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学设计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把握诚信的含义。
了解“一诺千金”的内涵。
懂得什么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知道诚信的智慧与诚信守则。
能力目标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守则。
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诚实做人,讲究信用。
办事尽职,实事求是。
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教学方法讨论法、辩论法、角色体验法、讲故事法第一框“诚信是金”教案设计教学准备教师:组织学生收集正反两方面的诚信故事。
学生:收集诚信故事及有关诚信的格言、古训。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位彩票售票点的姑娘接受一位顾客电话订购彩票,而顾客没有及时去取彩票,无巧不成书,而恰恰这张彩票中了500万大奖。
提问:你觉得事情会怎样发展?(学生续编)这是一则新闻,结果这位姑娘在巨额金钱面前毫不动心,主动将彩票送还了这位顾客。
如果说刚刚你是思想斗争激烈,那么此刻,你有何感想?小结:我觉得这位姑娘身上所折射出的那种诚实守信的品质令人感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第一节,诚信是金。
把一则新闻分解成两部分,让学生续编剧情,既创设了情境,又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你说我说大家说——感悟诚信可贵观FLASH《狼来了》请两位同学配音。
提问:看后你想到了什么?故事中的小男孩因为不诚实,言而无信,拿诚信开玩笑,最后葬身狼腹,害了自己。
提问:古往今来,有关诚信和不诚信的故事还有哪些?从这些故事中你了解到什么是诚信?小结:诚信即诚实守信。
就是实事求是,诚实做人,做事讲信用。
从古至今,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人不可无信,一旦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请大家自主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在多媒体出示的二则材料(《中国留学生就业遭遇》和《温州皮鞋的遭遇》)及书本P116页上图片材料、相关链接材料中任选一则。
想一想:这些经历说明了什么?小结:诚信是个人和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诚信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和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十课第一框 诚信是金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第一框诚信是金教案人教新课标
版
对应的课程标准: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市诚信的基本要求,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
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比较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诚信美德。
学情分析:
1、自身心理特点容易引发诚信问题: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
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对问题认识肤浅,使他们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
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诚信教育。
2、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为追求眼前利益而无视原则、公平出
现的“诚信缺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28309 6E95 溕x20803 5143 元~40811 9F6B 齫35537 8AD1 諑34113 8541 蕁32412 7E9C 纜-30457 76F9 盹;29564 737C 獼31965 7CDD 糝D。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案新人教版

3.针对学生的素质层次,本节课将通过诚信故事分享、诚信实践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4.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本节课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学习的习惯。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演示和课堂互动。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教学用具,如粉笔、黑板擦、教学卡片等,以便进行板书和讲解。
6.学习任务单:准备一份学习任务单,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依据和指导。同时,任务单中可以包含一些问题或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诚信做人到永远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诚信做人到永远的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诚信做人到永远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诚信做人到永远的重点,强调诚信做人到永远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案例二:某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消费者投诉,企业立即采取措施召回产品,并向消费者公开道歉。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诚信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诚信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案例三:某社区开展诚信评选活动,居民们积极参与,互相监督,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氛围。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诚信可以帮助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促进人际之间的合作和信任,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
学情分析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 .做诚信的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诚信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和基础,知道诚信守则的要求,对诚信的智慧有一定的认识。
2、能力目标:提高分辨诚信的能力。
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践行诚信守则的能力,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诚信意识,诚实做人,讲究信用,办事尽职,实事求是。
自觉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善于运用诚信的智慧。
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诚信守则及诚信守则的要求[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具备诚信的智慧[教学方法]情境体验、设疑解疑、讨论反思法[教学过程]音乐配画面,放松学生心情课题:做诚信的人谎言虽然能取悦于一时,但终究不能长久,最终结果是即使说了真话也可能再也没有人相信你了。
而且不说老实话,不做老实事,往往会引起自己内心的不安,有损身心健康。
结论: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真实不欺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过渡:从刚才的案例中,我们懂得了应该做一个诚信的人,但是不是社会上每个人都把诚信深埋心中呢?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略过渡:下面我想请同学一起来思考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你可以结合前面事例,也可以结合你生活中的体验,你想一想:做诚信的人,每个人都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为什么生活中总是会有不诚信的现象,总是会有不诚信的事情发生呢?生:(1)生命威胁(2)金钱诱惑(3)物质诱惑(4)名利诱惑(5)情感约束师:从刚才几位同学所举的例子,我们知道了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在金钱、名利、物质受到诱惑时,人们往往会动摇,虽然原因不同,但是我们从中其实可以看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不能总结出来,在这些事情当中都存在什么?生命威胁金钱诱惑物质诱惑名利诱惑情感约束过渡:虽然内容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时,当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利益的冲突时,人们最容易头脑不清,平时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时,人们谁都愿意做一个诚信的人。
但当生活中发生了利益冲突时,就要考验人的道德品质了,那么往往有一些人就会违背诚信原则。
思想品德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第一框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1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度低,形成防范多于信任, 对他人和社会的戒备心增强,对社会的不安全感增强。例如 到商场购物,得当心买到伪劣商品;与陌生人接触,得小心 上当受骗。
在缺乏诚信的社会里,我们活得太累。没有诚实就没有 信任,我们时时处在怀疑和提防中,看谁都是没安好心,谁 都是处心积虑。于是我们在算计和被算计中挣扎,为了保护 自己而弄得筋疲力尽。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被 判处刑罚处罚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不诚信的危害:
失信于人,产生信任危机 不讲诚信,难以在社会立足,其结果 是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P116)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不诚信的危害:
失信于人,产生信任危机 不讲诚信,难以在社会立足,其结果 是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P116)
(做人诚信,无大小事之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怎样做个诚信少年呢?
1、不撒谎 2、考试不作弊 3、不抄袭作业 4、借东西要及时还 5、捡到东西要交还 6、不弄虚作假 7、答应别人的事要做 到……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学校正在开展的“诚信校园,从我做起”活动,你应该怎么做呢? (1)、来到教室,数学课代表正在收作业,可是我还有几道
B、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 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P116
C 、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P116
八年级上册思品政治第十课成诚信做人到永远教案(2)(20211125005542)

【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理解诚信与谎话、隐私的关系;掌握诚信的中心。
2.能力目标提升鉴识详细问题上能否作出承诺的能力;诚信守则的实践能力;从小事做起,诚信道德的实践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修养和善之心,显现诚信问题上的智慧;把诚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
【教课要点】诚信的守则。
【教课难点】诚信的智慧。
【教课方法】情形设置法、议论法、活动法。
【教课课时】1课时。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案例导入:《“诚信考试,美德人生”金英展开无人监考活动》4月 17日上午 9时,金英外国语学校初次“无人监考班”启动仪式举行。
学校在提出申请的班级中选择六年级1班、六年级 2班、初一 2班和初一 3班作为试点班级。
各班代表宣读了倡议书和誓言。
4月 21日上午 9时30分,考前起誓开始:“我会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哪怕是一次失败,都将为了下一次的成功去努力。
我要做到:认真审题,沉着思虑,认真答卷,独立达成。
我立誓:诚信做人,谨慎做事,宁愿失分,不行失期。
”4月 21日上午 10时,考试铃响,一位老师捧着一叠试卷走进教室。
发完试卷后,老师轻轻地走开了教室。
学生们埋首做起试卷没有人低声密语,没有人偷翻书籍,只有有时传来的桌椅的搬动声和写字发出的沙沙声,次序井然100分钟后,铃声再次响起,学生们停止答卷,将试卷交到讲台上,轻声地走开活这是金英外国语学校自展开考前起誓活动此后,持续深入进行诚信教育的又一措施。
动先期各班做了全面的教育工作,好多家长也对此项措施赐予了充足的支持和认同。
金英外国语学校2006年提出创立市级德育达标学校,在促使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长进一步提出“成长教育” ,在德育实践中尊崇“在成长中自律言行,在成长中塑造美德,在成长中健全人品”的教育行为,让青少年学生学做有德之人、诚信之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确立坚固的基础。
无人监考,是塑造诚信、美德人生的试金石,是学校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行动的深化。
无人监考,让学生在交了一张真切考卷的同时,也优异地达成了一张人生美德的答卷。
八年级政治教案-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案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案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诚信是金》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学背景分析诚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探询诚信的根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以价值目标为基础的诚信观开始被更多人接受,以内心道德完善为基础的诚信很容易被忽视,一个是横向逻辑的完整性,即诚信的相对性,另一个是纵向逻辑的完整性,即诚信有高层面的诚信,即面对内心的诚信,和普通层面的诚信,如面对企业,他人的诚信。
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2、教学课程标准分析思品课程标准中对诚信的相关教学要求很清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
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
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
”我理解这一标准包含了三层意思:一、“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诚信包含对人,对事的态度,从表面上看是要求做事的事品,实际上是做人人品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停留在价值层面,应该深入到道德层面;二、“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在教学中应该正确把握诚信的复杂特点,包括从诚信价值和道德两个层面的探讨,以及诚信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逻辑完整性的探讨;三、“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虽然这是下个框题的教学内容要求,但是其思想依据和拓展的完整程度却是取决于这一框内容的构建3、学生学情的分析学生对于诚信的理解通过调查显示几个特点:1、片面性,认为诚信是经商之本,诚信与个人联系不大;2、诚信在社会生活中广泛缺失,许多人和事都存在不诚信的现象;3、诚信容易吃亏,不诚信反倒得利;4、诚信与爱国没有关系。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从诚信的全面性,诚信的得失性,诚信的道德性等多个维度去加强探讨。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内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诚信在价值利益和道德取向双重驱动下的复杂性;了解诚信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逻辑完整性。
能力目标:通过对具体事例的思辩性探讨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复杂性,全面性,提高辨证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的道理,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
2、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比较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大力弘扬中华诚信美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并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即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澄清在诚信做人方面的错误认识.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导课:小时候大家都读过童话故事吧,读过这个故事吗?皮诺曹的鼻子和你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么长?作家这么写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家要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打上一个这样的烙印:做人要诚实,小的时候诚实,长大以后也要诚实,永远做一个诚信的人,也就是诚信做人到永远(板书)。
童话故事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的诚信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一个即将发生的真实的故事,现在介绍故事的主人公:人物甲:一个东北来的外商,想到一个大城市去投资,由于某种原因,他来到了南京市。
傍晚散步时,他偶然发现了一种非常好吃的食品,于是他准备多买一些回去给孩子们.人物乙:一个普通的小老板,他经营的食品很好吃,可是保质期短,过了夜就不能吃了,生意一直很惨淡,在快打烊的时候,遇到了这位外商,通过与他交谈知道,他要过很长时间后才能把这些食品带回家。
两个人相遇以后,演绎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的结果是大商人决定在这个城市投资.那么,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把这个故事演一下,老师毛遂自荐,演这位东北商人,那位同学愿意演这位小老板呢?(师生共同演出)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列出他们最可贵的品质)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这种品质就是诚信。
诚,即真诚、诚实。
信,守承诺、讲信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课标的具体要求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把握诚信的含义。
了解“一诺千金”的内涵。
懂得什么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知道诚信的智慧与诚信守则。
2、能力目标
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觉遵守诚信守则。
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态度价值观目标
诚实做人,讲究信用。
办事尽职,实事求是。
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
三、学情分析
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尽管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地加强,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因道德上的迷茫导致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现象不可避免。
这些现象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不可轻视。
譬如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胡乱许诺等在学生身上时有发生,所以讲究诚信做人已经成为关系到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引发诚信问题。
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
他们情绪波动大、易冲动,在朋友
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假,对问题认识肤浅,使他们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
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诚信教育。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诚信是金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到诚信是立身之本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分析:(案例来自教材116页)
一、讨论:(1)她为什么失业?(信用问题)
(2)---7000万===+7个亿(诚实问题)
这两个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说说案例一的教训,案例二的启示!
(3)交流有关“诚信”的案例(如:“狼来了!”“烽火戏诸侯!”)
二、走进生活:
(1)(小品表演来展示)好朋友是这样离开他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辑2――3个生活片断,说明因为他的不诚信而最终失去了一个个好朋友。
(比如:他人多找了钱给自己而不退;借书不还;做了错事反而栽给朋友等!)(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他人对你不诚信的时候或事情?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对你们的交往有什么影响?班级内交流。
(3)活动:你为什么和他(她)交朋友?请写出三点原因,最后全班交流。
(本问题教师课前先作调查,实践证明,诚信的频率是最高的!)
三、情景测试:出示漫画----矿泉水瓶的背后:一个矿泉水瓶从某个教室的窗外飞出,被值日教师看个清清楚楚。
值日教师第二天告之该班班主任。
班主任来到班里面向全体同学追查这一事情。
可是大家都说没有扔,也没有看到谁在扔。
但可以肯定这个矿泉水瓶是从这个教室的窗口扔出的,所以在座至少有一个人不讲诚信,如果你是班主任,你准备怎样使同学们讲真话?
四、故事续写:寓言——当他把诚信丢了之后……
五、活动:编写诚信的格言
第二课时:做诚信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诚信的智慧
教学思路:
导入:源自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我该怎么办?
例如:我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今天必须要作好相关的准备,可是一个远方的客人来电说当晚要来造访,我该怎么回答?
一、诚信守则:
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
但讲诚信的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要结合具体的情境作出正确的选择!
3、解读生活:
(1)王婆卖瓜,该不该夸?
(2)考试作弊,已蒙混过关,合适的态度是:坦白;不坦白但下不为例;总结经验,下次作弊手段更高超?
(3)小明的妈妈捡到一个钱包,看看周围没人发现,于是叫小明别说,你认为小明该怎么办?
(4)爸爸吸毒,该不该举报?
(5)我最好的同学告诉我,他早恋了,那么我该不该告诉老师呢?
三、诚信的智慧:
这些谎言之所以被人们接受、提倡,最主要的原因是出自善心。
Q:通过前面的解读,你认为你心目中的善应该是怎样的?
三、情境测试:A、B、C同在一个办公室,A出差回来,给B捎了一件礼物。
C发现了B的礼物,问是哪里来的?如果你是B,你将怎么回答?为什么?
是的,古人言:人之初,性本善。
向善是人性的体现。
可是……
讨论:出示漫画:一位长者对一位年轻人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如果你是这位年轻人,你对长者的劝告持怎样的态度?为什么?全班讨论。
回去后和父母探讨一下,看看父母的态度是怎样的。
四、练习: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或什么时候需要善意的谎言?目的是为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对生活的理解说得具体一些。
36354 8E02 踂5t36269 8DAD 趭33506 82E2 苢28232 6E48 湈33675 838B 莋26808 68B8 梸25107 6213 戓q38502 9666 陦x '22428 579C 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