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渴先控糖 控糖有方
中医秘方调节血糖水平的妙招

中医秘方调节血糖水平的妙招在现代社会中,高血糖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许多人选择依靠药物来控制他们的血糖水平,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一种自然、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来调节血糖水平。
中医秘方提供了一种潜力巨大的选择,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医秘方调节血糖水平的妙招。
首先,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在中医学中被广泛用于调节血糖。
黄芪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能够增强体内的能量,并提高胃肠系统的功能。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为了享受黄芪的好处,您可以饮用黄芪茶或者使用黄芪粉末来烹饪食物。
其次,苦瓜在中医学中也被广泛用于降低血糖水平。
苦瓜含有一种叫做苦瓜素的物质,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将血糖转化为能量。
此外,苦瓜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您可以将苦瓜切片后煮熟食用,或者将苦瓜榨汁饮用,都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另外,桑叶也是一种中医秘方,被用来调节血糖的有效方法。
桑叶含有一种叫做桑叶碱的物质,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您可以将桑叶晾干后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水中冲泡饮用,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此外,桑叶还可以与其他草药一起使用,加强治疗的效果。
此外,五味子也是一种有益于调节血糖的中草药。
五味子具有滋补脾胃、调节血糖的功效。
研究表明,五味子能够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并改善胰岛功能。
您可以将五味子捣碎,然后用水冲泡或者用来炖汤,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最后,人参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秘方中的草药。
人参具有滋补气血、调节血糖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研究发现,人参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体内葡萄糖的代谢。
您可以饮用人参茶或者将人参加入煲汤中,以增强您的体力和改善您的血糖水平。
总结起来,中医秘方提供了许多调节血糖的妙招,例如黄芪、苦瓜、桑叶、五味子和人参。
这些中草药都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并且安全有效。
然而,在使用中医秘方时,还是需要慎重对待,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希望这些中医秘方能够帮助您成功调节血糖水平,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治疗糖病的黄金秘方

中医治疗糖病的黄金秘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黄金秘方糖尿病是一种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慢性疾病,给许多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中医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黄金秘方,希望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中医理论中对糖尿病的认识中医理论中将糖尿病归为“消渴”范畴,认为该病与体内阴阳失衡、脾肾功能障碍等有关。
因此,在中医治疗中,重点是通过调养阴阳平衡、增强脾肾功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黄金秘方一:中药调理1. 苦瓜汁:苦瓜被誉为“糖尿病的天敌”,它能降低血糖、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每日饭前饮用一杯苦瓜汁,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明显效果。
2. 黄芪煮水:黄芪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糖的降低。
每日饭后服用黄芪煮水,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3. 山药粥:山药富含黏液质,可以降低血糖,并对胰岛素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三、黄金秘方二:良好的饮食习惯1. 合理分配饮食:饮食对于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饮食应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原则。
合理分配三餐,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
2. 食疗调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一些食物具有一定的降糖效果。
如小米、苦瓜、莲藕等。
合理搭配这些食物,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3. 忌口事项: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高糖、高脂以及高盐食物的摄入。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
遵循合理的饮食原则,能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症状。
四、黄金秘方三:中医针灸疗法1. 足三里穴位:针刺足三里穴位能够提高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葡萄糖的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该穴位是糖尿病治疗中常用的针灸穴位。
2. 内关穴位:针刺内关穴位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细胞的代谢功能,对控制糖尿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足三阳经:足三阳经是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经络,针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俞、胆经等穴位,能够调理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如何控制糖分

如何控制糖分
要控制糖分摄取,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避免高糖食物:尽量少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饼干、甜点等。
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替代品,如水果、无糖饮料等。
2、食用低糖食物: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蔬菜、瘦肉、鸡蛋等。
避免食用糖分含量较高的食品,如糖浆、糖果、巧克力等。
3、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为糖分,增加血糖水平。
尽量减少精制谷物、薯类、米饭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量。
4、关注标签上的糖分含量: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标签上的糖分含量,并选择低糖或无糖的产品。
5、控制饮料摄入量:饮料中的糖分含量往往较高,尤其是汽水、果汁等。
选择喝水、无糖茶、无糖咖啡等低糖或无糖饮品,减少饮料中的糖分摄入。
6、加强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分在体内燃烧,控制血糖水平。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走路、慢跑、游泳等。
7、规律进餐: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可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8、配合医生指导:有患有糖尿病或其他糖代谢障碍的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管理,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控糖饮食。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糖分摄取是为了维持健康的血糖水平,而非完全
禁止摄入糖分。
适度的糖分摄取有助于提供能量和满足口味需求。
消渴的治疗原则

消渴的治疗原则消渴,亦称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治疗消渴的原则是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减轻病情发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1. 饮食控制:饮食控制是治疗消渴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应采取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避免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如糖果、甜点和油炸食品。
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和控制体重。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总体热量摄入。
2.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增加体内能量消耗,促进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此外,适量进行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葡萄糖摄取能力,有助于控制血糖。
3. 药物治疗: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药物治疗。
常见的药物有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口服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增敏剂、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以及抑制肝葡萄糖释放的药物等。
胰岛素注射则主要用于严重的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目前,个体化治疗越来越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4. 自我监测: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使用。
常见的血糖监测方法有家庭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等。
此外,患者还需关注自己的体重、血压、血脂等指标,以全面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5. 心理支持:患者在治疗消渴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
因此,患者需要得到家人、朋友以及医生的支持与关爱。
同时,可以参加患者互助组织、心理咨询等活动,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治疗消渴的原则是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和心理支持。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减轻病情发展,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个体化治疗越来越重要,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治疗。
八个控糖技巧

八个控糖技巧
控制血糖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八个控糖的技巧:
1. 合理饮食: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
尽量避免高糖食品和加工食品,例如糖果、糕点、饮料等。
2. 控制饮食份量:控制每餐的饮食份量,避免暴饮暴食。
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建议咨询专业营养师的建议。
3. 均衡餐前后的血糖:避免空腹进食,尽量在饭前或饭后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4. 多吃高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可以帮助延缓糖的消化和吸收,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例如全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等。
5. 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尽量减少或避免加糖食物的摄入,包括糖果、甜点、饮料等。
可以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替代品。
6. 合理选择蛋白质:适量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如鱼、鸡肉、豆类等。
蛋白质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并提供长效的能量。
7. 控制饮酒:酒精会影响血糖调节,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建议适度饮酒或避免饮酒。
8. 定期监测血糖:定期测量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并根据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调整。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建议,如果您有控制血糖方面的
特殊需求,建议向医生或专业营养师咨询。
帮助控糖的方法

帮助控糖的方法当提到控制血糖时,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以下是50条帮助控糖的方法,每一条都能帮助你更好地控制血糖,我将详细描述每一条方法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1. 合理饮食: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可以帮助稳定血糖。
建议摄取高纤维食物和低糖水果,例如绿叶蔬菜、全麦面包和草莓。
2. 控制饮食热量:控制饮食的热量摄入,避免摄入过量热量,有助于控制血糖。
3. 规律进餐: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避免暴饮暴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4. 控制饮食时间:避免长时间不进食,定时进食有助于预防血糖波动。
5. 多吃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食物可以帮助提高饱腹感,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6. 控制饮食中的糖分:避免食用高糖饮料、糖果和甜点,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替代品。
7. 避免饮酒:酒精会增加血糖水平,因此尽量避免或限制饮酒。
8. 定期监测血糖:定期测量血糖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有助于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9.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或游泳。
10. 控制体重:通过控制体重、减肥可以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血糖控制。
11. 保持足够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降低激素水平,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12. 减压:长期的压力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衡,影响血糖水平,因此需要学会减压,保持情绪稳定。
13. 预防低血糖:定时进食,并根据情况携带血糖测试仪,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并采取相应措施。
14. 戒烟:吸烟与高血糖相关,因此戒烟可以帮助控制血糖。
15. 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积极的社交活动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16. 控制药物使用:按医嘱规律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17. 注意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因此在使用其他药物时应注意潜在的影响。
18.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眼科、足病等与糖尿病相关的体检,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祖传秘方中医养生操帮您缓解糖病口渴

祖传秘方中医养生操帮您缓解糖病口渴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液中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有效利用。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口渴的症状,这是由于高血糖导致体内水分的流失和摄取过多盐分所致。
传统中医秉承着“防病于未病”的理念,提出了一些祖传秘方和养生操来帮助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口渴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中医养生操和秘方,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口渴不适。
一、中医养生操中医养生操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操能够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养生操:1. 手指操: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另外三个手指根部,轻轻按压并稍用力抬起;然后再分别按压食指和拇指的根部。
这个动作可以刺激手部的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糖尿病所导致的口渴。
2. 外张膝操:站立时,两脚打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间,然后弯曲膝盖并外张成应力状态,保持10秒后恢复。
这个动作可以刺激肾、脾经络,改善体内循环,缓解口渴问题。
3. 伸展步操:站立时,抬高右腿向前迈一步,同时抬高右手向上伸直身体,保持10秒后恢复。
然后再换左腿和左手进行动作。
这个操可以刺激肾、肺经络,增强体力,改善血液循环,减缓口渴感。
二、祖传秘方中医药学中有许多祖传秘方可以帮助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口渴问题。
在使用这些秘方之前,糖尿病患者应首先咨询医生并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祖传秘方:1. 红豆薏米茶:将适量的红豆和薏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再转小火慢炖30分钟,即可冲泡饮用。
红豆薏米茶有清热解渴、利湿除蒸的功效,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口渴问题。
2. 黄精枸杞茶:将黄精和枸杞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再转小火慢炖20分钟,即可冲泡饮用。
黄精枸杞茶具有滋阴清热、益气养血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口渴症状。
3. 苦瓜汁:将苦瓜切碎并榨汁,每天饭前饮用一小杯。
苦瓜汁有降血糖、清热解渴的功效,能够帮助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口渴感。
十大快速降血糖的秘方

十大快速降血糖的秘方2017.5.7.转自中医聚会图很多人认为胖子一般血糖都是高的,其实并不是的,有很多的瘦子血糖也是高的,真正的影响因素是您的饮食习惯,那您知道日常生活中怎么快速降血糖吗?您知道有哪些降血糖的食物吗?如果这些您都知道的话,那就再来学习有哪些降血糖偏方吧,试试效果也是出乎意料的好哦。
怎么快速降血糖降低自己的血糖,可以从饮食、习惯、运动等方面,都是可以达到降血糖的效果的,运动上您可以采用慢跑的方式降血糖,饮食上吃降血糖的食物,习惯上面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这些都会可以降低自己的血糖的。
1、石榴汁治降血糖每天取石榴250克榨汁,分3次饭前服,也可吃鲜果。
无鲜果时,可取石榴干叶30克,煎汤饮服,每天2次。
不仅能够快速降血糖,还能长期控制血糖。
2、加速糖的排泄喝两杯水,过5分钟再喝一杯,如果有尿意,尽快排出。
水能够稀释血液,并将体内的糖排出体外。
3、运动降糖通过运动增加体内糖原的消耗,如慢跑、骑自行车或跳绳,也可以甩动上臂至少10分钟。
4、猪胰降血糖猪胰一条,冬瓜皮1两,加一碗水煮熟,少加些油、盐和调料吃汤,一日一剂,连吃20天。
5、减少食盐摄入如果您一定检查出是糖尿病的话,这个时候,您就要注意自己的食盐的食用量了,一定要少吃盐,尽量平时的时候多吃清淡的食物,放食盐的时候可以每一次少放一点,最好是可以控制到六克以内。
6、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可延缓糖的吸收,降低血糖、血脂等,糖尿病患者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以30克左右为宜。
7、合理分配饮食、安排餐次每天早、中、晚餐能量按25%、40%、35%的比例分配。
可酌情采用少食多餐、分散进食的方法,以减轻单次餐后胰腺的负担。
8、适量补充微量营养素与糖尿病病情及治疗有关的微量营养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锌、铬、钒、硒、镁等。
9、控制饮食,保持健康体重糖尿病病人每日总能量的设计量以维持健康体重为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渴先控糖控糖有方
*导读:40多岁的王叔是一名电工,平时背着个沉重的电工包在校园内来回奔忙,总见他挥汗如雨,喝水也特别多,尤其是天热的时候,每天都要喝……
40多岁的王叔是一名电工,平时背着个沉重的电工包在校园内来回奔忙,总见他挥汗如雨,喝水也特别多,尤其是天热的时候,每天都要喝上两、三个保温瓶的凉开水,还外加7、8瓶的饮料,他自己还不以为意,而他家人觉得很不正常,强行将王叔拖到医院检查,竟发现血糖高达17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才开始接受治疗,此后,口渴的症状才有所好转,喝水明显比以前减少了。
指导专家
刘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止渴先控糖
有很多糖友经常出现口渴难忍的状况,可能刚喝完水不久又会感到口渴,实际上这与病人的血糖升高有很大的关系: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增高尿量增多细胞失水口渴多饮。
可以看出来,口渴多饮的原因正是源于血糖的升高。
事实上,口渴几乎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以后必见的一种症
状,但很容易被人忽略。
只有在口渴的基础上,出现明显消瘦、极度疲倦,才会引起患者的注意。
因此,对于口渴的治疗,首先要解决高血糖的问题,只有血糖下降后,口渴的症状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好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敏教授表示。
解渴三部曲
学会喝水
糖尿病人喝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我觉得并不应该要求糖尿病病人一天要喝多少水,而应该是觉得口干想喝水了就喝。
刘敏表示,普通人可能每天要喝2000毫升左右,而糖尿病患者所需要的水分更多,但千万不要喝含糖的饮料。
学会泡茶
口渴症状明显的糖尿病病人多会经常感觉易饥多汗、大便干结、心情烦躁等,此时可以选择一些养阴生津的中药泡上一杯茶来帮助止渴。
如石斛、麦冬各15克,西洋参、边条参各10克,或白参5~10克,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的一种到几种,用保温杯泡水喝就有很好的止渴效果了。
学会对证
津液不足糖尿病病人的口渴多是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像上面谈到的补充津液是最直接的治疗方法。
气不呈津人体的津液、血脉都是要靠气的推动才能布散周身的,如果气虚无力,无法将津液上呈到口舌,人就会觉得口渴,
就像输送泵一样,压力不够就不能把水送到高楼上,楼上的人就没水喝。
这一类病人经常口渴但喝水并不多,喝完也不解渴,小便相对也多。
日常可以采用人参、黄芪煲汤来益气生津。
如果是小便不畅,口渴频饮的,也可以选用古方五苓散加人参服用。
阳虚不化气阳气对于人来说,就像天空中的太阳。
大地要靠雨露来滋润,所以,没有阳光,也就没有雨露,大地就会干枯。
于人亦是如此。
如果脾肾阳虚不能化气生津,津液没有源头,口渴也就难以避免了。
这一类病人口渴,喝水不多但时时作渴,手足不温,腰酸膝软,极易疲倦,下肢水肿等等。
治疗就必须大补阳气。
小贴士:一般来讲,老人的口渴中枢比较迟钝,不渴并不等于身体不缺水,所以不渴也得喝一定量的水。
至于糖尿病患者也需要一定的水量。
糖尿病由于血糖高的缘故,多尿易造成体内水分过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血液浓缩,导致血栓形成等病变。
因此,气温升高的季节,解渴刻不容缓。
保持血糖平稳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一大关键,对血糖失控的任何信号都马虎不得。
近日,美国多位医学专家总结出的血糖失控的几大主要表现,值得患者警惕。
醉酒感或失去意识。
血糖水平过低会影响大脑,导致走路摇晃、话语不清,甚至昏厥。
专家建议,发生低血糖时,最好能及时补充15~20克糖。
多尿。
普通人每天尿液量一般在2升左右。
如果夜间起夜频
繁而且尿多,除了膀胱过动症或男性前列腺肥大之外,很可能是血糖失控所致。
特别口渴。
排尿太多也会导致口渴。
专家表示,每天排尿量和饮水量超过1加仑(约合3.78升)可能表明血糖失衡。
饮食正常但体重减轻。
专家表示,血糖高尿液多,随之流失的热量也会增多。
正因为如此,糖友才会出现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和体重减轻)。
极度疲劳。
虽然葡萄糖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如果葡萄糖太多,糖友身体就无法正常利用这些葡萄糖,反而容易导致疲劳。
糖友如果每晚睡7~8小时却仍感疲劳乏力,最好看医生。
伤口愈合慢。
血糖过高会降低白血球抗击感染的能力,导致本来几天就能愈合的小伤口、牙龈出血、炎症和口腔溃疡等难以愈合。
视力问题。
血糖异常容易导致眼睛晶状体收缩或膨胀,进而导致视线模糊或产生飞蚊症。
如果视力突然恶化,应尽快看急诊。
专家还提醒糖友,除了以上表现,血糖失控还包括肩部疼痛,恶心,手臂、下巴或胸口不适等。
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进而控制血糖。
人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呈负相关,因此,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助于控制血糖。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富含叶酸、维生素B12。
绿色蔬菜及
水果中富含叶酸,特别是猕猴桃中叶酸含量较高,且具有天然叶酸大户的美称。
维生素B12在动物肝脏、肾脏、牛肉、鱼类、乳制品中含量较多。
糖友不妨适当多吃上述食物。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
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对空腹有诸多误解,有的认为空腹就是要饿肚子,饿的时间越长指标越准,也有的患者害怕指标会高,在抽血的前一天晚上不吃或少吃,或拖延到第二天上午10时以后才去抽血。
其实,测空腹血糖不宜饿太久。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糖尿病患者空腹时间太长,血糖化验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低于实际指标,容易被误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二是有些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调节极其敏感,饥饿时间一长,会立即调动体内糖元以供急需,导致血糖水平反而比平时高出许多。
化验室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餐后8~12个小时之间,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应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10时之后不要进食,并保证充足睡眠。
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要吃任何东西,少喝或不喝水,同时,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做过于剧烈的活动,抽血时间最好在清晨6~8时,这样的血样标本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