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跨界融合
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文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其与其他产业明显区别开来。
本文将从文化产业的定义、特点、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市场运作方式,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
这一定义包含了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即文化内容、市场运作方式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目的。
二、文化产业的特点1.文化性与经济性相结合:文化产业既有文化的属性,又有经济的属性。
文化产业以文化为内容,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实现经济效益。
这种文化性与经济性的结合,使得文化产业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够创造经济价值。
2.创意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和创新。
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种创意性和创新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高附加值与高风险性相结合: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创意性和创新性,其产品和服务也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这种高附加值与高风险性的结合,使得文化产业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4.多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群体都具有不同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结合,使得文化产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的作用1.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餐饮、娱乐等产业,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2.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具有文化的属性,能够传递不同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
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文化产业的创新与跨界融合

文化产业的创新与跨界融合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新兴领域。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核心,以创作、生产、传播和销售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不仅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跨界融合。
首先,文化产业需要创新。
文化产业的产品主要是文化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如音乐、电影、书籍、游戏等。
随着人们对文化娱乐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产业不仅需要生产更多产品,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味,以满足人们的高品味需求。
例如,电影产业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高科技技术,如3D影像技术、动态座椅技术等,提高电影观影的沉浸感和视听效果。
音乐产业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多媒体元素,如舞蹈、共鸣效果等,提高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情感取向。
另外,文化产业需要跨界融合。
文化产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集群,其内部也有相当高的内部差异性。
这些差异不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产品,也来自于不同的生产流程、创意发生的机制、运营和销售方式等方面。
因此,文化产业不仅需要内部融合,还需要外部跨界融合,以扩大其产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跨界融合可以实现文化产品的跨界演绎,最终实现产业链、创作生态等多个层面的深度融合。
例如,近年来,动画与科技领域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尝试。
比如在VR、AR等新科技升级方向上进行了重点突破,让动画进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同时通过对动画元素的提炼,得到的IP作品也得以超越动画属性,变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文化品牌。
而漫画、游戏与影视领域的跨界尝试也大受欢迎,以一部优秀的漫画或游戏为基础,推出同名实景电影不仅可以扩大该作品的受众市场,还可以更好地展现原著的文化魅力和品质。
最后,文化产业还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产业的专业性和竞争力。
在文化成长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产业本身的专业性。
我们需要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吸纳各类文化人才、行业专家、技术高手等来参与产业创新发展,从而推动文化产业更加专业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

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其发展潜力与前景备受瞩目。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战略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跨界融合的意义跨界融合是指不同行业、领域或元素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整合,形成新的产业、产品和市场。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跨界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跨界融合可以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线和市场渠道。
通过与其他行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跨界融合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可以激发新的创意和灵感,推动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创新,从而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跨界融合可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和交流,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更好地传播和展示本国或本地区的文化特色,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新发展的方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技术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中,为产品创作、传播和消费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其次,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可以提高产业的盈利能力、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再次,产业链整合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可以提高产业的协同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最后,文化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要求。
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可以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差异化产品的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实现跨界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实现跨界融合在当今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而跨界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那么,文化创意产业究竟如何才能实现跨界融合呢?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首先需要打破传统的行业边界。
过去,文化产业往往被局限在特定的领域,如影视、音乐、出版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例如,一部热门的影视作品,不仅可以通过票房和版权销售获得收益,还能衍生出相关的游戏、主题公园、周边产品等。
这种跨越影视与游戏、旅游等多个领域的融合,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划分,创造了更多的商业价值。
技术的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动力。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文化企业可以更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从而创作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
同时,互联网平台也为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使得不同领域的文化产品能够更快速地触达消费者。
品牌合作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界融合的常见方式之一。
不同品牌之间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例如,时尚品牌与艺术家合作推出联名款服装,将艺术元素融入时尚设计中,既提升了服装的文化内涵,又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泛的展示平台。
这种合作不仅能够吸引双方品牌的原有消费者,还能拓展新的消费群体,实现双赢的局面。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也是实现跨界的重要途径。
传统文化产业,如制造业、农业等,在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时,可以借助文化创意的力量来提升产品附加值。
比如,一些农产品通过融入文化创意元素,进行品牌包装和营销,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制造业企业也可以通过设计创新,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外观和功能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在实现跨界融合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既懂文化艺术,又熟悉其他相关领域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论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意义及其主要路径

论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意义及其主要路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地位日益重要。
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本文从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意义和主要路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意义1. 助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体,资源共享与跨界融合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使得文化产品的创作更具有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 促进产业互联互通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不仅能够带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够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联通与合作,从而推动产业互联互通,达到产业链多元化、产业交叉融合的效果。
3. 改变文化生活方式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使得文化产品更具有科技感和时尚感,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和时尚人士,使用文化产品将成为新时代的生活方式。
二、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主要路径1. 资源共享跨界融合的资源共享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不仅能够提高文化产业的资源利用率和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也能够打破产业内部的封闭性格局,推动产业互联互通。
2. 创意融合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不仅需要资源共享,还需要文化创意的融合。
在文化创意跨界融合的过程中,不同产业的文化创意相互融合,不仅能够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3. 科技融合科技是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支撑。
在新时代的科技发展下,文化产业可以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技产业进行融合,创造出更具有科幻感的文化产品。
4. 场景融合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生活方式。
因此,场景也成为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不同场景下的文化产品将成为新时代的流行元素。
总之,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方向,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资源共享、创意融合、科技融合和场景融合等方面,文化产业跨界融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加强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中的跨界融合与创新

文化产业中的跨界融合与创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一个新的就业增长点,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与创新。
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其跨界融合和创新让文化产业得以保持活力、增加市场效益,成为不可或缺的经济援助。
一、跨界融合背景目前,随着全球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文化内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化产业也已变成当今世界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文化行业的跨界融合也呈现出了一个迅速的趋势。
首先,跨界融合的影响在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跨界融合旨在将不同的文化领域和产业结合,打造出更加出众的文化产品,同时也可以加快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实现文化产业与新科技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跨界融合的改革在于整体文化产业的转型,它通过跨界融合的模式,在不同领域的取长补短,拓展产业空间,同时也加快整体文化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现代化进程,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科学谋划发展方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跨界融合的体现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一)内容资源的融合内容资源的融合表现为不同文化内容的互相联动,将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资源融合在一起,创新出符合市场需要、具有多样性,保持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产业多元化的发展。
例如,音乐与电影的融合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从音乐方面来讲,现在有很多歌手、乐队等都会为电影制作歌曲配乐,比如歌曲“不能说的秘密”就是由周杰伦为电影制作的主题曲。
从电影方面来讲,电影中的音乐题材也成为了电影中不可或缺的文字,比如《红楼梦》中的《庐江怀古》、《霸王别姬》中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它们将音乐和电影的艺术特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二)产业资源的融合产业资源的融合表现为不同产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
跨界合作拓展文化产业融合新业态

跨界合作拓展文化产业融合新业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与消费模式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跨界合作成为了推动产业融合与创新业态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旨在探讨跨界合作如何促进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从六个维度深入分析其在新业态下的广阔前景。
一、技术融合与内容创新在数字技术的催化下,文化产业与科技行业的跨界合作为内容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AR/VR、、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文化产品的形式与体验,还实现了内容生产的个性化与智能化。
例如,博物馆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虚拟展览,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观众即使身处千里之外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魅力。
这种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激发了内容创新的无限可能,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品牌联名与市场扩展品牌联名是跨界合作的另一种常见形式,它通过不同行业品牌的强强联合,创造出独特的市场效应。
文化产业与时尚、餐饮、旅游等行业联姻,不仅拓宽了文化产品的消费场景,还促进了品牌双方粉丝的相互引流,增强了市场影响力。
例如,知名动漫IP与快餐连锁的合作,通过推出限定主题套餐和周边商品,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实现了文化价值与商业效益的双赢。
三、平台合作与资源优化互联网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为内容分发与资源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平台跨界合作不仅帮助内容创作者拓宽了传播途径,还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实现了内容与用户的高效对接。
如在线阅读平台与影视制作公司的合作,基于读者数据改编热门网络小说为电视剧或电影,既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也极大提升了原著作品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
四、教育融合与人才培养文化产业与教育领域的跨界合作,旨在培养适应需求的文化创意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等形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最新技术与市场趋势,同时企业也能从中挖掘到具有创新思维的未来之星。
此外,线上教育平台与文化机构联手推出的在线课程,如艺术史、创意写作等,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高质量的文化教育资源,促进了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跨界协作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跨界协作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一、跨界协作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跨界协作成为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跨界协作是指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跨界协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跨界协作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通过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融合,激发新的创意和产品;其次,跨界协作有助于拓宽文化产业的市场,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再次,跨界协作能够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最后,跨界协作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通过跨地域的合作,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跨界协作的实践案例与经验跨界协作在文化产业中的实践案例众多,涵盖了电影、音乐、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跨界协作案例及其经验总结。
1. 电影与科技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产业与科技领域的结合日益紧密。
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观众可以体验到更加沉浸式的观影效果。
此外,大数据和技术的应用,也为电影的制作、宣传和发行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
2. 音乐与时尚的融合:音乐与时尚的结合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许多时尚品牌通过与音乐人的合作,推出联名产品,不仅提升了品牌的文化价值,也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3. 艺术与旅游的结合:艺术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将艺术创作与旅游体验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艺术家通过在不同地域的创作,将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作品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4. 设计与制造业的合作:设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美学价值,也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设计师与制造商的紧密合作,使得产品在设计、功能和品质上都得到了提升。
三、跨界协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尽管跨界协作为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第二次创新革命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提出了“产业创新”和“跨行业发展”和“延伸文化产业链”的理念,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国家一再强调所谓的“大产业链”的概念。
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文化行业都是单打独斗,拍电影的、做音像的、搞出版的甚至是开发网络游戏的,都是各自为政,中间没有关联。
而国外大的传媒公司,包括迪斯尼、时代华纳、索尼,却都是采取将各个产业融为一体的模式。
“跨界合作”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第二次大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只有打造一个旁及周边的大产业链,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
恒大:瞄准了文化产业就发展
今年6月18日,恒大音乐公司成立暨“恒大星光”系列演唱会启动,这意味着恒大集团将正式进军音乐产业。
这一次与文化产业的“跨界合作”并不是恒大实行产业多元化的第一步,早在两年前,恒大以1亿元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的全部股权,到2011年中超联赛冠军,恒大只用了短短一年。
“恒大足球”这四个字使恒大集团近年来成为公众视野当中关注度最高的房地产公司。
而且,此次进军文化产业早前已有了大量准备。
2010年11月,恒大集团在北京成立了恒大文化产业集团,作为其文化娱乐板块运营和管理实体,涵盖恒大电影公司、恒大经纪公司、恒大发行公司、恒大音乐公司、恒大院线公司以及恒大动漫公司等六大产业板块。
在全方位优化整合影视、娱乐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恒大正式进军文化产业领域,欲打造内地地产跨界影视行业新旗舰。
和万达集团依托地产资源优势,主要投身电影产业链下游的终端院线建设不同,恒大在跨界之初便率先跻身影视制作的上游。
被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称为“探索性进入文化产业”的举动,一年来已试水投资了《建党伟业》、《彼岸1945》、《师傅》等几部影视剧,并在卖点十足的电影版《粉红女郎》项目中,尝试选角造势。
从投资影视制作着手,到今后覆盖发行、院线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恒大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影新势力进入主流市场构筑新的有利途径”。
此次,同样依靠大资金、大投入,恒大足球模式在文化产业中再次试水,可以看出,这一次恒大进军音乐产业并非短期计划内的“小打小闹”,斥巨资,并成功吸引到宋柯、高晓松等大腕的加盟,其在文化产业的发力不容小觑。
恒大在足球领域的成功模式将被复制到文化产业板块,恒大音乐公司成立暨“恒大星光”
系列演唱会6月18日启动,意味着恒大集团将正式进军音乐产业。
目前,总资产高达1790亿元的恒大集团已经形成地产和文化、体育三大产业体系。
恒大的产业多元化既包括地产的多元化,也包括文化和体育产业的多元化。
在文化产业方面,恒大宣称,“凭借恒大集团的雄厚实力和全球视野,恒大文化产业集团将矢志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专业水准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娱乐文化超级航母”。
文化产业成了“香饽饽”
像恒大一样的跨界到文化产业中商业巨头并不少。
今典董事长张宝全率领今典再次转身,大踏步进入以EVD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今年5月,万达集团以31亿美元并购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
一个月后,在京成立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公司。
像这样的跨界投资太多了,为何之前刚刚起步且大多“土著企业”都不冷不热的文化产业,竟成了商业巨头们眼中的“香饽饽”?原因其实很简单。
从政策上讲,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这清晰地表明:民营文化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从发展势头和空间上讲,我国的文化产业势头十分迅猛,而且发展空间巨大,如今开垦的只是这块“处女地”的冰山一角。
纵观整个世界,这个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0年,美国文化产业的收入高达4500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25%。
对比我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实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但必须看到的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
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1052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2.75%,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从我国民营资本活力上讲,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民营经济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业人数占到2/3。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绘制的产业发展蓝图的逐步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这个产业,并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
跨界融合如何实现第二次飞跃
不得不承认,“跨界”与“融合”已经成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关键词。
那又该如何利用好手里的这两张皮,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第二次革命”注入新的、强的活力呢?
从内部来讲,我国文化产业自身必须注重提升质量,实现自身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创意水平低,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低,集约化程度低,没有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实现文化产业从内部结构到产品形态、组织形式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模糊不同文化产业的边界,实现融合创新。
从外部讲,跨界到文化产业的企业们应当对这个产业有一定的认识,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文化产业,谨防重复建设、低层次同质化竞争所导致的资源浪费。
同时,巨头们也不能“财大气粗”,一味求大。
文化产业领域既需要大企业,也需要小企业,政府部门也要防止过分垄断对文化产业的消极影响,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均衡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文化产业要想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除了要追求经济利益以外,还应发挥这个产业本身的特色,担负起宣扬真善美等普世价值的责任,因为文化本身就是精神产品,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那么文化的价值就丧失了。
总之,文化产业这块“蛋糕”很大,也必须得做大做好,这需要靠全社会力量的支持,这需要靠政府部门的支持,这个世纪,相信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定将在调节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