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与作文写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艺术与作文写作-中学语文论文

园林艺术与作文写作

徐平

中国园林艺术运用“造景”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记叙文要写得耐看,也可以参考园林艺术,在体式完备的基础上设计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可采用如下四对策略来使文章跌宕多姿。

一.悬与决

障景,是在游览路径上或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吸引游人游兴的造景手法。《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布置:“开门前去,只见一带翠嶂挡在前面……”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造成掩映的效果。

“障景”产生悬念,用到记叙文中,可形成“悬与决”的效果。悬,是悬念。决,是答案的揭晓。有了悬念,会引发后文悬念的揭晓。在记叙文开篇设置“悬”与“决”,能够将读者的阅读注意力集中于某情节或某人某物,能够引发读者希望探得结果的阅读心理,引发强烈的阅读期待。

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开篇对女孩做外貌描写之后,紧接着写道:“她的左手永远插在口袋里,或是伸在课桌下,或是压在大腿下。她从不用左手传递课本讲义,从不用左手梳理发髻,从不举左手回答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悬念——这个女孩的行为为什么异于常人?引导读者去探寻女孩这一奇怪表现的原因,从而成功地在记叙文开篇情节设计中以悬念掀起了文章的波澜。

二.困和解

框景,是在人的观景视线前,设置左右夹框或四方围框,限定赏景范围,或从大环境中摘取局部景点加以观赏,以有限向无限延伸,从而使全景产生深远层次的美感。

写记叙文亦可按“框景法”来制造“困和解”。困,是危机,进退维谷。解,是危机的化解,是困局的改变。情节设计中的“困”会引发读者的紧张、不安,甚至恐惧,为读者平添强烈的感官体验;而“解”使情节转危为安,或者转“危机”为“平淡”,通过似乎“无解”的“解”给文章留下余韵,形成有限与无限的美感,给读者带来深沉的思考。

有一篇题为“给弟弟的一封信”的高考优秀作文,写弟弟二年级时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我讨厌我的同桌,那个女的老是打我”,我随口回答了一句:“男孩子嘛,忍一忍就好了。”“哪知时隔两年,你撅着嘴,一言不发地塞给我一张小纸条: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我先是觉得你可爱,后来则是心惊。不想一句无心之言,竟让你践行了两年!惭愧的同时有些害怕,你会犯错吗?这个孩子忘却天真的笑容了,他会变得暴力恣睢吗?此时的弟弟已经不再相信忍耐,开始学习许多什么道、什么拳,也会和男孩子打架,我开始担心了。”

不再相信忍耐的弟弟面临着心理的困惑、与同学相处的困境,有可能因此走上歧路。这个危机不仅引发姐姐的担忧,也牵动着读者的神经,引导着读者去关注一个孩子的痛苦。而后写在江边的谈话又引发了第三轮危机,弟弟一直以来在与我的高低比较中感到压抑,这才是导致弟弟身上出现越来越多问题的根源,弟弟是比较教育的牺牲品。作者在一层一层的危机设置与解答中将情节写得跌宕起伏,而最终教育问题的无解,则形成了最大的波澜,将文章的立意推向了高远层面。

三.抑与扬

抑景,在园林中起着抑制游人视线的作用,引导游人转变游踪。这样的造景,能欲扬先抑,增强空间景物的感染力。如颐和园入口处的一组大殿“迫使”游人绕一圈,而后,秀美无比的万寿山和烟波粼粼的昆明湖方才尽收眼底。

“抑景法”用到记叙文中即可起到“抑与扬”的作用。抑,是压低、限制;扬,是振发、显扬。扬抑相互生发,使文章呈现互为映照的变化。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在文中实现陡转,使文中人物形象呈现前后变化而更为立体丰满。“抑”会让读者心情沉重、黯然,“扬”又使读者情绪陡转,顿生激动、欣慰之情。抑扬之间,波澜顿生。

《这么小这么大》一文就巧妙地运用了情节设计的抑与扬。开篇就写父母的苍老,在高三一年中为自己付出太多,而自己总是在不经意间以小事影响着父母一天的心情。末段则写道:“女儿日渐长大,愈加懂这小非小。勿以善小而不为,女儿将会在小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会再伤害到你们。”首段抑,尾段扬,色调也由开端的阴沉转到收尾时的晴朗。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生活片段也是由抑到扬波折不断。

第一个生活片段,写母亲希望我考离家近的大学,所以在平时的言谈中多次谈到这个话题,而我坚决拒绝。女儿对母亲单方面形成的遏抑之势,通过女儿的反思感悟,表达出对父母的歉疚之情,形成内容上由抑到扬的转变。

第二个生活片段,在叙述“我虽然知道父母的生日,但每到父母生日这一天,总会粗心忘记而‘没良心’”之后,写道:“今年我买了一盒卡片,在母亲生日这天召集所有好友为母亲写祝福。我挑了最漂亮的,给母亲和父亲一人写了一张‘礼物兑换券’,承诺要用第一份薪水给父母买什么什么,父亲激动地差点哭出

来,母亲也是一宿未眠。”没良心是“抑”,开始有良心引起父母强烈的反应是“扬”。

第三个生活片段,我对母亲一大早挂在床头的糕和粽视而不见并避之不及,这是“抑”,母亲抓我回来,非要我头撞“高中”。撞了之后呢?作者的笔触扬起:“就这么一撞,原有的紧张不安竟一下子被撞走。这么灵!妈妈,女儿真的很感谢!”叙述看似轻松随意、娓娓道来,却由“抑”到“扬”掀起了波澜。

四.立与破

添景,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为了增加空间的深远感,一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创造最大的景深,另一方面运用掩映的手法增加景物的层次。如在江南园林中,往往在水流的两面布置石林木或建筑,形成两侧夹持的形式,增加景深。又借助水面闪烁无定、远近难测的特征,从流水两端对望,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添景法”采用的就是“立与破”的策略。写记叙文,立,是竭力蓄势,是营造氛围、累积情感,积聚行文的力量。破,是在积蓄到一定状态,足以“立”之后,使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突变,从而折向完全不同方向的一种构思方法。“蓄势在前”、“逆转在后”,“蓄势在前”会让读者享受、感慨,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被蒙在鼓里;然后逆转,突然打破积蓄已久的定势,又会使读者在感情上像坐过山车一样感受到大的变化,经受刺激。

以“一件小事”为题的一篇优秀作文,就是典型的运用破立关系设置文章波澜的佳作。作者描述的是自己在紧张的高考答卷过程中突然发现前面考生肩膀上有一只蜘蛛的情形。借助想象,小作者调用一系列描写手法表现这只蜘蛛骇人之姿的同时,写出了自己受到惊吓并纠结要不要将这件事告诉前面的考生的心态。考场的特殊性使“我”的内心在要不要拯救一个竞争对手这个问题上纠结不已。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