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5A并行接口应用
8255A芯片

8255A芯片8255A芯片是一种集成了并行输入/输出接口功能的芯片,由Intel公司推出。
它具有三个可编程I/O端口,每个端口都可以配置为输入或输出。
它提供了高度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使其成为许多数字系统中常用的接口芯片。
8255A芯片的主要特点如下:1. 并行接口:8255A芯片具有三个并行I/O端口,即A、B和C端口。
每个端口都有8位,可以单独配置为输入或输出。
2. 可编程:8255A芯片可以通过编程来配置其各个端口的功能。
通过写入控制字寄存器,可以设置端口的工作模式,如输入模式、输出模式、双向模式等。
3. 单独I/O地址:8255A芯片具有单独的I/O地址,通过在I/O地址总线上设置相应的地址来访问芯片的寄存器。
4. 简化接口设计:8255A芯片的引脚数量相对较少,使得系统设计更加简化和便捷。
它可以直接与微处理器或其他逻辑芯片相连接,提供了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5. 高可靠性:8255A芯片采用了逻辑门阵列和静态RAM组成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8255A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 工业自动化系统:8255A芯片可以用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系统中,作为输入和输出设备的接口。
例如,它可以与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实现对设备的监控和控制。
2. 仪器设备:8255A芯片可以用于仪器设备中,提供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和控制接口。
例如,它可以用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设备中。
3. 计算机外部设备:8255A芯片可以用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接口,如打印机、磁盘驱动器等。
它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4. 数据采集系统:8255A芯片可以用于数据采集系统中,用于接收传感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总之,8255A芯片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并行输入/输出接口芯片,具有灵活的配置和简化的接口设计。
它在工业自动化、仪器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8255a的应用原理图

8255a的应用原理图1. 简介8255a是一种常用的并行接口芯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8255a 的应用原理图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2. 原理图下面是8255a的应用原理图:_______| |Port A ---| || 8255a |Port B ---| || |Port C ---|_______|3. 工作原理8255a是一个可编程的并行接口,它具有3个I/O端口(Port A、Port B、Port C)和多种工作模式。
下面是8255a的工作原理的详细描述:3.1 Port APort A是一个8位的双向端口,可以用于输入和输出。
当将Port A设置为输入模式时,可以通过读取Port A来获取外部输入信号;当Port A设置为输出模式时,可以通过向Port A写入数据来向外部设备发送信号。
3.2 Port BPort B也是一个8位的双向端口,并且可以作为一组控制信号进行使用。
在输出模式下,可以通过向Port B写入数据来控制外部设备的各种功能;在输入模式下,可以通过读取Port B来获取外部设备的状态。
3.3 Port CPort C是一个8位的端口,既可以作为一组数字输入/输出端口,也可以作为一组控制信号端口。
Port C的具体功能取决于模式控制寄存器(Mode Control Register)的设置。
4. 工作模式8255a提供了多种工作模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配置。
下面是常用的工作模式介绍:4.1 单工模式在单工模式下,Port A、Port B和Port C分别用作输入或输出。
这种模式适用于只需进行一方向数据传输的场合。
4.2 双工模式在双工模式下,Port A和Port B既可以作为输入,也可以作为输出。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双向数据传输的场合。
4.3 脉冲输出模式在脉冲输出模式下,Port A和Port B可以作为脉冲输出端口。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生成特定频率或脉冲序列的场合。
实验三、8255A并行接口实验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8255A并行接口芯片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证明了8255A芯片可以实现并行数据传输,并且可以通过设置不 同的端口模式来实现不同的输入输出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8255A芯片可以作为并行数据传输的重要接口之一,广泛 应用于各种数字电路和微机控制系统中。
05
实验总结与展望
等。
学习如何设置8255a并行接口芯 片的控制字,掌握其工作模式和
特点。
理解8255a并行接口芯片在计算 机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与其
他接口芯片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8255a并行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
了解8255a并行接口芯片的基本 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输入/输 出端口、控制寄存器和数据总线
等。
学习如何设置8255a并行接口芯 片的控制字,掌握其工作模式和
缺乏实验指导
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难 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能有更多的 实验指导资料或教师指导,将有 助于我们更好地有限,我们未能充 分探索8255a并行接口的更多功 能和应用场景,建议增加实验时 间,以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深入 了解该芯片。
实验不足与改进建议
实验难度不够
学习如何使用8255a并行接口芯片进行硬件控制
学习如何使用8255a并行接口 芯片进行输入/输出操作,包括 读取和写入数据。
掌握如何通过8255a并行接口 芯片控制外部硬件设备,如 LED灯、继电器等。
了解如何将8255a并行接口芯 片与其他芯片连接,实现硬件 的扩展和控制。
了解并行接口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实验三
将端口B和端口C设置为输入,端口A设置为输出。 当在端口B和端口C上施加不同的电平时,端口A 的输出与端口C的输入相同。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大规模控制系统的需求。
8255A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结合,可以实现高速、实时的数据
03
采集和控制。
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8255A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中,可以作为数据传输的桥梁,实现快速、稳定的数 据传输。
通过8255A,可以实现多路数据的并行采集和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8255A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中,可以作为主控制器,协调各个模块的工作,保证 系统的稳定运行。
微处理器可以通过8255A实现对 外部设备的控制,扩展了微处理
器的控制能力。
8255A可以作为微处理器的输入 /输出接口,实现人机交互和数据
采集。
与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的应用
01
8255A可以与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和数 据处理。
02
通过8255A,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扩展其输入/输出端口,满足
根据实际需求,设定8255A的数据格式,包括数据位、停止位、 奇偶校验位等。
数据读写操作
通过数据传输编程实现对8255A的数据读写操作,包括读数据、 写数据、读写同时操作等。
PART 05
8255A的应用实例
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应用
8255A与微处理器连接,可以实 现并行数据传输,提高数据传输
效率。
在现代嵌入式系统中,8255A芯片仍有一 定的应用,尤其在一些需要并行I/O接口的 场合,如人机界面、传感器等。
PART 02
8255A芯片的基本结构 与功能
芯片的基本组成
输入/输出端口
数据总线
8255A包含三个输入/输出端口,分别为 端口A、端口B和端口C。每个端口都有8 个位,可以独立配置为输入或输出模式。
控制信号生成
微机原理 可编程接口芯片8255A及应用

第七章
参考程序片断: MOV AL, 10010000B ; 控制字 OUT 0F6H, AL ; 写入控制字 LP: IN AL, 0F0H ; 从A口读入开关状态 OUT 0F2H, AL ; B口控制LED,指示开关状态 CALL DELAY1S JMP LP
思考:
若地址大于FFH,则程序应该怎么改?
dp g f e d c b a
g
d
b
c
DP
g f e d c b a 1
阴 极
0
1
1
0
1
36
1
0
第七章
十六进制数共阴极的七段显示码表
十六进制数字
0 1 2 3 4 5 6
七段显示码
3FH 06H 5BH 4FH 66H 6DH 7DH
十六进制数字
8 9 A b C d E
七段显示码
7FH 6FH 77H 7CH 39H 5EH 79H
内部逻辑 6
端口C (低4位)
B 组B 端口
PC3~PC0
(8位)
PB7~PB0
CPU接口
外设接口
第七章
8255A与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7
第七章
3、各部分功能简介
数据端口
A、B、C:可用来和外设传送信息;每
个端口8位,通过编程设定其为输入口或输出口;
工作方式 0 1 8255数据端口功能表 B口 A口 C口
教材第九章内容
第七章
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8255A及其应用
7.1 8255A的工作原理
一、8255A的结构和功能
二、8255A的控制字及初始化编程 三、8255A工作方式和C口状态字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1)输入输出端口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3个8位的并行端口A,B,C,其中,端口A和端口B均有一个8位数据输出锁存/缓冲器和一个8位数据输入 锁存器,端口C有一个8位数据输出锁存/缓冲器和一个8位数据输入缓冲器。端口C被分成高4位和低4位,可作 为基本输入输出端口、状态或控制信息传送端口,分别与端口A和端口B配合工作。
⑤ 整个写周期结束后地址信号消失。
2 方式1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方式1是一种选通式输入输出工作方式,其特点是与外设传送数据时,需要设置联络信号。在这种方 式下,端口C的部分位用作选通控制信号,控制端口A和B的数据输入输出。
(a)
(b)
8255A在方式1时的输入信号
(a)端口A在方式1时的输入信号 (b)端口B在方式1时的输入信号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1.3 8255A的工作方式
1 方式0
方式0是8255A的基本输入输出方式,其特点是 无需设置联络信号,8255A就可以直接与外设进行简 单的无条件数据传送。方式0适用于无条件数据传送 或查询式数据传送。
在这种方式下,3个端口都可以设置为输入输出 端口,但不能同时既作为输入又作为输出。其中,端 口A和B为8位端口,输入、输出均有锁存能力;端口 C可分为两个4位端口(高4位和低4位),仅对输出有 锁存能力。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
1.1 8255A的引脚及功能
8255A是40引脚的双列直插式芯片。
读信号,输入,用于控制数据流的读出, 低电平有效。该信号有效时,表示允许 CPU 从 8255A 端 口 中 读 取 数 据 或 状 态 信 息。
片选信号,由CPU输入,低电平有效。 该 信 号 有 效 时 , 表 示 8255A 被 选 中 , 允 许与CPU交换信息。
8255A的原理介绍

D7~D0
8086 系 统 总 线
RD WR A1 A2 A0 A3 A4 M/IO A5 A6 A7
&
A B C G2A G2B
Y0 O Y1 Y2 O O
RD WR A0 A1 CS
PA7
PA0
PC3 PC2
驱 动 器
K3
K2 K1 +5V
PC1
PC0
~
K0
G1 LS138
8255A
+5V
;查表,取出相应的字形码送AL
;指向端口A ;输出字形码显示
LED显示器的结构
a
f g b c d dp
a b c d e
a b c d e
e
f
g ep
f
g ep
LED显示器的外形
共阳极LED显示器的结构
共阴极LED显示器的结构
LE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软件译码法
PA0 PA1
a b c d e
8 2 5
8255A各端口地址确定: 由图可知: A7 A6 A5 A4 A3 A2 A1 A0 1 1 1 0 1 0 各端口地址为:E8H~EEH
8255A方式选择控制字: 按题意设置端口A方式0输出,下C口输入.
1 0 0 0 × 0 × 1 81H
A0 A3 A4 M/IO A5 A6 A7
o o 读/写 控制 逻辑 o
至控制 寄存器 至数据端口
(五) 端口寻址
8255A端口选择表
A1 A0 RD 0 0 1 0 0 1 1 0 1 0 0 1 0 1 0 0 0 1 1 1 1 WR 1 1 1 0 0 0 0 CS 0 0 0 0 0 0 0 端口 A 端口 B 端口 C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 功能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 端口 A 端口 B 端口 C 控制字寄存器
8255A的方式2及其应用

1.2 方式2下联络信号线的定义及其时序
1.2 方式2下联络信号线的定义及其时序
1.3 方式2的状态字
方式2状态字的含义是在方式1下输入和输出状态位的组合,不再重复讲述。 状态字中有两位中断允许位,INTE1是输出中断允许,INTE2是输入中断允许。 方式2的状态字如图9.16
1.4 方式2的接口电路的设计
1.题目
2. 主从两个微型计算机进行并行传送,共传送256个字节。主机一侧的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8255A的方式2及其应用
1.1 方式2的特点
1)方式2也叫双向选通输入/输出或叫双向应答式输入/输出 方式。这种方式只适合于PA口,一次初始化可指定PA口既 作输入口又作输出口。在方式2下,外设可以在8位数据线 上,既往CPU发送数据,又从CPU接收数据。此外,和方 式1情况类似,PC口在PA口工作于方式2时自动提供相应的
DX, 302H AL, DX AH, AL AL, 20H OUTP DX, 300H AL, DX [DI],AL DI RETURN DX, 300H AL, [SI] DX, AL SI
; ; 8255A ; 复位PC4,使INTE2=0
; 复位PC6,使INTE1=0
; ; 8255A ; ; ; 检查状态位IBF=1,是则转输入程序INP ; 不是,则跳输出程序OUTP ; 是,则从PA
8255A采用方式2,采用中断方式传送数据。从机一侧的8255A工作在方式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大学
沈阳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NO.3
图3 方式1选通输入方式
沈阳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NO.6
图8 方式0选通输入时序图
图10 8255A芯片内部结构
图11 8255A内部引脚
图12 8255A三端口排列示意图
图16 程序设计流程图
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要列出3篇以上,格式如下:[1]谢宋和,甘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5:23-25
[1]单片机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9.5:20-25(参考书或专著格式为:
著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引文所在页码)
[2]潘新民,王燕芳.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4:305-350
(1本书只能作为1篇参考文献,不能将1本书列为多个参考文献)
[3]范立南,谢子殿.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123-130
[4] Newman W M, Sbroull R F. Principles of Interactive Computer Graphics[M]. New York: McGraw Hill, 1979.10:10-25
(参考期刊杂志格式为:
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期刊名前不写出版地)
[6]Mastri A R. Neuropathy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J]. Ann Intern Med, 1980, 92(2):316-318
[7]范立南,韩晓微,王忠石等.基于多结构元的噪声污染灰度图像边缘检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49(3):45-49
[8] index.asp
(一般情况下不要用网址作为参考文献,如果用,最多1个)
注:[M]表示参考的是书籍;[J]表示参考的是学术期刊的论文;如果参考会议论文集中的论文用[C]。
要求:
五号times new roman,字数3000字以上,15页以上。
严禁抄袭,如有雷同者,均按不及格论处
图及表格要有图注(在图的下方,居中,黑体5号字)及表注(在表的上方,居中,黑体5号字)
注:本页不用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