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雷(建筑设计世家)
匠人心中的家与国——纪录片《样式雷》素材解读与拓展

特别策划/热点素材一家样式雷,半部建筑史。
说起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我们仿佛窥见中国建筑的一座座高峰。
而这些建筑的设计,其实都出自一户承袭了400多年的建筑世家——样式雷之手。
样式雷,指的是从清代康熙年间开始一直掌管朝廷样式房的雷姓一家人,从第一代匠人雷发达开始,样式雷家族八代人承担起北京城几乎所有皇家建筑的设计和修复工作,建造了中国近五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到皇帝的宫殿、京城的城门,小到房间里的一扇屏风、堂前的一块石碑,他们的设计,成为古典建筑的样板。
一个乡间工匠,以其聪明才智,开创了一个家族执掌“样式房”两百多年的辉煌历史。
近期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样式雷》,向我们揭示了清朝时期一个皇家建筑师家族的辉煌传奇与风雨沉浮。
从雷家八代人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奋斗、机缘、辉煌,看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励志,也看到了中国匠人对一门手艺、一项技术乃至一种文化的诚心守望。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样式雷先祖在明朝就开始从事木工行当,清初,雷家木工手艺传承至雷发达,精通“楠木作”技艺的他听说皇帝招募各地的能工巧匠进京,修建宏大气派的皇家建筑,64岁的他怀揣一份梦想北上,在种种严苛的考核中脱颖而出,顺利加入了畅春园工程。
匠人心中的家与国——纪录片《样式雷》素材解读与拓展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王双辉□编辑/王莹热点素材\特别策划累居南京二十多年,江南人文精神的浸润,让“楠木作”成为一种“儒匠合一”的技艺,能成为“楠木作”的工匠,说明在这一行当里是技艺高超的,但真正“样式雷”建筑世家的帷幕,是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拉开的,他的“出场”是从挽救一场危难开始的。
传说,紫禁城太和殿正在修缮,进行“上梁典礼”时,榫卯一直悬而不合。
千钧一发之际,雷金玉纵身攀上脚手架,挥打锤子,让榫卯稳当落下。
皇帝记住了这个矫健的身影,封他为内务府总理钦工处的掌案,相当于宫中首席建筑师。
从此民间便留下一个传说,“上有鲁班,下有长班”。
样式雷,大清最牛建筑设计师

样式雷,大清最牛建筑设计师内容导读: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样式雷,样式雷,主导清代皇家建筑设计200年,创造中国1/5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下面,我们来看看对中国古建筑做出杰出贡献的样式雷世家。
样式雷族谱一人的神迹,可以说是上天恩赐。
一个家族的神话,却离不开几代人的苦心经营。
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天坛祈年殿、太和门、承德避暑山庄……这些名震天下的建筑背后,镌刻着样式雷家族往昔的辉煌。
第一代:雷发达第二代:雷金玉第三代:雷声澂第四代: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第五代:雷景修第六代:雷思起第七代:雷廷昌第八代:雷献彩1.1683年,康熙帝重修三大殿,全国寻觅巧匠。
应召匠人摩拳擦掌,雷发达脱颖而出。
2.雷金玉胆力超群,破了百年规矩,将宋以来沿用的“斗拱”改进为“斗口”。
这技艺,至今无人撼动。
雷金玉病逝后,雍正赏其黄金百两,派专人护灵回乡,归葬原籍。
享此礼遇的匠人,世无二者。
3.他的族人回迁原籍,唯有六夫人张氏不从。
她带着儿子雷声澂,到工部泣诉,为子争得,成年后重掌样式房的资格。
4.雷声澂的三个儿子,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都是一代巨匠。
其中又以雷家玺最为出色。
5.雷家玺儿子雷景修收集整理家族图档,足足装满了三间房屋,流传至今。
外贼入侵,他以命保全,为中国建筑史做出巨大贡献。
6.第七代传人雷廷昌,重建天坛祈年殿、太和门,续写家族神话。
从雷金玉的七品掌案,到他被朝廷赐为二品,雷家荣耀达到巅峰.7.雷献彩先后两娶,皆无子嗣,终于在失业和无后的悲哀中,默默告别人世。
建造万千华殿的群匠,延续了八代的样式雷,就此终结……样式雷成就雷发达设计重修紫禁城,保留严格对称,两侧建筑自由发挥,“居中为尊”,又不失多样美感.雷发达的这般巧思,着实令人惊叹。
继承他衣钵的儿子雷金玉,更是备受朝廷赏识.雷金玉胆力超群,破了百年规矩,将宋以来沿用的“斗拱”改进为“斗口”。
这技艺,至今无人撼动.雷金玉受康熙、雍正,两代帝王赏识。
“样式雷”——清代杰出的建筑世家

道 “ 清朝 c6 4 1 1 )二百六十 余年 在 14— 9 1
间 .北 京皇室 的建筑师成 了世袭的职位 在十
七世纪末年 +
一
京从事皇家 建筑工程 的 .由此 开始了雷 氏七代 长达2 0 0 多年 的清代样 式房掌 案生 涯。据 文献 记 载 雷发达 在很长 时间内被认 为是样式 雷的 鼻祖 .而 中国营造学社 的朱启钤 先生在 《 式 样
藏 。雷景 修死 后 .他 和其 妻尹 氏先后得 到同治
和光 绪皇 帝的诰 封 。
雷景修之子雷思起也十分出色 .生前颇受 皇家赏识.在重建圆明园、皇家陵墓以及重建
太 和 门等北京 很 多重 要皇家 建筑工程 中 .亦 有
不俗 的表 现 。
母张氏留守北京。孤儿寡母在京 .既无前辈指 点.也没有兄弟帮助,故雷声激受到了同行的 排挤 样式房负责人的职位被别人夺走。据朱
维普资讯
筑 文 化
从 巍峨的故 宫到 肃穆的清东 陵 西陵 .从
高屋 建瓴 .睥 睨四邻的城 楼到坛庙 .王府 .学
责的 。这 个世 袭 的建 筑 师家族 被称 为 样 式
雷。 ”
堂 . 从世界古典 园林 的瑰宝颐 和圆到承德的避 暑 山庄 及外八庙 .当人们 陶醉于湖光 山色 .徜
当时对 建筑师而言 .是一 种极高 的待遇 。 雷金 玉逝后 .家人 将他 运 回南 方安葬 .家 族 中大 部分成 员随行 .只 留下儿子 雷 声激 和其
自己工作中保留下来的设计图样 .包括各个阶 段的草图、正式图、烫样模型等专 门用三间房 子收存起来。我们目前所见到的保存在国家图 书馆的绝大部分样式雷图档,就来自于上述家
启钤 的 《 式雷考 》 中描述 ,张 氏抱 着雷 声激 样
建筑妙手“样式雷”

建筑妙手“样式雷”作者:黄赛丰来源:《中国收藏》2013年第12期圆明园的的整体规划、设计思想,当然是由皇帝来决定的,相关大臣也会参与意见。
然而,如此浩大的工程,要将皇帝的意图落实到造园实践中绝非易事,居功至伟者不得不提一个建筑世家——样式雷。
立体微缩“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建造的雷姓世家的称誉。
从康熙朝开始,该家族的雷发达便以技艺精湛而被授为工部营造所长班,其子雷金玉后投充内务府包衣旗,供职圆明园楠木作,任样式房掌案。
自此,雷氏家族世代相传,包揽了皇家建筑的设计、绘图与烫样制作等工作,直至清末。
雷氏八代人都曾呕心沥血,一以贯之地发挥了设计大师的作用,在他们的妙手中,平面的设计图样通过纸、秸杆和木头等材料组合成了立体的微缩景观。
遗留至今的样式雷烫样,从内容上看,主要有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紫禁城、景山、天坛、清东陵等处,其中以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时所做烫样为数最多。
样式房是清代皇家建筑的设计部门,是建筑工程的五行八作之首,相当于今天的建筑设计院,其负责者称为“样式房掌案”。
他们要根据皇帝的旨意和主管官员的意见,绘制图样并制作烫样,即设计图纸和模型。
样式房的设计创作涵盖了清代宫殿、园林、坛庙、陵寝、府邸等等皇家建筑,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绘制规划设计图、绘制各个阶段的建筑图纸、个体建筑设计、山水河湖设计、桥梁泊岸设计、室内装修及室外绿化美化等。
样式房设计的工程图样称作“画样”,类型丰富,包括草图、详图、供御览的进呈图等。
而烫样是指按照实物比例缩小、由草纸板、秫秸、木料和油蜡等材料加工制作的立体微缩建筑模型,因制作工艺中有熨烫工序,故称烫样。
烫样的制作均按比例安排,包括山石、树木、花坛、水池、船坞以及庭院陈设等无不具备。
烫样的屋顶可以灵活取下,洞视内部,有的连床榻位置也表现了出来。
烫样不仅将建筑位置科学地加以安排,同时还注意美观,适当地表现色彩感。
烫样须要恭呈皇帝御览,待允准后才能据此绘制施工设计画样。
样式雷是什么意思

“样式雷”是清代皇家建筑世家雷氏家族的别称。
清代皇家建筑设计机构称为样式房(国家建筑设计院),其长官称为掌班(或称掌案、设计院院长),雷氏家族在清代200余年间有八代人均担任样式房掌班。
样式房所出图纸、烫样模型、各类文字档案等皆是由掌班主持设计、绘制、记录,这些档案都是当时实际工程的真实记录。
时过境迁,图档中记录的很多建筑、园林都已在现实中消失,但通过“样式雷”图档还能对其进行深入认知、研究。
目前中国有37项世界文化遗产,大多与建筑有关。
其中,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闻名遐迩,他们都同出自雷姓家族之手。
如此多的文化遗产,出自一个建筑世家,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两百多年间,雷氏家族八代人,包揽了清代皇家建筑的设计和施工。
一、样式雷的发迹其实,“建筑师”是今天的称谓,“工匠精神”也是今天的宣扬。
在中国古代,再出色的匠人,也只是匠人,很难得到主流社会的尊崇。
中国传统文艺,对“奇技淫巧”持贬斥态度,却又难掩对技巧的好奇和赞叹。
所以,尽管甚少有匠人能在青史上留名,但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也演绎着鲁班那样神乎其神的传奇故事。
关于“样式雷”的发迹,同样有着一段传说。
坊间传闻,康熙年间重建紫禁城的太和殿,要按礼制举行上梁仪式。
当天,皇帝亲临,百官列席,却在节骨眼上出了问题:脊檩无论如何都合不上榫。
这时,一个叫雷发达的小工匠毛遂自荐。
工部官员权把死马当活马医,给雷发达披上了官服。
只见雷发达攀上梁架,嚓嚓几斧,梁便契实了。
康熙皇帝龙颜大悦,当即封雷发达为工部营造所掌班。
雷氏一族,凭着雷发达这几斧子,果真发达了,当然这只是传说。
雷氏家族祖籍江西南康府建昌县(永修),明末迁至江苏南京定居。
根据《雷氏家谱》的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雷发达“以艺应募”,举家从江西迁至北京。
其子雷金玉,后来继承父业,也在营造所供职。
雍正初年,雷金玉参与了畅春园的营造。
他承领楠木作工程,在正殿九经三事殿上梁的建筑施工中,因技艺超群而立下大功,被皇帝赐七品官衔,开始执掌样式房。
“云”看展——清代皇家首席建筑设计师“样式雷”

“云”看展——清代皇家首席建筑设计师“样式雷”“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今天我们要跟您简单分享一个神奇的家族,这个家族被一些媒体誉为皇帝御用首席建筑设计师,被称作“样式雷”。
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存藏世界最多的“样式雷”建筑图档,达15000余件。
2007年“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证书这些珍贵图档连同那红墙黄瓦之下所包裹的建筑智慧,皆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灿烂瑰宝,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夺目不朽的建筑殿堂。
雷氏家族八代担任清廷内务府营造司样式房的掌案,这个职务在清代皇家建筑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有的皇家建筑都要经过他们的设计并监管施工,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设计院。
能够在200余年间任此要职的家族,其卓越的建筑才能与成就可想而知。
那些保留下来的精勾细描的样式雷图档也充分证明了这个家族神话的名不虚传。
据统计,中国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单位中,有许多是“样式雷”世家参与过的作品。
我们耳熟能详的圆明园、颐和园、清东陵、清西陵等一些清代的著名建筑里都能看到他们的杰出作品。
由雷氏家族绘制的建筑图样、烫样模型、工程档案、来往信函等相关文献资料被称为“样式雷图档”。
颐和园曾叫做“清漪园”,样式雷家族参与了清漪园建设、日常维修。
后来“清漪园”更名为“颐和园”。
晚清时期样式雷家族主持了颐和园的重修工程。
雷廷昌父子呕心沥血,造就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绝响。
如今翻开《样式雷颐和园卷》图档,无论是精勾细描的彩绘图,还是对室内外陈设其花纹的描绘,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当我们看过这些图档后,再次置身于颐和园时,终于明白为什么颐和园处处是风景。
是因为几百年前雷氏家族的建筑师们独具匠心为我们留下了这“穿越之门”,使得几百年后的我们能欣赏到一样的日升日落、湖光山色和卯榫相扣、雕梁画栋的精工细作。
“样式雷”建筑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

“样式雷”建筑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崔勇“样式雷”是清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雷氏建筑世家的誉称。
雷氏家族祖籍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江西省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雷家庄)。
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康熙年间在南京应募由江宁到北京定居海淀圆明园楠木厅差事伊始,雷氏家族先后有七代人在长达200余年的时间内作为清朝工部样式房的掌班,其辈分依次为第二代雷金玉,第三代雷声澂,第四代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三兄弟,第五代雷景修,第六代雷思起,第七代雷廷昌(见附录表)。
“样式雷”建筑世家执掌清朝样式房200多年期间所设计的建筑遍及都城、坛庙、园林、府邸、宫殿、学堂、工厂以及水利工程等类型。
“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中南海、恭王府、清东陵、清西陵等建筑经典均出自“样式雷”之手笔。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样式雷”研究专家王其亨教授说“大量清代的皇家建筑,包括对世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园林建筑,都和样式雷的名字相关联。
可以这样说,我国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单位,有五分之一是‘样式雷’世家的建筑作品,这在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
因此,世称半部清代建筑史系由“样式雷”建筑世家谱写而成,当不为过。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木结构的特质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代表并显示了东方建筑体系的杰出成就与独到的历史贡献。
由于木构建筑易腐朽而短寿之故,迄今为止能见到的最早的古建筑遗构仅限于唐代佛光寺与南禅寺,此前的建筑只能凭借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来复原与辨析。
唐代以降以至明清时期,历代所遗留下来的古建筑遗迹也所剩不多。
加之中国古代建筑乃属匠作所为,历代文士学者钟情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境地,建筑之能事实属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而不屑于建筑的整理与研究,有关建筑园林的理论论述每每散见于各种文史典籍之中,诉诸人以零散、紊乱的迹象。
惟“样式雷”建筑世家以高超的建筑技巧及系列成熟的建筑实作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成就,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达至一个历史总结时期的全面成就与贡献,生动地演绎了清代上承先贤匠意而禀赋的古代优秀建筑传统文化与美学思想,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神秘家族--样式雷

不仅结构复杂,细节也足够精美。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在不足半米的模型.上制作的连如今的缩 微模型大师见了也自叹不如。图:圆明园清夏堂烫样细部
到了现代,曾经有爱好者,想仿制“样式雷”的工匠技艺,然而这个人实地测量过天坛之后, 3个月才绘制出一张全套图纸。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年只休息10天,整整工作了5年,历经10 万多道工序,7108个零件才复刻出了一个天坛祈年殿的微缩模型。光是关于工具刀的研究,后 来人就用了3年的时间可以想象当年的“样式雷”制作技艺是多么高超。
康熙还为此召见了雷发达,亲自任命他为工部的长班,也就是工部样式的头儿。北京 城里还流传过雷长班的歌谣“上有鲁班,下有长班”。就这样,雷发达顺利从一个北漂 变成北京城的规划和设计者。
雷发达的主持设计下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建筑物保持严格对称,主轴两侧的各建 筑物却灵活多变,整体统一又有层次。站在景山最高处故宫就从眼前铺展开来金 黄的宫殿、朱红的城墙汉白玉的阶、琉璃瓦的顶沿着一条中轴线对称分布。壮美 有序、和谐庄严映衬着蓝天白云宛如东方仙境再往远眺,--线贯穿的对称风格撑 起了整座北京城。
而样式雷的图档和模型,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意义--长 久以来,很多西方学者一直认为.中国古代建筑,不需要设 计图,更不需要施工图,全凭工匠的感觉。西方学者也因 此认为中国的古建筑毫无价值他们整理出的“建筑之树” ,其中,中国建筑的地位只不过是日本建筑--个次要的分 支而已。
图:弗莱彻建筑之树,将中国和日本一起列在角落里 然而样式雷的图档和模型彻底推翻了这种说法,老外这才 明白,在西方建筑还局限于平面的时代中国就有一个雷氏 家族绘制出了建筑的透视图。
当圆明园还在熊熊燃烧,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投降了,皇帝抛下皇宫和子民逃 跑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都被答应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被签订了。然而 火烧圆明园之时,一直被皇族所鄙视的底层工匠却站了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式雷(建筑设计世家)“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
中国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等。
本名: 雷氏别称: 样式雷所处时代: 清朝出生地: 江西永修主要作品: 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主要成就: 把持200年皇家设计鼻祖: 雷发达家族成员: 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目录1 历史发展2 历史3 家族介绍▪第一代样式雷▪第二代样式雷▪第三代样式雷▪第四代样式雷▪第五代样式雷▪第六代样式雷▪第七代样式雷▪第八代样式雷4 世家身份▪关于旗籍▪关于品秩▪关于世袭▪多重身份5 职业地位▪皇家作用▪与帝后的关系▪与皇族关系▪关系6 作品设计7 突出贡献8 发展现状9 相关信息历史发展在十七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
因样式雷设计的作品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
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
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样式雷祖籍江西永修,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于康熙年间由江宁(现江苏南京)来到北京,到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为皇家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
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即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也有口语话"样子雷"的叫法。
雷发达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样式雷的鼻祖。
在样式雷家族中,声誉最好,名气最大,最受朝廷赏识的应是第二代的雷金玉。
他因修建圆明园而开始执掌样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职务的人。
康熙在《畅春园记》里曾经提到他非常牵挂一位杰出的匠师,即指雷金玉。
直至清代末年,雷氏家族有6代后人都在样式房任掌案职务,负责过北京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设计,同行中称这个家族为“样式雷”。
雷氏家族进行建筑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 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样进呈内廷,以供审定。
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故名烫样。
其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均按比例制成。
雷氏家族烫样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
留存于世的部分烫样存于北京故宫。
历史在故宫的高墙之内,保存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样式雷”图档,传说着一个八代家族与清代皇家建筑设计的传奇故事,一些简单材料所制成的烫样,其原理竟与现代建筑的三维空间设计如出一辙。
这些古老的设计给予了后辈怎样的指引和力量?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的古建专家周苏琴将带我们走近神秘的清代皇家建筑设计。
“样式雷”把持200年皇家设计上世纪30年代,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些以“样式雷”署名的图档,精美的建筑图档在当时卖价并不高,而它们却真实地记录了清代皇家建筑的全部秘密,珍贵无比。
“‘样式雷’是清代一个著名的建筑世家,从清康熙皇帝开始直至清末两百年间,雷氏共八代人主持了皇家建筑设计。
”据周苏琴介绍,包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及清东陵和西陵等这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设计都是出自这个‘样式雷’家族,他们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史、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杰出代表和传奇。
据了解,“样式雷”家族来自江西,是一个很古老的家族。
明末清初动乱的时候,他们家族在南京住着,后来三藩基本平定以后,这个家族就有人到北京。
其中就包括雷发达和雷发宣,他们带着自己的子女,就住在海淀。
他们在南方的时候就用楠木盖楼、装修、做家具,来到北京后就通过自己的手艺干活儿。
康熙二十二年,雷发达来到了北京,参加了清廷宫禁营建,于康熙三十二年去世。
继他之后,包括雷金玉、雷家玺、雷景修、雷廷昌等雷氏子孙继续着祖辈的事业,长期主管着样式房的工作。
传说将雷发达父子张冠李戴雷氏家族究竟是如何发迹的?民间还有个有趣的传说,说是康熙中叶时期,要重修太和殿,在工程基本接近竣工的时候,要举行一个上梁的活动,相当于现在的奠基礼、剪彩。
“上梁”仪式那天,康熙皇帝亲临太和殿,到了上梁的关键时刻,可能是上梁的官员木工技术不好,脊檩安装时榫卯总是合对不上。
当时主持的工部官员都急坏了,因为要是不成功,可能就要有人被杀头。
最后,雷发达自告奋勇上去装梁,但是上去干这个活儿起码也要有七品官职,他一个小工匠就换上七品官的衣服,爬上去啪啪几斧头,很轻松就装上了。
康熙看了之后,非常欣赏,当场就封七品官,当了样式房的掌案。
此后,历史学家为了考证这个故事,开始查找历史资料。
据史记载,太和殿在清代康熙年间确曾经有过重修和重建,康熙八年太和殿重修,此时雷家尚未来北京;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重建,此时距雷发达去世已有两年。
因此,专家认为,雷发达不可能参与太和殿的重建工作。
事件的主角不是雷发达,应当是雷氏家族第二代雷金玉。
当时在上梁的时候,康熙发现雷金玉很年轻,技艺也非凡,召见他谈话,谈话当中发现他才思敏捷,正好两个人年龄也相当,康熙非常欣赏他,马上封他为七品官,食七品俸,而且让他掌管皇家的建筑设计。
至今,在雷金玉的碑文中还如实地记录着这个故事。
稀缺图档凸显古代建筑创意设计据悉,现存“样式雷”图档包括样图,现今可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见到的“样式雷”建筑样图,涵盖了众多类型,比如投影图、正立面、侧立面、旋转图、等高线图等,工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结构的尺寸,全部有所记载。
此外,“样式雷”还画了“现场活计图”,即施工现场的进展图,从这批图样中,可以清楚看到陵寝从选地到基础开挖,再到基础施工,从地宫、地面、立柱直到最后屋面完成,体现了样式雷在建筑施工程序上的过程。
而被称作“烫样”的建筑设计模型则是流传至今的“样式雷”图档中另一大组成部分,“故宫收藏的83件烫样由于在当时主要是为呈给皇帝审阅而制作,因而形象逼真,数据准确,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现存烫样主要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重建圆明园、颐和园、西苑等地时所做的设计模型。
”周苏琴告诉记者,作为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御用班底的样式雷家族,在他们妙手之中,平面的设计图通过纸、秸秆、木头等最简单的材料组合变成立体微缩景观,这就是按照比例制作、精细无比的“烫样”。
“虽然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方式,从汉朝初期就已有图样,到公元七世纪初的隋朝有了使用1%比例尺的图样和模型,但是长久以来史料却十分缺乏,到目前的发现为止,“样式雷”图档很可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仅有的档案记载。
”周苏琴认为,样式雷图档的存世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决不完全是靠工匠的经验修建而成的,它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也填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空白。
慈禧、慈安的陵寝一模一样?在“样式雷”家族的设计作品当中,陵寝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传,当年为慈禧、慈安两位皇太后修建陵寝时,雷家第六代传人雷思起按照祖先的规制作出设计,两位太后各用一个地宫,共用一套祭殿。
谁知两位太后不肯接受,不得已,雷思起改变方案,重新设计两个各自独立、配殿和祭殿齐全的定东陵。
这才得到了两位太后的首肯。
当时醇亲王、恭亲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两个陵墓的细节修建得一模一样,因为无论得罪哪一位太后都是杀头之罪。
最后,工程好不容易完工了,而慈安太后已经去世,慈禧开始独揽大权。
为了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高于慈安,她竟然下令将已经修建好的陵墓内部全部重新修缮,让雷思起重新为她的陵墓进行装修。
因此外表看来两个一模一样的陵墓,内部却有着天壤之别。
为了让慈禧太后满意,雷思起几次更改设计,耗尽心血,最后劳累而死。
有专家称,慈禧墓的体制跟慈安的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包括建筑的规格尺寸都是一致的。
但在具体建造的时候,它使用的材料有很大区别。
慈禧的大木结构用的是非常名贵的黄花梨木木材,至今仍然保持着木头的本色,纹理非常细腻、非常坚固。
此外,慈禧陵寝内的许多装饰,大量使用贴金,豪华异常,这在整个清帝陵中也仅一例。
样式雷图片锦集 (14张)家族介绍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字明所,生于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1619年4月5日)。
卒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八月十一日(1694年9月29日)。
祖籍江西永修。
雷发达曾祖在明末迁居江苏金陵(今南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雷发达和堂弟雷发宣应募来到北京,参加皇宫的修建工程,发达以其精湛的卓越的技术才能,得到康熙帝的赏赐,并获得了官职。
70岁退休,死后葬于江宁。
第二代样式雷雷金玉,字良生,生于顺治十六年(1659),卒于雍正七年(1729)。
以监生考授州同,继父在工部营造所任长班之职,投充内务府包衣旗。
康熙年时逢营造畅春园,金玉供役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
严格地说,雷家有声誉于外者,自雷金玉始。
雷金玉70岁时,蒙太子(弘历)赐书“古稀”匾额,此匾运回故乡,供奉原籍祖居大堂。
雷金玉71岁去世,又得到皇帝恩“赏盘费一百余金,奉旨驰驿”。
归葬原籍江苏江宁府江宁县安德门外。
从时间上看,雍正帝从雍正三年(1725)大规模扩建圆明园,雷金玉作为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圆明园工程从设计图纸、烫样到营造,是功不可没的,他是雷氏家族第一位执掌这一职位的人,应了朱启钤老的那句话:“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事,最有声于匠家亦自金玉始”。
第三代样式雷雷声征,字藻亭,生于雍正七年(1729),卒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
是金玉幼样式雷设计的作品子,为金玉第六位夫人张氏所生。
声征出生三月,父亲雷金玉去世。
张宝章先生在《雷动星流》一书中谈到此时有“雷声征成年后,生活于乾隆盛世,正是京城西郊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大兴土木之时,他当有所贡献。
但雷氏家谱确难见记载”。
第四代样式雷雷家玺,字国贤,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于道光五年(1825)。
雷声征次子。
他与长兄雷家玮(1758—1845),字席珍,三弟雷家瑞(1770—1830),三兄弟供职工部样式房,家玺是三兄弟中的翘楚,先后承办乾隆、嘉庆两朝的营造业,操办宁寿宫花园工程、设计嘉庆陵寝工程、筹办乾隆八十大寿庆典由圆明园至皇宫沿路点景楼台的设计与营造工程以及宫中年例彩灯、西厂焰火等设计与实施,嘉庆年间又成建了圆明园绮春园建设工程以及同乐园戏楼的改建、含经堂戏楼的添建、长春园如园的改建工程。
此时形成第四代样式雷最为强大阵容。
雷家玺去世后,安葬于海淀巨山祖茔。
第五代样式雷雷景修,字先文,号白璧,生于嘉庆八年(1803),卒于同治五年(1866)。
雷家玺第三子。
景修16岁开始便随身家玺在圆明园样式房学习传世技艺,正当他勤奋学习造业技之时,父亲猝然去世,家玺担心景修难盛重任,留下遗言,将掌案名目移交郭九承办。
景修知道父亲心意,兢兢业业尽心竭力,深通营造技艺,终于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建筑经验和卓越的才能,争回了祖传样式房掌案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