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水砷筛查报告
生活饮用水砷原子荧光检测专题报告

生活饮用水砷原子荧光检测专题报告随着人们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活饮用水砷原子荧光检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专题报告将就生活饮用水砷原子荧光检测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人们对饮用水安全的认知水平,并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背景和意义砷是一种有毒元素,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
在饮用水中,砷的存在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皮肤癌、膀胱癌等。
因此,对生活饮用水进行砷含量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而原子荧光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灵敏度高、干扰小的检测方法,在饮用水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方法和原理本专题报告将介绍原子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原子荧光检测是一种基于原子在激发状态下发射出荧光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被测元素的原子受到光源发射的宽带激发光照射后,会处于激发态。
当这些激发态原子返回基态时,会发射出一定波长的荧光。
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三、应用和优势原子荧光检测技术在饮用水检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对水样中的砷进行定量分析。
相较于其他检测方法,原子荧光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小、操作简便等优势。
此外,该技术还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能够为饮用水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论和建议通过对生活饮用水砷原子荧光检测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本专题报告得出以下结论:原子荧光检测技术在饮用水砷含量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灵敏度高、干扰小、操作简便等优势能够为饮用水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了更好地发挥原子荧光检测技术在饮用水安全保障中的作用,我们建议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工作,提高检测水平和能力;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知水平,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砷中毒地区外环境砷暴露水平的研究现状

砷中毒地区外环境砷暴露水平的研究现状崔艳丽;王三祥;王正辉;王大朋;刘建;安艳【摘要】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病区居民健康的地方病.根据砷源不同,分为饮水型职业性砷中毒、燃煤型职业性砷中毒和职业性砷中毒.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于饮用水中的砷而引起的慢性砷中毒.饮水中的砷还可以通过农田灌溉等引起粮食、土壤等砷浓度的升高,间接危害居民健康.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饮水型砷中毒地区饮用水砷超标,不同研究中土壤、粮食等砷含量测定结果并不一致.燃煤型砷中毒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省和贵州省.高砷煤燃烧释放砷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空气中的砷污染烘烤的食物经口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砷中毒.在对高砷煤地区的研究中发现,空气、烘烤食物等基本超出国家标准.含砷矿石的开采、含砷农药的制备使用等,如果防护措施不当或生产事故等原因造成机体摄入砷,引起职业性砷中毒.本文就不同类型砷中毒地区外环境中砷暴露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砷中毒地区外环境中砷的分布情况及暴露水平.【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年(卷),期】2011(032)002【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砷;外环境【作者】崔艳丽;王三祥;王正辉;王大朋;刘建;安艳【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医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苏州大学医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苏州大学医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苏州大学医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9.9地方性砷中毒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危害较大。
目前已知中国、印度、孟加拉、智利、阿根廷等20多个国家有不同程度的砷中毒流行,我国是地方性砷中毒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长期暴露于高砷环境可致慢性砷中毒,导致掌砣角化、色素脱失、色素沉着等皮肤病变,也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神经系统损伤及肝脏等多脏器的损伤,砷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还会引起人体多部位癌症,如皮肤癌和肝脏、肾脏肿瘤等。
生活饮用水中汞硒砷 方法证实报告

还原剂:硼氢化钾溶液:称取0.5g氢氧化钠溶于100 ml水中,加入1.0 g硼氢化钾,混匀。此溶液用于汞的测定,临用时现配,存于塑料瓶中。
硫脲-抗坏血酸溶液:称取硫脲和抗坏血酸各5.0g,用100 ml水溶解,混匀,测定当日配制。
汞标准溶液
试样的测定
汞
按照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的条件测定试样的原子荧光强度。超过校准曲线高浓度点的样品,对其消解液稀释后再行测定,稀释倍数为f。
砷
量取5.0ml 试样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2ml 盐酸溶液2ml 硫脲-抗坏血酸溶液(6.20),室温放置30min(室温低于15℃时,置于30℃水浴中保温30min),用水稀释定容,混匀,按照与绘制校准曲线相同的条件进行测定。超过校准曲线高浓度点的样品,对其消解液稀释后再行测定,稀释倍数为f。
元素
标准系列质量浓度
Hg
0
0.10
0.20
0.40
0.60
0.80
1.0
As
0
1
3
5
7
10
20
校准曲线的绘制
汞
采用自行确定的最佳测量条件,以盐酸溶液为载流,硼氢化钾溶液为还原剂,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测定汞标准系列的原子荧光强度,以原子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汞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砷
采用自行确定的最佳测量条件,以盐酸溶液为载流,硼氢化钾溶液为还原剂,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测定各元素标准系列的原子荧光强度,以原子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相应元素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校准
注:仪器包括采样、前处理、分析过程涉及到的所有仪器。
表1-4 使用试剂及溶剂登记表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因饮用污染地下水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病、神经病和癌症等。
在中国,地方性砷中毒患者数量一直较高。
研究该病的流行病学因素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的流行病学影响因素,以期提供科学依据,为控制和预防该病的发生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居民进行调查和分析。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水类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受试者饮水类型信息;
2. 砷暴露水平:通过检测地下水中的砷含量,确定受试者砷暴露水平;
3. 受试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
4. 症状和疾病情况:询问受试者是否有地方性砷中毒相关症状和疾病。
四、预期结果和讨论
通过本研究,预期得到以下结果:
1. 饮水类型与砷中毒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2. 砷暴露水平和砷中毒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3. 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因素与砷中毒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4. 探讨不同因素对砷中毒的影响是否有交互作用。
通过分析以上结果,探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
制措施,为控制和预防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报告根据《2021年XX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工作要求,县疾控中心组织开展了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一、内容与方法(一)监测范围全县所有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
(二)监测内容及方法1.监测村的基本情况。
包括乡(镇)、村名、病区村常住户数、常住人口数、历史(改水之前)水氟含量等;2.生活饮用水氟含量监测。
如果监测村已经改水,则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并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含量;3.氟斑牙病情监测。
检查全村当地出生并居住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率不低于XX%。
(三)病例诊断及样品检测方法1.氟斑牙诊断。
采用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进行检查和判定。
2.水样采集与保存。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 5750.2)。
3.水氟检测。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执行,并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进行水氟含量超标与否的评价。
二、监测结果(一)生活饮用水氟含量监测结果全县共有病区村XX个,分布于XX镇、XX镇、XX镇,常住居民XX户,共有XX人。
各病区村均已改水,工程改水率XX%,工程正常运转率XX%。
历史监测水氟含量为(1.1-2.3)mg/L,最近一次监测水氟合格率XX%。
2021年以行政村为单位,各自然村所在行政村采一份末梢水。
(二)氟斑牙病情监测结果本年度在全县XX个病区村共检查当地出生并居住的8-12周岁儿童XX人,其中氟斑牙患者XX人,氟斑牙患病率XX%。
三、主要结论(一)各病区村均已改水,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
饮水氟含量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8-12周岁当地出生并居住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XX%,各病区村出生并居住的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30%,所有病区村达到控制标准。
根据以上结论我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达到控制标准。
(二)氟斑牙患者主要集中在XX村和XX村XXXX年X月改水,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从XXXX年下半年开始,氟斑牙患病率与当地常住居民饮用自来水的年限有关。
陕西省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改水降砷现状调查

S r e n t s a u f a s ni o i o i e i n n i ki t r u v y o he t t s o r e c t x c ss r g o s a d dr n ng wa e i pr v m e t i g — r e c a e s o ha nx o i c m o e n n hi h a s ni r a f S a iPr v n e
饮水 型 地方 性 砷 中毒 是 居 住 在 特 定 地 理 环 境 条
件下 的居 民 , 期通 过饮 水摄 入 过量 的无 机砷 而引起 长
的 以皮 肤色 素脱 失 或 ( 过 度沉 着 、 和) 掌跖 角化 及 癌变 为 主 的 全 身 性 的 慢 性 中 毒 。 据 以 往 调 查 资 料 显
防 治 研 究 . — i fn t g 1 3 cm E mal a pi @ 6 .o : n
h t : / wy - x p r dc l. e. n;E- i: d e g a h @ malxt . d . n tp / g xy . ei ias n t c o malme g o rp y i ju e u c .
a ea t he r s nd nt ’i e iy and ont c s r c ded o c nfr a i r s wih t e po e s d ntt c a t e or f r o im ton; Fil o e va i n e d bs r to on he ou c s f t s r e or
第3 卷第1 3 期 ‘ 3 。 201 0 2年 3月
国 外 医 学 医 学 地 理 分 册
Fo RE I N ED I G M CA L C I S EN CE EC T1 N F ED G Eo G RA PH Y S 0 0 M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2021年业务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方案在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XX医科大学的领导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地病中心〕全体职工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在防治监测、科学研究、XX教育、学科建立、技术咨询、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地方病防治1.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工程—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工程协助卫生部制定了“卫生部与XX省省部合作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工程考核评估方案〞。
协助卫生部对XX省、XX省开展了针对改炉改灶执行情况的综合督导检查。
同时,按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要求,承当消除燃煤污染性氟中毒工程省份每月上报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并编成“地方病动态〞,向工程省份反响,从总体上到达了促进工程进展的目的。
2.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工程协助卫生部组织执行了2021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工程,制定了技术方案,并开展了工程启动、培训、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等工作。
2021年4月,2021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工程总结暨2021年度工程启动会议在XXXX召开。
会上,总结了2021年度工程执行情况,讲解了2021年度工程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并培训了EPI INFO 数据库相关知识。
为了解2021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工程执行进展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工程执行质量,及时发现和指导解决工程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难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于2021年6月份,向各工程省了解了工程进展情况并撰写工程进展报告。
于2021年7月份组织开展了对XX、XX、XX、XX和XX5个地方病重点省份的技术督导工作。
于2021年8月份,根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地方病防治工程督导的通知?,收集各工程省督导自查结果进展汇总分析,并向卫生部汇报了督导自查的根本情况。
9.18 公共卫生综合干预、寄生虫和地方病防治 相关答案1

《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解读1.研究发现,阳光对健康的作用有:(6分)A以上都是。
B主要的授时因子;C促进骨骼健康和增强免疫;D预防近视;E抗抑郁;考生答案:A难易程度:一般2中小学生户外活动不足通常是指:(6分)A4小时;B1小时;C5小时。
D3小时;E2小时;考生答案:E难易程度:一般3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每天以娱乐为目的的视屏行为每天小于多少小时?(6分)A4小时。
B2小时;C3小时;D1小时;E0.5小时;考生答案:D难易程度:一般4学生常见病通常不包括:(6分)A肥胖;B心理健康问题。
C脊柱弯曲异常;D近视;E艾滋病;考生答案:E难易程度:一般5《学生参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在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可用于什么工作之中?(6分)A学校环境卫生监测工作;B学生肥胖防控工作;C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
D学校体育卫生监督工作;E学生近视防控工作;考生答案:C难易程度:一般6多病共防的一级干预措施包括:(10分)A实施双向转诊。
B改善学校环境;C促进良好行为和生活方式养成;D普及健康生活;E发现高危人群;考生答案:B,C,D难易程度:一般7关于多病的特征,下列描述哪些是正确?(10分)A通常用于一般人群;B包含儿童青少年多种常见病;C包含危害健康行为的聚集;D通常指临床有一个疾病诊断后发现有其他相关疾病;E包含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共存。
考生答案:A,B,C,E难易程度:一般8建立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治理体系,需要多方协同,包括:(10分)A政府将强政策制定,实施考核评议;B家庭增强主动健康意识,培养健康行为;C社区建设友好环境,提供健康相关的公共设施。
D专业机构做好监测,提供技术;E学校加强健康教育;考生答案:A,B,C,D,E难易程度:一般9当前学生多病共防可以倡导:(10分)A动起来;B(食物)粗一点;C辣一点。
D亲太阳;E少夜灯;考生答案:A,B,D,E难易程度:一般10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需要开展三项监测,包括行为监测、常见病监测和教室课桌椅及采光照明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下所完成的 # 该项目历时 ! 年 $!""! " !""# 年 %! 积累了大量资料和数据 !现初步分析总结如下 #
! 材料与方法 !"! 筛查范围 & 西部地区的内蒙古 ’ 新疆 ’ 宁 夏 ’ 青
海 ’ 四川 省区和新疆 生产 建 设 兵 团 ( 中 部 地 区 的 山 西’吉林’黑 龙 江 ’安 徽 ’河 南 省 (东 部 地 区 的 山 东 省 # 选择筛查地区的原则为 ! 以原有病区为基础 向四周扩展 (" 根据以往调查资料的线索在高砷区 周围进行筛查 (# 根据高砷区成因的地质资料选择 筛查地点 ($ 选择人口较多的地区 #
!69
质量控制 ( 对参与工作的所有人员都要进行专
图 ! 全国地方性砷中毒水砷筛查县分布图
业培训 ! 统一认识 ) 统一方法 ) 统一标准 ’ 严格按生 活饮用水水质检测要求采样 ) 检测 ’ 水样的砷测定 除按方案中要求操作以外 ! 一律按国家有关标准执 行 " 参见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所附 标准 $% 各项工作原始记录要完整 ! 注意保存 ’ 在项 目进 行期间 ! 卫 生部疾病 控 制 司 ) 联 合 国 儿 童 基 金 会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各省现场进行督导 ’
"%B!"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年 $ 月 !" 日第 !% 卷第 ! 期 &’()*+*,)-./(01 ! 234*!" ! !""# !501**!% ! 607!
" " 现场调查
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 高砷区水砷筛查报告
沈雁峰 孙殿军
目的
赵新华
于光前
) 摘要* 方法
查清中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高砷区的分布 ! 为防治与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 ;6!
结
果
高砷井检出率 高砷井检出率 高砷井检出率 高砷井检出率
筛查地区水砷分布 ( 此次筛查了 !! 个省区及
新 疆 建 设 兵 团 的 !01 个 县 和 !0 个 师 饮 水 水 源 ! 其 中水砷在 %&%$ # %&! ’( # ) 的有 !2 个县和石河子兵 团 ! 水砷在 %&! # %&$ ’( # ) 的有 !3 个县和 0 个师 ! 水砷 4 %&$ ’( # ) 的有 !3 个县 ’ 水砷超标的共有 53 个县 和 3 个师 ’ 地 图 中 未 包 括 新 疆 生 产 建 设 兵 团 " 图 !$’ 高砷井检出率 6 !" 的有 05 个县及石河子 兵团 ! 检出率在 !" # $" 的有 !$ 个县和 ! 个师 ! 检 出率在 $" # !%" 的有 2 个县和 ! 个师 ! 求 ! 普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 ! 采用统一试剂盒半定量法 调查覆盖面为 %% 个省 $ 区 % 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 个县和 %! 个师 ! 水砷超标
进行筛检居民饮水砷 # 结果
有 #> 个县和 > 个师 # 共筛查水井 !"’ ’>" 眼 ! 高砷井检出率为 !7(!? ! 内蒙古自治区检出率最高为 ’7"&? ! 黑龙 江省最低为 "7")? # 高砷暴露人口 %%" (%! 人 ! 其中儿童 %) )(% 人 # 结论 地方性砷中毒流行较重 ! 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西部地区 # ) 关键词 * 砷中毒 ( 流行病学研究 ( 分布 西部地区高砷井分布范围较广 ! 且
基金项目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项目 $!""!$%" % 作者单位 &%&""’(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 病控制中心 作 者 简 介 & 沈 雁 峰 $%)(& " %! 男 ! 黑 龙 江 省 五 常 县 人 ! 副 研 究 员 ! 从事地方病防治研究 $*+,-. &/01/2345.-678978.76: % 通讯作者 & 孙殿军 $*+,-. &;4:0<2=+;7895+47=0476: %
井 0%8 83% 眼 ! 筛查出高砷井 $ 525 眼 ! 高砷井检出 率为 0&70" ! 其中 ! 内蒙古检出率最高为 8&%$" ! 其 次为吉林 7&32" ! 四川 ) 山东 ) 黑龙江省检出率不足
!" ’ 而检出水砷 4 %&$ ’( # ) 的水井为山西 15 眼 )
内蒙古 37 眼 )新疆 01 眼 "表 0$’
省别 安徽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山东 四川 河南 内蒙古 山西 新疆兵团 > 新疆 青海 合计 筛查县 县数 超标县数 " 8$ 率 人数 筛查人数 % 8$ 高砷暴露人数 暴露率 儿童数 筛查儿童数 " 8# 高砷暴露儿童数 暴露率
万方数据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年 $ 月 !" 日第 !% 卷第 ! 期 &’()*+*,)-./(01 ! 234*!" ! !""# !501**!% ! 607!
表"
饮水型砷中毒筛查结果
#$%&’ " ()*’’+ *’,-&., /0 1*2+32+4 5$.’* $*,’+2,6
!%" 的有 7 个县 " 图 0 $’ 从筛查县覆盖面来看 ! 在
内 蒙 古 !5 个 筛 查 县 中 ! 共 查 出 !% 个 有 高 砷 井 的 县 ! 占 2!&53" % 在新疆 !0 个筛查县中 ! 有高砷井 的 县为 8 个 ! 占 77&72" % 在山西筛查 !5 个县 ! 有高砷 井的县为 5 个 ! 占 08&$2" %宁夏 )安徽和吉林查出高 砷县的比例也较大 !但筛查县数较少 "表 !$’
)?(@ A-’20 *
5B5 )=37(’ &@(%>7(> ( A&))
C-&=3(). &-2( &8*********6’.*&>( DC &9""": %;## $!""#%"!: "%B!$"#
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病区居民健康 的地方病 ! 在我国发现较晚 # 目前我国高砷地区和 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分布情况还并不十分清楚 ! 给 防治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 所以 ! 尽快查清 我国 高砷区和地 方 性 砷 中 毒 病 区 的 分 布 成 为 当 务 之急的一项重要工作 # 本次筛查工作是在我国政府 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支持下 ! 在中国疾病 预防控制 中心 地 方 病 控 制 中 心 和 各 项 目 省 共 同 努
) 670.’/&.*
8
!"#$ %&’!()’*+!
"&9:.’ ;)<.=&> ,’.?)9@.AB! A5) C)’A)9 D( #’<)E.= -.@)&@)
879(&.*:(
CD -:E=;F-G,F= F8= 5,;-6 0-;F9-54F-D: 3,FF=9: DH 09-:I-:G J,F=9 =:0=+-6 ,9;=:-;+ -: L66D90-:G FD F8= 0=+,:0 DH -F8= O9-:I-:G
;!7
砷中毒不同地区筛查结 果 ( 从不同地 区分布
;6;
筛查地区人群分布 ( 共筛查 !3 3!1 5$$ 人 ! 其
看 ! 西部地区筛查县超标率为 $!&21" ! 高砷井检 出 率为 3&11" ! 高砷暴露人口率为 0&08" ! 高砷儿童暴 露率为 !&$!" ’ 高砷井分布范围及高砷暴露人口数 和儿童数由大到小顺序为西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东 部地区 "表 3$’
K8-:,! F84; FD DHH=9 , ;6-=:F-H-6 5,;-; HD9 0-;=,;= ;F401 ,:0 39=E=:F-D:7 ;(.4-20
-+3.=+=:F,F-D: ;68=+= DH 0-;F9-54F-D: DH K8-:, =:0=+-6 ,9;=:-;+ .! 5DF8 ;,+3.-:G ;49E=1 ,:0 DE=9,.. ;49E=1 J=9= 4;=07 C8= ,+D4:F DH J,F=9 ,9;=:-6 J,; 0=F=9+-:=0 51 8,.H$M4,:F-F,F-E= H,;F 9=,G=:F$5DN +=F8D07 <(0=>.0 J,F=9 =:0=+-6 ,9;=:-;+ 0-;F9-54F=0 -: %% 39DE-:6=; ,:0 %#%6D4:F-=;7 P: &%6D4:F-=; ! F8= 09-:I-:G J,F=9 ,9;=:-6 6D:F=:F D4F:4+5=9=0 "7"& +GQR7 P: !"’ ’>" J,F=9 J=..; ;69==:=0! F8= 0=F=6F=0 9,F= DH 8-G8 ,9;=:-6 6D:F=:F $+D9= F8,: "7"& +GQR% J,; !7()? ! J-F8 F8= 8-G8=;F -: P::=9 SD:GD.-, ’7"&? ! F8= .DJ=;F -: T=-.D:G<-,:G U9DE-:6= "7")?7 5-)&>=0*-)0 *:0=+-6 ,9;=:-;+ -: J=;F=9: ,9=,; ;39=,0; J-0=.1 ,:0 39=E,-.; ;=9-D4;.1 ( F8=9=HD9= ! F8= =+38,;-; DH L9;=:-6 3D-;D:-:G ( *3-0=+-D.DG1 ;F40-=; ( O-;F9-54F-D: =:0=+-6 ,9;=:-;+ 39=E=:F-D: ,:0 6D:F9D. ;8D4.0 5= 34F -: J=;F=9: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