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聚证(本科十三五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食滞痰阻
临床表现: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重按则胀痛更甚,便秘,纳呆; 舌苔腻,脉弦滑。
治法:导滞通便,理气化痰。 代表方:六磨汤。
本方由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黄组成。可加山楂、莱菔子予以增强 健胃消食之功效。痰浊中阻,呕恶苔腻者,加半夏、陈皮、生姜。若伴有脘腹胀 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表现,可予枳实导滞丸;若脘腹痞满胀 痛加剧,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者,则可予木香槟榔丸。
图8-4聚证病因病机演பைடு நூலகம்图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腹内结块,聚散无常,或痛或胀,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作时止为临床特征。 聚证多属胃肠道的炎症、痉挛、梗阻等病变,可结合X片、B超及钡剂造影等检
查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
1.气鼓
两者皆可由情志失调引起的肝郁气滞所致,病位皆在肝脾,均具有脘腹满闷、胀 痛等表现。鼓胀之气鼓以腹部膨隆,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为主症,以腹部 胀满膨隆为主要特征;聚证以腹中气聚,局部可见结块,望之有形,按之柔软, 聚散无常,或胀或痛,痛无定处为主症,以腹部局部包块为主要特征。
聚 证
聚证是以腹中结块,或痛或胀,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 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聚证在历代医籍中又称 “瘕”“痃气”“癖块”“痞块”等。西医学中多种原 因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所致的腹部包 块,则与“聚”关系密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皮肤薄而不泽, 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 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 聚乃起。”其首先论述了聚证的形成和治疗原则,指出 体质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黄帝内经》中的 “聚”多与“积”并称,《难经·五十五难》曰,“积 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明确了积与聚在病理及 临床表现上的区别,为后世辨治本证首开先河。
【辨治备要】
(一)辨证要点
辨气、食、痰、粪聚证的形成多以气滞、食积、痰阻、燥屎等内结所致,若症状 以腹部胀痛为主,嗳气得舒,症状随情绪变化而起伏,则以气滞为主证;若症状 以脘腹胀痛,伴有嗳腐吞酸、厌食呕吐等症状,则以食积为主证;若症状以脘腹 痞闷,呕恶苔腻等为主,则以痰湿为主证;若出现大便秘结,或排便困难,腹痛 拒按等症,则以燥屎内结为主证。
东汉时期,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 治》曰:“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 治。”其指出了聚证的证候特点,同时根据病情的轻重 确定疾病的预后。汉·华佗《华佗神方·论积聚癥瘕杂虫》 云:“积者系于脏,聚者系于腑。”
隋唐时期,巢元方对本证设立专论,认识到“虚劳”与 “积聚”的关系,创立虚劳积聚说。《诸病源候论·虚 劳积聚候》谓:“聚者,腑病也,阳气所成也。虚劳之 人,阴阳伤损,血气凝涩,不能宣通经络,故积聚于内 也。”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积聚痞块》对本证的成因 提出论述,将其病因责于痰浊、食积、血瘀三种。
聚证的治疗,重在处理好攻补的关系,对攻伐药物应用应当权衡,不宜过用,应 当注意顾护卫气。正如《医宗必读·积聚》言:“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 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 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1.情志失调
情志抑郁,所愿不遂,肝气不畅,脏腑失和,使气机阻滞或逆乱,聚而不散,则 致聚证。如清·尤在泾《金匮翼·积聚统论》所言:“凡忧思郁怒,久不得解者, 多成此疾。”
2.食滞痰阻
酒食不节,或恣食肥厚生冷,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输布水谷之精微,聚生 痰湿,或食滞、虫积与痰气交阻,气机壅结,则成聚证,亦有饮食不调,因食遇 气,食气交阻,气机不畅而成聚证。
聚证主要病机以气机逆乱为主,大凡以肝郁气滞,痰气交阻,食滞痰阻等以气滞 为主因者,多成聚证。病理因素有寒湿、食滞、虫积、痰浊等,病位主要在于肝 脾。
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主疏泄,司藏血,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以致气滞而 成聚证;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主运化,司统血,脾运失职,肝脾不调,气机升 降失常,痰湿凝聚,壅塞不通,而成聚证。
少数聚证日久不愈,或因虚极,或因燥热,或因痰浊,或因瘀阻而加重病情,进 而由气入血转化成伏梁、痞气、肥气等积证。病久伤及脉道,络瘀脉损,血脉不 通,瘀血留滞心脉,心脉痹阻,出现胸痹、心痛、心悸等症;留滞脑窍,则见中 风偏瘫、眩晕口癖,甚至昏迷不醒;肾络瘀阻,浊邪留积,壅塞三焦,开阖不利, 则出现腰痛、水肿、关格等。
至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积聚》:“聚者,聚散之 谓,作止不常者也……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 者曰聚……诸无形者,或胀或不胀,或痛或不痛,凡随 触随发,时来时往者,皆聚之类,其病多在气分,气无 形而动也。”其对于“聚”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病因病机】
聚证主要是由情志失调、食滞痰阻等因素,致 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机阻滞、气聚成结而 成。
1.肝郁气滞
临床表现: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常随情绪波动 而起伏;舌淡红,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代表方:逍遥散。
本方由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组成。若兼瘀象者, 加延胡索、莪术;若兼热象者,加左金丸;若寒湿中阻,腹胀、舌苔白腻者,可 加木香顺气散。
(二)治法方药
聚证病在气分,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基本原则。《景岳全书·杂证谟》中提 出对积聚的治疗宜“攻、消、散、补”,对于“聚”的治疗,在补的同时,则在 攻、消、散三法中应侧重以“消聚”为主。
根据不同的病理因素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包括行气散结、清热散结、化湿散结、 导滞散结等。药物主要采用辛散之品,如柴胡、薄荷、香附、青皮、郁金、枳壳 之属,疏肝理气,散结消聚。治疗除用调气之品,还应选入酸、甘之味,如白芍、 当归、甘草之类,柔肝缓急,使疏散不致过极。
2.胃痞
两者均可因情志失调而致气滞痰阻,出现脘腹满闷之症。胃痞临床表现为满闷不 适,系自觉症状,而外无形征可见,更无包块可扪及;聚证以腹中气聚、攻窜胀 满、时作时止为临床特征,其发作时,腹中气聚胀满,腹内结块望之有形,但按 之无块,缓解时气聚胀满的现象消失,腹内结块消散,脘腹胀闷缓解。
【辨证论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