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空调系统的温度控制

合集下载

乘用车商用车热管理要求

乘用车商用车热管理要求

乘用车商用车热管理要求一、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热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它需要确保乘员舱内的温度适宜,以保证乘员的舒适度。

温度控制包括对车内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的调节。

在夏季,温度控制需要防止车内温度过高,而在冬季,则需要保证车内温度适宜。

二、热量分布热量分布是指车内各个部位的温度分布情况。

在热管理中,需要确保车内各个部位的热量分布均匀,以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

热量分布需要考虑车内各个部位如驾驶舱、座椅、脚部空间等的位置和大小,以及车窗和车门的传热系数等因素。

三、空气循环空气循环是指车内空气的流动情况。

在热管理中,需要保证车内空气流通畅通,以防止空气滞留在车内某些部位,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

空气循环需要考虑车内的气流组织、通风口的位置和形状等因素。

四、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用于降低发动机温度的系统。

在热管理中,需要确保冷却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发动机温度降低到适宜的范围,以防止发动机过热或过冷。

冷却系统需要考虑散热器、水泵、风扇等部件的性能和匹配情况。

五、加热系统加热系统是用于加热车内空气和乘员身体的系统。

在热管理中,需要确保加热系统能够有效地将车内空气和乘员身体加热到适宜的温度,以防止乘员感到寒冷。

加热系统需要考虑加热器的功率和位置,以及通风口的位置和形状等因素。

六、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用于调节车内空气湿度和温度的系统。

在热管理中,需要确保空调系统能够有效地调节车内空气湿度和温度,以创造舒适的车内环境。

空调系统需要考虑制冷剂的充注量和循环量、空气循环组织等因素。

七、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是对车辆的热能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它包括了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空调系统等各个系统的管理和优化。

热管理系统需要考虑各个系统的匹配和协同工作情况,以及车辆的运行工况等因素。

八、温度控制策略温度控制策略是指对车辆温度进行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在热管理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行驶工况和气候条件,采取不同的温度控制策略,以实现最佳的温度控制效果。

汽车空调的控制装置

汽车空调的控制装置

个恒温器。
第六章 汽车空调的控制系统
汽车空调
(2)双金属片式恒温器
• 双金属片式恒温器由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 片组成,两金属片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 在双金属片的端部有一动触点,而在壳体 上有一定触点。这种恒温器没有毛细管和 感温包,直接靠空气流过其表面感受温度 而工作。它的温度设定方法与波纹管式恒 温器相同。
汽车空调
第六章 汽车空调的控制系统
汽车空调
第六章 汽车空调的控制系统
汽车空调
• 触点开闭机构主要由固定和活动触点、弹簧、杠 杆等组成。通过触点的开闭,控制着压缩机上电 磁离合器电路的通断。
• 波纹管式恒温器的工作原理:

图中触点处于断开位置,压缩机也处于停
止状态。当蒸发器表面温度逐渐升高时,感温包
第六章 汽车空调的控制系统
汽车空调
(1)高压压力开关
• 高压压力开关装在压缩机至冷凝器之间的 高压管路上,其作用是防止系统在异常的 高压压力下工作。当因冷凝器散热不良、 散热堵塞和风扇损坏等,导致冷凝压力出 现异常上升时,开关自动切断电磁离合器 的电路,使压缩机停转,或接通冷却风扇 高速挡电路,自动提高风扇转速,以降低 冷凝温度和压力。在汽车空调系统中,高 压开关的压力控制范围为:2.82~ 3.10MPa时断开,1.03~1.73MPa时接通。
第六章 汽车空调的控制系统
汽车空调
第六章 汽车空调的控制系统
旁通电磁阀
汽车空调
• 发动机转速增高时,吸气 压力降低,蒸发压力降低, 当蒸发压力降低到小于规 定最低压力时,蒸发器易 结霜,这时控制电路使旁 通电磁阀开启,高压高温 的制冷剂气体直接被吸入 压缩机。
第六章 汽车空调的控制系统
热力熔断器

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及维护

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及维护

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及维护中图分类号:tn946.9 文献标识码:tn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0024-0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使用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汽车空调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装置。

汽车空调系统是由制冷装置、暖风装置、通风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和加湿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以及必要的控制部件所构成,主要用于调节乘员舱内的温度、湿度和净洁度,并使空气以一定的速度在车室内定向流动和分配,从而给驾驶员和乘员提供舒适的环境及新鲜空气。

那么,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并对空调做哪些日常维护呢?1.使用中注意事项1.1选择合适的空调温度在夏季,很多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的很低。

殊不知当温度调得过低,会影响身体健康,空调温度调整一定要适宜。

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20℃至25℃,超过28℃,人就会觉得闷热。

而低于14℃,人就会觉得冷。

因此,空调应将车内温度控制在18℃至25℃之间。

1.2夏季进车不宜立即启动内循环汽车在烈日下停放的时间较长时车内温度比较高,有些车主喜欢一启动汽车就立刻开启空调并开启内循环,认为这样可以让车厢内温度下降得快一点。

但因为车内的温度比车外温度高,所以这样反而效果不好。

刚进入车内的时候,应该先开窗通风,并开启外循环,把热气都排出去。

等车厢内温度下降之后,再换成内循环。

1.3注意空调出风口方向有的车主在使用空调时,不注意调整空调吹风的方向,这不利于发挥空调的最佳效果。

根据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开冷气时将出风口向上,开暖气时将出风口向下。

1.4不要开着空调在车内吸烟由于车厢内吸烟,烟雾一下子排不出去,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不利于健康,若吸烟,应将空调通风控制调整到“排出”位置,使车厢内烟雾排出车外。

1.5不在开着空调的停驶车内长时间休息或睡眠由于汽车密封好,车辆停驶时,车厢内通气性差,若此时开着空调休息或睡眠,很可能因发动机排出的co气体漏入车内引起人员中毒,甚至死亡。

汽车空调系统中温度与气流的调节控制技术研究

汽车空调系统中温度与气流的调节控制技术研究
辩 装青谂
汽车空调系统中温度与气流的调节控制技术研究
张 莹 莹 党 华 奇 瑞汽 车股份有限公司
进行应用 , 其应用 目的是希望有效 避免热 值不足时冷风 对车内人员的伤
害。
I 摘 要】随着现代科 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 和经济水平的逐步 提 高, 人们 的生活水平也在此 过程 当中达 到了长足 的提升, 在这 样一种 良好的发展 形
势之下, 私家车的数量也 越 来越多, 尤其是 最近 几年以来 , 几乎呈现 为爆炸 三、 汽车 空调 系统 中 温度 与气 流的 调 节控 制技 术分 析 式的增 长。 人们除了 对车的质量相当在乎 以外, 也 非常关注汽车的驾驶舒适 在 对 汽 车 内空 调 系统 温 度与气 流 的控 制与 调节 进行 分析和 说 明 度, 而驾驶舒适度 的影响 因素就 以汽车内空调系统中的温度与气流的调节 时 , 往往 需 要基于 以下 两个 方面的 具体 内容 来进 行 : 一个方 面就 是 于 这 样 两个 方 面展 开 的 说 明和 分 析。 鼓 风机 实现 良好 的控制作 用 , 另一方 面则是 需要 同时对 温度混 合控 制
合 国外在 这样 一 个方面上 的选 择 , 同时 综 合性 考虑 到 车窗以及 车壁等 这样 一个 过程 是通 过电压转 换处 理等方 式来 实现和 完成的 , 上述 芯片 可能 造成 的辐 射热 , 最终制 定出 了符合 我们 国家实情 的汽 车 内部 空调 在接 收 到信号 作用以后其 功率 就会 相应的 增大 , 并再次 进行 电压转 换 温度, 具体来说 , 夏季空调 为2 3  ̄ C 左 右, 冬季为2 0  ̄ C 左右 , 这主要是 考虑 过程 , 最终通 过上述 过程来实现 对于混合风门的控制 作用 。 在此过 程当 到车 内温 度不能 够与 环境 温度 差距太 大 , 否则就 会因为下 车时过 大 的 中执行 器电机会对执行 器位置进行反馈作用, 通 过这样一种反馈来实时 温 度差 而造成严重的 不适应 , 一 般来说 , 环境 与车内部的温 度差应 当控 形成执行 器位 置控制系统 。 在这 样一种设 计状态下, 芯片甚至还能 够进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算法方案

汽车空调自动控制算法方案
输出=Kp*error
PID控制器结构
PID 控制器的控制律

()
= × + × න + ×


汽车空调制冷自动控制器设计
汽车空调制冷自动控制器设计
蒸发器温度自动控制
汽车空调制冷自动控制器设计
送风温度自动控制
汽车空调制冷自动控制器设计
车内温度自动控制
2.控制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设计成为控制律的设计,设指令
与反馈值的差(误差)为e,那么一般情况下,控制器输出u=f(e,t),即控
制律是误差与时间的函数;
3.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指的是能够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从而改变流入被控
对象的物质或能量,使之能适应控制对象的负荷变化,达到控制目标;
4.被控对象:所要控制的机器、设备或者装置。把所要控制的运行参数叫
制器、基于模型的控制器。在工程中,许多被
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很难获取,即使得到,其精
度也难以保证,因此,工程中最常用的控制器
为无模型控制器,主要有PID控制器、ADRC控
制器以及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其中,PID控制
器占据了所以控制器近9成的市场。
PID控制器
PID控制器结构
P:误差的比例控制,常用Kp表示,
做被控量;
5.测量单元:检测被控量的实际,并将其转换为标准的统一信号,该信
号叫被控量的测量值。
PID控制器结构
在控制理论中,控制器种类繁多,以单
一型控制器举例,主要有PID控制器、ADRC控
制器、自适应控制器、最优控制器、模糊控制
器等等。
其中,根据是否需要被控对象精确的数
学模型,可将上述控制器分为两类,无模型控

汽车空调控制面板原理

汽车空调控制面板原理

汽车空调控制面板原理
汽车空调控制面板是车辆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一
系列传感器、电子元件和控制模块来实现对车内温度、风速、空气
循环等参数的精确调节。

控制面板通常由旋钮、按钮、液晶显示屏
等组成,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解释汽车空调控制面板的原理。

首先,汽车空调控制面板通过传感器感知车内和外部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这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车内的各个区域以及车外,它们不断地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空调控制面板。

其次,控制面板内部的电子元件和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采集到
的数据,通过预设的算法和逻辑进行处理,然后控制空调系统中的
压缩机、风扇、空气循环阀等执行元件,从而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
状态,确保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通状态符合乘客的需求。

此外,控制面板上的旋钮和按钮是用户与空调系统进行交互的
接口,通过旋钮可以调节温度、风速等参数,通过按钮可以选择空
气循环模式、除霜功能等。

这些操作会通过控制面板传递给控制模块,从而影响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

总的来说,汽车空调控制面板的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控制模块处理数据并控制执行元件,用户通过旋钮和按钮与控制面板进行交互,实现对空调系统的精确控制。

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车内空气的舒适度,并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

1. 汽车空调系统(85页PPT).ppt


a)R12 (CCL2F2)
b)R134a(CH2F-CF3)
图8-6 汽车空调用制冷剂
2.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8-7 汽车空调蒸汽压缩制冷系统 1-电磁离合器;2-压缩机;3-轴流式冷却风机;4-车外冷空气;5-冷凝器; 6-储液干燥器;7-热空气(吹向发动机);8-高压管路;9-车内热空气;10-离心式冷却风机; 11-节流膨胀阀;12-蒸发器;13-冷空气(吹入车内);14-低压管路;15-压缩机驱动皮带
3.汽车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工作时,制冷剂以不同的状态(物 态)在密闭系统内循环流动,每一循环包括四个基本过程:
1)蒸汽压缩过程
当发动机带动压缩机运转时,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出口处低温 (约0℃)低压(约0.147MPa)的气态制冷剂,将其压缩成 高温(70~80℃)、高压(约1.471MPa)的蒸汽排出压缩机。
压缩机是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中低压和高压、低温和高温 的转换装置,其正常工作是实现热交换的必要条件。
汽车空调制冷容积式压缩机种类繁多。按排量变化与否可 分为定量式和变量式两大类。常用的定量式压缩机按运动形式 和主要零件形状不同,又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大 类。常用的轴向活塞式压缩机有斜盘式和摇板式两种。
8.1.3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
现代汽车全功能空调系统由制冷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系 统、空气净化装置及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①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用于将车外的新鲜空气引进车内,达 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②采暖系统。采暖系统用于对车内空气或车外进入车内的新鲜 空气进行加热、除湿,使车内达到温暖舒适。
1.动压通风方式
动压通风(自然通风)方式是利用汽车行驶时,车外空 气对汽车产生的风压,通过进风口和排风口,实现通风换气。

汽车自动空调系统

• 当存在小的温差时: 送风机马达速度Lo(低)
2. 自动控制 通过调整功率晶体管基极电流来控制到送风机马达的电 流。根据内部温度和设置温度之间的差距,用TAO的值 连续控制送风机速度。
3. EX- HI继电器控制 当需要最大鼓风时,EX - HI继电器直接使马达接地。由 于此继电器避免了功率晶体管产生的电压损失,"节 省"的电压可以用来产生最大的送风机速度。
(1/1)
.
传感器
1. 内部温度传感器 (1) 结构 内部温度传感器使用热敏电阻并安 装在带有通风口的以表盘处。此通 风口利用送风机鼓风,吸入车辆内 部空气以便检测内部平均温度。 (2) 功能 它检测内部温度,把它用作温度控 制的基础。
2. 环境温度传感器 (1) 结构 环境温度传感器使用热敏电阻并安 装在冷凝器的前面。它检测外部温 度。 (2) 功能 它检测外部温度,即用来控制由外 部温度波动所引起的内部温度波 动。
提示: 当气流调节开关从FACE移到DFF时 当气流调节开关FACE调到DFF时,输入A 是1(因为电路开路),输入B是0(因为 接地回路接通)。因此,输出D是1,输 出C是0,电流从D 到C流经马达。当马达 开始转动且动触点B脱开与DFF的接触 时,由于电路被开路,输入B将是1。结 果,输出C和D两者均为0,到马达的电流 被切断,马达停止工作。 (3/3)
组件
$&य़࡯ᓔ݇
∈⏽Ӵᛳ఼
$&᥻ࠊ(&8
໾䰇㛑Ӵᛳ఼ ᥻ࠊ䴶ᵓ
‫ݙ‬䚼⏽ᑺӴᛳ఼
থࡼᴎ(&8
⦃๗⏽ᑺӴᛳ఼
㪌থ఼⏽ᑺӴᛳ఼
⇨⌕Ԏ᳡⬉ࡼᴎ
ぎ⇨⏋ড়Ԏ᳡⬉ࡼᴎ
ぎ⇨䖯ষԎ᳡⬉ࡼᴎ 䗕亢ᴎ偀䖒 䗕亢ᴎ᥻ࠊ఼
.

汽车空调系统的变频控制


从而使乘客能在舒适的环境中 乘车。
1 汽 车 车厢 内温度 变化特 点
客运汽 车一般 是跨 地 域 性长 途运 行 , 员 流 人 动性 大 , 随着 区域 、 界气 温 、 车运行 速 度及太 外 汽 阳辐射强 度变化 的影 响 , 内负荷 随之频 繁变化 , 车
同时汽车 在起动 、 停止 时温差也会 发生急 剧变化 。
tr ,s lc he dfe e c o u ewe n te a t ltmp r t e a d t e e e au e,a d i ae o h n e fr o s ee tt ifr n e v l me b t e h cua e e aur n he s ttmp r tr n t r t fc a g o s t e f z n u a a tr t o to h r q n y o h uzy i p tp r mee s,o c nr lt e fe ue c fVRV i o d to i . S mua in t i r e swi i lk arc n ii nng i lto hs p o s t S mui . h Ke y wor ds:v i bl r que c i on to ara e f e n y ar c dii n;f z o r ; sm uato uz y c ntol i l in
A b tac :Te sr t mpeaur s o ft em o ti r t e i neo h s mpotntc m fr—fe tf co so a ra e,i r rt o r lt a - ra o o ef c a tr fc rig t n ode o c nto hee r
控制 的 汽 车 可 变 冷 媒 流 量 ( ai l Rfgrn V r be e i at a re

车载智能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车载智能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不断追求,车载智能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款优秀的智能空调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并且能够在节能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研究车载智能空调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原则、技术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车载智能空调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需求:1. 温度控制:智能空调系统应能够根据驾驶员和乘客的温度偏好来自动调节车内温度,以提供最佳的舒适度。

2. 空气质量控制:智能空调系统应具备空气过滤和净化功能,能够去除有害气体和细菌,为乘车人员提供清新的空气环境。

3. 能源效率:智能空调系统应设计为具有高度能源效率,以降低对车辆动力系统的负荷和油耗。

4. 智能控制:智能空调系统应能够自动感知驾驶员和乘客的存在,并针对不同的情况调节风速、风向和温度等参数,提供个性化的空调体验。

其次,设计智能空调系统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 能效优先:智能空调系统应通过使用高效的压缩机、高效的热交换器和节能的风扇等组件,以最小的能耗提供最佳的冷却效果。

2. 精准控制:智能空调系统应能够准确感知并控制车内温湿度,根据不同气候和驾驶条件实时调节参数,提供最佳的乘坐环境。

3. 可靠性和安全性:智能空调系统应具备可靠的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机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避免任何潜在的故障。

4. 用户友好性:智能空调系统应具备易于操作和个性化设置的用户界面,方便驾驶员和乘客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节。

智能空调系统的研发面临一些技术挑战:1. 温度感知和控制:如何准确感知车内的温度分布,并实时调节冷气输出,以达到最佳的温度控制效果。

2. 能源管理和优化:如何通过智能算法和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空调系统的能耗,并优化系统的运行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3. 空气质量监测和净化:如何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来监测空气质量,并设计有效的空气净化系统以提供清新的车内环境。

未来,车载智能空调系统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可持续能源利用:智能空调系统将发展更多的使用可持续能源的方案,如太阳能、光热能等,以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和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