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头颈部肿瘤学》课件

精准医疗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为了实现个性化治疗,需要建立精准医疗数据库,以收集和 整理患者的基因组、临床和病理信息。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深 入了解肿瘤的异质性、预测疗效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THANKS
感谢观看
鼻咽癌
鼻咽癌早期症状与头颈部肿瘤 相似,但鼻咽癌通常伴有鼻塞 、涕中带血等症状。
口腔癌
口腔癌的症状包括口腔溃疡、 口腔疼痛、牙齿松动等,而头 颈部肿瘤则多表现为肿块和淋
巴结肿大。
03
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01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切除,以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
术中病理检查
02
在手术过程中对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的性质
年龄与性别
头颈部肿瘤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 ,但发病高峰多在40岁以后。男 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头颈部肿 瘤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环境 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
02
头颈部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早期症状与表现
视力障碍
视力逐渐模糊、视野缺损、复 视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
耳鸣耳聋
分子标志物在诊断与预后中的应用
分子标志物可以用于早期诊断、预测病情进展和预后。例如,通过检测HPV DNA和E6/E7蛋白,可以诊断HPV相关口咽癌,并预测患者的生存率。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进展
PD-1/PD-L1抑制剂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
PD-1/PD-L1抑制剂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多项临床试验显示,PD-1/PD-L1抑制剂对 某些头颈部肿瘤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放化疗护理
根据治疗方案,定期进行放化疗,控 制肿瘤发展。
为了实现个性化治疗,需要建立精准医疗数据库,以收集和 整理患者的基因组、临床和病理信息。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深 入了解肿瘤的异质性、预测疗效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THANKS
感谢观看
鼻咽癌
鼻咽癌早期症状与头颈部肿瘤 相似,但鼻咽癌通常伴有鼻塞 、涕中带血等症状。
口腔癌
口腔癌的症状包括口腔溃疡、 口腔疼痛、牙齿松动等,而头 颈部肿瘤则多表现为肿块和淋
巴结肿大。
03
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01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切除,以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
术中病理检查
02
在手术过程中对切除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的性质
年龄与性别
头颈部肿瘤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 ,但发病高峰多在40岁以后。男 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头颈部肿 瘤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环境 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
02
头颈部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早期症状与表现
视力障碍
视力逐渐模糊、视野缺损、复 视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
耳鸣耳聋
分子标志物在诊断与预后中的应用
分子标志物可以用于早期诊断、预测病情进展和预后。例如,通过检测HPV DNA和E6/E7蛋白,可以诊断HPV相关口咽癌,并预测患者的生存率。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进展
PD-1/PD-L1抑制剂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
PD-1/PD-L1抑制剂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多项临床试验显示,PD-1/PD-L1抑制剂对 某些头颈部肿瘤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放化疗护理
根据治疗方案,定期进行放化疗,控 制肿瘤发展。
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PPT60页

治疗验证 QA验证及治疗
实实施施治治疗
作者 Butler 等人 Dawson 等人
经选择的已发表头颈部IMRT系列所报道结果
病例数 20
部位
局部控制(% )
局部区域控制 (%)
总体生存(%)
多部位
未知
85*
未知
58
多部位
未知
79(2年)
Lee 等人
Chao 等人和 Ozyigit等人
75(5年)
未知
总生存率46.1% 54.5%
46.2%
50.9%
K.K.Fu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8:7-16
头颈部鳞癌各分割方法的早反应比较
分割方法
3级 3级+ 急性反应比
常规分割
35.0% 26.8%
超分割
54.5% 28.0% ρ=0.0001
加速超分割+间隔 50.4% 27.6% ρ=0.0002
总的放射治疗时间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
Suwinsky等报告868例头颈部癌的结果:
OTT 例数 % 5年无复发生存率% 危险度 p值
<40天 102 12
81%
1.451 <0.0001
40~45天 405 46
74%
46~50天 258 30
64%
>50天 103 12
53%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9;56:399~412
49% 19%
73% 24%
65% 34%
超分割照射(%) p值
63% 57%
p=0.06 p<0.004
头颈部鳞癌治疗进展PPT课件

主要手段之一 , 超
手术治疗缺点
过100年历史,手术
1 根治性手术通常导致外形改
治疗与放射治疗的
变
综合成功为许能多保病种全性治2 疗影响尤重要为器重官的要功能,如语言
的标准治疗模式
、吞咽、咀嚼等
3 晚期疾病局部和远地失败率
很高
头颈部鳞癌治疗进展
诱导化疗后,肿瘤的远处转移率低于单纯放疗(RT)及同期 放化疗(RCT)
10
6
加速超分割 1.5~1.6
10~15
6~8
后程超分割* 后1.5
10
6~8
改良加速 先小野后大野
超分割*
1.6
10
6~8
头颈部鳞癌常规与超分割照射3年生存率 分类比较
解剖部位
口腔癌 T1-2 T3-4 口咽癌 T1-2 T3-4 喉癌 T1-2 T3-4
常规照射(%)
PF
Cisplatin 100 mg/m2 IV Day 1
5-FU 1000 mg/m2/d x 5 days
Every 3 wks for 4 cycles (n =
181)
OS
Follow-up every 3 mos Surgery for residual disease permitted 3 mos after RT
TPF
Docetaxel 75 mg/m2 IV Cisplatin 100 mg/m2 IV 5-FU 1000 mg/m2/d IV x 4
days Every 3 wks for 3 cycles (n = 280)
PF
Cisplatin 100 mg/m2 IV 5-FU 1000 mg/m2/d CI x 5 days
头颈肿瘤的免疫治疗PPT课件

前言
HNSCC 是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肿瘤,每年全世界新发约 有500,000例。大多数患者都为疾病晚期并且经过了多学 科的治疗。放疗、化疗和手术经常被联合应用以求得最佳 的治疗效果。对于疾病复发和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来说,治 愈不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化疗是主要的治疗。虽然最近的 进展中,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被批准和使 用,但是很晚期的局部复发或转移的 HNSCC 总生存率仍 然很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人体会利用一些检查点来抑制免疫反应,并通过这种方式 减少了正常人体组织的破坏,否则在面对外部刺激时会发 生不受控制的免疫反应。而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免疫检查点, 抑制T细胞激活,从而逃避免疫杀伤,生长不受控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这些正常的免疫调节途径,增 强T细胞激活,从而加强免疫监控和肿瘤细胞清除。
另一例I期的临床研究, 38 名复发或转移的 EB 病毒相关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四个周期的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化疗后, 进行六次的自体 T 细胞输注。虽然通过这个单臂研究很难 分析出在这一过程中的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相对优势,但值 得注意的是,过继性细胞疗法后,五例患者超过34个月不 需要任何进一步的化疗。
免疫系统在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免疫系统和肿瘤发生的最新进展也促进了 HNSCC 在免疫 治疗领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有效并且低毒性的治疗方案。 很多的方法正在研究当中,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疫苗 和过继性T细胞治疗。这里我们将总结HNSCC在免疫治疗 的最新领域异性免疫治疗:目前正在开发针对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的细胞,使其产生细胞免疫,清除现有的人乳头状瘤 病毒,消除已经存在的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的病变,并 防止新病变的形成。
头颈肿瘤治疗 PPT课件

方法
HFX Standard RT (70Gy)
5-y LC
52%
P = 0.001
18%
Standard RT HFX AFX with split course AFX Concomitant Boost Rt
better LC for HFX and boost RT (p = 0.045, 0.050)
RTOG 73-03
Purpose: Which one is prefer? Preoperative RT or Postoperative RT?
Materials Hypopharynx carcinoma Resourse: France Gustave Roussy Cancer Institute Results: 4yr OS
P
0.08 <.01 <.02
2yr 59% 5yr 55%
2yr 84% 5yr 70%
.05
2yr 81% 5yr 49% 2yr 73% 5yr 58%
NS
LF: local failure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6
结论
术后同步放化疗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不增加放射并发症
头颈部肿瘤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头颈肿瘤的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以上三者的综合治疗 生物反应调节剂 分子靶向治疗 中医中药
手术治疗
主要手段之一 , 超过100年历史
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的综合 成为许多病种的标准治疗模式
手术治疗缺点
局部复发多发生于化放疗组。 2/3患者可通过化放疗保留喉的正常功能。
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精品PPT课件

5
颈部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颈部先天性疾病: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淋 巴管瘤、血管瘤。
颈部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颈淋巴结炎及颈淋巴结增生
6
甲状腺良性肿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多见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多发结节,可出现压 迫症状。
甲状腺瘤:临床多见女性,单发结节,与单发结肿难区别。 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见甲状腺肿痛,血沉增快,甲功异常,治疗用泼尼松。 甲状旁腺肿瘤
上海肿瘤医院: 诊断总体符合率 89.7% 天津市肿瘤医院: 诊断总体符合率 90% 我院:诊断恶性符合率90.75%
诊断良性符合率77.98% 发现恶性征象敏感度:57.47%
10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现状
目前临床上对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有经验的医 院其准确性可达90%以上,其中假阴性率小于5%。FNA对大小在1~4cm 病 灶诊断准确率最高,但如肿物过小(<1cm)或过大(>4cm)都因不利于 取材而造成诊断准确率下降。在欧美国家及香港细针穿刺检查已代替术中冰 冻检查。我院开展细胞学检查较早,但甲状腺器官的穿刺病理学很少。国内 同样开展的不多。
分区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择区颈淋巴结清除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
17
按手术适应证划分
根据淋巴结临床检查结果无转移(cN0)或有转移(cN1-cN3)来决定手术方 式。
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Elective neck dissection)(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 术)。
巴
要的是分区的解剖
结
分界。
的
分
区
16
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分类
传统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经典颈淋巴结清除术(Classical neck dissection)。 改良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功能颈淋巴结清除术(Modified neck dissection)。
颈部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颈部先天性疾病: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淋 巴管瘤、血管瘤。
颈部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颈淋巴结炎及颈淋巴结增生
6
甲状腺良性肿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多见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多发结节,可出现压 迫症状。
甲状腺瘤:临床多见女性,单发结节,与单发结肿难区别。 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见甲状腺肿痛,血沉增快,甲功异常,治疗用泼尼松。 甲状旁腺肿瘤
上海肿瘤医院: 诊断总体符合率 89.7% 天津市肿瘤医院: 诊断总体符合率 90% 我院:诊断恶性符合率90.75%
诊断良性符合率77.98% 发现恶性征象敏感度:57.47%
10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现状
目前临床上对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有经验的医 院其准确性可达90%以上,其中假阴性率小于5%。FNA对大小在1~4cm 病 灶诊断准确率最高,但如肿物过小(<1cm)或过大(>4cm)都因不利于 取材而造成诊断准确率下降。在欧美国家及香港细针穿刺检查已代替术中冰 冻检查。我院开展细胞学检查较早,但甲状腺器官的穿刺病理学很少。国内 同样开展的不多。
分区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择区颈淋巴结清除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
17
按手术适应证划分
根据淋巴结临床检查结果无转移(cN0)或有转移(cN1-cN3)来决定手术方 式。
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Elective neck dissection)(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 术)。
巴
要的是分区的解剖
结
分界。
的
分
区
16
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分类
传统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经典颈淋巴结清除术(Classical neck dissection)。 改良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功能颈淋巴结清除术(Modified neck dissection)。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教材课件

特点
头颈部肿瘤的发病部位多在口腔、鼻腔、喉部、甲状腺等处,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人群。不同类型的肿瘤症状表现不同,如口腔癌表现为口腔溃疡、疼痛等,喉癌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
头颈部肿瘤的分类与特点
头颈部肿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空气污染等是主要危险因素。此外,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
放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放疗与手术联合
对于某些肿瘤,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以便手术切除,或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放疗与化疗联合
化疗药物可以缩小肿瘤,放疗则进一步杀死癌细胞,提高治愈率。
放疗与热疗联合
热疗可以增强放疗效果,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放疗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放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放疗并发症的康复指导
口干是头颈部放疗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可通过口腔运动和按摩来缓解症状,如进行张口练习、鼓腮练习和舌部运动等。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缓解口干症状。
口干
味觉减退是头颈部放疗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可通过尝试不同口味的食物来刺激味觉,如使用柠檬汁、香料等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香味。同时,保持口腔卫生也有助于缓解味觉减退症状。
放疗后的随访与康复指导
定期随访
放疗结束后,定期进行随访,观察肿瘤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功能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颈部、口腔和面部功能的恢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CHAPTER
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头颈部肿瘤的发病部位多在口腔、鼻腔、喉部、甲状腺等处,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人群。不同类型的肿瘤症状表现不同,如口腔癌表现为口腔溃疡、疼痛等,喉癌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
头颈部肿瘤的分类与特点
头颈部肿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空气污染等是主要危险因素。此外,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
放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放疗与手术联合
对于某些肿瘤,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以便手术切除,或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放疗与化疗联合
化疗药物可以缩小肿瘤,放疗则进一步杀死癌细胞,提高治愈率。
放疗与热疗联合
热疗可以增强放疗效果,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放疗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放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放疗并发症的康复指导
口干是头颈部放疗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可通过口腔运动和按摩来缓解症状,如进行张口练习、鼓腮练习和舌部运动等。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缓解口干症状。
口干
味觉减退是头颈部放疗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可通过尝试不同口味的食物来刺激味觉,如使用柠檬汁、香料等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香味。同时,保持口腔卫生也有助于缓解味觉减退症状。
放疗后的随访与康复指导
定期随访
放疗结束后,定期进行随访,观察肿瘤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功能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颈部、口腔和面部功能的恢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CHAPTER
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19%
73% 24%
65% 34%
超分割照射(%) p值
63% 57%
p=0.06 p<0.004
91% 57%
p =0.08 p =0.009
78% 63%
p =0.14 p< 0.001
加速超分割目的
抑制快增殖细胞再群体化
提高局控率但早、晚期反应增加
后程加速超分割的理论基础
肿瘤干细胞在受幅射线照射4周左右 时,加速再增殖可能最为明显,故采用 后加速超分割
头颈肿瘤治疗手段的缺陷与展望
• 手术治疗:手术风险大,功能器官保护差 • 放疗与化疗:不能做到对肿瘤和正常组织产生不同的作
用;提高疗效的同时就要付出增加急、慢性毒性的代价。 • 靶向药物治疗:能够做到对肿瘤与正常组织产生不同作
用,目前仍在临床试验中 • 提高局控、减少转移、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将是寻找
头颈部鳞癌各分割方法的2年疗效比较
2年未 常规分割 超分割 加速超分割+间隔 后加速超分割
n=268 n=263
n=274
n=268
局/区 46.0% 54.4%
47.5%
54.5%
控制率
ρ=0.045
ρ=0.050
无病 31.7% 37.6%
33.2%
39.3%
生存率
ρ=0.067
ρ=0.054
后加速超分割
58.8% 37.2% ρ=0.0001
*口腔、囗咽粘膜炎,唾液腺的急性反应在后加速超分割组更明显
K.K.Fu
改良(大小野)加速超分割照射方法
• 常规加速超分割照射:1.6Gy/次,日两次,间 隔6-8小时,照射野不变(BID)
• 改良加速超分割照射:1.6Gy/次,日两次,间 隔6-8小时,第一次照射用小野针对原发肿瘤, 第二次照射改用大野,包括可能受侵范围 (MBID)
3.通过肿瘤细胞在周期内的再分布,将在细胞周期内处于 敏感时相的肿瘤细胞杀伤,进而提高治疗比
4.每分次剂量减少时,对氧依赖性较小的单击致死的比例 增加
头颈部鳞癌常规与超分割照射3年生存 率分类比较
解剖部位
口腔癌 T1-2 T3-4 口咽癌 T1-2 T3-4 喉癌 T1-2 T3-4
常规照射(%)
• 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
头颈部肿瘤治疗概况
• 手术治疗从扩大根治转向保留器官或器官功能保 护,如半喉切除
• 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和改变分割照射方法则使放疗的 耐受性和临床疗效得到了提高
• 有效化疗药物在局部晚期SCCHN综合治疗中的 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总生存率46.1% 54.5%
46.2%
50.9%
K.K.Fu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8:7-16
头颈部鳞癌各分割方法的早反应比较
分割方法
3级 3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急性反应比
常规分割
35.0% 26.8%
超分割
54.5% 28.0% ρ=0.0001
加速超分割+间隔 50.4% 27.6% ρ=0.0002
5
24
超分割* 后1.5
10
6~8
改良加速 先小野后大野
超分割*
1.6
10
6~8
超分割照射的理论基础
1.哺乳动物细胞受幅射线照射后的亚致死损伤修复约2-4小 时,若两次放疗间隔大于4小时,则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大 于正常细胞
2.较少剂量一日多次照射可提高晚反应组织的耐受量,可 加大部分早反应肿瘤的损伤
调强放射治疗(IMRT)
• IMRT治疗头颈肿瘤的优势
– 允许更好的适形剂量分布 – 可制定以避开主要OARs、增加靶区照射剂量为目
分割放疗的不同模式
1.放射治疗分割方法变化
包括:分次剂量、分割次数、总剂量
2.总的治疗时间改变
缩短总的治疗时间(OTT)
放疗分割、分次方法
分割方法 剂量Gy/次 周分割数(次) 治疗间隔(小时)
常规
1.8~2.0
5
24
超分割
1.1~1.2
10
6
加速超分割 1.5~1.6
10~15
6~8
后程加速 先1.8~2.0
头颈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的方向。
头颈肿瘤综合治疗选择
• 最佳联合治疗模式包括非常规分割放疗、适形精确放疗、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靶向药物的最佳联合方式等的寻求
• 器官保留和功能保护,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的避免和处理 • 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最佳平衡点
头颈肿瘤放射治疗进展
放射治疗近年来进展的基础
1. 影像学的不断拓展 2. 放射治疗设备不断更新 3. 放射技术不断改进 4. 放射物理学的不断发展 5. 放射生物学的不断认识
总的放射治疗时间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
Suwinsky等报告868例头颈部癌的结果:
OTT 例数 % 5年无复发生存率% 危险度 p值
<40天 102 12
81%
1.451 <0.0001
40~45天 405 46
74%
46~50天 258 30
64%
>50天 103 12
53%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3;56:399~412
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的最新 进展
头颈部肿瘤概况
• 发病率 头颈部恶性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 HNC)发生率约为14/10万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6% -40% 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500万,2/3为Ⅲ、Ⅳ期
– 头颈肿瘤的死亡率约50%
• 病理类型
– >90%头颈肿瘤为鳞状细胞癌 (SCCHN)
放射治疗技术的变迁
过去20年中肿瘤放疗领域的主要进展 非常规分割放疗(altered fractionation) 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 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断层放疗(tomotherapy)和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GRT)
• 分子靶向药物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更 多选择途径
头颈肿瘤治疗选择
• T1-2期头颈部肿瘤
– 喉癌、口腔、口咽、下咽癌等(鼻咽癌放疗首选) – 放疗 vs. 手术
• 疗效相近 • 功能保留放疗明显好于手术治疗
• 局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优势
• 恶性程度高 • 易有邻近结构侵犯 • 颈淋巴结转移多见 • 肿瘤对放疗较敏感
73% 24%
65% 34%
超分割照射(%) p值
63% 57%
p=0.06 p<0.004
91% 57%
p =0.08 p =0.009
78% 63%
p =0.14 p< 0.001
加速超分割目的
抑制快增殖细胞再群体化
提高局控率但早、晚期反应增加
后程加速超分割的理论基础
肿瘤干细胞在受幅射线照射4周左右 时,加速再增殖可能最为明显,故采用 后加速超分割
头颈肿瘤治疗手段的缺陷与展望
• 手术治疗:手术风险大,功能器官保护差 • 放疗与化疗:不能做到对肿瘤和正常组织产生不同的作
用;提高疗效的同时就要付出增加急、慢性毒性的代价。 • 靶向药物治疗:能够做到对肿瘤与正常组织产生不同作
用,目前仍在临床试验中 • 提高局控、减少转移、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将是寻找
头颈部鳞癌各分割方法的2年疗效比较
2年未 常规分割 超分割 加速超分割+间隔 后加速超分割
n=268 n=263
n=274
n=268
局/区 46.0% 54.4%
47.5%
54.5%
控制率
ρ=0.045
ρ=0.050
无病 31.7% 37.6%
33.2%
39.3%
生存率
ρ=0.067
ρ=0.054
后加速超分割
58.8% 37.2% ρ=0.0001
*口腔、囗咽粘膜炎,唾液腺的急性反应在后加速超分割组更明显
K.K.Fu
改良(大小野)加速超分割照射方法
• 常规加速超分割照射:1.6Gy/次,日两次,间 隔6-8小时,照射野不变(BID)
• 改良加速超分割照射:1.6Gy/次,日两次,间 隔6-8小时,第一次照射用小野针对原发肿瘤, 第二次照射改用大野,包括可能受侵范围 (MBID)
3.通过肿瘤细胞在周期内的再分布,将在细胞周期内处于 敏感时相的肿瘤细胞杀伤,进而提高治疗比
4.每分次剂量减少时,对氧依赖性较小的单击致死的比例 增加
头颈部鳞癌常规与超分割照射3年生存 率分类比较
解剖部位
口腔癌 T1-2 T3-4 口咽癌 T1-2 T3-4 喉癌 T1-2 T3-4
常规照射(%)
• 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0%
头颈部肿瘤治疗概况
• 手术治疗从扩大根治转向保留器官或器官功能保 护,如半喉切除
• 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和改变分割照射方法则使放疗的 耐受性和临床疗效得到了提高
• 有效化疗药物在局部晚期SCCHN综合治疗中的 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总生存率46.1% 54.5%
46.2%
50.9%
K.K.Fu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0;48:7-16
头颈部鳞癌各分割方法的早反应比较
分割方法
3级 3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急性反应比
常规分割
35.0% 26.8%
超分割
54.5% 28.0% ρ=0.0001
加速超分割+间隔 50.4% 27.6% ρ=0.0002
5
24
超分割* 后1.5
10
6~8
改良加速 先小野后大野
超分割*
1.6
10
6~8
超分割照射的理论基础
1.哺乳动物细胞受幅射线照射后的亚致死损伤修复约2-4小 时,若两次放疗间隔大于4小时,则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大 于正常细胞
2.较少剂量一日多次照射可提高晚反应组织的耐受量,可 加大部分早反应肿瘤的损伤
调强放射治疗(IMRT)
• IMRT治疗头颈肿瘤的优势
– 允许更好的适形剂量分布 – 可制定以避开主要OARs、增加靶区照射剂量为目
分割放疗的不同模式
1.放射治疗分割方法变化
包括:分次剂量、分割次数、总剂量
2.总的治疗时间改变
缩短总的治疗时间(OTT)
放疗分割、分次方法
分割方法 剂量Gy/次 周分割数(次) 治疗间隔(小时)
常规
1.8~2.0
5
24
超分割
1.1~1.2
10
6
加速超分割 1.5~1.6
10~15
6~8
后程加速 先1.8~2.0
头颈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的方向。
头颈肿瘤综合治疗选择
• 最佳联合治疗模式包括非常规分割放疗、适形精确放疗、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靶向药物的最佳联合方式等的寻求
• 器官保留和功能保护,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的避免和处理 • 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最佳平衡点
头颈肿瘤放射治疗进展
放射治疗近年来进展的基础
1. 影像学的不断拓展 2. 放射治疗设备不断更新 3. 放射技术不断改进 4. 放射物理学的不断发展 5. 放射生物学的不断认识
总的放射治疗时间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
Suwinsky等报告868例头颈部癌的结果:
OTT 例数 % 5年无复发生存率% 危险度 p值
<40天 102 12
81%
1.451 <0.0001
40~45天 405 46
74%
46~50天 258 30
64%
>50天 103 12
53%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3;56:399~412
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的最新 进展
头颈部肿瘤概况
• 发病率 头颈部恶性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 HNC)发生率约为14/10万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6% -40% 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500万,2/3为Ⅲ、Ⅳ期
– 头颈肿瘤的死亡率约50%
• 病理类型
– >90%头颈肿瘤为鳞状细胞癌 (SCCHN)
放射治疗技术的变迁
过去20年中肿瘤放疗领域的主要进展 非常规分割放疗(altered fractionation) 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 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断层放疗(tomotherapy)和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GRT)
• 分子靶向药物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更 多选择途径
头颈肿瘤治疗选择
• T1-2期头颈部肿瘤
– 喉癌、口腔、口咽、下咽癌等(鼻咽癌放疗首选) – 放疗 vs. 手术
• 疗效相近 • 功能保留放疗明显好于手术治疗
• 局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优势
• 恶性程度高 • 易有邻近结构侵犯 • 颈淋巴结转移多见 • 肿瘤对放疗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