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学第二章--井田开拓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技术——井田开拓方式

煤矿开采技术——井田开拓方式

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第一节井田开拓的概念第二节斜井开拓目的要求:1、了解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分类和原则2、掌握斜井开拓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重点:斜井开拓难点:斜井开拓的使用条件突破方法:1、详细讲解2、边看模型边讲解教学内容和步骤(附后)第一节井田开拓概念一、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矿井开拓方式: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二、井田开拓方式的分类1.按井筒形式(1)立井(2)斜井(3)平硐(4)综合2.按阶段内布置方式(1)采区式(2)分段式(3)带区式3.井筒形式+开采水平+阶段内布置方式三、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1.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井田范围,进行井田内的划分,确定井田开拓方式,井筒数目及位置。

2.选择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

3.确定井筒延伸方式及井田开采顺序。

基本原则:(1)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创造条件,集中,简单。

(2)按《规程》完善通风条件,良好生产条件。

(3)减少煤柱损失,减少巷道维护量,提高矿井采出率。

(4)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

(5)新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的推广创条件。

(6)考虑煤质、煤种区别。

第二节斜井开拓主、副井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称斜井开拓。

一、片盘斜井开拓(斜井多水平分段式开拓)片盘斜井开拓是最简单的开拓方式。

典型的片盘斜井如下图所示,其井下部分有一个下山采区。

井田沿煤层倾向按标高划分为若干个分段,每段相当于采区的一个区段,倾斜长度适于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习惯上称为片盘)1.井巷掘进顺序自地面向下沿煤层开一对斜井,直至第一片盘下20〜30m,在第一片盘上部开片盘甩车场及第一片盘回风巷,在第一片盘下部开片盘甩车场及片盘运输巷,然后,经平或斜石门掘进上煤层的超前平巷及开切眼,即可开始第一片盘的回采。

+400+350+3002.生产系统:采煤系统、运矸系统、通风系统。

采煤概论之井田开拓

采煤概论之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第一节基本概念⏹井田开拓:为了采取煤炭,需从地面向井下开掘一系列的井巷。

⏹井筒:从地面向地下开掘的用于行人、通风、运输、提升的通道。

有立、平、斜。

⏹巷道: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用于行人、通风、运输等的通道。

直立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包括:立井、暗立井、溜井。

水平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行。

包括:平硐、平巷、大巷、石门、煤门。

倾斜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的巷道。

包括:斜井、采区上下山。

⏹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且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地下巷道。

包括:井底水仓、变电所、绞车房、调度室、候车室。

⏹立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竖井。

⏹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

⏹溜井:担负自上而下溜放煤炭任务的暗井。

⏹平硐: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水平巷道。

⏹平巷: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石门:布置在岩层中和岩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煤门:布置在煤层中和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斜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

⏹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

⏹上山: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位于开采水平之上,从主要运输大巷沿煤层或岩⏹层由下向上开掘的倾斜巷道。

⏹下山: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位于开采水平之下,从主要运输大巷沿煤层或岩层由上向下开掘的倾斜巷道。

⏹溜煤眼:专作溜煤用的小斜巷。

生产系统1)运煤系统2)通风系统3)运料排矸系统4)排水系统5)动力供应(电、压风)6)通讯、监测系统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运输石门;5—运输大巷;6—回风立井;7—回风石门;8—回风大巷;9—采区运输石门;10—采区下部车场底板绕道;11—采区下部车场;12—采区煤仓;13—行人进风巷;14—运输上山;15—轨道上山;16—绞车房;17—采区回风石门;18—采区上部车场;19—采区中部车场;20—区段运输平巷;21—下区段回风平巷;22—联络巷;23—区段回风平巷;24—开切眼;25—采煤工作面。

第二章井田开拓

第二章井田开拓

第⼆章井⽥开拓课题:井⽥开拓⽅式学时:10学时教学⼤纲:掌握矿井开拓的基本知识及概念,井⽥开拓的基本⽅式。

教学内容:1、开拓的基本知识及概念;2、井⽥开拓的基本⽅式。

教学⽬的及要求:使学⽣熟悉矿井开拓的基本知识及概念,井⽥开拓的基本⽅式及特点。

重点及难点:掌握井⽥开拓的基本⽅式及适⽤条件。

⽅法: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章井⽥开拓⽅式§2.1 井⽥开拓的概念⼀.井⽥开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由地表进⼊煤层为开采⽔平服务所进⾏的井巷布置和开掘⼯程称为井⽥开拓。

井⽥开拓⽅式按井筒形式可分为⽴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四类;按开采⽔平数⽬可分为单⽔平开拓和多⽔平开拓两类;按阶段内的布置⽅式可分为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三类、⼆、确定井⽥开拓的原则(1)贯彻执⾏我国煤炭⼯业技术政策、法律法规,适应煤炭⼯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合理集中开拓部署,建⽴完整⽽尽可能简单的⽣产系统。

(2)严格执⾏《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建⽴完善的通风系统,创造良好的⽣产条件,为安全⽣产和提⾼劳动⽣产率创造条件。

(3)井巷布置和开采顺序安排要尽量减少煤柱损失,以提⾼煤炭资源采出率;减少巷道维护量,使主要巷道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4)尽可能减少开拓⼯程量,尤其是要减少矿井初期⼯程量,以降低矿井的初期投资,缩短建井⼯期。

(5)在充分考虑国家技术⽔平和装备供应的同时,要为采⽤新技术和发展矿井机械化、⾃动化⽣产创造条件。

(6)在开拓部署时,应尽量考虑将不同煤质、不同煤种的煤层以及其他有益矿物分别进⾏开采。

§2.2 斜井开拓主副井均为斜井的开拓⽅式称为斜井开拓。

按斜井与井⽥内的划分⽅式的配合不同,可分为集中斜井(有的地⽅也称阶段斜井)和⽚盘斜井。

集中斜井有单⽔平、多⽔平和上⼭式、上下⼭式等多种开拓⽅式。

⼀、⽚盘斜井开拓将井⽥按⼀定的标⾼划分为若⼲个分段(⼜称⽚盘)。

⾃地⾯沿煤(岩)层倾斜开拓斜井,然后依次开采各个⽚盘的开拓⽅式,称作⽚盘斜井开拓。

采矿工程--第二章 井田开拓

采矿工程--第二章 井田开拓

(二)矿井生产能力 1.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是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以万t/a
表示。 2.矿井井型 矿井井型是按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矿井类
型。一般分大型、中型、小型矿井三种。 大型矿井:生产能力为120、150、180、240、300、
400、500万t/a及500万t/a以上的矿井;习惯上称300万t/a 以上的矿井为特大型矿井。
首先,确定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能力。
其二,确定采区生产能力。
其三,确定同时生产的采区数目。
(三)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可采储量Zk、设计生产能力A和矿井服务年限T三者 之间的关系为:
T Zk A K
式中 K——矿井储量备用系数,矿井设计一般取1.3~1.5。
考虑储量备用系数k的原因是:矿井各生产环节有一定的 储备能力,矿井投产后可能超产;局部地质条件变化,如煤 层露头降低、小于25m的断层、小窑开采深度加深等,使储 量减少;有的矿井由于技术原因,使采出率降低,从而减少 了储量。
第二章 井田开拓
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井田开拓方式 第三节 井田开拓中几个重要问题分析
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一、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煤田与井田
煤田: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部分煤田。 富量煤田:面积大、储量丰富的煤田。 限量煤田: 面积很小、储量有限,只能由一个矿井来开采的 煤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1.划分的原则 (1)井田境界、储量及开采条件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
我国煤矿生产实践表明,根据我国煤矿当前开采技术 水平,小型矿井约为1.5~5km,中型矿井约为4~7km,大 型矿井约为7~15km。 (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如图2-1) (4)要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井田开拓

第二章井田开拓

P3
巷名称
1-立井, 2-斜井, 3-平硐, 4-暗立井, 5-溜井, 6-石门, 7-上山, 8-下山, 9-风井 10-岩石平巷, 12-煤层平巷,
❖ 矿山井巷 — 为进行采矿,在地下开掘的 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 按倾角分类:
根据井巷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矿山 井巷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及倾斜巷道, 如图2—8所示。
工作面推进方向俯 仰斜 斜推 推进 进
(2)分带式与分区式比较其优缺点
巷道布置简单维护费少 优点工运程输量系少统投简产单快费费用用少少
通风系统简单费用少
缺点回辅采助巷运道输掘困进难困难
(3)适用条件:一般用于α<12°地质构 造简单煤层。
3)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或带区)
盘区:开采近水平煤层时,通常,依煤层的延展 方向布置大巷,在大巷两侧划分若干具有独立生 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盘区。 盘区走向长=800~2000m ,倾斜长=1000~1500m
上下山采区
上山采区:位于开采水平以上的采区。 下山采区:位于开采水平以下的采区。
3)上山:位于开采水平以上,为本水平或采区
服务的倾斜巷道。
运输上山 按用途分轨道上山
通风上山
按层位分煤 岩层 石上 上山 山 按服务范围分主采要区上上山山
4)下山:位于开采水平以下,为采区服务的倾
斜巷道。 (同上山)
(2)定同采工作面数:符合开采程序,确 保安全
一矿一面、二面、多面、N1 - 采面数 (3)定采区生产能力:
AC =N1.AF (4)定矿井同采采区数N2 :一个水平保 证年产量。
矿井 A=N2 .AC=N1 N2 AF 一矿一面 时:N1 =N2=1
3)辅助环节能力:- 配套 运、提、通能力:(1.3 1.5)A,不限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井田划分为阶段
❖ 阶段运送大巷及井底车场合在旳水平位置及 服务旳开采范围,称为开采水平,也简称 “水平”。
2.阶段与水平 (1)水平:阶段之间分界线所在旳水平面。
表达措施: A 标高:±0m -150m…. B 用途:运送,回风,开采水平…. C 采序:第一,第二水平….
❖ 一 煤田和矿区
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 质沉积形成旳大面积含煤地带。
矿区――开发煤田形成旳社会组合称矿区。 有时几种矿区开发一种煤田,有时一种矿区 开发几种煤田。
矿区由多种矿井(或露天矿)构成。
❖ 煤田范围大小差别很大,面积从几十至数万 平方公里,储量数亿吨至数百亿吨甚至上千 亿吨。例如,神东煤田面积为31172km2,探 明储量2263亿t,远景储量10000亿t。平顶山 煤田,面积1044km2,储量90.7亿吨。这种 面积大、储量丰富旳煤田一般称为“富量煤 田”。假如煤田范围小、储量少、只能由一 种矿井开采旳煤田,一般称为“限量煤田”。
高级储量
❖ 3. 矿井储量分类
❖ 根据我国能源政策和煤炭资源情况,按目前
开采技术条件,煤炭储量分类如下:
可采储量
能利用储量 (A+B+C+D)
工业储量(A+B+C) 设计损失量
矿井地质储量 (平衡表内储量) 远景储量(D)
暂不能利用储量 (平衡表外储量)
❖ (二) 矿井储量旳有关名词解释
❖ 1.矿井地质储量(Z)
❖ 矿井地质储量涉及平衡表内储量和平衡表外储量。 平衡表内储量是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煤层旳主要指 标(如灰分含量、发烧量等)和经济技术指标(如 煤层旳厚度、赋存条件等)都符合工业要求,可供 开采旳储量。平衡表外储量是指煤层旳质量指标或 经济技术指标不能满足目前工业要求,目前暂不能 开采,但今后可能利用和开采旳储量。

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

图2—7 带区式划分示意图 J1、J2、J3—阶段;F1、F2、…F7—带区;①、②—分带




3.带区式划分 这种布置方式的特点是采煤工作面通过 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直接与阶段运输 巷和回风大巷相连,构成生产系统。这 种采煤方法称为倾斜长壁采煤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巷道布置系统简单,比 采区式布置巷道掘进工程量少,其缺点 是分带工作面两侧倾斜采煤巷道掘进困 难、辅助运输不便。 带区式划分一般适用于煤层倾角小于12 度,地质构造简单的煤层。


(三)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是指矿井从投产到报
废的开采年限。确定矿井年产量时 z 必须增大,分摊到全矿 每(采)吨煤的基建费用要增加。另一方面,由于 z 生产能力增大和集中生产,提高了效率,一部分 生产经营费并不随产量增大而成比例地增加,因 此分摊到每(采)吨煤上的费用相对减少。这样, 只有当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设计相对合理时。 才能使吨煤的总费用最低

这种布置方式,各分段平巷通过主要上 (下)山直接与开采水平大巷联系,生产 系统简单,准备工作量少,采煤工作面 可以连续推进,减少了搬家次数,但是 生产能力小;当地质条件复杂时,工作 面难以顺利推进。分段式划分仅适用于 地质构造简单、走向长度较短的中小型 矿井。

3.带区式划分 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带区, 带区内又划分成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 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每个带区具 有独立的生产系统,如图2—7所示。


(二)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
力,又称为矿井年产量,是指矿井在一年内 生产煤炭的数量。 一般地说,对储量丰富、埋藏浅、构造简单、 开采技术条件好的煤田,应建设大型矿井。 对于煤层埋藏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储量 不丰富、开采条件较差,以及煤层有煤和瓦 斯突出危险的煤田,建设大型矿井不适宜时, 可建设中、小型矿井。

井田开拓方式

井田开拓方式

立井开拓有哪些优缺点?其适用于什么条件?立井开拓的适应性强,一般不受煤层倾角、厚度、瓦斯、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立井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作副井特别有利;对井型特大的矿井,可采用大断面井筒,装备两套提升设备;大断面可满足大风量的要求;由于井筒短,通风阻力较小,对深井更有利。

因此,当井田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利于采用平硐或斜井开拓时,都可考虑采用立井开拓。

对于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厚,水文情况复杂,需要特殊施工方法或开采近水平煤层和多水平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一般采用立井开拓。

斜井开拓有哪些优缺点?其适用于什么条件?斜井与立井相比,井筒掘进技术和施工设备较简单,掘进速度快,井筒装备及地面设施较简单,井底车场及硐室也较简单,因此初期投资较少,建井期较短;在多水平开采时,斜井石门工程量少,石门运输费用少,斜井延深方便,对生产的干扰少;大运量强力带式输送机的应用,增加了斜井的优越性,扩大了斜井的应用范围。

其缺点是:在自然条件相同时,斜井井筒长,围岩不稳固时井筒维护困难;采用绞车提升时,提升速度低、能力小,钢丝绳磨损严重,动力消耗大,提升费用高,井田斜长越大时,采用多段提升,转载环节多,系统复杂,占有设备及人员多;管线、电缆敷设长度大,保安煤柱损失大;对于特大型斜井,辅助运输量很大时,甚至需要增开副斜井;斜井通风路线长,断面小,通风阻力大,如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需另开专用风井或兼作辅助提升;当表土为含水的冲积层或流沙层时,斜井井筒施工技术复杂,有时难以通过。

当井田内煤层埋藏不深,表土层不厚,水文地质简单,井筒不需要特殊方法施工的缓斜和倾斜煤层,一般可用斜井开拓。

对采用串车或箕斗提升的斜井,提升不得超过两段。

随着新型强力的和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发展,大型斜井的开采深度大为增加,斜井应用更加广泛。

斜井开拓(与立井比)有哪些优缺点?优点:(1)掘进技术和设备简单(2)掘进速度快,工期短(3)井上下设施简单。

多水平总石门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了预可行性矸究,估算的可釆储量可信度高,可行 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4)探明的(预可研)基础储量(121b):同(121)的差别在于 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釆矿损夫的数量表述。
•2020/6/2
•7
1、探明的煤炭储量分类
5)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勘查工作程 度己达到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可行性研究表明 ,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估算的基 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划分的原则
➢ 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与矿井生产能力 相适应; ➢ 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 ➢ 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 ➢ 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 垂直划分; ➢ 水平划分; ➢ 按煤组划分 。
•2020/6/2
•4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2020/6/2
•22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2、考虑K的原因 1)矿井增产 2)意外储量损失
i、煤层露头降低; ii、断层影响;只查出落差25m的断层; iii、火成岩侵入; iv、火灾损失; v、小窑开采损失。 3)人为损失 采出率达不到要求 由于上述原因,矿井产量增加,储量减少,导致服务年限缩短 ,影响矿井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可靠服务年限,必须考虑K。
一、矿井储量
(一)新煤炭储量的分级分类 按可行性评价阶段分: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 研究储量; 从经济意义上分: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和经济意义未定的基础储量; 从地质可靠程度上分: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则的 储量(表2-1)。
•2020/6/2
•5
表2-1 固定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2020/6/2
•9
2、控制的煤炭储量分类
1)预可釆储量(122) :勘查工作程度己达详查阶段的工 作程度要求,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时开釆是经 济的,估算的可釆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 可信度一般。
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同(122)的差别在于本 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釆矿损失的数量表述的。
•18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工业储量作为矿井设计和投资的储量: 一般:Zg=A+B+C 缺煤地区:Zg =A+B+C+0.5D
5)远景储量(D) 6)可采储量(Zk):矿井设计的可以采出的储量。
Zk =(Zg-P)C 式中:P—永久煤柱损失;
C—采区采出率,%。 有的可预知,有的不可预知。 7)设计损失量(开采损失):设计丢在地下的储量。
(构)筑物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之和。
•2020/6/2
•15
•7、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是指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减去工业场
地和主要井巷煤柱的煤量后乘以釆区采出率。
Zk =(Zs-P2)C 式中:Zk-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P2-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损失量之和; C—采区采出率,%。
煤层
C
薄煤层(M<1.3m)
•2020/6/2
•19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二、矿井生产能力A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是设计规定的矿井在单位时间内采出 的煤炭数量,Mt/a。是煤矿建设和生产的主要指标。 井型 :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我国将矿井分为大、 中、小三种类型,称井型。
三、服务年限T
矿井服务年限: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整个服务期限。指按 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 出的矿井开采年限。
•2020/6/2
•23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3、要求A与T相适应
A大T大,A小T小。 主要原因: 1)充分发挥投资和工程效应 2)充分发挥外围企业的作用 3)均衡连续保证煤炭供应 大型矿井投资大,配套的企业规模大,均衡生产期长 。我国要求大型矿井的服务年限要大于60年。
•2020/6/2
3)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勘查工作程度己 达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预可行牲研究表明, 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估算的基础 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2020/6/2
•10
2、控制的煤炭储量分类
4)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勘查工作程度己 达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预可行牲研究表明 ,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 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估算的资 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经济意义
地质可靠程度 查明矿产资源
探明的
控制的
可釆储量(111)
经济的
基础储量(111b) 预可釆储量(121)
预可釆储量 (122)
基础储量(121b) 基础储量(122b)
边际经济的 基础储量(2M11)
基础储量(2M21) 基础储量(2M22)
资源量(2S11)
次边际经济的 资源量(2S21)
•2020/6/2
•20
井型比较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大型矿井 小型矿井 大型矿井 小型矿井 大型矿井 小型矿井
产量大 初期工程量 初期工程量 产量小 储量丰富 储量分散


生产集中 建井时间短 建井时间长 生产分散 煤层赋存 煤层赋存
稳定
不稳定
装备水平 施工技术简 施工技术高 装备水平 构造简单 构造复杂
A级 B级
•高级储量
C级 D级
•低级储量
•2020/6/2
•17
•第二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
2、矿井储量分类 根据工业要求,开采技术条件及储量被查明程度矿井储量 分为以下几类:
1)矿井地质储量 2)能利用储量(表内)(A+B+C+D ) 3)尚难利用储量(表外) 4)工业储量(Zg)
•2020/6/2
•2020/6/2
•14
6、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是指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减去设计 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建 (构)筑物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资源/储量。 Zs =(Zg-P1)
式中:Zs-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Zg-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P1-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建
•2020/6/2
•27
第三节 开拓方式的概念和分类
•井田开拓方式分类
• 按井筒(硐)形式 • 按开采水平数目 • 按开采准备方式 • 按大巷布置方式
•2020/6/2
•立井开拓 •斜井开拓 •平硐开拓 •综合开拓
•单水平开拓 •多水平开拓
•上山式开采 •上下山式开采
•混合式开采
•分煤层大巷 •集中大巷
6)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 :同(2M11) 的差别在于本类型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估算的基 础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7)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 :勘查工作程 度己达到勘探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可行性研究表明 ,当时开釆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 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估算的资源 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资源量(2S22)
内蕴经济的 资源量(331)
•2020/6/2Βιβλιοθήκη 资源量(332)推断的
资源量 (333)
潜在矿产资 源
资源量(334)?
•6
1、探明的煤炭储量分类
1)可釆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2)探明的(可研)基础储量(111b): 同(111)的差别在于
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釆矿损失的数量表述的。 3)预可釆储量(121) :同(111)的差别在于本类型只进
•2020/6/2
•12
4、预测的资源量资源量(334)?
勘查工作程度己达到预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在 相应的勘察工程控制范围内,对煤层层位、煤层厚度、 煤类、煤质、煤层产状、构造等均有所了解后,所估算 的资源量。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煤炭资资源,有无经 济意义尚不确定。
•2020/6/2
•13
5、矿井地质资源量、工业资源量
•分组集中大巷
•28
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 c-立井多水平上山, d-立井多水平上下山混合式
•2020/6/2
•29
第四节 中国煤矿井田开拓概况及发展
•中国煤矿井田开拓方式应用概况及发展
➢ 立井开拓目前主要在表土层较厚、含有流砂层、埋藏较 深,或倾角较大地区采用,井型多为大型及特大型矿井; ➢ 斜井开拓气能力与数量比重较小,但是随着胶带输送机 的发展,为矿井运输连续化、大型化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应用数量逐渐增加; ➢ 平硐开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只要条件合适,一直是我 国推荐采用的一种开拓形式,但是应用受地形、地质条件 限制。
•矿井地质资源量:是指地质勘查报告提供的查明煤炭资 源的全部。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是指地质资源量经可行性评价后 ,其经济意义在边际经济及以上的基础储量及推断的内 蕴经济的资源量乘以可信度系数之和。

Zg=111b+122b+2M11+2M22+333k
•式中: Zg-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K-可信度系数,取0.7-0.9。
5)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勘查工作程度己达 到详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 可行性研究,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 的至次边界经济的范围内,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 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2020/6/2
•11
3、推断的煤炭储量及概念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勘查工作程度己达 到普查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 性研究,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至次边 界经济的范围内,估算的资源量可信度低,可行性评价 可信度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