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研究_金树权

合集下载

几种生态浮床常用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研究

几种生态浮床常用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研究

几种生态浮床常用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研究茅孝仁;周金波【摘要】选取大聚藻、美人蕉、黄菖蒲和鸢尾等4种生态浮床常用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室内静水条件对其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生植物净增生物量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313.8~1214.1g·m-2,净增生物最高的大聚藻是最低黄菖蒲的3.87倍;不同水生植物的氮磷含量差异较小,4种水生植物的含氮量为16.0~26.4mg·g-1,植株含磷量为1.4~2.4mg·g-1;不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相差较大,4种水生植物的水质氮去除率为38.6%~89.9%,水质磷去除率为29.3%~75.3%.大聚藻和美人蕉可作为优选的生态浮床水生植物,黄菖蒲和鸢尾由于其较强的耐寒性可进行组配使用.【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3页(P157-159)【关键词】生态浮床;水生植物;水质净化【作者】茅孝仁;周金波【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天元镇农办,浙江慈溪,315325;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2近年来,浙江省的农村地区河道呈现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的趋势,而河道水体中过高的氮、磷浓度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1]。

生态浮床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毛竹、泡沫等材料为载体建立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是目前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之一[2]。

水生植物不但能直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而且能输送氧气到根区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污染物降解创造适宜条件,水生植物的选择是生态浮床技术的关键。

本研究选取大聚藻、美人蕉、黄菖蒲和鸢尾等4种生态浮床常用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静水条件下通过植物生物量、植株氮磷含量、水质氮磷降解率等多方面研究明确生态浮床常用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

五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五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五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刘旭富;石青【期刊名称】《北方园艺》【年(卷),期】2012(000)022【摘要】以荷花、睡莲、水葱、千屈菜、凤眼莲5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为试验对象,研究了5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对水体中总磷、总氮和氨氮的吸附能力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5种水生植物对总氮的吸收能力,前5d内荷花的除氮最高,清除率达到了27.0%,而睡莲最低,只有6.7%;第10天时,5种植物对总氮的清除率有了明显差异,凤眼莲的增幅最大,清除率达到了49.9%,其次是睡莲,达到了36.7%,其它3种植物对总氮清除变化不明显;第25天时,5种植物的清除总氮速度基本稳定,这5种水生植物对总氮清除能力为:凤眼莲>睡莲>水葱>荷花>千屈菜;5种水生植物对总磷的清除能力上,都是随时间的延长清除率越高.凤艰莲、睡莲、水葱、千屈菜、荷花30 d内,水体的总磷去除率达97.9%、93.8%、89.9%、81.6%和79.6%.因此清除总磷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千屈菜>水葱>凤眼莲>睡莲>荷花.【总页数】3页(P54-56)【作者】刘旭富;石青【作者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2【相关文献】1.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的研究 [J], 杨立红;卓丽环2.5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研究 [J], 田琦;王沛芳;欧阳萍;王超;张文明3.3种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能力比较 [J], 陈敏;崔大方;黄平;袁素芬4.五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的净化能力研究 [J], 薛晟岩5.富营养化水体中芦苇和菖蒲浮床氮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J], 邓志强;李旭辉;阎百兴;张燕;吕兑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挺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中的应用进展

挺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中的应用进展

黄晓晨,于金山,王晓奕,等.挺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南农业科技,2024,45(2):144-151.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中国60.0%以上的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重视的水环境问题[1]。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异常繁殖,使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大幅下降,从而导致水中生物大量死亡[2]。

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3]。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成本高、时效短,对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潜在威胁,因此,简单易行、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生物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4]。

生物方法中的植物修复法不仅可以净化水体,还具备经济性、易操作、效果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固定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挺水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挺水植物通过根茎叶结构,在水面形成过滤层,同时与浮游藻类竞争水体环境,抑制藻类生长,从而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挺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方面的效果开展了大量研究。

生物修复法在水环境修复中越来越受重视,挺水植物作为修复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实践,对水体中氮、磷的富集和转移效果明显,对重金属的富集和有机物的净化也起到重要作用。

本研究通过归纳和总结典型水污染修复中挺水植物的净化作用和净化机制,分析挺水植物的净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旨在验证挺水植物在水质净化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建议结合生物化学地球循环与相关微生物协同作用,对挺水植物水体净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1挺水植物基本特征水生植物是指能够长期在水中正常生活并顺利繁殖下一代的植物,这类植物对水的依赖性较大,具有分布广、生长速度快、病害少等特点。

根据水生生物的生态习性,一般可将其分为4类,即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6]。

12种水生植物对氨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研究

12种水生植物对氨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研究

12种水生植物对氨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研究作者:陈巧玲林晓葱宫本涛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19年第01期摘要:为筛选适用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水生植物,以梭鱼草、花叶芦竹、水罂粟等12种水生植物为试验材料,在模拟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水培生长试验,通过对氨氮及总磷等富营养化指标的测定,研究12种水生植物对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萍草的生长状况较弱,花叶芦竹的适应期较长,而其他10种水生植物生长状况较好。

粉绿狐尾藻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氨氮及磷的能力最为突出,梭鱼草次之;水生美人蕉适应能力最好且最快发挥去除氨氮及总磷的水质净化作用。

综合条件粉绿狐尾藻、梭鱼草、水生美人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较好。

关键词:水生植物;氨氮;总磷;净化DOI: 10.13651/ki.fjnykj.2019.01.012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the aquatic plants suitable for controlling eutrophication of water body, 12 aquatic plants, such as Pontederia cordata, 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 and Hydrocleys nymphoides,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carry out hydroponic growth experiments in simulated eutrophic water body. The purification effect of 12 aquatic plants in simulated eutrophic water body was studied by measuring the eutrophication indexes such as ammonium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eutrophic water, the growth of duckweed was weak, the adaptation period of Phyllostachys mosaica was longer, and the growth of other 10 aquatic plants was better. The removal of ammonium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eutrophic water by Foxtail verticillata is the most prominent, followed by Barracuda spp. The aquatic Canna has the best adaptability and can play the role of removing ammonium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at the first time. Analysising comprehensively, the purification effect of Myriophyllum aquaticum, Pontederia cordata and aquatic Canna glauca on purifying eutrophic water body is better.Key words: Aquatic plants; ammonia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purification富營养化是当今自然湖泊和人工景观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是由于营养物质的增加,使得藻类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整个水体生态平衡改变的一种水体污染现象。

几种水生植物净化城市污水能力比较研究

几种水生植物净化城市污水能力比较研究

几种水生植物净化城市污水能力比较研究张志敏;朱祥;丁新泉;王锐【摘要】为了给选择优良净化城市污水植物提供依据,采用城市污水模拟和盆栽试验,对玉带草、千屈菜、菖蒲、石菖蒲、黄花鸢尾、香蒲、水芹、水葫芦等8种常见水生植物净化城市污水TN、TP、BOD5、COD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为,供试8种永生植物后第5~20 d,TN的去除率为(54.45士1.62)%~(95.45土1.47)%,在第20 d,TN去除率黄花鸢尾最高,石菖蒲次之,它们显著高于其他6种植物(P<0.05);TP去除率为(50.24±1.87)%~(96.27±2.46)%,在第20 d黄花鸢尾最高,水芹和石菖蒲较高,它们显著高于其他5种植物(P<0.05);COD去除率为(59.34±1.37)%~(93.27±2.36)%,黄花鸢尾最高,玉带草最低,8种植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BOD5去除率为(64.48±1.16)%~(92.98±1.23)%,水芹最高,黄花鸢尾、石菖蒲次之,它们3个显著高于其它5种植物(P<0.05);试验期内,每种水生植物对每种污染物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应优先选用黄花鸢尾、石菖蒲.【期刊名称】《陕西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5页(P5-9)【关键词】水生植物;栽植;城市污水;净化;功效【作者】张志敏;朱祥;丁新泉;王锐【作者单位】铜仁学院;铜仁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办公室,贵州铜仁5543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铜仁学院;铜仁学院;铜仁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办公室,贵州铜仁55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9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加剧,城市废水排放量与日俱增,而由于污水处理设备及环境保护设施不健全,大量城市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甚至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体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增加[1-2],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

[ 1 5 ] 张衡锋 , 汤庚 国. 黄秆乌哺鸡竹 出笋退笋规律研究 [ J ] . 安徽农业
科学 , 2 0 1 0 , 3 8 ( 3 6 ) : 9 2 1 - 9 2 2 . [ 1 6 ] 郑蓉, 郑维鹏 , 黄勇, 等. 不 同地 理种 源的麻 竹笋 一 幼竹生 长规律 的研究[ J ] . 竹子研究汇刊 , 2 0 0 4, 2 3 ( 4) : 1 7 — 2 4 . [ 1 7 ] 吕大勇 , 俞珊, 黄甫昭, 等. 寿竹 出笋 及竹 笋一幼竹 高 生 长规律 [ J ] . 林业科技 开发 , 2 0 1 2 , 2 6 ( 1 ) : 7 6 - 7 8 .
南林业科技 , 1 9 7 9, 2 3 ( 5) : 2 4 — 2 7 .
[ 1 3 ] 董文渊. 竹类无性系种群 生态学研 究现状 及其应 用前 景 [ J ] . 林
业科学研究 , 2 0 0 2, 1 5 ( 2 ): 2 3 5 4 1 .
( 责任编辑
¨ t l l I t r。 …… …I I I i ¨ h ¨ I I I I t r。 ‘ …… ・ ¨ ‘ ‘ 。 ¨・ 。 … ・ ・ …… 。 …¨ ¨・ ’ l l ¨ _ . … ……¨ 。 … ・’ “ …¨ …
L I U Ya n,W AN Fu・ X U,W ANG Ha n - qi
Ab s t r a c t : Hy d r o p o n i c e x p e r i me n t s w e r e d e s i g n e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r e mo v a l e f e c t o n n i t r o g e n a n d p h o s p h o r u s i n e u t r o p h i c wa t e r

6种观赏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研究

6种观赏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研究

6种观赏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研究摘要在富营养化水体中,以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水生鸢尾(Iris pseudoacorus)、铜钱草(Hydrocoty le vulgaris)、美人蕉(Canna indica)和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cv.Aureo-ma)6种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花卉植物作为试验材料,跟踪水体TN、TP、COD、EC变化,研究水上栽培花卉对污水水体的净化效果。

结果表明:混合栽培各种花卉对水体净化作用明显,60 d后TN、TP、COD、EC降低率分别为88.0%、84.0%、73.0%、40.2%;比较各植物单位面积中的N、P、K吸收量,N吸收量最大的是石菖蒲,P吸收量最大的是旱伞草,K吸收量最大的是水生鸢尾。

综合各因素,表明旱伞草、石菖蒲、铜钱草和美人蕉是较好的净化植物,对污水水体的净化作用较明显,可进行合理利用。

关键词富营养化;花卉植物;净化作用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许多河流、湖泊及景观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调查,我国近90%以上湖泊处于营养及富营养状态。

与此同时,全国93%的公园水体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黑臭及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严重[1]。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环境难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先后对其进行大量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总体来说,水体净化技术有以下几种:物理净化法、化学净化法、生物净化法、自然净化法,其中生物净化法是利用生物对污染物的氧化、分解、吸收、吸附等能力,通过人工创造有利于生物生长的环境,使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净化污染物,包括微生物净化及水生植物净化技术,是最环保而持久有效的净化技术[2]。

利用植物特别是水生植物及喜水的陆生植物的根系微生物分解有机化学物质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氮、磷和部分重金属及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功能[3]。

7 种典型挺水植物净化生活 污水中氮磷的研究

7 种典型挺水植物净化生活 污水中氮磷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33(3):0616-0621http://xuebao.jxau.edu.cn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E-mail:ndxb7775@sina.com7种典型挺水植物净化生活污水中氮磷的研究杨林1,伍斌2,赖发英1*,张俊3,高勇生1(1.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省南昌县环保局,江西南昌330200;3.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摘要:挺水植物是构建人工湿地植被系统的主要植物类型,选取7种典型的具有一定景观效应和经济价值的挺水植物,初步研究它们对生活污水中的氮磷降解特性以及氮磷积累及其分布状况。

结果表明:美人蕉、黄菖蒲、香根草、薏苡都表现出较强的氮磷降解能力,生活污水中总氮磷的去除率与湿地植物氮磷的积累量成线性相关(P<0.05),各植物间以及其自身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物量(鲜质量)差异显著(P<0.05),对氮磷的降解与水力停留时间成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说明它们有较为稳定的氮磷吸收能力。

通过收割可以去除整个植株总氮和总磷含量的60% 80%。

关键词:人工湿地;挺水植物;生命周期;氮磷中图分类号:X1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286(2011)03-0616-06Studies on Seven Typical Emerging Plants Absorbing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YANG Lin1,WU Bin2,LAI Fa-ying1*,ZHANG Jun3,GAO Yong-sheng1(1.College of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AU,Nanchang330045,China;2.Nanchang Coun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Nanchang330200,China;3.College of Nanchang Business,JAU,Nan-chang330045,China)Abstract:Emerging plants are the main types of plants for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vegetation system.In this test,seven typical emerging plants which have a certain landscape effect and economic value are selected to study their degradation,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ckbone for the promotion of constructed wetlands.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Cannaindica,Irispseudacorus,Vetiveriazizanoides and Schoenoplectuslacustris all have a strong degradation abilit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and their degrad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has a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HRT after a period of adaptation to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larger than0.9.These indicate that they have a stable absorp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The total plant uptak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ccounts for60%to80%of the overall nutrient removal in constructed wet-lands.Key words:wetlands;emerging plant;life cycle;nitrogen and phosphorus收稿日期:2011-12-08修回日期:2011-03-24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6B04)作者简介:杨林(1982—),男,硕士生,主要从事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研究,E-mail:yanglin5201234@163.com;*通讯作者:赖发英,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E-mail:laifyjx@126.co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8):1571-1575JournalofAgro-EnvironmentScience

摘要:选取10种水生植物水罂粟、黄花水龙、大聚藻、香菇草、水芹、大薸、凤眼莲、美人蕉、黄菖蒲和鸢尾等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对其吸收氮、磷和净化水质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水生植物的净增生物量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109.9~1511.1g·m-2,其中香菇草净增生物量最高,是黄花水龙(最低)的13.7倍;(2)不同水生植物的氮、磷含量差异较小,其氮、磷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3.67~26.38mg·g-1和1.16~3.50mg·g-1;(3)不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差异较大,10种水生植物的水质氮、磷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6.3%~91.8%和23.2%~94.0%,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贡献率分别占水质氮、磷去除率的46.3%~77.0%和54.3%~92.7%。水体氮、磷去除率与水生植物净增生物量存在较高相关性,而与植株氮、磷含量不存在相关性,因而氮、磷吸收量而不是植株氮、磷含量应作为水生植物筛选的一个重要指标。关键词:水生植物;氮、磷吸收;水质净化中图分类号:X1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043(2010)08-1571-05

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金树权1,周金波1,朱晓丽2,姚永如3,蔡国成3,陈若霞1

(1.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40;2.宁波市农村水利管理处,浙江宁波315000;3.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农办,浙江宁波315100)

ComparisonofNitrogenandPhosphorusUptakeandWaterPurificationAbilityofTenAquaticMacrophytesJINShu-quan1,ZHOUJin-bo1,ZHUXiao-li2,YAOYong-ru3,CAIGuo-cheng3,CHENRuo-xia1

(1.EcologyandEnvironmentInstitute,Ningbo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Ningbo315040,China;2.NingboRuralWaterManagementDivision,Ningbo315000,China;3.AgricultureOfficeofXiayingStreet,YinzhouDistract,NingboCity,Ningbo315100,China)

Abstract:Tenaquaticmacrophytesuptakeofnitrogen(N)andphosphorus(P)andtheirwaterpurificationcapacitywereinvestigatedinhy-drostaticconditionsfrommiddleFebruary2009tomiddleJune2009,includingHydrocleysnymphoides,Jussiaearepens,Myriophyllumaquaticum,Hydrocotylevulgaris,Oenanthejavanica,Pistiastratiotes,Eichhorniacrassipes,Cannaindica,Irispseudacorus,Iristectorum.Resultsshowedthat(1)thenetaccumulatedbiomassstronglychangedfrom109.9g·m-2to1511.1g·m-2amongdifferentaquaticmacro-phytes,withthehighestbiomassofHydrocotylevulgarisandthelowestofJussiaearepens;(2)therewaslittledifferenceinNandPconcen-trationamongdifferentaquaticmacrophytes,withtherangeofNandPcontents13.67~26.38mg·g-1and1.16~3.50mg·g-1,respectively;(3)

therewasgreaterdifferenceinthewaterpurificationabilityamongthseetenaquaticmacrophytes,withtherangeofNandPremovalefficien-cy36.3%~91.8%and23.2%~94.0%,respectively.TheuptakeofNandPandtheiraccumulationinmacrophyteswerethemainmechanismforthewaterpurification,whichaccountedfor46.3%~77.0%and54.3%~92.7%ofthenitrogenandphosphorusremovalefficiency.NandPremovalefficiencyinwaterbodywas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plantnetaccumulatedbiomass,butnotwithNandPconcentrationinmacrophytes,thusNandPabsorptioninstendofNandPconcentrationshouldbeanimportantindexforaquaticmacrophyteschoosing.Keywords:aquaticmacrophyte;nitogenandphosphorusuptake;waterpurification

收稿日期:2010-02-01基金项目: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择优委托项目(2008C50019);宁波市鄞州区科技攻关项目(鄞科2009-99);宁波市科技局一般攻关项目(2010C10009)作者简介:金树权(1981—),男,浙江嵊州人,博士,主要从事农村生态环境研究。E-mail:jinshuq@126.com通讯作者:陈若霞E-mail:crx900@163.com

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江河、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重要水环境问题之一,而水体中过高的氮、磷浓度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1-3]。控制和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工程有很多,如人工湿地[4-6]、植物缓冲带[7-8]、生态浮(床)岛[9-10]等,在这些生态工程中水生植物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生植物不但能直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而且能输送氧气到根区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污染物降解创造适宜条件[11]。不同

的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氮、磷吸收能力,这就使得不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大部分研究侧重于人工湿地系统、植物浮床系统的水质净化能力分析和系统中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能力研究[4-5,10],在室内控制条件下也有一定的相关研究[10,12],但是很少有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同时比2010年8月

较研究包括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以及水生植物氮、磷吸收和其他作用在水质氮、磷降解中的作用贡献率。本研究选取浮叶、浮水和挺水3种类型10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静水条件下通过植物生物量,植株氮、磷含量,水质氮、磷降解率等多方面分析对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水生植物在生态工程中的选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研究概况本试验在宁波市农业高新技术实验园区大棚内进行,选用长×宽×高为70cm×60cm×50cm的塑料桶进行盆栽试验。首先在塑料桶底部铺设20~30cm的细黄沙供水生植物扎根,试验用水为农田沟渠水加入(NH4)2SO4和KH2PO4配制而成的富营养化水,根据预备试验结果,考虑到水生植物氮、磷降解能力的差异和实验误差等问题,不同水生植物的试验桶加入的氮、磷有所差异,各桶的总氮(TN)16.0~110.51mg·L-1,总磷(TP)2.49~9.03mg·L-1。试验共选择不同类型的10种水生植物进行对比试验,包括浮叶植物:水罂粟(Hy-drocleysnymphoides)、黄花水龙(Jussiaearepens);浮水植物:大薸(Pistiastratiotes)、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挺水植物:大聚藻(Myriophyllumaquaticum)、香菇草(Hydrocotylevulgaris)、水芹(Oenanthejavanica)、美人蕉(Cannaindica)、黄菖蒲(Irispseudacorus)、鸢尾(Iristectorum)。每种水生植物设3个重复另外设3个无水生植物的空白对照,共计33个试验水桶。在2008年9月将供试植物移入桶内进行培养和越冬,从2009年2月中旬开始试验。1.2分析方法植物生物量测定:在2009年2月和6月中旬测定水生植物起始和终止的生物量,两者差值为水生植物净增生物量。根据水生植物的特点分两种方法进行生物量测定,植株较明显的水生植物选取各桶高、中、矮3株具有代表性的植株并统计各桶相应植物株数,植株不明显的水生植物利用20cm×20cm的铁丝框框定范围后进行采样。植物采样后送至实验室用自来水洗去残留物,然后放置在阴凉处晾干表面残留水分,将茎叶部和根部分开称量湿重,之后将其在80℃烘箱中烘至恒重后称量干重,最后把结果换算成单位面积植物干重。将烘干后的植物样品用碾磨机粉碎,过0.25mm筛后保存,用于测定植株氮、磷含量。水质和植株总氮总磷测定:在2009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研究期间每月取样测定水质总氮、总磷,因取样、植物吸收和蒸发损失水分用蒸馏水进行补充,水质TN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1989),TP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

1989)测定[13]。植株氮、磷含量在2009年2月中旬和6月中旬各测定1次,预处理好的植物样品采用浓硫酸-过氧化氢法消解,其后植株TN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1989),植株TP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1989)测定。为明确10种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以及水生植物氮、磷吸收在水质净化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在测定植物生物量、植株氮、磷含量、水质氮、磷浓度的基础上进行水体氮、磷去除率η1、水生植物氮、磷吸收

贡献率η2以及其他作用氮、磷降解贡献率η3的计算,计算如公式(1)、(2)、(3)所示。η1=(C1Q1-C2Q2)/C1Q1×1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