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日海洋文化异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日海洋文化异同

中日两国人民不仅在历史上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的关系,在自然地理、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都互相影响。日本是个岛国,中国也东面临海,两国均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两国的海洋经济和饮食方面都体现出了海洋文化的内容,但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原因产生了不同,同时两国人民的海洋意识也有所不同。

标签:中日;海阳文化;比较

一、海洋文化

中国和日本都是临海国家,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文化是相对大陆文化来说的,是以海洋产生的文化为背景的人类认识。人类掌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的本质是人类和海洋相互关系的产物。例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和关于海洋的人文景观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领域。海洋文化是森罗万象的,将海洋生成或创造的文化称为海洋文化。

二、中日海洋文化比较

1.两国海洋经济状况。

中国人古时候因远离大海,生活在内陆地区而畏惧大海,常常把大海和灾难联系到一起,因此当时人们的海洋意识也非常薄弱。华夏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大陆文化,是农业经济社会。中国的海岸基本上是平原,土壤肥沃,适合栽培。和造船、捕鱼的贸易相比,农业更加稳定。从前,中国人认为可以通过陆权获得国家的主要利益,经济上没有必要仰仗海洋。当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时,许多专家和学者热情高涨,对如何加速中国的海洋建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仅仅几个月,中国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意识加速提高。对于如何实现海洋强国的想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众所周知,要想实现海洋强国就必须要开发海洋经济。海洋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的基础,也是海洋强国的显著标志。如何发展海洋经济,如何加快发展步伐,是现阶段的国家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事实上,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比较晚,基础不好,经验不足,情势较为严峻。在这方面,还是需要参考邻国日本的经验。

作为中国海上最重要的邻国,日本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文化国家。从古代起,日本人的生产和生活各方面都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有广阔的海洋,所以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第二次世界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重心从重工业和化工业逐渐转变为海洋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特别重视海洋技术的积累,日本从战败国迅速成长为经济发达国家。从1996年开始,将每年的7月20日设定为日本国家的法定假日,即“海洋纪念日”。从90年代以来,连续十几年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日本的海洋开发经费却年年增加。“海洋国日本”、“海

上生命线”等字句频繁地出现在日本的各大媒体上。进入21世纪,日本进一步成立了“21世纪日本海的发展战略”之后,采取了多项具体的措施,致力于海洋产业的发展。

日本是岛国,为了寻求生存,大海是唯一的道路。实现海洋立国的主要条件是海洋经济的发展。日本的海洋经济有着独特的做法。第一,明确海洋经济的发展目标。海洋经济的发展是强调海洋产业的健全发展,日本海洋经济的发展非常实用,操作性很强。第二,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有法律制度保证。日本不仅公布了“海洋基本法”,还有“海洋基本计划”和“日本海事产业的发展战略——20年的计划”等文件。从运营程序到职责分担、乃至国民法知识的普及教育等都是极其重视的。日本以上的两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探讨与学习。

2.两国饮食习惯。

中国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历史潮流中,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各地的气候、物产、习惯不同,在长时间内,饮食也形成了不同味道。自古以来,农作物是中华民族饮食中主要的原料,肉类占据辅助地位。我国的调料师做的食物的味道达到了100种。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同时,调味水平也成为世界一流。中国拥有极丰富的国家海洋资源,大陆海岸线有18000公里,是2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和6500多个岛屿,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人均海洋国土面积0.0027平方公里,相当于世界一个人的海洋国土面积1 / 10,而且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海洋生物品种的数量达到20273,占全世界的25%以上。高价值的海洋动物和鱼有2500多种,药物的海洋生物共700种。但是,在这种丰富的渔业资源下,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不像日本人一样,并不是以海产品为中心,中国的料理重视“色、香、味”,是一种美味型料理。

日本四面环海,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富,有世界第四大渔场的广阔海域,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渔业是日本人自古以来的生存手段,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较发达。日本和中国一样,主食是谷物,但是和中国也有不同之处。饮食不只是粮食,在海洋里有更多的生物能给人类提供很多食物,海产品成为了日本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说起日本料理,海产品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人以鱼类饮食习惯为荣,经常被称为“彻底的鱼食民族”,其代表日本料理风味的生鱼片更为闻名世界。生鱼片将新鲜的鱼和贝壳切成薄片,把芥末放在酱油里,加上一些新鲜的柔软的叶子,比如黄色的花,绿色的叶子,白的丝萝卜等,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味道鲜美。生鱼片也是作为最高的待客礼仪。日本的饮食展示了浓厚的海味。鱼和贝类作为日本人的主要副食,是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日本人吃生鱼、熟、咸等各种各样的吃法,今天的鱼深入日本人的生活,构成了日本独特的“鱼文化”的风景线。日本料理的季节性强,例如他们春天吃鰆鱼,初夏吃鲣鱼,夏天吃鰻鱼,初秋吃鲭鱼,仲秋吃秋刀鱼,晚秋吃経鱼,冬天吃河豚。其他的海产品和蔬菜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日本料理以海产品为中心,肉类辅助。日本料理和其独特风味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中国的料理重视“色、香、味”,属于美味型料理。日本料理重视“新、珍奇、

鲜”,属于营养型料理。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加上蔬菜、鱼类、肉制品和牛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平衡。因此,有人认为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是“日本型饮食生活”。也就是说,日本人的饮食即使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都很有价值。三、中日海洋文化不同的原因

1.地理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是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间接影响了民族的生产方式。从很久以前,人们就依赖周围,依靠大自然的恩赐维持生命。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独特,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整体上是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极为有利,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尤其受欢迎。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农业有着比畜牧业和海洋渔业更高的劳动生产性,从自然界中容易得到稳定的食物等物质保障,相对发达的古代农业基本上满足了中国人的生存需求,对中国人形成了本能的意识。在这种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下,人们对陆地的认识根深蒂固,对海洋的认识是暧昧、简单、感性。中国缺乏海洋意识,对大陆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对发展有局限性。中国自然的地理环境对以大陆为中心的文化形成有好处,但是海洋文化的发展空间并不那么大。相反,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日本是山多的国家,国土的近三分之二是山地。而且由于陡坡陡峭,所以沒有大的平原。日本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这一大岛屿和3 ,900多个小岛组成的,这样的地理条件在日本有很多有利。陆地狭窄,在资源贫乏的岛国中生活,充分利用大海是理所当然的。日本海洋资源丰富,海上交通便利,进出口频繁,水产业也发达,特殊的地理环境给日本的海洋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2.历史因素。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历代皇帝在咸阳、西安、洛阳、开封等内陆地区建都。稍微靠近大海的是北京、南京和临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期远离海岸。同时,中国历代君主和当政者大都是内陆人,缺乏海洋的认知兴趣,不知道海洋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在明、清时代,实行了“海禁政策”。迫使沿岸居民迁移。在鸦片战争时,英国帝国主义的舰炮从海上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清政府强制门户开放和5个通商,中国人才真正理解了海洋。明清的海禁政策的实质是对海洋的一种恐惧心理,近代以后,封建王朝的腐败,中国的国力逐渐衰退。特别是鸦片战争,中日的日清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的海洋恐惧心理激化。中国的战略重点也一直在消除陆地生存的危机,没有时间注意海洋。所以,海洋文化的发展也被束缚了。19世纪的日本与我国差不多,面对炮舰,被迫打开国门,缔结屈辱条约。但是,日本很快发现了与西洋列强对抗的最好方法。在明治天皇的“释笔”中,用武力开辟了万里浪潮,确立了国威,实施了海上强兵政策。明治维新后的1872年,推进了日本海军节。在国家权力的基础上,海军的建设正在加速。同时,更多的意识深深地进入了日本人的心中。日本海洋开发虽然比较晚,但是日本的海洋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从20世纪的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也积极地飞跃。而且重视日本海岸产业、海外贸易和海运事业。在海洋技术的积累中,日本一步一步从岛国变成了海洋强国。进入21世纪,日本更好地树立了“海洋立国战略”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