女举双手,喊出来修!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我立誓,为了我们子孙后代,就算我们这一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感动中国》颁奖辞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毛相林-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国测一大队:用汗水和生命丈量祖国大地67年来国测一大队2次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67年来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感动中国》颁奖辞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国测一大队-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3武汉快递员汪勇守护战疫医护人员,以凡人之力书写传奇汪勇:他们(医护人员)就是上战场去拼刺刀的人,那么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呢?让他们稍微轻松一点,能温暖一下他们,他们舒服一点,会好一点。

《感动中国》颁奖辞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汪勇-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4钟扬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2020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2020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2020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2020 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但也有许多人做出了令人感动的壮举。

本文将为您介绍 2020 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以及他们的感人事迹。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2020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篇1一、钟南山钟南山,一位 84 岁的老人,是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领军人物。

他敢于直言,勇于担当,在疫情初期就提出了“人传人”的判断,为全国疫情防控指明了方向。

他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杰出表现,让他成为了 2020 年度最感动中国人的人物之一。

二、张伯礼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他在新冠疫情期间积极推广中医药疗法,并带领团队在疫情重灾区武汉开设了中医方舱医院,挽救了大批患者的生命。

他的事迹充分展现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三、李兰娟李兰娟,一位 73 岁的女科学家,是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她带领团队在疫苗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了新冠疫苗,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陈薇陈薇,一位女医生,是湖北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

她在疫情期间带领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为病人们提供了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成为了众多医护人员的榜样。

五、张定宇张定宇,一位湖北武汉的医生,他在疫情期间隐瞒了自己的渐冻症病情,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 2020 年度最感动中国人的人物之一。

六、王辰王辰,一位北京医生,他在疫情期间曾赴武汉支援,担任了武汉协和医院医疗队队长。

《2020 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篇22020 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及事迹已经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揭晓。

以下是获奖者名单及颁奖词:1. 樊锦诗:根入石窟蟠樊锦诗是一位考古学家,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将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

她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

感动中国2012十大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2十大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2十大人物颁奖词本文是关于感恩励志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感动中国2012十大人物颁奖词1、朱光亚:一生就做了一件事【颁奖词】人生为一大事来。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2、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

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

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3、吴孟超: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颁奖词】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4、刘伟:无臂钢琴师刘伟【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5、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

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

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6、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颁奖词】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

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7、“希望之翼”张平宜:让麻风村孩子受教育【颁奖词】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

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

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8、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颁奖词】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

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个人事迹(全)

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个人事迹(全)

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感人事迹1.张定宇: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的人民英雄《感动中国》颁奖辞: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张定宇感人事迹:远去的2020年,有难关,有难题,更让人难忘,也因此,感动在这一年变得必须,必要,也那么必然。

2020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感动更大的分量,刚刚过去的2020年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留下了很多。

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的身影,他们和病毒短兵相接,他们为我们筑起生命的防线,而在这其中有一个脚步蹒跚的身影尤其让我们难忘。

2020年9月8日上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2018年张定宇被确诊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渐冻症”,这种罕见病目前无药可救,最后可能会因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传染病定点医院的院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张定宇和金银潭医院以超常规的方式高速运转,就在张定宇拖着行走不便的双腿夜以继日带领全院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同时,在另外一家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妻子却感染了新冠病毒,入院接受隔离治疗。

面对越来越多的病人,张定宇分身乏术,妻子住院期间只去探望过一次。

迈着病痛的双腿,张定宇曾经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张定宇率领的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

2.陈陆:誓言“守好庐江”浪尖上逆行的他用生命兑现承诺《感动中国》颁奖辞: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

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陈陆感人事迹:2020年的夏天,我国的南方多省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危急时刻,我们总能看到一些逆行的人们,一个始终坐在救援冲锋舟最前面的身影永远地被定格在了这个夏天。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篇一: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摘录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摘录1.胡忠/谢晓君: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

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

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2.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颁奖词: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

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

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

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3.阿里木: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颁奖词: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

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推选委员陈菊红说:传说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4.吴菊萍: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颁奖词: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

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推选委员朱玉说:她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11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

5.孟佩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颁奖词: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

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6.刘伟:用灵魂演奏生命音符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在今年(2011) 的评选活动中,朱光亚、刘金国、杨善洲、吴孟超、张平宜、胡忠、谢晓君、吴菊萍、孟佩杰、刘伟、阿里木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称号,节衣缩食资助众多儿童上学的白方礼老人获得《感动中国》特别致敬。

1、感动中国2011年度获奖者朱光亚朱光亚,男,生于1924年,逝于2011年,享年87岁,湖北武汉人,著名科学家。

事迹:朱光亚青年时期求学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核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25岁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0年春,从美国回到祖国北京,投身建设新中国的热潮。

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地教授物理学并组织筹建物理学研究所。

1956年,朱光亚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开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事业,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

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的攻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军备控制问题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国防科技领域,朱光亚还指导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一一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的筹建及技术研究开发工作,潜艇核动力、核材料技术的研究发展,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国防关键技术报告制定,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等重大工作。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朱光亚为我国核事业的教育、试验、发展提出了许多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思想和建议,为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实现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朱光亚的颁奖辞:人生为一大事来。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2、感动中国——胡忠、谢晓君:事迹:在去藏区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

2000年,胡忠在晚报上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年头。

他带着妻子到当地考察后,两人为当地的艰苦状况震惊。

胡忠下定了决心,妻子支持他的决定。

这时候,他们的女儿刚刚出生不久。

孤儿学校处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县塔公乡,是一所福利性质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

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

胡忠以志愿者身份来到塔公乡,300多元生活补助是他每月的报酬。

2003年,在丈夫的召唤下,妻子带着三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

谢晓君音乐学院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

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尝试了四种角色位置,顶替离开了的志愿者和支教老师。

2006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

今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并表示“一辈子呆在这儿。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

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胡忠、谢晓君的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

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

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3、感动中国——吴孟超:吴孟超,男,90岁,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科技奖获得者,中国肝脏医学奠基人。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

吴孟超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

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肝脏科临床医生,更是一位杰出的医学研究者,我国肝脏外科医学奠基人。

抗日战争时期,身居海外的吴孟超响应党的号召,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国内。

从同济医学院毕业,走上外科医生的路。

50年代,他投入肝脏外科的研究,和两位同事组成了三人“攻关小组”。

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下,用做乒乓球的赛璐珞当灌注材料,做成肝脏标本,并创造了肝脏解剖的“五叶四段” 理论。

1960年3月1日,他成功进行了中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

1975年,他为患者切除了重18公斤,体积为63×48.5×40厘米的肿瘤,是至今为止国际文献报道的最大的被切掉的血管瘤。

直到2011年,这个病人仍然健康地活着。

50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

1999年,他推动建立了中国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并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唯一的肝胆外科疾病诊疗和研究中心。

现在一年收治的病人超过10000名,一年的手术量达到4000例。

2009年,吴孟超牵头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经国家批准在上海建立。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中国多发的疾病肝癌术后五年生存率,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6%,上升到今天的53%,肝癌对国人的伤害力得到了有效地扼制。

国际肝胆胰协会前主席威廉姆斯评价说:吴教授对肝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他的成就令全球同行所瞩目和敬佩。

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吴孟超正是这样一位好医生。

吴孟超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他要求医生用最简单、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

吴孟超手术时,用的麻醉药和消炎药都是最普通的,缝合创面切口从不用专门的器械,他说:“用器械咔嚓一声 1000多元,我用手缝合分文不要。

”吴孟超一生爱国爱党,他说:“我这一生有三条路走对了:回国、参军、入党。

” 2006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大会上,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4岁的吴孟超又一次热血沸腾:“要让中国肝胆外科站到世界最前沿!”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占凡这样评价吴孟超:吴孟超总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

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

吴孟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

推选委员任卫新说:吴老以九十高龄,与患者肝胆相照。

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他都是一座丰碑。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吴孟超的颁奖辞: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4、感动中国2011年度获奖者刘伟刘伟身残志坚的精彩人生刘伟,无臂钢琴师,23岁。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励志名言,这个小伙子的独特经历和强大的内心世界让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刘伟出生在北京普通人家,10岁时因一场可怕的事故而被截去双臂。

12岁的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当袖管两空的刘伟走上舞台时,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表演什么,但没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样用双脚弹奏钢琴。

而当他坐到特制的琴凳上之后,优美的旋律从他脚下流出,十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着,全场陷入了一片安静。

在刘伟表演结束之后,所有观众都起身鼓掌。

刘伟的身后,站立着他的伟大的母亲。

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识字不多,但是懂得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除了他自己。

刘伟没有让母亲失望。

近日,刘伟的自述《活着已值得庆祝》出版。

根据他的真实故事创作、由他和倪萍民生大议 (微博)主演的电影《最长的拥抱》已经杀青,倪萍说:“我要买十本送给那些有胳膊的人看。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刘伟:无臂钢琴师刘伟告诉我们:音乐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

有美丽的心灵,就有美丽的世界。

推选委员陆小华说: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

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

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刘伟的颁奖辞: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的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5、感动中国2011年度获奖者杨善洲杨善洲一生奉献给人民的好书记杨善洲,男,享年84岁,原任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

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

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

杨善洲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群众修建了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余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2010年5月5日,杨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捐赠给大亮山林场。

他去世前,还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孙伟这样评价杨善洲: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

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下面我来宣读,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杨善洲的颁奖辞: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

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

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6、感动中国2011年度获奖者阿里木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男,40岁,新疆维吾尔人。

阿里木1989年在新疆石河子参军入伍。

退伍后,在当地供销社工作,1997年供销社破产后,阿里木离开新疆走南闯北,2002年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以烤羊肉串为生。

他在毕节看见很多穷孩子上不起学。

阿里木深知缺乏教育给人生带来的晦暗。

从2006年起,阿里木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在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奖学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