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园林植物学大纲

831园林植物学大纲
831园林植物学大纲

831《园林植物学》大纲

一、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的掌握园林植物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能够准确识别常用园林植物种类,掌握其原产地、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掌握植物群落知识。考生应具备完整的园林植物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当前园林中应用的园林植物新品种繁育栽培的知识,具备利用园林植物的知识解决园林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园林花卉学

1园林花卉的含义及发展变化

园林花卉的含义、花卉在园林中的作用和特点、园林花卉栽培应用发展状况、中国原产花卉种质资源情况与特点。

2园林花卉分类

依花卉的生活周期和地下形态特征分类、依花卉原产地气候型分类、园林花卉的其他实用分类。

3主要生态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草本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生态因子(温度、光照、水分、营养、基质、气体等)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4花卉栽培设施

设施类型、温室及大棚环境调控、温室生产设施。

5花卉栽培管理

露地花卉栽培管理、温室花卉栽培管理、花卉无土栽培的种类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6花卉花期调控技术

花期调控的目的意义、花期调控的基本理论、花卉花期调控的技术途径、花期调控的案例。

7花卉应用

花坛、花境等的概念、类型、特点,花卉材料的选择及设计、建造。

8一、二年生花卉

一、二年花卉的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常见一、二年花卉的拉丁学名及科属名称、形态特征、繁殖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

9宿根花卉

宿根花卉的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常见宿根花卉的拉丁学名及科属名称、形态特征、繁殖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

10球根花卉

球根花卉的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常见球根花卉的拉丁学名及科属名称、形态特征、繁殖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

11园林水生花卉

水生花卉的园林应用特点、生态习性,掌握常见水生花卉的拉丁学名及科属名称、形态特征、繁殖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

12室内花卉

室内花卉的特点,常见室内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果植物等的形态特征、习性、观赏价值和用途。

13其它专类花卉

常用专类花卉如岩生花卉、兰科花卉、仙人掌和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蕨类植物等的形态特征、类型与品种、生态习性和园林应用。

(二)园林树木学

1园林树木概念及其它

园林树木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园林树木学的学习方法。

2园林树木的分类

植物学分类方法和园林应用中的分类法。

3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

园林树木的树形及其观赏特性、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园林树木的花及其观赏特性、园林树木的果实及其观赏特性以及园林树木的树皮、枝、干、刺

毛等及其观赏特性。

4园林树木的功能与作用

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功能、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功能、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功能和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

5园林树木的配植

园林树木配植的原则、园林树木配植的方式。

6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行道树、庭荫树、孤赏树、群植树、观花树、垂直绿化树、绿篱、地被树的选择与应用。

7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8园林树种各论

裸子植物(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红豆杉科等),被子植物(胡桃科、杨柳科、桦木科、山毛榉科、榆科、杜仲科、桑科、木兰科、五味子科、腊梅科、毛茛科、小檗科、芍药科、悬铃木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苦木科、楝科、槭树科、七叶树科、冬青科、无患子科、卫矛科、黄杨科、鼠李科、普通科、椴树科、梧桐科、胡颓子科、柽柳科、千屈菜科、石榴科、山茱萸科、忍冬科、山茶科、杜鹃花科、柿树科、木犀科、茜草科、马鞭草科、玄参科、紫葳科等)。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大纲 适用对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学时:90节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的基础课程的实践课程之一。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培养相关专业学生在电子技术应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用途。 2、学会电子元器件的测量、检测方法。 3、掌握电子电路加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操作过程和基本技能。 4、掌握电子电路的识图方法和分析技巧。 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应结合相关电子生产工艺标准和流程进行,强调操作的规范性。 2、注重元件、电路焊接和检测等基本工的培养。 3、注重整装调试能力的培养。 4、注重电路原理和故障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教学内容: 1、电子元器件认识与识别:包括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常用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印制电路板,拨码开关,发光二极管,接插件,导线等。 1)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命名。 2)集成电路命名、管脚识别及性能检测 2、仪器仪表的使用,包括直流电源,变压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教授使用注意事项,用它们来用对元器件、电路进行判别、测量和调试的方法。 3、根据模拟/数字电路原理设计,完成初步对元件进行选择和筛选。

1)根据电路要求列出元器件清单 2)选择元器件 4、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包括准备工作、元器件安装与导线处理、电子产品的焊接工艺。 1)电烙铁的种类、选用和使用方法 2)焊料和焊剂 3)焊接工艺 4)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 5)焊接质量检查 5、电子产品整机装配与调试 1)静、动态测试 2)故障查找和排除 五、实训方法和手段 集中在电子生产实训室进行实训,具体操作方法先由教师讲解、学生独立操作,配备2名指导教师跟进指导。 六、考核

《园林植物学》考试大纲.doc

《园林植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园林植物学是风景园林硕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指定参考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院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一)花卉学 绪论 花卉的涵义和范围;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国内外花卉事业(科研、生产等)发展概况。 第一篇 第一章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布 第二章花卉的分类 第三章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第四章花卉与环境因子 第五章花卉栽培的设备 第六章花卉的繁殖 第七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第八章花卉的应用 第九章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第二篇 第一章露地花卉 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生花卉; 水生花卉学名;形态特征;产地与分布;习性;繁殖;栽培;园 林用途 第二章草坪植物与地被植物 主要草坪植物;主要地被植物 第三章温室花卉 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亚灌木花卉;木本花卉;兰科花卉;蕨类植物;仙人掌及多浆植物 第四章盆景艺术 盆景概念及简史;盆景分类及艺术流派 (二)园林树木学 绪论 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树木资源和宝贵的 科学遗产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植物分类学方法;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的年周期;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树 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光照因子;空气因子;土壤因子;地 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城市环 境概述 第一章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 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第十章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 第十一章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第二篇各论 国产习见园林树种以及国外产著名种类 包括:学名;形态;分布;习性;繁殖栽培;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基本概念、植物资源及分布、分类、生长发育以及和环境间 的相互关系;常见和主要种类的所在科属及学名、栽培繁殖方法及其在 园林中的应用。 四.试卷结构 1.园林植物的拉丁学名互译(20分) 2.名词解释(40分) 3.填空题(30分) 4.综合性答题(60分)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时间:3小时 六.主要考试书 1.《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王莲英 2.《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陈有民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23电子技术基础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电子技术基础》 一. 考试内容 模拟电路部分 1半导体器件 (1)半导体的基本概念:本征半导体; PN结 (2)半导体二极管:①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半导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 (3)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稳压二极管电路的分析。 (4)半导体三极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5)场效应管: ①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输出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 ②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输出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的三个区; 2基本放大电路 (1)三极管放大电路: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有交流射极电阻的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共集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 (2)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模型;场效应管的两种静态偏置电路:自给偏压电路与分压式偏置电路;基本共源电路的组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方法;基本共漏电路及其静态、动态分析。 3 多级放大电路 (1)多级放大电路的三种耦合方式: (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4)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 4差分放大电路 (1)差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差放电路的组成;抑制零漂的原理;信号的三种输入方式:差模、共模、任意输入方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 (2)差放电路的四种输入输出方式;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方式;双端输入单端输出方式;(3)长尾差分放大电路:电阻长尾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带恒流源长尾差放电路的组成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5功率放大电路 (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2)功率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甲类、乙类、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3)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4)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动态分析。) (5)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参考书: 1.《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第六版、第七版都可);秦曾煌主编,高教出版社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或第四版);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00分)。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科电气类的专业技术基础核心课程。课程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本内容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晶体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尤其是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晶体三极管的计算方法及应 用。 (2)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及动态分析方法。能够分析计算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的实验现 象。 (3)了解深度负反馈的概念,掌握不同反馈类型的分析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能够计算单级深度负反馈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和电压传输特性,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能分析和计算由理想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及信号处理电 路。

(5)理解与掌握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析计算方法。 (6)了解不同类型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判断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掌握分析计算电路振荡频率的方法。 (7)掌握单相直流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电路参数的计算。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中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图、波形图、功能表及其应用。 (2)用逻辑代数法或卡诺图法化简,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作用。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方 法。 (3)理解常用组合电路集成模块的应用。掌握不同类型的译码器、优先编码器的分析方法及简单应用。 (4)掌握时序逻辑电路中双稳态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能够实现逻辑功能的转换。 (5)掌握用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分析与参数计算方 法。 (6)掌握同步时序电路、寄存器及计数器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李国丽]第一章习题答案解析

1半导体二极管 自我检测题 一.选择和填空 1.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 本征半导体,掺入杂质后称 杂质半导体。若掺入五价杂质,其多数载流子是 电子 。 2.在本征半导体中,空穴浓度 C 电子浓度;在N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 B 电子浓度;在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 A 电子浓度。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 3. 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C ,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与 A 关系十分密切。 (A .温度,B .掺杂工艺,C .杂质浓度) 4. 当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A 漂移电流,耗尽层 E ;当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B 漂移电流,耗尽层 D 。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变宽,E .变窄,F 不变 ) 5.二极管实际就是一个PN 结,PN 结具有 单向导电性 ,即处于正向偏置时,处于 导通 状态;反向偏置时,处于 截止 状态。 6. 普通小功率硅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约为_B ,反向电流一般_C_;普通小功率锗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约为_A_,反向电流一般_D_。 (A .0.1~0.3V ,B .0.6~0.8V ,C .小于A μ1,D .大于A μ1) 7. 已知某二极管在温度为25℃时的伏安特性如图选择题7中实线所示,在温度为 T 1 时的伏安特性如图中虚线所示。在25℃时,该二极管的死区电压为 0.5 伏,反向击穿电

压为 160 伏,反向电流为 10-6 安培。温度T 1 小于 25℃。(大于、小于、等于) 图选择题7 8.PN 结的特性方程是)1(-=T V v S e I i 。普通二极管工作在特性曲线的 正向区 ;稳 压管工作在特性曲线的 反向击穿区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画√,错误的画×) 1.N 型半导体可以通过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三价硼元素而获得。 ( × ) 2.在P 型半导体中,掺入高浓度的五价磷元素可以改型为N 型半导体。 ( √ ) 3.P 型半导体带正电,N 型半导体带负电。 ( × ) 4.PN 结的漂移电流是少数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的。 ( √ ) 5.由于PN 结交界面两边存在电位差,所以当把PN 结两端短路时就有电流流过。( × ) 6.PN 结方程既描写了PN 结的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又描写了PN 结的反向击穿特 性 。 ( × ) 7.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它通常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 ),它不允许工作在正向导通状态(×)。

2019年北京市中级职称考试大纲园林专业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熟悉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四年一月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城市绿化条例 北京市绿化条例 了解:《城市绿化条例》对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熟悉:《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掌握:《北京市绿化条例》对北京市城乡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监督和管理的规定。 二、园林绿化标准 熟悉:园林绿化国家标准 掌握:园林绿化北京市地方标准 (一)《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四)《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五)《屋顶绿化规范》 (六)《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 三、植物学 了解:植物学基础知识、植物基本类群、植物细胞、植物组织、高等植物、种子植物的概念。 熟悉:植物的六种基本类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组织的六种类型及其功能;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方法。 掌握: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的形态与功能。 四、生态学 (一)生态学基本概念 (二)生物与环境 (三)生物种群 (四)生物群落 (五)生态系统 了解: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现代生态学的特点、环境、环境要素、生态因子、生态作用、生态适应;生态反作用;种群;种群生态学;生态入侵;生态对策、竞争、互利共生;生物群落物种多样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食物链;生态效率;生物循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生态学前沿的理论及其应用。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两部分) 一、参考书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二、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一、半导体器件 [考试内容] PN结、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晶体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放大原理; [考试要求] 1. 熟悉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简单应用。 2. 熟悉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稳压原理及主要参数。 3. 理解双极性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伏安特性,熟悉主要参数。 二、放大器基础 [考试内容]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和电路组成及静态分析;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偏置电路;放大电路的 动态分析,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性能指标分析;运算放大器放大 电路性能指标分析。 [考试要求] 1. 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2. 理解静态、动态、直流通路、交流通路的概念及放大电路主要动态指标的含义。 3. 熟悉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掌握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4. 掌握计算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指标。 三、放大器的频率参数 [考试内容]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放大器频率分析,三极管的频率参数;共射极接法放 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场效应高频等效电路,运算放大器的高频等效电路。 [考试要求] 1. 理解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 理解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3.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概念。 四、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考试内容] 负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深度负反馈的计算;反馈放大电路的 稳定性分析。 [考试要求] 1. 理解反馈,正反馈,负反馈,直流反馈,交流反馈,开环,闭环,反馈系数,反馈 深度,电压反馈,电流反馈,串联反馈,并联反馈等概念。 2. 熟悉负反馈类型的判断。 3. 掌握各种基本组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 掌握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估算方法。

2020年暨南大学823电子技术基础考研初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更多考研资料就上精都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d11386715.html,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 823《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适用于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共7个专业)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掌握低频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各种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近似计算,观察电路工作特点,结合理论,对电路本质特性能够理解和应用。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2、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一、简答题。(共20分) 二、分析计算题 (共60分) 三、设计题 (共40分) 四、综合题 (共30分) (2)内容结构 1、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约25分) 2、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约5分) 3、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约15分) 4、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约15分) 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约25分) 6、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约30分) 7、信号的运算和滤波(约15分) 8、波形的发生与变换电路(约15分) 9、直流电源(约5分) 三、考查范围 1、集成运放及其基本应用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理想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加减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和微分运算电路),理想运放组成的电压比较器(单限比较器,滞回比较器) 2、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稳压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3、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基本分析方法(图解法,等效电路法),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综合)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教案 项目一二极管单向导电板的制作 教案编号:01—01—0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2、了解PN结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 3、掌握二极管的符号、特性及特性曲线等; 4、会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质量。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二极管的符号及单向导电特性。 难点:PN结的形成过程 三、学情分析 有关半导体、二极管等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而且这些内容十分抽象难理解,所以学生学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了电阻、导体及绝缘体等相关内容,而半导体就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因此,教师要如此引入过渡,学生是容易接受的。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观察法、图形演示法 五、教具准备 各种不同形状的二极管、幻灯片及幻灯机、实物投影仪等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在初中学习了电阻,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而导体就是能够导电的物质,如铁、铝、铜等金属;不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绝缘体,如干木头、黑板等。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半导体 2、新授阶段

(1)出示投影(课本图1-1 二极管单向导电电路图) 让生认识电路图,了解图中的各元器件。并强调指出其中的二极管是电路中的关键元件,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这种元件。 (2)先了解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以及PN结等。 1)半导体:由自然界的物质按导电性能的分类引出半导体。半导体的最外层有4个价电子。如硅和锗等。半导体有光敏性、热敏性和掺杂性三种特性,特别是其掺杂性是形成半导体元件的重要基础。 2)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先介绍本征半导体,然后根据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不同的杂质离子可形成两种半导体,即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可结合投影出示本征半导体的原子排列图以及和掺入两种不同杂质时形成两种半导体的形成过程图)。 3)PN结:出示投影(课本图1-2 PN的结构示意图),简单从电子转移的角度介绍PN结的形成过程。 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 (3)二极管 1)出示投影(课本图1-3 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及其符号) 讲解二极管的定义、结构及其符号等 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 2)实物投影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二极管外形,之后拿出实物让生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意识。 3)二极管的特性曲线 出示投影(课本图1-5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讲解二极管特性曲线的定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等概念。 讲述二极管特性曲线的形成规律及其特点。要让学生记住死区电压:对于硅管是0.5V,锗管是0.2V;导通电压:对于硅管是0.7V;对于锗管是0.3V。 给生时间理解并自己动手画图记忆 4)二极管的种类及参数:师简单介绍

(完整版)园林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园林植物占40%、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占40%、园林环境占20%)《园林植物》课程考试大纲 一、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1、了解植物细胞内含物在细胞构造中的存在状况及鉴别方法。 2、了解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特点和意义。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3、掌握植物细胞的概念和基本构造、细胞器的基本功能。 4、理解各种组织的形态、在植物体内的位置及功能。 5、掌握组织、维管束的概念。 二、植物的营养器官 1、掌握芽的类型。 2、掌握根的种类,根系的类型及根的变态类型。 3、掌握茎的基本形态、茎的分枝方式,茎的生长习性及茎的变态类型。 4、掌握叶的结构组成,单叶和复叶及叶序类型及叶的变态类型。 三、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掌握花的构造、组成、花的类型及花序的类型。 2、理解开花与传粉、双受精概念。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及构造。 3、掌握果实的类型。了解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四、植物的呼吸作用 1、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类型及有氧呼吸的种类。 2、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掌握呼吸强度的概念。 3、掌握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及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五、植物的光合作用

1、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了解叶绿体色素的光学性质。 2、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3、掌握光合强度的概念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六、植物的水分代谢 1、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及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了解水分在根系内的运输的途径和运输动力。了解蒸腾作用意义。 2、理解水势的概念。理解根系吸水的动力。 3、掌握吸涨吸水、渗透作用吸水。掌握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 4、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 七、植物的矿质营养 1、掌握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种类及营养三要素生理作用。 2、了解必需元素的作用,了解植物缺素症的表现。 3、掌握植物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特点及影响因素。 八、植物的生长物质 1、了解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理解其生理作用。 3、了解各种生长素及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九、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1、了解种子成熟时的生理变化。 2、掌握种子萌发过程、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理解器官脱落的生理原因。 3、掌握种子休眠的原因及打破休眠的方法。 4、掌握春化作用对成花的影响,光周期现象对成花的影响。 十、植物的逆境生理

F1001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doc

F1001《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一、复习资料 1.《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5版),冯军、谢嘉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6版),阎石、王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4月。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模拟电子线路 包括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组合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 1.半导体器件及应用 考试内容: PN结,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MOSFET)。 考试要求: (1)掌握PN结的基本特性;掌握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数学模型、简化电路模型、相关性能参数及基本应用;掌握晶体三极管在放大模式下的电流分配关系、伏安特性、数学模型、直流简化模型、小信号电路模型及基本应用;掌握MOSFET的伏安特性、数学模型、小信号电路模型及基本应用;掌握半导体器件应用电路的图解分析法、简化分析法和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法。 (2)理解半导体器件各模型中参数的物理意义;理解晶体二极管构成的整流、稳压、限幅等功能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理解晶体三极管构成的电流源、放大器和跨导线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了解MOSFET构成的有源电阻和模拟开关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放大器基础 考试内容: 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多级组合放大电路。 考试要求: (1)掌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偏置电路及其直流分析方法;掌握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增益、输入、输出电阻的分析方法。 (2)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掌握差分电路直流偏置、差模增益、共模增益、共模抑制比、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理解差分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概念;掌握差分放大器动态范围扩展的方法。 (3)理解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概念;理解传输函数与波特图的对应关系;掌握波特图的绘制方法;掌握器件与基本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4)理解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掌握多级放大器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 3.电流源电路 考试内容:镜像电流源、比例电流源、微电流源,恒流源负载。 (1)理解镜像电流源、比例电流源、微电流源及其改进型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流源电路的电流与输出电阻的分析方法。 (2)理解恒流源负载放电器的特点,掌握恒流源负载放大器与差分放大器性能的分析计算方法。 4.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考试内容:

《电子技术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分析计算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等模拟电子电路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及时序逻辑电路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模拟部分: 1、半导体器件(5~10%) (1)理解二极管单向导电特性,掌握二极管伏安特性; (2)理解三极管放大原理,掌握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3)掌握MOS管的转移特性曲线、漏极特性曲线。 2、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0~25%) (1)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静态工作点计算; (2)掌握放大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理解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3、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5~10%) 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下限频率、通频带的概念。正确理解Bode图。 4、集成运算放大器(10~20%) (1)理解零点漂移的概念,理解差动电路克服温漂的原理; (2)掌握差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放大电路中的反馈(5~10%) (1)理解反馈的概念,掌握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能根据要求引入负反馈; (2)理解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分析计算; (4)理解自激的概念,能根据波特图判断负反馈放大电路是否自激。

6、摸拟信号运算电路(20~25%) (1)理解集成运放电路中“虚短”、“虚断”概念。 (2)掌握基本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 7、信号处理电路(10~15%) 掌握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及分析计算。 8、波形发生电路(10~20%) (1)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起振条件、稳幅措施及分析计算; (2)能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各种振荡电路能否起振。 9、功率放大电路(15~20%) OCL、OTL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 10、直流稳压电源(0~10%) (1)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 (2)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 (3)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 数字部分: 一、逻辑代数基础(5~10%) (1)逻辑代数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2)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二、门电路(15~20%) (1)掌握分立器件门电路的分析方法; (2)理解TTL集成门电路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外特性; (3)理解COMS集成门电路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外特性。 三、组合逻辑电路(30~40%)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及设计方法; (2)熟悉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及逻辑功能表示方法; (3)掌握用中规模集成芯片MSI(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实现组合逻辑函数。 四、触发器(15~20%) (1)熟悉触发器电路的结构特点; (2)掌握各种结构触发器的功能特点、功能表示方法及应用。

园林植物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课程,是学习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植物造景设计、园林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通过园林植物教学,应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方法,能够编制简单的分类检索表。 2.掌握园林绿地中常见的100~150种园林树木与花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 3.学会使用植物分类工具书,正确检索和鉴定树种,编制检索表、拼读拉丁学名以及采集植物标本等基本技能和方法。 4.掌握园林观赏、绿化树种与园林花卉调查与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议本课程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地常见园林植物代表种的形态特征、特性和园林用途,学生能根据所学的植物知识分析植物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一定的植物分类知识和鉴定植物技能,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参加园林生产实践、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园林植物的选择、规划、配植应用等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一系列专业技能,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作贡献。 2.2知识目标 2.2.1 了解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2.2 掌握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植物群落知识。 2.3素质目标

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 3.课程内容和要求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资料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半导体器件、放大和振荡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晶闸管电路、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电路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二、课程简述 1.课程目标: (1)熟练掌握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常用器件的工作特性和主要参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检测和选用。 (2)熟练掌握放大和振荡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电源、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及时序电路的典型形式、分析方法及其基本应用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晶闸管的工作特性、主要参数及其应用,了解晶闸管电路的基础知识。(4)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实验技能,在并行课程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实训中开展相应课题的技能训练。 (5)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器件、新技术,初步具有查阅半导体器件有关资料的能力。 2.教学方法: (1)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先导课是数学和电工基础。在教学中着重定性分析弱化过于复杂的数学分析、重应用弱化过于复杂的物理、化学本源的剖析。教学中注重直观教学、启发诱导和兴趣培养,倡导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展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化地融入实物展示、实体示范、动手操作等内容。 (2)注意与同步开设的实训课程的有机联系,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实验与基本操作技能实训隔为一体,运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课题设计等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园林植物学》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园林植物学》考试大纲园林植物学》 园林树木学部分 绪论 0.1园林树木学的概念 0.2园林树木学的主要内容 0.3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0.4我国的园林树木资源概况 第1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1.1植物学分类方法 1.1.1植物分类的等级 1.1.2植物命名法 1.1.3植物分类的依据 1.1.4植物分类检索表 1.1.5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1.2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 1.2.1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 1.2.2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 1.2.3依树木的园林用途分类 第2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2.1树形 2.1.1树形的观赏特性 2.1.2树形分类 2.2园林树木的叶及其观赏特性 2.2.1叶形 2.2.2叶色 2.3园林树木的花及其观赏特性 2.3.1花相理论 2.3.2花的色彩 2.3.3花香 2.4园林树木的果及其观赏特性 2.4.1果实的形状 2.4.2果实的色彩 2.5园林树木的枝、干、树皮、刺毛、根等及其观赏特性 2.6园林树木的意境美 第3章园林树木的功能与作用 3.1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 3.2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 3.3园林树木美化环境的功能 3.4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 第4章园林树木的配植 4.1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

4.1.1综合性 4.1.2科学性 4.1.3艺术性 4.1.4特色性 4.1.5可塑性 4.1.6经济性 4.2园林树木的配植方式 4.2.1规则式配植 4.2.2自然式配植 4.2.3混合式配植 4.3园林树木群落的建造 第5章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5.1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 5.2庭荫树的选择与应用 5.3孤植树的选择与应用 5.4观花树的选择与应用 5.5垂直绿化树的选择与应用 5.6绿篱及造型树的选择与应用 5.7群植树的选择与应用 5.8地被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第6章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 6.1园林绿化树种调查 6.1.1城市自然条件调查 6.1.2城市绿化情况调查 6.1.3树种调查项目 6.2园林树木的规划 6.2.1树种规划的原则 6.2.2树种规划的程序 6.2.3几个城市树种规划示例各论 各论 1.裸子植物 1.1银杏科、罗汉松科、红豆杉科、松科 1.2杉科、柏科 2.被子植物 2.1胡桃科、杨柳科、木兰科、蜡梅科、山茶科、瑞香科 2.2壳斗科、榆科、木犀科、悬铃木科、梧桐科、桑科 2.3樟科、虎耳草科、海桐科、杜仲科、玄参科、芸香科 2.4蔷薇科、金缕梅科、毛茛科、小檗科、杜鹃花科、珙桐科 2.5豆科、苦木科、楝科、大戟科、漆树科、无患子科 2.6槭树科、忍冬科、卫矛科、黄杨科、鼠李科、葡萄科、猕猴桃科2.7锦葵科、千屈菜科、石榴科、夹竹桃科、紫葳科、杜英科、茜草科2.8禾本科、棕榈科 花卉学部分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考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子技术基础》 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 考试性质 该入学考试是为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3. 评价目标 本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利用其解决电子技术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4.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150分。 模拟电子技术40% 数字电子技术60% (4)题型:以分析、计算题为主。 5. 参考书目 康华光,陈大钦. 《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考察要点 1.基本半导体器件 PN结的形成,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半导体场效应管工作原理,晶体管的开关作用,TTL门电路,MOS门电路 2.基本放大电路 微变等效电路,反馈的基本概念及类型判断,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频率特性,多级放大电路及其级间耦合,差动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3.集成运算放大器

比例运算、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积分运算、微分运算、有源滤波、采样保持、电压比较 4.稳压电源和功率放大电路 整流滤波与反馈式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乙类互补与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5.数字逻辑与组合逻辑电路 逻辑代数及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简化,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加法器 6.时序逻辑电路与集成器件 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计数器、移位寄存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逻辑器件 7.信号发生与转换 正弦波振荡器,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555集成定时器,D/A转换器,A/D转换器。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一、适用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二、考试内容 1、基本放大电路 1)晶体管与场效应管 a)晶体管的类型、结构与工作原理 b)场效应管的类型、结构与工作原理 2)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 a)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估算 b)晶体管的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 c)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d)带发射极电阻的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e)共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f)共基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场效应管单管放大电路 a)场效应管的静态工作点估算 b)场效应管的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 c)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多级放大电路与集成放大电路 1)多级放大电路 a)多级放大电路的结构 b)级间耦合方式 c)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电流源电路 a)基本电流源电路 b)其他电流源电路 3)差分放大电路 a)基本电路结构与特性 b)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c)带电流源偏置电路的差分放大电路 d)带电流源负载电路的差分放大电路 4)互补输出级电路 a)基本电路 b)交越失真及其消除方法 5)集成运放 a)集成运放的结构与特点 b)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 3、负反馈放大电路 1)反馈的判断 a)反馈的基本概念 b)反馈的判断 2)负反馈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a)四种基本组态 b)反馈组态的判断

3)负反馈电路的特性 a)四种基本组态的信号特征 b)负反馈对于电路特性的影响 4)深度负反馈电路和集成运放的运用 a)深度负反馈电路的分析 b)用集成运放构成的深度负反馈电路 4、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1)晶体管与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a)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b)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2)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a)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b)单管共源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c)单管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d)不同接法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比较 3)集成运放的稳定性与频率补偿 a)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 b)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c)集成运放的频率补偿 5、组合逻辑电路 1)逻辑代数基础 a)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基本定理 b)逻辑函数的标准表示方法 c)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2)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a)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b)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3)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a)加法器 b)编码器和译码器 4)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a)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的成因及其判别 b)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的消除 6、触发器及其简单应用 1)四种基本触发器 a)触发器的结构 b)四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c)四种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2)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a)寄存器 b)移位寄存器 3)异步计数器 a)异步二进制计数器 b)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 6、时序逻辑电路

华科831电子技术基础真题

我是LZQ,做个好人,给大家回忆一下今年华科831电子技术基础的题目!希望师弟师妹门能够有些用 首先,我劝大家不要再去选择831做为专业课的考试,因为以往除了04年以外,题目都很简单,很常规,2个小时绝对给你弄个130+,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出题很偏。 特点:要考频率响应,而且内容不常规。 填空题:si,ze的导通电压;异或变或-非;互补对称对路的作用:抑制温漂 大题模电: 第一道25分,5问: 课本的原图,我明确告诉你,课本189页,图题 4.3.8(c),要做一个改装,把Re2去掉,Re1并联RL,然后在Rb1和Rb2的中间点用一个电容C连接到射级。把Vi输入换成Vs串联Rs…参数已知,三个Rb是100K,RL和Re是5K,Vcc=18V。 图你自己去还原,等你还原了以后你就等着叫:变态。 1)请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请画出没有电容C时的等效电路图 3)请计算没有电容C时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4)请画出加了电容C以后的等效电路图 5)请计算加了电容C以后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够详细了吧? 第二道25分:RC串并联型的震荡电路,478页,9.7.5题。。把石英晶体扔掉,换成正常的RC串并联, 1)请画出反馈的正负级(这个简单) 2)请说明T管的作用 3)请计算振荡频率(套公式) 这倒题就是第二问会复杂一些,一般来说大家都会忽略掉这种非常规的内容, 今年就要考你,831不再是混分数的科目了。 第三题:25分的频率响应+集成运放。。 什么XX开环增益有7Hz,然后增益带宽是1.7MHz。 (1)请计算增益的分贝数(!!!是分贝数,没有理会这一章节的同学, 还有就算看过了,但是没记住转换公式的,啥感受?) (2)如果把这个系统运用在一个放大倍数为40的运算中(大概是这么 个表述),要求频带是200Hz~2Khz(这个数不对,反正大概是这个杨子), 请问可以使用吗? (3)给出了四个非常相似的集成运放,两个同相,两个反向。(大家自 己画一下,四个电路R1都是1K,但是R2不同,其中两个是19K,另 外两个是20K)其中两个的工作电压是+-5V。另外两个工作电压+-15V。 要求,将以下四个系统运用在一个频率为1~100Khz的系统中,放大倍数为20,输入电压为300mV,要能提高出入电阻,请问以下哪个 比较适合?请说明另外3个不适合的理由

广西大学2020年《园林植物(843)》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广西大学2020年《园林植物(843)》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考试性质 该考试是为广西大学招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自主命题初试业务科目 。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统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统一时间。 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园林植物学基础30分; 2、树木学及及树木栽培技术60分; 3、园林花卉学及应用基础6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判断题:30分; 2、单项选择题:30分; 3、填空题:20分; 4、问答题:70分。

考试内容 【考查目标】 1、理解园林植物相关概念; 2、掌握园林植物形态、结构特征,生长发育、分类、演化、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3、在了解园林植物观赏及应用方式的基础上,掌握合理选择应用植物种类及方式; 4、掌握园林植物苗木繁殖和树木种植、养护、管理基本技术。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植物学基础 1、了解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各组织、器官的分类及功能; 2、掌握植物器官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3、明确植物类群基本特征及植物进化演化的一般规律。 二、园林植物分类及应用 1、掌握园林植物学有关基本知识; 2、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生态学、生长发育规律、观赏特性、调查与规划、景观设计(以前称植物配置)等基本理论和一般知 识; 3、了解和掌握中国常见或常用园林植物的名称(包括科属种的中名和学名)、主要形态特征、分布区或原产地、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及风景园林常见应用方式。 4、根据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条件,合理选择并综合应用园林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