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状趾、槌状趾和爪形趾介绍

合集下载

骨科临床诊断名

骨科临床诊断名

参考《实用骨科学》把其中的骨科病名称编出来了,共347个骨科临床诊断1.肩关节脱位2.肱骨干骨折3.肱骨髁上骨折4.肱骨外髁骨折5.肱骨内髁骨折6.肱骨内上髁骨折7.肱骨小头骨折8.肱骨远端前骨骺分离9.肱骨髁间骨折10.尺骨鹰嘴骨折11.桡骨头骨折12.桡骨头半脱位13.桡骨颈骨折14.桡骨头骨骺分离15.孟氏骨折16.肘关节脱位17.婴幼儿肘部损伤18.尺桡骨干双骨折19.尺骨骨折20.桡骨骨折21.桡骨中下1/3骨折伴尺桡下关节脱位(盖氏骨折)22.Colles骨折23.Smith骨折24.Barton骨折25.桡骨茎突骨折26.儿童桡骨远端骨折27.舟状骨骨折28.三角骨骨折29.豆状骨骨折30.钩状骨骨折31.月骨脱位32.月状骨无菌坏死33.腕关节韧带损伤34.腕关节不稳35.远侧尺桡关节损伤36.掌骨骨折37.指骨骨折38.掌指关节脱位39.指间关节脱位40.指屈肌腱损伤41.指伸肌腱损伤42.手部神经损伤43.拇指创伤性软组织缺损44.寰枕脱位45.寰椎骨折46.寰-枢椎半脱位47.枢椎椎弓骨折48.齿状突骨折49.创伤性寰-枢椎不稳50.颈椎骨折脱位51.关节突关节脱位52.脊柱前脱位53.椎体压缩骨折54.椎体爆裂骨折55.椎板骨折56.棘突骨折57.脊柱后脱位58.颈椎钩突骨折59.脊髓损伤60.过伸性颈椎损伤61.脊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62.陈旧性脊柱脊髓损伤63.骨盆骨折64.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65.髋关节脱位66.股骨颈骨折67.股骨转子间骨折68.股骨转子下骨折69.股骨干骨折70.股骨髁上骨折71.股骨髁骨折72.髌骨骨折73.胫骨髁(平台)骨折74.膝韧带损伤75.胫腓骨干骨折76.胫骨骨折77.腓骨骨折78.胫骨应力性骨折79.腓骨应力性骨折80.内踝骨折81.外踝骨折82.后踝骨折83.双踝骨折84.三踝骨折85.距骨骨折86.跟骨骨折87.骰骨骨折88.楔状骨骨折89.跗舟骨骨折90.跗中关节脱位91.跖骨骨折92.跖跗关节脱位93.趾骨骨折94.跖趾关节脱位95.疲劳骨折(应力骨折)96.子骨骨折97.跟腱损伤98.软组织火器伤99.长骨火器伤100.关节火器伤101.手部火器伤102.足部火器伤103.气性坏疽104.脊柱脊髓火器伤105.多发性创伤106.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107.骨延迟愈合108.骨不连109.臂丛神经损伤110.桡神经损伤111.正中神经损伤112.尺神经损伤113.指神经损伤114.坐骨神经损伤115.胫神经损伤116.腓总神经损伤117.股神经损伤118.腕管综合征119.骨间前神经综合征120.旋前圆肌综合征121.腕尺管综合征122.肘管综合征123.腓总神经压迫症124.踝管综合征125.胸廓出口综合征126.周围神经药物注射性损伤127.周围神经火器伤128.副神经损伤129.灼性神经痛130.腘动脉损伤131.锁骨下动脉损伤132.骨折脱位合并动脉损伤133.闭合性动脉伤134.儿童四肢动脉伤135.假性动脉瘤136.创伤性动静脉瘘137.断肢138.断掌139.断指140.皮肤撕脱伤141.先天性斜颈142.先天性高肩胛症14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44.先天性髋内翻145.先天性胫骨假关节146.先天性长骨缺损147.先天性桡骨缺损148.先天性股骨缺损149.先天性胫骨缺损150.先天性腓骨缺损15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52.手部先天性疾患15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54.肠(腹)性佝偻病155.抗维生素D佝偻病156.后天肾性佝偻病157.胎儿性佝偻病158.骨质软化病159.维生素C缺乏病160.骨质疏松症161.肾性骨病162.巨人症163.肢端肥大症164.脑垂体功能低下症165.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66.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7.胫骨结节骨软骨炎168.跟骨骨骺炎169.足舟骨骨软骨炎170.跖骨头骨软骨炎171.畸形性骨炎(Paget病)172.成骨不全17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174.脊椎化脓性骨髓炎175.髂骨化脓性骨髓炎176.慢性骨髓炎177.化脓性关节炎178.开放性骨折179.开放性关节损伤180.椎体结核181.椎弓结核182.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183.脊柱结核合并截瘫184.骶髂关节结核185.肩关节结核186.肘关节结核187.腕关节结核188.髋关节结核189.股骨大转子结核190.膝关节结核191.踝关节结核192.跗骨与跗骨间关节结核193.长骨骨干结核194.短骨骨干结核195.肌肉结核196.腱鞘结核197.滑囊结核198.类风湿关节炎199.手部类风湿关节炎200.强直性关节炎201.退行性骨关节病202.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0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04.手部骨性关节炎205.麻痹性脊柱侧弯206.骨巨细胞瘤207.骨样骨瘤208.骨母细胞瘤209.侵袭性(恶性)骨母细胞瘤210.骨肉瘤211.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212.小细胞骨肉瘤213.骨皮质旁肉瘤214.尤因肉瘤215.软骨粘液样纤维瘤216.内生软骨瘤217.多发内生软骨瘤病218.Maffucci综合征219.骨膜软骨瘤220.骨软骨瘤221.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222.软骨肉瘤223.骨纤维肉瘤224.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25.骨血管瘤226.骨囊肿227.动脉瘤性骨囊肿228.骨纤维结构不良229.骨嗜酸性肉芽肿230.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31.原发性骶骨肿瘤232.原发性髂骨肿瘤233.骨的转移肿瘤234.纤维瘤235.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36.纤维肉瘤237.腱鞘巨细胞瘤238.滑膜肉瘤239.腱鞘囊肿240.血管瘤241.恶性血管瘤242.血管内皮细胞瘤243.淋巴细胞肿瘤244.脂肪瘤245.脂肪肉瘤246.神经鞘瘤247.神经纤维瘤248.神经肉瘤249.横纹肌肉瘤250.表皮样囊肿251.血管球瘤252.腱鞘巨细胞瘤253.血管瘤254.毛细血管型血管瘤255.海绵型血管瘤256.动静脉瘤257.手指屈肌腱腱鞘炎258.桡骨颈突狭窄性腱鞘炎259.腱鞘囊肿260.肩峰下滑囊炎261.鹰嘴滑囊炎262.髂耻滑囊炎263.坐骨结节滑囊炎264.大转子滑囊炎265.膝部滑囊炎266.髌前滑囊炎267.髌下深滑囊炎268.鹅足滑囊炎269.腘窝囊肿270.跟后滑囊炎271.肩部撞击症272.肩袖断裂273.冈上肌腱钙化274.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275.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276.冻结肩277.前臂缺血挛缩278.肱骨内外上髁炎279.剥脱性骨软骨炎280.肱二头肌远侧端肌腱断裂281.肘外翻畸形282.肘内翻畸形283.肘部神经卡压症284.骨化性肌炎285.手部化脓性感染286.掌腱膜挛缩症287.颈椎病288.神经根型颈椎病289.脊髓型颈椎病290.椎动脉型颈椎病291.交感型颈椎病292.混合型颈椎病293.颈椎管狭窄症294.后纵韧带骨化295.颈椎间盘突出症296.胸椎管狭窄症297.胸椎间盘突出症298.肌筋膜纤维织炎299.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0.脊柱关节突间关节滑膜炎301.骶髂劳损302.腰椎间盘突出症30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304.极外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05.腰椎软骨板破裂症306.腰椎管狭窄症307.腰椎峡部裂308.脊柱滑脱症309.脊髓栓系综合征310.脊髓纵裂311.骶部硬膜外囊肿312.麻痹性脊柱侧弯313.特发性脊柱侧弯314.脊柱后凸315.脊柱转移瘤316.脊索瘤317.神经鞘瘤318.脊膜瘤319.尾骨痛320.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21.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322.臀筋膜挛缩症323.半月板损伤324.半月板囊肿325.盘状半月板326.髌骨不稳定327.复发性髌骨脱位328.习惯性髌骨脱位329.髌软骨软化症330.膝内翻331.膝外翻332.膝关节屈曲性强硬333.伸直型膝关节强硬334.剥脱性骨软骨炎335.骨软骨瘤病336.滑膜皱襞综合征337.髌下脂肪垫肥大338.踇外翻339.踇僵直340.踇内翻341.槌状趾342.锤状趾343.爪型趾344.平足症345.跟痛症346.跟骨高压症347.嵌趾甲运动与健康题目: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指导老师:欧阳靜仁班级:热能092班姓名:林灿雄学号:200910814223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人体运动系统组成的介绍,以及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点点描述,给平时不重视锻炼的人说明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重视体育锻炼。

拇外翻(大脚骨)

拇外翻(大脚骨)

拇外翻(⼤脚⾻)⾜拇趾外偏⼤于15度即可定义为拇外翻,该诊断以临床症状得名,俗称脚孤拐,⼤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们⽣活的⽇益提⾼,各种各样鞋⼦的出现,拇外翻的发病⼈数也是与⽇俱增。

总的发病率在2~4%(即使在不穿鞋或⾚脚⾛路的情况下),但在穿鞋特别是⾼跟鞋的情况下,发病率可增加⾄48%。

其中妇⼥的发病率较⾼约占85%。

拇外翻畸形的青少年(在⼉童时期发病)通常与遗传因素相关,其中72%由母系遗传。

在患有拇外翻的⼈群中,仅有不到⼀半的患者进⾏就诊,因为在发病早期,患者⼀般⽆⾜部疼痛症状。

随着年龄的加⼤,畸形逐渐加重,⾜部⾻骼结构改变明显,超出代偿。

出现疼痛,前⾜变宽,拇趾以外的其他⾜趾畸形,⾻性关节炎等等。

最终难以⾏⾛。

如上图所⽰:拇外翻⾓⼤于15度即可称为拇趾外翻——拇外翻,正常⼈跖⾻间夹⾓⼩于8度。

拇外翻患者通常会⼤于12度。

如图所⽰,拇外翻患者拇趾外翻,对第2趾造成挤压,前⾜增宽,内侧缘有⼀较⼤⾻突,与鞋帮内侧摩擦,产⽣肥⼤、红肿拇囊。

⾜底局部有肥厚的⽼茧,⾛路⾏⾛疼痛,需定期清除。

拇外翻发病因素:内在病发因素主要有两种:遗传与脚的结构。

遗传学因素:较为复杂,⽬前具体原因不清,可能与韧带发育异常有关。

脚的结构异常:如内侧序列过长,包括第1跖⾻较长或近节趾⾻较长;外侧第2跖⾻较短,或第1趾外伤缺失外在病发因素:⾼跟鞋、尖头鞋、⾼跟尖头鞋、外伤等其他因素:类风湿等病发机制:拇趾外偏后,通过第1跖趾关节铰链机制,将第⼀跖⾻推向内侧—第1跖⾻内翻,因第⼀跖⾻连接前后两个关节:第⼀跖趾关节;第⼀跖楔关节。

跖⾻内翻的结果造成第⼀跖楔关节在⽔平⾯活动度加⼤,同时拇趾进⼀步外翻,甚⾄1/2或2/1趾骑跨。

另外第⼀跖⾻内翻造成前⾜增宽,使得⾜底的拇收肌进⼀步牵拉拇趾,拇趾外翻加重。

两者通常互为因果。

这种结构性改变⼀旦发⽣,通常是不可逆的。

严重拇外翻及x线照⽚拇趾长期处于外偏,第⼀跖趾关节内侧关节囊及关节侧副韧带变得松弛,外侧挛缩。

动物爪子的形状及特点

动物爪子的形状及特点

动物爪子的形状及特点
动物爪子的形状和特点因物种而异,它们适应了不同的功能和生态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动物爪子的形状和特点。

1.猫科动物(如猫、狮子、老虎):
形状:猫科动物的爪子通常是圆的,有锋利的尖端。

特点:爪子可以伸缩,用于捕猎、攀爬和自卫。

2.犬科动物(如狗、狼、狐狸):
形状:犬科动物的爪子有五个趾,形状相对较长。

特点:爪子较为坚硬,适合奔跑和挖掘。

3.鸟类(如鹰、猫头鹰、鸽子):
形状:鸟类的爪子通常是细长的,有锋利的爪尖。

特点:爪子非常锋利,适合抓握和捕食。

4.爬行动物(如蛇、蜥蜴、龟):
形状:爬行动物的爪子通常是细长的,有些种类的爪子非常尖锐。

特点:爪子用于抓握、攀爬和挖掘。

5.哺乳动物(如熊、猴子、老鼠):
形状:哺乳动物的爪子形状多样,有的类似于猫科动物的圆形爪子,有的则更像犬科动物的细长爪子。

特点:爪子用于抓握、攀爬、捕食和自卫。

6.鱼类(如鲨鱼、鲤鱼):
形状:鱼类的爪子通常退化,有些种类的爪子非常小。

特点:爪子用于抓握和捕食。

动物爪子的形状和特点是为了适应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需求而演化的。

爪子的形状和硬度可以帮助动物捕食、攀爬、游泳、自卫和进行其他生存活动。

CHeckrein-Deformity--马缰绳畸形

CHeckrein-Deformity--马缰绳畸形
Checkrein deformity 马缰绳畸形
刘雪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 (病例来源 同仁医院足踝外科)
What is checkrein deformity?
• Checkrein: A rein is used to prevent the

horse from lowering its head
• 二、制畸因素 • 1、踝及踝以上的创伤: • (1)PILON骨折、腓骨骨折、踝关节骨折
脱位、腓骨瓣移植、
• (2)劳损:ballet dancer • 2、后足的创伤:距骨骨折脱位、跟骨骨折 • 3、中、前足的损伤会导致此种畸形吗?与
锤状趾、槌状趾、爪状趾有什么区别?
解剖学基础
• (一)、拇长屈肌为双羽状肌,位于小腿后深间室内的腓骨侧,前侧 起于腓骨后侧面的远端2/3及邻近的骨间膜;外侧起于腓骨肌内侧的 肌间隔,内侧起于胫后肌表面的筋膜。于胫距关节近端1.5 cm处形 成肌腱,穿过由距骨后突的内、外侧结节及纤维组织组成的骨一纤维 管,继续向远侧、内侧和跖侧于屈肌支持带的深面经过跟骨载距突的 下方,继续向远端经过Henry结,于FDL的深面与之交叉至足的内侧, 于拇短屈肌的两个头之间继续向远端进入籽骨间骨一纤维管,止于远 节趾骨基底的跖侧面。拇长屈肌肌腹较宽大,肌性部分较长,几乎占 据整个腓骨远端2/3。因此,腓骨远端2/3骨折甚至是胫骨远端骨折, 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均可能造成拇长屈肌肌腹损伤或局部血肿而 引起瘢痕粘连。另外,在FHL的路径中须经过距骨后内、外侧结节骨 纤维管、跟骨载距突下方的屈肌支持带通道以及籽骨间骨纤维管,这 些部位肌腱所受的约束较大,也是创伤后肌腱容易粘连的部位,距骨 的骨折脱位也可造成急性的FHL的卡压,出现马缰畸形,需要急诊手 术。

矫形器

矫形器

ARGO截瘫行走支架

适用范围: 适合 RGO 截瘫支架的
所有截瘫 患者 ,其 特有的
气压驱动 膝关节以 及自动 膝关节锁 的卓越设 计使其 功能更优于 RGO 截瘫支架, 特别适合 高位截瘫 患者行
走使用。
ARGO截瘫行走支具案例




姓名:王建喜,性别:男, 1969.2.14.出生;汉族, 单位:福建南平水泥股份有 限公司职工; 病情:患者系车祸致胸2-3 椎以下截瘫,卧床两年,大 小便失禁,手部力量较好; 康复结果:穿戴ARGO支具锻 炼45天,现可借助助行器独 立前行和后退。

小儿髋外展固定架


适用范围:
畸胎性脱位, 为 严 重、高位 、
胎儿早期发生的脱位
新生儿髋关节不稳定 是指股 骨头容易进入髋臼,又容易从髋
臼内脱出来

小儿的髋 关节全脱 位 ;髋 臼发育不良。建议在全麻下将
髋关节复位,确认复位后用支具 固定在 95°屈曲、 45°—60°外 展位,拍 X 光线片证实复位后髋 关节稳定 ,12—16 周后改髋关节 外展内旋位固定 , 最后改为不包 括髋关节的外展内旋位固定 3—6 个月整个治疗时间为 9—18 个月。
踝足矫形器的临床应用
脑瘫 偏瘫 骨折

外周神经损伤
1、结构特点:伏贴性好、轻、美观、易清洁
2、功能: (1)跖屈止动:预防矫正马蹄畸形,改善垂足步态
(2)跖屈、背屈自由运动:预防矫正内外翻
(3)背屈止动:改善跟足步态
(4)背屈助动 、跖屈阻力:控制距下关节内外翻
4、适应的疾病及症状
脑卒中、脑瘫、截瘫、儿麻后遗症、脊髓侧
髋膝踝足(RGO)截瘫行走支具

趾长伸肌腱转位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

趾长伸肌腱转位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

趾长伸肌腱转位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罗子璇,王晓猛,李彦森,孙亚宁,唐钰超,张奉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足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摘要]目的 探讨趾长伸肌腱转位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趾长伸肌腱转位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估其疗效。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5±3)个月,所有患者畸形矫正满意。

AOFAS评分:术前平均(63.27±5.69)分,术后平均(94.45±3.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VAS评分:术前(6.64±1.67)分,术后平均(0.27±0.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患者主观满意率为90.91%。

结论 趾长伸肌腱转位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临床效果满意,畸形无复发,是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趾长伸肌腱转位;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682.1+6 [文献标识码]ATransposition of 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tendon for treatment of small toe non-rigid claw toeLUO Zixuan,WANG Xiaomeng,LI Yansen,SUN Yaning,TANG Yuchao,ZHANG Fengqi(Foot Surgery,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tendon transpos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mall toe non-rigid claw toe. Methods 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tendon transposition was used to treat non-rigid claw toes of small toes.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AOFAS, VAS and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15±3) months. All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orrection of deformity. AOFAS score: preoperative average (63.27±5.69) points, postoperative average (94.45±3.93) 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preoperative (6.64±1.67) score and postoperative average (0.27±0.47) scor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rate was 90.91%. Conclusion 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tendon transposi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mall toe non-rigid claw-shaped toe with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ect and no recurrence of deformity.[Key words]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tendon transposition;small toe non-rigid claw-shaped toe;clinical effect爪形趾是一种常见的足趾畸形,常常累及多趾,主要表现为跖趾关节背伸和近侧趾间关节跖屈[1]。

爪形手最常见的原因

爪形手最常见的原因

爪形手最常见的原因爪形手也被称为鹰爪手,是一种手指关节病变的变形表现。

它使手指弯曲,看起来像爪子一样。

爪形手最常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脊髓前角细胞损伤断裂,导致运动神经元受损。

这种疾病会引起手指的萎缩、无力和关节畸形,表现为爪形手。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关节病。

这种疾病会导致关节炎、滑膜炎和纤维蛋白渗出,进而对关节软骨、韧带和滑膜进行损害。

手指关节的受累较为常见,长期的关节炎可导致手指关节发生变形,形成爪形手。

3. 管状硬皮病:管状硬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疾病,其特点是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沉积的过程。

手指关节的纤维和肌腱变硬和萎缩,导致手指关节无力和畸形,从而呈现爪形手的表现。

4. 手部创伤或神经损伤:手部创伤或神经损伤也可能导致爪形手的发生。

比如,手指骨折或脱位、手神经受压或切割等情况会导致手指关节的功能受限或变形。

5. 神经肌肉疾病:一些神经肌肉疾病也可能引起爪形手的出现。

比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逐渐发展的神经变性疾病,会导致运动神经元受损。

这种疾病引起手指肌肉无力和萎缩,导致爪形手。

此外,某些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如马方综合征、福氏分泌综合征、中枢性发育不良等,也有可能导致爪形手的出现。

爪形手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其原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般而言,治疗爪形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对于由炎症引起的爪形手,可以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来减轻疼痛和减轻炎症。

同时,药物治疗也可以用于控制其他引起爪形手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 生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热敷、电刺激和关节牵引等,可以帮助减轻手部肌肉的僵硬和疼痛,同时恢复手指关节的活动度。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爪形手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方式。

手术可以纠正手指关节的变形,减轻手指的僵直,恢复手指的功能。

伸拇长肌腱转移术

伸拇长肌腱转移术

伸拇长肌腱转移术1. 适应症1、可作为拇趾爪形趾的矫形术拇趾爪形趾即趾间关节屈曲、跖趾关节过伸,同时合并跖骨头跖屈[图1 附图]。

患有拇趾爪形趾者,其足趾末端、趾背和前足底部因受力受压可产生胼胝,影响行走和站立,可采用伸拇长肌腱后移和趾间关节融合术矫正畸形。

2、可作为矫正高弓足的辅助手术高弓足又称空凹足、爪形足,有3个特点:⑴前足跖屈合并高弓;⑵可能有足跟增大;⑶拇趾上翘或爪形。

高弓足多因足背伸肌力减弱及骨间肌、蚓状肌瘫痪所致。

这种畸形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加剧。

虽然足的畸形不太严重,但可严重影响病足的功能。

因此,对在非手术治疗中,畸形仍有发展者,应早期手术平衡肌力,以预防畸形的发展。

伸拇长肌腱转移术可作为辅助性矫形手术,除可矫正拇趾上翘或爪形外,还对增强足背伸力、矫正前足跖屈和高弓有一定作用。

3、可作为增强足背伸力和调整肌力平衡的辅助手术如腓骨肌瘫痪所致的跖屈内翻足,可将胫前肌腱转移至骰骨的同时,将伸拇长肌腱转移至第1跖骨颈部;对胫前肌瘫痪所致的跖屈外翻足,可将腓骨长肌腱转移至足背的同时,同样作伸拇长肌腱的转移。

这样一方面可增强足的背伸力,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足内、外翻力的平衡,防止继发性畸形。

2. 禁忌症拇指陈旧外伤,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均发生骨性畸形或已融合者。

3. 最佳时间一旦该肌腱断裂,应及早手术修复。

4. 术前准备一组或一个肌肉瘫痪后,肌力平衡失调,日久必然引起畸形,以及畸形后一系列功能性和结构性变化。

因此在术前需详细检查,仔细分析,进行下列必要的准备:1、肌肉瘫痪的数量和程度各不相同,由于瘫痪日期的长短,重力的影响,使用的多少以及畸形足的负重,可造成各不相同的畸形。

几乎每一个病人的畸形都有其特殊性,甚至同一个肌肉的瘫痪往往可以引起不尽相同的畸形。

因此,必须在术前对畸形、肌肉的瘫痪情况、未瘫肌的肌力进行细致的检查和透彻的了解,并充分估计转移后会不会发生新的不平衡,和发生新的畸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锤状趾、槌状趾和爪形趾是2~4趾常见畸形。锤状趾是指患趾的跖趾关节(MPJ)中立位
或背伸,近趾间关节(PIPJ)屈曲,远趾间关节(DIPJ)中立位或背伸(图21-10(1))。
槌状趾是指患趾的跖趾关节中立位, 近趾间关节中立位, 远趾间关节屈曲(图21-10(2))。
爪形趾是指患趾的跖趾关节背伸,远、近趾间关节均屈曲(图21-10(3))。北京同仁医院
骨科张建中

引起锤状趾、槌状趾和爪形趾的常见病因有:1,穿不合适鞋。2,趾过长。3,邻趾畸形的
挤压,如拇外翻挤压第2趾。4,创伤后:肌腱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5,关节炎:类风湿
性关节炎,糖尿病。6,神经肌肉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7,高弓足,扁平足,踝
关节下垂。8,遗传因素。

患者发生这类足趾畸形后,由于趾间关节的屈曲,趾末端触地引起痛性胼胝,近趾间关节的
屈曲,使该关节背侧和鞋面摩擦,也会引起痛性胼胝。由于跖趾关节的背伸,近节趾骨基底
对跖骨头背侧挤压,可引起3种后果1,跖骨头背侧软骨损伤,以后造成跖骨头缺血坏死,
甚至形成骨性关节炎。2,跖骨头下沉,引起跖骨头跖侧形成痛性胼胝。3,跖趾关节脱位。

根据畸形的发生不同,可将其分为 1,先天性2,获得性。根据畸形是否能被动纠正分为 1,
松弛性,畸形可以完全被动纠正 2,半僵硬性,畸形可以部分被动纠正。 3,僵硬性,畸形不
能被动纠正。根据畸形的程度不同,可分为, 1,轻度:MPJ和IPJ关节无固定的挛缩,足
负重后畸形加重。 2,中度:PIPJ有固定挛缩,MPJ无过伸畸形。 3,重度:PIPJ
有固定挛缩,MPJ有固定的过伸畸形。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清理过度角化皮肤,足垫,穿宽松鞋。
2,手术治疗
屈曲畸形,一般可行关节成形术或关节融合术。对于跖趾关节背伸畸形,治疗较复杂。首先
需要切除跖趾关节背侧关节囊,松解侧副韧带和跖板,如果跖骨不手术短缩或跖趾关节明显
脱位短缩,需要延长伸肌腱。但由于第2跖骨常常较长、跖骨头背侧软骨的损伤及跖趾关节
脱位,需要形跖骨头颈部的截骨或跖骨干的截骨,以短缩和抬高跖骨头。如仍不能纠正跖趾
关节背侧畸形,可将屈趾长肌腱从远节趾骨基底切断,将其纵形劈开,移位固定于近节趾骨
基底背侧。

锤状趾、槌状趾和爪形趾是2~4趾常见畸形。锤状趾是指患趾的跖趾关节(MPJ)中立位
或背伸,近趾间关节(PIPJ)屈曲,远趾间关节(DIPJ)中立位或背伸。槌状趾是指患趾
的跖趾关节中立位, 近趾间关节中立位, 远趾间关节屈曲。爪形趾是指患趾的跖趾关节背
伸,远、近趾间关节均屈曲。
引起锤状趾、槌状趾和爪形趾的常见病因有:1,穿不合适鞋。2,趾过长。3,邻趾畸形的
挤压,如拇外翻挤压第2趾。4,创伤后:肌腱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5,关节炎:类风湿
性关节炎,糖尿病。6,神经肌肉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7,高弓足,扁平足,踝
关节下垂。8,遗传因素。

患者发生这类足趾畸形后,由于趾间关节的屈曲,趾末端触地引起痛性胼胝,近趾间关节的
屈曲,使该关节背侧和鞋面摩擦,也会引起痛性胼胝。由于跖趾关节的背伸,近节趾骨基底
对跖骨头背侧挤压,可引起3种后果1,跖骨头背侧软骨损伤,以后造成跖骨头缺血坏死,
甚至形成骨性关节炎。2,跖骨头下沉,引起跖骨头跖侧形成痛性胼胝。3,跖趾关节脱位。

根据畸形的发生不同,可将其分为 1,先天性2,获得性。根据畸形是否能被动纠正分为 1,
松弛性,畸形可以完全被动纠正 2,半僵硬性,畸形可以部分被动纠正。 3,僵硬性,畸形不
能被动纠正。根据畸形的程度不同,可分为, 1,轻度:MPJ和IPJ关节无固定的挛缩,足
负重后畸形加重。 2,中度:PIPJ有固定挛缩,MPJ无过伸畸形。 3,重度:PIPJ
有固定挛缩,MPJ有固定的过伸畸形。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清理过度角化皮肤,足垫,穿宽松鞋。
2,手术治疗
屈曲畸形,一般可行关节成形术或关节融合术。对于跖趾关节背伸畸形,治疗较复杂。首先
需要切除跖趾关节背侧关节囊,松解侧副韧带和跖板,如果跖骨不手术短缩或跖趾关节明显
脱位短缩,需要延长伸肌腱。但由于第2跖骨常常较长、跖骨头背侧软骨的损伤及跖趾关节
脱位,需要形跖骨头颈部的截骨或跖骨干的截骨,以短缩和抬高跖骨头。如仍不能纠正跖趾
关节背侧畸形,可将屈趾长肌腱从远节趾骨基底切断,将其纵形劈开,移位固定于近节趾骨
基底背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