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2及答案

合集下载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与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与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与教学反思一、作业设计1. 基础知识巩固类作业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组词:浙.()臀.()蜿.()蜒.()簇.()。

默写文中描写溪流的句子“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并分析这个句子的特点及作用。

写出“孔隙”“明艳”“蜿蜒”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2. 阅读理解提升类作业阅读课文中描写孔隙的段落,回答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孔隙的窄小的?找出相关语句并简要分析。

在内洞的描写中,作者怎样表现石钟乳和石笋的“变化多端”和“颜色各异”的?请举例说明,并发挥想象描述其中一种石钟乳或石笋的样子。

思考作者按照游览顺序写双龙洞有什么好处?如果打乱顺序会怎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3. 写作实践类作业仿照课文,按照游览顺序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去过的一个景点,要求字数在 300 字以上,至少运用两种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且写出自己游览过程中的感受。

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描写,如路上景色或者内洞景观,进行仿写,要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独特之处,字数 200 字左右。

4. 拓展延伸类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溶洞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用简单的语言记录下来,在班级分享交流。

阅读叶圣陶先生的其他游记作品,如《游了三个湖》,比较与《记金华的双龙洞》在写作手法、描写对象等方面的异同点,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二、教学反思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和反思。

成功之处运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较为有效。

在导入新课时播放金华双龙洞的视频和展示图片,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双龙洞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在讲解内洞景观时,再次借助图片和视频展示石钟乳和石笋的奇特模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描写,使他们仿佛身临其境,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练习及答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练习及答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练习及答案
打印版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后练习及答案】
1. 我们来说说作者的游览过程,再重点讲讲内洞的景象。

答案供参考作者的游览过程是:去双龙洞的路上一洞口一外洞一孔隙一内洞--出洞。

内洞的景象:内洞昏暗,比外洞大得多。

洞顶上是蜿蜒的双龙,洞里还有形态万千的石钟乳和石笋。

3 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带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再抄下来。

随着
...,溪声也时时
..变换调子。

...,时而急
..山势,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
...,时而缓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
..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
......。

.......,也很值得观赏答案供参考第一句突出了溪流的样子和声音的变化,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产生的,句子运用了“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时时……”的句式,具体描写了溪流蜿蜒曲折的特点,第二句说明孔隙窄小而使作者产生“挤压”的感觉。

第三句以“即使……也……”的句式作强调,即退一步讲,如果不把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具体比做什么也值得观赏,说明它们本身已经够吸引人了,无需再比做什么了。

202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作业布置及答案

202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作业布置及答案

202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作业布置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fèi yònɡzhù zhǐyùn shūlú shān shū fuqiáo jiàn wò shìnèn lǜlín shípí láo二、给下面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芙(fúfū)蓉(róng réng)渐(jiàng jiàn)楚(chǔcǔ)洛(luòlò)壶(húhuó)三、比一比,组词语。

按(______)恐(______)探(______)绕(______)愉(______)安(______)巩(______)深(______)烧(______)偷(______)四、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眉(___)目秀②(___)风凛凛③慈眉(___)目④文(___)彬彬⑤亭亭玉(___)⑥(___)态龙钟⑦短(___)精悍⑧膀大腰(___)⑨容(___)焕发⑩明眸皓(___)⑪鹤发童(___)⑫(___)貌堂堂1.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的。

2.可以用来形容老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3.我能写出两个和画线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词填空。

(填序号)李叔叔经常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___________的。

而张叔叔身材魁梧,穿上军装后,更显得___________了。

5.请运用上面的任意两个词语描述一下你熟悉的一个女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

陆续连续继续①他(____)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②下课了,同学们(____)走出教室,到操场参加体育活动。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作业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作业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wū yán zhuāng shìchí dùn nà mǐfán xīng jǐng jièméng lóng gǎo zhǐ二、给划线的字划去错误的读音。

地质(zhǐzhì)兴奋(xìng xīng)转移(zhuǎn zhuàn)破旧(pèpò)静谧(nìmì)比较(jiǎo jiào)召开(zhāo zhào)崭新(zhǎn zàn)三、形近字组词。

匠________ 剪________ 跨________ 垫________ 桅________巨________ 煎________ 垮________ 势________ 跪________四、补充下列词语。

筋(___)力(___)(___)惊(___)色垂(___)丧(___)(___)(___)而安愤愤(___)(___)(___)动声(___)(___)天(___)地若(___)(___)思摇(___)晃(___)五、我能选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平稳平衡(1)走搭石时,走得快才容易保持(______)。

(2)如果搭石不(______)走过的人就会跌落到水中。

希望期望(3)那位青年正满怀(______)地等待着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4)儿子在家庭会上立下军令状表示决不辜负大家的(_____)。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____,课文是按照______顺序写的,在叙述双龙洞内部情景时,主要介绍了三处:先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

(2)课文按_______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去___________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华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名胜风景;2. 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3. 能够描述双龙洞的特点和景观;4. 提高同砚的写作能力,培育同砚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华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名胜风景;2. 双龙洞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3. 双龙洞的特点和景观;4. 写作练习:写一篇描写双龙洞的文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双龙洞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2. 难点:写作练习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室讲解金华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名胜风景,讲解双龙洞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2. 视听法:播放视频介绍金华和双龙洞,让同砚更直观地了解;3. 实地考察法:组织同砚到双龙洞实地考察,亲身感受景点的秀丽和历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介绍金华和双龙洞,激发同砚的进修爱好;2. 进修:讲解金华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名胜风景,介绍双龙洞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3. 实地考察:组织同砚到双龙洞进行实地考察,让同砚亲眼看到景点的秀丽和历史;4. 写作练习:让同砚依据所学内容,写一篇描写双龙洞的文章;5. 总结:对本节课的进修内容进行总结,并鼓舞同砚继续了解金华的名胜风景。

六、教学资源:1. 金华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2. 双龙洞官方网站和资料。

七、作业要求:1. 完成写作练习:写一篇描写双龙洞的文章,体现出对景点的了解和想象力;2. 课后自主进修:鼓舞同砚继续了解金华的历史文化和名胜风景。

八、评判标准:1. 完成度:完成写作练习,内容符合要求;2. 创意性:文章情节新颖,观点奇特;3. 表达能力:语言流畅,描述生动。

通过本次教学,同砚将对金华的双龙洞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同时提高了写作能力和想象力,培育出对历史文化和名胜风景的热忱和保卫认识。

期望同砚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继续发扬这种传统文化的热忱,保卫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6个生字,会写“浙、罗”15个生字。

正确读写“一簇、杜鹃、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理清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4.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

教学难点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授课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6个生字,会写“浙、罗”15个生字。

正确读写“一簇、杜鹃、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出示课件2】“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及图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叶圣陶先生一起,走进金华,走进那狭窄的双龙洞。

(板书:17记金华的双龙洞)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3】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鹃、臀、蜿、蜒”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这些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会比较好。

也可以让学生用联想法由一个字联想到多字加以区别分析。

)(1)读准字音【出示课件4、5】浙江一簇臀部漆黑蜿蜒杜鹃宽窄肩背移动额角陆续石钟乳石笋变化多端上源自由读,指名读。

部编版语文四下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练习(含答案)2

部编版语文四下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练习(含答案)2
抑(______)臀(______)梢(______)秒(______)
2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______)不比做什么,(______)值得观赏。
2.山上开满了映山红,(______)花朵和叶子,(______)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D.照相机广告——你只要压一下按钮,其余的由我负责。(拟人)
9.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伟大的奇观 灿烂的亮光
B.漆黑的内洞 葱郁的树丛
C.冲破云霞 增大生机
D.欢快地跳跃 慢慢地划过
评卷人
得分
二、书写
10.看拼音写词语。
zhè jiāng dù juān kuān zhǎi sēn yù jiān bǎng
4.文章表达了作者叶圣陶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
评卷人
得分
四、填空题
12.查字典填空。
“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画。“端”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端正;正派; ②东西的一头;③事情的起因;④用手平着拿东西。在下列词语里“端”应选择哪种解释?(填序号)
品行不端(_____)无端生事(_____)变化多端(_____)端茶倒水(_____)
13.比一比,再组词。
肩(________)乳(________)臀(________)源(________)郁(________)
房(________)浮(________)殿(________)原(________)随(________)
D.我和小宏在学校西南面的大操场附近。
31.问题探究:根据你和小宏所在的位置,学校的图书馆在你们的( )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juān héshìjiān bèi()()()yídònɡshāo wēi dēng lù()()()二、请你用下面的字组成词语写下来。

浙()臀()娟()渐()臂()鹃()三、请你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条斯理( )而上突兀森( )( )色各异一( )漆黑变化多( )四、下面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系(jì)绳子稍(shāo)微蜿(wān)蜒B.漆(xī)黑上源(yuán)盘曲(qū)而上C.浙(zhè)江仿拂(fú)呈(chéng)粉红色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中“大概”的意思是“不十分精确”。

()2.我们可以用“亮、大、奇”三个字来概括内洞的特点。

()六、请你选择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①外洞②内洞③出洞④孔隙⑤洞口⑥路上A. ⑥①②④⑤③B. ⑥⑤①④②③C. ⑥⑤①④③②七、阅读理解,回答问题(一)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1.这段话描写了和。

2.外洞的特点是,用“——”画出这段话中具体表现外洞的特点的语句。

3.作者在具体介绍外洞的特点时,用了()、()两种方法。

A、打比方B举例子C列数字D拟人4.作者在介绍洞口的时候,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你觉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二)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业设计2及答案
导读:1、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洞外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这段话运用了心理描写
3、《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叶圣陶。

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情况。

此外,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它的路线是泉水从那个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4、金华的双龙洞的外洞的特点是大,内洞的特点是黑、奇、大,连结外洞和内洞的是孔隙,它的特点是窄。

5、《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去京华的双龙洞所看到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对大自然的热爱。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