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及大观楼长联综述
大观楼长联内容

大观楼长联内容大观楼长联内容:
登高远眺,一片繁华尽收眼底;
俯瞰城市,万家灯火照亮夜空。
大观楼高耸入云,如巨龙欲舞;
历史沧桑,见证了岁月的变幻。
千年古城,承载了无数个故事;
文化底蕴,传承了无数个传奇。
登临大观楼,一览众山小;
感叹人生如梦,此景何其壮阔。
大江东去,浩浩荡荡蜿蜒曲折;
大观楼前,沧海桑田尽收眼底。
细数楼台,层层叠叠逶迤纵横;
映照江水,波光粼粼如镜般清澈亮丽。
远离尘嚣,心灵放飞在大观之巅;
放眼远方,人生的烦忧尽皆俯瞰。
大观楼,乃一座城市的象征;
大观楼,见证了人们的辛勤奋斗。
楼外繁华,楼内宁静;
大观楼,是心灵的寄托和港湾。
大观楼长联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形式,展现了大观楼作为一座城市的象征以及历史的见证者。
这些长联描述了大观楼的壮丽景色和独特氛围,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大观楼的敬仰和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大观楼长联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壮丽的大观楼之中,让人们对城市的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对联及大观楼长联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 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 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 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 用。
数千年往事 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 叹滚滚英 雄睡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 元跨革 囊 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 卷不及 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 都付与苍烟落照 祗赢得 几杵疏钟 半江渔火 两行秋雁 一枕清霜
这是孙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此联已传诵海内,成 为不朽之作。
⒊特殊形式的对联分为:
可以丰富课余生活有其实际用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冰心乐享遐龄寿比南山松不老生逢盛世福如东海水长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芍药红含三春雨芭蕉绿漫一溪云南京红绿园林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孟姜女庙联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题理发店时装任我精心制美服凭君着意挑题服装厂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康有为挽谭嗣同中联每联中联每联88至至1414字长联每联1414字以上昆明的字以上昆明的大观楼楹联号称天下第一长大观楼楹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全联180180个字个字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高人韵世何妨选胜登临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睡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都付与苍烟落照祗赢得半江渔火两行秋雁这是孙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
百二十岁。三七为二十一岁。上联加起来共 一百四十岁。古稀,指七十岁。双庆,指两 个古稀,一百四十一岁。一个春秋,即一岁。 下联加起来也是一百四十一岁。联语的特点 在巧于用数。
天下第一长联——昆明大观楼长联

天下第⼀长联——昆明⼤观楼长联⼤观楼长联⼤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孙髯翁登⼤观楼所作。
评价⼤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孙髯翁登⼤观楼所作,被称为“天下第⼀长联”。
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被誉为“海内第⼀长联”、“古今第⼀长联”、“天下第⼀长联”等。
长联挂在“五百⾥滇池”岸边的⼤观楼前两百多年,滇池⼤观楼与黄鹤楼、岳阳楼及滕王阁齐名,并列为我国四⼤名楼之⼀。
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物保护单位。
这副长联(原⽂⽤繁体字书写,⽆标点符号)多⾄⼀百⼋⼗字,对仗⼯整。
上联写滇池及周围风光景物,歌颂昆明⼤好河⼭及农民的⾟勤耕耘。
下联联想云南历史。
孙髯翁的长联⼤约写于公元1765年,当时官场腐败,民不聊⽣,诗⼈有感⽽发;在写景的同时触景⽣情,抨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60年代陈毅副总理读⼤观楼长联后赋诗赞道:“滇池眼中五百⾥,联想⼈类五千年。
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
诗⼈穷死⾮不幸,迄今长联是预⾔。
”可见新中国的领导⼈对这副长联的评价是很⾼的,也是很正确。
对联上联五百⾥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蜿蜒,南翔缟素。
⾼⼈韵⼠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丹霞,莫辜负:四围⾹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斧,元跨⾰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杵疏钟,半江渔⽕,两⾏秋雁,⼀枕清霜。
作者孙髯(1685(⼄丑年)-1774),字髯翁,祖籍陕西三原,⽣于清康熙⼆⼗四年⼄丑岁(1685)。
因其⽗在云南任武官,随⽗寓居昆明。
博学多识,乾隆年间,曾为昆明滇池⼤观楼题楹⼀幅,计180字,号称天下第⼀长联、海内长联第⼀佳作,被后⼈尊称为联圣。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赞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孙髯翁早年由于对科场搜⾝极为愤慨,认为这种“以盗贼待⼠”的举措有辱斯⽂,遂发誓永不赴秋闱之试。
大观楼长联释文

大观楼长联释文大观楼长联释文:上联: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涌,敞开衣襟,推开冠戴,这茫茫无边的碧波,多么令人欣喜啊!看吧: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
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
尽情观赏吧!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
下联:数千年的往事,涌上我的心头,举起酒杯,仰对长空感叹,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
这些伟业丰功,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
到头来,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渔火,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原文: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

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1. 背景介绍大观楼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古建筑,被誉为“滇池明珠”,是昆明市的地标之一。
它建于明代,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园林式建筑。
大观楼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2. 建筑特点大观楼由72根红色檀木柱子支撑着,高约41米,共有六层。
每一层都有独特的装饰和风格,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每个层次都有观景台,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昆明市区的美景。
大观楼的外墙由红砖砌成,烧制自云南特有的红土。
墙上还有雕刻精美的栏杆和门窗,以及各种瓷砖饰品,展示了云南独特的工艺和文化。
3. 寓意与文化大观楼的长联起到了装饰建筑的作用,同时也承载了一定的寓意与文化内涵。
长联是一对对联,贴在建筑物的两侧,一般由四个字组成。
大观楼的长联不仅在字义上相互呼应,还要与大观楼的特点和地位相契合。
3.1 第一联大观经天地,昆明云海涌。
这一联通过“大观”和“昆明”两个词语的巧妙组合,表达了大观楼作为昆明的地标建筑,能提供无尽的美景和迷人的云海美景的意思。
3.2 第二联飞龙绕云破,燕雀衔花鸣。
这一联借助飞龙、燕雀与云和花的形象,抒发了大观楼壮丽的气势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美好祝愿。
3.3 第三联楼观飘如雪,心月照西溟。
这一联以飘雪和晴月为隐喻,象征大观楼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带给人们心灵的宁静和启迪。
3.4 第四联昆明宛如梦,大观定桃源。
这一联表达了对昆明城市的赞美,将昆明比喻为梦境般的美丽城市,并用“大观定桃源”来赞扬大观楼的美景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乐土。
4. 大观楼的历史文化大观楼不仅是昆明市的地标建筑,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大观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是为了庆祝明成祖朱棣的胜利而建。
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巨变,大观楼成为了昆明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大观楼内还设有博物馆,展示了云南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和传统工艺品。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昆明的历史和文化,体验云南的独特魅力。
昆明大观楼对联摘要

昆明大观园内对联摘要
1、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2、千秋环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
清朝同治云南省提督
马如龙(建水人)提于昆明大观园
3、史载千秋资借鉴,书读万卷启文明。
袖珍椰子、银叶合果芋、
4、天下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云仪,北走蛇蜓,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团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欢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楝,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碌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昆明孙髯翁先生旧句
光绪十四年戊子春正月二日西林岑毓英重立。
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

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
昆明滇池大观楼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滇池畔的一座古老建筑,也是昆明市的地标之一。
下面是一篇关于昆明滇池大观楼的长联,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联:昆明滇池大观楼映霞,山水交融秀美如画。
第二联:湖光山色真醉人,花香草绿迷人心。
第三联:丰收季节清风劲吹,绣球花开迎来春。
第四联:鸟语花香人悠闲,游客赞叹无尽欢。
第一联描述了滇池大观楼的壮丽景色,它倚山傍水,映衬着美丽的霞光,使整个滇池的山水景观更加绮丽如画。
滇池大观楼是一个观景台,游客可以站在上面远眺滇池的美景。
第二联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滇池大观楼所在地的美景之处。
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令人陶醉。
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滇池湖光,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山景,使游客心旷神怡。
而且这里还有花香草绿,各种植物繁茂,营造出一个迷人的环境。
第三联将滇池大观楼与季节联系起来。
在丰收的季节里,清风吹拂滇池大观楼,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而滇池大观楼周边的绣球花绽放,更是美丽的象征,也预示着迎来了春天的到来。
第四联则表达了滇池大观楼作为旅游景点所带来的欢乐和轻松。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鸟语花香,感受大自然的悠然宁静。
游客们赞叹不已,无尽的欢乐和快乐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总的来说,这篇长联通过诗意的方式,生动地描述了滇池大观楼的壮丽景色、迷人的花香和清风、以及带来欢乐和轻松的旅游体验。
这样的长联可以用于宣传滇池大观楼,吸引更多游客的参观和探索。
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一长达180字的楹联:

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一长达180字的楹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春联 美酒千盅辞旧岁——红梅万朵报新春 ③婚联 梅蕊冲寒幸沐春光迎佳侣 松叶吐翠喜伴淑女庆新婚
④寿联 乐享遐龄 寿比南山松不老 生逢盛世 福如东海水长流 ⑤赠联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⑥装饰联 题书斋: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 易 放难收 题居室: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 (林则 徐) 题名胜: 芍药红含三春雨——芭蕉绿漫一溪云 (南京红绿 园林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 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 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 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 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 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诗 人王安石的这首《元日》诗,生动地描绘出 了当时“千门万户”贴春联的喜庆气氛。 到明朝朱元璋时,除夕传旨:“公卿士 庶家,须加春联—副,以缀新年。”并御题 一联赠文臣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 文章第一家。” 自此,春节贴春联便形成民风,至今不 衰。
回环往复可读者也,顺读,倒读都成文,颇
有意趣。如: 江苏连云港云台山的花果山水帘洞中有一副 回文联: 洞帘水挂水帘洞 ;山果花开花果山 福建厦门鼓浪屿腹浦的回文联是: 雾锁山头 山锁雾 ; 天连水尾水连天
5、借对
就是利用汉语的特殊特征,在一词语同 时具备两种意义的状态下,作者在联中用的 甲义,又借用它的乙义同另一词相对,如: 人近百年犹赤子; 天留二老看玄孙。 联中在用“赤子”(初生婴儿)和“玄 孙”(曾孙之子)的甲义相对的同时,又借 “赤”(红色)和“玄”(黑色)的乙义相 对
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
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对联, 与诗、词、曲、赋、骈文一样,属于古典文 学范畴。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
五、对联的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 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则要用平声。
这是孙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此联已传诵海内,成 为不朽之作。
⒊特殊形式的对联分为:
①回文联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②数字联 一孤舟,二商客,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 八叶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五六号轮,虽走四 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四、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
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上、下联分别叫“出 句、对句”。 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
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也就是说,上下联字 数不限,但必须相等;联文是有意义的,或 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对仗要工整;对 联是独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 分。凡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对联,否则就不 是对联。
③叠字联 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 ④同旁联 寄宿客家 牢守寒窗空寂寞 远避迷途 迂迴迳返过逍遥 ⑤谐音联 天心阁 阁中鸽 鸽飞阁不飞 桔子洲 洲旁舟 舟行洲不行
⑥拆字联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吴 人旁王 人边王 意图全任 ⑦顶真联 大肚能容 容天下能容之事 开口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3、串对 (亦叫流水对、走马对)
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 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 如:直登朱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要想着收咱失地; 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唐寅)
4、回文对
4、单句对
有的联在本句中自对,但上下句却不相 对,我们称之为单句对,如苏州月驾轩联: 在山泉清,出山泉浊; 陆居非屋,水居 非舟。 上联句中“在山泉清”对“出山泉浊”, 却不能与“陆居非屋”相对,如结构得体, 浑然一气,符合单句对的要求,自然可以为 用。
(二)就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来讲,大致可
二、学习对联的目的 ⒈认识、继承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提高文化素养。 ⒉可以锻炼敏捷的才思,训练遣词 造句的能力,丰富语言的表现力。 ⒊可以丰富课余生活,有其实际用 途。
三、对联的分类
⒈对联按其用途分为:
①自勉联 心有三爱 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 青松翠竹白梅兰 (方志敏)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冰心)
3、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
对联不但要做到上下相对,有的多句联(或长 联)本句之内前后也相对。它不但可以解决在某些 词语求对时遇到的困难,而且可使对联,特别是较 长的联对灵活多变,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效果,如 岳飞墓联: 将军报国,宰相和戎,义愤动千秋,臣节无惭 追壮缪①; 庙拓阳朔,陵依霞岭,馨香绵万载,孤忠共喻 有蕲王②。
《奇趣绝妙对联》言,明代解缙一日与友宴 饮。友出联曰: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解缙对道: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每个月前十日为上旬,初一(即上旬上)为 朔日。中间十日为中旬,十五(即中旬中)为望 日。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九月初九为 重九节,亦称重阳。上下联前二句各为回文,末 句共嵌四个名称。“旬”与“日”,“月”与 “阳”又为重言。
题行业: 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题理发店) 时装任我精心制——美服凭君着意挑 (题服装厂) 吃吃吃吃出全家福——喝喝喝喝来每天喜 (题饭 店) ⑦挽联 复生 不复生矣——有为 安有为哉 (康有为 挽谭嗣同) (注:谭嗣同,字复生)
⒉对联按其字数分为:
①短联(每联4至7字) ②中联(每联8至14字) ③长联(每联14字以上)昆明的 大观楼楹联,号称“天下第一长 联”(全联180个字)
六、对联的种类
(一)就上下联的对仗方式来讲,大体上可
以分为五类: 1、工对(也称严式对) 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 切。即词性相当、节奏相同、结构相似。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2、宽对
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 于工对而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限,一 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 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 如厦门太平岩联:“石为迎宾开口笑; 山能 做主乐天成。”
上联意思是:不能仅仅止于“米寿”(88
岁),而期望你能活到“茶寿”——108岁。 因为“茶”字上面的“艹”意为“二十”, 下面的“米”也可拆为“八十八”,两者相 加即为108岁。 下联意思是:金氏在论辩 方面,比战国时哲学家公孙龙子的“白马非 马”论要高;在论道方面,已超过道家的始 祖、骑青牛的老子。这是对金老在逻辑和论 道两方面的高度评价与赞扬。
五百里滇池 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 喜茫茫空 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 北走蜿蜒 南翔缟 素 高人韵世 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 梳裹就 风鬟云鬓 更萍天苇地 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 围香稻 万顷晴沙 九夏芙蓉 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 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 叹滚滚英 雄睡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 元跨革 囊 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 卷不及 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 都付与苍烟落照 祗赢得 几杵疏钟 半江渔火 两行秋雁 一枕清霜
乾隆五十大庆时,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 参加者有位一百四十一岁的老人。乾隆以其 年齿为题出句云: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对道: 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 花甲,指六十岁。重开,指两个花甲,一 百二十岁。三七为二十一岁。上联加起来共 一百四十岁。古稀,指七十岁。双庆,指两 个古稀,一百四十一岁。一个春秋,即一岁。 下联加起来也是一百四十一岁。联语的特点 在巧于用数。
9、无情对
是对联中最具特色的“联种”,纯形式的东
西,与内容无关,近似文字游戏。这类对联, 上下两句,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细读起来, 则又字字相对,十分工整、巧妙。欣赏这类 对联,最能使人领略汉字的无穷妙趣。如 “孙行者”对“祖冲之”。
(三)从用途上来分,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
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谐趣 联等。 1、 春联 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 日暖神州,人 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人寿年丰家家乐 , 国泰民安处处春。 灵活经营财源茂盛 , 薄利多销生意兴隆。(商业 用)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 , 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 蕾红。(学校用)
5、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顾炎武书堂联) 6、挽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挽蒲松龄)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容,懂得进退攻 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做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 骂,不愧思想权威!(陈毅挽鲁迅)
7、职业联(广告语)
所谓职业联,即行业对联,贴在门旁,使人对其 行业特点一目了然,起到行业广告的作用,是对联 中不可小视的一个品种。这类对联,蕴含丰富,有 着诱人的魅力。 美味招来云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酒店联) 萍水相逢如亲友; 停车暂住似归家。(旅店联) 花间渴想相如露; 竹下闲参陆羽经。(茶馆联)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 惜寸,分寸无遗。(饭店联) 刻刻催人资警省; 声声劝尔惜妙音。(钟表店 联)
以分为三类: 1、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 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 互为补充,说明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 者又合谐地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