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蚜

合集下载

棉蚜化防的最佳效能及最适时期

棉蚜化防的最佳效能及最适时期

月4 日就进入棉蚜高峰期, 百株天敌头数仅为1头 , 4 高峰期提
天, 百株天敌头数减少 头。
212 禁 止 早 春 烧 荒 。 瓢 虫 类 天 敌 多 在 枯 枝 落 叶 、 ._ 土
块、 土缝中越冬 。 是早期天敌活动繁殖场所。烧荒对天敌是

种极大的杀伤 , 有悖于增益控 害。 22 瞧下滴 灌模式可 提商棉株对 害虫的抵 抗力 据 _
多年试验调查 , 滴灌地棉 蚜可忍 ̄ 7 ]4 U f 1 日防 治, i 而常规地
则要提旱5 1 天 。滴灌地每7  ̄0 天灌 1 , 来自 而常规地1 ̄ 0 5 2 天才
能轮灌1 。滴灌地 良好的给水时间 , 次 使棉花得到及时恢复 和提高对病 虫害的忍耐性 。 23 选择耐蚜品种 . 据种植观 察 , 棉花茎秆和叶片上 绒毛 多而长 , 则耐蚜效果就好 。 种耐虫性在今后生产及育 品 种中 , 将作为一项重要选择指标。 24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协调 在正常年份 , . 以生 物防冶为主 , 化学防 治为辅助 ; 在大发生年份 。 科学积极地 化学防治 , 则能迅速抑制害虫暴发成 灾。 241 早期 中心株防治 当田间出现棉蚜中心株 , .. 气候
敌与害虫比例超过110l E : 0L 。 0 三
2 防 治 对 镱
带大 水量吊挂 , 水量6  ̄0 g6 7 , 下 0 7 k/ 6 m 可大 大提高对蚜 虫
的冲 刷和 杀蚜效果 ,对天 敌也是一种保护 。化防第1 用 次 3 %赛丹乳 油 , 5 然后根据 虫情 。 %金世纪 乳 油或可湿性 用3
11棉 蚜在花房 、 . 温室 、 居室的 花卉上 , 多以无性繁殖方 式越冬 。据 多年调 查, 有蚜盆率2 %以上 , 4 单株蚜最1 头左右 , 0 个别高达 千头以上 , 这些蚜虫可随时

农药20%速灭杀丁治甜瓜棉蚜最有用

农药20%速灭杀丁治甜瓜棉蚜最有用

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更 多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为解决实际问 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THANKS.
在使用速灭杀丁前,需要将其稀释配制为合适的浓度 。
喷洒方法
将配制好的速灭杀丁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甜瓜棉蚜的虫 体及周围环境中。
使用频率
建议每隔一段时间使用一次速灭杀丁,以持续控制害 虫的繁殖。
04
20%速灭杀丁防治
甜瓜棉蚜的效果及
安全性
防治效果
01
02
03
速灭杀丁20%可湿性粉 剂对甜瓜棉蚜有很好的 防治效果,且药效持续
甜瓜棉蚜的危害及
02
现状
甜瓜棉蚜的危害
叶片卷缩
甜瓜棉蚜大量在甜瓜叶片背面吸取汁液,导致叶 片卷缩,影响光合作用。
生长受阻
由于叶片卷缩和营养不足,甜瓜的生长受到严重 影响,导致产量下降。
传播病毒
甜瓜棉蚜还可以传播病毒,使甜瓜感染病毒病, 进一步加剧了甜瓜的生长障碍。
甜瓜棉蚜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甜瓜棉蚜可以通过迁飞和繁殖等方式进行自然传播。
研究中仅采用了田间试验的方法,未结合实验室分析等其他研究手段,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比较不同农药或 防治方法对甜瓜棉蚜的防治效果及其 对甜瓜生长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农 业生产提供更多选择。
可以结合实验室分析、分子生物学等 方法,深入研究甜瓜棉蚜的生物学特 性和防治机制,为开发更高效、安全 的农药提供理论支持。
农药20%速灭杀丁治甜 瓜棉蚜最有用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甜瓜棉蚜的危害及现状 • 20%速灭杀丁的药效及作用机制 • 20%速灭杀丁防治甜瓜棉蚜的效果及安全性 • 结论

棉田蚜虫防治技术

棉田蚜虫防治技术

棉田蚜虫防治技术棉田蚜虫是棉田主要有害生物。

由于棉田天敌种群数量发展时显滞后,蚜虫“超前”危害后显著影响棉花正常生长发育,使棉株现蕾、开花、结铃、成熟期滞后或棉株死亡,最终导致棉花有效结铃及比例降低、晚熟而减产。

随着吡啶类、硝硝基亚甲基类等低毒、杀伤天敌少、防效期长的农用杀虫剂新品种、新种类的问世及在世界各国的有效应用,植保体系、方针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棉花生产的需要。

1 棉田蚜虫大暴发的原因与时间如新疆棉田益虫苗期以七星瓢虫为多见,仅见少量食蚜蛛,草蛉6月田间初零星可见到7月上旬达高峰,可见棉田七星瓢虫是“以益控害”的主要天敌。

七星瓢虫一头第一代雌成虫一生平均产卵135.1粒,自卵至成虫羽化13.9-14.9天,平均寿命29.8天,成虫日食蚜量平均为54头,一生平均食蚜1609头;而棉田蚜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夏季若蚜4-5天脱皮4次变为成蚜,一生产仔70余头;从5月中旬开始,1头七星瓢虫与蚜虫同时繁殖,每头七星瓢虫雌成虫平均产卵135.1粒/头全部成活为若虫再变为成虫全世代历期13.9-14.9天,这些时间七星瓢虫繁殖1代、蚜虫可繁殖3代种群数量达34.3万头,理论益害比约为1:2539;张继俊的调查结果是七星瓢虫盛发期是6月中旬-7月上旬,成虫日食蚜量平均91.6头,老龄幼虫日食蚜量71.2头,仅同期3-4头蚜虫的日生殖量,根本无法实现把益害比保持在1:1500内;如历时27.8-29.4天,七星瓢虫繁殖2代、蚜虫繁殖6代种群数量可达1176.5亿,而理论益害比值则为1:6445810。

如新疆棉田蚜虫5月中旬发生,若单纯依赖“以害养益、以益控害”的防蚜手段,一般到6月中旬即是蚜虫首次“大爆发”的准确时间。

因世界各国各植棉区生态类型的差异性,蚜虫与天敌消长的规律性;在不施用农药的前提下,基本上可以类推出棉田蚜虫发生的逐个高峰期。

2走出滥用农药防治的误区近年新疆棉区棉田棉株在5月10日前后棉蓟马危害开始明显,一般年份危害株率在3%左右,重的年份在8%左右,严重年份部分条田可过1/3左右,使棉花苗期棉蓟马、蚜虫防治压力增大。

棉 蚜

棉 蚜

棉蚜我国已发现的为害棉花的蚜虫共有五种:苜蓿蚜、棉长管蚜、菜豆根蚜、拐枣蚜、棉蚜。

除新疆外各棉区均以棉蚜为主要为害种。

新疆的主要是棉长管蚜、苜蓿蚜、拐枣蚜、菜豆根蚜。

棉蚜的发生以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的陕西、甘肃棉区为害重,长江流域为害次之,华南棉区干旱年份发生较重,一般年份发生轻。

棉蚜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在棉叶背面和嫩头部分吸食汁液,使棉叶畸形生长,向背面卷缩。

棉蚜为害主要在幼苗期和蕾铃期,幼苗期为害的棉蚜称为苗蚜,一般为害推迟棉苗发育,造成晚熟减产,严重为害时使棉苗不能继续发育甚至死亡;蕾铃期为害的棉蚜称为伏蚜,使蕾铃脱落,有的造成落叶而减产;棉花吐絮期有时还有棉蚜为害称秋蚜,污染棉絮,降低棉花品质。

棉蚜群集棉叶背为害状形态识别棉蚜是多型性的,生活在越冬寄主和侨居寄主上以及不同季节里的棉蚜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别如果你已经知道棉蚜的发生规律你就会知道:棉蚜有卵、干母、无翅胎生雌蚜、有翅胎生雌蚜、无翅产卵雌蚜,有翅雄蚜、无翅若蚜、有翅若蚜等虫态。

并且在不同的季节有苗蚜和伏蚜之分,苗蚜是棉花苗期发生,个体大,深绿色,适应低温。

伏蚜即夏型蚜,黄绿色,体形小,适应高温。

棉蚜在整个一年的生育周期里发生10~ 30代,但产卵的只有性蚜,性蚜是两性生殖的蚜虫,要雌雄交配然后产卵,性蚜是由秋季从棉田迁飞出来的性母胎生产生的。

棉蚜是以性蚜产的卵越冬。

棉蚜调整栽培制度,充分发挥天敌作用,尽量减少田间喷药∙农业防治∙利用天敌∙药剂防治农业防治在黄河流域南部棉区实行棉麦轮作,利用小麦屏障作用阻止有翅蚜向棉田迁飞,又便于麦株的天敌向棉株转移,加强了棉田的调节自控作用。

套作麦田比平作麦田苗蚜发生晚5~10天,蚜量少80%,一般年份麦收前不必用药治蚜。

长江流域实行稻棉轮作。

利用天敌一熟棉区播种时用呋喃丹处理棉种,可保护棉苗在5月20日以前不受蚜害,此时,麦田、油菜田的天敌(瓢虫为主)陆续迁往棉田,发挥控制棉蚜的作用,到麦收时更有大批瓢虫和其他天敌进入棉田,将棉蚜数量控制到极低的水平。

浅析棉蚜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析棉蚜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预 防措 施
21/01 0021 年度全球棉花 库存预期稍增 但 仍然紧张
据 I CAC 于 6月 1日发 布 报 告 : 0 9 2 1 2 0 / 0 0年 度
末 全球 棉 花库 存 将 比 20 / 0 9年度 减 少 l % , 0 8 20 8 降
至 15 0 0万 t为 6年 来 的 最 低 水 平 。2 1 / 0 1年 度 , 0021 全球棉花 产 量将 增 长至 29 4 0万 t 然 而 工 厂 用 棉 也 ,
蚜 的抗 性 机 制 。如菊 酯 类 农 药 , 般 苗 期 只 能 用 1 一 次 , 以与有 机磷 类 或其 它 农 药交 替 使 用 。要 特 别 可
由于棉 蚜繁 殖一代 只需 要 几天 到 十几 天 , 年 一 可繁 殖 2 0多代 , 药剂 选 择 的 机会 明显 比其 它 害 受
收稿 日期 : 0 0O 一 6 2 1 一 4O
收 稿 日期 :O O O 一 4 2 l — 6O

2 ・ 9
‘ : 是 表 皮 通 透 性 降 低 , 将 药 剂 面 一 或
虫剂 的 敏 感 性 降 低 , 胆 碱 酯 酶 对 如
药剂 敏感 度下 降 。三 是虫 体 内解 毒
酶 的 质 和 量 发 生 变 化 , 中 主 要 是 其 水解 酶系 和氧化 酶系 。
用化 学农 药时 , 提倡 交替 用药 和混合 用 药 , 以打 乱棉
在 16 0 0万 t 因此 ,0 9 2 1 。 2 0 / 0 0年 度 和 2 1 /0 1年 0 021
2 1苗蚜 的综 合 防 活。 一 是 推 广麦 棉 间 作套 种 , . 棉 花 油菜 间 作 或 两熟 , 以扩 大 瓢 源 , 用 瓢 虫 治 蚜 。 利 安 阳县推 广 以瓢 治蚜 以来 , 蚜基 本不 用 化学 农 药 苗

棉花害虫2主要害虫(1)

棉花害虫2主要害虫(1)

2.1.2 生活史与习性
异 寄 主 全 周 期 型
2.1.2 生活史与习性
(2)棉蚜在棉田的发生特点
• 苗蚜 在棉苗出土至现蕾阶段发生的棉蚜, 常称苗蚜。
– 点片发生阶段 – 普遍发生严重为害阶段 – 衰亡或绝迹阶段
• 伏蚜 伏蚜是棉蚜种群在盛夏形成的生物型, 体型小、色黄、耐高温。
• 秋蚜
(3)主要习性
和温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2.1.5 防治技术
• 农业防治
- 合理作物布局 - 选用抗蚜品种 - 合理施肥 - 拔除虫株
• 化学防治
- 参照防治指标进行曲防治决策。 - 播种期防治 药剂拌种 颗粒剂盖种 - 苗期防治 内吸剂涂茎 喷雾 蕾铃期防治
2.1.5 防治技术
•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 在蚜虫天敌盛发期尽 可能在棉田少施或不施化学农药,避 免杀伤天敌,利用发挥天敌的自然控 制作用。
• 有翅胎生雌蚜 体长1.2~1.9mm,腹背各节间斑 明显。触角第三至第六节长度比例 100:76:76:48+128。第3节常有次生感觉圈6~7个。 尾片常有毛6根。
• 若蚜 复眼红色,无尾片,其4个龄期。1龄若蚜 触角4节,腹管长宽相等;2龄触角5节,腹管长 为宽的2倍;3龄触角也为5节,腹管长为1龄的2 倍;4龄触角6节,腹管长为2龄的2倍。
2.1.3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 食物营养
– 棉蚜的发生与食物营养有密切关系, 尤其是棉株含氮量的多少影响最为明 显。试验证明,随着棉田施氮肥量的 增加,棉叶内含可溶性氮和蛋白质相 应提高,棉蚜的个体增大、寿命和产 仔历期延长、蚜体内的胚胎数及成蚜 产仔数增加。
– 棉花不同品种、生育期的抗蚜性有明 显的差异。
• 在浙江主要是棉蚜。

蚜虫打不下去怎么办,打蚜虫什么药有特效.doc

蚜虫打不下去怎么办,打蚜虫什么药有特效.doc

蚜虫打不下去怎么办,打蚜虫什么药有特效最近,很多菜农反映蚜虫爆发,但农户多遍农药仍不见效,尤其是目前全疆各地区有部分棉田的蚜虫口数量较大,危害较重,形成多点卷叶,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那蚜虫打不下去怎么办,打蚜虫什么药有特效呢?蚜虫打不下去怎么办1、气候条件有利于蚜虫的繁殖。

棉蚜对温、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宽,日平均气温在24~28℃,相对湿度在55%~98%时,有利于其繁殖,3-5天即可繁殖一代,一头蚜虫一生可繁殖50-70头,且世代重叠,造成防治难度大。

2、用药不对路,防治不得法,惜水不惜药,治虫效果差。

市面上质量低劣和过期的农药诱导购买,防虫效果极差、残效期很短,甚至出现越防越多的现象;另外在实际田间防治过程中普遍存在“用药量大、用水量小”的用药误区,往往造成蚜虫防治不彻底,为蚜虫的“卷土重来”留下极大的隐患。

3、用药时机把握不当,用药偏晚,错过了防治关键期。

不少棉农往往等到蚜虫全田发生时才防,致使防治用工多、用药多、效果差。

另外,农户在棉蚜的防治方面,除了选择正规、正确的药剂以外,对于药剂的使用方法、对于自己地块里出现的棉蚜的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这就是不同人用了同一种药会收到不同效果的原因。

那打蚜虫什么药有特效呢?打蚜虫什么药有特效下面就具体以吡虫啉这种药剂为例,就同一种农药具体分析一下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不同措施及注意的几个问题:1)剂量的讲究危害初期,虫口基数不大时,比如说这个农户前期用吡虫啉2000倍可以的,等后期虫口基数大了,还是吡虫啉2000倍,那肯定是不行的了,后期蚜虫大发生时的农药用理往往是前期预防的2-3倍量。

2)水量的讲究蚜虫是躲在叶子背面的,农户平常打药习惯200公斤水打5-6亩,水量不够,没办法打匀打透。

也就是没打到,而且蚜虫是孤雌生殖,繁殖迅速,3~5天就能繁殖一代,所以看起来蚜虫就像打不死。

结论就是虫口基数大时,用水量应该增加1倍-2倍。

隔3-5天再打一遍。

3)注意打到叶背面一般棉蚜幼虫是黄色的,密密麻麻的趴在叶片的背上,所以打药的时候一定要打叶片的背面,最高喷雾的压力大一些,这样能够将棉蚜打死。

棉蚜发生规律

棉蚜发生规律

棉蚜发生规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棉蚜那点事儿。

你说这棉蚜啊,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孩子,时不时就出来闹腾一下。

它们一年能发生好多代呢,就跟那韭菜似的,割了一茬又长一茬。

春天一来,天气暖和了,这些小家伙们就开始蠢蠢欲动啦。

它们从越冬的地方跑出来,开始找棉花的麻烦。

你想想,那棉花好好地长在那儿,突然就被这些小虫子给盯上了,多倒霉呀!
棉蚜特别喜欢在棉花的嫩叶、嫩茎上安家。

它们吸着棉花的汁液,就好像我们喝饮料一样,可享受啦!但棉花可就惨咯,被它们这么一折腾,叶子变黄了,植株也长不好啦。

这就好比一个人整天被人抽血,能有精神头吗?
而且啊,棉蚜的繁殖能力超强的。

一只母蚜能生出好多好多小蚜蚜呢,没多久就能变出一大群来。

这就跟那孙悟空吹汗毛变猴子似的,一下子就变出好多。

咱再说说这棉蚜的传播。

它们可以跟着风到处飞,也能藏在人的衣服上、工具上,被带到别的地方去。

这不就跟那蒲公英的种子似的,风一吹就到处飘。

那我们怎么对付这些小家伙呢?首先得加强田间管理呀,把棉花照顾得好好的,让它长得壮壮的,抵抗力强一些,这样棉蚜就不容易侵害啦。

还有啊,看到有棉蚜出现了,咱就得赶紧采取措施,可不能让它们放肆地繁殖呀!
要是棉蚜真的泛滥成灾了,那可不得了哇!棉花的产量会大大降低,农民伯伯们一年的辛苦不就白费了吗?那损失得多大呀!
所以呀,大家都要重视起来,平时多去田里看看,一旦发现棉蚜的踪迹,就赶紧把它们消灭掉。

别让这些小虫子毁了我们的棉花,毁了我们的希望呀!这棉蚜的发生规律咱可得摸清楚,跟它们斗智斗勇,可不能让它们得逞咯!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习性
辽河流域棉区年生10—20代,黄河流域、长江及华南棉区20— 30代。北方棉区以卵在越冬寄主上越冬。翌年春季越冬寄主发芽 后,越冬卵孵化为干母,孤雌生殖2—3代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 4—5月迁入棉田,为害刚出土的棉苗。随之在棉田繁殖,5—6月 进入为害高峰期,6月下旬后蚜量减少,但干旱年份为害期多延 长。10月中下旬产生有翅的性母,迁回越冬寄主,产生无翅有性 雌蚜和有翅雄蚜。雌雄蚜交配后,在越冬寄主枝条缝隙或芽腋处 产卵越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也以卵在花椒、木模、鼠李、 石榴、蜀葵、夏枯草、车前草、菊花、苦菜、瓜类等越冬寄主上 越冬。翌年3月孵化,在越冬寄主上繁殖3—4代,到4月下旬,棉 苗出土后,产生有翅蚜迁入棉田繁殖为害,5月下旬一6月上旬进 入苗蚜为害高峰期;7月中旬一8月上旬形成伏蚜猖撅为害期。秋 季棉株衰老时,迁回越冬寄主上,产生唯一的一代雄蚜,与雌蚜 交配后在芽腋处产卵越冬。
(3)药剂防治: ①防治越冬寄主上的棉蚜。早春棉蚜在越冬寄主上要 繁殖2~3代,有翅若蚜开始出现时可进行药剂防治,压低向棉田迁飞 的虫量。,可用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50%保棉丰乳油等 1000~2000倍液喷雾。 ②药剂拌种。用75%甲拌磷(3911)乳油按棉 种量的0.8~1%进行拌种闷种。先将棉种用55~60℃温水浸烫半小时, 捞出晾至绒毛发白,然后将所需药液均匀喷在棉种上,边喷边拌,混 合均匀,堆起来盖好,闷种6~12小时后再播种。 ③颗粒剂盖种。用 3%呋喃丹颗粒剂或5%3911颗粒剂、5%涕灭威颗粒剂,每亩1.5公斤, 播种后随即溜施颗粒剂盖种,然后再覆土。④涂茎治蚜。既能防治蚜 虫,又利于保护天敌,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措施。可用40%氧化乐果乳 油加聚乙烯醇及水,配比:小苗期为l:0.1:7.5;大苗期为1:0.1:5; 成株期为1:0.1:3~4。 制法:水烧开后将聚乙烯醇加入,搅拌至 充分溶化,冷却至30一40℃时将药液倒入拌均匀备用。使用时可用毛 笔或包棉球的竹棒蘸取药液少许,涂于棉茎红绿交界处。 ⑤喷雾治 蚜。可用40%久效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 马拉硫磷乳油或50%保棉丰乳油1500倍液。每亩用药液30—40公斤。
棉蚜在棉田按季节可分为苗蚜和伏蚜。苗蚜发生在出苗到6月底,5月中旬一6月 中下旬至现蕾以前,进入为害盛期。适应偏低的温度,气温高于27℃繁殖受抑制, 虫口迅速降低。伏蚜发生在7月中下旬至8月,适应偏高的温度,27—28℃大量繁 殖,当日均温高于30℃时,虫口数量才减退。大雨对棉蚜抑制作用明显。多雨的 年份或多雨季节不利其发生,但时晴时雨的天气利于伏蚜迅速增殖。一般伏蚜 4—5天就增殖l代,苗蚜需10多天繁殖1代,田间世代重叠。有翅蚜对黄色有趋性。 冬季气温高,越冬卵量多孵化率高。棉蚜发生适温17.6—24℃,相对湿度低于 70%。一熟棉田、播种早的棉蚜迁入早,为害重,棉花与麦、油菜、蚕豆等套种 时,棉蚜发生迟且轻。天敌主要有寄生蜂、螨类、捕食性瓢虫、草蛉、蜘蛛、食 虫熔类等。其中瓢虫、草玲控制作用较大。生产上施用杀虫剂不当,杀死天敌过 多,会导致伏蚜猖獗为害。
棉蚜以刺吸口器刺入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 苗期受害,棉叶卷缩,开花结铃期推迟;成株期受害, 上部叶片卷缩,中部叶片现出油光,下位叶片枯黄脱 落,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易诱发霉菌滋生。蕾铃 受害,易落蕾,影响棉株发育。
形态特征
干母体长1.6mm,茶褐色,触角5节,无翅。无翅胎生雌蚜体长 1.5—1.9mm,体色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长约为体长 之半,触角第3节无感觉圈,第5节有1个,第6节膨大部有3—4个。复 眼暗红色。腹管较短,黑青色。尾片青色,两侧各具刚毛3根,体表 被白蜡粉。有翅胎生雌蚜大小与无翅胎生雌蚜相近,体黄色、浅绿至 深绿色。触角较体短,头胸部黑色,两对翅透明,中脉三岔。卵长 0.5mm,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漆黑色,有光泽。无翅若蚜共 4龄,夏季黄色至黄绿色,春秋季蓝灰色,复眼红色。有翅若蚜也是4 龄。夏季黄色,秋季灰黄色,2龄后现翅芽。腹部1、6节的中侧和2、 3、4节两侧各具1个白圆斑。
用什么方法防治棉蚜最有效?
1)农业防治:作物合理布局,采用多种作物条带种植、 间种、套作,以丰富棉区棉蚜天敌季节性食物和栖息 环境,创造天敌自然控制棉蚜的条件。间苗、定苗、 整枝打杈时要将虫株携出田外,杀死蚜虫。 (2)生物 防治:蚜虫天敌盛发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农药,避免 杀伤天敌。当益蚜比达到1:150时,不要应用药剂防 治;在棉田里,插种少量油菜以招引蚜虫天敌,需天 敌控制蚜虫时,可将油莱砍倒,促使天敌控制棉蚜。
棉蚜
黄害以于科 河虫东西。 流。半藏别 域近壁未名 、年密见蜜 辽新度报虫 河疆较道、 。流所大外腻 域占,,虫 、比是广、 西重棉布油 北也花全汗 内在苗国等 陆升期各。 棉高重地分 pii G10ver 同 翅 目 , 蚜
学 名
为害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