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方案介绍NXPowerLite
国家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经济效益:提 高应急响应速 度,减少灾害
损失
社会效益:保 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维护
社会稳定
生态效益:保 护环境,促进
可持续发展
政治效益:提 升政府形象, 增强国家安全
保障能力
风险识别: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和预测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风险应对: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影响 风险监控:持续监控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和措施
效益评估:定期对系统进行效益评估,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风险控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优化升级:根据评估结果,持续优化系统功能和性能 用户反馈:积极收集用户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系统的建设是必 要的,可以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 率。
平台系统的建设需要与现有应急管 理流程和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 共享和协同工作。
汇报人:
介绍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实现方式和 工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展示国家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系统中 的数据可视化模块
强调数据可视化在应急管理中的重 要性和优势
平台架构:采 用多层架构, 确保系统安全
性
数据加密:对 传输和存储的 数据进行加密 处理,保证数
据安全
访问控制:采 用身份认证和 权限管理机制, 防止未经授权
跨部门协同: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 配合,形成应急合力
公众信息发布与互动:及时发布应急信息, 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公众情绪
数据采集方式: 传感器、摄像 头、无人机等
数据处理技术: 云计算、大数 据分析、人工
智能等
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建设是为了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加强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减少应急事故的损失和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开展的重要工作。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集中、科学、高效、快速的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平台,以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科学决策、协调指挥、信息共享和全员参与。
二、项目建设内容1.系统平台架构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应急工作特点,设计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和模块划分,明确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关系。
2.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的选购、安装和调试,确保系统平台的稳定运行。
3.系统软件开发:根据需求设计系统的各个模块,并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完善和稳定性。
4.数据采集与传输:建设应急事件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各类应急事件信息的快速采集和传输,确保及时掌握应急事件的情况。
5.指挥调度功能设计:建设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对应急资源的快速调配和指挥,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运行。
6.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应急管理的协调性和效率。
7.培训与演练:开展系统平台的培训和演练工作,提高系统操作人员的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项目实施计划1.项目立项与计划制定: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进行相关的预算和资金筹措工作。
2.需求调研与分析:详细了解用户和各相关部门的需求,分析问题和优化方案,明确系统平台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
3.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平台的架构设计,明确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功能。
4.硬件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系统架构设计的要求,选购和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5.软件开发和测试:根据需求和架构设计,进行系统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工作,确保系统的功能完善和稳定性。
6.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建设:建设应急事件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各类应急事件信息的快速采集和传输。
智慧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持续 稳定运行。
05
智慧应急综合管理平台实 施与部署
实施方案与计划
制定实施计划
明确实施目标、时间安排、人员 分工和资源需求,确保项目按计 划推进。
需求调研与分析
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分析业务场 景和流程,为平台功能设计和开 发提供依据。
制定技术方案
根据平台架构和功能需求,选择 合适的技术栈和工具,确保平台 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测试与优化
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对平台的功能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各项功 能符合需求,运行正常。
对平台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负载测试、 压力测试等,确保平台在高并发、大数据 量等场景下表现良好。
安全测试
优化调整
对平台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漏洞扫描 、安全审计等,确保平台的安全性得到保 障。
根据测试结果,对平台进行优化和调整, 提高平台的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
根据运营效果和市场需求,持续优化运营策略和 管理措施,提升平台运营效益。
维护与升级方案
定期维护
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对平台软硬件进行 全面检查、更新和修复,确保平台的稳
定运行。
系统升级
根据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及时对平 台进行升级和改造,提升平台的性能
和功能。
故障处理
建立故障处理机制,对平台运行中出 现的故障和问题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保障平台的可用性。
04
智慧应急综合管理平台设 计
系统设计原则
实用性原则
平台设计应满足实际应急需求,提供便 捷、高效的功能和服务。
安全性原则
确保平台数据和信息安全,采取严格的 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
可扩展性原则
平台设计应具备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 应急管理和技术的发展。
应急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应急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的应急平台成为了当务之急。
应急平台的建设,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二、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高效、快速、全面的应急平台,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实施步骤。
1.需求调研,首先,需要对当前应急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现有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明确需求和目标。
2.平台建设规划,根据需求调研的结果,制定应急平台的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
3.技术方案设计,结合需求和规划,制定应急平台的技术方案设计,包括平台的架构、功能模块、数据接口等。
4.系统开发实施,根据技术方案设计,进行系统开发和实施,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测试和优化,完成系统开发后,进行全面的测试和优化,确保平台的功能完善和性能优越。
6.应急演练,建设完成后,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平台的实际效果和应对能力。
7.运维和管理,建设完成后,进行平台的运维和管理,确保平台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建设重点。
1.信息化建设,建设一个信息化的应急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
2.应急资源整合,整合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整体应对能力。
3.应急预警系统,建设一个完善的应急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提高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4.协同机制建设,建设一个协同机制,实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效果。
五、建设保障。
1.资金保障,为应急平台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
2.人才保障,建设一个专业的团队,提供人才保障,确保平台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管理。
3.政策保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应急平台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应急平台建设方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应急平台建设方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TOC \o "1-5" \h \u HYPERLINK \l "_Toc479340636" 1 应急平台总体概述PAGEREF _Toc479340636 \h 3HYPERLINK \l "_Toc479340637" 2. 总体需求 PAGEREF_Toc479340637 \h 4HYPERLINK \l "_Toc479340638" 3. 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思路 PAGEREF _Toc479340638 \h 4HYPERLINK \l "_Toc479340639" 4. 系统总体设计 PAGEREF_Toc479340639 \h 5HYPERLINK \l "_Toc479340640" 4.1 设计原则 PAGEREF_Toc479340640 \h 5HYPERLINK \l "_Toc479340641" 4. 2系统组成与功能 PAGEREF _Toc479340641 \h 6HYPERLINK \l "_Toc479340642" 5. 系统概要设计 PAGEREF_Toc479340642 \h 9HYPERLINK \l "_Toc479340643" 5.1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PAGEREF _Toc479340643 \h 9HYPERLINK \l "_Toc479340644" 5.1.1指挥中心设计布局 PAGEREF _Toc479340644 \h 9HYPERLINK \l "_Toc479340645" 5.1.2功能与组成 PAGEREF_Toc479340645 \h 10HYPERLINK \l "_Toc479340646" 5.1.3 视频图像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46 \h 11HYPERLINK \l "_Toc479340647" 5.1.3.1 大屏幕显示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47 \h 11_Toc479340648 \h 14HYPERLINK \l "_Toc479340649" 5.1.4 有线语音调度与通讯系统PAGEREF _Toc479340649 \h 15HYPERLINK \l "_Toc479340650" 5.1.4.1 有线调度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50 \h 15HYPERLINK \l "_Toc479340651" 5.1.4.2 IP电话 PAGEREF_Toc479340651 \h 20HYPERLINK \l "_Toc479340652" 5.1.4.3 数字录音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52 \h 20HYPERLINK \l "_Toc479340653" 5.1.4.4 多路传真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53 \h 22HYPERLINK \l "_Toc479340654" 5.1.4.5 综合值班席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54 \h 23HYPERLINK \l "_Toc479340655" 5.1.5 会议系统 PAGEREF_Toc479340655 \h 24HYPERLINK \l "_Toc479340656" 5.1.5.1 IP视频会议的应用PAGEREF _Toc479340656 \h 24HYPERLINK \l "_Toc479340657" 5.1.5.2 IP视频会议的技术要求和实施 PAGEREF _Toc479340657 \h 25HYPERLINK \l "_Toc479340658" 5.1.5.3 电话会议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58 \h 27HYPERLINK \l "_Toc479340659" 5.1.5.4 会议内容服务 PAGEREF _Toc479340659 \h 29HYPERLINK \l "_Toc479340660" 5.1.6 数字会议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60 \h 32_Toc479340661 \h 34HYPERLINK \l "_Toc479340662" 5.1.6.2 会议发言扩音系统PAGEREF _Toc479340662 \h 38HYPERLINK \l "_Toc479340663" 5.1.6.3 会议监控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63 \h 41HYPERLINK \l "_Toc479340664" 5.1.7集中控制系统 PAGEREF_Toc479340664 \h 42HYPERLINK \l "_Toc479340665" 5.1.7.1 集中控制软件 PAGEREF _Toc479340665 \h 43HYPERLINK \l "_Toc479340666" 5.1.7.2 应急指挥集控系统PAGEREF _Toc479340666 \h 45HYPERLINK \l "_Toc479340667" 5.1.8 综合支撑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67 \h 47HYPERLINK \l "_Toc479340668" 5.1.8.1 不间断电源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68 \h 47HYPERLINK \l "_Toc479340669" 5.2 移动应急平台建设 PAGEREF _Toc479340669 \h 49HYPERLINK \l "_Toc479340670" 5.2.1 移动应急平台建设内容PAGEREF _Toc479340670 \h 50HYPERLINK \l "_Toc479340671" 5.2.2移动应急平台功能和组成PAGEREF _Toc479340671 \h 50HYPERLINK \l "_Toc479340672" 5.2.3 移动应急平台设计 PAGEREF _Toc479340672 \h 52HYPERLINK \l "_Toc479340673" 5.2.4移动应急平台功能场景设计PAGEREF _Toc479340673 \h 52HYPERLINK \l "_Toc479340674" 5.2.4.1城市应急场景 PAGEREF _Toc479340674 \h 53HYPERLINK \l "_Toc479340675" 5.2.4.2偏远地区应急场景 PAGEREF _Toc479340675 \h 55HYPERLINK \l "_Toc479340676" 5.2.4.3车辆行进中场景 PAGEREF _Toc479340676 \h 57HYPERLINK \l "_Toc479340677" 5.2.4.4备用省级应急指挥中心场景 PAGEREF _Toc479340677 \h 59HYPERLINK \l "_Toc479340678" 5.2.5移动平台功能介绍 PAGEREF _Toc479340678 \h 61HYPERLINK \l "_Toc479340679" 5.2.5.1卫星通讯 PAGEREF_Toc479340679 \h 61HYPERLINK \l "_Toc479340680" 5.2.5.2视频会议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80 \h 76HYPERLINK \l "_Toc479340681" 5.2.5.3音视频控制系统设计PAGEREF _Toc479340681 \h 79HYPERLINK \l "_Toc479340682" 5.2.5.4视频采集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82 \h 85HYPERLINK \l "_Toc479340683" 5.2.5.5综合应用系统 PAGEREF _Toc479340683 \h 86HYPERLINK \l "_Toc479340684" 6. 环境要求 PAGEREF_Toc479340684 \h 86HYPERLINK \l "_Toc479340685" 6.1 对应急指挥装修灯光要求PAGEREF _Toc479340685 \h 86HYPERLINK \l "_Toc479340686" 6.2 对建声的要求和建议 PAGEREF _Toc479340686 \h 88HYPERLINK \l "_Toc479340687" 6.2.1 混响时间 PAGEREF_Toc479340687 \h 88HYPERLINK \l "_Toc479340688" 6.2.2 背景噪声 PAGEREF_Toc479340688 \h 91HYPERLINK \l "_Toc479340689" 6.2.3 隔声、隔振要求 PAGEREF _Toc479340689 \h 91HYPERLINK \l "_Toc479340690" 6.2.4 供电要求 PAGEREF_Toc479340690 \h 921 应急平台总体概述该省位于我国的北部,肩负着全省XX个市局XXX多个县局的工作部署及其决策下达等任务。
智慧应急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化工事故应急演练
模拟化工企业泄漏、火灾等事故,锻炼应急队伍协同作战 和现场处置能力。
交通事故救援演练
针对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交通事故,开展紧急救援、伤 员转运等演练。
矿山事故应急演练
模拟矿山透水、坍塌等事故,检验应急救援预案和装备的 有效性。
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防控应用
疫情监测与预警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疫情 动态,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防控。
PART 05
运营团队组建和培训方案
运营团队组建
组建包括技术、管理、应急响应等领域的专业团队,确保平台运营的专 业性和高效性。
团队培训
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包括系统操作、应急处置流程、沟通协调等内容 ,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和应急响应能力。
日常维护和更新策略制定
日常维护
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对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维 护,确保平台运行稳定可靠。
持续改进方向
关注应急领域最新动态和技 术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平台 架构和功能,提高平台的智
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未来发展规划
结合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拓展平 台应用领域和服务范围,为 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全面
、高效的支持。
智慧应急平台在典型领域应用案例分析
PART 06
自然灾害应对案例分析
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智慧应急平台核心功能实现
PART 03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实时监测
通过传感器、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 各类突发事件。
预警分析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 ,实现风险预警。
预警信息发布
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公众风险 意识。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H3C SecPath UTM介绍 (NXPowerLite)

21
完善的漏洞防护功能— 完善的漏洞防护功能—防御应用层攻击
应用层攻击抵御:蠕虫、木马、间谍软件的实时防护。 : 全球漏洞特征升级:设备自动完成升级,实现实时防护 :
代理 代理 有效请求
傀儡机
代理
允许有效 请求通过
黑客
代理 代理 代理
H3C UTM
服务器
傀儡机
小型企业
SecPath U200-S 固定接口:5个千兆 扩展槽位:1个
H3C 全系列UTM产品覆盖中小企业的安全需求,可以实现对安全威胁的抵御
25
目录
安全威胁无处不在 UTM解决之道 H3C UTM解决之道 H3C UTM产品特点 UTM产品特点
特点1: 特点 最优异的硬件平台
1. 状态防火墙
线程1 线程
线程
4. 漏洞防护
线程2 线程
2. VPN远程安 全互联
CPU2
CPU1 线程… 线程
CPU3
3. 病毒防护
线程3 线程
H3C 在全系列UTM产品中,应用多核多线程技 术,为多业务安全提供坚实的硬件平台
27
特点2:最全面的安全功能 特点 最全面的安全功能
关键字
法律
URL
娱乐 安全
HTTP GET
黑、白名单
过滤 ActiveX、 Java Applet 过滤
HTTP RESPONSE
相关过滤
19
丰富的应用识别— 丰富的应用识别—保障核心业务
High 关键业务应用
Email HTTP VoIP DB 关键业务 应用
P2P
规范化
防 病毒
提供病 毒、蠕 虫、木 马、恶 意代码 的查杀 功能
应急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应急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对城市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急指挥管理平台的建设旨在实现应急资源的快速调配和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项目目标1. 建立完善的应急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的集成管理和快速响应能力;2. 实现应急资源和物资的实时监控、调配和分配,提高应急救援效率;3. 提升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加强与其他应急部门、社会力量的合作与配合;4. 提供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渠道,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动性。
三、项目内容1. 建立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一个集救援指挥、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为一体的全面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并能够进行实时更新和动态监控。
2. 配备应急通信设备:建设应急通信网络,包括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和陆地通信等,确保应急指挥部门与其他应急部门、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畅通。
3. 建立资源调配平台:构建应急资源数据库,包括人员、车辆、救治设备、物资等信息的记录和管理,实现资源的实时监控和调配,以及对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4. 建设灾情监测系统:通过建立气象、地震、水文等监测站点,实时监测灾情信息,提供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预警服务,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加强培训与演练:定期开展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并与其他应急部门、志愿者组织等进行联合演练,加强协同作战能力。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项目前期准备:确定项目目标和范围,成立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项目计划和管理方案,开展需求调研和技术评估。
2. 系统设计与开发: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制定系统设计方案,确定平台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开展系统开发和测试。
3. 设备集成与安装:按照系统设计方案,选定供应商进行设备集成和安装,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