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军事五要素之一?A. 兵力B. 火力C. 时间D. 空间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现代战争的主要特点?A. 信息化B. 精确化C. 高科技化D. 传统化答案:D3.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时间是?A. 1927年B. 1934年C. 1949年D. 1955年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主要战略方向?A. 东部B. 南部C. 西部D. 北部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军事战略的支柱?A. 核战略B. 空中战略C. 海上战略D. 网络战略答案:B6. 以下哪个不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A. 速度快B. 精确度高C. 破坏力小D. 信息优势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A. 确保国家安全B. 维护世界和平C. 坚持自卫防御D. 确保军事优势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原则?A. 确保国家安全B. 坚持和平发展C. 坚持独立自主D. 坚持改革开放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军事战略的发展方向?A. 信息化B. 精确化C. 网络化D. 传统化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目标?A.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B. 提高装备质量C. 提高经济效益D. 提高战争潜力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军事战略是指导国家______全局的总体方略。
答案:军事斗争2.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______年。
答案:19273. 我国军事战略的发展方向是______。
答案:信息化4.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速度快、精确度高、信息优势5.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装备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现代战争的主要特点。
答案:现代战争的主要特点包括信息化、精确化、高科技化、快速反应、全维作战、非线性战场、网络中心战争等。
大一军事理论全部知识点

大一军事理论全部知识点军事理论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军事学的基础和理论支撑。
它以研究军队及其战争行为规律为对象,旨在培养大一学生对军事理论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本文将系统介绍大一军事理论的全部知识点。
一、军事科学的基本概念军事科学是一门研究军事组织、军队和战争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它包括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建设学、军队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大一军事理论课程主要介绍军事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军事战争中的应用。
二、军事战争的起源与发展军事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时代等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大一军事理论课程会详细介绍战争的起源、战争的基本特征以及战争形态的变化与发展。
三、军事战略的基本概念与要素军事战略是指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环境下,以战争为手段,通过全面、战略、战役、战术等层次的军事行动,实现国家或军事力量所追求的既定目标的总体性规划和部署。
大一军事理论课程会介绍战略概念的内涵、战略要素的构成以及战略的层次划分等内容。
四、军事力量的构成与作用军事力量是指由军队、武器装备和军事资源等要素组成的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军事实体。
大一军事理论课程会重点介绍军事力量的组成、构成要素的作用以及军事力量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五、军事战役的概念与特点军事战役是指在总体战略目标下,集结一个军、集团军,或几个军的兵力,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完成的一系列军事行动。
大一军事理论课程会介绍战役的概念、特点以及战役的规模、时限、地域等要素的相互关系。
六、军事战术的基本概念与类型军事战术是指在战役和战斗的指导下,以实现既定战术目标为目的,使用和组织兵力,进行局部作战而展开的军事行动。
大一军事理论课程会讲解战术概念的内涵、战术类型的分类以及战术行动的基本要素。
七、军事组织的结构与职能军事组织是指各级军事机构根据一定的命令体制、编组原则和任务要求,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组建起来的。
军事理论大全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军事理论ppt课件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与实践
总结词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和实践
详细描述
反恐维稳行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军队应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情报侦察、精确打击、联合执 法等,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同时,军队应加强与公安、武警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提高反恐维稳行动 的整体效能。
抢险救灾行动的组织与实施
智能化战争的特点
智能化战争是在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 武器的普及,智能化战争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性。
应对策略
针对信息化战争和智能化战争的特点,各国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获取、传输和 处理能力;同时加强智能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作战效能和应对能力。此外,各 国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和威胁。
06
军事理论前沿问题与 发展趋势
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与未来战争的特点
总结词
现代战争形态正经历深刻演变,未来战争将呈现新的特点。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从传统的平台中心战向网 络中心战转变,强调信息主导、快速决策和精确打击。未来 战争将更加注重隐形、快速、远程和高度机动化,同时非对 称作战和混合战争也将成为重要特点。
兵战术和航空兵战术等。
军事战术的特点
针对性、灵活性、保密性和风险 性。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和运用
1 2 3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战略指导战术,战术服从战略。战略是宏观的、 全局的指导,战术是具体的、局部的实施。
战略与战术的运用
在战争中,应根据战略需要制定具体的战术,同 时也要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战术,以实现战略 目标。
军事战略的层次
包括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军种战 略和战场战略等不同层次。
军事理论名词解释_简答__论述答案

1.国防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3.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
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安危与兴衰,影响一个国家(集团)军事斗争的对象、性质、目标和敌友关系,以及据此确定的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的基本方向,是各个国家(集团)制定战略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4.天基武器天基武器:指攻击敌方航天器用的卫星及卫星平台。
如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及反弹道导弹动能武器平台和定向能武器平台等。
5.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
是信息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6.武装力量武装力量动员(国家将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转为战时体制。
武装力量是遂行战争任务的主体,武装力量动员是战争动员的核心。
)武装力量(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通常以军队为主体,由军队和其他非正规与正规的武装组织组成,是国防力量的主体。
)7.战争观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起源、战争的本质、战争的目的、战争的性质等所持的态度以及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战争与地理等因素的相互关联的看法或观点。
)8.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它以分为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国际军事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这几种格局的综合,也称“国际格局”。
军事理论

引言:中国军事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华夏文明的起源。
有人类就有生存需要,有生存需要就有无休止的战争,有战争就有了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各阶级和政治集团以及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中国各代军事思想大致可分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和中国当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则是以孙子兵法的内容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则是以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现当代军事思想则是以江泽民提出的军事理论为基础的。
什么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不同队级、国家或政治集团有不同的军事思想。
同一阶级、国家或政治集团的军事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也有区别。
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便是一支绚烂的奇葩。
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是。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标题一:中国古代经典军事思想子标题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ⅴ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的夏朝。
由于阶阶级矛盾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战争也就成了阶级斗争的最高斗争形式。
到了殷商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常备武装力量的出现军队数量的增多,兵器质量的提高,战争对从事和指导战争的成员的战术技术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军队的骨干力量--贵族的教育训练就成了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可以说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已经处于萌芽状态了。
ⅴ(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到了西周时代,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已经有了专门用于书写的文字和书写材料(简策、版牍),为兵书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

军事理论知识点总结军事理论是指关于战争、军事组织与行动、军事力量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它是指导军队建设、军事行动以及解决军事问题的基础和依据,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军事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军事力量、作战原理、军事组织和指挥等。
一、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是指军队所拥有的武器装备、人员以及各种资源,是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和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
军事力量分为实力和潜力两个层面。
1. 军力实力:指军事力量的数量、素质和战斗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它涉及到军队编制、装备现代化、兵员素质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具体包括军队规模、战略武器、军事技术水平等。
2. 军力潜力:指军事力量的潜力和发展潜力。
它主要指军事资源的积蓄以及未来战力增长的潜力。
潜力的体现包括军事科技创新、后备力量建设、战略资源保障等。
二、作战原理作战原理是指指导军队实施作战行动和战斗决策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它包括进攻、防御、机动、突击、火力支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 进攻原理:进攻是战争的主动形式,对于实现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进攻原理包括集中兵力、突破敌防、迅速作战等。
2. 防御原理:防御是有效避免敌人进攻和保卫阵地的重要手段。
防御原理包括合理选择阵地、布置阵地工事、坚守阵地等。
3. 机动原理:机动是根据战争形势和任务需要,迅速调整部队位置和行动的能力。
机动原理包括机动突击、机动防御、机动补给等。
4. 火力支援原理:火力支援是通过大规模火力打击敌人,配合作战行动的重要手段。
火力支援原理包括火力密集、火力协同、火力突击等。
三、军事组织与指挥军事组织与指挥是指在战争和军事行动中,合理组织军队并指挥军队执行作战任务的活动。
1. 军事组织:军事组织包括军队编制组织、军事基地设施、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科学合理的军事组织能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行动效能。
2. 军事指挥:军事指挥是有效组织和指挥军队实施作战和军事行动的重要环节。
军事指挥涉及到作战计划制定、指挥员培养、指挥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
大一军事理论 知识点

大一军事理论知识点大一军事理论知识点军事理论是军事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了解军事理论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大一军事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军事理论是指研究战争与军队建设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它包括作战理论、军事技术理论、军队建设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战争的定义和特征战争是指国家或民族之间为争夺权益而进行的武力冲突。
它具有客观性、异常性、社会性、暴力性等特征。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战争的定义和特征,从全面的角度认识战争这一现象。
3. 战略的概念和作用战略是指军事行动的总体计划和决策。
它对于战争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战略的定义、要素和作用,了解其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4. 兵力指挥的基本原则兵力指挥是战争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军队的组织、调动和指挥等方面。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兵力指挥的基本原则,如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灵活运用等,为将来的作战指挥打下基础。
5. 军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军事技术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军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包括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等内容,从而了解现代战争的形态和趋势。
6. 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和内容军队建设是军队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和作战能力。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和内容,包括军事训练、军队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7. 军事思想家与军事理论军事思想家是军事理论的创立者和发展者,他们的思想对于军事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一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军事思想家和他们的主要理论,如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等。
以上是大一军事理论的几个重要知识点,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大一学生建立起对军事理论的初步认识,为深入学习和研究军事学打下基础。
军事理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
事
理
论
(第一次作业)
制作:13#802宿舍
参加人:刘建磊 昝超
任伟 王维锋
何研 张帆
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
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
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
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简单地说,广泛使用技术
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通过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取得胜
利而进行的战争,就可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刘建磊 数应1203 学号:1209014089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全新的、全面发挥信息化武器装备作用的
战争,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推动下的新军事革命的结果。它
不同于机械化战争,更不同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等传
统战争。 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战争
的主体性力量 可以说,这是信息化战争最基本的特征,也
是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信息技术主
要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些技术扩展了人
的获取、传递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只有信息技术特别是高
新信息技术大量出现,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作用于战
场并对作战的胜负有决定性的影响时,战争才会进入到新的
时代,在机械化战争中,尽管也有电话,电报等以通信技术
为基础的信息手段,但是由于这些技术在数量及先进程度方
面远远不够,难以对战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时的战争还
不能称为信息化战争。换句话说,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化武
器装备要成为战争的主体性力量。战场空间全维一体、范围
广阔,作战兵力密度小 机械化战争中,战场空间基本局限
于陆海空三维范围。在“天”“电”这两个层次,基本上是开展志
愿性的活动。随着军用卫星、信息战武器的运用以及远战兵
器的增多,战场空间不断扩大,有传统的陆、海、空三维向
陆、海、空、天、电磁、网络这全部的有形、无形空间发展,
并实现了全维一体。全维一体,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
面,各战场空间分别作为整个战场空间的一部分,共同构成
一体化的战场空间;另一方面,各战场空间相互依存,形成
密不可分的整体。
昝超 数应1203 学号:1209014081
我国要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就必须提高军队的信
息化程度。首先,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流通结构网络化的。
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树状;二是网状。在机械化战争中,
信息流通结构基本上是树状。信息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传
递,横向流通困难。而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流通结构呈现
出网状,信息可以从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流出,并自动寻
找最佳途径向一个或多个目标传递。不仅传递速度快,而且
可同时传递的对象多,特别是信息横向流通非常容易,很容
易实现信息共享。夺取“制天权”、“制信息权”成为赢得战场主
动权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
使得信息的地位大大提升,“制信息权”的作用异常突出。信
息制约着物质和能量,在战争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作战
的进程和结局有重大的影响。在战争中,对抗的双方哪一方
在信息领域占有优势,哪一方就能更容易拥有作战的主动
权,更能取得作战的胜利。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运用了各
种先进的电子战手段,牢牢掌握海湾战场上的主动权,不仅
使伊军成了“瞎子”、“聋子”,还使夜晚对自己“单向透明”。脑
袋控制拳头。被剥夺了信息的军队,就好像是被挖去了眼睛,
耳朵,被摄走了灵魂的躯壳。
任伟 数应1203 学号:1209014087
作战高精度、高强度、远距离、快节奏、非线式 信息化战
争中的作战是一种精确作战。实施精确作战的物质基础是高
精度打击兵器以及与之配套的C4ISR系统。有了这些物质基
础,作战部队将能够对敌目标实施精确的侦察与定位,对作
战决策实施精确的运筹,对兵力投送实施精确的计划,对作
战行动实施精确的准备,对己方部队实施精确的保障,对打
击效果实施精确的评估。作战精度的提高将能大大提高作战
效果。 美国的统计表明,摧毁一个目标,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需要9000枚炸弹,在越南战争中,需要300枚炸弹,
而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精确制导炸弹则只需要2枚。到了伊
拉克战争,美军的精确作战达到了更高的水平,1枚精确制
导炸弹基本上就能解决问题。 此外,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
是一种快节奏的作战。机械化战争及更传统的战争,持续时
间通常为数年或数月。据资料显示,超过5年以上的战争,
在17世纪约占40%,18世纪约占34%,19世纪约占25%,
20世纪约占15%。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
域的广泛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局部战争的持续时
间急剧缩短。信息的获取快、传递快、处理快,指挥人员指
挥快,部队机动快、支援快、协同快、再加上精确,大威力
武器弹药的运用,使得作战节奏大大加快。
王维锋 数应1204 学号:1209014091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战争
这种新型战争将逐步走上战争的舞台,作战指挥也将发生革
命性变化。迎接信息化战争,需要推进相应的作战指挥领域
建设,形成新的作战指挥能力和作战指挥形态。 1.3.1信息
化战争是必须面对的新的战争形态 战争由机械化向信息化
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当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
迈 进的时候,战阵也开始了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
历程。战争的发展,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要素推
动下的发展。战争的发展,经历了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
机械化战争时期,现在我国正处在机械化和信息化战争的交
汇口上。 信息化战争,以导弹、C4I系统等信息化武器装备
为标志。信息化战争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必将是机械化战争
的终结者。谁能早认识它、研究它,围绕它去进行建设,或
者说谁能在认识和实践上领先一步,谁就能在世界军事革命
竞争中,在新型的军事对抗中赢得主动地位。
何研 数应1203 学号:1209014084
任何一种战争形态都是构成战争形态的各种要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其中,作战指挥是 一个核心的要素。每一时代的
战争,有每一时代的作战指挥。时代不同,作战指挥的形态
不同,作战的形式也不同。在战争和作战指挥演变的过程中,
作战指挥的变革发展是战争变革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
作战指挥的变革发展,难以产生相应的作战指挥。作战及作
战指挥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随着武器装备、体制编制等方
面的变化而不断 变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但复
杂的漫长演变过程。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特别是以机械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技术的发展,坦克、
飞机、舰艇等现代兵器陆续问世,陆军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步
兵、骑兵、炮兵、工兵、装甲兵等多兵种组成的军种。与此
同时,指挥机关和指挥手段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司令部成为
能够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甚至联合作战的完善的现代化指
挥机关。 战争能够由机械化战争迈入信息化战争的门槛,
并在信息化战争之路上发展,作战指 挥的发展史必要条件
之一。
张帆 数应1203 学号:1209014085
信息化战争作战指挥,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有其特殊的形
态和强大的能力。信息化 战争作战指挥能力,主要包括信
息化战争作战指挥中的情报搜集与处理能力、信息联通能
力、决策计划能力、控制协调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分离的,
而是一体的。 一是情报搜集与处理的能力。以侦察卫星、
导弹预警卫星、航天飞机、战场雷达、侦 察飞机、预警指
挥机、侦察舰艇等为代表的各种先进的战场感知手段,将能
在“陆、海、空、天、电”全维空间搜索信息,范围大,精度
高。 二是信息联通能力。通信时指挥体系和作战体系的神
经,是取得作战胜利的关键因素 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信息联通能力大大提高。主要表现为通信距离远、通信
质量高、通信速度快、通信对象多、单位时间内通信量大信
息共享程度高。 三是决策计划能力。决策计划是作战指挥
的核心,是影响作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信 息技术的发展
和人员素质的提升,使得决策计划能力大大提高。决策计划
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能够更快的进行决策计划,能够对
更多军兵种的行动进行决策计划,能够针对更多大范围内的
情况进行决策计划。 四是控制协调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
发展及其在作战指挥领域的广泛应用,控制协调 能力会进
一步提高。控制协调能力提高,表现为协调的军兵种多、范
围广、精度高。
所以,在迅猛发展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推动下,信息化战
争条件下交通动员的发展趋势已现端倪。交通动员的精确
化、智能化、系统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等特点,在世界上近
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去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已经体现得越来
越充分。这些新特点的展现,标志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交
通动员在方式、手段、组织实施和动员范围上,与机械化战
争条件下的交通动员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面对新
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程中,必须
以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认真研究信息化战争
条件下交通动员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实事求是,顺应发展大
势,积极探索创新,以新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加快国防
交通信息化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军事斗争交通动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