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配合及观察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的护理配合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的护理配合作者:白学军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1期【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护理配合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管腔局部异常扩张而形成的,一旦破裂出血其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1]。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其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
本院介入血管外科2010年10月~2014年1月对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手术均获成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14例,女4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0岁。
临床表现: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项强直,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
CT检查后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住院,全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瘤。
1. 2 操作方法所有患者均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治疗。
术中全身肝素化,微量泵泵入尼莫同和硝普钠。
在微导丝导引下将微导管导入,经血管造影证实微导管头位于瘤腔内,选择适当的弹簧圈依序填塞动脉瘤。
每次解脱弹簧圈前均造影确认弹簧圈位于动脉瘤内,造影显示动脉瘤腔被微弹簧圈填满,动脉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结束手术。
2 护理配合2. 1 术前准备2. 1. 1 掌握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①继发性脑血管痉挛;②动脉瘤破裂再出血;③血栓形成或栓塞;④穿刺部位血肿[2]。
2. 1. 2 常规准备2. 1. 2. 1 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征得其理解和签字同意,给予心理安慰。
2. 1. 2. 2 根据情况对患者会阴部、双侧腹股沟进行备皮,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清洁,有无皮肤感染、破损。
术前禁食水9~12 h。
左侧肢体置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尼莫同泵入4.1 ml/h,必要时予硝普钠。
2. 1. 2. 3 触双侧足背动脉搏动,以便与术后对比。
2. 1. 2. 4 遵医嘱术前用药和留置导尿。
2. 1. 3 导管室准备2. 1.3. 1 导管材料,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及附件。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4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42-01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出现的脑血管瘤样突起,而是由于动脉管壁薄弱,在血流不断冲击下,血管壁局部膨出。
因此,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在脑血管壁上吹起的一个气球,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用力排便、举重物、上楼、性生活等诱因的刺激下随时因血压突然增高,引发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多发于40-60岁中年人,居于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第3位,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由于创伤小、成功率高和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我科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共收治43位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33-74岁,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0例,后交通动脉瘤12例,基底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分叉部1例,主要症状: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动眼神经瘫痪,颈项强直,hunt —hess分级ⅰ级23例,ⅱ级11例,ⅲ级6例,ⅳ级2例,ⅴ级1例。
1.2 方法行介入栓塞术。
2 护理2.1 术前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①警惕再出血,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有无头痛加剧、恶心、呕吐,有无眼睑下垂、复视、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
当患者自觉头痛或头痛较前加剧,或表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恶心、呕吐时,应警惕再出血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②严格控制血压:本组21例在监测生命体征时发现血压增高至160/100mmhg以上,立即遵医嘱使用硝普钠50mg加入50ml液体中静脉泵入,维持收缩压在150mmhg以下。
③防治脑血管痉挛:本组43例术前均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泵入3-5ml/h维持至手术。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是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病。
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治疗技术和介入器材的发展,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介人治疗创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等优点,显著减少了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量,已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
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2014年我科共收治69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69例,其中男34例,女35例。
年龄34~85岁,平均57.9岁。
前交通动脉瘤5例;后交通动脉瘤16例;颈内动脉瘤19例;大脑后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颈内夹层动脉瘤3例;其它19例。
1.2 治疗方法在全身进行肝素化抗凝和全麻术气管插管下,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用6F导引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明确动脉瘤所在部位、形态、大小选择相匹配的微导管,在微导丝的配合下,按照预先测量的大小送入弹簧圈,直到动脉瘤填满为止。
2.术前护理2.1 密切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以及有无头痛加剧、恶心、呕吐,有无眼睑下垂、复视、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及时发现动脉瘤破裂出血及再出血的症状和体征。
遵医嘱给予患者扩血管和预防血管痉挛药物;持续心电监测、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摇高床头约15~30度,以保证静脉充分引流,降低颅内压以减轻脑组织水肿。
2.2 术前健康宣教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术前给予患者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软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一切能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情绪激动、疼痛、用力排便等,以免血压波动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必要时可口服适量镇静和降压药物。
责任护士、主管护师向患者及或家属讲解动脉瘤栓塞术的目的、意义、优点、操作过程、以往成功的病例,术中注意事项及麻醉方法等。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影响。
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栓塞治疗介入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心理状态。
结果:经过两种模式术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接受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制定针对性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消极心理,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术后并发症;术后护理颇内动脉瘤是指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
虽然医学上称其为动脉瘤,但是颅内动脉瘤不是肿瘤,不会扩散,不会恶化。
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原则是防止瘤体破裂,以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治疗时要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来制定治疗方案。
颅内动脉瘤主要有两大治疗方向。
一是开颅夹闭,将颅内动脉瘤的根部进行结扎,让瘤体失去血供,彻底避免瘤体破裂的情况,二是在颅内动脉瘤溜体内放置弹簧圈,称为“栓塞治疗”,减少血流对瘤体血管壁的冲击,降低瘤体破裂风险。
介入栓塞治疗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成功率高的优点[1]。
但术后也仍有脑血管痉挛和脑出血的风险,因此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有重要意义。
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栓塞治疗介入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常规组40例患者,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2.4±3.45)岁;观察组40例患者,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4.6±3.87)岁。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2 O例 病 人 均 顺 利 完 成 手 术 , 出现 并 发 症 4例 , 过 及 时 处 理 , 造 成 严 重 后 经 未
严 密 观 察 , 取 必 要 的 预 防 措 施 及 护 理 配 合 , 减 少 手 术 并 发 症 的重 要 环 节 。 采 是
颅 内动 脉 瘤 是 颅 内 动 脉壁 的囊 性 膨 出 , 造 成 蛛 网 膜 下 是 腔 出血 ( AH) 首 位 病 因E S 的 。我 院 从 2 1 7 2 1 - 7采 0 0 0 — 0 10
患 者 。 我们 通 过 对 气 道 的 雾 化 吸 入 、 续 湿 化 和 稀 释 痰 液 药 持 物 等 措 施 应 用 , 人 工 辅 助 呼 吸气 道 接 近 正 常 生 理 状 态 的呼 使
吸道 。
高 血 压 性 脑 出 血 昏迷 患 者 人 住 急 诊 科 I U 期 间 给 予 良 C 好 的 人 工 气 道 加 湿 、 温 和 清 洁 等 相 关 护 理 处 置 , 于 患 者 加 对
2 2 机 械 性 通 气 道 的 综 合 护 理 .
吸痰 的 间期 根 据 患 者 的 实 际 情 况 出发 , 旁 闻 及 痰 鸣 音 , 床 提
示 分 泌 物 积 聚 , 即给 予 吸 痰 , 过 该 操 作 随 时 处 置 气 道 内 立 通
痰 液 的积 聚 , 少 感 染 源 。 减 22 4 呼 吸 机 异 常 的 紧 急 处 置 : .. 当患 者 擦 洗 烦 躁 , 率 和 呼 脉 吸频 率加 快 , 吸 机 检 测 峰 压 升 高 和 ( ) P 。下 降 经 疾 病 杂 志 2 1 0 2年 4月 第 l 5卷 第 7期 Chns o ra o rcia Nevu sae r2 1 , 11 . iee un l f at l ro s essAp. 0 2 Vo. 5No 7 J P c Di
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颅 内动脉 瘤栓 塞 的手术 配合 与护理
苏 展 170 ) 3 4 0
( 安 盟人 民医院导 管室, 兴 内蒙古 乌兰 浩特
【 要] 目的: 摘 总结 颅 内动 脉瘤栓 塞 的手术配合 方法 和体会 。方 法 : 1 对 9例颅 内动脉 瘤 患者进 行介 入栓 塞 手术 的术前 准备、 中配 合及术 后护理 。结果 :9例 患者 1 术 1 8例 完全 康 复, 1例 因术 中动脉 瘤破 裂 出血 , 立
颅 内动脉 瘤是指 颅 内动脉血 管壁 的局 限性异常 膨突 。 由于瘤 体 一般 很 小 , 其破 裂 出血之 前 很 少 在 被发 现 , 旦破 裂 出血 其致 残率 和 死亡 率 极 高。首 一 次 出血 后 的幸存 者, 若未 得 到及 时 正确 的处 理 , 3周
内将 有 4 % 的病 例 发 生再 出血 J 0 。再 出血 的死 亡 率和致 残 率 高达 8 %。 因 此 颅 内动 脉 瘤是 严 重 危 0 害人 们健康 的一 种 疾 病 。近 年 来, 随着 显 微 神经 外 科和神经 介入学 的发 展, 介入 方 法 将 动脉 瘤血 管 经
本 组病例 1 例 。均经 D A下行 全脑 血管 造影 9 S
术后 诊 断 为 颅 内 动脉 瘤 。其 中 男 性 7例 , 性 1 女 2
例。年 龄在 2 ~7 o 4岁 。其 中后 交通 动脉瘤 7例 , 前
交通动 脉瘤 1 0例 , 底 动 脉 瘤 2例 。完 全 康 复 】 基 8
即转入 手术 室进行 动脉 瘤夹闭术 。结论 : 充分 的术前 准备 , 中 良好 的护理 配 合及术 后精 心 的治疗 和护 理, 术
预防各 种 并发症 的发 生 , 是手术 成功 的关键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术中护理配合与干预

恢复的影 响 『 J 1 . 中外医学研究 ,2 0 1 2 ,1 0 ( 2 9 ) :7 7 — 7 8 .
【 6 】 陈兰英 . 早期 康复护理 对脑卒 中偏瘫 患者肢体功 能及
生 活 能力 的影 响 [ J J . 安 徽 医 学 ,2 0 1 2 ,3 3 ( 8 ) :1 0 8 2 —
g r o u p .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c a r e , wh i l e n u r s i q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 0 1 3 年第 1 9卷 第 5 期 【 2 】 李佩云 . 早期康 复护理 干预对脑梗死偏 瘫患者肌 力及 生活质 量的影响 当代护士 :专 科版 ( 下旬 刊 ),
2 0 1 2 ( 9 ) :2 8 - 2 9 .
I MH G N,Ma r c h 2 0 1 3 ,V o 1 . 1 9 N o . 5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a n e u r y s m. Me t h o d s 6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a n e u r y s ms w h o h a d b e e n t r e a t e d d u r i n g t h e
w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mp r o v e d i n b o t h g r o u p , a s c o mp a r e d w i t h t h e b a s e l i n e s . Nu r s i n g i n t e ve r n t i o n g r o u p wa s
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性及术 中需要 的配合 , 以解 除恐惧 心理 , 促使其积极 配合 治疗 。 患者术前绝对 卧床 , 避免一切不 良刺 激 , 保持室 内通风 , 暖适 冷 宜, 防止着凉 。随时观察生命体 征及 意识的变化 , 理饮食 , 合 保 持大便通 畅。 物 品准备 : 脑血管造 影用 品 I 、 引导 管 、 套 指 微导 管 、 微弹
■ 组国爨窳
患 者体 温 、 托品化 状况 、 阿 时间 、 尿量 、 尿液颜 色 , 因患者人 病 房 时 血压 由 108 m 降至 9 / g 另 开静 脉通道 , 2 /0m Hg 06 mm H , 0 静 脉注射低 分子右旋糖 酐 , 补平衡盐溶 液 , 加%甘露 醇预 防 输 脑 水肿 , 防性抗 感染治疗 , 6 预 每 胃 1 , 50 0m 观 h洗 次 约 0 L,
带加压 l 4h 避 免屈髋 , 2 2 , h 穿刺点沙 袋压迫 4h 6h 穿刺侧  ̄ , 肢体 平伸并 制动 6h 1 , 观察 局部有 无渗血 及血肿 , ~ 2h 并 密切
观察穿刺侧肢体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 设 置专 人看护 , 给予 持续低 流量吸氧 , 持呼吸道 通畅及 保
防止 呕吐物误 吸入 呼吸道 , 清醒后床头 抬高 1 。一 O 5 3 。利 于颅
3 例动脉瘤 9% 塞成 功 , 9 0栓 手术后恢复 良好 , 死亡 1 , 例 余
患者术后 2 出院。 周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
对意识 清的患者要 详细讲解手 术的必要
内静脉 回流防止脑水肿 。 术后患者全身肝素化处于高凝状态应 给予 下肢 腓肠 肌处环形按摩 ,力 度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 , 以 防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清醒患者应鼓励 多饮水 以增加造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配合及观察
发表时间:
2019-05-15T17:16:07.3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作者: 许琼 谭玉婷 黄燕飞 王君廷 陈河辉
[导读] 探讨颅内动脉瘤采取栓塞术术中配合及护理措施。
许琼 谭玉婷 黄燕飞 王君廷 陈河辉
(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摘 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采取栓塞术术中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心电监护,对患者自身血压变化、心
率及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结果:共
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栓塞手术,9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配合积极的术中护理,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术中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236-01
导致出现颅内动脉瘤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管壁发生局限性扩大,从而引起一系列脑血管疾病,40岁~60岁的女性患者是该病的高发人群
[1]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主要过程是:首先对脑血管实施造影,确定动脉瘤的类型,然后借助微导管技术在瘤体内放入弹簧圈,从而将动
脉瘤实施闭塞,起到治疗效果。本文对我科
10例脑动脉瘤患者采用栓塞治疗并配合积极的术中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10例脑动脉瘤患者,其中3例男,7例女,平均年龄为53岁,全部患者手术前均发
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1.2 临床症状与病因 脑动脉瘤通常出现在脑底Willis动脉环的分叉处,导致出现的过程目前不清楚,通常可分为由于动脉管壁出现局部
缺陷的先天性原因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外伤等导致的后天性原因。
1.3 护理方法
1.3.1 患者准备
(1)调整心态 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将栓塞手术的目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防止患者出现精
神紧张,指导患者保持休息,避免过度的活动以及情绪激动,从而防止血压出现升高导致动脉瘤发生破裂
[2]。
(2)常规准备 对患者腹股沟以及会阴部皮肤进行备皮,手术前4h禁止饮食,进行过敏试验。协助患者处于仰卧位,对患者四肢及尿
袋采取固定。开放静脉通路,确保手术过程中以及并发症出现时将急救药品通过静脉给药,在穿刺过程中要避免导管插入人体。
(4)药物准备 准备好安定、解痉药物以及甘露醇、硝普钠和鱼精蛋白等药物。手术过程中,患者由于受到微导管以及栓塞剂的刺
激,会引起脑血管发生痉挛,此时要根据医嘱使用安定或解痉药物;手术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要使用鱼精蛋白进行止血
[3];由于患者血
管受到高渗性造影剂影响导致颅内压出现升高,要使用甘露醇、硝普钠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1.3.2 术中观察与配合
(1)血压 栓塞手术发生失败和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因此为了保证手术能够安全进行要运用控制
性低血压
[4]。患者在术中实施气管插管的同时对血压进行控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血压进行严密监测,当血压升高时选择控制性低血压,
从而防止动脉瘤因血压过高导致破裂出血。通常收缩压的控制范围在
100mmHg~110mmHg,舒张压的控制范围在60mmHg~80mmHg,
每隔
5min要对患者血压测量1次。
(2)心电监护 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心率变化、氧饱和度及呼吸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维持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正常,维持氧饱和度
在
95%以上。
3.3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对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由于术中采用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注射进患者体内,注入速度
快、注入量比较大,因此要对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
3.5 手术结束后 帮助医生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患者要保持卧床24h,4h后才能进食,患者穿刺部位要采用沙袋进行压迫,并对出血和
渗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要对患者手术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颜色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到足背动脉搏动出现减弱,皮肤颜色呈现发绀,
说明患者下肢出现栓塞。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效果 全部患者通过对脑血管造影实施栓塞手术,术后观察持续1周,其中1例患者神经功能出现缺损,原因是弹簧圈放置
部位不当导致相应部位出现功能障碍,其余
9例手术取得成功,术后1周出院。
2.2 术中并发症
2.2.1 颅内出血 主要原因有:动脉瘤发生破裂;血管内导管的存留时间过长以及造影剂刺激均会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都可以导致血
管发生破裂出血
[5]。
2.2.2 脑栓塞 由于弹簧圈发生移动导致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出现缺失。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优点是创伤比较小、患者痛苦程度轻、身体恢复快。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该
病的致病原因、手术方法以及普遍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解,要将手术目的、手术操作方法及常见并发症详细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相应的
心理准备,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手术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向医生及时报告
[6],并做
好相应的记录。本次研究,
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除1例由于弹簧圈放置不当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外,其余9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临
床疗效显著,并且配合积极有效的手术护理也对手术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颖.李虹彦,韩洁.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17,13(8):765-766.
[2]高秀兰,范渡胜,朱继人.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2(20):46-47.
[3]吕美云,易萍,何红.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2(12C):3331-3332.
[4]严凌燕,蔡晓琳,蔡友锦,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6,8(13):298-299.
[5]陈颖.李虹彦,韩洁.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17,13(8):765-766.
[6]于金录,许侃,王宏磊,等.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7例分析及处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34(12):728-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