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
中国湖北武汉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资料

中国湖北武汉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资料湖北省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省份,其省会城市武汉更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作为地理学爱好者和户外活动爱好者,了解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对于日常生活、旅行规划以及摄影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了解中国湖北武汉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一些资料。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夏至和冬至在日历上的具体日期。
夏至一般是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季开始,同时也是白天最长的一天。
而冬至则一般是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季开始,同时也是白天最短的一天。
在这两个日子里,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户外活动。
夏至日,太阳会出现在北半球的最高点,也就是南方的天空。
在武汉这个地理位置来说,夏至日太阳的方位角大约是北偏东49度,高度角大约是61度。
这意味着夏至日的正午时太阳会偏离正南方约49度的位置,高度约为61度,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规划我们的户外活动,例如避免直射太阳光等。
而冬至日,太阳会出现在北半球的最低点,也就是南方的天空。
在武汉这个地理位置来说,冬至日太阳的方位角大约是北偏东211度,高度角大约是23度。
这意味着冬至日的正午时太阳会偏离正南方约211度的位置,高度约为23度。
相比夏至日,冬至日的太阳位置更为偏离南方,同时高度角也较低。
这些数据对于冬季运动和户外拍摄等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当然,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会因为具体的经纬度以及天气条件等因素而有所偏差。
因此,在实际户外活动中,我们还需要参考当天的天气状况和地理环境来对太阳的位置进行微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数据只是在这两个特定日期里的太阳位置,其他日期的位置会有所变动,这也是日常活动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过了解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表资料,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户外活动。
中国福建福州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

中国福建福州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福建福州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在福州,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是福州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我们将对福州的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进行详细的论述。
夏至日是指每年阳历6月21日左右,是夏季的开始,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
在福州的夏至日,太阳方位角最高时大约在正北方向,即太阳正午时刚好位于福州市的正北方向上。
此时,太阳的高度角也达到了全年最高点,为约73度。
这意味着在正午时分,太阳几乎直射在福州地面上,阳光非常强烈。
由于夏至日之后,太阳的高度角开始减小,白天逐渐变短,太阳的位置也逐渐向南移动。
所以,夏至日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福州的天气也开始变得炎热。
冬至日是指每年阳历12月21日左右,是冬季的开始,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
在福州的冬至日,太阳方位角最低时大约在正南方向,即太阳正午时刚好位于福州市的正南方向上。
此时,太阳的高度角也达到了全年最低点,为约26度。
这意味着在正午时分,太阳的光线相对较弱,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小。
由于冬至日之后,太阳的高度角开始增加,白天逐渐变长,太阳的位置也逐渐向北移动。
所以,冬至日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福州的天气也开始变得寒冷。
除了夏至日和冬至日,每年春分和秋分也是人们关注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重要时刻。
福州的春分和秋分分别在阳历3月21日左右和9月23日左右。
这两个时刻,太阳的方位角分别位于正东和正西方向,太阳的高度角分别为约50度。
春分和秋分标志着昼夜时间相等,福州的天气开始由冷转暖或由热转凉。
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变化对福州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正午时的高度角较大,太阳光辐射强烈,人们需要注意防晒,尤其是户外工作者。
而在冬至日,太阳正午时的高度角较小,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小,需多晒太阳以补充维生素D等。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太阳高度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太阳高度角篇一:二十四节气对应日期二十四节气对应日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编辑本段历史由来24节气图(24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由于上下五千年历史以来,我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1]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
在前的为节历,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
中国河南郑州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

中国河南郑州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郑州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中部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夏至日和冬至日是太阳运行轨迹中的两个重要节点,它们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农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河南郑州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
夏至日,也称为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在这一天,太阳的高度角达到了全年最高点。
根据郑州的纬度位置,夏至日的太阳高度角约为58.6度。
这意味着太阳在中午时分将出现在南方的天空中,方位角约为180度。
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的倾斜导致了太阳在不同季节的高度和方位的变化。
而冬至日,则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在这一天,太阳的高度角达到了全年最低点。
根据郑州的纬度位置,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约为17.4度。
这意味着太阳在中午时分将出现在南方偏西的天空中,方位角约为218度。
与夏至日相比,冬至日的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明显较低,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的倾斜导致了太阳在不同季节的高度和方位的变化。
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对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夏至日的太阳高度角较高,照射面积更广,太阳直射辐射强度更大,这对农田的生长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而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较低,照射面积较小,太阳直射辐射较弱,导致气温较低,这对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人们可以根据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方式,以获得最好的产量和品质。
除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
夏至日的高温和长时间的日照,使人们更容易感到疲劳和口渴,需要注意防晒和补水。
而冬至日的低温和短时间的日照,使人们更容易感到寒冷和消沉,需要注意保暖和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总结起来,中国河南郑州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对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夏至日的太阳高度角较高,方位角在180度左右;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较低,方位角在218度左右。
二十四节气与太阳照射角

二十四节气与太阳照射角的关系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φ-δ|。
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在实际的解题中,许多时候并不需要运用此公式。
由于在某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太阳高度差值等于它们的纬度差,所以利用下面公式计算更为方便;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90°-δ,其中δ为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
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5)计算楼间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
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
(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
夏至太阳高度角

夏至太阳高度角夏至是北半球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与此同时,夏至也标志着北半球进入了夏季。
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5度,这个太阳的高度角对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界有着重要影响。
夏至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地球的轨道倾斜造成了夏至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更加垂直,使得阳光更加强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热量和光明。
夏至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不仅仅影响着气温的升高,也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为。
夏至时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导致光能更容易到达植物表面,刺激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太阳高度角的增加也会影响动物的活动节律,例如鸟类的繁殖和迁徙、昆虫的活动等。
这些生物的行为和生长受到夏至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与之相适应。
夏至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
阳光更强烈的情况下,人们容易晒伤和中暑,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此外,夏至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决定了我们的时间感知,夏至之后阳光逐渐减少,日照时间逐渐变短,人们的作息时间也会有所改变。
为了更好地利用夏至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人们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活动。
例如,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夏至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欢度夏日,感受阳光的温暖。
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夏至瑜伽活动,通过瑜伽的姿势和呼吸法与太阳进行互动,促进身体的和谐和健康。
夏至这一天还被视为一种新的开始,人们会制定一些夏季的计划和目标,努力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
总的来说,夏至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仅关乎气温的升高,也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为。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夏至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合理利用日照时间和阳光资源,同时也要注意防晒和防暑,以确保我们的生活安全和舒适。
中国重庆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

中国重庆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夏至和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两个重要节气,分别代表着一年中最长的白天和最长的黑夜。
这两个节气与太阳的位置和角度密切相关,了解它们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重庆地区的气候和天文现象。
夏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它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
在夏至当天,太阳升起的方位角和高度角会有所变化。
夏至时,太阳方位角约为东北偏东66.5°,高度角约为49°。
这意味着太阳从东北方升起,继续往东偏南方向升高,达到最高点后再慢慢下降。
在夏至当天,太阳的高度角是最高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天白天最长的原因之一。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地面的温度和日照时间。
夏至时的高度角较高,太阳光照更直接,使得地面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温度也相对较高。
由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直射点接近北纬23.5°,重庆地区夏至日的气温通常较高,夏季炎热。
冬至日,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
在冬至当天,太阳升起的方位角和高度角也会发生变化。
冬至时,太阳方位角约为东南偏南113.5°,高度角约为26°。
这意味着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然后向东偏北方向升高,最高点较低,再慢慢下降。
在冬至当天,太阳的高度角是最低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天黑夜最长的原因之一。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同样影响着地面的温度和日照时间。
冬至时的高度角较低,太阳光照较为斜射,使得地面受到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温度也较低。
由于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直射点接近南纬23.5°,重庆地区冬至日的气温通常较低,冬季寒冷。
了解夏至和冬至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测重庆地区的气候和天气状况,还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自然环境下的时间和光线变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
此外,对于进行户外活动和摄影爱好者来说,了解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也能对活动和摄影地点的选择和取景角度有所帮助。
在观察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时,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日晷等工具来辅助观测。
中国广东广州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

中国广东广州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表夏至日和冬至日是中国传统节气中最重要的两个时刻。
夏至日标志着阳光达到一年中最高点,而冬至日则标志着阳光达到一年中最低点。
这两个时刻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还与历史文化和农业产业密切相关。
夏至日通常发生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了北纬23.5度。
在中国广东广州的经纬度下,夏至日的太阳方位角大致介于280度至320度之间。
太阳方位角指的是太阳从南方起点(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最高)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算到达太阳位置时所经过的角度。
夏至日的太阳方位角较大,意味着太阳在北方偏西的方向升起,并在正午时较偏北的位置达到最高。
夏至日的太阳高度角也相应较大,大约在60度至80度之间。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在地平面上的高度,以地平线为0度,垂直方向为90度。
夏至日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阳光照射更直接,地面上热量更充足,是一年中阳光最强烈的时刻。
相比之下,冬至日发生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了南纬23.5度。
在中国广东广州的经纬度下,冬至日的太阳方位角大致介于120度至160度之间。
太阳方位角较小,意味着太阳在南方偏东的方向升起,并在正午时较偏北的位置达到最高。
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相应较小,大约在15度至35度之间。
太阳高度角较小,阳光照射角度较倾斜,地面上的热量较少,是一年中阳光较弱的时刻。
冬至日也意味着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对人们的作息和生活习惯有着直接的影响。
夏至日和冬至日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对于广东广州的气候和农业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夏至日的太阳方位角较大,阳光直射地面的时间较长,导致气温较高,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农作物的产量。
农民可以根据夏至日的太阳角度和高度来安排农事,比如选择适宜的收割时机。
相反,冬至日的太阳方位角较小,阳光直射地面的时间较短,导致气温较低,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