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血液系统疾病-营养性贫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定义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缺乏维生素 B12或叶酸而导致的贫血。
这种贫血会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发育,使其变得更 大且功能异常。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头晕、心悸和皮肤苍白。
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麻木和行走困 难。
什么是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病因
主要与饮食不均衡、吸收不良或某些疾病有关。
谁需要特别关注营养性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
谁需要特别关注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孕妇
孕妇需要额外的叶酸和维生素B12,以支持胎 儿发育。
建议孕妇在怀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
谁需要特别关注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营养吸收能力下降,老年人 更容易缺乏营养。
老年人应关注饮食补充和定期检查。
推荐多食用肉类、鱼类、豆类、绿叶蔬菜等富含 营养的食品。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如孕妇和老年人,需更加重 视。
如何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补充营养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
补充剂可以帮助改善营养状况,预防贫血发生。
如胃肠道疾病、长期素食等都可能增加风险。
为什么要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为什么要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健康影响
贫血会导致身体各系统功能下降,影响生活 质量。
长期贫血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增加心血 管疾病风险。
为什么要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社会经济负担
贫血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医疗干预,增加家庭 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预防 与措施
演讲人:

贫血疾病PPT演示课件

贫血疾病PPT演示课件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压积(Hct)
反映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贫血时Hct降低。
贫血时,RBC减少,一般与Hb浓度降 低平行。
骨髓穿刺和活检意义
骨髓穿刺
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生化学 、免疫学等方面的检查,有助于了解 骨髓造血功能、诊断造血系统疾病等 。
骨髓活检
通过取出完整的骨髓组织进行病理学 检查,可以观察骨髓组织结构、细胞 形态和分布等,对贫血等血液系统疾 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气促、 头晕等,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 心力衰竭等症状。
发病原因及机制
红细胞生成减少
如造血原料缺乏(铁、叶酸、维 生素B12等)、骨髓造血功能障 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
异常综合征等)。
红细胞破坏过多
如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失血
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如外 伤、手术、消化道出血等。
溶血性贫血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诱因,控制溶 血发作,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治疗原则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改善 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
铁剂
叶酸和维生素B12
主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通过补充体内 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主要用于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参与 嘌呤和嘧啶的合成,维生素B12参与甲基转 换和DNA合成。
心理调适在预防中作用
1 2 3
减轻压力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导致身体机能紊乱,影响 造血功能。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压力,如进行冥 想、深呼吸等放松训练。
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贫 血风险。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 等方式保持良好心态。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RBC内在异常
分 类
2、溶血性 RBC外在因素
3、失血性
急性 慢性
➢3.按贫血时RBC形态分类:
正常值
正细胞性 大细胞性 单纯小细胞性
小细胞低色素性
MCV(fl) MCH(pg) MCHC(%)
80~94 80~94
>94 <80 <80
28~32 28~32
>32 <28 <28
32~38 32~38 32~38 32~38
–诊断标准:
<6月者: ⑴生理性贫血:为轻度贫血(Hb>90g/L) 水平 ⑵病理性贫血:新生儿期:Hb<145g/L
1~4月 : Hb<90g/L 4~6月: Hb<100g/L
– 6月~6岁: Hb<110g/L – 6岁~14岁:Hb<120g/L
– 海拔每↑1000米,相应诊断标准中 Hb↑4%
小儿造血特点
胚 胎
中胚叶造血期:胚胎第3-6周的 主要造血部位(胎儿早期)

肝、脾造血期:胚胎2月-胎儿6

月的主要造血部位(胎儿中期)

骨髓造血期:胎儿6月之后的
主要造血部位(胎儿后期)
• 胚胎期造血的三个阶段不是 截然分割的。
生后造血
• 1.骨髓造血:为生后主要造血部位,制造各种
血细胞。
• 骨髓分为 红骨髓 骨髓现实的造血能力
三种HB(一般正常人RBC内)
HBF 出生时 70%
HB 30%
HBA2 <1%
1岁 <5%
2岁 <2% 95% 2-3%
新生儿占体重 10%(300ml)
儿童(10岁) 8—10%
成人
6—8 %
小儿贫血

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NURITIONAL ANEMIA
• 营养性贫血是指因机体造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 酸、维生素B12等物质相对或绝对地减少,使血红蛋白和/ 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贫血的一种疾病。
• 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青少年、妊娠期或哺乳期妇 女以及胃肠道等疾病所致营养物质吸收较差的患者。
– 铁蛋白 – 含铁血黄素
• 酶 (0.2-0.4%) • 血清铁
铁在体内的代谢 (Metabolism)
• 铁的需要量和排泄量
需要量:
成人
1mg/d
4mo-3yr
1mg//kg
早产儿
2mg/kg
排泄量: 1mg/d
(15ug/kg/d)
铁在体内的代谢 (Metabolism)
• 铁的来源
– 内源性:衰老红细胞释放(主要,为外源性的15-20倍) – 外源性: 食物铁(量少,1-1.5mg/d)
免疫力、运动 耐力下降
消化系统
心率增快、心脏扩大
免疫运动系统
烦躁萎靡 记忆力智力
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实验室检查
1. 外周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
1) RBC大小不等,以小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 2) MCV红细胞平均容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 WBC、BPC(血小板计数)多正常
• 黑木耳/海带/猪肝 • 肉类/蛋类/豆类/绿叶蔬菜 • 乳类
铁在体内的代谢 (Metabolism)
• 铁的吸收与运转 主要吸收部位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粘膜
食物中铁的吸收率
– 谷类、蔬菜 – 肉类、 鱼类、 禽类 – 母乳/牛乳
1-20%
1% 10-25%

贫血ppt课件

贫血ppt课件

病例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结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表现为骨髓造 血细胞数量减少或质量缺陷,无法正常生成红细胞、白细胞 和血小板。
详细描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表现为乏力、发热、出血、感染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检查显示造血细胞 数量减少或缺乏。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治疗、造血干细胞 移植和对症治疗。
病例三:溶血性贫血
总结词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自身或外部异常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的贫血。
详细描述
溶血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酶缺乏、免疫性溶血等。患者通常表现为贫血、黄疸、脾大等 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治疗主要包括去除病因、对症治疗 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CHAPTER 02
贫血的检查方法
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测红细胞数量、血 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 等指标,初步判断贫血程 度和类型。
网织红细胞计数
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情 况,有助于判断贫血的原 因。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观察红细胞大小、形态、 染色情况等,有助于贫血 类型的鉴别诊断。
骨髓检查
骨髓穿刺
THANKS
[ 感谢观看 ]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焦 虑和压力。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如铁剂、叶酸、维生素B12
等。
CHAPTER 05
贫血病例分享
病例一:缺铁性贫血
总结词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从 而引起贫血。
详细描述
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长期慢性失血、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等。患者通 常表现为乏力、易疲劳、头晕、心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和红细 胞数量减少,铁代谢指标异常。治疗主要包括补充铁剂和去除病因。

贫血的护理ppt课件

贫血的护理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谢 谢 大 家
<80
<32
急性失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2.按病因与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①造血干祖细胞异常。 •②造血微环境异常。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①红细胞自身异常。 •②红细胞外部异常。 (3)失血性贫血:急性和慢性失血后贫血。
(五)护理措施
3.用药护理 (2)雄激素: ①常见不良反应有男性化作用及肝功能损害等。 ②丙酸睾酮为油剂,须深部缓慢分层肌内注射,经 常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热敷。
3.用药护理 (2)雄激素: ③口服康力龙、达那唑等,应注意有无黄疸,定期 检查肝功能。 ④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 数。 ⑤告知患者及家属,雄激素出现的女性男性化、男 性不育等在停药后可恢复。 (3)造血生长因子:应用前做过敏试验,定期查血 象。
贫血病人的护理此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掌握贫血的概念和临床表现?掌握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掌握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主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掌握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主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熟悉贫血的分类主要实验室检查?熟悉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教学目标?熟悉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检查和治疗要点熟悉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检查和治疗要点?了解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要点?了解铁代谢?了解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预后了解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预后教学目标贫血的分类1
(二)护理评估 2.临床表现 (2)非重型再障:起病及进展缓慢。 贫血为首发和主要表现,感染及出血症状较轻, 易控制。
3.辅助检查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 (2)骨髓象:多部位骨髓增生低下,粒系、红系及巨 核细胞系明显减少且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 网状细胞、浆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贫血ppt课件文库

贫血ppt课件文库

病例二: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 乏引起的贫血,诊断与治疗需关注营养 状况和神经系统表现。
VS
详细描述
巨幼细胞贫血的症状包括乏力、手足麻木 、步态不稳等,有时还会出现精神症状如 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诊断时,除了 血常规检查外,还需要进行血清叶酸、维 生素B12水平的测定。治疗上,补充叶酸 或维生素B12是主要手段,同时调整饮食 结构,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
05
贫血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预防
总结词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详细描述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的,症状包括乏力、易疲劳、心慌等。治疗上,补 充铁剂是主要手段,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铁的摄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是保持均衡饮食,定 期检查身体,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
,需紧急治疗。
贫血的诊断流程
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到实验 室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
01
02
03
病因评估
了解贫血的病因,如缺铁 、慢性失血、骨髓造血障 碍等,有助于制定合适的 治疗方案。
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血红蛋白浓度和其他 相关指标,评估贫血的严 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 选择贫血的诊断与评估 • 贫血的治疗方法 • 贫血的预防与保健 • 贫血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贫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定义与分类是对贫血的总体描述,包括其定义、分类及各种类型的特点。
详细描述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给身体组织,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可以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贫血 有其特定的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小儿血液疾病》课件

《小儿血液疾病》课件
总结词
需补充铁剂和调整饮食结构
巨幼细胞贫血
总结词
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 贫血
详细描述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或维生 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患儿可 能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 安、易怒、目光呆滞等。治疗巨 幼细胞贫血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 B12,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多吃 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
总结词
慢性溶血性贫血
详细描述
慢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较低,骨髓造血可以代偿而引起的一组贫 血。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脾肿大、贫血等 。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感染、免疫治疗、脾切除等。
病例二: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总结词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详细描述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红细胞膜异常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红细胞变形能力差,易于在脾脏中 破坏。患者通常在幼儿期出现贫血、黄疸和脾肿大等症状。治疗原则包括脾切除、药物治疗等。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等,有助于发现血 液疾病引起的组织或器官病变

治疗方法
化学治疗
使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死异常细胞, 是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肿瘤的主要 手段。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异常细胞,如 CAR-T细胞疗法等,为某些难治常干细胞来替代异常细胞 ,重建正常的造血功能,治疗多种血 液疾病。
病程
小儿血液疾病的病程因疾病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有些疾病呈慢性过程,需要 长期治疗和管理,而有些疾病则进展迅速,需要紧急治疗。
01
常见小儿血液疾病
缺铁性贫血
总结词
由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的贫血
详细描述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儿贫血类型,通常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的。患儿可 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是补充铁剂,同时调整 饮食结构,增加铁的摄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脾 骨髓
SI
Fe Fe
Fe Fe TfR
TfR Hb TfR
RBC
FOOD
Fe + P
血红素 + 珠蛋白
2020年10月2日
(图2) 11
铁在体内的代谢 (Metabolism)
• 铁的需要量和排泄量
需要量:
成人
1mg/d
4mo-3yr
1mg//kg
早产儿
2mg/kg
排泄量: 1mg/d (15ug/kg/d)
• TIBC :> 62.7umol/L (>350ug/dl) • TS : < 15% (30-50%)
• IDE: SF↓,FEP↑(> 0.9umol/L or > 50ug/dl)
• ID: SF < 12ug/L / 骨髓可染铁
2020年10月2日
23
2020年10月2日
24
诊断鉴别诊断
*VitC
肠:
二价铁
十二指肠
空肠上
三价铁
肠黏膜细胞
转运铁蛋白* 入血
脱落入肠道
2020年10月2日
肝脾储存 骨髓造血
(图1)
9
机体缺铁时的调节
TfR
transferritin
转铁蛋白
Fe
2020年10月2日
Ferritin
铁蛋白
Fe


Fe
膜 细

10
铁在体内的代谢 (Metabolism)
• 铁的储存和利用
2020年10月2日
12
病因发病机制
(Etiology & Pathogenesis)
• 病因及生理特点
–先天储备不足或丢失 –生长发育快 –铁摄入和吸收不良* –铁丢失或消耗增加
2020年10月2日
13
病因发病机制
(Etiology & Pathogenesis)
• 病因及生理特点
–先天储备不足或丢失
(Diagnosis & Differential)
• 诊断:
–初步: 年龄、喂养史、血象 –确诊: 铁代谢生化 –证实: 治疗
–铁蛋白 –含铁血黄素
• 酶 (0.2-0.4%) • 血清铁
2020年10月2日
6
铁在体内的代谢 (Metabolism)
• 铁的来源
–内源性: 红细胞铁 –外源性: 食物铁
• 黑木耳/海带/猪肝 • 肉类/蛋类/豆类/绿叶蔬菜 • 乳类
2020年10月2日
7
铁在体内的代谢 (Metabolism)
IDA 血红蛋白
18
病因发病机制
(Etiology & Pathogenesis)
• 发病机制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铁减少期(ID) • 红细胞生成铁减少期(IDE) • 缺铁性贫血期(IDA)
2020年10月2日
19
病因发病机制
(Etiology & Pathogene
IDA 血红蛋白
2020年10月2日
3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IDA)
• 内容(CONTENTS)
– 概述 – 铁在体内的代谢 – 病因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预防和治疗
2020年10月2日
4
概述(INTRODUCTION)
• 定义
–体内铁缺乏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产生的贫血。
• IDA: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 SI↓
–血象:
• Hb: • 红细胞:MCV < 80fl,
MCH < 26ug,
–骨髓象 MCHC < 0.31
• 增生
• 可染铁
2020年10月2日
22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studies)
• IDA: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 SI↓
–血生化
• SI : < 9-10.7umol/L (12.8-31.3umol/L) or < 50-60ug/dl (75-175ug/dl )
–其它系统
• 肌红蛋白 • 含铁酶 • 组织器官异常 •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2020年10月2日
20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一般表现 • 髓外造血表现 • 其他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免疫功能
2020年10月2日
21
实验室检查 (Laboratory studies)
• 早产儿/双胎多胎/低体重儿/脐带结扎过早 • 胎内输血 • 妊母严重贫血 –生长发育快 –铁摄入和吸收不良 –铁丢失或消耗增加
2020年10月2日
14
病因发病机制
(Etiology & Pathogenesis)
• 病因及生理特点
–先天储备不足或丢失
–生长发育快
• 生后3-5 mo / 1yr • 早产儿 • 青春期 –铁摄入吸收不良 –铁丢失或消耗增加
• 铁的吸收与运转
食物中铁的吸收率
–谷类、蔬菜 –肉类、鱼类、禽类
25% –母乳/牛乳
2020年10月2日
1-20%
1% 10-
50%/10%
8
铁在体内的代谢 (Metabolism)
动物食品
非动物食品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 胶状氢氧化高铁)
胃:胃酸
胃蛋白酶
蛋白分解酶
游离盐酸
血红素
三价铁
血红素分解酶
2020年10月2日
15
病因发病机制
(Etiology & Pathogenesis)
• 病因及生理特点
–先天储备不足或丢失 –生长发育快
–铁摄入和吸收不良
• 乳类/谷类食物含铁低 • 铁吸收的影响因素 • 长期腹泻/急慢性感染 –铁丢失或消耗增加
2020年10月2日
16
病因发病机制
(Etiology & Pathogenesis)
• 病因及生理特点
–先天储备不足或丢失 –生长发育快 –铁摄入不足
–铁丢失或消耗增加
• 长期慢性失血 • 鲜牛奶喂养 • 长期反复感染
2020年10月2日
17
病因发病机制
(Etiology & Pathogenesis)
• 发病机制 铁 + protoporphyrin
血红素 + 珠蛋白肽链
2020年10月2日
• 临床特点
–年龄,小细胞低色素,生化检查,治疗反应
• 发病
2020年10月2日
5
铁在体内的代谢 (Metabolism)
•含量 • 新生儿 75mg/kg
•分布 • 血红蛋白(65%)
• 儿童 35-70mg/kg • 成人
–M 50mg/kg –F 35mg/kg
• 肌红蛋白(3%) • 储存铁 (30%)
营养性贫血
NUTRITIONAL ANEMIA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020年10月2日
第一课件网网站
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IDA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2020年10月2日
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IDA)
• 铁与血红蛋白
铁 + protoporphyrin 血红素 + 珠蛋白肽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