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质课件1
合集下载
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精品课件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请观看视频,回答:
1.云南吃蚂蚱的原因?请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 2.同理,回答“火车没有汽车快”的原因? 3.“四季种出好瓜菜、四季鲜花开不败”的原因? 4.“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原因?
说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请大家说说对地域文化的理解
导入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内涵
【活动1】
P4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2)我国一些古村古镇受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文化属 性,旅游品牌价值高。结合材料,讨 论诸葛八卦村的旅游品牌价值。
提示:①旅游资源具有景观独特性②具 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③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④诸葛亮历 史地位高,知名度高,文化品牌效益高。
BC
2.城乡景观
(1)概念:
____适__应______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
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
__文__化__内__涵____、价值观、审美观。
(2)相互关系: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具有深刻影响,而城乡建设
____提__升______了地域文化。
【探究】
P36
【基础清单】
【基础清单】
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1.地域文化 (3) 表 现 形 式 : 形 式 多 样 , 有 __历__史__遗__存____ , 文 化 形 态 , ___社__会__习__俗___,生活方式,建筑等。
【文化vs地域文化】 地理环境 影响
人类活动
产生
文化
地理环境差异
【活动】
P40
观察下列图中的各民居,看一看它们具备什么样的特色。这些民居 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又反映出什么样的地域文化?
请观看视频,回答:
1.云南吃蚂蚱的原因?请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 2.同理,回答“火车没有汽车快”的原因? 3.“四季种出好瓜菜、四季鲜花开不败”的原因? 4.“娃娃出门男人带”的原因?
说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请大家说说对地域文化的理解
导入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内涵
【活动1】
P4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2)我国一些古村古镇受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文化属 性,旅游品牌价值高。结合材料,讨 论诸葛八卦村的旅游品牌价值。
提示:①旅游资源具有景观独特性②具 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③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④诸葛亮历 史地位高,知名度高,文化品牌效益高。
BC
2.城乡景观
(1)概念:
____适__应______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
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
__文__化__内__涵____、价值观、审美观。
(2)相互关系: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具有深刻影响,而城乡建设
____提__升______了地域文化。
【探究】
P36
【基础清单】
【基础清单】
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1.地域文化 (3) 表 现 形 式 : 形 式 多 样 , 有 __历__史__遗__存____ , 文 化 形 态 , ___社__会__习__俗___,生活方式,建筑等。
【文化vs地域文化】 地理环境 影响
人类活动
产生
文化
地理环境差异
【活动】
P40
观察下列图中的各民居,看一看它们具备什么样的特色。这些民居 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又反映出什么样的地域文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优质版

2、欧洲城市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 心与四周的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 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法国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
威尼斯依赖当地发达的商贸海运 业兴起,市区建在118 个小岛上, 桥梁将各岛连为一体,以舟代车, 有“水上城市”之称。
3、美国城市由于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 统建筑,中心多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 下降,并逐渐形成连绵的城市带。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或保持水土); 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 村寨位于山腰,水充足洁净;且山腰 冬暖夏凉,适宜居住;靠近梯田上方, 便于管理。
案例2 江西婺源月亮湾
思考:上面为江西婺源月亮湾景观视频及规划示意图,右图中绿色为山体,黄色为住 宅用地,浅绿色为农林用地,请思考民居和农田分布特点。 民居多分布在山麓台地或高地上,农田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平坦区域这种“宅高田低”的 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
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
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 形成于宋元,成熟于清,并延续至今。
以皇城居中,中轴线对称,
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A.
功能分区明确,道路规划为棋盘 ②在表达地域文化时,注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用现代的美学观念和技术手法表现地域文化内涵。
且山腰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2017年2月,《航拍中国》 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
该地区海拔高,山区降水丰富,山顶 图9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 悟和认知,“十里不同风,百里 不同俗”,世界各地文化有所不同, 这说明文化具有 地域性 。
人文景观
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
昆山周庄--江南文化气息
深圳拓荒牛--进取、创新文化
“水墨”徽派建筑--低调务实
活动: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何关联?
地域文化: 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共享的,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 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感受地域文化可以从景观入手。
你知道哪些家乡的地域文化吗?
物质方面
建 筑
服
饮
饰
食
非物质方面
制 度
习
语
俗
言
艺 术
我 国 自 然文 化 遗 产 名 录
世界文化遗产(34处)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甘肃敦煌莫高窟 长城 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北京故宫 武当山古建筑群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苏州古典园林 山西平遥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 北京天坛 北京颐和园 重庆大足石刻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明清皇家陵寝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大同云冈石窟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
1.哈尼梯田景观的形成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是什么? 2.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 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 用水、用地制度。 价值观、审美情趣 3.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活动: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1. 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充沛; ②山地多,平地少。
课件《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PPT课件_人教版1

纽第约三人 节喜地爱域观文赏化戏与剧城,乡是景该观市感地域受文化地的特征域之一文化,我们可以从__景__观__入手。景观有_自__然___景 评主剧要、 糖秦料腔作为物传:北统方地甘方蔗戏,南曲观方甜菜和_人__文___景观之分。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__自__然__景观,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村中有承志堂、乐叙堂等祠堂,以及南湖书院等,这些建筑组合体现着当地的耕读文化。
part 2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主要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复杂,常形成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的功能区。
整个村子的布局与水密不可分,顺地势、水势,引溪流、汇泉水,构建了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
➢ 价值观、审美情趣 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 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part 1 地域文化
提示: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就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但目前发展速度快。
part 1 地域文化
阅读教材P43-44的活动材料,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村中有承志堂、乐叙堂等祠堂,以及南湖书院等,这些建筑组合体现着当地的耕读文化。
part 2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主要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复杂,常形成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的功能区。
整个村子的布局与水密不可分,顺地势、水势,引溪流、汇泉水,构建了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
➢ 价值观、审美情趣 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 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part 1 地域文化
提示: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的颜色五彩缤纷,就与该港口城市同欧洲的贸易往来有很大关系。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但目前发展速度快。
part 1 地域文化
阅读教材P43-44的活动材料,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
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 (32张ppt)

我国南方传统土楼圆楼和方楼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顺应自然趋利避害水林村田和谐共生的地域文化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回格局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我国南方传统土楼圆楼和方楼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例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
举例说明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有何影响?
• 要求:1.在自己作业的左上方写上自己的名字。 • 2.注意书写规范,写上题目。 • 3.今天晚上9点前完成。 • 4.把作业单独发给我,直到老师的评语为“优”或“好”。 • 答题格式:例如: • 1、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答:(1)城镇化是指……. • (2)城镇化的标志有:①②③ •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是
• 一、地域文化
• 2. 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 •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
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 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 、艺术等。
• 3. 地域文化的含义 •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
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 一、地域文化
• 思考:如何感受地域文化? • 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
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点评:
1.城镇化的意义 2.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3.城镇化的意义 4、城镇化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
试卷
一、城镇化
1.概念2.标志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4.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系 5.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区城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4.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1)初级阶段(2)中期阶段(3)后期阶段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环境问题2. 社会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城市管理2.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举例说明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有何影响?
• 要求:1.在自己作业的左上方写上自己的名字。 • 2.注意书写规范,写上题目。 • 3.今天晚上9点前完成。 • 4.把作业单独发给我,直到老师的评语为“优”或“好”。 • 答题格式:例如: • 1、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答:(1)城镇化是指……. • (2)城镇化的标志有:①②③ •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是
• 一、地域文化
• 2. 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 •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
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 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 、艺术等。
• 3. 地域文化的含义 •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
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 一、地域文化
• 思考:如何感受地域文化? • 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
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点评:
1.城镇化的意义 2.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3.城镇化的意义 4、城镇化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
试卷
一、城镇化
1.概念2.标志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4.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系 5.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区城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4.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1)初级阶段(2)中期阶段(3)后期阶段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环境问题2. 社会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城市管理2.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

What kind of Western Regions Let's reveal the answer together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在我国缺水的西北干旱地区, 城乡民居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和河流 附近,农田分布在水源较为丰富的 绿洲边缘。
“绿洲农业”的空间布局有 何作用?
18
XINJIANG ——————
What kind of Western Regions Let's reveal the answer together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的色彩、色调、城 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
1.城镇景观与色彩文化底蕴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活动 理解和田市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如果说,金是物质财富,那么玉,则是精神财富。中国人 的血脉中,自古便有佩玉情结,凤非梧桐不栖,玉非有缘 不遇。不同于其它宝石,和田白玉的光芒是温柔内敛的, 这是千载文化与底蕴的练就,是骨里与生俱来的清朗之气。
11
1、从上述材料中(文字、图片、视频)找出体现和田市以下几个 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多选)
A、玉文化 B、审美情趣 C、价值观 揭秘:ABC
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答:(1)代际之间传承: 可以,已存在千年、连绵不绝,说明可以代际之间传承.
(2)不同地方传播: 可以,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古人的
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
XINJIANG ——————
观,城乡景观属于人文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在我国缺水的西北干旱地区, 城乡民居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和河流 附近,农田分布在水源较为丰富的 绿洲边缘。
“绿洲农业”的空间布局有 何作用?
18
XINJIANG ——————
What kind of Western Regions Let's reveal the answer together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的色彩、色调、城 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
1.城镇景观与色彩文化底蕴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活动 理解和田市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如果说,金是物质财富,那么玉,则是精神财富。中国人 的血脉中,自古便有佩玉情结,凤非梧桐不栖,玉非有缘 不遇。不同于其它宝石,和田白玉的光芒是温柔内敛的, 这是千载文化与底蕴的练就,是骨里与生俱来的清朗之气。
11
1、从上述材料中(文字、图片、视频)找出体现和田市以下几个 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多选)
A、玉文化 B、审美情趣 C、价值观 揭秘:ABC
2、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答:(1)代际之间传承: 可以,已存在千年、连绵不绝,说明可以代际之间传承.
(2)不同地方传播: 可以,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古人的
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
XINJIANG ——————
观,城乡景观属于人文景观。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1

湘西吊脚楼 D.尾联运用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的典故,借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意思和情感。使用正确。
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所谓干阑式建筑,即是"体量较大,
下屋架空,上层铺木板作居住用的(庄裕光《干阑建筑》)一种房屋。这种建筑
1. 马头墙建筑群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是
A. 以高原为主,夏季多强对流天气 B. 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而均匀
C. 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
D. 河流众多,结冰期短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 流行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等地区。以砖、木、石为原料,以 木构架为主,它在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造型丰富,讲究韵律 美,以马头墙、小青瓦(如下图)最有特色。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一般建在房 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错落有致,多形似马头,寓 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孔明灯的上升运动 C.山洞深处冬暖夏凉 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
计。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
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
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回答下列
1.“风塔”顶部的气流运 动方向是
A.辐合上升 B.辐散上升 C.辐合下沉 D.辐散下沉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 计。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 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 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回答下列 各题。
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所谓干阑式建筑,即是"体量较大,
下屋架空,上层铺木板作居住用的(庄裕光《干阑建筑》)一种房屋。这种建筑
1. 马头墙建筑群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是
A. 以高原为主,夏季多强对流天气 B. 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而均匀
C. 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
D. 河流众多,结冰期短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 流行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等地区。以砖、木、石为原料,以 木构架为主,它在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造型丰富,讲究韵律 美,以马头墙、小青瓦(如下图)最有特色。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一般建在房 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错落有致,多形似马头,寓 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孔明灯的上升运动 C.山洞深处冬暖夏凉 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
计。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
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
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回答下列
1.“风塔”顶部的气流运 动方向是
A.辐合上升 B.辐散上升 C.辐合下沉 D.辐散下沉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 计。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 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 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回答下列 各题。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PPT精品课件1

•
8.总之,说明 文 中 使 用 生动 活 泼 的 语 言, 不 仅 能 增 强文 章 内 容 表 达上 的 形 象 性 、可 感 性 和 文 学色 彩 , 使 读 者获 得 不 同 程 度的 美 感 体 验 ,受 到 美 的 陶 冶, 还 有 助 于 加深 读 者 对 说 明内 容 的 理 解 ,增 知 益 智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 地理PPT 精品课 件1
景观: 自然景观: 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
人文景观(文化景观):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 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这里 的梯田规模宏大,有19万亩。
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变化多端,将山谷和梯田 装扮得含蓄生动。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红 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增至45 处。随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成功,超越西班牙成为第 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一、地域文化
定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各种文化。
形成: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综合作用
特点: 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
地
范围: 可大可小,大到一个洲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
域
文 化
内容: 物质方面的: 如建筑、服饰、交通工具、艺术作品等
非物质方面的: 价值观、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等
•
5.在乡土社会 里 , 地 缘 关系 也 是 如 此 。每 一 家 以 自 己的 地 位 做 中 心, 周 围 划 出 一个 圈 子 , 个 圈子 是 “ 街 坊 ”。 可 是 这 不 是一 个 固 定 的 团体 , 而 是 一 个范 围 。 范 围 的大 小 也 要 依 着中 心 的 势 力 厚薄 而 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桥、流水、人家”,江苏昆山周庄独特的水乡 氛围,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地域文化
深圳街头的《拓荒牛》雕塑。正是有了“拓荒牛”精神和进 取、创新的文化,才有了深圳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沧桑巨变。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能通过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2、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结合城乡景观实例,能够说出其主要特点,并能说出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4、对家乡的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评价其开发利用的程度与方向,推出
合理化的建议; 5、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俗、语言、艺术等
差
异
(3)特点: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地域文化
如何感悟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如何感悟地域文化?
4、地域文化的体现方式
景观
景观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不同地区的城乡景观差异
城乡景观是城镇和乡村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 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 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 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学科网原创
哈尼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半山腰不但气候舒适宜人,而且接近 森林和水源,又方便到村寨下方的梯田里劳作。哈尼人居住的蘑菇房 盖得十分精巧,土基墙、竹木架上面铺上茅草,屋顶有四个斜坡面, 所以看起来很像一朵美丽的蘑菇。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案例1 红河哈尼梯田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哈尼梯田与村寨
结合图片,描述红河哈尼族的位置,说出当地的土地利用景观。
红河哈尼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哀牢山区,地势起伏大,耕地面积 少。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 尼族人们就开辟梯田种植水稻。梯田随地形地势变化因地制宜,缓坡地大开 大田,陡坡地小开小田,一面坡上最多可开垦出3000多级梯田。
地域文化
上海外滩,一段长约1500米的江边大道,汇集了50多座 风格各异的中西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这里 是上海这座城市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地域文化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哈尼梯田与村寨
结合图片,说出村寨上方森林的作用。
哈尼族每一个村寨的上方,都有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构成了巨大的天然绿色水 库,它们涵养的巨量水分在高山上形成了无数条小溪、清泉、瀑布和龙潭,提供了全 县所有梯田、 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形成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得天独厚的 自然条件。同时还是用材、薪炭之源。但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内的森林不得砍伐。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新课导入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 该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一户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 异彩纷呈。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何关联?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地域文化
(1)概念: 是指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
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 和精神财富。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文化现象。
(2)分类
物质方面的
地理环 境不同
文 化 不
同
非物质方面的
建筑、服装、饮 食等
地 域 文
化
价值观、制度、习
的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乡村作为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广的聚落类型,在漫长的历史过 程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 在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等方面。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哈尼梯田与村寨 结合图片,说出哈尼村寨分布的位置。思考村寨分布在此的优势。 描述哈尼房屋的特点,分析形成此特点的成因有什么?
人教高中地理(2019)必修二第二章2 .3地域 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5 2张PPT )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哈尼梯田与村寨
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哈尼人为了缓解用水矛盾, 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分水制度。每村 选出一位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 间也有分水约定。
原始森林中积蓄了大量的腐烂物质、哈尼人日常生 活垃圾和人畜粪便,每到栽秧季节,开动山水、这些肥 料就会顺沟而下,流进梯田,解决了道路崎岖,运送肥 料困难的难题。森林为村寨中的人和梯田提供着源源不 断的清洁水源,村寨中的生活污水为梯田提供养分,生 活污水经由层层叠叠的梯田徐徐下注,养分被吸收,污 物被降解,最后又复归于河坝的江河水网,演变成良性 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