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投稿要求

合集下载

《建筑技术》征稿简则

《建筑技术》征稿简则

行, 是我 国建筑科学类 的重要核 心期 T 中国 5 文稿题 名要求 明确 、 @O 第 版不g ) U. 出版地 : 出版单位 , 出版年 . . 2 贴切 、 练 、 简 醒目 , 准 版次 ( 1
科技论文统计源 期刊 , 我国建设系统中唯 确反映文稿的中心 内容和主要信 息 , 也是 一般不宜 起止页( 选项) 。文献著录项 目及符号应符合 .

9 0・




第 4 卷第 1 3 期 21 0 2年 1 月
Vo.3 1 No1 J n 01 4 . a .2 2
A c i c u e T c n lz r h t t r e h oo v e
文处右上角 以加 方括号 的阿拉伯数字排序 , 并
《 建筑技术》 征稿简则
建工大厦 A座 9 9 5 建筑技 术杂志 社编 层 1室
施工技术 ; 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技 术的研究与 提供相应 的英文题名 、 摘要和关键词 。
应用 ; 工程质量控制 、 监测与事故处理 ; 既有建 5 来稿文体要符合 本刊惯用的体例 , . 4 按事物 辑部。 除非必要 , 请勿投寄个人。 来稿务请明示 工作 单位 、 细地 址 、 政编 详 邮 筑的技术改造与处理 。 常设专栏有 : 工程实例、 客观过程和逻辑次序安排文章段 落。 文稿各部 作者 真实姓 名 、
施 工技术 ; 型模板 、 新 机具 、 手架研 制 与应 个关键词 。关键词 应精选 能代表 全文中 心内 页码。 脚 来稿不论刊用与否 , 一律不退稿 , 请作者 用; 防水材料与防水设计 、 施工 新技 术 ; 装饰新 容 、与主题概念关系最密切的单词或 术语 , 尽 自留底稿 。( 本社推荐在线投稿方式) 材料与装饰装修施工新技术 ; 市政 与公 用设施 . 1 005北京市广莲路 1 号 范词 。 欢迎作者 5 2来稿请邮寄至 105

建筑科学杂志社联系方式 编辑部投稿邮箱

建筑科学杂志社联系方式 编辑部投稿邮箱

建筑科学杂志社联系方式编辑部投稿邮箱建筑科学学术论文辅导协助发表,请联系建筑科学论文网。

建筑科学论文来稿要求内容健康、立题新颖、论述清晰、格式规范、资料可靠、具有较强说服力和指导性,引用资料要给出参考文献。

文稿一般不超过3000字。

建筑工程类论文投稿邮箱:qikantg01@本刊是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创刊于1985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科学类综合性技术期刊。

本刊内容丰富、可读、实用,在建筑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本刊依托建设部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得到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并有许多国内建筑界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了编委会,使得本刊更具权威性、指导性。

刊名:建筑科学Building Science主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2-8528CN:11-1962/TU邮发代号:2-38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建筑科学创刊时间:1985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建筑科学咨询QQ:1660723473建筑科学辅导发表:李老师建筑科学采编网址:建筑科学投稿邮箱:qikantg01@ (稿件在3天内必回复)1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耐火性能对比分析王广勇;王书庆;张东明; 1-42考虑人行荷载空间移动性的楼板响应计算潘宁;方伟;夏荣茂; 5-8+143巨型钢框架—预应力复合支撑体系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性能邵建华;唐柏鉴; 9-144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唐贵和;黄金林; 15-195水平荷载作用下高承台管桩的荷载传递性状及承载力研究雷华阳;刘利霞;霍海峰;陆培毅;付瑞清;付海峰; 20-25+296地下工程围岩质量分级的属性数学方法曹洪洋;边亚东; 26-297成兰铁路某地质灾害点崩塌及边坡特征分析王小林; 30-338应力释放孔对静压桩沉桩挤土效应的影响研究王冲;李巨龙;罗开艳;王晓;郝柏园; 34-379面向工程的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研究施养杭;吴泽进;彭冲; 38-4110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物理性能的试验分析秦拥军;付明阳;崔思贤; 42-43+47 11高能级强夯法处理非均匀回填地基试验研究嵇转平; 44-4712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急性毒性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王立鑫;刘兆荣;王雪松;白郁华;张寅平; 48-5213粉煤灰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的试件尺寸评价乔宏霞;何海杰;何忠茂;曹辉; 53-5614混杂FRP复合材料性能及其加固腐蚀RC梁弯曲性能研究邵运达;李建辉; 57-6015植物纤维单块土坯抗压试验研究外力·艾比不拉;阿肯江·托呼提;哈斯亚提·哈里丁;卡米力·外力; 61-6416高强材料置换混凝土墙体表层加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潘立; 65-7017填充墙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研究赵群昌;史庆轩;王秋维;刘建毅; 71-7518粉煤灰路堤加筋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王虎妹; 76-8019建筑围护结构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案例解析郭飞;刘术国;祝培生; 81-84备注:本中心非建筑科学编辑部,来稿请自留底稿,勿一稿多投,请仔细审校后网上投稿(E-mail:qikantg01@ )。

《建筑科学》征稿启事

《建筑科学》征稿启事

《建筑科学》征稿启事尊敬的读者们:欢迎来到建筑科学的征稿启事!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本期征稿活动。

本期征稿的主题为建筑科学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建筑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结构力学、建筑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于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建筑科学的定义、应用和前景进行论述,以期激发读者们对于该领域的兴趣和思考。

一、建筑科学的定义建筑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和探究建筑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

它将建筑设计、工程装备、材料科学、结构力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相结合,以提高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水平。

建筑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建筑安全、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

通过建筑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建筑设计和施工。

二、建筑科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1. 绿色建筑: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科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结构优化: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和优化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建筑科学通过结构力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结构设计方案,保证建筑在各种力学作用下的稳定和安全。

3. 建筑材料创新: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建筑的性能和品质。

建筑科学致力于研究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以满足建筑在不同环境和地理条件下的需求。

4. 建筑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化已经成为建筑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通过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和精度,实现数字化建筑的概念和建设。

三、建筑科学的前景展望建筑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建筑质量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建筑科学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建筑科学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和高效的建筑空间。

新建筑专题投稿要求

新建筑专题投稿要求

新建筑专题投稿要求
新建筑专题投稿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明确,观点新颖,论据可靠,数据准确,语言精练。

2. 文稿必须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第一作者简介。

3. 题文相符,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简明规范。

4. 注释采用页下注格式,用①②③编号,每页重新编号。

5. 各级标题不得使用引文标示。

正文中如需对引文进行阐述时,引文序号应以逗号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号中。

6. 来稿务求未在其他刊物或网络上发表过,并请注明课题来源、课题名称、项目编号(如有)。

7. 审稿周期为3—4个月,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

8. 本刊按统一发稿计划安排稿件,不完全以收稿先后顺序刊发。

如有特殊情况,请联系本刊编辑部申请加急事宜。

9. 刊登于本刊的论文均被视为作者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本刊编辑部,对编辑部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相关衍生出版物等方式使用本文无异议。

10. 本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务请不要在稿件文件名、正文内或注释中出现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基金项目等信息;作者人数一般不超过4人;否则本刊有权以退稿处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1简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2月,目前为双月刊,每期154页.本刊属专业性学术理论期刊,主要刊登建筑、土木工程、城规与市政工程及其相关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等领域具有创新性及重要意义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本刊多次获得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司颁发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颁发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和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颁发的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奖等奖项.目前,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八中国科学评价中心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多种重要检索系统收录.2稿件基本要求(1)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字数不宜超过25个字(必要时可加副篇名),不应含有非公知公认的字符•(2)署名应真实可信,并提供每位作者的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名、邮编及第一作者中英文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地址).(3)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写成尽可能多地提供定量和定性信息的报道性文摘(须含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250〜300字左右),其中不应含有参考文献和非公知公认的字符.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4)关键词应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自然科学〉〉中选用,也可从公开出版的专业名词规范中选取,一般可选取3〜5个.⑸图、表、公式图与表的内容不得重复,图和表的位置与行文同栏,图题、表题应中英文对照,图用Origin软件绘制,表为三线表格式,公式一律用Word自带公式编辑器编排.(6)参考文献著录方式请参照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T7714-2015〉〉.3注意事项(1)稿件内容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优先发表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产出论文(需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⑵投稿须登录本刊网站注册投稿.本刊网址:/,或通过点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页底部的图标“建大学报"登录本刊网站.⑶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两投.稿件交编辑部3个月后未收到刊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⑷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修改或删节,但对内容的实质性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5)来稿一经刊出,即致稿酬,并送当期学报2册.4版权声明为了扩大本刊所发论文的社会影响,编辑部将向有关文摘刊物、检索系统、数据库及网上信息服务系统提拱已刊发论文的中、英文摘要或全文作为二次文献.凡有不同意者,请事先声明或另投他刊.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上述二次文献稿酬,不再另付.凡向本刊投稿者,均按自动接受上述约定处理.5学报地址及联系办法学报编辑部在雁塔校区图书馆一层西南角,本刊编辑部联系电话:************(收稿、査稿),编辑办公电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建筑科学》征稿启事

《建筑科学》征稿启事

《建筑科学》征稿启事尊敬的各位学者、专家和研究者:《建筑科学》杂志是一本专注于建筑领域的学术期刊,致力于推动建筑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为了丰富杂志内容,我们诚挚地向广大学者和专家征稿,共同探讨建筑科学的前沿问题和创新成果。

一、征稿范围:《建筑科学》杂志欢迎涉及建筑科学各个领域的原创研究论文、综述、案例分析、技术报告等稿件。

具体涉及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建筑结构与材料。

2. 建筑设计与规划。

3. 建筑技术与施工。

4. 建筑节能与环境。

5. 建筑信息与智能化。

6. 建筑文化与历史。

7. 建筑经济与管理。

8. 建筑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二、征稿要求:1. 所有投稿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过。

2. 投稿作者需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3. 投稿请按照《建筑科学》杂志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4. 投稿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我们的编辑部,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征稿投稿”。

三、投稿流程:1. 投稿截止日期为XXXX年XX月XX日。

2. 投稿通过初审后,将进入匿名评审阶段。

3. 审稿时间约为X个月,作者将收到审稿意见和修改建议。

4. 经过修改后的稿件将重新送审,最终决定是否录用。

四、注意事项:1. 请作者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抄袭和剽窃行为。

2. 投稿过程中请勿透露作者身份和单位信息,以保证评审的公正性。

3. 所有录用稿件将在《建筑科学》杂志上发表,并向作者提供相应的发表证明。

我们期待着您的投稿,共同推动建筑科学的发展。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建筑科学》杂志编辑部。

联系邮箱,*************.联系电话,XXXX-XXXXXXXX.。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约稿函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约稿函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入选"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0年)& 2020年11月,中国建筑学会发布了“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0年)”,《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入选该目录T2级(为落实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精神,推动建设与世界科技强国相适应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按照中国科协的通知要求,遵照价值导向、同行评议、等效使用的原则,由中国建筑学会作为牵头单位完成了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期刊的遴选工作。

经过筛选、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征求行业专家意见、专家审定以及官网公示等一些列程序,形成了“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0年)”。

该目录中共有112种期刊入选,分为T1级、T2级和T3级三个级别,其中T1级表示已经接近或具备国际顶级水平的期刊,T2级是指国际上知名和非常重要的较高水平权威期刊,T3级指国內外重要、为学术界所认可的期刊。

此次入选T1级期刊36种,入选T2级期刊35种,入选T3级期刊41种。

I《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约稿函I I尊敬的各位专家:I ”9I:1《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长期以来得到了土木工程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爱和支至±丰I持,学术质量稳步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期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进一步提I I高期刊的学术质量,特向各位专家约稿$I I《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目前刊登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I I地下建筑与基础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力学等领域的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I I果与工程实践总结。

针对学术质量高、有重大项目支持的论文以及重大工程产生的系I I列论文,我刊会缩短审稿周期,审稿通过后会优先发表,同时刊登综述类论文。

希望各I 1位专家继续支持我刊$I 久投稿网址:http://$三嗅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船4^*。

《山西建筑》投稿须知

《山西建筑》投稿须知

《山西建筑》投稿须知《山西建筑》杂志于1975年创刊,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是山西省建设行业唯一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学术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为CN14-1279/TU,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6825,邮发代号:22-105 。

本刊共设有20余个栏目,是广大作者及读者进行建筑科技交流的学术园地。

为了扩大在国内的知名度,满足广大读者需求,丰富《山西建筑》期刊的内容,特征集稿件。

欢迎广大读者、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荐稿,为了使来稿规范化,特将投稿须知叙述如下:一、篇幅:稿件篇幅要求在3000字左右,一律发送至投稿邮箱:sxjcqk@。

二、题目:稿件标题在20个汉字以内。

三、摘要:稿件要有摘要,字数为60~80个字左右。

摘要的内容要求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能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方面写,采用以下语句:1)“对……进行了分析”;2)“从……方面进行了论述”; 3)“提出了……方法”;4)“进行了……研究”; 5)“达到了……效果”; 6)“解决了……问题”。

四、关键词:稿件要有关键词,一般为3~6个词,即文章中经常出现的名词术语。

五、标题:正文中标题用1、1.1、1.1.1……标明,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并使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

六、插图:稿件中的插图一律用CAD软件绘制,插图及照片均应与文章中的内容相对应,并注明图、表名称。

七、参考文献:来稿要有参考文献,内容必须是公开发表的,参考文献需详细标注,例如:1)参考专著:请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参考期刊:请注明作者、文章名称、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八、文章作者:作者不得超过3人,如超过3人,其余人员在文章末尾说明。

九、作者简介:文章需附所有作者简介。

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现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编。

十、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请附在稿件的后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科学》征稿要求
1 文稿
(1) 文稿内容要求主题明确,论述清楚、数据可靠、联系实际。

论著、综述一般不得超过7000字;其它文稿限4000字以内。

可交Word6.0以上版本的软盘,并附打印稿。

如提供手写稿,要求抄写在16开格稿纸上,字体工整,标点清楚。

(2) 标题层次按照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规定撰写。

(3) 文中的计量单位、基本术语和符号,应按照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国标GBJ132-90《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或GB/T 50083-97《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的规定书写。

(4) 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标。

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字母旁用铅笔注上“英文”、“希文”、“俄文”等字样。

2 摘要及关键词
(1) 来稿请附英文文题和作者单位的译名。

(2) 来稿应附不少于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凡属论文还应附相应的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3) 摘要应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以介绍成果、结论为重点,应包括:①文章的目的及重要性;②研究或实践的内容、方法和取得的进展;③主要成果及贡献;④评论文章价值的结论。

3 图稿
文中插图或照片如是电子版应提供计算机文件,如JPG;TIFF等格式。

如是手绘版,则应提供两份,一份为制版用图(用电脑或硫酸纸绘制)线条图要精绘;另一份为校对用图,应贴在正文中相应位置。

如提供的是一般照片,则应提供清晰原件。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只需择主要者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

本刊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其书写格式如下:
书籍:[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其他要求
(1) 来稿请另附第1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与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E-mail。

(2) 请注明来稿是否属国家攻关、基金或院部委下达课题,并附该专题号。

6 注意事项
(1)来稿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要查询录用与否,可登陆本刊主页(收到稿件30日内)。

主页的域名网址是.
(2) 请勿一稿多投。

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

(3)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4) 文章一经刊出将免费邮寄给第一作者相关刊物2本。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
《建筑科学》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13 E-mail: busc@
bjb365@
电话:(010)84272776; 64517786;645174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