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化校园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书

合集下载

高校数字化校园-智慧应用规划方案

高校数字化校园-智慧应用规划方案

高校数字化校园智慧应用规划方案(详细规划)目录第1章数字化校园应用规划 (2)1.1软件概述 (2)1.2规划平台 (2)1.3应用系统 (4)1.3.1办公自动化 (4)1.3.2本科生教务管理 (7)1.3.3研究生管理 (10)1.3.4人事管理 (14)1.3.5学生管理 (16)1.3.6科研管理 (19)1.4估算 (20)1.4.1平台及应用系统预算 (20)1.4.2系统软件预算 (21)第1章数字化校园应用规划1.1软件概述根据某大学《规划方案征集文件》(以下简称“规划”)和目前我公司从事数字化校园的经验,我们认为“规划”中对数字化校园软件的需求分为两部分:现阶段明确要求的:主要集中在一卡通查询、分析,和信息查询系统中。

处于规划中的:涉及到学校教学、办公、人事等管理信息系统。

鉴于此,我司建议某大学数字化校园软件部分作如下规划:1.2规划平台某大学校园信息化的平台主要包括:信息门户平台共享数据库平台身份认证平台1、身份认证平台——提供集中的用户身份信息管理、身份认证。

通过建立全局的身份认证,为校园网用户提供唯一的数字身份和实现基于SSO技术的单点登录,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系统整体安全。

为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整合提供互信的身份平台。

2、信息门户平台——提供遵循JSR168标准的门户支撑框架、快速开发和部署的平台以及满足个人协作、公共信息服务以及各类Web应用集成的一组工具,解决校园内各系统的应用集成问题,为校园网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建立用户的网上协作平台和个性化的个人工作平台。

3、共享数据库平台——提供整体数据集成框架,解决学校已有应用系统的数据集成,建立学校统一的数据标准,保障新建应用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建立适应高校应用特点的数据共享机制,消除信息孤岛,提高数据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面向个人、院系、校级管理部门的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应用。

1.3应用系统1.3.1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模块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公文管理、日常办公、个人办公、信息采编、公共服务、网上交流等功能模块。

学校新校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学校新校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目录•项目背景与目标•智能化系统架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应用系统开发与实施计划•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设计•项目实施进度管理与资源保障措施•项目成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促进节能环保利用智能节能设备,降低校园能耗,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增强校园安全借助智能监控、报警系统等技术,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简化管理流程,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效率。

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在线课程平台、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等,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信息化。

校园安全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紧急报警等设备,对校园进行全方位安全保障。

节能环保系统采用智能照明、空调、供暖等设备,实现校园能耗监测与控制。

行政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整合教务、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保障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校园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为智能化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

智能化系统技术选型项目背景与目标01新校区建设学校新校区正在建设中,需要配备一套智能化系统,以提高学校管理和教学效率,提升师生学习和生活质量。

02智能化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系统已成为现代校园建设的必然趋势,新校区应紧跟时代潮流,打造智慧校园。

03现有系统不足学校现有校区智能化系统存在一些不足,如信息孤岛、数据不共享、安全隐患等,新校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应解决这些问题。

项目背景介绍教学管理需求实现教室设备智能控制、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在线考试与成绩管理等功能,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学生服务需求提供一卡通服务、在线报修、智能图书馆、无线网络覆盖等便利设施,提升学生校园生活体验。

校园安全需求加强校园安防监控、消防报警、紧急广播等系统建设,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系统部署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系统部署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系统部署实施方案一、方案目标与范围1.1 方案目标本实施方案旨在为某高校部署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系统,提升校园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和校园安全。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校园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一个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校园环境。

1.2 方案范围本方案涵盖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施步骤、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

具体包括: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智能设备管理系统等模块。

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2.1 组织现状某高校目前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之间缺乏整合,导致数据共享困难。

具体表现为:- 教务管理与宿舍管理信息不互通,学生选课与宿舍安排冲突频繁。

- 校园安防体系相对薄弱,监控覆盖不足,安全隐患较多。

- 学生对于校园服务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反映在反馈机制不完善及服务响应慢等问题上。

2.2 需求分析根据现状调查,确定以下需求:- 信息整合:实现各类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 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提高日常管理效率,减少人工干预。

- 安全保障:加强校园安防,提升师生安全感。

- 用户体验:优化师生的使用体验,提高服务质量。

三、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3.1 项目准备阶段1. 项目立项:成立智慧校园项目小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及各模块责任人。

2. 需求调研:组织师生座谈会,收集相关需求,形成需求报告。

3. 预算编制:根据需求分析制定项目预算,确保资金合理分配。

3.2 系统设计阶段1. 平台架构设计:- 采用微服务架构,确保各模块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 设计统一的用户界面,提升用户体验。

2. 模块功能设计:- 一卡通系统:实现校园内消费、借书、入门等功能。

- 教务管理系统:实现课程安排、选课、成绩查询等功能。

- 宿舍管理系统:实现宿舍分配、维修申请、满意度调查等功能。

- 安防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异常报警、数据存储等功能。

智慧校园高校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智慧校园高校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分析智慧校园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社会效益。
发展潜力
分析智慧校园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趋势,为高 校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06 高校智慧校园案 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实践
总结词:成功实施
详细描述:某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实践中,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成功地实现了校园的智能 化升级。该方案涵盖了校园安全、教学管理、学生生活等多个方面,提高了学校的整体运营效率。
以建设安全、可靠、高效的数据中心为目标,满 足全校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需求。
数据中心架构
设计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包括服务器、存储设 备、网络设备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数据容灾备份方案
制定完善的数据容灾备份方案,确保数据的可靠 性和完整性。
安全保障体系规划
安全保障目标
01
以建设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确保校园网络和应用系
以建设智慧、高效、绿色的校园环境为目标 ,实现校园内各项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 一体化。
总体规划原则
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强化应用的 原则,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总体规划框架
构建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层和服 务层在内的四层架构,实现各层之间的互联 互通和信息共享。
网络基础设施规划
分步实施
根据总体规划,分阶段进行实施,确保每个 阶段的目标和成果明确。
总体规划
制定智慧校园的总体架构和布局,明确各个 系统的关系和作用。
反馈调整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反馈,对方案进行优 化和调整,确保最终效果符合预期。
关键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
用于实现校园内各类物品的智能化识 别和管理。
大数据分析

智慧校园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

具,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数据
教学管理
1 课程管理:提供课程安排、课程查询、课程评价等功能 2 教师管理:提供教师信息管理、教师评价等功能 3 学生管理:提供学生信息管理、学生评价等功能 4 教学资源管理:提供教学资源上传、下载、分享等功能 5 教学活动管理:提供教学活动组织、活动评价等功能 6 教学数据分析:提供教学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功能
03
技术架构:采 用主流的微服 务架构,实现 高可用、高并 发、高性能
04
数据安全:采 用加密技术、 访问控制、数 据备份等措施, 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整合
01
整合校内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
实现数据共享
02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提
高数据质量
03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深
度挖掘和分析
04
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展示和分析工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演讲人
目录
01. 建设目标 02. 系统设计 03. 功能模块 04. 实施步骤 05. 效果评估
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数据分析, 优化教学策略
利用智能设备, 提高教师工作效

利用智能化系统, 提高课堂教学效

利用在线学习资 源,提高学生自
提升校园安全

1
加强校园监控系 统建设,提高校 园安全防范能力
2
建设智能门禁系 统,提高校园出
入口管理水平
3
建设智能消防系 统,提高校园消 防安全保障能力
4
建设智能报警系 统,提高校园突 发事件应急处理
能力
硬件设施
校园网络:高速、稳定、安 全的校园网络环境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项目计划书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项目计划书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传统的校园管理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智慧校园的建设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校园旨在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校园管理的智能化、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以及师生互动的便捷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为教师提供更加高效的教学工具,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项目目标1、构建一体化的智慧校园平台,整合学校的各类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2、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3、优化校园管理,实现对学校人、财、物等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4、增强师生互动,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和协作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项目范围1、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提高网络带宽和稳定性。

建设智能化的教室和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

2、应用系统开发开发教学管理系统,包括课程安排、教学评价、成绩管理等功能。

建设学生管理系统,涵盖学籍管理、考勤管理、德育评价等模块。

打造教师办公系统,提供教学资源共享、在线备课、作业批改等功能。

建立校园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图书借阅、后勤报修、校园通知等服务。

3、数据中心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整合各类业务系统的数据。

建设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系统,为学校的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设备。

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靠。

四、项目实施计划1、需求调研与分析(时间区间 1)与学校各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其业务需求和痛点。

对现有信息化系统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方案设计(时间区间 2)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制定智慧校园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方案。

设计各应用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

3、系统开发与测试(时间区间 3)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

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方案智慧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方案智慧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详细描述
智能照明系统需要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节能环保,提高照 明的舒适性和效率。系统需要具备智能化的照明设备和 传感器,能够根据环境光线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照 明亮度。同时,系统需要具备节能环保功能,能够实现 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智能消防系统建设
总结词
早期预警、自动化处置、安全疏散
详细描述
智能消防系统需要实现早期预警和自动化处置功能,保障校园的安全。系统需要 具备智能化的消防设备和传感器,能够及时发现火灾等异常情况并进行自动化处 置。同时,系统需要具备安全疏散功能,能够指引人员正确疏散和逃生。
智能空调系统建设
要点一
总结词
自动化控制、节能环保、舒适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智能空调系统需要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节能环保,提高环 境的舒适性和能源效率。系统需要具备智能化的空调设 备和传感器,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 节空调温度。同时,系统需要具备节能环保功能,能够 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保。
03
总结词
互动性、高效性、节能环保
详细描述
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 具备互动性、高效性和节能环保的特点。建 议采用智能终端、互动白板、实物展台等设 备,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 教学效果。同时,教室布局要合理,采光要 充足,空气质量要好,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智能安防方案
总结词
全方位、实时监控、智能预警
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方案智慧校园 规划设计方案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项目背景和目标 • 建设内容及功能需求 • 技术方案及实施计划 • 项目实施及管理 • 项目效益评估及未来发展
01
项目背景和目标
项目背景介绍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1)1. 项目背景分析 (2)2. 项目建设目标 (3)二、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框架 (4)1. 基础设施规划 (5)1.1 网络架构建设 (6)1.2 信息系统硬件设施 (7)1.3 数据中心建设 (8)2.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9)2.1 教学资源数字化整合 (10)2.2 在线课程建设与管理 (11)2.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13)3. 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 (14)3.1 教务管理系统建设 (14)3.2 学生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15)3.3 教职工服务系统建设 (16)三、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19)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校为适应现代教育管理需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校园服务质量,决定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项目。

本项目旨在通过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我校在信息化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资源配置、管理流程、教育教学创新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学生对校园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化校园建设能更好地满足师生对校园信息化的需求。

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优化校园信息基础设施。

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促进管理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服务师生: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校园服务,提升师生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数字化校园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书(详细规划)目录第1章室内外弱电综合管道系统 (6)1.1综合管道系统概述 (6)1.2室内综合管道系统 (6)1.2.1设计原则 (6)1.2.2设计内容 (7)1.2.3设计要求 (9)1.3室外综合管道 (10)1.3.1设计原则 (10)1.3.2总体设计思路 (10)1.3.3设计要求 (11)第2章综合布线系统 (13)2.1系统概述 (13)2.1.1网络布线系统 (13)2.1.2语音通讯布线系统 (14)2.2用户需求分析 (16)2.3系统设计目标、原则 (20)2.4系统的组成 (22)2.5数据网设计 (23)2.5.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23)2.5.2水平子系统设计 (23)2.5.3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24)2.5.4设备间及管理子系统设计 (24)2.5.5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24)2.6其他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设计 (25)2.7用户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25)第3章网络系统建设 (26)3.1校园网需求分析与设计规划 (26)3.1.1校园网设计需求 (26)3.1.2网络建设规划及分析 (28)3.2网络方案总体设计 (33)3.2.1主干网络技术选型 (33)3.2.2核心网络方案设计 (33)3.2.3汇聚交换机的建设 (36)3.2.4接入交换机的建设(CISCO产品方案) (36)3.2.5接入交换机的建设(华为产品方案) (37)3.2.6主干网络可靠性考虑 (37)3.2.7INTERNET访问设计 (37)3.2.8路由协议设计 (38)3.2.9无线接入设计 (39)3.3安全性设计 (43)3.3.1本地主机系统的安全考虑 (44)3.3.2内部网安全控制 (44)3.4网络设计分析 (45)3.4.1高性能、高带宽的网络主干 (45)3.4.2可靠性设计 (46)3.4.3网络的安全性设计 (47)第4章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 (52)4.1概述 (52)4.2设计标准及依据 (52)4.3系统设计思想 (53)4.4需求分析及功能说明 (54)4.5主要配置功能 (57)4.6系统功能描述及能源控制软件 (58)4.6.1中央站功能 (58)4.6.2节能效果技术分析 (59)4.7BAS控制系统结构图 (60)第5章校园安全防范系统 (62)5.1前言 (62)5.2设计原则 (62)5.3系统概述 (64)5.3.1报警 (65)5.3.2监控 (65)5.3.3巡更系统 (66)5.3.4无线对讲 (66)5.4安全保卫系统设计 (66)5.4.1报警系统设计 (68)5.4.2监控系统设计 (69)5.4.3无线对讲系统 (71)5.4.4巡更系统 (73)第6章校园消防系统 (74)第7章校园一卡通系统 (77)7.1项目概述 (77)7.1.1需求分析 (77)7.1.2建设目标 (79)7.2一卡通系统总体规划 (80)7.2.1设计原则和依据 (80)7.2.2系统总体架构 (82)7.2.3主要业务流程 (89)7.3一卡通系统功能规划 (98)7.3.1支付交易类子系统 (98)7.3.3综合业务接口类子系统 (100)7.3.4自助服务类子系统 (102)7.4一卡通系统技术设计 (104)7.4.1一卡通卡片规划设计 (104)7.4.2一卡通终端设备设计 (106)7.4.3一卡通服务器平台设计 (107)7.4.4一卡通网络系统设计 (110)7.4.5技术论证 (112)7.5一卡通系统安全体系设计 (116)7.5.1系统安全策略 (116)7.5.2密钥管理体系设计 (116)7.5.3IC卡安全性 (117)7.5.4终端设备安全性 (117)7.5.5支付交易安全性 (117)7.5.6网络的安全性 (117)7.5.7数据存储传输安全性 (117)7.6系统运行方案 (119)7.6.1一卡通管理运行模式 (119)7.6.2卡片业务运行模式 (120)7.6.3结算中心的运行方案 (124)7.7一卡通系统的建设模式考虑 (128)第8章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 (130)8.1系统概述 (130)8.2设计原则 (130)8.3用户需求分析 (131)8.4系统功能介绍 (132)8.5系统设计 (133)第9章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 (140)9.1系统概述 (140)9.2用户需求分析 (140)9.3系统设计 (141)9.3.1系统功能 (141)9.3.2系统总体规划 (141)9.3.3系统点位布置原则 (144)9.3.4系统节目源 (144)9.3.5系统的供电 (145)9.3.6系统接口设计 (145)9.3.7系统的管理 (145)9.3.8系统的冗余 (146)9.3.9系统机房 (146)第10章多媒体教学系统 (146)10.2多媒体教学系统 (147)10.2.1多媒体教学需求分析 (147)10.2.2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 (148)10.2.3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室广播教学系统 (149)10.2.4多媒体教室的总体功能分布结构设计 (151)10.2.5多媒体教室设备电气安全性保障功能 (155)10.2.6多媒体教学软件功能简介 (156)10.3智能会议系统 (157)10.3.1会议系统概述 (157)10.3.2会议系统需求分析 (158)10.3.3视频会议设计考虑 (163)10.3.4会议室在布局、照度、音响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165)第11章电话语音通讯系统 (167)第12章LED信息发布及多媒体查询系统 (168)12.1系统概述 (168)12.2用户需求分析 (168)12.3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设计 (169)12.4电子公告牌设计 (170)第13章弱电机房工程 (174)13.1系统概述 (174)13.2设计依据 (174)13.3设计原则 (175)13.4设计内容 (176)13.5各子系统的设计参数 (179)第14章IBMS集成管理系统 (183)14.1方案概述 (183)14.2设计思路及设计原则 (183)14.3设计目标及实现功能 (185)14.3.1系统设计目标 (185)14.4系统功能 (186)14.5系统结构 (187)14.5.1各子系统的接口方案及主要监测内容 (191)14.5.2系统联动 (192)14.6物业管理 (194)14.6.1物业管理的功能 (196)14.6.2物业管理同其它系统的接口 (198)第15章数字化校园应用规划(建议) (199)15.1软件概述 (199)15.2规划平台 (199)15.3应用系统 (201)15.3.2本科生教务管理 (204)15.3.3研究生管理 (207)15.3.4人事管理 (211)15.3.5学生管理 (213)15.3.6科研管理 (216)15.4估算 (217)15.4.1平台及应用系统预算 (217)15.4.2系统软件预算 (218)第1章室内外弱电综合管道系统1.1综合管道系统概述弱电综合管道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各弱电系统的基础平台,它直接关系到各弱电系统的建设的基础通道。

新校区建设是逐步进行的,在建设初期必须考虑室内外管道系统的预留满足建成后各个系统需要,避免将来系统扩展时没有足够的预留管道,从而破坏整体建筑结构以及装修等。

综合管道的建设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与土建、装修、空调、水电煤和通信管道建设同步且密不可分,而综合管道的设计必须在了解各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后,才能设计出人性化的使用平台,图纸设计好后,又要求土建、装修、空调、水电给予配合。

这就要求学校在基建规划时,数字化校园的综合管道设计要有超前意识。

弱电综合管道系统分为室内综合管道系统和室外综合管道系统。

1.2室内综合管道系统1.2.1设计原则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成覆盖整个新校区各建筑单体的弱电室内线缆通道。

在弱电室内管网设计中,应符合下列要求:✧掌握建设规模和标准,充分了解用户性质、分布密度等实际情况,利用好现有条件。

✧注意线路设备的隐蔽和安全。

✧应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和通融性,留有发展和变化的余地。

✧符合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注意与外界信息资源网络的配合。

✧经济合理,便于维护和施工。

1.2.2设计内容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确定好各个系统中心位置,系统总体规模、系统需求后设计各个单体建筑的设计。

室内管网系统主要分为进出户管道、垂直主干、水平主干和分支管道。

进出户为各个单体建筑和整个系统连接的通道;垂直主干在弱电竖井敷设;水平主干敷设在公共走廊和大厅内;分支管道从水平主干沿吊顶、沿墙、沿地面至使用终端。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各弱电系统的发展,预留一些的管线满足扩展需要,各类管道必须互联互通。

1)进出户管道进出户管为室内和室外接口,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构建。

进出户位置一般为根据弱电设备间位置确定。

在室内单体设计中,首先要求解决设备间的位置,设备间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要求:✧确定系统中心机房和系统架构。

✧了解本栋建筑物各房间的功能及分布情况。

✧确定本栋建筑物弱电需求,近期及远期的使用功能。

✧确定各弱电系统对距离和土建结构的要求。

✧考虑利用辅助用房和多余空间。

✧便于土建预留井洞。

✧方便进出线缆。

✧考虑日后的维护和管理。

如果设备间在一楼,就可以直接进出户。

如果不在一楼,除了进出户管道位置外,还需考虑垂直桥架的位置,大小。

进出户管道的数量根据系统规模、系统构建、室外综合管道的各方面的要求确定。

防止出现预留不够的情况。

2)垂直主干垂直干线主干为进户管道到设备间以及设备间到各个楼层的垂直通道。

垂直通道基本采用在土建预留井洞里敷设垂直桥架的方式。

垂直主干系统是来保证所有弱电系统线缆从设备间连接到各层水平主干,在大楼弱电管井必须贯串每个楼层,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敷设光纤和各弱电电缆的垂直电缆桥架安装的长方形地面孔,弱电井开孔的位置设在靠近桥架的墙壁附近又不妨碍将来施工的地方。

设置桥架的垂直线缆通道如下:土建预留井洞的大小一般为预留桥架大小的双倍。

垂直桥架大小为根据各个弱电系统的需求,按照规范要求的截面积利用率来设计。

如果垂直桥架和水平桥架大小不一样,一般来讲基本如此,采用各种异型通连接水平桥架。

3)水平主干水平主干为连接垂直主干和各个房间进管。

基本为采用桥架敷设。

连接垂直主干为标准连接头,连接各个房间进管在桥架侧面开孔,通过各个分支管线连接至各个终端点。

如果水平线缆数量比较少,可以直接从垂直主干通过配管到各个终端。

水平系统示意图如下:4)支线管道支线管道施工时注意水平有无吊顶,注意美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