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比索洛尔可以通过阻断β受体而减慢心率、减轻心肌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
比索洛尔还具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血管重建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心梗复发的风险。
目前对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还存在一定争议,有些研究结果显示其疗效显著,但也有报道显示其副作用较多。
有必要对比索洛尔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以指导临床实践并提出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比索洛尔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比索洛尔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药理作用及其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机制;2. 观察比索洛尔在临床实践中的疗效,包括对心功能的改善、心肌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效果;3. 分析比索洛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保障;4. 探讨比索洛尔的治疗操作方法和疗效评价指标,为医生规范用药提供参考依据;5. 总结比索洛尔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展望其未来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前景。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2. 正文2.1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药理作用比索洛尔是一种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1受体从而降低心脏的兴奋性和收缩力,减少心率和心肌耗氧量,从而降低心肌的负荷。
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过程中,比索洛尔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药理作用发挥其疗效:首先,比索洛尔可以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脏的负荷压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的供氧和代谢情况,进而改善心功能。
其次,比索洛尔可以减慢心率,延长心室舒张期,增加舒张末期容积,改善心脏舒缩功能,降低心肌细胞对氧的需求量。
《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Treatment of 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第十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概述 二、强心苷 三、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四、作用于受体药物 五、减负荷药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概述
(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又 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种超负荷心脏病, 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 在适当静脉回流下,心排出量绝对/相对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组织所需、最终致动脉系统供血 不足,静脉系统(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一种 病理状态,称为CHF。
1、心力衰竭分类
(1).按其发生的急缓:分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以后者居多。 (2).按其发生的部位:分左心衰竭、右 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3).按其性质:分收缩性心力衰竭、舒 张性心力衰竭。
– P-P间期延长,说明心率减慢.
PR J T
QS
对心电图的影响
RR
P P
TT
PP
QQ SS
强心苷对心电图的影响
P TP
P
P
P
P
QRS
二.对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的作用
① 对神经系统作用
– 治疗量:直接/反射性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长期应用降低循环NA,抑制交感活性,改善预后
– 中毒量:增强交感活性(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有助 于心律失常发生。
常用药物有:
洋地黄毒苷 (Digitoxin) • 地高辛 (Digoxin) • 西地兰 (Deolanoside)(毛花苷C,毛花苷丙)
• 毒毛花苷K (Strophanthin K)。
慢性心功能不全 病情说明指导书

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慢性心功能不全概述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出现症状时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因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而影响了心室充盈和(或)射血的能力,进而造成组织淤血和(或)缺血。
可表现为咳嗽、咳痰、体力下降、呼吸困难、恶心、腹胀等症状。
治疗目标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英文名称: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慢性心功能不全无遗传性,但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可导致慢性心功能不全发病部位:心脏常见症状:咳嗽、咳痰、体力下降、呼吸困难、恶心、腹胀主要病因:多种因素所致的心室射血能力减低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检查、肝功能检查、内分泌功能检查、血浆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细胞因子检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 线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重要提醒:慢性心功能不全可引起心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同时要做好控制饮食等生活管理,争取减缓疾病的进展,延长寿命。
临床分类:1、根据发病部位又可分为左心力衰竭、右心力衰竭和全心力衰竭。
2、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可分为(1)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源于心排血量不足、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射血分数降低和心脏扩大,即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2)舒张性心力衰竭:因心室顺应性下降导致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心力衰竭,代表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正常,临床描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可以并存。
舒血宁\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舒血宁\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343800江西省万安县人民医院内科关键词舒血宁还原型谷胱甘肽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从而致体力活动受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我科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4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規强心、利尿、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取得较为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我科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4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24例,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48~78岁,平均60岁;病程为0.5~12年,平均7.2年;心功能Ⅱ级7例,心功能Ⅲ级10例,心功能Ⅳ级7例,其中冠心病7例,风心病7例,高心病7例,肺心病3例。
对照组24例,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42~76岁,平均61岁;病程为3个月~15年,平均为7.5年;心功能Ⅱ级6例,心功能Ⅲ级12例,心功能Ⅳ级6例;其中冠心病8例,风心病6例,高心病6例,肺心病4例。
两组病例的性别平均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按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第7版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标准按照1928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提出的分级标准。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积极原发病,常规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强心利尿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1.8g静滴,舒血宁10~20ml静滴,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心衰症状体征变化作比较。
①显效:治疗后心衰症状和体征消失,心功能正常或提高2级以上;②有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③无效:病情无变化或恶化死亡。
慢性心衰药物治疗

.
13
ACEI临床应用
n 应用方法:
– (1)起始剂量和递增方法:治疗前应注意利尿剂已维持在最合适剂量。因液体潴留可减弱ACE抑制剂的疗
效;而容量不足又可加剧ACE抑制剂的不良反应。ACE抑制剂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从很小剂量起始,逐渐 递增,直至达到目标剂量
– (2)目标剂量和最大耐受剂量:在上述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ACE抑制剂的剂量不是根据患者治疗反应
.
5
慢性心力衰竭的策略和目标
•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在过去
10年中已有了非常值得注 意的转变,从短期血液动力 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 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 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 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不仅仅 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塑的 机制,阻断相关神经体液因 子( NE AngII ADP ANP BNP)的作用,防止 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 而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 住院率。
.
2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30
.
6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分类
n Ⅰ、肯定为标准治疗的药物
– 利尿剂 – 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 – β受体阻滞剂 – 洋地黄制剂
.
7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分类
n Ⅱ、其他药物
– 醛固酮拮抗剂 – AngⅡ受体阻滞剂 – 钙拮抗剂 – 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
8
一、利尿剂
n 治疗作用:减少血容量、减轻周围组织水肿、减轻 心脏前负荷、减轻肺淤血;排钠,降低血管张力,减 轻心脏后负荷,增加心排量而改善左心室功能。
不会产生可能与之有关的咳嗽不良反应。应用ARB治疗心力衰竭希望疗效至少等同于ACE抑制剂,而不 良反应更少
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何劲松;张林潮;银剑斌
【期刊名称】《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012)003
【摘要】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住院12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随机分为左旋卡尼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或/和洋地黄制剂;左旋卡尼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治疗,一个疗程为10天.结果:左旋卡尼汀组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总有效率93.93%,比对照组提高了27.27%,无不良反应.结论:常规药物辅以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总页数】2页(P247-248)
【作者】何劲松;张林潮;银剑斌
【作者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柳州,545001;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柳州,545001;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柳州,54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1
【相关文献】
1.左旋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J], 杨雄;任世福
2.心脉隆注射液联合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J], 邓素珍;
黄初劭;钟芸舒
3.左旋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J], 金鹏;李佳
4.左旋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J], 金鹏;李佳;
5.左旋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J], 宋国良;万珍英;欧阳先国;陈勤;肖建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抗心力衰竭药

给药方法
1.全效量法 先足量后维持,适用于急、重症 ——慎用,中毒率达20%
2.每日维持量给药方法
地高辛,每日维持量 0.25 mg﹒d-1,6~7 天(4~5个半衰期)达稳态浓度
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
AMP
AC
cAMP
PDE
5’-AMP
抑制PDE—— 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增加心肌收缩力
(2)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氨力农( amrinone ) cAMP 正性肌力,扩血管
磷酸二酯酶(PDE)
(—)
5’-AMP
氨力农
临床应用
短期应用-缓解症状 长期应用-米力农可增加病死率
课后思考题
1.简述强心苷增加心肌收缩力的机制。 2. 简述应用强心苷后, CHF 缓解,心率下 降的机制。 3.简述血管扩张剂治疗CHF的作用机制。 4. 简述强心苷中毒产生的机制、表现及救 治方法。 5. 简述主要减负荷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
扩张血管药
1.硝酸酯类:释放NO
2.
1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药理作用
改善CHF的血流动力学;
扩张静脉 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前负荷, 缓解肺淤血症状 扩张动脉 降低外阻,降低后负荷, 改善组织缺血
扩张血管药
注意事项
1.降压时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和激活RAAS,
不单用
2.血压不宜过度降低
3.硝酸酯类的耐药现象
二、利尿药
轻:氢氯噻嗪——重:呋塞米
减轻水钠潴留→减少血容量→ 降低前后负荷 减轻体(肺)循环淤血症状 → 及引起的水肿症状
水钠排泄→减少血容量-→降低前负荷 钠排泄→胞内 Ca2+ →外周阻力 →降低后负 荷
慢性心衰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分叉处不能进行支架置入。
也就是说,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需一种除了PTA、支架植入之外治疗手段,不仅可以不留下植入物,又能保证通畅率。
球囊扩张可以很好的兼顾这两点,所以球囊治疗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传统的球囊扩张因没有药物涂层,效果仍然不够理想〔7〕,药物涂层球囊应然而生,且效果相比较而言也更佳。
药物涂层球囊在2014年便获得了批准,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药物涂层球囊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囊表面的药物涂层和球囊扩张导管,一般而言,球囊平直部分是药物涂层的首选位置,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涂层药物是紫杉醇。
此次研究表明,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的整体随访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发生恶性事件的状况也比对照组要好(P<0 05),这就说明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明显的优势。
这是因为涂层球囊不仅具有普通球囊扩张效果,而且涂层药物还具有抗狭窄的作用,可以提升治疗效果。
紫杉醇在球囊的作用下可以在血管壁均匀发生作用,并且不会出现植入材料的滞留。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患者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时,采取药物涂层球囊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存在明显的治疗优势。
参考文献〔1〕卢冉,高涌,余朝文,等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与随访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05):541 544〔2〕焦玉浩,齐立行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的现状〔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27(06):99 105〔3〕司逸,符伟国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8,025(001):14 16〔4〕王深明,姚陈,何榕洲 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10(01):6 8〔5〕何锦来,毛天敏,严红军,等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应用于症状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J〕 中国实用医刊,2019,46(22):86 88〔6〕司鹏宇,杨硕菲,薛冠华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病变的研究进展〔J〕 国际外科学杂志,2020,47(03):187 191〔7〕ZhouB,SheJ,WangY,etal Venousthrombosisand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oflowerextremitiesinaveryseverepatientwith2019novelcoronavirusdisease:acasereport〔J〕 JournalofThrombosisandThrombolysis,2020,50(1):229 232慢性心衰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于艳丽(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