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犯罪嫌疑人供述六大规律——讯问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八章侦查讯问语言——讯问学课件PPT

问:“陆某某,你不要把自己的后路断得太早,据 我们所掌握,你还有问题没有交代!”
答:“我确实没有了。” 问:“没有了?你们在南桥一带就有活动嘛。你多
分赃物,别人会满意吗?”
2、暗示性语言
用隐喻、双关、借代、反语等修辞手 法,以其言下之意,弦外之音,暗示犯罪 嫌疑人我们已掌握某一情况或证据。
“你真‘够义气’呵,别人在你头上拉屎, 你却还给他擦屁股。”
委婉用语
适用情况:
一是讯问感情脆弱的犯 罪嫌疑人;
二是讯问自尊心极强的 犯罪嫌疑人;
三是讯问畏罪、悲观心 理较重的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 提问、应答技巧
一、提问方式
1
探索提 问
2
突入提 问
3
迂回提 问
4
循序提 问
5
跳跃提问
6
含 蓄提 问
7
借言提问
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 1.实施提问必须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 2.实施提问必须周密设计。 • 3.实施提问必须注意讯问效果。
3、模棱性语言
利用语词的多义性,让犯罪嫌疑人在特定的 讯问语境中,按自己的心理倾向性作出我们所希 望的理解。
“你现在只有如实交代清楚自己的犯罪事实情节, 表现出好的认罪态度,才能争取从宽处理。至于 被害人嘛,公安机关是一定会尽力抢救的。”
(三)坦率用语和委婉用语
坦率用语
必须用的情况: 一是说服教育时; 二是揭露矛盾时; 三是直接用证时; 四是批驳谬论时。
海上执法教研室 单培Fra bibliotek内容大纲
概述
表达 方式
提问 应答
讯问言语与语言 讯问言语的意义 讯问言语的类型
直接用语和间接用语(含蓄用语) 精确用语与模糊用语 坦率用语(强硬)与委婉用语
答:“我确实没有了。” 问:“没有了?你们在南桥一带就有活动嘛。你多
分赃物,别人会满意吗?”
2、暗示性语言
用隐喻、双关、借代、反语等修辞手 法,以其言下之意,弦外之音,暗示犯罪 嫌疑人我们已掌握某一情况或证据。
“你真‘够义气’呵,别人在你头上拉屎, 你却还给他擦屁股。”
委婉用语
适用情况:
一是讯问感情脆弱的犯 罪嫌疑人;
二是讯问自尊心极强的 犯罪嫌疑人;
三是讯问畏罪、悲观心 理较重的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 提问、应答技巧
一、提问方式
1
探索提 问
2
突入提 问
3
迂回提 问
4
循序提 问
5
跳跃提问
6
含 蓄提 问
7
借言提问
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 1.实施提问必须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 2.实施提问必须周密设计。 • 3.实施提问必须注意讯问效果。
3、模棱性语言
利用语词的多义性,让犯罪嫌疑人在特定的 讯问语境中,按自己的心理倾向性作出我们所希 望的理解。
“你现在只有如实交代清楚自己的犯罪事实情节, 表现出好的认罪态度,才能争取从宽处理。至于 被害人嘛,公安机关是一定会尽力抢救的。”
(三)坦率用语和委婉用语
坦率用语
必须用的情况: 一是说服教育时; 二是揭露矛盾时; 三是直接用证时; 四是批驳谬论时。
海上执法教研室 单培Fra bibliotek内容大纲
概述
表达 方式
提问 应答
讯问言语与语言 讯问言语的意义 讯问言语的类型
直接用语和间接用语(含蓄用语) 精确用语与模糊用语 坦率用语(强硬)与委婉用语
讯问学基础理论——讯问学课件PPT

肉刑之 吊打、踩压、塞抹布
肉刑之 棍击、锤击等
肉刑之 捆绑
肉刑之 “水攻”、“火攻”
变相肉刑之 罚跪、罚冻
变相肉刑之 车轮战、罚跪、饥饿
中国去年纠正12起重大冤假错案 多数与逼供有关 盘点十八大以来纠正的23起重大冤假错案
二、新旧法律比较
(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三)关于审讯程序的若干规定
执法教研室 单培
讯问 = 刑讯逼供?
第一部分 法律 基础知识及讯问相关政策、法律
第二部分 心理 审讯中的犯罪嫌疑人心理特点及变化
第三部分 策略 审讯策略、方法、言语
第四部分 实作 笔录制作与模拟审讯
授 课 计 划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古代和西方审讯制度
理 论 第三章 侦查讯问政策法律 讲 述 第六章 犯罪嫌疑人心理 扩展
拘留、逮捕后立即移送看守所
移送后,讯问地点限于看守所内
全程录音、录像制度
(四)侦查阶段律师的辩护权
三、新形势下侦查人员面临的挑战
(一)
讯问理念的挑战
(二)
讯问技巧的挑战
(三)
语言规范的挑战
四、新刑诉法之下讯问工作的出路
依法审讯
• 审讯人员的心理 心理 •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
• 孙子兵法 谋略 • 三十六计
一、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完整的供述 是侦查讯问的目的之一, 也是侦查讯问的重要任务。
二、追查同案犯和余罪,发现新的犯罪线索,扩 大战果
深挖的重点
惯犯、累犯、流窜犯、从 看守所、监狱等监管场所 脱逃或批捕后潜逃以及与 国外、境外黑社会组织和 其他反动势力相勾结进行 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等
人
二、追查同案犯和余罪,发现新的犯罪线索,扩 大战果
中国公安大学《侦查讯问学》

⑴思想原因 ▪ 封建有罪推定思想的影响。 ▪ 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影响。 ▪ 司法实践中的错误认识。 ▪ 人权和人权保护观念的淡溥。
四、刑讯逼供的原因:
⑵历史原因 ❖秦朝以前,刑讯并无制度化 ❖刑讯在唐朝制度化
四、刑讯逼供的原因:
⑶价值原因 惩罚犯罪 V.S. 保护人权
四、刑讯逼供的原因:
⑷制度原因 ❖无沉默权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合法原则 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 三、从案件实际情况出发,讯问和调查相结合原则 四、保守侦查秘密原则
五、保障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一、合法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3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 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
❖关于此原则的争议: ➢赞同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 ➢否定说 :表述不确切,应为“证据确实、 充分”。
××××年×月×日
4.知道用作证据鉴定结论和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权
⑴限于用作证据的各类鉴定结论。 ⑵告知时间一般在侦查终结前的最后一次讯问。 ⑶有异议的,经批准后,可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
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
提供法律帮助
主要内容:
一、聘请律师的意义 二、业务范围 三、侦查人员的告知 四、聘请律师的程序 五、会见犯罪嫌疑人
重点 犯罪 嫌疑人
累犯、惯犯、流窜犯罪、“两劳”人 员逃跑后重新犯罪、批准拘捕在逃的 犯罪嫌疑人
深挖犯罪的途径:
❖从犯罪嫌疑人的特点分析判断 ❖从共同犯罪案件的特点分析判断 ❖从经常出没的地点、接触的人员分析判断
三、澄清犯罪嫌疑,排除无辜
❖必要性:
▪ 偏听诬告 ▪ 不识伪证或伪供 ▪ 错收物证 ▪ 鉴定错误 ▪ 罪与非罪界限不清 ▪ 徇私枉法 ▪ 权势干预
四、刑讯逼供的原因:
⑵历史原因 ❖秦朝以前,刑讯并无制度化 ❖刑讯在唐朝制度化
四、刑讯逼供的原因:
⑶价值原因 惩罚犯罪 V.S. 保护人权
四、刑讯逼供的原因:
⑷制度原因 ❖无沉默权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合法原则 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 三、从案件实际情况出发,讯问和调查相结合原则 四、保守侦查秘密原则
五、保障犯罪嫌疑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一、合法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3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 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二、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
❖关于此原则的争议: ➢赞同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 ➢否定说 :表述不确切,应为“证据确实、 充分”。
××××年×月×日
4.知道用作证据鉴定结论和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权
⑴限于用作证据的各类鉴定结论。 ⑵告知时间一般在侦查终结前的最后一次讯问。 ⑶有异议的,经批准后,可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
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
提供法律帮助
主要内容:
一、聘请律师的意义 二、业务范围 三、侦查人员的告知 四、聘请律师的程序 五、会见犯罪嫌疑人
重点 犯罪 嫌疑人
累犯、惯犯、流窜犯罪、“两劳”人 员逃跑后重新犯罪、批准拘捕在逃的 犯罪嫌疑人
深挖犯罪的途径:
❖从犯罪嫌疑人的特点分析判断 ❖从共同犯罪案件的特点分析判断 ❖从经常出没的地点、接触的人员分析判断
三、澄清犯罪嫌疑,排除无辜
❖必要性:
▪ 偏听诬告 ▪ 不识伪证或伪供 ▪ 错收物证 ▪ 鉴定错误 ▪ 罪与非罪界限不清 ▪ 徇私枉法 ▪ 权势干预
第四章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讯问学课件PPT

(二)畏罪心理对讯问的影响 (三)畏罪心理的矫正方法
调压 触动 导行
忏悔吧, 我的孩子!
二、侥幸心理
是犯罪嫌疑人自认为可以逃避罪责的一种自信感。
(一)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
自恃作案手段高明,行动诡秘,没有留下痕迹,只要不 供认就不能定案治罪。
盲目相信攻守同盟,认为同伙不会也不敢出卖自己。相 信不会受到检举揭发。
问:“作案人拿走的是电影《十面埋伏》的光盘吗” 答:“不知道”。 问:“作案人拿走的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光盘吗” 答:“我不知道”。 但测试图谱发生了强烈变化。
三、自欺欺人
美国俄克何拉马州案例 平托上校审讯德国间谍
四、有软肋
《度心术》里说:“狡吏恃智,其勇必缺, 迫之可也。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人之软肋不外乎: 迷信、亲情、孝道、名节、风俗习惯。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拒供心理 (抗审心理)
一、拒供的主要形式
谎言 沉默
一、拒供(抗审)的心理基础
利益 条件 支点
心理现象的构成
心理是指人的心理现象的总称,人的心理现象包 括人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
心理是人的全部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 反映,又对言行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
二、心虚
姚柬之装鬼 摸钟抓小偷 目光读心术
测谎测试题
问:“是一个人作的案吗?” 答:“不知道。” 但测试仪的心理图谱上有了显著的变化。 问:“是两个人作的案吗?” 答:“不是” 问:“作案人是把光盘放在裤袋里拿走的吗?” 答:“你说呢” 问:“作案人是把光盘放在手提包里带走的吗?”
答:“…”嫌疑人没有说话。
认为某些领导或单位的疏忽大意和官僚主义造成的漏洞可 以利用。
讯问策略-先发制人——讯问学课件PPT

6、你们再调查调查。 第一,现在不需要调查了。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表明你与案件有关。你是我们所掌握的重点对象。 想想我们为什么现在才找到你,为什么以这种方 式找你。 第二,你让我们调查什么?如果你能拿出证据证 明你无罪,为什么不拿呢?现在所有的证据表明 你是重大嫌疑犯。 第三,拖是没有用的,采取缓兵之计,与我们周 旋,你想错了。最终托垮的只能是你自己,只能 拖掉从宽的机会。
8、你们怎么处理都行。 第一,警察可以处理你。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不 是捕风捉影,而是凭证据,我们既能请神,也能 送神,我们要根据你的态度,决定怎么处理你。 第二,警察肯定要处理你。要是不想处理你,我 们就不会讯问你,但是现在不想处理。因为要对 你负责任,犯罪都是有原因的,世界上没有无因 之果,我们想知道你这样做的原因,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正确处理你。 第三,之所以现在不处理你,是因为你还有从宽 机会,希望你抓住机会,自己把问题讲清楚。
7、我不能活了。 第一,想死很容易,做到很困难,有的人活不起, 有的人死不起,你死了,你的家人怎么活。 第二,你死与我们无关,我们对你进行讯问,是 有法律依据的,是在执行公务,不要拿死来吓唬 我们。 第三,死了事情就会完结了吗?不会。事情还没 有说清就死了,别人会怎么看?是畏罪自杀。别 人还会说,你肯定有更大的罪,你是死有余辜, 必定留下千载骂名。
9、我有要求。 第一,严正警告犯罪嫌疑人这里是讯问室,不是 交易市场,不是讨价还价的地方。犯罪嫌疑人没 有资格跟警察讨价还价。对其讯问是履行法律的 正当程序,警察劝其坦白,不是在求他,而是给 一个把问题讲清楚的机会。犯罪嫌疑人现在的首 要任务是想想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不是提要求。
第二,当然,合理的要求我们也可以答应,人之 常情的要求也会尽力满足,法律无情人有情。
第七章侦查讯问方法讯问学ppt课件

的是什么? 答:是项链。 问:对,是项链,就是这条(出示证据)。好好看看,眼熟吗? 答:是我的,是我最喜欢的一条。
问:认出来了吧,我们刚从这位小姐身上拿下来,可它怎么会跑到她 身上呢?
答:(抿紧嘴唇)
问:据我们了解,你很喜欢这条项链,何况它还有纪念意义,可你没 戴多久,李刚就把它要走了,现在也没给你,对不对?
三、情感影响的方法
(一)调控情绪、情感法 (二)激将法 (三)激励法 (四)心理同情法
n 调控情绪情感: 我们到你家,你父亲躺在床上,你母亲流着泪 拉着我们的手让我带话给你,希望你能向政府
n 坦白,争取早日回家团聚。你是独生女,父母 年纪都大了,还有病,难道......
n 心理同情: 我知道今天上午在公园门口发生的这件事不是 偶然的,对方也负有一定责任。
利用同案犯之间的矛盾 某年12
月5日上午10时许,犯罪嫌疑
人李刚(男,25岁,无业,曾因盗窃被判 刑三年),王小梅(女,21岁),在盗窃 现场被群众发现,扭送到派出所。二人拒 不承认有其他罪行。
在李家搜查到金戒指两枚、金项链一 条 及 1000 美 元 、 200 英 镑 等 , 并 在 写 字 台抽屉发现一张男女合影,男的为李刚, 女的写着名字为张晶。
——犯罪嫌疑人主动要求交 代罪行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原则 第一, 因人施教 第二, 分寸适当 第三, 情理交融
四、方法 (一)疏导法 (二)例证法 (三)规劝法:亲属、朋友、领导 (四)利害选择法
利害选择的对象: 1、共同犯罪的从犯、 胁从犯;2、初犯;3、有悔罪立功愿望的。
五、内容 第一,刑事政策教育 (首恶
答:别说了(痛哭)
王随后交代,案件顺利突破,一举破获盗窃案19起,其中大案6起。
问:认出来了吧,我们刚从这位小姐身上拿下来,可它怎么会跑到她 身上呢?
答:(抿紧嘴唇)
问:据我们了解,你很喜欢这条项链,何况它还有纪念意义,可你没 戴多久,李刚就把它要走了,现在也没给你,对不对?
三、情感影响的方法
(一)调控情绪、情感法 (二)激将法 (三)激励法 (四)心理同情法
n 调控情绪情感: 我们到你家,你父亲躺在床上,你母亲流着泪 拉着我们的手让我带话给你,希望你能向政府
n 坦白,争取早日回家团聚。你是独生女,父母 年纪都大了,还有病,难道......
n 心理同情: 我知道今天上午在公园门口发生的这件事不是 偶然的,对方也负有一定责任。
利用同案犯之间的矛盾 某年12
月5日上午10时许,犯罪嫌疑
人李刚(男,25岁,无业,曾因盗窃被判 刑三年),王小梅(女,21岁),在盗窃 现场被群众发现,扭送到派出所。二人拒 不承认有其他罪行。
在李家搜查到金戒指两枚、金项链一 条 及 1000 美 元 、 200 英 镑 等 , 并 在 写 字 台抽屉发现一张男女合影,男的为李刚, 女的写着名字为张晶。
——犯罪嫌疑人主动要求交 代罪行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原则 第一, 因人施教 第二, 分寸适当 第三, 情理交融
四、方法 (一)疏导法 (二)例证法 (三)规劝法:亲属、朋友、领导 (四)利害选择法
利害选择的对象: 1、共同犯罪的从犯、 胁从犯;2、初犯;3、有悔罪立功愿望的。
五、内容 第一,刑事政策教育 (首恶
答:别说了(痛哭)
王随后交代,案件顺利突破,一举破获盗窃案19起,其中大案6起。
讯问策略-迂回渐进——讯问学课件PPT

某某家里谁在经营鱼塘和生意? 答:是她父母,忙不过来时两个姐姐也回来帮忙,或者花 钱请人。 问:李某某今年已经20岁了,为什么没念过书呢? 答:这…… 问:既然村里家长没有特殊原因,不会不让子女去念书, 李某某的两个姐姐也都读完了高中,她家里又不是付不起 学费,李某某呆在家里又帮不上她父母什么忙,那么,李 某某究竟是什么特殊原因没有念书,你不会不知道吧? 答:这……
问:别再抱幻想了!到现在你还执迷不悟。你是个明白人, 知道这样下去的后果吗? 答:我知道,她脑子有点问题。 问:什么问题呢? 答:她从小就傻乎乎的,到现在还数不清手指头,什么事 都做不成,我们那儿的人都知道……
问: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答:因为我和李某某通奸的事。 问:你与李某某发生过几次性关系?分别在什么时间、 点? 答: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去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下午,第 次是11月上旬的一天上午,都是在我家发生的。 问:既然承认和她通奸,你一定和她很熟啦? 答:是的,我们两家房子挨房子,我看着她从小长大 。
问:李某某家有几口人?
答:除父母外,她还有两个姐姐,高中毕业后进城做生 去了。 问:据说,她家经济条件还可以,是吗?
答:是的,她父母承包了生产队的几亩鱼塘.另外还做 小生意,一年收入有五、六千块钱,这种情况在我们村 多的是。
问:你们村经济条件这么好,那么家长一定支持子女上 吧? 答:那当然,就是再穷,也要读到小学毕业。
迂回渐进
就是在案件证据不足或不确切的情 况下,先扫清外围后攻坚,是一种富有 连贯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讯问策略。
一天,一名中年妇女到江油市三台镇派出所报案称: 其邻居胡世林(男,33岁,已婚)在去年年底,多次奸淫 她自幼痴呆的女儿李某某,致使李某某怀孕后流产。公安 机关随即展开侦查,大量间接证据表明胡世林数次利用李 家白天无人看管李某某之机,将李某某诱至胡家厕所内奸 淫。但是,胡世林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经查,胡世林曾因 侮辱妇女被劳动教养二年。
问:别再抱幻想了!到现在你还执迷不悟。你是个明白人, 知道这样下去的后果吗? 答:我知道,她脑子有点问题。 问:什么问题呢? 答:她从小就傻乎乎的,到现在还数不清手指头,什么事 都做不成,我们那儿的人都知道……
问: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答:因为我和李某某通奸的事。 问:你与李某某发生过几次性关系?分别在什么时间、 点? 答: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去年10月上旬的一天下午,第 次是11月上旬的一天上午,都是在我家发生的。 问:既然承认和她通奸,你一定和她很熟啦? 答:是的,我们两家房子挨房子,我看着她从小长大 。
问:李某某家有几口人?
答:除父母外,她还有两个姐姐,高中毕业后进城做生 去了。 问:据说,她家经济条件还可以,是吗?
答:是的,她父母承包了生产队的几亩鱼塘.另外还做 小生意,一年收入有五、六千块钱,这种情况在我们村 多的是。
问:你们村经济条件这么好,那么家长一定支持子女上 吧? 答:那当然,就是再穷,也要读到小学毕业。
迂回渐进
就是在案件证据不足或不确切的情 况下,先扫清外围后攻坚,是一种富有 连贯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讯问策略。
一天,一名中年妇女到江油市三台镇派出所报案称: 其邻居胡世林(男,33岁,已婚)在去年年底,多次奸淫 她自幼痴呆的女儿李某某,致使李某某怀孕后流产。公安 机关随即展开侦查,大量间接证据表明胡世林数次利用李 家白天无人看管李某某之机,将李某某诱至胡家厕所内奸 淫。但是,胡世林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经查,胡世林曾因 侮辱妇女被劳动教养二年。
九步讯问法--警察必学ppt课件

第七步:列出选择问题
3.选择问题的内容及原理 内容:最有效的选择问题是关于实施某行为的动机 和缘由。 原理:如果一个人被允许在承认某种行为时解释自己
这样做的理由,那他就比较容易承认自己的错 误或不当行为。同样,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承认 其行为时有机会说明理由, 那他也就更容易供 认自己的罪行。选择问题及随后的支持声明正
第二步:展述审讯主题
B.非情感型的犯罪嫌疑人——事实分析法 非情感型的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竭力避免情感介
入,用自身意志力对抗审讯人员的耐力,习惯于
怀疑一切向他们提供帮助或寻求他们信任的人。 故对其审讯应借助于常识和理性,而非情感。表 示同情、夸大犯罪事实、指责被害人等审讯主题 都不易促其供述。
第二步:展述审讯主题
1通过说明任何人在相似条件或情况下都有可能干出同样的事来表示对嫌疑人的同情2通过降低对犯罪行为的道德严重程度的评价来减轻嫌疑人的有罪感3为犯罪行为提出一种比已知或推断的更容易在道德上被人接受和不太令人憎恶的动机和原因4通过指责他人表示对嫌疑人的同情第二步
九步讯问法-警察必学
第一步:提出正面指控
1、直接发问,表明其与案件有关 直呼其名,剥夺其心理优势——社会地位高 予以尊重,增加心理接触可能性——社会地 位低 2、观察反应 3、重复开场白内容,进行过渡 4、分析反应
第三步:阻止再次否认
第四步:克服异论障碍
1.停止的手势 2.叫其名字 3.自己所讲话的 重要意义 4.红脸白脸法
1.态度:应表达对异论的赞 同和理解,宛如意料之中, 不应惊讶、恼怒,急于争论
2.异论类型:
第五步:攫取对方注意
1.犯罪嫌疑人此时形成退缩心理机制,内心衡量说实话还 是继续说谎抵抗 2.审讯人员具体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地方的建设干了不少实事。 答:谢谢。 问: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的拥护你,你为老百姓干了不少好
事,组织上是不会忘记的。 答:(有些激动)谢谢你,谢谢你!
问:多少年来你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顾及家庭,没日没夜 的工作,有人说你是工作狂,我想这并不过分,你确实是 事业心很强的人。
答: …可我现在是个罪人。
问:你相信组织上会公正的对待你的“事情”吗? 答:我相信。
问:你是怎么撞倒他的(被撞者乙),你把经过讲一下?
答:我从城里的朋友那里回家,骑着摩托车… …撞过以后 我也没有看,就开车回家了。
问:你撞的小孩多大年龄? 答:我也没注意看,大概十几岁。 问:穿的什么衣服? 答:上身穿的白衣服,下身没注意。 问:对这起交通肇事你打算怎么办? 答:我愿意接受处罚,不知道那小孩伤的重不重? 问:关键不是那小孩伤得重不重(实际已经死亡),而是你
第六节 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六大限制的困境 趋利避害的交换条件 意识经验的习惯反应
“人格”道德系数的满足 “需要”的基本属性
讯问笔录节选:
问:姓名、年龄、职业… … 答: … … 问:驾驶证号码? 答: … … 问:你在七月二十五日下午骑车撞到了人,为什么逃跑? 答:(声音降低,语速减慢)我没有撞人、没有逃跑… 问:我现在就问你为什么逃跑? 答:(不语) 问:说!为什么逃跑? 答:(不语) 问:你以为你能跑掉吗? 答:我也不是为了跑,我是怕他家里来人打我。
的认罪态度… 答:我一定争取好的态度。
笔录节选:
问: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找你到这里来吗? 答:不知道。
问:你应该知道,你不到知道而且你还非常清楚!因为这不 仅仅是你们弟兄俩的事情,我们现在不需要你说别的,只 要你说说你和你弟弟去年都干过哪些事情!包括经济关系!
答:(不语) 问:讲 ! 答:… 问:讲! 答:你们说的是不是我弟弟买黄金的事情? 问:你自己说! 答:我跟我弟弟做过几次黄金的生意…
问:我想在很多事情上,你是被动的,你并不是一个贪财的 人,你主要是重情面,讲义气。人家敬你一尺,你要敬人 一丈,是情字害了你。
答:点头(默认)。 问: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告诉我们。 答:我相信组织,相信检察机关。
情感
调整 品质
利益
需要
审托 比对
协调 理论
反向 挤兑
答:我晚上回家的时候遇到他,他告诉我十字路口那出了一 起车祸。
问:你在超市门口问修车老板时间的时候,是在车祸发生之 前还是在车祸发生之后?
答:是在车祸发生之后。 问:车祸是什么时间发生的? 答:我不知道。
问:你既然不知道车祸发生的时间,怎么知道你问修车老板 时间的时候,是在车祸发生以后呢?
答:(不语)
答:将来还不是给儿子用吗。
问:你不是说钱是你儿子的吗?根本就不存在是你给的问题。 我们不想看到你把责任推到儿子身上,你儿子可没义务替 你承担责任,更不希望你去影响你儿子的前途。(让他联 想到推给儿子的后果,堵其退路)
答:那些存款是我的,不是我儿子的。
笔录节选:
问:你是某市长?
答: …(双眼渐渐为平视) 问:我很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你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
问:你银行里存款可不是这个数字、
答:那是我家里原来的存款。
问:你的银行存款是多少你清楚,我们也清楚,具体的数额 你就不用说了。(强化联想)我只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 么不集中在一家银行存储?(试探银行存款的方向以及有 多少存款的银行)
答:主要是为了方便,走到哪里就存到哪里了。
问: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用?
笔录节选:
问:现在银行都实名存款了,你现在有多少存款,你自己说 吧?(联想到银行存款被发现了)
答:…那些钱是我儿子的。 问:你儿子怎么会有那么多钱? 答:他在北京工资比较高,有时还能赚到外快。(把退路选
在儿子身上) 问:你儿子才参加工作不久,能有那么多钱?能有那么多合
法的外快吗?这么说你儿子受贿了? 答:不是… 问:钱是怎么到你手里的? 答:钱是我儿子从北京带回来的。 问:你儿子一共带回来多少钱? 答:有几十万吧。
导慌
心理
限制 矛盾
测谎
特情 证明
笔录节选:
问:星期六下午四时你在什么地方? 答:我在一家超市的门口。 问:你是怎么知道当时的时间就是四点钟的?
答:我是问超市门口的一个修理自行车的老板“现在几点钟 了”,他告诉我是四点钟。
问:那天下午在那条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你知道吗? 答:我知道。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答:我是听别人说的。 问:谁跟你说的? 答:我们家邻居。 问:在什么地方说的?怎么说的?
事,组织上是不会忘记的。 答:(有些激动)谢谢你,谢谢你!
问:多少年来你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顾及家庭,没日没夜 的工作,有人说你是工作狂,我想这并不过分,你确实是 事业心很强的人。
答: …可我现在是个罪人。
问:你相信组织上会公正的对待你的“事情”吗? 答:我相信。
问:你是怎么撞倒他的(被撞者乙),你把经过讲一下?
答:我从城里的朋友那里回家,骑着摩托车… …撞过以后 我也没有看,就开车回家了。
问:你撞的小孩多大年龄? 答:我也没注意看,大概十几岁。 问:穿的什么衣服? 答:上身穿的白衣服,下身没注意。 问:对这起交通肇事你打算怎么办? 答:我愿意接受处罚,不知道那小孩伤的重不重? 问:关键不是那小孩伤得重不重(实际已经死亡),而是你
第六节 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六大限制的困境 趋利避害的交换条件 意识经验的习惯反应
“人格”道德系数的满足 “需要”的基本属性
讯问笔录节选:
问:姓名、年龄、职业… … 答: … … 问:驾驶证号码? 答: … … 问:你在七月二十五日下午骑车撞到了人,为什么逃跑? 答:(声音降低,语速减慢)我没有撞人、没有逃跑… 问:我现在就问你为什么逃跑? 答:(不语) 问:说!为什么逃跑? 答:(不语) 问:你以为你能跑掉吗? 答:我也不是为了跑,我是怕他家里来人打我。
的认罪态度… 答:我一定争取好的态度。
笔录节选:
问: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找你到这里来吗? 答:不知道。
问:你应该知道,你不到知道而且你还非常清楚!因为这不 仅仅是你们弟兄俩的事情,我们现在不需要你说别的,只 要你说说你和你弟弟去年都干过哪些事情!包括经济关系!
答:(不语) 问:讲 ! 答:… 问:讲! 答:你们说的是不是我弟弟买黄金的事情? 问:你自己说! 答:我跟我弟弟做过几次黄金的生意…
问:我想在很多事情上,你是被动的,你并不是一个贪财的 人,你主要是重情面,讲义气。人家敬你一尺,你要敬人 一丈,是情字害了你。
答:点头(默认)。 问: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告诉我们。 答:我相信组织,相信检察机关。
情感
调整 品质
利益
需要
审托 比对
协调 理论
反向 挤兑
答:我晚上回家的时候遇到他,他告诉我十字路口那出了一 起车祸。
问:你在超市门口问修车老板时间的时候,是在车祸发生之 前还是在车祸发生之后?
答:是在车祸发生之后。 问:车祸是什么时间发生的? 答:我不知道。
问:你既然不知道车祸发生的时间,怎么知道你问修车老板 时间的时候,是在车祸发生以后呢?
答:(不语)
答:将来还不是给儿子用吗。
问:你不是说钱是你儿子的吗?根本就不存在是你给的问题。 我们不想看到你把责任推到儿子身上,你儿子可没义务替 你承担责任,更不希望你去影响你儿子的前途。(让他联 想到推给儿子的后果,堵其退路)
答:那些存款是我的,不是我儿子的。
笔录节选:
问:你是某市长?
答: …(双眼渐渐为平视) 问:我很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你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
问:你银行里存款可不是这个数字、
答:那是我家里原来的存款。
问:你的银行存款是多少你清楚,我们也清楚,具体的数额 你就不用说了。(强化联想)我只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 么不集中在一家银行存储?(试探银行存款的方向以及有 多少存款的银行)
答:主要是为了方便,走到哪里就存到哪里了。
问: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用?
笔录节选:
问:现在银行都实名存款了,你现在有多少存款,你自己说 吧?(联想到银行存款被发现了)
答:…那些钱是我儿子的。 问:你儿子怎么会有那么多钱? 答:他在北京工资比较高,有时还能赚到外快。(把退路选
在儿子身上) 问:你儿子才参加工作不久,能有那么多钱?能有那么多合
法的外快吗?这么说你儿子受贿了? 答:不是… 问:钱是怎么到你手里的? 答:钱是我儿子从北京带回来的。 问:你儿子一共带回来多少钱? 答:有几十万吧。
导慌
心理
限制 矛盾
测谎
特情 证明
笔录节选:
问:星期六下午四时你在什么地方? 答:我在一家超市的门口。 问:你是怎么知道当时的时间就是四点钟的?
答:我是问超市门口的一个修理自行车的老板“现在几点钟 了”,他告诉我是四点钟。
问:那天下午在那条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你知道吗? 答:我知道。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答:我是听别人说的。 问:谁跟你说的? 答:我们家邻居。 问:在什么地方说的?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