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新闻的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新闻的读书笔记

【篇一:《做新闻》读书笔记】

《做新闻》读书笔记

凤凰传媒 10研李爽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难读”的书,因为作者站在社会学的视角,运

用诸多社会学的理论来解读新闻生产,对社会学相关理论的陌生加

重了我阅读的难度,故花了些时间先把稍不易理解的社会学名词整

理了一番,在基本了解这些词语和理论的大意基础之上再来看这本书,难度减轻一些。

一、名词梳理

(一)知识社会学

知识社会学是研究知识或思想产生、发展与社会文化之间联系的一

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又称思想社会学。1924年,德国社会学家m.舍勒在《知识社会学的尝试》一书中首先使用“知识社会学”的名称。

这里的“知识”一词的含义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法学观念、伦理观念、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等观念。知识社会学主要是研究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境、时代精神、民族文化

心理等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研究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如何

影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是

社会学本身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学转向研究意识形态的发展

与社会文化的联系的结果。曼海姆是继舍勒之后对知识社会学的研

究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著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知识社会学

导论》(1929)、《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1940)、《知识社会学

论文集》(1952)等。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对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各种观念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有控制的经验研究,找出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的联系,然后由经验研究上升到认识论高度,探讨思想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真实程度,确定思想意识与社会

存在的关系及其结构,建立起检验知识或思想的正确标准。他所说

的社会存在,主要指知识或思想以外的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包括阶级、社会地位、职业群体、代际关系、生产方式、权力结构、历史

情境、竞争、冲突、流动,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社会思潮、时代

精神、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等。知识社会学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知

识或思想存在的基础、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形态和存在的关系。当代

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愈来愈走向经验研究,主要是研究知识的生产、

储存、传播和应用。当代大规模的知识生产和传播,造成一种知识

密集的社会。社会学愈来愈重视知识在社会发展、变迁中的地位和

作用,并涉及知识或思想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一系列问题。(二)常人方法学

常人方法学也称民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

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其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芬克尔。常人

方法学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

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

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辨证关系,它们

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身性。这就是说,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处

于相互建构之中的,对人们行动的理解应该是对其实践系统的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社会行动具有“索引性”,即当事人的实

践活动运用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进行。由于日常

语言和实践行动是以“索引性表达”的方式进行的,所以仅从遵守规

则的角度来考虑行动问题并不合适。行动(或表达)的“无尽索引性”表明,对它们的意义必须诉诸索引及其行动表达的意义才能理解。(三)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概念的最初步的涵义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但在不

同的领域中,主体间性的意义是有差异的。在主体间性概念的形成

历史过程中,事实上涉及了三个领域,从而

也形成了三种涵义不同的主体间性概念,这就是: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解释学)的主体间性。

社会学(包括伦理学)的主体间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关涉到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哈贝马斯认

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

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他提倡交往行为,以建立

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包括哈贝马斯在

内的主体间性理论都具有乌托邦的性质。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意

指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它关涉到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最早涉

及到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的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胡塞尔建立了先

验主体性的现象学,把先验自我的意向性构造作为知识的根源,这

就产生了个体认识如何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了摆脱自我论的困境,他开始考察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认识主体之间的共识或知

识的普遍性的根据是人的“统觉”、“同感”、“移情”等能力。胡塞尔

的主体间性概念是在先验主体论的框架内提出的,只涉及认识主体

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认识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因此只是认识论

的主体间性,而不是本体论的主体间性。

(四)框架理论

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戈夫曼将这个概念

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

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

他或她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

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

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高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

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加姆桑(gammson)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

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

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

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

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对于作为动词

的框架,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

说法,如基特林(gitlin , 1980)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恩特曼(eentman)指出是选择与凸选,而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

选择与重组等。中国学者潘忠党认为,框架的分析,“是一个关于人

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的研究领域”。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

们基本上是源自高夫曼的思想。坦克德(tankard ,1991)认为框架

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

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在对

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woo, 1994)等认为,框架是新

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五)自反性

书中这样解释自反性:它涉及现象的语境嵌入。它指叙事被嵌入叙

事本身所刻画,记录和构成的现实之中。说话所传达的意义是在实

际交谈过程中通过就地进行的谈话运作方式

产生:谈话本身及其构成内容的意义被注解或描述的方式是谈话的

组成部分。

更多理解在于:维度一:社会学理论一般使用自反性概念是属于认

识范围,以他们的定义:广义的自反性,意味着一个理论的假定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