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之飞秒激光器在加工铁和钨零件的应用
飞秒激光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

飞秒激光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飞秒激光技术是高科技生产加工领域的一项先进技术,其应用范围涉及晶体、半导体、玻璃、陶瓷等物质的切割、钻孔、雕刻等工艺过程。
飞秒激光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热影响区小、光谱范围宽等特点,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一、飞秒激光技术基础飞秒激光技术是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对材料进行微观切割、改性处理等加工工艺的技术。
所谓飞秒脉冲,就是一种纳秒级极短的激光脉冲,其能量密度极高,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对物质进行切割和加工。
飞秒激光脉冲的宽度一般在飞秒级别(1fs=10^-15秒)左右,不同于传统的毫秒级或纳秒级激光,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并且几乎没有热补偿效应。
二、飞秒激光技术的应用1. 飞秒激光切割和钻孔在钣金、半导体、玻璃等领域,飞秒激光可以精确、高效地实现各种形状的孔洞,满足产品制造和生产的需求。
因其能量集中,且热影响区极小,下料精度高,成品质量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飞秒激光雕刻和刻蚀在电子领域,飞秒激光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形状、不同深度的微纳米结构的制备,例如电路板和芯片的生产也可以应用飞秒激光技术实现更细小的电路结构,有利于提高信号传输速率及稳定性。
3. 飞秒激光打标飞秒激光技术可以实现各种材料的打标,如金属刻字、刻模图案,玻璃印标、陶瓷打标等。
由于飞秒激光技术具有极高的效率和精度,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图案和设计,因此在定制化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
4. 飞秒激光制备微纳米结构材料配合其他先进加工技术,如等离子体技术、双光子聚合技术等,飞秒激光制备出的微纳米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化学催化、微纳米器件等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三、飞秒激光技术的应用瓶颈飞秒激光技术的应用实际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高昂的设备成本、技术门槛较高等原因,其应用范围相对较狭窄,且其复杂性也需要高技能的操作人员才能实现。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飞秒激光技术将会在未来的工业制造领域中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多种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多种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技术,在材料加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利用飞秒激光对材料进行加工,其脉冲时间极短(飞秒级)能量极强,可以在材料表面产生微纳米级的加工效果,因此在多种材料的加工领域都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
本文将从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多个方面介绍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多种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
一、金属材料加工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金属材料加工技术一直是工业制造业领域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激光切割、数控加工等,但是这些加工技术在微纳加工领域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而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利器。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利用极短的激光脉冲,可以在金属表面产生微纳米级的加工效果,包括微槽、微凹、微孔等。
这种加工技术在金属材料微纳加工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微孔板、微流道、微电极等微纳米结构,也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微纳米加工表面改性,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二、半导体材料加工半导体材料是现代电子、光电材料的基础,半导体材料的微纳加工技术对于微电子器件、光电器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半导体材料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光刻、蚀刻等,但是这些加工技术在微纳加工领域存在一系列的缺陷,例如分辨率不高、加工精度不够等。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多种材料加工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它将在更多的材料加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材料加工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飞秒激光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飞秒激光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飞秒激光技术是目前材料加工领域中最为炙手可热的一项技术。
飞秒激光具有高能量、高速度和高精度等特点,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微观加工和细节修整,因此在医学、工业、科学研究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探讨飞秒激光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一、飞秒激光技术介绍飞秒激光技术是一种利用飞秒脉冲的高能量激光进行加工的新兴技术。
相比于传统激光,飞秒激光的脉冲时间极短,通常为几百飞秒,即1秒钟内脉冲数达到10的15次,这使得飞秒激光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微观加工和细节修整。
由于飞秒激光具有极高的能量和速度,能够产生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使得材料发生蒸发、熔化等现象,进而实现对材料的切割、二次加工等操作。
同时,由于脉冲时间非常短,飞秒激光加工可以有效避免材料的过度加工和热扰动,从而提高了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二、飞秒激光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1.微处理飞秒激光在微处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飞秒激光切割和打孔微型管道和细长管道,这对于微流体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飞秒激光还可以实现对一些复杂的微器件和微结构的制造,例如微型精密光学器件、微机械器件等。
2. 二次加工由于飞秒激光加工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微观处理,因此在二次加工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
例如,飞秒激光可以用于对材料表面的图案化处理、雕刻以及微观结构的制造等,这对于材料的表面功能化和优化等方面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 切割加工飞秒激光在切割加工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激光加工往往因为焦点位置的不稳定和束斑大小的变化等问题而导致加工的质量不稳定,而飞秒激光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对材料的高精度切割加工。
三、飞秒激光技术的优点1.高精度飞秒激光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微观加工和细节修整,具有极高的加工精度。
由于脉冲时间非常短,也可以避免因为加工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材料变形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2.高速度在一些大批量制造的加工场合中,飞秒激光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飞秒激光加工方法及其在光学器件制造中的应用

一、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飞秒激光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光学器件制造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
本文将对飞秒激光加工方法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光学器件制造中的应用。
二、飞秒激光加工方法概述1. 飞秒激光技术的基本原理飞秒激光是一种脉冲宽度在飞秒量级的激光,也称超短脉冲激光。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超短脉冲激光束对材料进行非热效应的加工,实现精密加工和微纳加工。
2. 飞秒激光加工的特点飞秒激光加工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和极短的作用时间,可以实现高精度、微细加工,同时减少材料受热影响的区域,大大降低了激光加工的热损伤。
三、飞秒激光加工在光学器件制造中的应用1. 飞秒激光在光学薄膜加工中的应用飞秒激光可以精确控制在光学薄膜上产生微小的缺陷和结构,实现光学薄膜的微加工和修复,提高光学膜的光学性能和稳定性。
2. 飞秒激光在光学元件加工中的应用飞秒激光可以对光学元件进行微纳加工,制备微结构、光栅、微透镜等,实现光学元件的定制加工,提高光学器件的性能和功能。
3. 飞秒激光在光学器件组装中的应用飞秒激光可以实现光学元件的精确定位、组装和固定,提高光学器件的组装精度和稳定性。
四、飞秒激光加工方法的发展趋势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在光学器件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飞秒激光加工精度的进一步提高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不断创新,加工精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可以实现超精密、超微观的加工。
2. 飞秒激光加工速度的提升未来飞秒激光技术的发展将致力于提高加工速度,实现高效的微纳加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3. 飞秒激光加工材料范围的拓展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将会拓展到更多的材料加工领域,包括金属、半导体、陶瓷等,扩大其应用范围。
五、结论飞秒激光加工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技术,在光学器件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其在光学器件制造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光学器件制造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飞秒激光加工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飞秒激光加工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加工技术,由于其所具有的优越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材料加工、生物医学、光电子等领域。
本文将从单位时间、激光的应用、影响加工效率的因素等方面,介绍飞秒激光加工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一、这种激光的单位时间飞秒激光是指脉冲宽度在飞秒量级(1/fs,10^-15秒)的激光束,它具有光强高、脉冲宽度短、准直性好等特点。
由于飞秒激光的能量密度非常高,能够瞬间将物体表面的原子或分子挪开,形成微小孔洞,从而实现对材料的精密刻蚀。
二、激光的应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包括半导体、生物材料、金属、玻璃、陶瓷等等。
常见的应用包括:微加工、激光粘接、表面处理、微纳加工、微型器件加工等。
例如,在半导体领域,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化学蚀刻法,实现对半导体芯片的加工。
在光学领域,它可以用于脉冲激光器的制造和反射镜镀膜,使用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可以实现非常高的精度和清晰度,适用于制造高精度光学仪器和元器件。
实验表明,飞秒激光加工技术比传统的加工技术更加精密、更加高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问题,并且可以加工出精准且具有复杂形状的产品。
三、影响加工效率的因素虽然飞秒激光加工技术比其他加工技术更快、更有效,但仍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其加工效率。
下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材料性质:材料的特性是决定加工效率的关键因素。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光学和物理特性,例如折射率、散射系数、吸收系数等,会直接影响激光对材料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加工效果和速度。
2. 激光参数:激光参数是影响飞秒激光加工效率的另一重要因素。
激光参数包括脉冲能量、波长、脉冲宽度等,这些参数会影响加工表现、结构和材料粗糙度。
3. 加工表面处理:加工表面的处理可以影响加工效率,通过预处理表面,可以提高加工表面的质量级别,从而减少加工过程中的错误率。
4. 加工气体:在加工过程中,加工气体是至关重要的。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多种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多种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1. 引言1.1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概述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是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微纳米加工技术,其特点是在极短时间内(飞秒级别)完成材料的加工过程,具有高精度、低热影响区、无需后续加工等优点。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通过聚焦激光光束在材料表面产生极高的局部能量密度,使材料在极短时间内产生非线性吸收或光离解效应,从而实现微纳米级的加工。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材料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金属、非金属、生物、光学、半导体等材料的加工。
随着激光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将在高精度光学器件、生物医学器件、半导体器件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科学、光学技术、激光技术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必将在未来取得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2. 正文2.1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飞秒激光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对于金属材料的微细加工非常适用。
飞秒激光可以在不损伤周围材料的情况下进行加工,因此可以避免出现热影响区和变质现象,保持加工件的完整性和质量。
飞秒激光加工速度快,效率高,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在金属材料加工领域,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孔加工、微槽加工、微纳米结构加工等领域。
飞秒激光可以用于制造微型零部件、微型器件和微型模具,广泛应用于微机械、精密仪器、光电子器件等领域。
飞秒激光还可以进行表面改性、激光打标等应用,为金属材料的功能性提升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会为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飞秒激光在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2.2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非金属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1. 陶瓷材料加工:飞秒激光可以在陶瓷材料上进行高精度的微纳加工,例如雕刻微小的凹坑、槽道等结构,可用于制作微型元器件、传感器等应用。
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种技术利用飞秒激光的短脉冲和高能量密度,对材料进行微加工和微加工制造。
本文将介绍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一、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研究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加工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高速的飞秒脉冲激光照射在材料表面,产生局部熔化和蒸发的现象,从而实现微加工和微加工制造。
这种技术所使用的激光脉冲时间非常短,只有几百飞秒,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加工产生的热量和机械压力。
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激光源的开发、加工机器的设计和开发、加工过程控制技术等方面。
激光源是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的核心,目前主要有铝镓镓砷(AlGaAs)、纳米抽运钛宝石(Nd:YAG)、纳米纤维激光(NFL)等类型的激光源被广泛应用于该技术领域。
此外,加工机器的设计和开发也是该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优化机器结构、改进系统控制,可以提高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二、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应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品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信息、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
以下将结合实际应用案例,介绍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 精密制造精密制造是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该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微型零部件、微型机械、模具等产品。
例如,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微型LED芯片,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加工出微结构,提高LED的光转换效率。
此外,在MEMS和MOEMS等领域,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2. 信息技术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光存储和光通信技术。
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可以制造出高分辨率的光栅和微孔阵列,作为信息记录介质,实现超高容量的光存储;同时也可以制造出高品质的光通信设备,实现高速、高容量、低损耗的光通信。
3. 能源科学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在能源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纳米材料的制造和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用途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用途
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微观加工技术,利用飞秒激光的特殊能量特性,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微细加工。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微纳电子、光学器件、生物医学、光子学等领域,在改善设备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以下是飞秒激光微纳加工的主要用途:
1.微电子加工:飞秒激光可以用于制作微电子元器件,例如微型传感器、微电极和微通道等。
这种高精度加工技术可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2.光学器件加工:飞秒激光可以用于制作微型光学器件,如光纤连接器、光波导和微型透镜等。
通过精确控制激光参数和加工条件,可以实现高精度和高质量的光学器件加工。
3.生物医学应用:飞秒激光微纳加工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
可以通过飞秒激光实现细胞操作、组织修复和细胞杀伤等操作。
这种精确控制的加工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4.材料改性和表面处理:飞秒激光可以用于材料表面的微纳改性和处理。
通过控制激光能量和作用时间,可以实现材料表面的微纳结构化、溅射和烧蚀等处理,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和表面特性。
5.光子学器件加工:飞秒激光可以用于制作微型光子学器件,如集成光路和微型光电子器件等。
这种高精度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光子学器件的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
总的来说,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微纳加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可控性等优点,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精确加工和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之"摘要:"飞秒激光增材制造第一次被证明。
具有非常不同的熔融温度和机械性能的纯铁和钨粉末用于演示。
制造各种形状的零件,例如环形和立方体,对制造的样品进行微硬度和极限拉伸强度的研究。
研究的结果也与由连续激光器制成的类似部件进行比较。
发现飞秒激光增材制造可以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而且可以加工以前不能加工的材料。
1、简介在过去二十年中,增材制造(AM),特别是激光辅助增材制造AM,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2]。
近年来金属部件的激光增材制造被研究的最多[3,4]。
目前,大功率连续激光器(CW)以及一些长脉冲激光器(脉冲持续时间纳秒到毫秒)被广泛应用[4,5]。
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但仍然存在许多难题,例如由于热影响区大而缺乏准确性,以及材料种类的限制[6],特别是对于具有高导热性(> 100 W(mK))的高温(> 3000℃)材料,如钨[7]和一些陶瓷[8],需要极高的功率才能使样品完全熔化,这不实际。
超快激光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在诸如材料加工[9],光谱学[10]和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有很多重要的应用[11]。
区别于其他激光源,超快激光器有极短的脉冲持续时间和极高的峰值功率等特点。
像局部温度高,热影响区域小[9]以及能产生极高温度的特点(>7000℃)[12,13],给了飞秒激光器特殊加工的机会,在增材制造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最近,我们首次发布由飞秒光纤激光器用于熔化具有极高熔点的材料的研究[14],在此研究中,使用单层粉末来证明高温材料钨(熔化温度3422℃)铼(3182℃)完全熔化的可行性和一些超高温陶瓷(> 3000℃),这项研究展示了在激光增材制造AM中采用飞秒光纤激光器的巨大前景。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将研究扩展到多层熔化或成型零件。
第一次由飞秒光纤激光器制造各种形状的零件(环和立方体)。
铁和钨粉末用于测试,详细研究了制造零件的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也分析对比了由连续器激光制成的类似零件。
2、实验设置在我们的实验中,使用了两种类型的激光 - 飞秒激光器和连续激光器。
它们是1MHz重复平率飞秒掺镱 Yb光纤激光器(Uranus-mJ,PolarOnyx laser,Inc.,California毫焦高能飞秒光纤激光器)80MHz 重复频率飞秒掺镱 Yb光纤激光器(天王星,PolarOnyx激光公司,加利福尼亚州)和连续掺镱Yb光纤激光器。
所有激光器的中心波长为1030nm。
1MHz和80 MHz激光器分别具有400和350飞秒的脉冲半高宽度(FWHM)。
自制选择性激光熔化设置用于测试(图1)。
激光束被引导通过声光调制器(AOM),其用于控制激光器的开/关和变化激光功率。
配备有F-theta透镜(100mm长焦距)的激光振镜与AOM同步,并用于在粉末表面上扫描激光束。
将扫描器安装在电动平台上以控制激光束使粉末表面的位于焦点位置。
粉末均匀地分布在具有刀片的基底上。
将样品容器安装在z台上并充满氩气以防止金属粉末氧化。
扫描一层粉末后,将样品容器降低一定距离,并使用刮刀将新的粉末重新涂覆在其上,新粉末表面保持与上一次相同的高度。
在这里测试了两种材料,铁粉(1-5微米,大西洋设备工程公司,新泽西州)和钨粉(1-5微米,大西洋设备公司,新泽西州)。
他们的熔点是1538和3422℃。
对于这两种材料,使用0.9mm厚的304不锈钢板作为基材。
制造具有环形和立方体形状的部件。
不同材料或激光器有不同的实验参数,如扫描速度和焦点条件都有所不同。
从晶粒结构,显微硬度和极限拉伸强度等方面分析加工处理的样品。
图1实验设置草图。
a实验装置结构与布局。
AOM声光调制器,M反射镜,L镜头。
b粉床设置草图3、结果与讨论3.1铁粉使用80-MHz飞秒和CW连续激光器制造具有薄壁的铁环。
对于两种激光器,粉末表面位于扫描透镜的焦平面处达到最大量的熔化。
在没有粉末的基板上以各种速度(10,50,100mm/s)扫描单线以找到激光熔化的适当参数。
最终两种激光器都选择50mm/s的扫描速度。
在加工过程中,这两种激光器的所有处理参数,如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焦点位置均保持不变。
控制两个激光器以提供50W的平均功率。
在每个层上,扫描半径为4mm的单个圆。
总共将40层粉末熔化,每一层的厚度约为25微米。
沿垂直于基板的方向切割样品。
通过高倍率显微镜对获得的横截面成像。
如所见图2,与80MHz激光样品相比,连续激光器制造的铁环表现出更差的连续性。
还注意到,对于基底的穿透深度,80MHz激光制作的样品约为30±5um,连续激光器制作的样品约为75±7u m,见图2.这种较浅的穿透是由于较小的热影响区,这是飞秒激光材料加工最重要的特点之一[9]。
这也导致每个熔融层的厚度不同。
具有相同数量的粉末层,总高度80MHz和CW激光器制作的样品分别为约0.9±0.1mm和1.1±0.1mm(图3)。
壁厚约为300和380um(图3)。
这种不同的穿透深度也可能会影响制造样品的机械性能。
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IXRF 500)在两个横截面和抛光顶部进行照射,表面显示非常相似的结果两种样品表面都有些许氧化。
图2由80 MHz激光器制成的铁环横截面(左)和CW激光(右)图3显微硬度试验后横截面的全部图像。
左80MHz飞秒光纤激光加工样品;右CW激光加工样品厚度分别在两个样品的横截面上从基底到顶部进行显微硬度测量。
研究了样品位置对硬度的影响。
使用200g和10s驻留时间的负载来测量显微硬度。
Knoop努式硬度和洛氏硬度均由测量装置给出。
如表1所示,对于两个样品,离基板越近,材料越软。
在类似的位置,80MHz激光制作的样品总是比CW制造的样品要困难得多。
还测试了不锈钢基材,其平均Knoop努式硬度为183.3。
80MHz制造样品的大部分部分比不锈钢304更硬。
表1由80-MHz和CW激光器制造的铁环上的显微硬度测量结果为了了解硬度的变化,横截面被蚀刻进行微观结构分析,见图4.平均颗粒尺寸由ASTM(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s)标准E112。
对于两个样品,发现随着离基体更远的距离,平均颗粒尺寸变大。
对于80 MHz激光制作的样品,靠近顶部的平均值颗粒大小约为ASTM#5.5(52um),靠近底部为#9.5(13.5um)。
对于连续激光器制造的样品,顶部颗粒尺寸约为ASTM#5(62um)和底部为#9(16um)。
细粒度底部附近是晶粒细化的结果多层熔化过程中的热流从上到下底部[15]。
通常,硬度是反比例的,与颗粒尺寸相关。
因此,靠近底部的部件我们的样本比靠近顶端的样本更难。
然而,我们的结果显示了两个样本的相反趋势。
在我们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来自下一层的剩余热量导致上一层的重结晶非常薄的层厚度(约20um)。
虽然,结晶导致晶粒尺寸较图4顶部,颗粒结构的80 MHz激光制作样品,a靠近基底和b靠近顶部。
底排,晶粒结构的CW激光器制造样品,c靠近基底和d靠近顶部小,一层的重结晶非常薄的层厚度(约20um)。
虽然重结晶导致较小的晶粒尺寸,残留应力也被释放并导致较低的硬度。
与CW制造的样品相比,80MHz激光制造样品的晶粒尺寸较小,这解释了80MHz激光加工样品的整体较大的硬度。
CW制造样品的晶粒尺寸略大,可能是由于CW激光熔化和较大的热影响区域的冷却速率较低造成的[15]。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一点,更多关于层厚度变化和其他参数的研究是必要的。
使用最大平均功率45 W(45 lJ脉冲能量)的1 MHz飞秒光纤激光器也用于制作铁样品。
相应的脉冲能量为45 lJ。
由于该激光器的高峰值功率,使用了不同的扫描参数。
对于1MHz激光器,当扫描速度为100mm/s时,激光加工面低于激光焦点面约2mm时,获得最大的基底熔化量。
选择这种加工位置用于使用1MHz激光的以下实验,设置更快的扫描速度来避免过度消融,获得更薄的壁(220um)(图5)。
与先前讨论的两个样品相比发现由更小的基底穿透深度。
分析了样品的横截面的显微硬度和晶粒结构与前两个样本有相似的趋势。
然而,平均晶粒尺寸为ASTM#7靠近基材和ASTM#5靠近顶部。
尽管颗粒尺寸与前两个样品相当,但在该样品上测量到较低的硬度(从127到169,诺氏硬度)。
我们还在调查为什么整体粒径较大,材质较软。
图5 1 MHz 飞秒激光制铁的剖面图样品3.2钨粉基于铁粉的测试和钨粉的熔化[14],我们认为用飞秒激光器制造成形零件是可行的。
这使我们能够测试更具挑战性的材料钨。
在所有元素中钨的熔化温度最高达3422℃而且有非常高的热传导率[173W (mK)],这对于当前的激光熔融技术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在这里,上述三个激光器都用于测试。
我们将样品尺寸扩展到立方体,以测量极限拉伸强度。
由于需要比铁要高得多的熔化温度,所以使用较慢的扫描速度进行钨熔化。
根据我们以前的研究,25 mm/s 是比较合适的扫描速度。
这里,不锈钢304板仍然用作基板。
虽然80MHz 激光和连续激光器具有较高的平均功率(50W),仍然难以在钨粉末和基底之间产生强烈的结合,这是由于两个部件没有达到完全熔化所需要的温度。
在使用1MHz激光器(平均功率45W)后,制造了固体钨立方体,并牢固地附着在基板上。
在整个过程中调整粉末表面相对于扫描镜的焦平面的位置以获得最佳的熔化结果。
在前几层中,粉末表面靠近焦点,以在钨和基底之间形成牢固的结合。
随着沉积更多层,将粉末表面从焦点移开以降低峰值功率,并形成更光滑的层次。
每个层的扫描方案如图6所示,使用具有减小轮廓直径的多个方形环覆盖整个面积(5mm×5mm)。
实验发现间距为200um是一个很好的参数,用于试验。
通过将样品表面15um降低来沉积每层新的粉末。
每个样品超过100层被熔化。
制作的样品的图片如图7所示。
我们发现钨样品几乎没有氧化,因为钨可以很容易氧化[16]。
图6钨熔化层的扫描方案图7由1-MHz 飞秒激光器制造的钨极立体图。
a,b从不同角度观察基板上钨立方体的图片;c抛光钨立方体的顶面通过ASTM E3546标准的拉伸试验机(Nanovea-YLD141216-8-P)测量极限拉伸强度(UTS)。
装配的样品通过环氧降压。
顶表面和底表面均与测量装置直接接触,以确保测量精度。
将200um直径的扁平圆形尖端以逐渐增加的力(80N / min)加压至38N,对应于1.2GPa的压力,在顶表面上被压制。
然后,施加的力以80N / min的速率卸载。
记录相应的缩进,参见图8.通过与测量装置相关的计算机程序确定UTS。
从三个地点测量平均极限抗拉强度为88.4±10.1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