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欣赏《雕塑》

合集下载

美术《外国雕塑》教案

美术《外国雕塑》教案

美术《外国雕塑》教案课题:外国雕塑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教材中外国著名雕塑作品使学生对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雕塑艺术有所了解和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力的目的教学重难点:认识雕塑艺术的特点以及雕塑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教具学具: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导入:外国雕塑作品浩如烟海题材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雕塑作品风格也各不相同我们这节课选择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2、新授:欣赏雕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雕塑的主题: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生活也是雕塑创作的源泉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应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雕塑创作和其他艺术一样还应高于生活在主题上扣紧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这样的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喜爱和认可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2)雕塑的语言和形式美:雕塑艺术有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首先它具有三维空间的体量感不同于平面的绘画它是以实在的体积占有空间通过立体的形象来表现艺术主题其次雕塑的艺术形象具有凝练性雕塑的特点是把丰富的内涵凝缩为一个具体的形象(3)雕塑的材质美:雕塑作品由于题材的不同所选用的材料也不同材料以其自身的材质美感为主题服务如历史题材的作品宜选用石材或铸铜等材料现代造型作品可选用不锈钢材料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雕塑材料不断涌现如玻璃钢、钛铝合金等为雕塑艺术增添了新的风采3、作品赏析:《思想者》(青铜高186厘米)这是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在这一作品中罗丹使整个雕像缩成一团让人感到他仿佛不仅是用脑袋在思考而且全身的每块肌肉每条神经都处在紧张的思索之中罗丹有意识的把支着下颏的右胳膊肘放在左膝上形成一种富于表现力的扭转脚趾深深的抠在台座上使思考的运动从肩背一直贯穿到脚尖从而体现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人们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受到启迪和鼓舞《工人与集体农庄女社员》(不锈钢高24米)这一雕像是前苏联最优秀的女雕塑家穆西娜的作品这一雕塑之所以著名不仅是由于它所体现的重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还在于它在艺术构思特别是雕塑的构图上和新材料不锈钢的使用上所作的种种努力青年工人和集体农庄女社员两个巨大的人像勇猛前进的动势通过向上高举的手势使构图取得了平衡共同向着一个目标前进的意义和统一步伐是苏维埃国家的伟大象征至于雕像所用的材料不锈钢这在当时还是首创不锈钢本身所呈现的银亮色可以反射太阳光和灯光当晨曦和晚霞照射到雕像上时就闪耀出更加明亮的光辉使雕像更有表现力《柏林城市雕塑》在欧洲林立的高层建筑和遍布城市的雕塑仿佛是一首巧妙的乐章和谐而生动这些造型各异的雕塑能折射出当代异域文化的一个断面当我们置身于一种与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现代艺术的氛围中时就会强烈的感受到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空间的悉心关怀和爱时代的节奏要求艺术家创造出与之协调的雕塑作品课本中的西柏林街头的抽象雕塑与具象雕塑不同虽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表现得内容但那坚硬光亮的不锈钢质材、庞大高耸的四个圆柱弯曲缠绕而挺立向上的造型都给我们一种不屈不挠强悍有力地感受一种精神力量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因而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家庭》看了这座雕塑相信你一定会很快地认出这是有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家庭虽然艺术家并没有对人物的五官和服装进行细致的刻画但是生动简明的造型仍然是我们感受到一家人的亲情这是一件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它不追求逼真的人物形象而是受取“写意”的手法抓住三口人体形上的特征用光滑圆润的外形组成了一个整体亨利·摩尔是英国著名的雕塑家是现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善于对雕塑做全面地思考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而且充分考虑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雕塑语言《挑刺的少年》(青铜高76米)这是一件公元前四世纪左右的古希腊雕塑它的显著特点是高度的写实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并且还带有一点幽默感从造型上看少年的形象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但静中有动一个少年坐着挑脚刺这样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雕塑家也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表现它体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彼得大帝纪念碑》(青铜黄冈石)这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雕塑加法尔柯涅的作品彼得大帝是俄国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领导俄国逐渐强大起来法尔柯涅把彼得大帝塑造成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它骑着骏马在奔驰中突然勒住马头作品充满了豪迈的气概雕像的底座由巨大的整块花岗岩雕成犹如波涛汹涌的浪潮它象征着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在冲破重重惊涛骇浪中进行的俄罗斯许多进步思想家、作家都赞美过这座纪念碑例如:普希金为此写了长诗《青铜骑士》《美国国家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南达科他州的拉计莫尔山利用海拔1800米的山峰依据天然岩石雕刻了自美国独立以来享有盛誉的四位总统的胸像(自左至右:华盛顿、姐弗逊、林肯、罗斯福)利用拉计莫尔山峰雕刻伟人像这是南达科他州的历史学家多恩、鲁宾逊于1923年倡议的1924年当年已经58岁的雕刻家加特森·鲍格勒姆(18071941)勇敢地接受了这项创作任务从1927年正式动工到他74岁时逝世还未全部完成他逝世后八个月由他的儿子完成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四座巨像面部平均高度约20米鼻长7米嘴宽2.6米眼宽1.5米依山势的变化姿态生动自然成为美国现代著名的纪念碑雕刻之一三、小结:学生谈谈感受。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雕塑欣赏》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雕塑欣赏》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雕塑欣赏》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对雕塑艺术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雕塑,学会欣赏雕塑的美。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雕塑作品。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雕塑图片、实物雕塑、泥巴、陶艺工具等。

2.环境布置:在教室里摆放一些雕塑作品,营造艺术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各种雕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简要介绍雕塑的概念,让幼儿对雕塑有基本的了解。

(二)基本环节1.雕塑欣赏(1)教师展示实物雕塑,让幼儿近距离观察,感受雕塑的美。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雕塑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雕塑创作(1)教师分发泥巴和陶艺工具,让幼儿自由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3.雕塑展示(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感受到创作的成就感。

(2)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创作做好准备。

(三)拓展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参观校内雕塑作品,让幼儿感受不同风格的雕塑艺术。

2.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创作雕塑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和创作实践,让幼儿对雕塑有了直观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及时给予指导,使幼儿的作品更具创意。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1)部分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对泥巴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2)在欣赏环节,部分幼儿对雕塑的描述较为简单,需要引导幼儿深入观察和表达。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你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雕塑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这个雕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如果这个雕塑会说话,你觉得它会说什么?”“你想要创作一个什么样的雕塑?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人教版美术五下第3课《抽象的雕塑》课件2

人教版美术五下第3课《抽象的雕塑》课件2

你认为抽象雕塑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如何?
总结词
现代艺术地位
详细描述
在现代艺术中,抽象雕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艺术的发展和演变,抽象雕塑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 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公共空间和私人收藏中。它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达方式,还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 感受。
你认为如何提高自己的抽象雕塑创作水平?
详细描述
该学生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和 优点,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这种开 放的态度使得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吸收各种有 益的元素,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
你对抽象雕塑的看法是什么?
总结词:个人观点
详细描述:抽象雕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局限于具象的形态,而是通过 形状、线条、色彩和质感的组合来表达艺术家的创意和情感。我认为抽象雕塑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能够引发观众的无限想象和思考。
总结词
提高创作水平的方法
详细描述
要提高自己的抽象雕塑创作水平,首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其次,多观察、多思考,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融入到作品中。此外,参加艺术展 览、与其他艺术家交流也是提升创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最重要的是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
执着追求,不断挑战自我,创作出更具创意和内涵的作品。
艺术价值
这件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反映 了艺术家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品三:探讨其主题与表现形式
主题
这件抽象雕塑以生命和自然为主题,通过抽象的形式表达了生命的律动和自然 的美丽。
表现形式
艺术家运用了抽象的表现形式,将具象的物体和情感转化为抽象的形态和色彩 ,使得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和表现力。

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城市雕像》

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城市雕像》

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城市雕像》教案目标:通过观看城市雕像的图片,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观察力,启发幼儿对城市建筑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1.《城市雕像》的图片。

2.幼儿绘画用品,如纸张、颜料、刷子等。

3.幼儿教具,如玩具人物和车辆。

教学过程:一、引导讨论(10分钟)1.引入:教师出示城市雕像的图片,向幼儿展示并引导他们观察、欣赏。

2.观察与欣赏: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城市雕像的形状、颜色和细节等,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意见。

3.问题引导: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一些问题,如城市雕像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城市雕像?城市雕像有什么特点?二、讲解说明(10分钟)1.解读:教师向幼儿简单解读城市雕像的作用和意义,让他们了解城市雕像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可以用来纪念英雄和重要事件。

2.知识讲解:教师给幼儿讲解一些关于城市雕像的知识,如城市雕像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等。

三、游戏活动(20分钟)1.角色扮演:教师准备一些玩具人物和车辆,引导幼儿扮演城市建设者,在场景中模拟建造城市雕像的过程。

2.绘画创作:教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纸和绘画用品,让他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城市雕像。

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融入自己所熟悉的元素。

四、总结归纳(5分钟)1.回顾: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再次讨论城市雕像的特点和意义。

2.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扩展活动:1.展览:教师组织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展览,并邀请其他年级的幼儿参观欣赏。

2.实地考察:带幼儿到附近的城市广场或公园,观察实际的城市雕像,并向他们讲解相关知识。

评估方式:1.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和发言表达,了解他们对城市雕像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2.评估幼儿的绘画作品,看是否能表达出自己对城市雕像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城市雕像的图片,培养了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游戏活动和绘画创作,激发了幼儿对城市建筑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幼儿园美术欣赏《人物雕塑》教案

幼儿园美术欣赏《人物雕塑》教案

幼儿园美术欣赏《人物雕塑》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1.1 背景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雕塑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

通过欣赏和学习雕塑作品,幼儿可以培养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同时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和表现方式。

1.2 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幼儿将能够: - 了解人物雕塑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欣赏人物雕塑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 通过模仿和创作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内容包括: - 人物雕塑的定义和类型; - 著名的人物雕塑作品欣赏;- 模仿创作人物雕塑作品。

2.2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人物雕塑的图片,向幼儿介绍不同的雕塑形式和表达方式。

•互动讨论:以问题引导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实践操作:给予幼儿一定的材料和工具,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模仿创作。

三、教学步骤3.1 引入(10分钟)1.引导幼儿回顾上次课程的内容,让他们回忆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什么样的。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由。

2.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不同形式的雕塑作品,让幼儿了解雕塑是什么,以及人物雕塑的定义和特点。

3.2 欣赏与分析(15分钟)1.给幼儿展示一些著名的人物雕塑作品,如《大卫像》、《思想者》等。

让幼儿自由地观察和思考这些作品,引导他们发表感受和意见。

2.提出一些问题引导讨论,如:–这些人物雕塑作品给你什么感觉?–你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这些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表达了什么情感?3.3 模仿创作(30分钟)1.准备一些塑料泥和雕刻工具。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小块塑料泥。

2.介绍一些基本的雕塑技巧,如捏、拉、压。

然后示范一些简单的人物雕塑形象,如人的头、手、脚等,让幼儿模仿。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创造自己独特的人物雕塑作品。

可以提供一些小道具,如眼睛、鼻子、帽子等,供幼儿使用。

3.4 展示与总结(10分钟)1.邀请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幼儿观看和评论。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如何欣赏雕塑作品》说课稿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如何欣赏雕塑作品》说课稿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如何欣赏雕塑作品》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是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

通过这节课,学生将学习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审美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雕塑的定义和基本知识。

2.学习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雕塑作品的分类和特点。

2.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内容1. 雕塑作品的分类雕塑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刻、塑、雕等手法在一定空间内塑造形象。

根据材料、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雕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石雕:以石材为主要材料,通过凿、雕等手法刻画出静态或动态的形象。

例如中国的狮子雕塑和希腊的大理石雕像。

•木雕: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通过刨、削、雕等手法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形象。

例如中国的木雕人物和古代船模。

•金属雕塑:以金属为主要材料,通过锻、铸等手法雕塑出各种形象。

例如雕塑家卡尔斯的铁艺作品。

•泥塑:以泥土为主要材料,通过塑、揉等手法塑造出形象。

例如中国的泥人张和欧洲的陶瓷人偶。

以上只是雕塑作品的一些常见分类,每一类雕塑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2. 雕塑作品的欣赏方法欣赏雕塑作品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欣赏方法:•观察:仔细观察雕塑作品的形状、线条和细节,注意它们的比例和结构。

例如,观察一件人物雕塑时,可以注意人物的身材、面部表情和动作姿态。

•比较:将不同的雕塑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

例如,比较中国的青铜器和希腊的雕像,可以发现它们在材料、形象和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联想:通过观察和思考,联想到雕塑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例如,观察一座纪念碑雕塑,可以联想到它所纪念的事件或人物,进一步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表达:将自己对雕塑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以言语或绘画等形式进行表达。

例如,写一篇对雕塑作品的感悟,或者通过绘画表达对雕塑形象的理解。

新幼儿园小班雕塑艺术欣赏教案

新幼儿园小班雕塑艺术欣赏教案

新幼儿园小班雕塑艺术欣赏教案教案:新幼儿园小班雕塑艺术欣赏一、教学目标:1.了解雕塑艺术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欣赏几种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并描述自己的感受;3.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幼儿园内的雕塑作品图书馆和文化角落;2.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雕塑材料,如黏土、石膏等;3.细细刷;4.摄影设备。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让他们触摸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并说出自己触摸到的部位的名字,引导幼儿注意身体的形状和肌肉的感觉。

然后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的身体是一个雕塑,他们的手、脚、脸等部位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雕塑。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学习(20分钟)通过图片和教师的解释,向幼儿介绍雕塑艺术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如雕塑是用各种材质创造出来的三维艺术品,可以以人、动物、植物等为主题,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然后,向幼儿展示几种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如青铜雕塑、石雕塑、木雕塑等。

请幼儿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色彩、形状、材质等特征,并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教师记录幼儿的描述和感受。

3.欣赏(30分钟)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内的雕塑作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每一个作品,询问他们对作品的感受。

之后,让幼儿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雕塑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可以用绘画、手工制作、模仿等方式。

教师和家长可以协助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材料。

4.总结(10分钟)邀请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想法。

教师逐一点评幼儿的作品,并鼓励他们继续发现和欣赏雕塑艺术。

五、拓展活动:1.组织观看雕塑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带领幼儿亲自触摸和感受真实的雕塑作品;2.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观当地的雕塑公园或艺术馆;3.鼓励幼儿模仿雕塑作品,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表演。

六、教学延伸1.邀请雕塑艺术家来幼儿园进行讲座或示范创作;2.组织幼儿参加雕塑作品的创作比赛,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3.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进行简单的雕塑作品创作,如用珠子串成一个小动物的造型等。

新课标-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七课-雕塑之美-课件

新课标-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七课-雕塑之美-课件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美术· 五年级下册 第17课
新知讲解
作品赏析中国雕塑:说一说,这幅作品属于圆雕还是浮雕? 是什么材质的?
亚历山大·考尔德(1898年7月22日-1976年11 月11日)是美国著名雕塑家、艺术家,动态雕塑的 发明者,代表作有《龙虾陷阱与鱼尾》。
考尔德“静态雕塑”是相对于“活动雕塑”的 一个代名词。这样的一个名词是属于考尔德的,并 且是属于他的大型钢构雕塑的。
浮雕 大理石
王临乙(1908.8—1997.7.16),上海市 人。号黎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是 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和现代雕塑教学的开 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央美院教 授、系主任。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 卅运动》是其代表作之一。
评述:五卅运动是现代东方雕塑, 材质是大理石。
内容意义:《五卅运动》,是天安 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系列浮雕之 一。该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刻面浮雕群像 ,表现了发生于1925年的著名的“五卅 惨案”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反帝爱国的精 神信念,极具纪念意义。
新 知 讲 解 认识雕塑分类:
透雕又称为镂空雕,是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 塑,有单面浮雕和双面浮雕之分。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美术· 五年级下册 第17课
新知讲解
作品赏析中国雕塑:说一说,这幅作品属于圆雕还是浮雕? 是什么材质的?
奉先寺,全称“大奉先寺”,乃龙门十寺
之一。是唐代一所木构寺院,位于大卢舍那像
人首翼牛像是萨艮二世王宫门洞口两侧和塔楼转角上
的石板上雕刻。
在门洞口的两侧和碉楼的转角处,石板上雕人首翼牛
像,由于它们所在的位置,它们有正、侧两个面,它们的
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正面2条腿,侧面4条,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