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名人谈话演讲类节目
从会话分析角度剖析美国名人访谈脱口秀节目特点以《奥普拉脱口秀》为例

首先,《奥普拉脱口秀》作为美国名人访谈脱口秀节目的代表,其成功得益 于奥普拉独特的主持风格、精心挑选的嘉宾、灵活的访谈过程以及真诚、深入、 富有同理心的访谈风格。
其次,从会话分析的角度来看,《奥普拉脱口秀》在会话结构、会话策略和 会话效果方面都表现出色。节目通过建立关系、探索问题和深入挖掘的模式展开 访谈,使嘉宾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观点。引导式对话和开放式对话的结合运用 使得访谈内容既轻松又深入,让观众更了解嘉宾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的思考。最 后,通过产生共鸣的方式增强观众对访谈内容的认同感和共鸣感。
2、节目中的会话策略进行分析,如何引导嘉宾、开拓话题
《奥普拉脱口秀》在会话策略上主要采用引导式对话和开放式对话相结合的 方式。奥普拉通过引导式对话,逐步引导嘉宾进入访谈主题,使嘉宾在轻松的氛 围中敞开心扉。同时,她会运用开放式对话,鼓励嘉宾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嘉宾的内心世界。此外,奥普拉还会采用重复、强调等技巧, 突出嘉宾的话语重点,增强观众对访谈内容的印象。
3、节目风格的特点和形成因素
《奥普拉脱口秀》以其真诚、深入、富有同理心的访谈风格而著称。这种风 格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奥普拉个人的主持风格,她擅长倾听和共情, 能够与嘉宾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二是节目制作团队的精心策划与支持,他们为 奥普拉提供了展现个人风格的平台,同时为访谈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节目特点分析
1、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的采访技巧和话题选择
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她凭借其独特的采访技巧和敏 锐的话题选择,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敬仰。在《奥普拉脱口秀》中,奥普拉通常 会采用开放式问题,鼓励嘉宾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此外,奥普拉擅长挖 掘嘉宾的内心世界,通过情感共鸣引导嘉宾敞开心扉。
从会话分析角度剖析美国名人访谈脱口秀节目特点——以《奥普拉脱口秀》为例

名人访谈脱口秀节目一直都是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之一。
作为美国脱口秀节目的佼佼者,《奥普拉脱口秀》风靡全球。
本文将以《奥普拉脱口秀》2006年奥巴马夫妇的访谈内容为素材,以会话分析理论为指导,对其会话中的话轮转换(Turn-taking)和打断(Interruption)这两种会话现象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探讨美国名人访谈脱口秀节目的特点。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CA)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Havey Sacks和Emanual Schegloff等社会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研究人类言语交际的理论。
会话分析研究强调基于细致的观察,用精致的经验性的形式去描述社会行为细节。
会话分析学派对人际交流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对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会话进行分析研究。
在会话中,话轮转换(Turn-taking)和打断(Interruption)是两个很重要的现象,因此分析这两种会话现象是会话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代树兰,2008)。
1话轮转换的分析1.1相关理论话轮转换(Turn-taking)是会话分析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Sacks等著名学者对会话进行了长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话轮转换理论(Turn-taking Theory)。
话轮(Turn)是Sacks 等人提出的一个会话术语,用来表示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在会话过程中某一时刻成为说话者的机会;二是指一个人作为讲话者所说的话。
而话轮转换指的是在话轮中的两位交谈者必须遵守交替互换的原则。
Sacks认为,控制话轮转换的机制是在话轮基础上的一系列操作原则,会话的基本原则就是交谈者按话轮转换机制来说话。
话轮转换理论提出,一个会话参与者在特定的时间内连续说出的话,其前后必须有其他参与者的会话。
在特定的话轮中,两位会话参与者要遵守a-b-a-b的原则,这样才被视作为话轮转换。
在Sacks的话轮转换理论中,控制话轮转换是整个会话可以顺利进行下去的基础。
1.2对《奥普拉脱口秀》的话轮分析本文选取《奥普拉脱口秀》2006年奥巴马夫妇采访片段,分析其中的话轮数量、话轮平均长度、话轮转换次数以及话论中出现句子的次数,通过定量研究,分析美国名人访谈脱口秀节目的特点及其独特之处。
国外名人谈话演讲类节目doc

国外名人谈话演讲类节目篇一:中美电视谈话类节目比较中美电视谈话类节目比较“谈话”是人类最普通的信息传播以及交流方式。
人类现有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际传播,一种是大众传播,谈话节目是最能体现两者结合的形式。
谈话节目起源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的TONIGHT (1954年推出)看成是第一档谈话类节目。
经过5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业的主力军,在节目播出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节目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信息类、综艺类、人际关系、心理分析和日常生活类,以及为特殊群体专门设置的谈话类节目等。
其中反映私人问题和非常规人际关系的娱乐性节目,是当今美国数量最大的谈话类节目,著名的有OPRAH WINFRE,DAVID LETTERMAN和JENNY JONES等等。
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从最早的《东方直播室》(1993年东方电视台推出)到如今不过8年的时间,而《实话实说》推出则是在90年代中期。
此后谈话类节目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这些节目包括《相约夕阳红》、《当代工人》、《读书时间》、《五环夜话》、《朋友》(中央电视台),《有话好说》(湖南电视台),《往事》、《财智时代》(湖北电视台)等等。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并非偶然。
当社会舆论的宽容度可以达到电视谈话节目所要求的临界点的时候,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黄金时期便到来了。
由于中美社会和文化背景存在很多差异,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中美电视谈话节目进行比较和分析,力图发挥美国谈话节目对我们的借鉴作用。
一、话题选择美国社会追求自由、崇尚冒险、信奉个人主义,正因为如此,美国谈话节目敢言天下能言之事,大到时事政治、国际态度、种族冲突,小到家庭琐事、性变态、吸毒、卖淫等,可谓诸事囊括其中,多选择新奇、刺激、有冲突的话题。
这种选择的目的,是媒体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提升收视率,以实现其商业利润。
因此美国的谈话节目往往不以鲜明的价值判断和教育引导为前提,但常常让人耳闻目睹一些刺激、敏感或稀奇古怪的事情。
中美名人电视访谈节目整体结构对比分析

( h nz i ol e h n zi 4 00,C i ) C agh lg ,C agh 0 6 0 C e hn a
Ab t a t I hs t e i ,L f fAr n C T a d te r n w e sr c : n t i h ss i o t o C V n h e o n d Ame c r ga e s in r a p o r mmeT e Da i e t r n h w a e a ay e a e h v d L t ma S o r lz d b s d e n
进行 了深入剖析 ,对 受众更好 地从 跨文化 角度理解名人 电视访谈产 生一 定指 导意 义。 关 键词 :名人访谈 ;会 话结构 ;中关思想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30 (0 0 9—00 0 0 6 1 8 X 2 1 )0 17— 3
Co t a tv ay i f0v r H S r c u e i lb i n r si e An l s o e a t u t r n Ce e r t TV l k S o e we n Ch n s n s y Ta h ws b t e i e e a d Ame ia rc n F AN Ru—x n i
d r tndng c o s— c lurlc lbrt e sa i r s u t a ee i yTV ak s ws t l ho .
Ke o d y W r s:c lb i ak s o ee r y t h w;c n es t n lsr cu e t ik n at m n u t r fee c sb t e n Ch n s n mei a t l o v r ai a t t r ; h n ig p t o u e a d c l a d rn e ew e iee a d A r n ul i c
沟通解决问题的名人例子

沟通解决问题的名人例子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而有些名人以其优秀的沟通技巧和智慧成功地解决了各种问题。
以下是几个可以作为参考的名人例子。
1. 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权活动家之一。
他通过非暴力的抗议行动和激动人心的演讲,成功地推动了美国种族平等运动。
他的沟通技巧非常出色,他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同时传达出强烈的情感。
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激发人们的共情和参与,并将种族平等的问题置于国家议程的中心。
他的演讲中经典的“我有一个梦想”的部分,准确地表达了他的目标和愿景,进一步鼓舞了民众。
参考内容:- 使用温暖的语言和情感,激发共情。
- 用简洁而又有力的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目标。
- 有效地利用演讲和公众演讲来传达信息。
2. 纳尔逊·曼德拉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人权活动家和政治家,世界上最受尊敬和崇拜的领导人之一。
在南非的种族隔离统治期间,曼德拉通过非暴力的抗议和和平谈判,成功地推动了南非的民主转型。
他的沟通技巧和智慧对于维护国家和解和建立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能够与统治者进行对话,并通过沟通确保了人民的参与和支持。
他的坚忍和公正的姿态以及对和平的追求,赢得了全球的尊重和支持。
参考内容:- 保持冷静、理性和公正的态度。
- 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议。
- 高度关注人民的需求,并确保他们的参与和支持。
3. 奥普拉·温弗里奥普拉·温弗里是一位美国著名的电视主持人和慈善家。
她以其独特的谈话节目《奥普拉秀》而闻名,该节目通过深入而富有同情心的对话,解决了许多个人和社会问题。
温弗里通过与各种人的沟通,包括名人、普通人和专家,帮助他们了解问题的根源,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她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同情和引导,以确保每一个对话主题达到最大的效果。
参考内容:- 倾听并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 提问并好奇地探索问题的本质。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类别和特征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Tuesday, November 03, 2020
3-Nov-2020.11.3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1.300:20:203 November 202000:20
《奥普拉·温弗里秀》
《奥普拉·温弗里秀》定位在社会、家庭生活 领域等,话题非常宽泛。从家庭厨艺交流、失 业人员的理财建议到父母对摇头丸的了解、妇 女遭遇的暴力侵扰多等。即便请来好莱坞明星, 谈论的也是他们的家庭生活。“9 · 11”美国 遇袭事件之后,在若干围绕此事件的谈话节目 中,《奥普拉·温弗里秀》的一期节目主题为 “怎样向你的孩子解释9 · 11”尤其显出它对 题材的敏锐触觉。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1 月上午 12时20 分20.1 1.300:2 0Nove mber 3,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1 月3日 星期二1 2时20 分20秒0 0:20:20 3 Nov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12时20 分20秒 上午12 时20分 00:20:2 020.11. 3
《鲁豫有约》
节目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 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 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记录。主持人 鲁豫对人的关注与被采访者心灵的对话。 鲁豫相信,没有一个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 她说:“我对人、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我 对讲道理半点兴趣都没有。”
奥普拉·温弗里 Oprah Winfrey
“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 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 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指一个人的言 行莫名其妙。
ted十大著名演讲稿

ted十大著名演讲稿TED是一个全球著名的非营利组织。
该组织的使命是传播思想、鼓励创新和促进交流。
TED的演讲是备受推崇的演讲,在全球范围内都收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TED十大著名演讲稿。
1.肯·罗宾逊: “改变教育中的教学方式”肯·罗宾逊在这个演讲中分享了他对教育的看法。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太单调了,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呼吁我们采用更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式,以培养更有创新力的人才。
2.约瑟夫·普林斯: “计算机科学”约瑟夫·普林斯在这个演讲中分享了他对计算机科学的热情。
他强调了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并解释了计算机科学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
他呼吁我们更多地关注计算机科学,并将其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布伦丹·布朗: “演讲的力量”布伦丹·布朗在这个演讲中分享了他对演讲的看法。
他说,演讲可以改变世界,可以传递知识,可以启发思考。
他教授了一些关于演讲的技巧和原则,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力量。
4.黛安娜·尤瑟: “领导艺术”黛安娜·尤瑟在这个演讲中分享了她对领导艺术的研究。
她解释了领导艺术对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并分享了一些培养领导力的技巧和方法。
5.丹尼尔·科恩曼: “了解人类”丹尼尔·科恩曼在这个演讲中分享了他对人类了解的研究。
他解释了人类思维的不足,以及如何加强我们的人类认知能力。
他通过提供正确的信息和知识来提高人类的理解力。
6.帕特里克·唐威利: “与云朵商量”帕特里克·唐威利在这个演讲中分享了他与云朵的对话。
他通过展示云朵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表达观点。
他通过与云朵的沟通,呼吁我们更加关注环境和自然。
7.夏洛特·哈钦斯: “肉类产业的真相”夏洛特·哈钦斯在这个演讲中分享了她对肉类产业的调查。
她揭示了肉类生产环节中的残酷和不人道。
ted最受欢迎的25个演讲中文

TED (Technology, Entert本人nment, Design) 是一个致力于传播思想和启发人们的全球性组织。
自1984年成立以来,TED凭借其优秀的演讲者和丰富多彩的主题吸引了全球数百万观众。
每年,TED都会举办全球性会议,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共享他们的想法和经验。
这些演讲涵盖了科学、艺术、教育、技术、商业等各个领域,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发和震撼。
在众多的TED演讲中,有一些演讲因其深刻的主题、精彩的表达和深远的影响而备受欢迎。
这些演讲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主题,从人类情感、社会问题到科技革新,都展现了人类思想的无限可能。
在此,我们将介绍TED最受欢迎的25个演讲中文版本,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新的思想火花和启示。
1. 肖恩·安德森:关于网络上的短视瓶(TED:为什么我们的视瓶可以在全球信息站取得成功)2. 安迪·普迪康:关于阳光、维生素D和生活质量(TED:阳光可能是你最好的药)3. 米歇尔·武侯:如何教育对于创造更好世界的重要性(TED: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工作)4. 林肯·克莱普尔:通过肢体语言去改善交流(TED:身体语言的力量)5. 凯米·佩卡拉:关于设计的哲学思考(TED:设计思维的力量)6. 卡伦·雅各布斯:如何面对错误和挑战(TED:失败的礼物)7. 乔治·克罗姆:如何创造幸福和满足的生活(TED:活出真实的自己)8. 艾伦·萨瑟兰德: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TED:如何经营你的心智)9. 丹尼尔·卡恩曼:谎言和欺骗的心理学(TED:关于说谎的诚实)10. 比尔·盖茨:关于全球健康危机与希望(TED:全球问题的解决之道)11. 莫妮卡·阿德拉尔:每个人都对家暴说不(TED:用自己的故事去改变世界)12. 阿米尔汗:少儿性侵害问题的关注者(TED:童年)13. 阿比格尔·迪斯克:女性作为领导者的力量(TED:权利的副作用)14. 阿米尔·伊扎迪:伊朗歌手的勇敢之歌(TED:音乐、魔法、生命)15. 弗雷德·斯泰德曼:与黑大象的深情交流(TED:我的朋友、黑大象)16. 乔治·蒋:我国山地农民和本人援助技术(TED:奇迹还是控制)17. 芭芭拉·考奇:那场关于教育的改变全球的革命(TED:一个教育家的传奇)18. 派翠夏娃‧波恩‧哈布:科幻小说对于新思想的推动力(TED:科幻小说的魅力)19. 罗伯·蒂布茨:尼泊尔医疗援救队的传奇故事(TED:从尼泊尔的救援队)20. 罗拉·麦克奎恩:对于逆行的人生的热爱和坚持(TED:在逆流中前行)21. 麦克尔·萨坦佩洛:为了艺术的感动和坚持(TED:过程)22. 阿立谢·罗登科:从囚徒到大师级艺术家(TED:爱、教育和创造力)23. 艾米·库奇:关于人类性行为的洞见(TED:性权力的演变)24. 卡梅尔·阿尔喜利:如何从头开始新生(TED:重建你的生活)25. 马克·辛格尔:社交媒体对于人类的影响(TED:社交媒体的影响)以上25个TED演讲都是备受瞩目和欢迎的,它们不仅涉及到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还深刻触及了人类内心的柔软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名人谈话演讲类节目篇一:中美电视谈话类节目比较中美电视谈话类节目比较“谈话”是人类最普通的信息传播以及交流方式。
人类现有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际传播,一种是大众传播,谈话节目是最能体现两者结合的形式。
谈话节目起源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的TONIGHT (1954年推出)看成是第一档谈话类节目。
经过5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业的主力军,在节目播出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节目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新闻信息类、综艺类、人际关系、心理分析和日常生活类,以及为特殊群体专门设置的谈话类节目等。
其中反映私人问题和非常规人际关系的娱乐性节目,是当今美国数量最大的谈话类节目,著名的有OPRAH WINFRE,DAVID LETTERMAN和JENNY JONES等等。
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从最早的《东方直播室》(1993年东方电视台推出)到如今不过8年的时间,而《实话实说》推出则是在90年代中期。
此后谈话类节目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这些节目包括《相约夕阳红》、《当代工人》、《读书时间》、《五环夜话》、《朋友》(中央电视台),《有话好说》(湖南电视台),《往事》、《财智时代》(湖北电视台)等等。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并非偶然。
当社会舆论的宽容度可以达到电视谈话节目所要求的临界点的时候,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黄金时期便到来了。
由于中美社会和文化背景存在很多差异,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中美电视谈话节目进行比较和分析,力图发挥美国谈话节目对我们的借鉴作用。
一、话题选择美国社会追求自由、崇尚冒险、信奉个人主义,正因为如此,美国谈话节目敢言天下能言之事,大到时事政治、国际态度、种族冲突,小到家庭琐事、性变态、吸毒、卖淫等,可谓诸事囊括其中,多选择新奇、刺激、有冲突的话题。
这种选择的目的,是媒体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提升收视率,以实现其商业利润。
因此美国的谈话节目往往不以鲜明的价值判断和教育引导为前提,但常常让人耳闻目睹一些刺激、敏感或稀奇古怪的事情。
例如JENNY JONES有一期节目话题是讨论少女卖淫的问题,7位少女在节目中充分展示了她们引以为荣的身体和用身体换取的钻石、衣服、钱??她们的母亲则表示出惋惜、激忿、无奈,该节目收视率很高,可见它涉及的性交易和家庭教育问题被美国观众普遍关注。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社会的伦理道德,主张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社会利益,这决定了中国电视台的主流并不把个体的人作为主要的关注点,更多强调宣传教育作用。
某媒体负责人曾经说:“社教节目重在‘教’”。
因此与美国谈话节目猎奇性不同,中国的谈话节目注重教育性、指导性和政治性,在观点上带有明显的舆论导向性,选题范围受到限制,讨论的主题大多集中在不太敏感的社会问题上。
以《实话实说》为例,选题往往停留在一些社会热点和具有社会共识的话题上,如《小巷总理》、《下岗后应该怎么办》等,节目也算热闹好看,但是缺乏对个体层次的探讨和关怀。
例如《聪明的烦恼》以两位大学生的成功、挫败、再成功的经历为情节主线,谈及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高分低能、综合素质较差等,但都只是掠掠皮毛、不痛不痒。
二、主持风格西方业界用一个词称呼主持人——ANCHOR(锚),说明了主持人在电视栏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其风格与成败主要取决于主持人个人的风格与魅力。
在美国,谈话节目几乎都是以主持人的名字来命名的,例如,DAVID LETTERMAN,JENNY JONES等,被誉为“谈话节目皇后”的黑人女主持人OPRAH WINFRE主持她的谈话节目已经30多年。
美国电视界选择主持人,看中的不是个人容貌仪表,而是学识、经验和幽默感,众多貌不惊人的美国主持人都有令人目眩的辉煌成就,因为内在素质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甚至因为更多的经验历练,使主持人的魅力如陈年老酒,愈久弥香。
相比之下,我国主持人在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幽默感三方面都稍逊风骚,原因在于:我国谈话节目发展的时间很短,没有产生出世界一流的谈话节目专业主持人。
《实话实说》前主持人崔永元原本是一名记者,并非专业主持人,他的学识、幽默、睿智和平易,使观众淡忘了他毫无特色的容貌,而关注他的谈话内容。
但是,《实话实说》现已失去昔日的辉煌,引发诸多思考。
如今,随着谈话节目的大批涌现,我国急需造就一批知识丰富,灵活机敏,风格独特,富有感染力的主持人,至于年龄、性格、相貌等应当不拘一格。
这已是中国电视界的一种普遍的呼声。
三、嘉宾邀请美国谈话节目的嘉宾身份并不固定,上至总统、国会议员,下至妓女、吸毒者,无论什么身份,来到节目当中,主持人都以普通人待之。
例如前第一夫人希拉里来到DAVID LETTERMAN节目中,DAVID问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刺头”——DAVID:你搬进了纽约,住进了豪宅,有没有发现每天都有傻瓜开车路过你家门口,冲你的房子大喊大叫?HILLARY:有啊,可能我想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你?主持人与嘉宾之间是平等的,交流才可能顺利展开;作为“当事人”,嘉宾才能表明观点,凸现谈话主题。
而中国谈话节目所邀请的嘉宾多数是名人或专家,他(她)们在节目中的作用是权威指导,提供建议,他(她)们是节目的“参与者”而不是“当事人”,这种区别大抵也是由于中美谈话节目的选题侧重不同所致。
由于嘉宾的状态不同,一方是“当事人”一方是“参与者”,随之而来的差异便自然而然流露在他(她)们的言谈举止上:中国嘉宾常常是温文尔雅、不苟言笑,绝不会情绪波动、言辞偏激;而美国嘉宾往往会因为意见相左而“大打出手”。
四、现场观众美国谈话节目现场观众发言极为踊跃,他们或是触景生情发表感慨,或是为嘉宾出主意、想办法,或是以偏激的言辞陈述自己的见解,甚至在现场争辩谩骂。
例如JENNY JONES关于脱衣舞女的一期节目,观众以过分激烈的言辞辱骂嘉宾,以至于录音师不得不经常中断声音讯号的传输,有时主持人甚至成为观众和嘉宾共同攻击的对象。
与美国人迥然不同,中国观众在节目现场的参与性要弱得多,绝大多数人恪守“游戏规则”,“不让你说就不乱说”。
主持人给的提问机会和谈话时间也很少,观众需要举手示意,得到许可后才能把个人见解娓娓道来,很少有激烈的言辞。
但这种现象随着观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已经有了一些改变,例如中央二台的《对话》,有一期节目是《夫妻创业》,现场观众大多数是高校学生和白领人士,所以提问很踊跃,而且有些问题很刁钻、富有挑战性。
五、美国谈话节目的借鉴意义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比较,美国电视谈话节目追求新奇、刺激,表现出一些低级趣味,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源在于美国传媒普遍遵循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和竞争机制,其消极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但得失皆源于此。
正是美国的这种运作机制和竞争机制,使得他们的节目更好看,更富生命力,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坚持栏目化原则,发挥品牌效应栏目化原则主要有三点:周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所谓周期性,就是一个栏目总在每周固定的一天或者每天固定的时段播出。
目前我国电视台都比较注重周期性,例如《东方时空》每天早上6:30—8:30准时播出,《夕阳红》每天早上8:30—9:30播出;湖北电视台的《书记市长访谈》每周五20:05首播,等等。
日期和时间的固定有利于培养固定的观众群,或者培养收视习惯。
稳定性包括主持人的稳定和节目样式、风格的稳定。
美国谈话类节目很少更换主持人,如果失去主持人,很多谈话节目宁可就此收场。
TONIGHT(今夜)在40 多年的历史上曾经有过4位主持人,其中JONNY CASON 主持了整整30年。
除了主持人相对固定,栏目样式、风格,甚至各板块的组成方式,也保持不变,这些都成为一个谈话节目的品牌标志和外部质量标准,为观众提供了信誉保证。
而中国各家电视台近几年却频繁改版。
我认为有些栏目之所以开播不久收视率就直线下降,原因在于这些栏目是“克隆”之物,毫无新意,更无超前意识。
湖南电视台的《玫瑰之约》在全国获得成功以后,各省电视台纷纷效仿,一大批婚姻、恋爱、家庭问题的谈话节目涌现在观众面前,有时候同一个时段,几个台都在“谈恋爱”,形成了“可选频道多,可看节目少”的尴尬局面。
因此一个好的谈话节目,应该有一个好的策划团队,在话题选择、节目设置、板块风格、包装形式上都要有新意,如播出后有了一定影响,就不要朝令夕改,在坚守与创新中培植不倒的名牌谈话栏目。
(二)话题切入现实生活,表现手法轻松幽默美国谈话节目的话题涉及各种社会问题,大到国际紧张局势、经济危机和环境污染,小到个人的感情纠葛、心理障碍和生活困境,还有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的剧变,这些问题足以引起每个人的关注。
美国谈话节目正是因为敢于触及所有严肃敏感的问题,并且直截了当地切入这些问题的核心,才会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尽管美国谈话节目涉及的问题是严肃甚至沉重的,但都可以通过嬉笑怒骂的形式来表现,这种方式又无疑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润滑剂,对于生活紧张单调,而且总是要面对太多严肃问题的普通受众,确实有抚慰和放松的作用。
而中国谈话节目选题尽量规避风险与冲突较大的社会问题。
话题内容决定话题当事人,因此必定会慎重选择嘉宾和观众,保持演播室的秩序井然、观点统一,不能有大的原则上的分歧和冲突。
这也是我国谈话节目不能为观众普遍喜爱的一个原因。
(三)注重对主持人的包装美国谈话节目主持人,频繁出现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如赈灾、救助、捐赠等慈善活动;他们也经常参与有一定影响的颁奖典礼,DAVID LETTERMAN曾做过奥斯卡的颁奖嘉宾;有些主持人参与电影、电视剧的拍摄,OPRAH WINFRE就演过电影。
美国VANITY FAIR MAGAZINE这样评价OPRAH WINFRE ——“她在文化上的影响远远超过大学校长、政治家、宗教领袖”,1998年OPRAH WINFRE被誉为“美国最受尊重妇女”,排名第二,仅次于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其得票数甚至高于前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中国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难觅其踪,只有一些娱乐节目的主持人,例如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主持人李湘,参与了电视剧和广告的拍摄;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主持人曹颖拍摄了几部电视剧,名声大噪。
这种包装主持人,宣传栏目的方式,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呢?美国电视谈话类节目采取的是纯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利润是美国谈话节目的最高指挥;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强调正面宣传功能,教育是中国谈话节目的最高主旨。
结论:中美电视谈话节目有区别是一种正常的电视形态,但电视产业化运作是大势所趋,我们惟有顺应之而不可背离之,这又是不容回避的选择。
而如何作好这篇大文章,还有待于中国电视界付出艰辛的努力。
篇二:中美电视谈话节目比较中美电视谈话节目比较■周磊从中国大陆的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尽管从模仿借鉴开始的,但由于政治体制、文化背景以及电视媒体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同,大陆的电视谈话节目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形式,都不同于国外的谈话节目,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