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病例分析

[ 3 3 吴 常裕 .阿司 匹 林 抵 抗 与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的 临 床研 究 [ J ] .实用
医学 杂 志 , 2 0 0 9 , 2 5 ( 1 3 ) : 2 0 9 1 — 2 0 9 2 .
( 收 藕 日期 : 2 0 1 5 - 0 3 - 2 0 )
上, 继 而产 生 类似 粥样 的脂类 物 质堆 积而 成斑 块 。 随
同 时使用 的药 物及 相 关 疾 病 。用 罗 氏罗康 全 活 力 型 血糖 仪 常规监 测三 餐 前 、 三 餐 后 2小 时 , 睡前 及 次 日
凌晨 3点 手指 尖血糖 ; 若 患者 有交 感神 经兴 奋症 状或 中枢神经 系 统症状 及不 典 型症状 时 , 采 用抽 静脉 血糖
复查 。 2 结 果 及 析
症, 联合使 用 的药 物 等诸 多 因素 有 关 。现将 我 科 近 两
年来收治 的 2型糖尿病 患者使用 胰 岛素泵 强化 降糖 发 生低血糖 症 的病 例进行 回顾分 析 , 并提 出预防对策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为 2 0 1 1年 6月 至 2 0 1 3年 1 2月 本 院 内科采 用胰 岛素泵 强 化 治疗 3 0 8例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年龄 1 3  ̄8 0岁 , 平均 5 9岁 ; 均符 合世 界 卫生 组织 ( W Ho) 1 9 9 9年 2型糖 尿病 诊 断标 准 ; 病程 1月 至 2 8 年; 所有 患 者 都 采 用 美 敦 力 7 1 2型 胰 岛素 泵 强 化 降
甘 油联 合阿 司 匹林 的治 疗 方 案不 仅 可减 缓 患 者 耐 药 性 的发 生 , 且对 提高 患 者 生 活 质量 也 具 有 积 极 意 义 , 值 得推 广 。 参 考 文献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表 2 3组 治疗 前 后 心 电 图 变化 (= ) j±
2 3 不 良反 应 A 组 1例病 人 轻 度 胃肠 道 反 应 ; . B组 2 轻 度 例
胃肠 道 反 应 , 1例 出 现 I度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 C组 2例 病 人 轻 度 胃
脉、 活血 化 瘀 、 善 微 循 环 、 加 冠 脉 流 量 、 心 律 失 常 l 。其 作 改 增 抗 2 ] 用 机 制 可 能 由 于 稳 心颗 粒 增 加 心 肌 细 胞膜 钾外 流 同时 抑 制 过 度
CHI S O URNAI NE E J OF I NTE - ATI E C NE O N C R 0 一 C R E R VAS U L S CR VE M DI I A D1 / E B O C AR DI EAS Oc ob r 2 1 Vo . N o 1 E t e 0 0 18 .0
肌 细 胞 的 自律性 或 折 返 激 动 。
倍 他 乐 克 系 B 体 阻滞 剂 , 数 情 况 下 作 为 起 始 药 物 使 用 受 多
于 室 性 心律 失 常 , 且 经 大 量 研 究证 实 , 为冠 心 病 2级 预 防 的 而 成
基本 用 药 , 通 过 阻 断 受 体 , 同 时 阻 滞 交感 神 经 系 统 与 R S 其 并 A
的钠 内 流 , 有 膜 抑 制作 用及 延 长 动 作 电位 作 用 , 有 效 抑制 折 具 能 返 激 动 , 到 治 疗 心 律失 常 的 目的 。另 外 , 心 颗 粒 能增 加 冠 达 ] 稳 脉 血 流量 、 输 出 量 , 低 心 肌耗 氧量 , 善 心肌 缺 血 , 强 心 肌 心 降 改 增 顺 应 性 , 低 血 液 黏 度 , 慢 心 率 , 张 动 静 脉 , 低 心 脏 后 负 降 减 扩 降 荷[ 。经 大 量 临 床 应 用 无 明显 不 良反 应 , 诱 发 心 肌 缺 血 及 心 无 律 失 常 的证 据 。 本 研 究 显 示 , 心 颗 粒 与倍 他 乐 克 单 用 均 有 较 明显 的疗 效 , 稳 两 组 的疗 效相 似 ; 而倍 他 乐克 与 稳 心 颗 粒 联 用 具有 协 同作 用 , 显 著 优 于单 用倍 他 乐 克 或 稳 心 颗 粒 , 同时 未 发 现 有 明显 不 良反 应 。
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多次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多次缓解病例报告1例

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多次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多次缓解病例报告1例【摘要】本研究报告了一例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经多次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病情缓解的病例。
患者信息包括基本情况和疾病史。
治疗过程详细描述了胰岛素泵治疗方案和调整过程。
疗效评估从血糖控制、血糖变化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副作用观察记录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患者病情得到显著缓解。
实验总结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意义在于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望未来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
【关键词】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病例报告、缓解、患者信息、治疗过程、疗效评估、副作用观察、实验结果、实验总结、研究意义、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导致多种并发症。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类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
有些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无效或难以控制血糖时,可能需要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泵是一种目前比较先进的胰岛素治疗方式,能够更精准地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
对于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多次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多次调整胰岛素泵的用量和时间,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病例报告旨在探讨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多次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研究该治疗方式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多次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观察病例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与疗效,我们旨在验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促进糖尿病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患者信息患者为一名男性,现年45岁,体重80kg,身高175cm,BMI为26。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吕庆维 (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内三科,广东佛山 528203)摘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
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达格列净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糖、体重指数(BMI)水平、胰岛β细胞、胰岛素功能改善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FBG、2hPG及HbA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 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空腹C肽、Flns及HOMA-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I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糖初次达标时、停泵时胰岛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进行胰岛素泵治疗,有利于强化患者胰岛β细胞,改善患者BMI水平,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保持良好的血糖状态,减少胰岛素用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达格列净;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良反应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标志,同时还会引起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异常,从而引起多系统损害。
目前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科学饮食控制和合理药物治疗为主。
患者在服用药及控制饮食治疗3个月后,病情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考虑加用基础胰岛素进行治疗。
胰岛素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主导药物之一,胰岛素泵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给药方式,能够通过模拟正常胰岛素的生理分泌纠正患者内源性胰岛素不足,以达到早期控制血糖的治疗目的,是治疗各类糖尿病的有效手段[1]。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论文

内蒙古中医药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逐年上升,胰岛素强化治疗需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并根据血糖调整用量。
传统的胰岛素注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
传统的胰岛素注射为一日多次,血糖波动大,易发生低血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采用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组合的输注方式,由于它模拟正常人体胰岛B 细胞胰岛素分泌方式,符合正常生理需要胰岛素释放和吸收,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一年来,对我科就诊的20例使用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住院2型糖尿病共40例患者,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病史为3~10年,根据自愿的原则将他们分为两组: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组2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组20例,所有患者均要求DM 饮食,并接受DM 知识教育。
1.2方法:多次皮下注射组20例患者于三餐前及22:00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组20例均遵医嘱使用美国美敦力胰岛素泵,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置于胰岛素泵内,根据患者用泵前胰岛素总剂量或其当前体重计算,由负责医师计算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通过皮下埋置针头于24小时持续输注,医师根据血糖和病情调整胰岛素用量。
1.3观察指标: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临睡前或00:00,(如遇患者有饥饿感、出汗、心慌、头昏等低血糖症状应随时监测末梢血糖),胰岛素类似物用量、血糖控制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反应、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等。
1.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小时C 肽等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数意义(P >0.05)(见表1),治疗后两组各时点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血糖比较,CSII 低于MSII 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 >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的控制血糖。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余晓波【摘要】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86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组44例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胰岛素注射组42例采用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以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强化治疗后,两组患者FBG和2 hPBG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P<0.01);与胰岛素治疗组比较,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P<0.05或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平稳、快速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是初诊T2DM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期刊名称】《右江医学》【年(卷),期】2013(041)006【总页数】3页(P817-818,821)【关键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作者】余晓波【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二科,广西河池,54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05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研究表明对初诊T2DM患者进行早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降低血糖、缓解胰岛素抵抗、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糖尿病全程均有明显的干预效果,部分患者在强化治疗后,仅通过控制饮食即可获得明显的血糖控制效果[1]。
胰岛素泵即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是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的一种输注模式,可平稳快速控制血糖并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被认为是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理想方法[2]。
笔者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伴有血糖明显增高的T2DM初诊患者,对两种方式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诊断T2DM患者86例,男39例,女47例,年龄33~68岁,平均(55.2±7.3)岁,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空腹血糖(FBG)≥11.1 mmol/L和(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空腹C肽(FCP)≥1.2 ng/ml。
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诺和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诺和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李力刘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上海200233)〔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疗法与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疗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初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组)39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39例,对照组进行口服降糖药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w 血糖及达标时间、用药量、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MDA 和SOD 水平,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DA 、HOMA-IR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OD 、HOMA-BE 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
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疗效相当,氧化应激影响没有差异,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修复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有助于血糖的长期稳定,避免血糖波动,可能与其降低胰岛β细胞受到的氧化应激有关,对于严重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作为首选。
〔关键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2-2470-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2.010通讯作者:刘芳(1971-),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研究。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糖 和胰 岛素水 平 、 血糖 达标 时 间 , 岛素用量 及低 血糖 反应 发 胰
生率 。
14 疗 效 标 准 l2 . 1】 _
显效 :治疗 后 症 状 基本 消失 , 腹血 糖 < 72mmo L 餐 空 . l, /
要 意义 , 可 以抑制 内源性 肝糖 生成 , 进肝 脏 、 肉 、 它 促 肌 脂肪组 织 对 葡萄 糖 的快速摄 取 ; 制脂 解 , 抑 降低 游 离脂肪 酸浓 度 ;同 时抑制 高血糖 状态下 细胞炎症 因子 的表达 。 因此 , 早改善 尽 和恢 复第 一 时 相胰 岛素 分 泌是 目前糖 尿 病 治疗 的重 要 策略 。
121 纳入标 准 ( ) 符合 《 岛素泵 治疗 糖尿病 》l《 .. 1均 胰 i 中 l 国糖 尿病 防治 指南 》】 :中糖 尿病诊断标准 ; 2) 程小于 3个月 ; ( 病 ( 均为 2型糖 尿病患者 ; 4) 3) ( 符合 知情 同意原则 。
122 排 除标准 .. ( ) 除不 符合 诊 断 、 入标 准者 ; 2) 1排 纳 ( 排
【 关键词 】 2型糖尿病 ; 岛素泵 ; 胰 强化 ; 初发 【 中图分类号 】 5 7 1 R8.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0 5 0 1 2 1 1 - 4 - 2 2 9 — 6 6( 0 2) 0 2 0 0
13 给 药 方 法 .
糖 尿病 ( M) D 是一 种临床 多发病 、 常见病 。短期胰 岛素强
[】 均 , 容凤 . 3蔡 姜 介入 子 宫动 脉栓 塞 术治 疗 子宫 腺 肌瘤 的护 理 叭 中国 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26T11:14:52.9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5期作者:李彬[导读] 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要比使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效果更加确切,且临床应用安全,对此值得推广。
(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广西桂平 537200)【摘要】目的:了解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寻求有效方法。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各8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观察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第3d的空腹血糖、第5d的空腹血糖、第7d的空腹血糖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在空腹、餐后血糖控制影响因素方面,血糖控制良好者在游离脂肪酸、病程因素方面明显的低于血糖控制一般者(P﹤0.05),说明以上两种
因素会影响胰岛素泵的疗效。
结论: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要比使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效果更加确切,且临床应用安全,对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素;2型糖尿病;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31-02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年来的2型糖尿患者数量也在逐渐增加,给我国的糖尿病医疗技术和水平带来了冲击[1]。
当前对此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胰岛素药物治疗,尤其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应用,较比以往的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对此展开本次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当作观察对象,其中包括96例男患者、64例女患者;年龄在41~65岁之间,平均年龄50.2±4.9岁;患者在年龄、学历、病程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进行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相关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皮下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030083)注射治疗,每天三次,在餐前皮下输注人胰岛素,持续治疗14d,在血糖监测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胰岛素用。
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将诺和锐(门冬胰岛素注射液)(Novo Nordisk A/S,国药准字J20050097)通过胰岛素泵注入,持续治疗14d,在血糖监测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第3d的空腹血糖、第5d的空腹血糖、第7d的空腹血糖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3.讨论
胰岛素是当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胰岛素可抑制肝糖的输出、减缓餐后血糖的升高、抑制脂肪分解、阻碍游离脂肪酸进入到肝脏等作用[2]。
当患者胰岛素作用能力下降,会出现以下症状,即餐后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游离脂酸不受控制等现象。
决定空腹血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肝糖的输出、拮抗胰岛素激素的分泌、基础胰岛素的分泌、第2时相胰岛素的分泌等因素。
诺和锐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为10~20min、达峰时间为40~20min、最大作用时间为1~3hr、持续时间为3~5hr。
而短效人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为约30min、达峰时间为80~120min、最大作用时间为2.5~5hr、持续时间为约8hr。
可见诺和锐胰岛素更加达标,能够显著控制餐后的血糖,且注射方便灵活、依从性高。
另外通过对影响胰岛素泵治疗因素的分析,发现空腹、餐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在病程、游离脂肪酸方面要比血糖控制一般的患者低,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病程、游离脂肪酸是影响其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要比使用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效果更加确切,且临床应用安全,对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丽敏.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应用影响因素[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1):48-50+70.
[2]石建武.短效胰岛素和超短效胰岛素的临床药物应用与不同[J].心理医生,2016,22(1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