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颈肩腰腿痛经验(借鉴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邵铭熙诊疗颈肩腰腿痛经验

第一节落枕

【概述】

落枕,又称失枕,是指因睡眠时姿势不当或感受风寒等原因,引起颈部肌肉痉挛,醒后即觉颈项疼痛、转侧不利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常发生在一侧,亦可累及双侧。症状轻者数日即可自行缓解,重者可迁延数周不愈,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造成困扰。另外本病如果频繁发作, 常为颈椎病的前驱症状, 须引起注意。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于体质虚弱、劳累过度、睡眠时枕头高低不当或躺卧姿势不正等原因,使颈项部一侧肌群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展状态,以致出现颈项部肌肉(以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为主)痉挛、肌张力骤然增高,进而颈项部疼痛,活动受限;也有部分患者因夜寐时肩部暴露,颈肩部当风,风寒乘袭,造成颈项局部经络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拘急疼痛,多于晨起或颈部猛然转动后出现;少数患者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致使颈部肌肉扭伤或痉挛,而发生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 本病由于睡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或局部感受风寒以及运动不当, 导致颈部肌肉过度伸展, 血供下降, 局部血管收缩, 组织代谢障碍, 代谢产物积聚或者肌肉拉伤致出血、水肿, 产生疼痛、功能障碍。

【诊断要点】

1.患者有喜卧高枕、感受风寒或过度疲劳等病史。

2.患者醒后自觉颈项强硬,颈部一侧肌肉紧张、酸楚疼痛,可累及颈枕部、上背部及肩臂部,转头不便,动则痛甚。

3.颈部活动受限,尤以旋转时为甚,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紧张、痉挛,胸锁乳突肌上1/3处、肩胛骨内上角处压痛明显或压痛广泛。

4.颈椎正、侧位片无异常改变,或有轻度颈椎生理弧度改变。

【辨证分型】

1.根据病因分型

(1)失枕型:多因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过硬或睡姿不良,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而发生静力性损伤,以累及一侧软组织为主。症见睡醒后出现颈项疼痛,头歪向患侧,活动不利,尤以旋转后顾为甚,疼痛可向肩背、肩胛区放射,颈部肌肉压痛,触之如条状或块状。

(2)扭伤型:多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致使颈部部分肌肉扭伤,发生痉挛和肿胀所致。患者多有急性损伤史,症见伤后颈部疼痛,有负重感,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颈部活动受限,在痛处可摸到肌肉痉挛,局部轻度肿胀与压痛。

3.颈椎紊乱型:多因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引起小关节的解剖位置的改变,引起滑膜嵌顿,从而破坏颈椎的力平衡和运动的协调性,反射性地引起肌肉痉挛,肌肉痉挛进一步又加重了关节的紊乱。临床上尤以C4〜6关节紊乱为多见。患者有颈部长期固定姿势的劳损史,或过度活动的外伤史,症见起病较急,颈部僵硬,发胀疼痛,转侧不利,部分患者伴有头晕、后枕及肩背部牵拉痛或不适,一处或

多处单侧的棘旁压痛。X光片多见颈椎向患侧凸,棘突偏离中线,生理曲线变小或消失。

2.根据病程分型

(1)单纯型:青少年多见,一般为首次发病,多因睡姿不良或颈部肌肉急性扭伤等原因,导致颈部疼痛和活动明显受限。病性属急性,病程短,病位仅在颈椎关节。影像学无明显改变,或仅有轻度的骨质增生等退变。

(2)颈椎病型:青中年居多,既往有颈椎病史或落枕反复发作病史,长期感颈部不适,稍遇诱发因素即可发病。发病时除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等典型落枕症状外,常伴有眩晕或患侧上肢麻木等类颈椎病症状。病性属慢性损伤的急性发病,病程相对较长,病位相对广泛。影像学检查常可见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关节增生,个别可见椎间孔狭窄。

【治疗】

1.治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

2.取穴:以颈项部及患侧上肢三阳经为主。

3.手法:四指推法、㨰法、点按法、揉法、弹拨法、摇法、拔伸法、扳法等。

4.操作方法:

(1)患者坐位,医者先取3寸毫针向斜下方针刺对侧阳陵泉穴,予强刺激手法,同时嘱患者主动做颈椎前屈、后伸、侧屈和左右旋转运动,1〜2分钟后,患者症状减轻后即可出针。

(2)施四指推法、㨰法于患者颈项及上背部,并配合颈椎前屈、后伸及旋转等被动运动,操作3〜5分钟。

(3)施拿法于患者双侧风池穴、翳风穴、颈夹脊穴,施弹拨手法于患者双侧肩胛提肌及肩井穴,各操作10〜15次。

(4)施拇指点按法于患者双侧曲垣穴、天宗穴,以及患侧手三里穴、后溪穴、落枕穴、合谷穴等,以酸胀为度,每穴治疗30秒钟。

(5)一手托持患者下颌部,一手按住其后枕部,施颈椎拔伸法,同时左右轻摇患者头部。

(6)施掌根揉法于患者上背部,操作1〜2分钟。

【调治处方】

1.单纯型落枕患者,常感疼痛剧烈,颈椎活动受限明显,可适当延长阳陵泉穴留针时间,直至患者颈部肌肉痉挛缓解为止,以减少手法治疗时患者因疼痛产生的抵抗,减轻患者痛苦。

2.颈椎病型落枕患者,可先予以牵引或中频电脉冲等治疗以松解颈椎关节,推拿治疗时应兼顾治疗类颈椎病症状,治疗后可给予中药贴敷治疗,谨防其发展为颈椎病。

【典型案例】

李某某, 男,28 岁, 2010年8月6日就诊。患者诉晨起后突然出现右颈项部牵强疼痛, 活动受限,就诊时头向右侧倾斜, 稍作转动则疼痛加剧。自述其平素喜垫高枕, 发病前天晚上, 因贪凉开窗而睡引起。予诊断为“落枕”。治疗先取 3 寸毫针斜刺左侧阳陵泉,针刺得气后做较高频率的提插捻转强刺激穴位, 同时嘱患者缓慢活动颈部。2 min后,患者自述疼痛症状减轻,且颈部可作一定幅度的转动。予出针,并施以四指推法于上背、颈项部,配合点按阿是穴、风池、肩井、曲垣、天宗、合谷等, 酌情施颈椎拔伸法,最后掌揉上背部放松局部,结

束治疗。推拿治疗共约10min,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颈部各方向活动正常。

【按语】

在了解落枕发病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体征、颈椎X 线片等诊断本病并不难。但一定要注意该病还需要与其他颈肩部疾病相鉴别,避免误诊而造成不良后果。如颈椎结核、寰枢关节半脱位或颈椎移位、严重的颈椎病、急性颈肩部软组织炎症等。

在明确诊断后,运用推拿、针灸等方法治疗本病,临床常可取得满意疗效。邵老临床擅用阳陵泉穴治疗本病,从经络循行上来看, 足少阳胆经循行经过颈部,《灵枢经筋》云:“足少阳之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其病……颈维筋急。”阳陵泉是足少阳经合穴, 且是八脉交会穴之筋会, 故取其为治疗本病的主穴。邵老主张“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选穴原则,采用巨刺法,单侧发病者取疼痛对侧阳陵泉,双侧发病者取双侧阳陵泉。

在本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因疼痛剧烈,局部肌肉痉挛严重,邵老认为推拿时起始手法宜轻柔,忌用重刺激手法。先以四指推法、㨰法等轻手法放松颈肩部肌肉,根据触诊局部肌肉张力的变化、程度和压痛来决定手法的变化,力量由轻到重,依次予以拿法、弹拨法、点按法等,直到肌肉张力松软和疼痛缓解为止。对于存在关节错位的患者,予以颈椎拔伸法、摇法整复。做整复手法时,一定要明确诊断,排除颈椎骨折、肿瘤、骨质疏松及先天性畸形等病症后方可进行。当患者感到疼痛缓解、颈部活动自如时,可检查头过伸过屈,左旋、右旋、左侧偏、右侧偏,如果发现还有某一个区域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可施以局部拇指按压,或脊柱微调手法,直到症状完全消失,颈部运动不再受限为止。最后于患者上背部施以掌根揉法放松,结束全部治疗。治疗后应嘱患者平时注意颈部保养, 勿长时间使颈部肌肉过伸或过屈, 枕头高度要适宜, 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外感风寒等。

邵老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落枕,能起到行气通络、缓筋止痛等作用,松解紧张、痉挛的肌肉, 从而达到“松、顺、动”的目的。针刺阳陵泉以行气通络止痛, 加以轻柔缓和的四指推法推拿以舒筋活血通络, 避免了传统推拿因手法的刚劲增加患者痛苦的弊端, 真正做到“法之所施, 使患者不知其苦”。临床观察疗效可靠, 操作简单,病人的依从性较好,值得推广。

第二节神经根型颈椎病

【概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又称颈肩臂综合征,属祖国医学之“痹证”范畴。本病主要由于颈椎间盘损伤或退变,而致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椎骨、关节及周围韧带、肌肉等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从而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交感神经等,出现颈、肩、臂疼痛、麻木等相应的临床表现,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长期伏案工作者。推拿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病因病机】

1.内因:颈椎间盘一般从30岁后开始退变,使椎间盘变薄,椎间隙随之发生狭窄,关节囊松弛,关节突接触面增大,磨损增快,关节突发生骨赘,致使椎间孔缩小,后纵韧带和黄韧带松弛皱缩,椎管内径相对狭窄,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内因是颈椎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