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第十四 章井田开拓的 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课件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课件
和效率。
04
井田开拓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 全生产职责,建立完整的安全 生产责任体系。
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并层层分 解落实,确保各项安全指标得 到有效控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 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 生产责任进行考核和奖惩。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制Hale Waihona Puke 安全检查计划和标准,定期对井田开拓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 有效执行。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记录、评估和整改,形成闭环管理,防止问题重复 出现。
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及时整改和消除。
安全教育与培训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 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 训和教育。
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培 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
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模拟演练,提高 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 能力。
井田开拓技术
井筒施工
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选 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确
保井筒施工安全和质量。
巷道掘进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选 择合适的掘进方法和技术,确 保巷道施工安全和质量。
通风与安全
根据矿井规模和通风需求,选 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和技术,确 保矿井通风安全和稳定。
运输与提升
根据矿井规模和运输需求,选 择合适的运输和提升设备和技 术,确保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
井田开拓是矿井生产的基础,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矿井生 产的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在矿井建设前期,必须进行井田 开拓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生产管理。
井田开拓的目的
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通过合理的井田开拓设计,可以充分 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矿井生产能力, 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

4 井田开拓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井田开拓是指在井田范围内,为了采煤,从地面向地下开拓一系列巷道进入煤体,建立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

这些用于开拓的井下巷道的形式、数量、位置及其相互联系和配合称为开拓方式。

合理的开拓方式,需要对技术可行的几种开拓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才能确定。

井田开拓主要研究如何布置开拓巷道等问题,具体有下列几个问题需认真研究。

1)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和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2)合理确定开采水平的数目和位置;3)布置大巷及井底车场;4)确定矿井开采程序,做好开采水平的接替;5)进行矿井开拓延深、深部开拓及技术改造;6)合理确定矿井通风、运输及供电系统。

确定开拓问题,需根据国家政策,综合考虑地质、开采技术等诸多条件,经全面比较后才能确定合理的方案。

在解决开拓问题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为早出煤、出好煤高产高效创造条件。

在保证生产可靠和安全的条件下减少开拓工程量;尤其是初期建设工程量,节约基建投资,加快矿井建设。

2)合理集中开拓部署,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做到合理集中生产。

3)合理开发国家资源,减少煤炭损失。

4)必须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要建立完善的通风、运输、供电系统,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减少巷道维护量,使主要巷道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5)要适应当前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设备供应情况,并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采煤机械化、综掘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

6)根据用户需要,应照顾到不同煤质、煤种的煤层分别开采,以及其它有益矿物的综合开采。

4.1.1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1)井筒形式的确定井筒形式有三种:平硐、斜井、立井。

一般情况下,平硐最简单,斜井次之,立井最复杂。

平硐开拓受地形迹埋藏条件限制,只有在地形条件合适,煤层赋存较高的山岭、丘陵或沟谷地区,且便于布置工业场地和引进铁路,上山部分储量大致能满足同类井型水平服务年限要求。

-井田开拓方式

-井田开拓方式

第二章 井田开拓方式2.1 井田开拓概念2.1.1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矿井开拓方式: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2.1.2 井田开拓方式的分类(1)按井筒(井筒 :由地面通达矿体的巷道)形式分:立、斜、平、综、分区域;(2)按水平数的多少分:单水平、多水平;(3)按开采准备方式分:上山式、下山式、上下山式、混合式;(4)按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方式分: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

如立井单水平上下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下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混合(采区)式,绘出关系图形如下图2.1。

图 2.1 开拓方式分类关系图2.1.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井田范围,进行井田内的划分,确定井田开拓方式,井筒数目及位置;选择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 确定井筒延伸方式及井田开采顺序。

其确定开拓方式的基本原则为:(1)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集中,简单;(2)按《规程》完善通风条件,良好生产条件;开拓方立 井 斜 井平 硐 综 合单水多水平上下山 上 山 上下山混 合 分层大集中大分组集中大(3)减少煤柱损失,减少巷道维护量,提高矿井采出率;(4)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新技术机械化。

2.2 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时,根据井田再划分方式和阶段内布置形式可组合成多种开拓方式。

如:“斜井单水平分区式”、“斜井单水平分带式”、“斜井多水平分区式”、“斜井多水平分段式”等。

本节仅举例介绍我国目前常用的几种斜井开拓方式。

2.2.1 片盘斜井开拓片盘斜井开拓是斜井开拓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它是将整个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倾斜宽度可以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在井田沿走向中央由地面向下开凿斜井井筒,并以井筒为中心由上而下逐阶段开采。

采煤概论之井田开拓

采煤概论之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第一节基本概念⏹井田开拓:为了采取煤炭,需从地面向井下开掘一系列的井巷。

⏹井筒:从地面向地下开掘的用于行人、通风、运输、提升的通道。

有立、平、斜。

⏹巷道: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用于行人、通风、运输等的通道。

直立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包括:立井、暗立井、溜井。

水平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行。

包括:平硐、平巷、大巷、石门、煤门。

倾斜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的巷道。

包括:斜井、采区上下山。

⏹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且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地下巷道。

包括:井底水仓、变电所、绞车房、调度室、候车室。

⏹立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竖井。

⏹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

⏹溜井:担负自上而下溜放煤炭任务的暗井。

⏹平硐: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水平巷道。

⏹平巷: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石门:布置在岩层中和岩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煤门:布置在煤层中和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斜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

⏹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

⏹上山: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位于开采水平之上,从主要运输大巷沿煤层或岩⏹层由下向上开掘的倾斜巷道。

⏹下山: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位于开采水平之下,从主要运输大巷沿煤层或岩层由上向下开掘的倾斜巷道。

⏹溜煤眼:专作溜煤用的小斜巷。

生产系统1)运煤系统2)通风系统3)运料排矸系统4)排水系统5)动力供应(电、压风)6)通讯、监测系统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运输石门;5—运输大巷;6—回风立井;7—回风石门;8—回风大巷;9—采区运输石门;10—采区下部车场底板绕道;11—采区下部车场;12—采区煤仓;13—行人进风巷;14—运输上山;15—轨道上山;16—绞车房;17—采区回风石门;18—采区上部车场;19—采区中部车场;20—区段运输平巷;21—下区段回风平巷;22—联络巷;23—区段回风平巷;24—开切眼;25—采煤工作面。

采矿技术员知识题库

采矿技术员知识题库

采煤基础知识1、什么叫井田开拓?答:在井田范围内,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叫井田开拓。

2、什么叫煤田?答: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3、煤层厚度的变化对开采技术的影响可分为哪几类?答:按煤层厚度可分为极薄煤层(<0.7M)、薄煤层(<1.3M)、中厚煤层(1.3 ~3.5M )、厚煤层(> 3.5M )、特厚煤层(>8~10M)。

4、煤层倾角的变化对开采技术的影响可分为哪几类?答:按煤层倾角可分为: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

5、什么叫矿井生产系统?答:矿井生产系统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提升、运输、排水、通风、人员安全出入、材料设备的上下升降、矸石排运、供气、供电、供水等而形成的线路和设施的总称。

6、煤矿井下生产系统包括哪几部分?答:矿井生产系统分为: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以及空压系统、灌浆系统、瓦斯抽排放系统等。

7、巷道的分类有几种?答:按巷道轴线和水平面的关系井下巷道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倾斜巷道。

按巷道的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井下巷道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

8、什么叫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答:开拓巷道:为矿井或阶段服务的巷道。

准备巷道:为采区服务的巷道回采巷道:为区段服务的巷道9、什么叫阶段?什么叫开采水平?答:阶段―――沿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的标高将井田划分成的若干长条部分。

开采水平―――设置了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的水平叫开采水平10、什么叫矿井年产量?服务年限?答:矿井年产量―――矿井一年内实际产出的煤炭数量,而井型是指矿井年设计产量。

服务年限―――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全部生产时间叫服务年限。

11、什么叫分区式布置?答: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按一定的长度把阶段划分成的若干块段。

12、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几种?它的位置应选在什么地方?答: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分层运输大巷布置、集中运输大巷布置、分组集中运输大巷布置。

-井田开拓方式

-井田开拓方式

第二章 井田开拓方式2.1 井田开拓概念2.1.1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矿井开拓方式: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2.1.2 井田开拓方式的分类(1)按井筒(井筒 :由地面通达矿体的巷道)形式分:立、斜、平、综、分区域;(2)按水平数的多少分:单水平、多水平;(3)按开采准备方式分:上山式、下山式、上下山式、混合式;(4)按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方式分: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

如立井单水平上下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下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混合(采区)式,绘出关系图形如下图2.1。

图 2.1 开拓方式分类关系图2.1.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井田范围,进行井田内的划分,确定井田开拓方式,井筒数目及位置;选择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 确定井筒延伸方式及井田开采顺序。

其确定开拓方式的基本原则为:(1)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集中,简单;(2)按《规程》完善通风条件,良好生产条件;开拓方立 井 斜 井平 硐 综 合单水多水平上下山 上 山 上下山混 合 分层大集中大分组集中大(3)减少煤柱损失,减少巷道维护量,提高矿井采出率;(4)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新技术机械化。

2.2 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时,根据井田再划分方式和阶段内布置形式可组合成多种开拓方式。

如:“斜井单水平分区式”、“斜井单水平分带式”、“斜井多水平分区式”、“斜井多水平分段式”等。

本节仅举例介绍我国目前常用的几种斜井开拓方式。

2.2.1 片盘斜井开拓片盘斜井开拓是斜井开拓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它是将整个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倾斜宽度可以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在井田沿走向中央由地面向下开凿斜井井筒,并以井筒为中心由上而下逐阶段开采。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井田划分为阶段
❖ 阶段运送大巷及井底车场合在旳水平位置及 服务旳开采范围,称为开采水平,也简称 “水平”。
2.阶段与水平 (1)水平:阶段之间分界线所在旳水平面。
表达措施: A 标高:±0m -150m…. B 用途:运送,回风,开采水平…. C 采序:第一,第二水平….
❖ 一 煤田和矿区
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 质沉积形成旳大面积含煤地带。
矿区――开发煤田形成旳社会组合称矿区。 有时几种矿区开发一种煤田,有时一种矿区 开发几种煤田。
矿区由多种矿井(或露天矿)构成。
❖ 煤田范围大小差别很大,面积从几十至数万 平方公里,储量数亿吨至数百亿吨甚至上千 亿吨。例如,神东煤田面积为31172km2,探 明储量2263亿t,远景储量10000亿t。平顶山 煤田,面积1044km2,储量90.7亿吨。这种 面积大、储量丰富旳煤田一般称为“富量煤 田”。假如煤田范围小、储量少、只能由一 种矿井开采旳煤田,一般称为“限量煤田”。
高级储量
❖ 3. 矿井储量分类
❖ 根据我国能源政策和煤炭资源情况,按目前
开采技术条件,煤炭储量分类如下:
可采储量
能利用储量 (A+B+C+D)
工业储量(A+B+C) 设计损失量
矿井地质储量 (平衡表内储量) 远景储量(D)
暂不能利用储量 (平衡表外储量)
❖ (二) 矿井储量旳有关名词解释
❖ 1.矿井地质储量(Z)
❖ 矿井地质储量涉及平衡表内储量和平衡表外储量。 平衡表内储量是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煤层旳主要指 标(如灰分含量、发烧量等)和经济技术指标(如 煤层旳厚度、赋存条件等)都符合工业要求,可供 开采旳储量。平衡表外储量是指煤层旳质量指标或 经济技术指标不能满足目前工业要求,目前暂不能 开采,但今后可能利用和开采旳储量。

采矿概论——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采矿概论——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二、阶段内的再划分
1.采区式划分 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 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如下图, 井田沿倾向划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沿走向划分 为4个采区。 在采区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将采区划分为若干 个长条部分,每一块长条部分称为区段。 2.分段式划分 在阶段范围内沿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 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沿 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井田边界划分方法
一矿
二矿 1 2 三矿 3
1-垂直划分;2-水平划分;3-以断层为界
作业:
1. 解释煤田和井田的概念。 2. 说明下列井巷名称: (1)立井、暗立井 (2)斜井、暗斜井 (3)平硐、岩石平巷、岩门 (4)采区上山、采区下山 3. 煤田划分为井田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4. 试述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三、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是指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 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 矿井开采年限。
四、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的关系
T=ZK/AK

Zk-矿井可采储量,万吨; 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吨/a; K—储量备用系数,1.3~1.5。 储量备用系数是为保证矿井有可靠服务年 限而在计算时对储量采用的富裕系数。
9-上山,10-下山,11-风井,12-岩石平巷,13-煤层平巷
(二)按服务范围及其用途可分为:
1.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 务的巷道。 2.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 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 3.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 务的巷道。
三、矿井生产系统 (一)井下生产系统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 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 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 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是矿井安全 生产的前提和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矿井服务年限(T)
1、矿井服务年限: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整个服务期 限。 2、A、T、Zk三者关系 T Z k AK
式中:
T -矿井总的生产时间; K - 储量备用系数,地方小煤矿K=1.3, 一 般矿井设计 K=1.4,地质复杂的矿井及矿区 总体设计K=1.5
考虑K的原因: 1)矿井增产
5)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勘查 工作程度己达到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可 行牲研究表明,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但接近 盈亏边界,估算的基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 的可信度高。
6)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 : 同(2M11)的差别在于本类型只进行了预可行性 研究,估算的基础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 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勘查 工作程度己达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 求。预可行牲研究表明,当时开釆是不 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估算的基础 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 信度一般。
4)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勘查工作 程度己达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预可行 牲研究表明,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需大幅度 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 成经济的。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 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5)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勘查工作程度 己达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未做可行性 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 意义介于经济的至次边界经济的范围内,估算 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8、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是指矿井设计资源 /储量减去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的煤量 后乘以釆区采出率。
Zk =(Zs-P2)C 式中:Zk-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P2-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损失量 之和;
C—采区采出率,%。 有的可预知,有的不可预知
采区采出率的规定
煤层
薄煤层(M<1.3m) 厚煤层 (M>3.5m)
C
不小于0. 85 不小于0. 75
中煤层(1.3m≥ M ≤3.5m) 不小于0. 8
(二)原煤炭储量的分级分类
2003年之前采用的煤炭储量分级分类 1、储量分级 根据不同块段煤层在质情况和被查明程度分
A级
B级
高级储量 低级储量
C级
D级
2、矿井储量分类
根据工业要求,开采技术条件及储量被查明程 度矿井储量分为以下几类 工业储量 能利用储量 矿井地质储量 远景储量 尚难利用储量 1)矿井地质储量 2)能利用储量(表内)(A+B+ 3)尚难利用储量(表外) 4)工业储量(zg) C + D )
第三篇井田开拓
1、井田开拓 为开采井田内的煤炭,需从地面向地下开拓一系 列为全矿服务的井巷进入煤层,这一系列主要井 巷的总体布置及开掘工作称井田开拓。 2、井田开拓的意义
生产安全问题 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矿井的 生产能力问题 技术经济指标等
第十四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井田划分原则 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1)利用大的河流、湖泊、国铁、桥梁等; 2)地质构造:大的断层、褶曲向、背斜线; 3)煤层倾角急剧变化地带; 4)不同煤质和煤种分布规律; 5)地形、地物、便于外接国铁; 6)层间距。
按自然条件划分井田边界
1-河流,2-露头,3-城镇,4-铁路,5-大断层
+
×

× ×
2
× ×
+
1
+
×
+
+
+
+
+
+
4
×
×
×
+
× ×


×
+
3

×
5
×

×


×
+
+
6
×
×
×
×
×
+


+
+
×
+
+
+
+
+
+
2、要有合理的尺寸和储量
矿井储量和开采范围要合理
要保证井田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
小型矿井井田走向 > 1 . 5 km
1、探明的煤炭储量分类
1)可釆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 部分。 2)探明的(可研)基础储量(111b): 同(111)的差 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釆矿损失的数 量表述的。 3)预可釆储量(121) :同(111)的差别在于本类 型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矸究,估算的可釆储量可 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4)探明的(预可研)基础储量(121b):同(121)的差 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釆矿损夫的数 量表述。
+
+
+
+
+ +
×
2
三 矿
- 600
×
近水平煤层垂直划分
m1 m2 m3
+ +
+ +
作业:
1. 煤田划分为井田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2. 试述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一、矿井储量
(一)新煤炭储量的分级分类 按可行性评价阶段分: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 可行性研究储量; 从经济意义上分: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 济的、内蕴经济的和经济意义未定的基础储量; 从地质可靠程度上分: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 预则的储量(表1-1)。
7、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是指矿井工业资源/储 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 境界煤柱、地面建(构)筑物煤柱等永久煤柱 损失量后的资源/储量。
Zs =(Zg-P1)
式中:Zs-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Zg-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P1-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 地面建(构)筑物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之和。
二、划分井田的方法
1、按地质构造划分
2、按煤层赋存形状划分
3、按煤质、煤种分布划分
4、按地形地物界线划分
5、人为划分井田
三、人为划分井田的方法
I
×
+0
+
一矿
+
+
+
二 矿
×
+
1
+
+
+
- 300 +
3
×
I
1-垂直划分,2-水平划分,3-按煤组划分
2、水平划分:以一定标高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 1、 划分:相邻矿井以某垂直面为界,沿境界线 3、煤组划分:将煤层间距较小的相邻煤层划分为一 并沿此留边界煤柱。 各留井田边界煤柱。 个矿开采。 适用:倾斜和急倾斜煤层上下部边界。 适用:井田走向两端, 8时 深浅部分界。 适用:煤层或煤组间间距大、煤层赋存浅的的矿区。
2)意外储量损失
i、煤层露头降低; ii、断层影响:只查出落差25m的断层; iii、火成岩侵入; iv、火灾损失;
v、小窑开采损失。
(3)人为损失
缺乏开采经验,采出率达不到要求 。
由于上述原因,矿井产量增加,储量减 少,导致服务年限缩短,影响矿井的经济 效益,为了保证可靠服务年限,必须考虑K。
9)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 :勘查工 作程度己达到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 但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 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至 次边界经济的范围内,估算的资源量可 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2、控制的煤炭储量分类
1)预可釆储量(122) :勘查工作程度己达 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预可行性研 究结果表明,当时开釆是经济的,估算 的可釆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 的可信度一般。 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同(122) 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釆 矿损失的数量表述的。
表14-1
固定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地质可靠程度
经济意义 探明的
可釆储量(111) 基础储量(111b) 预可釆储量(121)
查明矿产资源 控制的 推断的
潜在矿产资源
经济的
预可釆储量(122)
基础储量(121b)
基础储量(122b)
边际经济的 次边际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
基础储量(2M11) 基础储量(2M21) 资源量(2S11) 资源量(2S21) 资源量(331) 资源量(2S22) 资源量(332) 资源量(333) 资源量(334)? 基础储量(2M22)
经济的基础储量111 b 探明的资源量331 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11
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 S11 经济的基础储量122b
地质资源量 控制的资源量332 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22 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S 22
工业资源/储量
推断的资源量333
333k
6、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是指地质资源量经可行性 评价后,其经济意义在边际经济及以上的基础储量 及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乘以可信度系数之和。 Zg=111b+122b+2M11+2M22+333k 式中 Zg-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K-可信度系数,取0.7~0.9。
4、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因素
1)国家需煤情况。 2)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矿井开采条件所能保证的 原煤生产能力(矿井开采能力),主要指同时正常 生产的采区生产能力之总和。 定矿井生产能力的步骤: (1)定采面的单产AF
综采:150
普采:100
500万t/a
150万t/a
炮采:20

30万t/a
1)为矿井将来挖潜改造留有余地。 2)留后备区,范各庄矿:毕各庄区。 可采煤层M大,开采条件好,可先建中小型, 后改建大型井。 阳泉一矿:7尺煤、丈八煤,40万t/75年 166万t/78年。 8 时,不宜分上、下组建井。 煤层 大的集中建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