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光伏玻璃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光伏玻璃尺寸标准

光伏玻璃尺寸标准

光伏玻璃尺寸标准一、玻璃尺寸光伏玻璃的标准尺寸为1.9x2.95米,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

在选择尺寸时,应考虑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和安装位置,以确保光伏玻璃能够覆盖整个太阳能电池板,并且与周围的建筑物或环境相协调。

二、透光率光伏玻璃的透光率是衡量其透过光线能力的指标。

高透光率可以确保太阳能电池板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并转化为电能。

标准光伏玻璃的透光率通常在88%至92%之间,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三、厚度光伏玻璃的厚度根据其用途和强度要求而异。

一般来说,较厚的玻璃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冲击,但也会增加成本和重量。

常见的厚度范围在3毫米至6毫米之间,具体取决于应用场景和设计要求。

四、强度光伏玻璃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承重能力,以确保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会破裂或损坏。

通常,光伏玻璃采用高强度、耐冲击的钢化玻璃制成,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冲击。

五、重量光伏玻璃的重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过重的玻璃可能会对建筑物造成负担,增加支撑结构的成本。

因此,在选择光伏玻璃时,应考虑其重量与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和设计风格相协调。

六、温度系数温度系数是指光伏玻璃的温度变化对透光率的影响程度。

由于光伏玻璃暴露在阳光下,其温度会随着阳光的照射而升高,这可能会导致透光率下降。

因此,选择具有较低温度系数的光伏玻璃可以确保其在不同温度下的透光率保持稳定。

七、耐候性光伏玻璃应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一般来说,光伏玻璃采用镀膜技术进行处理,以增强其耐候性和抗紫外线能力。

这种镀膜能够有效地防止紫外线照射下玻璃的老化和龟裂现象发生。

同时,在寒冷地区使用的光伏玻璃还应考虑防结霜和防雪压等因素,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使用需求。

八、抗紫外线紫外线对玻璃的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会导致玻璃老化、龟裂等问题。

因此,选择具有较好抗紫外线能力的光伏玻璃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高性能的光伏玻璃采用特殊的涂层或材料来吸收或反射紫外线,以增强其抗紫外线能力。

太阳能电池用玻璃标准

太阳能电池用玻璃标准

太阳能电池用玻璃标准
太阳能电池用玻璃的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厚度:根据光伏业中的实际应用,常用的厚度为3.2mm±0.3mm的普通规格。

2.透光率:玻璃的透光率应高于90%,在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波长范围内
(320-1100nm)透光率达91%以上,对于大于1200nm的红外光有较高的反射率。

3.耐久性:玻璃应能耐太阳紫外光线的辐射,透光率不下降。

4.外观质量:太阳能级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如太阳电池玻璃
含铁量不得大于0.015%,可见光透射比大于或等于91.5%(折合约3mm标准厚度),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大于或等于91.0%(折合3mm标准厚度)。

5.太阳能级性能:太阳电池用玻璃的太阳能级性能包括厚度、尺寸偏差、厚薄差、
对角线差、弓形弯曲度、波形弯曲度等要求。

具体标准可能因不同的生产厂家和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

6.安全性能:太阳电池用玻璃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性能要求,如抗冲击性能、抗风
压性能等。

这些要求通常在光伏组件的生产标准和行业规范中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可能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根据具体的产品规格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电池用玻璃,并关注相关标准的更新和变化。

光伏玻璃 标准

光伏玻璃 标准

光伏玻璃标准
光伏玻璃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学性能:光学性能检测主要包括透过率、反射率、偏光率和折射率等。

其中,透过率是指光线穿过玻璃后的亮度和强度,一般要求在90%以上;反射率是指反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比值,一般要求在8%以下;偏光率是指光线穿过光伏玻璃时受到的影响;折射率则是指光线在从一个介质穿过到另一个介质时发生偏转的现象,光伏玻璃折射率的稳定性对发电量的影响非常大。

2. 物理性能:物理性能主要包括玻璃的厚度、钢化性能、抗冲击性能等。

目前主流的光伏玻璃厚度为
3.2mm,而双玻组件光伏玻璃主要规格为2.5mm、2.0mm。

钢化性能需符合国标GB9963-88,或者封装后的组件抗冲击性能达到国标GB9535-88地面用硅太阳电池组件环境实验方法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3. 低铁含量:光伏玻璃要具有更低的Fe2O3(三氧化二铁)含量,国标规定超白压花玻璃Fe2O3含量应不高于0.015%,而普通玻璃的铁含量约为其10倍。

4. 高透射比:光伏玻璃要具有更高的光透射比,非镀膜3.2mm、镀膜3.2mm超白压花玻璃光伏透射比分别应不低于91.5%、93%,而普通玻璃(3.0mm)的透射比一般低于光伏玻璃5-7个百分点。

此外,光伏玻璃还应能耐太阳紫外光线的辐射,透光率不下降,并通过或符合国家标准GB/T 9963-1998和GB 2828-87。

请注意,以上标准可能会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具体选择和使用光伏玻璃时,建议参考最新的标准和规范。

光伏太阳能公司-光伏玻璃成品质量标准

光伏太阳能公司-光伏玻璃成品质量标准

天津xx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太阳电池用玻璃(试用稿)2009-7-10发布2009-8-20实施天津xx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太阳电池用钢化玻璃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连续辊压工艺生产的单面压花超白钢化玻璃,超白钢化玻璃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和节能建筑等方面,以下简称为光伏玻璃。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15763.2-2005《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9963-1998《钢化玻璃》ISO9050-2003《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JB/T 7979-1995 塞尺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3.技术要求3.1光伏玻璃尺寸要求3.2超白玻璃的弯曲度,弓形时应不超过0.3%,波形时应不超过0.2%。

3.3其它玻璃尺寸和及其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3.4 玻璃的外观质量:注:100mm直径的圆面积内划伤或夹杂物不允许超过2条(个)3.5.对有特殊要求的超白玻璃由供需双方商定。

3.6光伏玻璃透射比:光伏玻璃可见光区透射比应≥91.5%,在300nm-2500nm光谱范围内,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应≥91%。

3.7铁含量光伏玻璃铁含量应不高于120ppm。

3.8碎片状态取4片钢化玻璃试样进行试验,每块试样在50㎜×50㎜区域内的碎片数要求不少于40颗。

允许有少量的长条形碎片存在,其长度不得超过75㎜。

3.9抗冲击性试验取6块610㎜×610㎜钢化玻璃试样进行试验,试样破坏数不超过1块为合格,大于或等于3块为不合格。

试样为2块时,再另取6块做试验,试样必须全部不被破坏才为合格。

3.10耐热冲击性能钢化玻璃应耐200℃温差不破坏。

取4块试样进行试验,当4块试样全部符合规定时认为该性能合格。

当有2块以上不合格时,则认为不合格。

当有1块不符合时,重新追加1块试样,如果它符合规定,则认为该性能合格。

光伏玻璃的要求和生产特点

光伏玻璃的要求和生产特点

光伏玻璃的要求和生产特点光伏玻璃是一种高科技玻璃产品,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非常适合在太阳能技术中的应用。

但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光伏玻璃对材料和生产的要求比其他类型的玻璃更高。

本文将从要求和生产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光伏玻璃的重要要求1. 光透性。

光伏玻璃需要在不影响太阳能转化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玻璃本身的透明度。

这个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让太阳能更好地穿透,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光伏玻璃的美观度更高。

2. 耐久性。

光伏玻璃需要在长时间的暴晒和气候变化下仍能保持原状,不发生碎裂或者色彩褪失等情况。

这个要求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光伏玻璃本身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原本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能够持续生产电能。

3. 电性能。

光伏玻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其需要有良好的电性能。

这个要求包括:在光照下能够输出稳定的电流和电压,且有良好的耐久性。

二、光伏玻璃的生产特点1. 生产工艺比较复杂。

光伏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化学处理、镀膜、良温熔化、拉扁等多道工艺,每个工艺都需要高精度的控制。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个玻璃片的性能都符合要求。

2. 生产量比较小。

由于光伏玻璃需要高精度的制造,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多失效品,同时也很难大规模生产,因此产量相对较小,成本也比较高。

3. 成品存储需要特别注意。

由于光伏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存储的环境、方法都需要特别注意。

存放时需要避免阳光直射、水气浸润等,以确保其良好的性能。

总之,光伏玻璃的要求和生产特点比较复杂。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每一道工艺、每一个环节,以保证其品质。

同时,要加强研发,不断提高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光伏玻璃带来的环保、高效的太阳能发电方式。

建筑幕墙用光伏系统通用技术要求DB13∕T 2826-2018

建筑幕墙用光伏系统通用技术要求DB13∕T 2826-2018

建筑幕墙用光伏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用光伏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接入交流220V/380V 电压等级用户侧并网建筑幕墙用并网光伏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97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 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T 19939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30427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幕墙防雷设计规范JGJ 102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203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T 365 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JG/T 490 太阳能光伏系统支架通用技术要求JG/T 492 建筑用光伏构件通用技术要求IEC 61730-2 光伏(PV)组件的安全鉴定第2部分测试要求(Photovoltaic(PV) module safety qualification-Part2:Requirements for testing)3 术语和定义GB/T 2297和GB/T 1993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建筑幕墙用光伏系统 building integrated PV system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应用到建筑幕墙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由太阳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并网箱(柜)及防雷接地系统等部件组成。

4 分类太阳电池组件与幕墙结合类型分类如表1所示:1表1 太阳电池组件与幕墙结合类型分类5 要求5.1 整体性能要求5.1.1 设计要求5.1.1.1 建筑幕墙用光伏系统设计应有专项设计并作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一部分。

5.1.1.2 建筑幕墙用光伏系统设计方案应根据负载性质、用电容量、幕墙结构、工程特点、建设规模及所在建筑幕墙的供配电及其他综合情况合理确定,应符合JGJ 203中的相关规定。

现行光伏技术规范

现行光伏技术规范

一国家标准,共72项1)《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GB 24460-2009?2)《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GB 29551-2013?3)《光伏压延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0252-20134)《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 50794-20125)《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6)《低压熔断器》第6部分:太阳能光伏系统保护用熔断体的补充要求?GB/T 13539.6-2013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2部分GB/T 16895.32-20088)《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T 18210-20009)《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8479-200110)《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18911-200211)《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GB/T 18912-200212)《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19064-200313)《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19115.1-200314)《离网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19115.2-200315)《直接耦合光伏(PV)扬水系统的评估》GB/T 19393-200316)《光伏(PV)组件紫外试验》GB/T 19394-200317)《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200518)《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19)《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0046-200620)《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GB/T 20047.1-200621)《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20321.1-200622)《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20321.2-200623)《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GB/T 20513-200624)《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T 20514-200625)《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 2297-198926)《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验收规范》GB/T 25382-201027)《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切割片》GB/T 26071-201028)《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GB/T 26072-201029)《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术语》GB/T 26972-201130)《独立光伏(PV)系统的特性参数》GB/T 28866-201231)《太阳能级铸造多晶硅块》GB/T 29054-201232)《用区熔拉晶法和光谱分析法评价多晶硅棒的规程》GB/T 29057-201233)《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总规范》GB/T 29195-201234)《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GB/T 29196-201235)《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29319-201236)《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GB/T 29320-201237)《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GB/T 29321-201238)《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全要求》GB/T 29544-201339)《地面用光伏组件密封材料硅橡胶密封剂》GB/T 29595-201340)《光伏组件封装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GB/T 29848-201341)《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表面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B/T29849-201342)《光伏电池用硅材料补偿度测量方法》GB/T 29850-201343)《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B、Al受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51-201344)《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P、As、Sb施主杂质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测量方法》GB/T 29852-201345)《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检测规程》GB/T 30152-201346)《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要求》GB/T 30153-201347)《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30427-201348)《光伏用玻璃光学性能测试方法》GB/T 30983-201449)《太阳能资源等级总辐射》GB/T 31155-201450)《太阳能资源测量总辐射》GB/T 31156-201451)《太阳能资源术语》GB/T 31163-20145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检测规程》GB/T 31365-201553)《光伏发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B/T 31366-201554)《光伏电池用硅材料中金属杂质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GB/T31854-201555)《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醋酸乙烯酯含量测试方法热重分析法(TGA)》GB/T 31984-201556)《光伏涂锡焊带》GB/T 31985-201557)《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特性评价技术规范》GB/T 31999-201558)《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795-201259)《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GB/T 50796-201260)《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 50865-201361)《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 50866-201362)《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T 6495.1-199663)《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B/T 6495.2-199664)《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GB/T6495.3-199665)《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T 6495.4-199666)《光伏器件第5部分: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器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GB/T6495.5-199767)《光伏器件第7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GB/T 6495.7-200668)《光伏器件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GB/T 6495.8-200269)《光伏器件第9部分:太阳模拟器性能要求》GB/T 6495.9-200670)《光伏器件.第10部分:线性特性测量方法》GB/T 6495.10-201271)《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 6497-198672)《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9535-1998二电力行业标准,共2项1)《电力通信站光伏电源系统技术要求》?DL/T 1336-2014?2)《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程》?DL/T 1364-2014?三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共7项1)《建筑光伏组件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膜》 JG/T 449-20142)《建筑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膜》 JG/T 450-20143)《建筑光伏夹层玻璃用封边保护剂》 JG/T 465-20144)《建筑光伏系统无逆流并网逆变装置》 JG/T 466-20155)《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JGJ 203-20106)《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 JGJ/T 264-20127)《太阳能光伏玻璃幕墙电气设计规范》 JGJ/T 365-2015四建材行业标准,共3项1)《太阳能多晶硅用熔融石英陶瓷坩埚》 JC/T 2067-20112)《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减反射膜玻璃》 JC/T 2170-2013?3)《建筑用薄膜光伏中空玻璃一致性评定要求》?JC/T 2274-2014?五机械行业标准,共1项《聚光光伏太阳能发电模组的测试方法》 JB/T 12238-2015六能源行业标准,共18项1)《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6-20132)《光伏发电站功率控制能力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7-2013?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8-2013?4)《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09-2013?5)《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10-2013?6)《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NB/T 32011-2013?7)《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规范》NB/T 32012-2013?8)《光伏发电站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规程》NB/T 32013-2013?9)《光伏发电站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NB/T 32014-2013?10)《并网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技术规范》NB/T 32016-2013?11)《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NB/T 32017-2013?12)《便携式太阳能光伏电源》NB/T 32020-2014?13)《太阳能光伏滴灌系统》NB/T 32021-2014?14)《光伏发电调度技术规范》 NB/T 32025-201515)《光伏发电站并网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NB/T 32026-2015。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概述(DOCX 49页)(完美推荐版)

光伏组件技术规范概述(DOCX 49页)(完美推荐版)

技术规范1. 总则1.1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光伏组件及其辅助材料的功能、性能、结构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光伏组件均采用多晶硅形式,采用固定支架安装运行方式,供货范围不含固定式安装支架。

1.3 本技术规范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保证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技术规范要求并且功能完整、性能优良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4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在签订合同之后,招标方保留对本技术规范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投标方应予以配合。

如提出修改,将根据需要,招标方与投标方应召开设计联络会,具体项目和条件由招标方、投标方双方协商确定。

1.6 投标方应协同设计方完成深化方案设计,配合施工图设计,配合逆变器厂家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并承担培训及其它附带服务。

1.7 本技术规范经双方签字认可后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同等效力。

1.8 本技术规范中提供的参数均按照海拔5米要求提供,投标方应根据本工程实际海拔高度进行修正。

l.9 投标方提供的主设备、附件、备品备件、外部油漆等材质都满足本工程所处地点的环境条件的要求,如:高寒、风沙影响等。

1.10合同签订后,投标方将按本技术规范要求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方确认。

1.11本设备技术规范未尽事宜,由招标方、投标方共同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2.1 工程项目名称:山东爱特电力有限公司115MWp屋顶、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2.2 工程项目地点: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青州市。

2.3 项目规模:均为115MWp2.4 工程项目概况1)气象条件根据昌邑市气象站多年实测气象资料,将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如下所示。

表2.1 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表2)工程概况本期工程总装机容量约为115MWp,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发电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尺、带刻 度的放大 镜、目测
每批 一次
IQC
许;
手指甲明显感觉到的正面划伤不允许
2-6 气泡
气泡与气泡之间的间距大于 300mm;若
化学性能
Fe2O3 含量
≤0.015%

8.2 检验方法 除特殊规定外,检验均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 温度:20℃±5℃; b) 气压:8.60×104Pa~1.06×105Pa; c) 相对湿度:40%~80%。 8.2.1 外观检验 以制品为试样,在较好的自然光或使用上光源光照度 170~230Lux、下光源距离布纹面 50cm 以内且光照度 600Lux 以上的散射光源下,距离玻璃表面 1.0m 的条件下 1.5 视力 裸视观察 30 秒;必要时将玻璃置于黑绒布上观察。 8.2.2 尺寸检验 8.2.2.1 尺寸用最小刻度为 1mm 的钢直尺(卷尺)测量。对于对角线尺寸检验,需要 在在玻璃角上靠上直角板,辅助测量对角线尺寸,以消除玻璃倒角带来的测 量值偏差。
1.0×S[1]个
夹杂物[2]
长度>1.0mm
不允许
黑色夹杂物
不允许
[A/2]
检测工具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目测 钢直尺(卷 尺 )、带 刻 度的放大 镜、目测
缺角(或掉角)
掉角在沿玻璃板面边缘方向 钢直尺(卷 延伸深度不超过 3.0mm,在 尺 )、带 刻 厚度方向的要求为不超过其 度 的 放 大 厚度的 1/3;不得留有尖锐角 镜
2-4
缺角、崩边 外观
B
玻璃板面边缘方向延伸深度不超过 3.0mm,在厚度方向的要求为不超过其 厚度的 1/3,均不得留有尖锐角;崩边 长度≤5.0mm
钢尺、带刻 度的放大 镜、目测
每批 一次
IQC
2-5 划伤
宽度在 1mm 以下的划伤,每平方米面
积内允许存在长度<5mm 的 4 条,
外观
B
5.0mm≤长度<10.0mm 的 2 条,10.0mm≤ 长度<25mm 的 1 条; 宽度≥1.0mm 或长度≥25mm 的划伤不允
6/9
普通光伏玻璃技术规范
[A/2]
ln
Ra
l
(ln=5·l)
μm
mm
mm
≥0.008~0.02
0.08
0.4
>0.02~0.1
0.25
1.25
>0.1~2.0
0.8
4.0
>2.0~10.0
2.5
12.5
>10.0~80.0
8.0
8.2.8 抗风压性能检验
按 JC/T 677 方法进行试验。
8.3 质量特性分级
[A/2]
2-3 夹杂物
1、按照 8.2.1 外观检测条件可见,并且
外观
B
0.3mm≤长度≤1.0mm 允许 1.0×S[1]个,长 度>1.0mm 或黑色夹杂物不允许。 2、任何可接受的夹杂物两个之间的距 离不得小于 300mm,并且一片玻璃上最
钢尺、带刻 度的放大 镜、目测
每批 一次
IQC
多允许有不超过 4 个夹杂物
8 管理内容
1/9
普通光伏玻璃技术规范
8.1 技术规范 8.1.1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要求按表 1 的规定。 表 1 外观质量
缺陷名称
说明
技术规范
针孔、突起、凹坑

不允许
压痕、皱纹、


不允许
彩虹、霉变

不允许
线条、暗道

不允许
裂纹、结石

不允许
开口气泡

不允许
侧面磨边凹凸、锯

不允许
齿
0.3mm≤长度≤1.0mm
宽度<1.0mm,10.0mm≤长度<25mm
1.0×S 个;
宽度≥1.0mm 或长度≥25mm
不允许
手指甲明显感觉到的正面划伤(未区分正面 不允许
钢直尺(卷 尺 )、带 刻 度的放大 镜
2/9
普通光伏玻璃技术规范
[A/2]
圆泡[4] 线泡[5]
则针对两面)
直径<0.5mm 0.5mm≤直径<2.0mm 直径≥2.0mm 宽度<0.5mm,长度<2.0mm 宽度<0.5mm,2.0mm≤长度<5.0mm 宽度<0.5mm,5.0mm≤长度 宽度≥0.5mm
用两组样品进行试验,取其较低结果。
[A/2]
图 2 抗冲击性能试验支架 8.2.5 碎片状态检验
8.2.5.1 将试样自由平放在试验台上,并用透明胶带或其他方式约束玻璃周边,以防 止玻璃碎片溅开。
8.2.5.2 在试样的最长边中心线上距离周边 20mm 的位置,用尖端曲率半径为 0.20mm ±0.05mm 的小锤或冲头进行冲击,使试样破碎。
8.2.5.3 保留碎片图案的措施应在冲击后 10s 后开始并且在冲击后 3min 内结束。 8.2.5.4 碎片计数时,应除去距离冲击点半径 80mm 已经距玻璃边缘或钻孔边缘 25mm
范围内的部分。从图案中选择碎片最大的部分,在这部分中用 50mm×50mm 的计数框计算框内 的碎片数,每个碎片内不能有贯穿 的裂纹存在,横跨计数 框边缘的碎片按 1/2 个碎片计数。 8.2.6 透射率检验 供方提供 60mm×60mm 的方形样品,按照光谱响应仪操作规程所要求的条款进行测量 (若无光谱响应仪则检查供方出货检验报告)。 8.2.7 粗糙度检测 使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探 针取样方向与玻璃牵引方向垂直, 取样长度及区间数按照 GB/T 1031-1995 的规定,具体见表 4。
普通光伏玻璃技术规范
[A/2]
1 目的
为明确太阳电池组件用普通光伏玻璃的技术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2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所有太阳电池组件用普通光伏玻璃(如无特殊说明,特指超白压延钢化玻璃)。
3 相关文件
3.1 《钢化玻璃国家检验标准》GB/T 9963-1998 3.2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PV)–设计鉴定和定型》IEC 61215-2005 3.3 Salt mist corrosion testing 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IEC 61701-1995 3.4 《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GB/T 18912 3.5 《太阳电池用玻璃》JC/T 2001-2009 3.6 《建筑玻璃均布静载模拟风压试验方法》JC/T 677-1997 3.7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 1031-1995
崩边(或爆边) 划伤[3]
长度≤5.0mm,自玻璃边部
钢直尺(卷
向玻璃表面延伸不得超过
尺 )、带 刻

3.0mm,自表面向玻璃厚度
度的放大
方向延伸不得超过玻璃厚度

的 1/3;不得留有尖锐角
宽度<1.0mm,长度<5.0mm
4.0×S 个;
宽度<1.0mm,5.0mm≤长度<10.0mm
2.0×S 个;
项目
技术规范
检验工具
边长≤500mm,公差要求为﹣1mm~0mm
长宽 厚度
500mm<边长≤1000mm,公差要求为﹣1.5mm~0mm
1000mm<边长≤2000mm,公差要求为﹣2.0mm~0mm
边长>2000mm,公差要求为﹣2.5mm~0mm 标称厚度≤3.2mm,公差要求为±0.2mm; 同一片玻璃厚薄偏差≤0.30mm 标称厚度=4.0mm,公差要求为±0.3mm; 同一片玻璃厚薄偏差≤0.30mm 标称厚度=5.0mm,公差要求为±0.3mm; 同一片玻璃厚薄偏差≤0.40mm
4、 长度小于宽度 2 倍的气泡认为是圆形气泡。 5、 长度大于宽度 2 倍的气泡认为是线形气泡。 6、 气泡与气泡之间的间距大于 300mm。若同时产生两种形式的气泡,则两种气泡数量
之和不超过规范中规定的较严的气泡类型的限制数量。
8.1.2 几何尺寸 几何尺寸要求按表 2 的规定。 表 2 几何尺寸
钢直尺(卷尺) 外径千分尺
3/9
普通光伏玻璃技术规范
[A/2]
对角线偏差 对角线差≤两对角线平均长度的 0.15%
钢直尺(卷尺)
弯曲度 倒角
弓形≤0.3% 任意 300mm 范围内,波形≤0.5mm 不允许有“S”形波纹 2mm~5mm
说明
对公差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商定。
8.1.3 理化性能 理化性能要求按表 3 的规定。 表 3 理化性能
4/9
普通光伏 玻璃技术规范
[A/2]
8.2.2.2 使用 GB/T 1216 所规定的千分尺或与此同等精度的器具测量玻璃每边的中点, 测量结果的算术平 均值即为厚度值。并以毫米(mm)为单位修约到小数点后 二位。
8.2.3 弯曲度检验 将试样在室温下放置 4h 以上,测量时将试样垂直立放,并在其长边下方的 1/4 处垫上 2 块垫块。用一直尺或金属线水平紧贴试样的两边或对角线方向,用塞尺测量直线边与玻 璃之间的间隙,并以弧的高度与弦的长度百分比来表示弓形的弯曲度。进行局部波形测 量时,用一直尺或金属线进行测量,测量长度 300mm;以塞尺测得的波谷或波峰的高 表示波形的弯曲度,如图 1 所示。图中: 1——弓形变形; 2——玻璃边长或对角线长; 3——波形变形; 4——300mm。
2、 任何可接受的夹杂物两个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300mm,并且一片玻璃上最多允许有 不超过 4 个夹杂物。
3、 划伤不可连在一起,其标准为在任意 100mm×100mm 的区域以内不得有 2 条可视划 伤,并且每片玻璃上任何可视划伤的数量不得超过 4 条。从玻璃边缘向内 8mm 范围 内的不影响玻璃强度的划伤不做数量限制。
任意直径为 100mm 的圆内, 气泡数量不超过 20 个
3.0×S 个
0 个(不允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