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伤门诊和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
犬伤暴露后处置方法与程序

犬伤暴露后处置方法与程序哎呀呀,被狗咬伤可不是小事呀!那犬伤暴露后到底该怎么处置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一旦发生犬伤暴露,要尽快进行以下这些步骤哦。
第一,立即用大量的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尽可能把伤口周围的病毒冲洗掉,这就好比是给伤口来一场“大扫除”呀!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一步,这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呢。
然后呢,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碘伏等消毒剂,给伤口再加上一层“保护罩”。
接着,如果伤口比较严重,那就要赶紧去医院啦,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这就像是给伤口请了个“专业保镖”。
在去医院的路上,也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住伤口,减少出血,但可别压得太紧哦,不然伤口会“抗议”的。
到了医院后,医生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呀,就像是给身体装上了“安全锁”。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那可是非常重要的呀!每一步都要做得仔细、到位,不能有丝毫马虎。
就像建房子一样,根基打牢了,房子才会坚固。
冲洗伤口要彻底,消毒要规范,去医院要及时,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要准确,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我们的安全呀,难道不是吗?那犬伤暴露后处置方法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可多啦!不管是在家里被宠物咬伤,还是在外面不小心被流浪狗伤到,这些方法都能派上用场呀。
而且它的优势很明显呀,能够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让我们远离这个可怕的疾病。
这就像是给我们的健康上了一道“保险”,让我们可以安心呀!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呢,有个小朋友在小区里玩耍的时候被一只小狗咬伤了,家长马上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了处理,冲洗伤口、消毒,然后迅速带孩子去医院。
医生经过检查后,给孩子注射了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后来呀,孩子就没事啦!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些处置方法在实际中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呀。
所以呀,犬伤暴露后一定要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置,这可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呀!不要掉以轻心,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哦!。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管理制度1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管理制度(一)一、值班制度1、中心犬伤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保持值班咨询电话通畅。
2、急诊值班根据中心安排实行轮值,值班人员出差或下乡时,做好自行调班、交班工作。
3、周六、周日犬伤门诊值班由综合科负责。
4、法定节假日犬伤门诊值班由中心统一安排。
二、医生工作制度1、当班医生必须穿戴工作衣、帽上岗,按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开展患者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工作。
2、规范书写医疗文书,详细填写犬伤患者信息和疫苗接种记录。
3、坚守岗位、体贴病员、礼貌待人、耐心解答病人的询问。
4、熟练操作电脑,准确录入信息资料,并做好接种前知情同意和告知工作。
5、接种前落实“三查七对”制度,规范操作,保证接种安全。
6.在诊疗处置过程中发现“一犬伤多人”情况及时汇报,发现狂犬病疑似病例,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向疾控科进行报告。
7、开展疑似异常反应(AEFI)报告,及时进行调查和填写报告卡。
三、疫苗管理制度1、建立疫苗领用出入库登记本,当班医生每日清点核对,如实填写疫苗消耗库存登记,发现账苗不符,要及时查找原因并报告;做好疫苗保管工作,如由于保管不善,造成疫苗或贵重物品遗失者,参照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处置。
2、疫苗的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冷链要求进行,当班医生每日上午、下午两次记录冰箱温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3、狂犬疫苗原则上应在本单位接种,如患者要求带回接种,须将疫苗冷藏,并告知注意事项,由患者签字后方可。
4、结余疫苗每季度一次上交药库,严禁个人挪用疫苗。
四、院感管理制度1、接种室、诊疗室保持清洁整齐,器械物品放置于固定位置;急救药品放置于显要位置,标识明显,定时查看药品效期。
2、疫苗接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落实一次性注射用品的毁形消毒、医疗废弃物集中回收,做好相关记录。
4、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门诊室、接种室内每天进行空气、物表消毒,器械、敷料定期消毒,并做好记录。
犬伤门诊管理制度

犬伤门诊管理制度一、序言犬伤是指狗咬伤人所引起的伤害,是一种常见的外伤。
犬伤的发生往往给人带来痛苦和不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因此,建立规范的犬伤门诊管理制度,对于提高门诊效率、保障医患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门诊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患者的权益。
建立规范的犬伤门诊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患者在门诊就诊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关爱,避免延误病情、导致并发症。
2. 提高门诊工作效率。
合理规范的门诊管理制度能够提高门诊的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就诊速度,缩短等待时间。
3. 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
门诊医护人员在处理犬伤患者时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安全,建立规范的门诊管理制度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风险,保护他们的工作安全。
4. 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犬伤患者可能存在感染宠物犬携带的疾病的风险,规范的门诊管理制度有助于进行有效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门诊管理制度的内容1. 患者就诊流程(1)患者到达门诊后,应及时进行登记,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病史资料。
(2)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遵守医护人员的指引和建议。
(3)患者就诊完毕后,应按规定缴纳门诊费用并领取处方。
如需住院治疗,患者应按照医嘱和规定程序入院。
2. 医护人员行为规范(1)医护人员应熟悉犬伤的治疗流程和操作技术,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确保医疗安全。
(2)医护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尊重患者的权益,维护患者的隐私。
(3)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3. 设备和药品管理(1)门诊应配备必要的犬伤处理设备和药品,如消毒物品、缝合针线等。
(2)门诊应定期对设备和药品进行检查、清洁和消毒,确保其安全有效。
(3)门诊应妥善管理药品库存,定期更新、调整库存量,避免药品过期或过量使用。
4. 感染病的预防控制(1)门诊应建立严格的感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定期进行医护人员的感染病防护培训。
(2)门诊应定期对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与清洁,确保门诊环境清洁卫生。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教材(PPT46页)

人狂犬病预防原则
• 人狂犬病预防
暴露前免疫 暴露后处置(预防性治疗)
• 狂犬病暴露的定义
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 物抓伤、咬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 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
注射被动 免疫制剂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
暴露后处置原则
犬伤门诊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应 采取的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I级暴露
• 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 • “病史”特指“接触史”。如能确认与动物接触过程中皮
肤完好、接触方式没有感染危险,则不需要进行处置。 “接触史”不能确认时,建议参照Ⅱ级暴露进行处置
暴露分级与处置
Ⅰ级暴露
如确认皮肤完好且无感染危险 如不能确认
不需处置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无出血的轻微 抓伤或擦伤
Ⅱ级暴露
一般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或 被可疑疯动物伤 及头面部者
伤口处理
单处或多处贯穿性 皮肤咬伤或抓伤
破损皮肤被舔
Ⅲ级暴露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粘膜被 污染
疫苗注射应当在伤口处理和注射完被动免疫制剂后进行
暴露后分级
III级暴露: 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贯穿性”—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 眼可见出血
破损皮肤被舔
提示:皮肤皲裂、抓挠等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
提示: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及其它粘 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
接触或喂养动物 完好的皮肤被舔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为规范犬伤门诊接种工作,根据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等法规要求,结合本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值班制度1、犬伤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保持值班咨询电话通畅。
2、急诊值班根据医院安排实行轮值。
3、周六、周日、法定节假日犬伤门诊值班由医务科统一安排。
二、医生工作制度1、当班医生必须穿戴工作衣、帽上岗,按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开展患者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工作。
2、规范书写医疗文书,详细填写犬伤患者信息和疫苗接种记录。
3、坚守岗位、体贴病员、礼貌待人、耐心解答病人的询问。
4、熟练操作电脑,准确录入信息资料,并做好接种前知情同意和告知工作。
5、接种前落实“三查七对”制度,规范操作,保证接种安全。
6、在诊疗处置过程中发现“一犬伤多人”情况及时汇报,发现狂犬病疑似病例,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向医务科进行报告。
7、开展疑似异常反应(AEFI)报告,及时进行调查和填写报告卡。
三、疫苗管理制度1、建立疫苗领用出入库登记本,当班医生每日清点核对,如实填写疫苗消耗库存登记,发现账苗不符,要及时查找原因并报告;做好疫苗保管工作,如由于保管不善,造成疫苗或贵重物品遗失者,参照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处置。
2、疫苗的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冷链要求进行,当班医生每日上午、下午两次记录冰箱温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3、狂犬疫苗原则上应在本单位接种,如患者要求带回接种,须将疫苗冷藏,并告知注意事项,由患者签字后方可。
4、结余疫苗每季度一次上交药库,严禁个人挪用疫苗。
四、院感管理制度1、接种室、诊疗室保持清洁整齐,器械物品放置于固定位置;急救药品放置于显要位置,标识明显,定时查看药品效期。
2、疫苗接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落实一次性注射用品的毁形消毒、医疗废弃物集中回收,做好相关记录。
4、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门诊室、接种室内每天进行空气、物表消毒,器械、敷料定期消毒,并做好记录。
犬伤处理工作指引

广东省犬伤医学处理工作指引(试行)一、犬伤医学处理机构和人员要求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镇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犬伤医学处理工作,由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负责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
承担犬伤医学处理的机构应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参照省卫生厅印发的《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粤卫〔2003〕32号)的要求设置。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每一乡镇指定至少一间医疗机构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的犬伤医学处理。
二、暴露分级和处理原则Ⅰ级暴露触摸动物,被动物舔及无破损皮肤,一般不需处理,不必注射狂犬病疫苗。
Ⅱ级暴露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及,应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一处或多处皮肤出血性咬伤或被抓伤出血,被可疑或确诊的疯动物唾液污染黏膜,应按暴露后程序立即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三、操作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一)伤口处理1.原则及时、彻底清创消毒,以3小时内处理最佳,一般不宜缝合。
2.步骤(1)检查接诊医护人员接诊后应首先检查病人的受伤部位、大小、形状、出血情况、受伤程度及范围等。
(2)清创消毒1)清创挤压伤口的同时用20%肥皂水(20克肥皂溶入100毫升水)或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直至伤口不再渗血为止,一般20~30分钟)。
较深伤口冲洗时,可用灭菌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深入伤口进行灌注清洗,必要时考虑采取扩创手术去除伤口周围坏死组织或异物后进行冲洗处理。
2)消毒用75%酒精或2~3%碘伏等对伤口进行局部消毒。
(3)治疗必要时对症治疗,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它抗生素,但注射部位应与人用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注射部位错开。
(4)缝合(必要时)如伤口大而深、伤及大血管或头面部确实需要缝合包扎时,应在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清创消毒前提下进行缝合,同时,应在伤口深部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犬伤培训-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培训对象与目标
培训对象
面向基层医务人员、狂犬病暴露预防 处置人员、犬伤门诊医生等。
培训目标
提高医务人员对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提高处置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狂犬病的基本知识、暴露分级与处理、伤口清洗与消毒、狂犬病疫苗接种等。
培训方法
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
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和评 估。
评估内容
参训人员对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能 的提高程度等。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培训效果和质 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狂犬病毒抵抗力较弱,对脂溶 剂、紫外线、温度等敏感,易 被灭活。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狂犬病的动物的唾液中,通过咬伤、抓伤等伤口接触传播。 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被感染,但较少见。
狂犬病毒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但若皮肤有破损、炎症等则有可能被感染。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2-3个 月,少数情况下可短至1周以内,长至1 年以上。
犬伤培训-狂犬病暴露预防处 置
目录
• 狂犬病概述 • 狂犬病预防 • 狂犬病暴露后处理 •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流程 • 培训与教育
01
狂犬病概述
狂犬病的定义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 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 传播,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狂犬病毒是一种弹状病毒,呈 长杆状,一端圆钝,另一端扁 平,形如子弹。
消毒杀菌
用肥皂水、酒精或碘酒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演示文稿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在销售疫苗 时,应当提供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 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 章;疫苗批发企业经营进口疫苗的,还应当提供进口 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
第37页,共69页。
• 在免疫接种前,医疗机构必须准备好对 过敏反应抢救的相关药品和设备。
• 肛门部粘膜
– 肛门部位粘膜暴露时的伤口处理、冲洗方法同皮肤
,注意冲洗时应方向向外避免污染深部粘膜。消毒 剂最好采用碘伏,浓度1-2%均可。
第32页,共69页。
• 以上特殊部位伤口较大时建议采用一期 缝合(在手术后或创伤后的允许时间内 立即缝合创口),以便功能恢复。
第33页,共69页。
犬伤与普通外科伤口处理不同点
第12页,共69页。
深圳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预防接种单位管
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深卫防发〔2007〕76号)
• 预防接种单位分类:根据预防接种服务形式不同,我市预防接种 单位分为三类。 第一类:预防接种门诊。负责责任区域内服务人群的第一类 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第二类: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单位。负责本单位接 生的新生儿第一针乙肝疫苗、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第三类:狂犬病疫苗接种单位。负责对犬伤者就诊登记、伤 口处理、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接种工作。
儿童用量相同
第43页,共69页。
注射部位
• 大部分人群
–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 2 岁以下婴幼儿
– 上臂三角肌发育尚不完全、无法注射 疫苗时,可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 射
• 禁止臀部注射
– 由于臀部脂肪较厚,狂犬病疫苗的 吸收情况难以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伤口冲洗机:全国统一标准、达到最佳效果、最大限度降 低医疗风险、
四、问题与办法、困惑与展望
• 存在的问题 —— 患者心理,存在侥幸心理,有些 应该进行暴露后处理而未及时就诊,得病死亡全 民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 基层医生对规范理解不到位-暴露后分级不标准、 分级后未按规范进行处置、接种告知不规范、伤 口处理不重视,被动免疫制剂不重视或不会用。 《贵州省狂犬病暴露 门诊登记表 ( 2015年版 )》 和《贵州省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知情同意书》 填写不规范。
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依据
• 暴露后处置的核心内容:降低-尽快的、尽可能的清除狂 犬病病毒;提高-尽快的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特异性抵抗 力)。 • 对伤口处理更加强调及重视,并对这一步骤提出更高要求 (建议使用狂犬病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 行冲洗) • 尽可能让机体快速产生抵抗力(增加2-1-1程序)
•
• • • •
五、暴露后处置
• • • • • 疫苗接种 ①应用人群 II 级和III 级暴露者。 ②接种程序 5 针法程序:第0、3、7、14 和28 天各接种1 剂,共接种 5 剂;“2-1-1”程序:第0 天接种2 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 接种1 剂),第7 天和第21 天各接种1 剂,共接种4 剂 (此程序只适用于我国已批准可以使用“2-1-1”程序的狂 犬病疫苗产品)。 • ③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肌内注射。2 岁及以上儿童和 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2岁以下儿童可在大腿前外侧肌 注射。每剂0.5ml 或1.0ml(具体参照产品规格或产品说明 书)。
三、狂犬病暴露防控工作现状
• 根据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2014年估计全国年暴露人口数逾 4000万;就诊人数1000万~1500万,III级暴露40%-60%,完成暴 露后处置的不足15%。部分狂犬病高发省份的监测显示,90%以上的 暴露就诊人群为II级和III级暴露,其中III级暴露约40%;全部暴露者中, 约10%未全程接种疫苗;III级暴露者中,仅15%左右接受被动免疫制 剂注射。
五、暴露后处置
• 伤口的外科处置,暴露后处置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二 是预防伤口发生继发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对于II 级和III 级 暴露,彻底的伤口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伤口处理包括对伤口内部进行彻底的 冲洗、消毒以及后续的外科处置,这对于预防狂犬病发生,避免继发细菌感 染具有重要意义。伤口处理包括对每处伤口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后续 的外科处置。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如清洗或消毒时疼痛剧烈,可先给予 局部麻醉。 ①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 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 分钟。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狂犬病专业 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 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 ②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铵 (0.005%~0.01%)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 消毒伤口内部。 ③外科处置:在伤口清洗、消毒,并根据需要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至少 两小时后,根据情况进行后续外科处置。外科处置要考虑致伤动物种类、部 位、伤口类型、伤者基础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 如果就诊时伤口已缝合,原则上不主张拆除。若缝合前未浸润注射被动免疫 制剂,仍应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存在感染高风险因素者,应根据伤口状况、伤者基础免疫情况(破伤风类毒 素)、距离最后接种时间等,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免疫预防处置。
五、暴露后处置
• (3)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作用机理是在主动免疫诱导的保护力空白区, 通过在暴露部位即刻提供所需的中和抗体,中和伤口处理时残留在伤 口内部的病毒,发挥快速保护效果。所有首次暴露的III 级暴露者,以 及患有严重免 • 疫缺陷、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头面部暴露的II 级暴露者均应使 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被动免疫制剂应尽早使用,最好在伤口清洗 完成后立刻开始。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 天内均可使用。7 天后疫苗引起的主动免疫应答反应已经出现,此时 再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意义不大。 •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应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一次性足量使用。 HRIG 按照每公斤体重20IU/kg,ERA 按照每公斤体重40IU/kg 计算。 如所用总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全部伤口,可用生理盐水适当稀释。 ERA 注射前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过敏试验。
五、暴露后处置
• 使用禁忌 • 对于暴露前预防,对疫苗中任何成分曾有严重过敏史者应 视为接种同种疫苗的禁忌症。妊娠、患急性发热性疾病、 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活动期、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 者可酌情推迟暴露前免疫。免疫缺陷者不建议进行暴露前 免疫,如处在狂犬病高暴露风险中,亦可进行暴露前免疫, 但完成免疫接种程序后需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对一种品牌 疫苗过敏者,可更换另一种品牌疫苗继续原有免疫程序。
五、暴露后处置
• ④使用禁忌 •பைடு நூலகம்狂犬病为致死性疾病,暴露后狂犬病疫苗使用无任何禁忌,但接种前 应充分询问受种者个体基本情况(如有无严重过敏史、其他严重疾病 等)。即使存在不适合接种疫苗的情况,也应在严密监护下接种疫苗。 如受种者对某一品牌疫苗的成分有明确过敏史,应更换无该成分的疫 苗品种。 • ⑤接种延迟 • 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 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如某一针次延迟一天或数天注射,其 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原免疫程序的时间间隔相应顺延。 • ⑥疫苗品牌更换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 实现,可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继续按原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原则上不建议就诊者携带狂犬病疫苗至异地注射。
四、问题与办法、困惑与展望
• 解决问题的办法:合理布局狂犬病门诊,建议全县14个乡 (镇、街道)卫生院建设标准化狂犬病接种门诊;有条件 尽量配置专业的冲洗设备加强伤口冲洗效果;加强从业人 员的培训;加强群众健康教育;建议国内开展各地风险评 估,发布动物带毒情况。 • 困惑:1、伤口冲洗时间,建议通过实践研究,缩短冲洗 时间。2、药典、说明书与规范等内容不相符,再次暴露 如何处理,暴露前接种程序,接种后忌口,被动免疫制剂 后需要等两个小时以上再缝合伤口,造成临床非常被动, 处理病人时间过长,增加感染率等。 • 展望:伤口处理机器人,更加简便的程序 • 如21探讨,单克隆被动免疫制剂。
五、暴露后处置
• 如果解剖结构允许(但应避免因注射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应当按 照计算剂量,仔细地将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润注射到伤口周围, 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进行浸润注射,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 有剩余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肌肉(建议腰部以上注 射到伤口同侧的后背肌群,腰部以下注射到伤口同侧的大腿中段外侧 肌群)。不得把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 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 对于粘膜暴露者,可将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滴/涂在粘膜上。如果解剖 学结构允许,也可进行局部浸润注射。剩余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参照 前述方法进行肌肉注射。
五、暴露后处置
• (一)暴露前预防 • 1. 基础免疫 • 所有持续、频繁暴露于狂犬病病毒危险环境下的个体均推荐进行暴露 前预防性狂犬病疫苗接种,如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 能涉及狂犬病病人管理的医护人员、狂犬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兽医、 动物驯养师以及经常接触动物的农学院学生等。此外,建议到高危地 区旅游的游客、居住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儿童或到狂犬病高发地区旅 游的儿童进行暴露前免疫。 • 免疫程序:第0 天、第7 天和第21 天(或第28 天)分别接种1 剂,共 接种3 剂。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肌内注射。2 岁及以上儿童和 • 成人于上臂三角肌注射;2 岁以下儿童于大腿前外侧肌注射。 • 禁止在臀部肌肉注射。每剂0.5ml 或1.0ml(具体参照产品规格或产品 说明书)。
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依据
• 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2006 版) • 中国疾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操作指南 (2007版) • 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版) • 中国疾控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
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依据
• • • • • • •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制定原则——WHO文件、美国CDC文件、科学文献等 科学证据- 切实可行,推荐意见符合中国防控实际。 适用对象——从事狂犬病暴露防控的各级各类专业人员 ◆ 疾控机构 ◆ 犬伤门诊 ◆ 医疗机构感染科和急诊科
犬伤门诊和狂犬病暴露后 规范处置
贞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股--何海 2017年12月16日
一、目录
• • • • •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依据 狂犬病暴露防控工作现状 问题与办法、困惑与展望 暴露后处置 热点问题解答
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依据
• 相关国际技术文件进行更新 • 2010年-WHO发布关于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立场文 件,对2007年的立场文件进行了更新 • 2013年-WHO发布第2版狂犬病专家报告 (982报 告),相较2005年的WHO专家报告有较大改动 • 伤口使用消毒剂 • 十日观察法条件更苛刻——只针对犬和猫,至少 两次免疫 • 风险评估……
五、暴露后处置
五、暴露后处置
五、暴露后处置
• • • • 暴露后预防处置的内容包括: ①尽早进行伤口局部处理; ②尽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③需要时,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 • • • •
判定暴露级别后,应根据需要尽早进行伤口处理; 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 应处置措施 ①判定为I 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②判定为II 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参见下文疫苗接种及再次暴露后处置中疫苗接种的内容) ③判定为III 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狂犬病被动免 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参见下文疫苗接种、再次暴露后处置中疫苗接 种及被动免疫制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