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表.docx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表

类别
序 号
项目
五分钟 生活圈 备注 居住区
1
社区服务站(含居委会、治安联防站、残 疾人康复室)
▲ 可联合建设
2 社区食堂
△ 可联合建设
3
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活动站、老年活动 站)
▲ 可联合建设
4 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
▲ 宜独立占地
5 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
13 公共厕所
▲ 可联合建设
14 公交车站
△ 宜独立设置
15 非机动车停车场(库)
△ 可联合建设
16 机动车停车场(库)
△ 可联合建设
17 其他
△ 可联合建设
注:1 ▲为应配建的项目;△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地
下室。
▲ 宜独立占地
社 6 幼儿园 区 7 托儿所
▲ 宜独立占地 △ 可联合建设
服 8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
务 9 社区卫生服务站
设 施
10
社区商业网点(超市、药店、洗衣店、美发 店等)
▲ 可联合建设 △ 可联合建设
▲ 可联合建设
11 再生资源回收点
▲ 可联合建设
12 生活垃圾收集站
▲ 宜独立设置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

燃气调压站
0.01
0.02~0.025
-
●
●
按照每个中低压调压站500m半径设置,应地上独立设置,与周边一般建筑物间隔大于6米。
28
供水调压站
0.004~0.006
-
-
○
○
根据地形及供水方式确定。
29
中水处理站
0.015~0.020
-
-
●
第一污水处理厂以北、一热电以东区域的新建居住小区根据用地情况,在地势较低处设置。
●
○
24班以下用地面积23㎡/座。24班、28班用地面积20㎡/座,32班及以上用地面积18㎡/座。
初中宜设32、40班,每班50座。
初中应按服务半径均匀布置,市区范围内初中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
28班
-
≥2.80
2.3
32班
-
≥2.88
2.7
36班
-
≥3.24
3.0
40班
-
≥3.60
3.3
20班
-
≥1.98
1.3
25班
-
≥3.25
1.6
30班
-
≥2.43
1.9
35班
-
≥2.84
2.3
40班
-
≥3.24
2.6
5
Rea
托幼
6班
-
0.18~0.22
0.8
●
用地面积10~12㎡/座。
托幼宜设6班、9班、12班或18班,每班30座。托幼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分布,服务半径为300m。托幼应独立占地,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
30
停车楼
-
(居住区)公共设施设置标准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类别项目名称一般规模(m2/处)服务规模(万人)设置规定设置级别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区域统筹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教育设施高中24班12000 20000(16000)3~4 每班50生。
按生均标准设置,用地面积16~17 m2/生,建筑面积8.5~10 m2/生。
▲△高级中学应在区域统筹安排。
独立高中应为36班以上规模,居住人口不足时允许设30班或24班高中。
初级中学应为24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18班初中作为下限。
完全中学应达36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30班完全中学作为下限。
中学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毗邻。
中学运动场地不宜小于3.3 m2/生,一般设田径运动场(环行跑道250-400米)及100m直跑道二组;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中学绿化用地不应小于1m2/生。
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
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其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30班14000 25000(20000)4~536班16000 30000(24000)5~6初中18班(9500)(12000) 2.25~3 每班50生。
按生均标准设置,用地面积15m2/生,建筑面积8.5~11m2/生。
▲24班11500 18000(14400)3~3.7530班13500 22500(18000) 3.75~4.5完全中学30班(13750)(20000) 1.5~2.25 每班50生。
按生均标准设置,用地面积15~16 m2/生,建筑面积8~9 m2/生。
△▲36班15750 28500(22800) 2.25~348班19750 38000(30400)3~3.75九年一贯制学校36班13850 22400(17920) 1.3~1.6小学每班45生,初中每班50生。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

16
银行分理处
0.08~0.1
0.04~0.05
-
○
宜与商业服务中心结合或邻近设置。
17
储蓄所
0.01~0.015
-
1~1.5
●
宜与商业服务中心结合或邻近设置。
18
邮电支局
0.1~0.25
0.06~0.15
-
○
邮政支局宜独立占地,便于车辆出入及识别。
19
邮电所
0.01~0.015
-
1~1.5
服务规模(万人)
配置级别及要求
配置说明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商业设施
14
居住区商业设施
-
-
3~5
●
建筑面积250~450㎡/千人,用地面积300~500㎡/千人。宜相对集中布局,独立设置。包含综合市场、超市、百货店等内容。
15
居住小区商业设施
-
-
1~1.5
●
建筑面积350~450㎡/千人,用地面积100~500㎡/千人。布局应将其噪声和气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宜集中布局或设置于设置于小区入口或小区中心的住宅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按1~1.5万人设置一个肉菜市场,应设在室内,宜设在运输车辆易于进出的相对独立地段,与住宅要有一定的间隔。
11
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
0.04~0.06
0.04~0.06
1~1.5
●
居住小区级文化设施人均建筑面积不应低于0.04㎡,居住人口不足1万人应设1处。宜配置文化康乐、图书阅览、科普宣传、老年人活动、青少年活动及儿童活动等活动设施。
体育设施
居住区规划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

居住区规划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湖南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以下不属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形成社区有4个必要的条件的是:()。
参考答案:有一定的亲缘关系2.小学服务半径的控制要求不宜超过50米。
()参考答案:错3.中学服务半径的控制要求不宜超过200米()参考答案:错4.具体的规划设计图纸及文件成果应包括现状与规划分析图,(),工程规划方案图,以及形态规划设计意向图等。
()参考答案:规划编制图5.扩大街坊的规划原则与邻里单位十分相似()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空间的尺度是住宅区物质空间环境的识别性方面,可以考虑的要素:()。
参考答案:对2.“入景”是实现社区景象共享的重要前提,“组景”是实现社区景象共享的目的。
()参考答案:错3.住宅区规划设计可以通过无形机制建立起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参与和肯定。
()参考答案:对4.依据生态低碳的原则,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参考答案:适宜地区特殊性5.住宅区规划设计以社会与空间关系为核心()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各种社会群体适合问卷法。
()。
参考答案:错2.观察法是最复杂、最高级的调查方法。
()参考答案:错3.与其他调查方法比,观察法需要特别注意是:()()参考答案: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参考答案:直线相关5.结构式访谈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公共绿地紧邻建筑时,应算到距离房屋墙角1.5米处。
()。
参考答案:对2.道路用地不属于居住区用地。
()参考答案:错3.住宅侧面间距要以消防要求和()为条件设置。
()参考答案:日照间距4.居住区的规划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通常可以分为()。
参考答案:其他指标;建设强度指标;功能指标;环境指标5.居住区内的城市级道路不应计入居住区用地中。
()参考答案:对第五章测试1.系统性是指要求系统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第二章—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重点解决:密集的建筑、车流、人流与环境的关系—安全/卫生/疏散等等
高层高密度 高层低密度
5
中国香港城区鸟瞰
第2章 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2.1居住区的类型
当代城市居住区在类型和形态上的变化
(2)低密度社区——高品质别墅、洋房等。
形式上:独立、双拼、叠拼、花园洋房等——重点关注私属空间品位与配套水平
(1) 窑洞与地坑院; (2) 澳大利亚地下城 (3) 现代地下覆土住宅
9
第2章 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2.1居住区的类型
2.1.2 乡村住区与城市住区
(1) 传统民居(民族、地区特色) (2) 现代商业住宅(城市与自然的隔离)
10
第2章 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2.1居住区的类型
2.1.2 乡村住区与城市住区
五分钟生活圈公共绿地 十分钟生活圈公共绿地 十五分钟生活圈公共绿地
公共 绿地
支路 次干路 主干路
配套 设施 用地
城市 道路
政府主导 社区服务 嫁接体系
政府派出机构
街道办事处
基层群众自治 组织
拥有共同物权 的民间性组织
社区居委会 业主委员会
15分钟生活圈 10分钟生活圈
5分钟生活圈
居住街坊
第2章 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12
封 闭 式
开 放 式
小街 区密 路网
问题:两者比较,开放式社区有何优越之处?为什么这样改革?
大
居
除交通便利、
住
公共服务共享
区
外还有何优势?
开发成本
社区管理
开
邻里关系
放
???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2018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20181201)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18年7月10日联合的布,并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8第142号目录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用地与建筑5 配套设施6 道路7 居住环境附录A 技术指标与用地面积计算方法附录B 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附录C 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0.1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宜居适度,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并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营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美丽、和谐以及多样化的居住生活环境。
1.0.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2术语2.0.1 城市居住区Urbanresidentialarea城市中住房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地区,简称居住区。
2.0.2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15-Minpedestrian-scaleneigh-borhood以居民步行十五分钟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支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人~100000人(约17000套~32000套住房),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
2.0.3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10-Minpedestrian-scaleneighbor-hood以居民步行十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支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约5000套~8000套住房),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修改2)

威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南(讨论版)威海市规划局2012年11月为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有效控制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年版)为基础,结合2011年修编的《威海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与本地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制定《威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南》(讨论版)。
1、威海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居住区和居住小区两级配置,部分设施达到组团组。
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水平,需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当居住人口规模达到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规模时,应按照相应的规定配置本级及以下各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当居住人口规模介于居住区与居住小区之间时,除了按照低一级配置所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还应根据需要选配高一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相邻联系紧密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可结合城市级公共设施集中形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中心。
2、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的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宜相对集中,便于居民使用。
3、旧区改造地段内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可按低限执行。
建设用地严重受限的,可适当调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用地规模。
旧区改造地段内居住用地达不到居住小区规模,可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年版)的居住组团要求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4、本指引未尽事宜,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年版)、《威海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1年版)的规定执行。
安排幼儿园注:1、表中●为必须设置的项目,○为可选择设置的项目。
2、家庭户规模调整:人口户均规模由原3.0人/户下调至2.6—2.8人/户,建议统取2.8人/户。
(依据《威海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1))PS:1.新建或改造住宅小区时,建设单位应按建筑面积每5万平方米,室外不低于200平方米、室内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建设老年人活动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B.0.2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序五分钟
类别项目生活圈备注号
居住区
1社区服务站(含居委会、治安联防站、残
▲可联合建设疾人康复室)
2社区食堂△可联合建设
3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活动站、老年活动
▲可联合建设站)
4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宜独立占地5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宜独立占地社6幼儿园▲宜独立占地区7托儿所△可联合建设服8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可联合建设务9社区卫生服务站△可联合建设
设
10社区商业网点(超市、药店、洗衣店、美发
▲可联合建设
施店等)
11再生资源回收点▲可联合建设12生活垃圾收集站▲宜独立设置13公共厕所▲可联合建设14公交车站△宜独立设置15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联合建设16机动车停车场(库)△可联合建设17其他△可联合建设注: 1 ▲为应配建的项目;△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
2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