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宏观经济政策(练习用)

合集下载

经济宏观经济在政策配套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宏观经济在政策配套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编宏观经济理论第三章总需求二总供给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构成总需求的是()。

A. 政府支出B. 税收C. 净出口D. 投资2. 在()情况下,总需求曲线更陡峭。

A. 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不敏感B. 支出乘数较大C.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D. 货币供给量较小3. 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

A. 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 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 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 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4. 下列情况()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A. 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 货币供给量增加C. 税收增加D. 物价水平下降5. 长期总供给曲线上的收入是()。

A. 充分就业收入B. 低于充分就业收入C. 高于充分就业收入D. 实际收入6. 技术进步会引起()。

A.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 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7. 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可能引起()。

A.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8. 自然失业率的降低将引起()。

A.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 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9. 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 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B. 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C. 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D. 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10. 如果总供给曲线垂直,政府增加购买支出将会()。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GDP折算指数政府购买二、判断是非题1、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2、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3、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4、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5、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6、1996年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DP中。

三、单项选择题1、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有()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出售股票的收入D.晚上为邻居看儿童的收入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3、“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4、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 )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B.超过,不变C.小于,不变D.超过,下降5、在计算GDP的政府支出部分的规模时,正确的选项为( ).A.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B.计入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不计入用于劳务的支出C.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政府的全部转移支付D.计入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E.以上都不对6、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是GDP的特征。

A.它是用价值量测度的B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C.它只适用于给定的时点D.它测度的是销售的产品价值E.它是从地域角度衡量的2、今年的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A.今年物价水平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比去年多了C.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都比去年提高了D.A、B、C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但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一项E.若今年与去年相比, 物价水平没变, 则表明今年的实物产量水平比去年提高了3、下列项目中,()属于政府购买.A.地方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小学B.政府购买电脑和轿车C.政府给公务员加薪D.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E.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4、煤炭具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家庭用于做饭B.餐馆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 D.化工厂作为化工原料E.居民用于取暖5、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购买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6、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有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7、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乘数二、判断是非题1、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4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4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第二编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第4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vs. microeconomics)答:(1)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开放经济理论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

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七章)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七章)

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单选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不包括()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经济增长D 政府预算收支平衡2.财政政策()A.涉及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B.包括创造工作岗位计划C.包括最低工资立法D.包括失业保险计划3.财政政策是()A.政府管制价格的手段B.周期性变化的预算C.为使政府收支平衡的手段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国民收入的预期水平4.()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A.累进税率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C.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D.农业支持方案5.内在稳定器的功能()A.旨在减少周期性的波动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推迟经济的衰退6.根据凯恩斯功能财政的思想,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是()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B.尽量增加政府税收C.实现充分就业D.合理安排政府支出,使之效益最大7.权衡性财政政策为()A.经济萧条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和税收B.经济过热时应削减政府开支和税收C.经济过热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D.经济萧条时应减少政府开支增加税收8.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减少政府支出B 降低所得税率C 提高所得税率D 增加货币发行量9.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 增加财政支出C 增加货币发行量D 减少税收10.若实行削减个人所得税率和增加国防开支的政策,在短期内将导致()A.总供给减少,物价上涨B.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C.总需求减少从而减少国民收入D.因政策相互矛盾而使结果不确定11.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A、0B、1C、10D、无限大12.如果法定准备金为20%,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A、1B、2C、4D、513.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A 20000B 80000C 15000D 6000014.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A 法定准备率B 公开市场业务C 再贴现率D 道义劝告15.下列哪种工具属于紧缩货币政策工具?()A 提高贴现率;B 增加货币供给;C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D 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第4章-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第4章-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2. 产业和区域因素
产业和区域因素主要是指产业发展前景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证券市 场价格的影响。它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一种中观影响因素,因而 它对证券市场价格的影响主要是结构性的。
在产业方面,每个产业都会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过程,这个 过程称为产业的生命周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在经营状况及发 展前景方面有较大差异,这必然会反映在证券价格上。
3.公司因素
公司因素是指上市公司的运营对证券价格的影响。上市公司是发 行证券募集资金的运用者,也是投资收益的实现者,因而其经营状况 的好坏对证券价格的影响极大。而其经营管理水平、科技开发能力、 产业内的竞争实力与竞争地位、财务状况等无不关系着其运营状况, 这些因素均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证券市场价格。
专栏4—2 金砖四国:宏观经济预测及其证券投资含义
金砖四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将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多样化的投资渠道,同 时在金砖四国投资的资金也将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未来各大型基金的投 资组合中对于金砖四国的投资比率将上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金砖四国的国内市场和需求结构也将出现变化,这将 对很多产品的需求及定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生产这些产品的公司股票价 值也将出现重要变化。
指标: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品产
量与类型影响经济。 对于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
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专栏4—1 PMI指数及其应用
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的全称为采 购经理人指数,以50为经济的荣枯分水线。当PMI大 于50时, 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小于50时, 说明经 济在衰退。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4章)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4章)
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 • • • • • • • • • •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三章 消费与储蓄理论 第四章 投资与货币理论 第五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六章 扩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 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AD-AS模型 第八章 失业理论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三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
r1 r2
i=i(r)
o
i1
i2
i
非线性投资需求曲线
第四章 投资与货币理论
三、资本边际效率
(一)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 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简称MEC) 是由凯恩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 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 本的贴现率。 所谓现值,就是现在的价值;所谓贴现,就是把未来的 价值折算为现在的价值的做法。那么,这个折算的比率就是 贴现率。
第四章 投资与货币理论
【专栏4-1】 美国、英国和我国货币供应量计算的比较
(6)隔夜欧洲美元,是指支付利息并且明天到期的存款,由美国银行 的加勒比支行持有; (7)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股份,是指投资于短期资产的共同基 金中的生息支票存款,某些MMMF股份不包括在M2中,但包括在 M3中; (8)货币市场存货账户(MMDA),由银行经营,最高保险金额可达10 亿美元; (9)储蓄存款,是指在银行或其他储蓄机构的存款,它不能转换为支 票,但通常记录在储蓄者持有的独立存折上; (10)小额定期存款,是指能生息的存款并有特定的到期日,在到期 日之前提取现金必须支付罚金的存款,一般存款额度1万美元以下;

宏观练习题(精简)

宏观练习题(精简)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项选择题1、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2、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人C、个人可支配收人D、国民收入3、已知,C=3000亿元,I=800亿元,G=960亿元,X=200亿元,M=160亿元,折旧=400亿元,则()不正确。

A 、GDP=3800亿元B、NDP=4400亿元C、净出口=40亿元D、GDP=4800亿元4、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5、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笔住房补贴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6、所谓净出口是指( ) 。

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进口D、GDP减出口7、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9、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10、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性失业11、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12、设原先的消费价格指数为100,6个月后消费价格指数为102,则年通货膨胀率为()。

A、2%B、4%C、5%D、12%13、失业率的计算是用()。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第5章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课后练习1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第5章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课后练习1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范围是()。

(2008年真题)A.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B.执行货币政策、吸收公众存款、实施外汇管理等业务C.执行货币政策、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等业务D.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实施外汇管理等业务2.关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08年真题)A.同业拆借资金主要用于长期、持续性需要B.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C.同业拆借资金主要用于短期、临时性需要D.同业拆借利率由交易双方自行商定3.不能用于支取现金的票据是()。

(2008年真题)A.现金支票B.商业汇票C.旅行支票D.转账支票4.由于金融市场因素发生变化而对企业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的金融资产或收益发生损失并最终引起企业价值下降的可能性是()。

A.会融预期B.金融期望C.金融效价D.金融风险5.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

A.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促进经济增长B.高就业率、经济增长C.利率稳定、金融市场稳定D.经济增长、价格稳定6.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其全部资本由()出资,属于()所有。

A.国务院;国务院B.国家;国家C.国家;国务院D.企业;国家7.按调控方式的不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分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B.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C.法定存款准备金、财政赤字政策和非公开市场业务D.直接信用指导、间接信用控制8.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监测工作是()的职责。

A. 中国人民银行B. 银监会C. 商业银行D. 国务院9.下列关于回购说法错误的是()。

A.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B.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C.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D.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10.一般来讲,商业银行的设立实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填空
1.政府通过和来影响社会的总需求,以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相适应,从而稳定经济,防止经济波动。

2.财政政策具体运用方法是通过改变和来调整政府支出,改变和发行来调整财政收入。

3.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功能,减轻和缓和经济的波动。

4.为了克服萧条,政府应政府支出,同时政府应税收。

5.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应政府支出,同时政府应税收。

6.挤出效应指出,一定数量的政府支出,就会相应数量的私人投资或消费,从而总需求仍然不变。

7.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应货币供给量;当出现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应货币供给量。

二、单选
1.充分就业就是消除了()。

A.非自愿失业B.摩擦失业C.税收的过度提高D.利润的过度上涨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筹集资金B.政府支出C.政府税收D.政府支出与税收3.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

A.增加投资B.减少投资C.增加消费D.减少消费
4.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

A.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税收B.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税收D.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
5.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来进行的。

A.政府支出B.政府税收C.发行公债D.发行股票
6.货币供给量增加,债券价格和利息率的变化分别是()。

A.上升和上升B.上升和下降C.下降和上升D.下降和下降
7.利息率的上升就会()。

A.增加投资B.增加消费C.减少货币供给量D.减少投资和消费
三、判断
1.充分就业是指没有失业。

()
2.物价稳定是指不存在通货膨胀。

()
3.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可同时达到。

()
4.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会产生失业。

()
5.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刺激私人投资。

()
6.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将使经济衰退。

()
7.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的运用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

()
8.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不同。

()
9.收入政策是通过增加工资,刺激总需求,繁荣经济的政策。

()
10.货币供给量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