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安全 新形势 新挑战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主题征文

“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主题征文新时代,国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每一个普通公民,我也深感国家安全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事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国家整体与个人的安全,事关每个人的生活和幸福。
因此,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国家安全工作中来,为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异常复杂多变,国家安全风险层出不穷。
我们国家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也日益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能为国家安全做些什么呢?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着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安全做出贡献。
首先,我们要加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不轻信传谣、参与非法活动,保护国家秘密,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我们要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防范网络诈骗、食品安全问题等。
再次,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家政策,关注国家安全形势,听从国家安全部门的指导,配合国家安保工作。
国家安全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每一个人都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
我们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增加国家安全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国家安全部门开展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做到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一体化。
在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面临新挑战,国家安全工作也需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密切关注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熟悉国家安全政策法规,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和人民幸福安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关心和支持的重要事业。
我愿与全体国人一道,共同维护国家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愿我和新时代国家安全同行,共建美好未来。
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有哪些

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有哪些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世界,国家安全受到了新形势、新挑战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以便更好地保障国家安全。
首先,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政治安全。
政治稳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而政治不稳定则可能导致国家动荡甚至内乱。
因此,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政治安全涉及国家领导人的权威稳定、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国家政权的安全等方面。
只有政治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国家才能有序运行,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其次,经济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经济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生。
国家经济安全包括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资源安全、产业安全等多个方面。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经济安全还受到国际市场、国际金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需要更加全面的考虑和应对策略。
此外,军事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
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涉及国家领土、海洋、空域的安全,以及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军事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威胁,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提高国防实力,确保国家军事安全。
另外,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也是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
文化安全涉及国家文化传承、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社会安全涉及国家社会秩序、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等多个方面。
这些问题虽然不如政治、经济、军事安全那样直接,但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国家安全产生着深远影响。
总之,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
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全面考虑,采取综合应对策略。
只有全面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家安全建设,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长期稳定发展。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2010、2011安全形势

被歪曲的中国国家安全形象
熊光楷 近一个时期以来,外界对中国的发展,特 别是军事力量的发展存有不少误解甚至一 些扭曲,“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 论”、“中国强硬论”等论调纷纷登场。
据英国广播公司2010年4月公布的 民调显示,51%的美国公众对中国 持负面看法,欧洲公众对中国存在 负面看法的更多一点。
荒谬的学说
建构主义主张:英国有500枚核武器,美国 不会感到威胁,朝鲜有5枚核武器,美国的 安全受到极大挑战。 印度是“民主国家”,与西方“同质”文 化;中国是“独裁国家”,与西方“异质” 文化。
二零一零年 三月十四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1500次!
这是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每年与外军举行的 联合军演与训练次数。 同美国士兵并肩“作战”的日本、韩国、 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国,印尼、泰国、新加 坡等友好的非盟国,最近甚至还加上了曾 经的宿敌——越南。独缺中国。
军事观察员吴健分析: 凭借在日韩总共将近8万的兵力,再加上盟 友日韩的军事力量,“美军将在东北方向已 经牵制住我们的沈阳和北京军区”。 “美国就是把日本和韩国当作对付中国的两 个锚,如果说还要算上遥远的澳大利亚,就 是三根锚扔在我们家门口”。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2010年中国安全形势
安全环境新挑战
2010年美军 在中国周边频 繁联合军演
美军在中国周边搞军演
1、2010年2月,在泰国举行的“金色眼镜蛇2010”多国军演。 2、2010年3月,美韩“关键决断”年度军演。美韩军演多以陆战为主。 3、2010年5月,美、印尼等9国在文莱举行“卡拉特”军演,该军演为美国 太平洋第七舰队与部分东盟国家定期举办。 4、2010年6月-8月,美、日等14国在夏威夷举行“环太平洋2010”联合军演。 参演兵力包括34艘战舰、5艘潜艇、上百架军机和2万多人,为世界最大规模 演习。 5、2010年7月,美韩因“天安舰”意外沉没,展开代号为“不屈意志”的军 事演习。最后没参演的华盛顿号航母意外成了主角。 6、2010年7月,参加“吴哥哨兵2010”军演的美军人员列队接受检阅。 7、2010美日海军年度联合军演,是美日每年上百项联合演练中规模最大的。 8、2010年8月,美国、越南在南中国海举行两国历史上首次联合军演。图为, 越方人员参观参加演习的乔治· 华盛顿号航母。 9、2010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草原之鹰”3国军演。美军参演约50人。 10、美韩年度军演“已支自由卫士”。朝鲜认为2010年度该军演是针对朝鲜 的“全面战争演习”和“核战争演习”。9月初美韩还将继续在黄海举行反 潜联合演习。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继续深入发展。
在此情况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动向,以及我国国际处境的好坏,对我国正致力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及时了解和认清国际形势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能使我们更好审视判断我国当前面临的整体环境,更好地理解我国加快改革调整的总体方针政策。
一、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未根本解决去年以来,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
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__家经济恢复情况都好于预期。
但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走上正轨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1、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
__、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__经济增长今年预计达10%;而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虽然保持了复苏势头,但近10%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债务规模接近 GDP的200%,特别是目前的地震加上核危机让日本复苏难上加难。
2、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
目前从欧洲到美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都呈现加剧的状况,一旦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将大幅震荡,拖累经济的恢复性增长。
目前美国和欧元区失业率都达10%的较高水平。
这已经成为目前美欧政府焦虑不已的一大问题。
就业状况的暗淡,将直接打击人们的消费信心,发达经济体缺少国内消费的拉动,经济恢复的基础很不牢固。
当前国际上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一些主要国家不断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不断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着外需的复苏,使__这类的出口大国深受其害。
____年以来,数十个国家对__产品发起贸易调查和起诉,美国等国又不断逼压人民币汇率升值(目前已突破6.5,创汇改最高纪录)。
3、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兴未艾,但引发危机的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乃大势所趋,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至关重要。
关于国家安全的参考文献

关于国家安全的参考文献国家安全是一个涉及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命运的重要命题,一旦国家安全遭到威胁或损害,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因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世界中是无法被低估的。
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人们需要关注很多方面。
这篇文章将为您提供一些关于国家安全的参考文献,帮助您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话题。
1.《国家安全:新的安全实践与理论》这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由新华社、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而成。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国家安全的新形势、国家安全的新实践和国家安全的新理论。
这本书以全球范围内的安全事态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防范策略,是一本独具价值的参考书。
2.《国际安全经验及启示》这本书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的,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和中央党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完成。
本书囊括了国际安全方面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对国际安全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在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些国际安全事故和重大事件,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及其对国际安全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本书让人们更加了解国际安全的现状和相关经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3.《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这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专家合作撰成。
这本书的重点在于探讨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和危害。
通过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国家针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提供了参考依据。
书中提出的对策和防范措施,有助于提高国家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也有助于保障国家安全的稳定。
4.《反恐怖学》这本书是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是国内反恐怖问题的一本专门研究书籍。
书中详细探讨了恐怖袭击的种类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和反恐策略,为国家反恐怖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
高科技时代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摘 要 :高科技 作 为 “ 一 生 第 产 力 ” 在 推 动 各 国 经 济 高速 增 长 的 同 时 , 也 给 国 家 安 全 带 来 了新 的 影 响 与 变革 。这 突 出表 现 在 科 技 因素 不 仅 对 传 统 的 政 治 、 军 事
一
第一 ,高科技对 国家政 治领 域 的 渗 透 导 致 国 家 主 权 的无 形 弱
却 不 得 不 为捍 卫 国 家 主 权 而 与 发 达 国 家 在 上 述 领 域 展 开 激 烈 的 斗 争。 其次 ,从政 治 主权 来说 , 高科 技 的 发 展 加 速 了 国家 政 治 和 国 际 政 治 的 融 合 ,从 而 使 得 两 者 的 界 限 日趋 模 糊 .任 何 一 个 国 家 的 政 治 安 全 都 将 更 多 地 受 到 来 自外 部 政 治 环 境 的 冲 击 和 挑 战 。 在 制 定 本 国的 政 策方 略 时 ,不 得 不 考虑 可 能 受到 的国 际 因 素 制约 。 比如 , 现 代 交 通 、通 讯 技 术 的 发 展 使 得 些 非 政 府 组 织 和个 人 具 备 了参 与重大政 治 活动的机 会 和能 力, 常 常 能 够 对 国 家 在 政 治 和 社 会 生 活 中的决 策权 构 成挑 战 此 外 ,信 息 技术 的 高 度 发 达 使 得 政 府 政 治 生 活 乍益 透 明 化 ,政 府 决 策 公 开 j 化 和 民 主 化 成 为 不 可 阻 挡 的 潮 流 。这 无 疑 是 一 种 历 史 进 步 , 但 另 一 方 面 它 也 无 形 中 增 加 了一 国 政 治 的 不 稳 定 性 和 不 安 全性 , 使 政 治 权 力 在 公 众 的 参 与 中 悄 然 发 生分散转移 = 最 后 , 由 于 科 学 技 术 飞 速 发 展 ,带 来 了诸 如 环 境 污 染 、臭 氧 层 破 坏 、资 l桔 竭 、 核 扩 散 等 全 牖 球 性 问 题 。 在 处 理 这 些 涉 及 全 人 类 共 同 利 益 的 I 时 , 常 常 面 临 司题 周 家利 益 与全 人 类 共 同利 盏 的 矛 盾 ,这 时候 国 家 往 往 被 要 求 让 渡
chinadaily双语新闻: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

英语资源频道为⼤家整理的china daily 双语新闻:中国武装⼒量的多样化运⽤,供⼤家参考:) 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录前 ⾔⼀、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武装⼒量建设与发展三、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完整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五、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结束语附 录Editor's note: The following is the full text of a white paper on China's armed forces published by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China's cabinet, on Tuesday and released by Xinhua News Agency.前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紧紧把握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合作维护安全,携⼿实现发展,是时代赋予各国⼈民的历史使命。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意志和战略抉择。
中国始终不渝奉⾏独⽴⾃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国防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涉别国内政,永远不争霸,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
中国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
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军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坚强保障。
中国武装⼒量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的新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加快转变战⽃⼒⽣成模式,构建中国特⾊现代军事⼒量体系,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拓展武装⼒量运⽤⽅式,为国家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和战略⽀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PrefaceIn today's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are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t is a historic mission entrusted by the era to people of all nations to firmly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jointly meet the challenges, cooperatively maintain security and collectively achieve development.It is China's unshakable national commitment and strategic choice to take the roa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China unswervingly pursues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and a national defense policy that is defensive in nature. China opposes any form of hegemonism or power politics, and does not interfer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other countries. China will never seek hegemony or behave in a hegemonic manner, nor will it engage in military expansion. China advocates a new security concept featuring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equality and coordination, and pursues comprehensive security, common security and cooperative security.It is a strategic task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as well a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to build a strong national defense and powerful armed forces which are commensurate with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and meet the needs of its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interests. China's armed forces act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China's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strategies, follow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nerating mode of combat effectiveness, build a system of modern military for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hance military strategic guidance and diversify the ways of employing armed forces as the times require. China's armed forces provide security guarantee and strategic support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 the maintenance of world peace and regional stability.⼀、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I. New Situation, New Challenges and New Missions新世纪以来,世界发⽣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最新发展成果

总体国家安全观最新发展成果
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理念和战略指导,旨在构建全民参与、国家安全为重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
近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中国针对新形势、新挑战做出了一系列成果。
这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1.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宣传:中国提出了“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工程”,广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国家安全意识。
2. 推进法治国家建设:中国实施国家安全法,建立了涵盖国家安全法律框架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国家安全法律红线。
3.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中国建立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制度,包括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建立了国家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事件应急机制,保障国家网络安全。
4. 增强反恐防范能力:中国修订了《反恐怖主义法》,出台了新的反恐怖主义战略计划,加强了公安、武警、边防等部门的恐怖主义防范和打击能力。
5. 推动国际安全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反海盗等领域合作,出台了一系列地区和国际安全倡议,如“上合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等。
中国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通过法治建设、网络安全保护、反恐防范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安全: 新形势新挑战摘要:近几年,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
国际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把握机遇,面对挑战,巩固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关键词:国家安全机遇形势挑战国家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安全环境在总体上有很大改善。
但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安全问题。
一、我国的国土安全形势国土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
从周边环境来说,目前,并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与周边国家之间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
一些边境问题,正逐步地得到解决。
在北方,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特别是通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友好合作。
在南方,与传统的睦邻友好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曾经有过的一些龃龉也已成为过去。
东北亚,大致还处于稳定的状态。
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西部,有一些新的特殊的情况,但还不构成直接对于我们的军事危险。
就这些情况而言,我们的国土安全目前是有保障的。
与此同时,有一些因素也直接或潜在地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安全特别是国土安全。
首先是台湾问题。
这是我国国土安全的最大隐患和危险。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就十分看重统一的价值。
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这是中国人民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但目前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仍顽固地坚持错误的立场,并且越来越明显地走着“渐进式台独”的道路。
统一与分裂的矛盾斗争,在台湾岛内、在海峡两岸、乃至在更大的范围内不断地进行着。
如果分裂势力一意孤行、越滑越远,激化矛盾,就等于是在逼迫我们作出最后的选择。
这种选择,其实是两岸同胞都不愿意看到的。
真的发生,无异于中华民族的一场灾难。
除此之外,在我国周边存在着若干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东北方向,主要是中日关系、朝鲜半岛问题。
东南方向,主要是南海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
西南方向,主要是中印边界问题、印巴冲突问题、阿富汗问题,还有一个西藏分裂主义势力问题。
西北方向,主要是中亚地区的三股极端势力问题,包括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是老问题没变化,有的是老问题新情况,有的是新问题新情况。
在这些问题中,有的今后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存在,解决起来比较复杂,但只要各方以大局为重,还不至于对我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有的发展趋势对我不利,虽然短期内不构成危险,但从长远看,会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
有的问题,是新出现的,对我的安全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科学的评估。
二、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安全形势当代世界的安全范畴,已经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环境、资源等诸多方面。
所以,评估安全形势,不能只注意国土安全,还必须同时注意其他方面的安全。
政治安全,主要指国家主权的安全、国家基本制度的安全、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等等,当然也包括政府体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内。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安全。
未来中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也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
但比较起来,政治安全始终是最大的安全,政治风险始终是最大的风险。
这方面的难关我们还没有度过,考验还在后头。
中华民族,从来不怕外来的侵略和压力。
如果有什么军事上的威胁,反而能促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抗争。
但如果在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政治安全发生问题,带给中国的变化、冲击,甚至灾难,将是巨大的。
政治安全是深层次的安全问题。
所以,在各种安全中,政治安全是应该关注的最大的安全问题。
我们所要努力减轻的最大压力,是政治安全上的压力。
在经济方面,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毫无疑问,对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也是有利的。
但中国进入世界经济的运转体系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受到这个体系的制约,更深一步,还要受到世界经济内在规律的影响和支配。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走向,将不再完全是自己独立和自主的运转过程,不再完全由自己来决定和把握。
外部的很多条件和因素,都可能对我们产生影响。
所以,在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可资利用的条件越来越多,但面临的经济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
如何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准备,就成了一个新的重大的课题。
社会安全是一个很广的范畴。
我国以前一直很少有恐怖主义活动的发生。
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有劫机等恐怖主义活动的发生。
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的怂恿和支持下,受世界范围恐怖活动的影响,我国境内外的一些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狂热分子以及敌对势力内外勾结,加紧在我新疆、西藏等边境民族地区进行分裂活动、宗教渗透和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的社会和政治安全构成威胁。
中国信息化的速度令人瞩目,但信息安全的问题也相伴而来。
中国的信息安全目前还是相当脆弱的。
仅从互联网来说,芯片不是我们自己的,应用系统、数据库、防火墙基本上也是外国的。
这首先就给我们的网络安全埋下了隐患。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世界上建立了多个大规模的监听机构,围绕地球飞行的卫星24小时全天候地收集通信秘密。
再加上我们信息安全的技术落后、管理陈旧、人才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因此,中国的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这是一个新课题,因而漏洞也特别多,已成为我们各种安全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家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
随着现代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我们遇到了很多新的安全问题。
有人问:我们现在的安全形势到底更好了还是更糟了?我认为,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好”与“糟”来概括。
从总体上估价,大致可以说三句话:一是大的安全环境有所改善,二是不安全的因素有所增加,三是深层次的难关还没有度过。
三、全方位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或者说,按什么样的思路来加强我们的安全防卫?首先,国家安全的根本在于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
制定和实施我们的安全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我们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人才、资源实力。
立足于固本强基,把自己的基础打牢、打扎实。
这应该是我们最重要、最根本的国家战略。
其他任何安全战略,都要处理好与这一最根本的国家战略的关系,支持这一战略,支撑这一战略,服从这一战略,维护这一战略。
在坚持国家战略的基础上实施安全战略;通过安全战略来保证国家战略的实施。
任何安全措施,都要立足于为国家的整体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都要有助于解决国家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而不是相反。
第二,有针对性地加强各方面的安全保障建设。
综合国力的提升是一个过程。
在这过程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遇到安全问题。
所以,强调增强综合国力,不是就忽视国家安全的保障和建设。
在经济方面,要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双向互动关系,力求更多地掌握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因势利导,运筹帷幄,既充分利用国际的市场和资源,发展我们的经济,同时又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带来的冲击。
在政治方面,要加强我们的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
稳步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扩大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加紧完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严格运行在法制的轨道上。
通过不断完善和巩固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政治安全。
在军事方面,要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靠得住”、“打得赢”的现代化人民军队。
加强军队和军事人才的建设,积极吸收地方的人才包括高级人才,迅速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军事战略战术水平。
正确处理军事与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关系,以军事力量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后盾,但其使用又从属和服务于政治和经济战略特别是整体的国家战略。
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等方面,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消除各种漏洞,提高国家的整体安全系数。
第三,以正确的国际战略改善国家的外部环境。
国家安全问题是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产生和实现的。
如果没有了或减少了外部的威胁,国家的安全系数当然也就提高了。
所以,维护我们国家的安全,除了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建设外,还必须通过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亦即安全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前进。
我们要继续抓住和平与发展两件大事,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要做好自我推介的工作,积极改善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
加强与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以及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科学家等等的联系,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识。
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坚决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安全。
与此同时,提高交往、沟通的水平和艺术,掌握政策和策略的灵活性,尽可能减少摩擦,消除误会。
四、正确处理国家安全中的辩证关系国家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认识、把握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必须坚持辨证的思维方式,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正确处理国家安全问题上的若干辩证关系,防止出现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
第一,正确把握机遇与挑战的关系。
这是认识和估价总的安全形势时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关系。
国际战略形势,包括国际社会发生的各种事件,给我们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复杂的。
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弊;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挑战;短时间内可能困难较多,从长远着眼可能前景看好。
这类双重性和似乎矛盾的现象是经常存在和遇到的。
因此,我们在观察和分析国家安全形势时,就必须注意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要看到大局、看到主流、看到趋势,同时,也要看到另外的一面,看到隐蔽的一面,看到可能出现的一面。
不能只见其一,不见其二。
不能左右摇摆,畸轻畸重第二,正确处理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国家的安全不安全,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
在国际政治中谈国家安全,当然是指外部对我们国家安全的侵犯和损害。
所以,这里的基本态势是防范、是对付、是“御敌于国门之外”。
但是,如果从更全面、更长远、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仅仅着眼于防范外部,够不够呢?显然是不够的。
首先,防卫,就要有防卫的能力。
防卫的能力在那里?当然在我们的内部。
在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在于自己的综合国力、也包括某一个领域专有的防卫力量的建设。
如果没有这内部的基础性的建设,光是就防卫谈防卫,是不能真正收到防卫的效果的。
其次,有些安全问题,并不仅仅来自外部,而是存在于自己内部。
有些内部因素还更重要。
比如腐败问题,就是影响政治和社会安全的一个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