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题之六)咨询与服务

咨询与服务 ■
构 分析 ( 性 时 程 分 析 、 静 动 力 弹 塑 性 分 析 、 非 线 性 时 程 分 弹
析 、施 工 过 程 模 拟分 析 、局 部 重 点 有 限 元 分 析 等 ) 、并 采 取 针 对 性 的措 施 ( 部 加 强 、 隔震 、阻 尼 器 、加 强 层 、设 置 转 换 结 局
典 型 工程 业 绩 有 :陕 西 法 门寺 合十 舍 利 塔 ( 1 8 )、天 高 4m
津津 塔项 目 ( 3 7 高 3 m、7 5层 )。
震 作 用 下 非线 性 响应 、揭 示 结 构 可 能 的抗 震薄 弱部 位 及 评 估 结
构 抗 震 性 能 的重 要 手 段 。建 研 科 技 股份 有 限公 司 针 对 结 构 的 弹 塑 性分 析 进 行 了重 点 技 术 攻 关 .自 主开 发 了进 行 弹 塑 性 分析 的
4 、设计 顾问 及第三 方设 计复核
我 国涌 现 了许 多 具 有 平 面 不规 则 , 带转 换 ( 加 强 )层 . 或
2 .施 工过程模 拟计 算与 预变 形分析 咨询 业 务
施 工 过 程 模 拟 分 析 应 结 合 施 工 方 案 进 行 ,建 立 合 理 的 分 析
连 体 结 构 、竖 向收 进 或 悬 挑 结 构特 征 的 复杂 高 层 建 筑 结 构 。只 有 经 过 精心 的方 案 设 计 ( 念 设计 、 性能 化 分 析 )、 细致 的结 概
( 33 高 3 m、7 2层 )、 大 连 市 裕 景 项 目l l ( 33 . 期 高 8m
8 层 ) ,沈 阳恒 隆市 府 广场 ( 5 m、6 层 ) ,沈 阳新世 界 会 0 高3 1 5 展 中心
409m
中国建筑领域有科技成果的人

中国建筑领域有科技成果的人中国建筑领域有很多科技成果的人,他们通过研究和创新,为中国的建筑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我就其中几个代表性的科技成果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要提到的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建科院)。
这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建筑科研机构之一,也是中国建筑领域科技成果的重要源头。
自成立以来,中国建科院一直致力于建筑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该机构的科技成果涵盖了建筑设计、结构分析、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比如,他们在建筑结构领域开展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并成功开发了多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和产品。
此外,中国建科院还在建筑节能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节能设计和节能建筑材料的创新方案。
其次,我要提到的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科院)。
这是中国建筑领域的另一家重要科研机构,也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筑科研机构之一。
该机构在中国建筑领域的科技成果方面也有着显著的贡献。
例如,他们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利用领域开展了杰出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技术和解决方案。
此外,中国建科院还在建筑信息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筑信息化解决方案,为中国建筑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科技成果是中国的高层建筑结构技术。
中国是一个高楼林立的国家,许多人才在高层建筑结构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例如,在抗震设计方面,中国的工程师们研究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抗震技术,如地震减震结构、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等。
这些技术在中国的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此外,中国还在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技成果。
例如,在建筑材料方面,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环保、高强度、高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节能保温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还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领域有很多科技成果的人,在建筑科学研究机构和高层建筑结构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LEED+EB介绍ppt课件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duce waste 减少建筑对自然资源的影响和减少废物
Encourage and recognize innovation in green building categories not addressed by the LEED rating system 鼓励LEED评估体系中的创新
Provide incentive for the achievement of credits that address geographically-specific environmental priorities
3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于1953年,原为建设部直属最大的 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2000年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现 由国资委直接监管。年营业额30多亿,近5000名员工。
➢ 建研院下属12个科研院所,6个国家级质检中心,4个国家 级以及部级研究中心,12个全资或控股子公司,12个行业 协会,以及5个行业杂志。
Residential居住类
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ND)
Commercial商业类
Commercial Interiors (CI)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NC, CS, Schools) Application Guides (Healthcare, Retail)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访谈.

洽谈记录名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柳京豫
被访谈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柳京豫
访谈人:王洪博张蕴涛
时间:2001-01-12 星期五下午
项目:深圳达实公司管理咨询项目
背景:
赵研洁联系,希望能够访谈关于楼宇自控领域的专家,但由于我们本身对楼宇自控方面了解不足,因此难以和行业顶级专家对话,因此其助手访谈柳京豫
中国建筑科学院空调研究所是自控方面的技术权威。
柳京豫1998年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自控专业
要点:
空调自动化部分是楼宇自动化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因为:1、空调自动化部分技术
难度最大;2、空调部分耗能最高。
因此许多公司都由空调自动化公司转为楼宇自动化公司。
如清华同方
楼宇自动化可以分为工业建筑自控、写字楼和酒店自控以及智能小区。
工控对控制
最高,最苛刻
写字楼和酒店自控的设备已经基本为国外公司垄断。
这一市场的发展将由国外垄断
者决定
智能小区刚刚兴起,发展前景良好
国外建筑的标准流程: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总体设计,机电事务所进行自动化控制
设计,接着施工。
我国流程不符合标准,往往出现“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因此施工质量很难保证,同时也为建筑的自动化设计带来很大困难。
以后我国的建筑将国外标准流程靠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拥有国内顶尖的技术专家(廖教授等),技术实力非常强。
近
期其将改制为公司,这为达实壮大自身技术实力提供了一个机会
下一步工作:
争取与廖教授联系一次访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合同能源管理中心

上半年空调产 量 同比增长 4 % O
近 日,据 丁信 部 发 布 的 2 1 上半 年 工 业 经济 运 行 总体 情况 显 0 0年 示, 上半 年重 点监测 的 l 家用 电器 产 品 中 , 1 2种 有 0种产 品产 销增 速超 过 2 %。家用 电冰 箱 、空 调器 、洗衣 机 产量 同 比增 长分 别 为 2 .% 、 0 8 2 3 .%和 3 .%。据商 务 部统 计 , 年上 半年 全 国家 电下 乡产 品 累计销 95 58 今 售 35 2 2万 台 , 实现 销 售 额 6 8亿 元 , 比分 别增 长 2 7 同 - 和 3 4倍 . 2倍 , 销
年增 加社 会就 业 岗位 1 0 0万 个 。 5
品房 的能 源消 耗 指标 、 节能 措施 和 保护 要 求 、 温工 程保 修 期 等信 息 , 在 商 品 房 保 并 买卖 合 同 、 品房 质 量保 证 书 和商 品房 使 商 用说 明书 中予 以载 明 。在商 品房竣 工验 收 时, 还应 出具 包 括 节 能 材 料 、 品使 用 情 产 况 的竣工 验收 报告 。未 经节 能验 收或验 收 不合格 者 , 能获得 竣工 验 收报告 。 不
测 算 , 半年 国 内生产 总值 1 2 4 上 7 8 0亿 元 , 可 比 按 价 格 计算 , 同比增长 1 .%。其 中 , 11 第一产 业增加 值 1 3 7亿 元 ,增 长 36 ;第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36 .% 8 8 0亿 元 , 长 1 .%; 三产 业 增加 值 7 6 3 53 增 32 第 3 4
10 元 0亿 3
国 内 首 家 设 计 交 易 市 场 日前 在 京 揭 牌 。未
行 。为把 这次展 会 办 出特色 、 出水 平 、 出档 次 , 加充 分地 展示 企业 办 办 更 品牌形 象 , 更 多经 销 商 、 地产 开 发 商及 广 大观 众 了解 采 暖散 热 器企 让 房 业, 主办 方先 后 深入 到 金海 、 宏倍 斯 、 旺达 、 王力 、 奥罗 、 星等 多 家 采 努 陇 暖 散热器 企业走 访 , 广泛 听取 企业 负责人 的建议 , 到企 业 的好 评 。 受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07 日 生成
4 / 20
8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村定向安置房 地源热泵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 设计)
北京北方宏达房地产有限 公司
海淀区 2022 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1.1 总体指标 ..........................................................................................................................1 1.2 业绩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地区分布 ..........................................................................................................................4 1.5 行业分布 ...........................................................................................................................6 二、竞争能力 .................................................................................................................................9 2.1 中标率分析 ......................................................................................................................9 三、竞争对手 ...............................................................................................................................10 3.1 主要竞争对手..................................................................................................................10 3.2 重点竞争项目..........................................................10 四、服务客户 ...............................................................................................................................11 4.1 关联客户中标情况 ..........................................................................................................11 4.2 主要客户投标项目..........................................................................................................11 五、信用风险 ...............................................................................................................................12 附录 .............................................................................................................................................1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简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简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派驻西南地区的常设机构,协调管理西南建筑设计分院、建研科技西南中心、国家检测西南中心、机械化院北京凯博西南中心、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等院属机构在西南地区的经营活动。
西南分院主要从事各种类型的大中型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和绿色建筑咨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依托总院国家级综合性科学研究力量,发挥在结构超高超限领域的独特优势,在成都陆续承接了多个超高层项目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如航天科技大厦、来福士广场、创世纪广场、凯丹广场、凯德风尚等,并整合多方力量以涵盖设计咨询、施工过程监测的方式服务客户。
西南分院重视与国际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交流与合作,熟悉并灵活运用成都本地规章制度与报批流程,最大化的实现大师的创作理念;在施工过程监测方面有效针对施工中的难题,提供最直接的监测结果,并对后期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预测。
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担绿色建筑咨询、绿色建筑评价标识、LEED设计、LEED认证等工作的直属研究开发机构,承担了全国70%以上的绿色建筑咨询及认证工作,在住建部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主导下,面向国内外拓展绿色建筑咨询和LEED认证事业,开展建筑节能优化、绿色建筑方案设计咨询、技术研究及奖项申报认证工作。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北京)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成都)是本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的主要窗口,在上海、天津、深圳、重庆、西安等地均设有办事处。
我院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企业文化,为员工打造了公平的个人职业发展、晋升平台,并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成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展现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选择。
招聘职位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师(3名本科及以上)结构工程师(3名硕士及以上)给排水工程师(3名硕士及以上)暖通工程师(3名硕士及以上)电气工程师(3名硕士及以上)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以下职位精通英语者优先)建筑设计师(2名本科及以上)结构工程师(2名硕士及以上)给排水工程师(2名硕士及以上)暖通工程师(2名硕士及以上)电气工程师(2名硕士及以上)机械化院:机械工程师 (5名硕士及以上)建研科技:结构工程师(3名博士及以上)国检中心:结构工程师(4名博士及以上)招聘时间及地点:2011年9月21日上午9:30—11:00 建筑系会议室现场宣讲2011年9月21日晚上19:00—22:00 建筑系和学办会议室现场答疑联系方式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韵路186号高新国际广场E座3楼 610041 电话: (86 28)68355566 传真: (86 28)68355577网址:// 邮箱:sw-hr@。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大楼全生命周期BIM应用

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试验楼2、项目类型:办公楼3、实施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相关软件应用: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Autodesk Revit StructureAutodesk Revit MEPAutodesk Navisworks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Autodesk Design ReviewLumion 2.55、BIM应用评价与反馈:“BIM技术是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贯穿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乃至改造拆除,BIM技术不只在设计阶段带来革新,更要在施工管理,运维阶段得到充分的利用,信息应该被传递,应该发挥更大的价值。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赵静平“就BIM来说,Modeling只是一个理念,理念离不开技术支撑,否则,纯属空谈泛论,这一切终将回归Model——这个BIM的技术实质,因为Modeling理念的实现都是基于或围绕Model本身而进行的应用研发。
而作为BIM的应用也不应囤于3D可视化和碰撞检查,这些只是“已有软件+程式化操作”。
BIM的Model价值应体现于整个产业链、尤其是施工领域,应在其上整合已有的平台技术和软件技术,并进行具有扩展性探索和研发,或许这也是实施建研院科研楼BIM项目更为深层的意义所在。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求是“如果把散沙似的的各个建筑参与方比作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那么BIM就像是一条闪闪发光的金线,将颗颗珍珠串联在了一起。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林永超“我觉得BIM在项目协同工作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可以让各个专业实现协同工作,可以使数据实时修改,实时更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曹乐“从设计和施工层面讲,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变更,保证施工进度。
从而节省建筑成本。
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是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应春颖“运用BIM工具进行协同设计,即时生成三维模型,在我们的项目过程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极大的缩短了沟通交流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业务范围
1、水泥、砂、石、矿物掺合料、外加剂、钢筋等砼原料的性能检测;
2、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绿色混凝土及有特殊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耐久性能的检测、鉴定与评价; 4、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
6、加固材料、墙体材料及节能保温材料、干混砂浆等性能检测与鉴定; 7、外加剂、防水材料、干混砂浆等产品的研发及配方优化;
五、行业动态
中技集团中标北京市最大装配式安置房项目规划设计
2017年11月21日 发件人:中技集团
在本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居民舒适性、均好性问题,传承原居住地文化,
延续居民原有生活习惯,创造邻里交流空间,打造具有城市记忆、舒适和睦的幸福社区。 在景观设计中,采用借景造景的计手法,结合城市绿地永定河景观,合理布置活动场地
二、研究领域
建筑结构、工程抗震 与防灾减灾、地基基础与城市 地下空间、建筑环境与节能、 建筑机械与施工、计算机软件 开发与应用、新型化学建材、 建筑装修等专业中的79个研究 领域。
建筑工程及工程设备、产品、材料检测
(一)承担行业内工程、设备、产品和材料的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二)研究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编制有关工程和产品的标准规范
(三)参与对行业的管理,开展对地方或企业检验机构业务的指导
三、实验室
研究方向及研究领域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 实验室”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所属的各研究机构为基础,包括 了在建筑结构、地基、抗震、防
火、防风、材料等建筑安全领域
和建筑环境、节能、可再生能源 建筑应用等建筑环境领域的重点
研究方向。
• 风洞实验室 • 建筑新能源实验室 • 建筑节能实验室 • 建筑幕墙实验室 • 建筑环境实验室 • 抗震实验室 • 防火实验室 • 结构实验室 • 建材实验室 • 地基实验室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基本认识概况
赵杰
目录
一、基本概况
二、研究领域
三、实验室 四、检测与认证
五、行业动态
一、基本概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建研院”)成立于1953年,原 隶属于建设部,2000年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隶属于国务 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 机构。 中国建研院始终把服务公益事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作为己任,面 向全国的建设事业,以建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 究为主,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编制与管理 我国主要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行业所需的共性、基础性、 公益性技术研究,承担国家建筑工程、空调设备、太阳能热水器、电梯、 化学建材、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及产品认证业务。
结构实验室
一、概况 建筑结构试验室坐落于北京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内,是我国建工行业 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型结构试验室之一。试验大厅面积约1700m2,设 备100余台套,拥有反力墙及台座、大型加载门架、1000吨级大型自平衡加载 架、多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300吨电液伺服做动器、1000吨级阻尼器检测 试验设备、1000吨长柱试验机等设备。试验室拥有长期从事结构试验工作的工 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可进行各种结构整体的静力、拟静力试验,节点及 构件的足尺试验以及缩尺模型试验。
和健身步道,打造宜居宜养的生活社区。在技术设计中,响应国家政策,引入绿色建筑、
海绵城市、适老建筑、装配式建筑等专业技术,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减排、防涝防噪和 居家养老理念,打造高端超前的样板示范工程。
个人观点
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检测设备、案例分析
【内容来自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官网】
谢 谢
2851m2。
二、研究范围
作为建筑材料研究所的下属实验室,建材实验室在混凝土技术、高效建筑 垃圾资源化成套技术及各种再生建材产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 绿色建材检测、新型泡沫混凝土技术、加固材料技术、高效防渗材料与建筑渗 漏治理技术、高性能外加剂、砂浆技术、信息与软件技术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 和广泛试验。
结构实验室
二、业务范围 1、建筑整体结构静力及拟静力试验
2、梁、柱、墙构件静力及拟静力试验
3、梁柱节点静力及拟静力试验 4、建筑结构材料性能检测
7、钢筋接头等产品及工艺性能检测
建材实验室
一、概况 建筑材料实验室坐落于北京市通州区温榆河畔实验基地内,2007年3月开 始筹建,2010年3月投入使用。建材实验楼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面积
8、建筑物渗漏治理咨询;
9、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开发及性能检测; 10、绿色建筑技术咨询; 11、先进建材检测仪器研发、制造与销售。
四、检测与认证
• 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的司法仲裁检测项目 • 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抽查项目
• 工程质量的检测与控制项目
• 市政道路、桥梁以及重要构筑物的检测与评定 • 涉外工程检测鉴定项目 • 能力验证 • 产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