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空间的类型

合集下载

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

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

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2010-05-06 09:07一、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

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

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

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

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

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

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

二、自然式园林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和花卉的总称。

指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2园林树木:凡栽植应用于园林中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藤木.3(网)花卉: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开花乔木或盆景的总称。

4一年生花卉:生活在一年之内,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实。

当年死亡。

5二年生花卉:生活期跨越两个年份,一般是秋季播种,到第二年春夏开花,结实直至死亡。

6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实。

7(网)气生根:指生长在地面以上空气中的一种变态根。

8园景树:凡是在园林中应用的作为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效果的树9、庭荫树:指栽培在园林绿地中,取其绿荫,兼顾观赏是树木。

10行道树:栽植在街道两旁,为人和车辆提供遮阴,同时美化街景的树木。

行道树是城乡绿化的骨干树,能统一组合城市景观,体现城市与道路特色,创造宜人的空间。

11(网)草本植物: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的结种子的草质的或保持草质的植物。

12(网)木本植物:木本植物是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而细胞壁也多数木质化的坚固的植物。

13(网)节与节间:(节间:茎的节与节之间的部分)14叶序:叶在茎或枝条上的排列方式叫叶序。

15花序:花序是指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方式。

16孤植:要求树种姿态优美,或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

17对植:用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一定的轴线关系有所呼应地在构图轴线的两边栽植。

18列植:将植物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种植,如行道树、绿篱、林带的树木栽植,树种要求单一,突出植物的整齐之美。

19宿根花卉:地下部分正常不发生变态的花卉植物.20(网)园林植物的配植: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

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园林布局

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园林布局
代表:我国山水园、英式风景园、北京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
4.混合式 综合规则与自然两种类型 的特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没有控制全园的轴线。特点是整齐 明朗、变化无穷。
多用于现代园林中,在较大的现代 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 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部 分,采用自然式布局。
一、主景与配景手法
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6.中心重心法
2.轴线对称法
7.意境引导法
3.视线交点或终点法 8.园中之园法
4.动势集中法
9.尺度突出法
5.对比衬托法
10.多样统一法
二、对景与抑景(障景)手法
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 位 (入口对面、广场焦点、道路转 折点、草坪一隅等),多用雕塑、 山石、水景、花坛等景物。
多利用建筑的门窗、柱间、假山洞 口等。(角度、位置)
五、透景与漏景手法:
多利用景窗花格、竹木疏枝、 山石环洞等形成。
六、前景与背景:
利用背景衬托、表现主景。
六、前景与背景:
利用背景衬托、 表现主景。
七、配景与添景手法:
配景是指人们视景线前方主景物 的辅助景物。
添景是指人们视野前方 处于中间层次的景物, 增加层次感。
(二)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
1.平视风景: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 多利用平地
2.仰视风景:大于45`、60`、80`、90` 多利用山地
3.俯视风景及效果: 小于45`—深远, 小于30`—深渊, 小于10`—凌空, 小于0`—欲缀感 多利用盆地、凹地
(三)花坛设计的视角视距规律
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 外形与色彩变化。
5.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利用建筑的使用功能、艺术形式及 布置安排。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绿化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植物的叶、花、果更是色彩丰富,绚丽多姿。

同时,园林植物作为活体材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季相特色和兴盛、衰亡的自然规律。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其它生物能像植物这样富有生机而又变化万千。

自然界的植物按各自的形态、习性分类: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一、乔木1、定义:乔木是指有明显单根主干,分枝点在2米以上,树高3米以上的植物.(按自然生长算)乔木是植物景观营造的骨干材料,形体高大,枝叶繁茂,绿量大,生长年限长,景观效果突出,在植物造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乔木的主要类型及观赏特性园林景观中的树木是以观赏树木为主,以观赏特性为依据可把乔木分为常绿类、落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观枝干类、观树形类等。

3、乔木的配置方式“园林绿化,乔木当家”,乔木体量大,占据园林绿化的最大空间,因此,乔木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形式是植物景观营造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乔木的配置方式大体分为孤植、对植和列植、丛植、群植.(1)孤植——在某一空间只种植一株乔木孤植树在园林中通常有两种功能展示树木的个体美高大,寿命较长,特色显著;从遮荫角度来考虑孤植树应是树冠宽大,枝叶茂盛,叶大荫浓,病虫害少,无飞毛、飞絮污染环境孤植树是园林构图中的主景,因而要求栽植地点位置较高,四周空旷,便于树木向四周伸展,并有较适宜的鉴赏视距,中间不要有别的景物遮挡视线。

孤植树木的形体特色大体应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体形特别高大,能给人以雄伟浑厚的感觉,如榕树、香樟等;二是树体轮廓优美,姿态富于变化,枝叶线条突出,给人以龙飞凤舞、神采飞扬的艺术感染力,如柳树、合欢等;三是开花繁多,色彩艳丽,景观宏伟,给人绚烂缤纷的感受,如木棉、玉兰等,四是具有香味的树种,如白兰、桂花等;五是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银杏等。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才能得到充分表现。

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

由植物构成的环境,其质量和美学价值都无与伦比。

翻开世界造园史,不难发现园林是以花木起家的。

尽管随着历史的推演,造园的素材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造园可以无山无水,却不能没有植物。

植物景观配置(即植物造景)是根据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在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把植物材料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和重要的风景资源,用于园林创作,可以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幽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焕发精神的审美享受。

一、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颜色、大小、形态、线条、质地和比例尺度等。

根据这些基本要素的特征,植物被各自区分为个体或归并为类组。

这些要素从来就不会彼此独立,而是交互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另外,要素特征的表述本身就与创作手法、创作原则密不可分。

从植物要素特征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这幅画面是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的。

在植物的四大要素特征中,颜色是植物十分重要的标识之一。

颜色可以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大小,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园林景观深度。

植物的色彩主要来源于植物的花、叶、果、枝、干皮,而植物的花、果、叶又有季节变化,持续时间短;干皮和枝条也有年龄变化,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来说,植物的花、果、叶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花果的瞬间季相变化一定要抓住。

植物大小植物大小即植物三维所占据的大小,是植物要素特征中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据与划分,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造的时效与经济性问题。

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

10、钙质土树种 侧柏、黄檀、青檀、榉树、刺榆、铜钱树、云实、黄连木、 五角枫、三角枫、黄荆、南天竹、南酸枣、棠梨、鸡麻、山 胡椒、锦鸡儿、苦参、鼠李、臭椿、刺槐、栾树、雪柳、白 蜡树、山麻杆、枸杞、金银木、野山楂等。 11、抗污染植物(抗性植物) 抗二氧化硫(SO2): 龙柏、圆柏、侧柏、铅笔柏、花柏、白皮松、华山松、日本 柳杉、罗汉松、杜松、粗榧、樟树、女贞、大叶黄杨、海桐、 小叶女贞、枸骨、冬青、白蜡树、丁香、十大功劳、蚊母树、 棕榈、夹竹桃、凤尾兰、丝兰、枇杷、金橘、无花果、白榆、 枫杨、旱柳、卫矛、枸杞、悬铃木、构树、枸橘、石楠、桂 花、广玉兰、珊瑚树、栀子、青桐、臭椿、苦楝、朴树、榉 树、毛白杨、丝棉木、木槿、泡桐、合欢、槐树、银杏、刺 槐、乌桕、连翘、金银木、紫荆、皂荚、山楂、麻栎、紫穗 槐、梓树、黄金树、香椿、柃木、板栗、无患子、玉兰、八 仙花、地锦、腊梅、榕树、桃树、红背桂、芒果、菩堤树、 膺爪枫、石榴、银桦、人心果、苹果、核桃、蝴蝶果、木麻 黄、蓝桉、黄槿、蒲桃、米仔兰、木菠萝、石栗、沙枣、印 度榕、高山榕、苏铁、厚皮香、鹅掌楸等。
抗氟化氢(HF): 龙柏、圆柏、侧柏、云杉、杜松、罗汉松、棕榈、大叶黄杨、 海桐、蚊母树、山茶、黄杨、凤尾兰、构树、朴树、石榴、桑 树、香椿、丝棉木、夹竹桃、刺槐、合欢、白榆、细叶香桂、 杜仲、厚皮香、油茶、女贞、玉兰、珊瑚树、无花果、垂柳、 桂花、枣树、樟树、青桐、木槿、苦楝、枳橙、臭椿、白蜡树、 柽柳、泡桐、鹅掌楸、厚朴、含笑、紫薇、沙枣、槐树、皂荚、 华北卫矛、五叶地锦、柿树、乌桕、山楂、黄连木、竹叶椒、 月季、丁香、李树、樱花、银桦、蓝桉、小叶女贞、胡颓子等。 抗氯气(CL2): 云杉、龙柏、圆柏、杜松、侧柏、大叶黄杨、海桐、蚊母树、 夹竹桃、女贞、珊胡树、凤尾兰、棕榈、天竺桂、构树、丝棉 木、木槿、臭椿、紫藤、无花果、樱花、枸骨、杜仲、厚皮香、 白蜡树、桑树、旱柳、枸杞、小叶女贞、樟树、广玉兰、紫荆、 栀子、苦楝、朴树、紫穗槐、板栗、桂花、石榴、紫薇、刺槐、 白榆、悬钤木、毛白杨、石楠、榉树、泡桐、鹅掌楸、合欢、 青桐、槐树、卫矛、皂荚、沙枣、柽柳、柿树、枣树、梓树、 接骨木、地锦、细叶榕、蒲桃、人心果、米仔兰、蓝桉、李、 鹰爪枫、芒果、蝴蝶果、菩提树、银桦、君迁子、月桂等。

景观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章 园林建筑空间的基本类型及组景手法培训课件

景观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章 园林建筑空间的基本类型及组景手法培训课件
(3) 在山坡与山麓地带, 地势有较大的起伏, 常以叠落的平台、游廊 来联系位于不同标高上的两组游赏性建筑物。
瘦西湖的 吹台
凫庄贴水亭榭
闽西连城罗坊云龙桥(明州城的古塔
避暑山庄的金山建筑群
北海濠濮涧
颐和园的云松巢
4.1.3 综合性的内外向空间
4.1.1 内聚性的内向空间 4.1.2 开敞性的外向空间 4.1.3 综合性的内外向空间 4.1.4 长卷式的连续空间
4.1.1 内聚性的内向空间
以建筑、走廊、围墙进行空间围合,庭院内以山水、植物等自然题材进 行点缀,形成一种内向、静谧的空间环境。这种空间一般以近观、静赏 为主,动观为辅。室内外空间联系紧密,庭院空间联系着若干座单体建 筑,起着公共性空间与交通枢纽的作用。
4.1.4 长卷式的连续空间
在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组合方式中, 还有一种把建筑物按照一定的观赏路 线有秩序地排列起来, 形成一种类似中国画长卷式的连续空间。这种方式 显然是摹仿我国一些市镇中的建筑组合方式。
清乾隆年间修建的清漪园, 也曾在后湖仿造江南水乡建起了“买卖街”, 它采取“一河两街” 的形 式, 长达二百多米, 两岸分设各式店铺。
4.1.2 开敞性的外向空间
在大的自然环境中的点景建筑物, 常以单体建筑的形式布置于具有显著 特征的地段上, 起着点景与观景的双重作用。由于是独立地建置, 建筑 物完全溶汇于自然环境之中, 四面八方都向外开敞, 在这种情况下, 建 筑布局主要考虑的是能够取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统一。这类建筑常随环 境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形式, 但都是一些向外开敞、空透的建筑形象。
避暑山庄正宫区串连式组景
4.2.1 串连式
颐和园宫廷区串连式组景
4.2.2 辐射式
景观组织以集中、内向的主体 庭院为系列的核心,其它次庭 院、小庭院呈围合式分布,向 中心辐合,具有向心性。

园林植物造景的常用形式

园林植物造景的常用形式

园林植物造景的常用形式第一节乔灌木造景应用形式一、乔木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乔木是植物景观营造的骨干材料,形体高大,枝叶繁茂,绿量大,生长年限长,景观效果突出,在植物造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否熟练掌握乔木在园林中的造景功能,将是决定植物景观营造成败的关键。

握乔木在园林中的造景功能将是决定植物景观营造成败的关键二、灌木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二灌木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灌木在园林植物群落中属于中间层,起着乔木与地面、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连贯和过渡作用。

其平均高度与人平视高度一致,极易形成视觉焦点,之间的连贯和过渡作用其平均高度与人平视高度致极易形成视觉焦点在园林景观营造中作用十分显著,加上灌木种类繁多,既有开花的,也有观叶观果的更有花果或果叶兼美者叶、观果的、更有花果或果叶兼美者。

三、乔灌木配置类型及其形式11.孤植(1)定义是指用一株树木单独种植,或两三株(必须是同一树种,株距不超过1.5米,远看单株栽植的效果相同)紧密栽植成景的景园树木景观。

孤植是乔木的孤立种植类型。

孤植的树木称孤植树或孤立树。

孤植树是作为景园布局部空间的主景构图而设置的。

(2)功能孤植树在园林中通常有两种功能: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展示树木的个体美;发挥遮荫功能。

2.对植对植是将数量或形态大致相等的树木对称种植。

对植在空间构图上可起配景或夹景,以烘托主景,或增强景观透视的前后层次的纵深感。

如建筑入口两侧或桥头可种植龙爪桂花(双桂当庭双桂留芳荣华与宝贵的象征秋风槐(天然的守门狮)、桂花(双桂当庭、双桂留芳-荣华与宝贵的象征、秋风送香-足不出门可闻其香)、海桐、白玉兰等对植树景观。

麓山寺门前• 3.列植•(1)定义•列植是对植的延伸,指乔灌木按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植是对植的延伸指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排地种植,也叫行植;•(2)间距•列植的株行距取决于树种的特点、苗木规格和园林主列植的株行距取决于树种的特点苗木规格和园林主要用途。

•大乔木的株行距为5~8m,中小乔木为3~5m,大灌木为2~3m,小灌木为1~2m,树屏0.5-1m,绿篱的株行23小灌木为12树屏051绿篱的株行距为30~50cm;•(3)功能•列植往往是起衬托作用的配景或夹景;•可以形成树屏;通往景点的园路可用列植的方式引导游人视线•通往景点的园路可用列植的方式引导游人视线;栽植点•(4)栽植地点•公路、铁路、城市街道、纪念性区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植物封闭垂直面,开敞顶平面,就形成了竖向空间, 分枝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的树列、修剪整齐 的高树篱都可以构成垂直空间。 • 由于竖向空间两侧几乎完全敞开,极易产生“夹景” 效果,来突出轴线顶端的景观,狭长的竖向空间可以引导 游人的行走路线,对空间端部的景物也起到了障丑显美、 加深空间感的作用。纪念性园林中,园路两边常会栽植柏 类植物,人从垂直的空间中走向目的地,瞻仰纪念碑,就 会产生庄严、肃穆的崇敬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 封闭空间是指人处于的区域范围内,四周用植物材料 封闭,这时人的视距缩短,视线受到制约,近景的感染力 加强,景物历历在目容易产生亲切感和宁静感。小庭园的 植物配置伊采用这种较封闭的空间造景手法,而在一般的 绿地中,这样小尺度的空间私密性较强,适宜于年轻人私 语或者人们独处和安静休憩。
5.竖向空间
2.半开放性空间
• 半开放性空间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 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根据功能和设计 需要,开敞的区域有大有小。从一个开敞空间到封闭空间 的过渡就是半开敞空间。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 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半开放性空间的封闭面 能够抑制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向,达到“障景” 的效果。比如从公园的入口进入另一个区域,设计者常常 会在开敞的入口某一朝向用植物小品来阻挡人们的视线, 待人们绕过障景物,进入另一个迂曲就会豁然开朗,心情 愉悦。
园林植物空间的类型
1.开放性空间
园林植物形成的开放性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 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一般用低矮的灌木、地被 植物、草本花卉、草坪可以形成开敞空间。在较大面积的开 阔草坪上,除了低矮的植物以外,有几株高大乔木点植其中, 并不阻碍人们的视线,也称得上开敞空间,但是,在庭园中, 由于尺度较小,视距较短,四周的围墙和建筑高于视线,即 使是疏林草地的配置形式也不能形成有效的开敞空间。开敞 空间在开放式绿地、城市公园等园林类型中非常多见,像草 坪、开阔水面等,视线通透,视野辽阔。
3.冠下空间
• 冠下空间通常位于树冠下与地面之间,通过植物树干 的分枝点高低和浓密的树冠来形成空间感。高大的常绿乔 木是形成覆盖空间的良好材料,此类植物不仅分枝点较高, 树冠庞大,而且具有很好的遮阴效果。此外,攀缘植物利 用花架、拱门、木廊等攀附在其上生长,也能够构成有效 的冠下空间。
4.封闭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