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

合集下载

养猪要防猪传染性胃肠炎

养猪要防猪传染性胃肠炎

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 止病毒传播。
对病猪接触过的饲料、饮水、 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避免交 叉感染。
1.谢谢聆 听
注意事项
01
02
03
预防为主
对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应 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 理,保持猪舍卫生,提高 猪的免疫力。
早发现早治疗
一旦发现有猪出现症状, 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以防止疾病扩散。
注意隔离
对于发病的猪,应进行隔 离治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
04
防治建议
加强预防措施的实施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保持 环境清洁卫生。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和危害
症状
发病猪表现为突然发病,呕吐、水样 腹泻,脱水明显,食欲不振或废绝, 精神沉郁,体重迅速下降。
危害
本病对仔猪的危害最为严重,可导致 仔猪死亡或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猪场 的经济效益。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如 病猪通过粪便、呕吐物、鼻分泌物等排 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等,经 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其他猪只。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如漂白粉、酒精等。
02
消毒工具和车辆
使用消毒剂定期清洗消毒工具和车辆,避免病毒传播。
03

个人卫生
工作人员在进入猪舍前应洗手、消毒,以避免病毒传播 。
做好猪的饲养管理
合理饲养
根据猪的年龄、体重和品种提供适当的饲料和饲 养环境。
增强抵抗力
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 发生。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疫苗接种
1 2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及时给猪接种疫 苗。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猪类传染病,也被称为猪性肠炎。

该病主要引起猪群的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对猪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一、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因和病情1. 病因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PEDV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粪便传播。

也存在空气传播和生物粘附传播的可能性。

2. 病情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引起猪的呕吐、腹泻、脱水、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猪的死亡。

感染PEDV后的猪会出现频繁的腹泻,便便呈黄色水样,同时伴有明显的腹胀和腹泻后血便的表现。

病猪的消化道黏膜呈现弥漫性充血、水肿,严重的会出现溃疡和出血。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

具体的诊断方法包括:1. 临床症状通过观察猪的临床症状,如呕吐、腹泻、脱水等,结合病史来初步判断是否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2. 实验室检测通过对猪的粪便和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PCR检测、ELISA检测和免疫荧光检测等,来确定是否感染PEDV。

3. 病毒分离鉴定通过对猪的组织样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来确认病毒的存在和种类。

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对猪群的危害较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病情的传播和发展。

1. 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严格的环境清洁、疫区和非疫区的隔离、消毒灭菌等,避免病毒的传播。

2. 疫苗预防目前已经有针对PEDV的疫苗问世,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3. 健康检查加强对猪的健康检查,定期监测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科学喂养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猪的应激反应,增强猪的免疫力,从而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感染风险。

5. 流行病学监测定期进行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掌握疾病的发展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与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简称PED)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类胃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脱水症状。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猪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1.急性发病:病猪突然出现严重腹泻,粪便呈水样,量大且有恶臭,猪只还会出现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脱水等症状。

一般情况下,病猪会在1-2天内死亡。

2.亚急性发病:病猪表现为轻度腹泻,粪便呈糊状,猪只仍然有食欲,但会出现脱水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幼猪的病情较为严重,此时猪群中可能出现高致死率。

3.慢性发病:病猪出现间歇性腹泻,粪便呈糊状,而且猪只虽然食欲正常,但体重增长明显受到影响。

1.实验室检测:通过病毒分离和鉴定的方法来确诊猪传染性胃肠炎。

可利用PCR方法提取猪粪便中的病毒DNA,进行病毒分析和鉴定,从而确定病猪是否感染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2.病理学观察: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死亡猪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发现其胃和小肠黏膜出现水肿、淤血和坏死等病变。

3.病情分析:通过观察整个猪群是否有腹泻和脱水等症状,以及死亡率的高低来初步判断是否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还需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猪圆环病、疫黄病等。

1.疫苗防控:目前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控制方法是疫苗的使用。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强毒株的灭活疫苗和弱毒株的活疫苗已经在很多国家开始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

2.环境卫生:做好猪圈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场地干燥,及时清除猪粪便,减少病毒的传播和传染的机会。

3.加强营养和饲喂管理:合理饲喂猪饲料,提高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以减少猪感染病毒的风险。

4.对症支持治疗:对于严重腹泻和脱水的病猪,可以采取给予抗生素和静脉输液等对症治疗的方法,以帮助病猪恢复健康。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严重的猪类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脱水。

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常识

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常识

contents•疾病概述•预防和控制措施目录•治疗策略•公共卫生和社会责任•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患病猪主要表现为严重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可导致仔猪大量死亡。

定义和症状症状定义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易感动物易感时间易感群体疫苗种类母猪应在产前45天和15天接种疫苗,以产生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新生猪。

接种时间接种方法疫苗接种隔离措施消毒措施人员管理030201生物安全措施消毒剂选择消毒频率消毒方法消毒措施防止继发感染病猪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如肺炎、链球菌病等,因此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补充体液猪传染性胃肠炎会导致猪严重腹泻和脱水,因此需要及时给病猪补充体液,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调整饲料配方为了减轻胃肠负担,需要调整饲料配方,减少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增加能量和维生素含量。

如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可以抑制病毒复制,缓解症状。

使用抗菌药物如氟苯尼考、头孢菌素等,可以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

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防止继发感染疫情上报和透明度疫情及时上报养殖户一旦发现疑似猪传染性胃肠炎病例,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尽快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透明度的重要性公开透明地通报疫情信息和防治进展,增强公众对疫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消除恐慌和误解。

加强对猪肉产品的质量监管,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防止带菌或带病毒的猪肉产品流入市场。

烹饪和食用安全猪肉产品在烹饪过程中应彻底加热,确保熟透,避免食用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制品。

猪肉产品质量控制猪肉产品的安全保障VS养殖户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养殖户的社会责任道德约束的重要性成功控制疫情的案例01020304疫苗接种的成功经验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制度,限制人员和物品进出猪舍。

对猪舍、工具、人员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生物安全和消毒的成功经验。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疾病的发生情况、传 播途径和流行特点,有助 于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类似疾病
猪流行性腹泻
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表现为腹 泻、呕吐等症状,但病原不同, 流行情况和传播方式也有所不同

猪轮状病毒感染
同样引起猪腹泻,但通常发生于秋 季,且病死率较低。
猪沙门氏菌病
以败血症、流产和死亡为主要症状 ,但也可能引起腹泻,需通过实验 室检测进行鉴别。
预防措施
保持猪舍卫生
定期清理猪舍,保持干燥、通风,减少病原 体的滋生。
饲料和水源管理
保证饲料和水源的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严格检疫
对新引进的猪只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不携 带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隔离措施
一旦发现病猪,立即进行隔离,防止疾病扩 散。
控制策略
01
及时诊断
对疑似病例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目前,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
研究进展
在病原学方面,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功能和变异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为病毒的起源
、传播和变异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输标02入题
在流行病学方面,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播途径、流 行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 该病的预测和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酸中毒
由于腹泻导致机体酸碱平衡失 调,出现酸中毒症状。
组织损伤
部分病猪出现组织损伤,如心 肌炎、肾盂肾炎等。
诊断
临床诊断
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 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猪的粪便、血液等样品进行实 验室检测,如病毒分离、抗原检测、 抗体检测等,以确诊疾病。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猪传染性胃肠炎,通常缩写为PED,是一种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这种病毒主要影响幼猪,尤其是出生后不久的幼猪。

猪传染性胃肠炎对母猪产仔期间和幼猪的健康和生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干预控制病毒的传播,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关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1. 控制传染病毒传播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防止和控制病毒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场应该遵循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限制外部人员、车辆和设备进入养殖场,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对于患有PED病毒的猪只,应该立即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毒继续传播。

2. 给予患者充分的饮食和水源患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幼猪往往会出现腹泻、呕吐和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发育。

在治疗过程中,要确保患者有充分的饮食和水源供给。

可以通过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以刺激幼猪的食欲,同时要确保水源的清洁和新鲜。

3. 使用抗生素治疗在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过程中,抗生素通常被用于控制并发的细菌性感染。

根据兽医的指导,可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土霉素、氧氟沙星等。

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要根据抗生素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并遵循兽医的指导和监督。

4. 支持性治疗在治疗中,支持性治疗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使用电解质补液、止泻药物、止吐药物等对症治疗。

同时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确保其正常的生命体征和行为活动。

5. 提高日常管理水平除了治疗方法,日常的管理也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环境温度、空气湿度、饲养密度,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等,都会影响猪只的免疫力和健康状况。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工作,确保猪只生活在一个干净、卫生和适宜的环境中。

在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合理的控制传染病毒传播、充足的饮食和水源供给、支持性治疗以及良好的日常管理都是非常关键的。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

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原
疾病病原
TGE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电镜负染观察,TGE病毒粒子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病毒直径为 90-200nm,有双层膜,外膜覆有花瓣样突起,突起长约18-24nm,突起以极小的柄连接于囊膜的表层,其末端呈 球状,病毒粒子内部在以磷钨酸负染以后可见一个电子透明中心;也有人描述病毒粒子内部具有一个呈半球样的 丝状物。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01 疾病概述
03 疾病病原
目录
02 分布危害 04 流行病学
05 临诊症状
07 防制方法
目录
06 机理病理
基本信息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 of swin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 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
TGE病毒核酸为单股RNA,分子量为6.8×10道尔顿,完整的TGE病毒在蔗糖的浮密度为1.19-1.218g/ml。病 毒粒子由3种主要结构蛋白构成,一种是磷蛋白(N,即核蛋白),它包裹着基因组RNA;另一种是膜结合蛋白(M或 E1),主要包埋在脂质囊膜中;第三种为大的糖蛋白(S或E2),它形成病毒的突起。据推测,E2在决定宿主细胞亲 嗜性方面起作用,还具有膜融合作用,使病毒核蛋白进入细胞浆,E2还携带主要的B淋巴细胞抗原决定簇,在提 高获得免疫力中可能起关键作用。用单克隆抗体竞争性放射免疫电泳证明:E2糖蛋白存在三种水平的抗原结构, 即抗原位点(SITES)、抗原亚位点(SUBSITES)和抗原决定簇(EPITOES);抗原分A、B、C、D四个位点,A位点可分 为a、b、c三个亚位点,这些亚位点又可再分为抗原决定簇。E2糖蛋白共有11个抗原决定簇,其中8个是与中和作 用相关的重要抗原决定簇。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和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和防治措施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猪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呕吐和腹泻状况,各日龄、品种、性别的猪均可感染,仔猪感染的死亡率较高。

为此养殖户与兽医要掌握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和防治方法,最大化的降低养殖户经济损失。

1 发病机理感染该病通常仔猪的潜伏期是24h、大龄猪是4d,健康猪主要通过呼吸道与消化道感染,病毒会通过血液到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上,损害肠道绒毛,造成绒毛大范围萎缩上皮脱落。

导致肠道分解速度缓慢或营养吸收功能完全消失,引发腹泻和呕吐。

2 传染源传染源,患病猪与带毒猪的排泄物含有大量病毒,排出生猪体外会污染水资源。

健康猪感染后表现呕吐和脱水症状,严重危害仔猪的健康,死亡率也较高。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破坏土壤以及空气的质量指数,健康生猪接触之后会发生感染。

3 传播途径猪传染性胃肠炎仅感染猪,其他动物以10 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严重断奶仔猪及成年猪症状相对轻一些,可自愈。

经消化道与呼吸道传播,其他动物可携带病毒传播,不管是猫还是狗,都会出现间接性发病的问题,不利于促进养殖行业发展。

4 临床症状(1)胃炎症状。

病猪的症状比较明显,尤其是呕吐以及腹泻症状病猪黄白色粪便,内含未完全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严重病猪脱水。

一般7 日龄以内的仔猪可在3d 内死亡,1 月龄以上仔猪死亡率较小,成年病猪仅表现食欲降低,伴随排泄等不良症状,大约可康复。

(2)流行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采食能力下降低,不同日龄病猪表现的症状是不同的。

日龄越小症状越明显。

一般仔猪患病后3d 左右便会脱水,死亡率为80%左右。

病猪体温稍有升高,断奶母猪食欲降低,腹泻1 周后可自愈,成年病猪症状不会特别明显,呕吐并伴随水样腹泻,3d 后可自愈。

5 诊断方法要确诊猪传染性胃肠炎,应切实掌握流行特征,尤其是重视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不同,通过正确的实验室诊断,实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准确判断。

首先是发病突然,传播快速,各日龄猪都可感染;其次是外部环境条件较差,圈舍潮湿;再次病猪腹泻明显,偶有呕吐现象,10 日龄以内的病猪死亡率极高,随日龄增长,死亡率降低,病猪康复后可能成僵猪,大猪感染后一段时间内可自行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 份 ,多 发 于 春 节 前 后 。
仔猪多发 于早春季节。
1 . 流行 规 律 2
在 3~4 d内 暴 发 流
・ —
征 。剖检可见胃肠充满凝乳块 。小肠充满气体及黄绿或灰白 色泡沫样 内容物 , 肠壁变薄 , 呈半透 明状 。 绒毛肠系膜淋巴结
充 血 、 胀 。心 、 、 肿 肺 肾一般 无 明显 病 变 。 5 防 治
3 临诊症 状
该病潜伏期短 的 1 2~1h 一般 为 1 8 , 8, ~ d 多数病例 2 ~
猪 ,0 J次 , 用 3 , 1ml 连 d 可有效
控制病情 。4 旦发病 , (卜 应立 即
4 , 同年龄的猪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差异 。 d不 31 哺乳仔 猪常在 吃奶后 突然 发生 呕 吐 ,接着 发生 急剧 .


行, 迅速传播 至邻近各栏
舍 , 经 1d左 右 达 到 高 约 0
O’
潮, 随后呈零 星发病 。发 病率 与年 龄的关系不 大 , 源自 但 死亡 率 与 年龄 的 关 系
甚 为 密 切 。2 龄 内仔 猪 周
51 本病 目前 尚无 特效 疗法 , . 为减少仔 猪死亡损失 , 促使其 早 日康复 , 可采取 一些必要 的对症疗法 。如让仔猪 自由饮用
21 0 0年 第 6期
水 样腹 泻 , 便初 为 白色 , 后 变黄 或 绿 色 , 期 略 带灰 粪 随 后 72 饲料 中镰刀 菌毒 素一旦产生便难 以被完全脱除 ,故饲 . 养户采取积极的预防及 控制 措施 : 尽可能采购带菌( 霉菌 ) 量 低 的新鲜原料 ; 一旦发 现受镰刀菌污 染较严重 的原 料 , 最好
猪 于 产 前 4 d和 1d左 右 , 5 5 以
猪传染性 胃肠炎病毒 , R A型病毒 。 属 N 该病毒存在于病 猪的各个器官 、 体液 和排泄物 中, 但以病猪 的空肠 、 十二指肠 组织 、 肠系肠淋 巴结含毒量最高 。 在发病早期 , 呼吸系统组织 和肾的含毒量也相当高。 猪舍的环境温度可影响猪体 内病毒 的繁殖 , 这可能是本病在寒冷 季节流行 的一个重要因素。病
养 猪
猪 传 染 性 胃肠 炎 是 由猪 传 染性 胃肠 炎病 毒 引起 猪 的一 种 高度 接 触 性消 化 道传 染 病 。 以呕
吐 、 样 腹 泻 和 脱 水 为 特 水
褐 色并含 有未 消化 的凝 乳块或 混有 血样 。一般 体温不 高 ,
部 分病猪 初期 体温 出现轻热 , 生腹 泻后体 温下降 。病猪 发
灰 色或灰褐 色 , 发生一 E至数 日后 减食 、 l 无力 , 体重 迅速减
轻, 有时出现呕吐 , 病程约 l , 周 但很少发生死亡 。 33 哺乳母猪 常与仔猪一起发病 , . 表现食 欲不振 , 的呕吐 , 有 体温升高 , 严重腹泻 , 泌乳减少 或停止 。一般 3 7 d恢复 , 极
1 流 行 特 点
4 h内死亡 。5日龄 以 内的仔 猪致 死率 可达 10 随着 日 8 0 %,
病 0oI 1 .0 征。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寒 0l _o 长而致 死率 逐渐 降低 , 愈仔猪 生 长发 育较 缓慢 , =_ 3 西 / . 0 ∞J1 s∞z. _ I _龄0 . . I 0 2 0 的增 1 ● 冷 季 节 , 别 是 早 春 产 仔 特 往往 成为 僵猪 。 3 架子猪 、 . 2 肥猪发病率也较高 , 突然发生水样腹 泻, 粪便呈
其 感 染性 。放 在 阴 暗处 历 时 7 仍 保 持 其 感 染 力 。对 光 敏感 , d
在阳光下 曝晒 6 h即被灭活。 紫外线能使病毒迅速灭活。 一般 常用的消毒药在一定浓度下都能杀灭该病 毒。
实行 “ 全进全出” 。() 制 3N用康
复猪 的抗 凝 血 或 抗 血 清 喂 服 仔
毒 不 耐 热 ,在 4 以 上 不 稳 定 ,6 加 热 4 mn 6 ℃ 加 热 ℃ 5℃ 5 i,5
猪传染性 胃肠炎弱毒疫苗经肌 肉及鼻 内各接种一次 ,可有效 提高初乳抗体 ,使仔猪获得确 定 的被动免疫效果 ,保护仔猪
度 过 易 感 期 。2改变 管 理 方 法 , ()
1 mn即死亡。 0i 相反在 4C以下 的低温 ,  ̄ 病毒可长时间的保持
养 管 理 , 持仔 猪 舍 的适 当 温度 和干 燥 。 保
5 预防本病 , . 2 首先要加 强管 理 , 时严格执行兽 医防疫制 平 度, 加强猪群抗体 动态监测 , 严禁从疫区引种 , 尤其是晚秋至 早春期间的寒冷季节 , 不要 引进带毒猪 , 同时防止人员 、 动物 和用具等传播本病。 5 对本病常在猪场可采取 以下措施控制其发生 : ) . 3 ( 妊娠母 1
精 神萎靡 , 毛粗乱 无光 泽 , 栗 , 被 颤 吃奶 减 少或 停止 吃奶 ,
严 重 口渴 , 速 脱 水 , 快 消 瘦 , 般 经 5~7 迅 很 一 d死 亡 , 有 也
猪 传 染 辛性 胃 肠 炎 海 军
一 河北 省承德 县农牧局 ,承德 0 70 一 ∞ 4 0
季节 流行本病 的初发期 , 会造成大批仔 猪死亡 , 严 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少发生死亡。
1 流行季节 . 1
有 明显 的 季 节性 。一
般发 生在 1 2月 到 次 年 3
34 怀孕母猪和成年公猪感染后 常不表现症状 , . 少数的仅表
现 轻 度 水 样 腹泻 , 一般 3 0 痊 愈 。 ~1d 4 病 理 变 化 本 病 以 急 性 肠 炎 变 化 , 胃到 直 肠 呈 现 卡 他性 炎症 为特 从

些 补 液 盐 类 药 剂 , 适 当应 用 一 些抗 生 素 , 并 同时 要 加 强 饲
死亡率很高 , 龄越小 , 3 1 死亡越快 。 5日龄 内死亡率 10 1 0 %,0 日龄 为 5 %以上 , 0 5周龄 以上 的猪死亡率较低 ,较大的或成 年猪发病几乎没有死亡 。
2 病 原
隔离病猪 ,并对全场进行彻底
消毒 。5 () 采取综合措施 , 培育健 康猪群 , 净化猪场 。 使用 , 稀释 、 降低镰刀菌毒素在成品中的浓度 , 在尽量短的时 间内使用完 ;如果一次性所进原料较多或存放 时间较长 , 应 在原 料中加人防霉保质剂 。
拌脱霉 剂饲喂 ; 或控 制使用量 , 与带菌量 低的新鲜原料搭 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