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外科手术实验方案

合集下载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伦理与使用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伦理与使用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伦理与使用委员会
实验动物研究伦理审查批件
(Hale Waihona Puke 目申请用)批号()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基础临床药物其它
申请项目来源
经费
学院/研究所/中心
研究部门
项目负责人
职称
项目负责人的担保书:
本人保证本人及所有参与本项目研究的实验人员将严格遵循《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伦理与使用委员会章程》,自觉遵守实验动物的福利伦理原则,随时接受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伦理与使用委员会(IACUC)的监督与检查,如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接受处罚。
项目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审批意见: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伦理与使用委员会(IACUC)主要负责人批准并签名:
主任/委员(签名):
(盖章)
年月日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研究计划(Animal Protocol)(201703试行版)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研究计划(Animal Protocol)(201703试行版)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研究计划(Animal Protocol)(201703试行版)提交说明:A.本研究计划从动物伦理学角度出发,依实验动物使用的减少、替代、优化的3R原则进行填写。

B.在开展动物实验前,由PI将本计划书电子版E-mail至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伦理与使用委员会(IACUC)工作邮箱(iacuc@)。

C.由IACUC主任指定人员进行格式审查,符合要求后,递交给IACUC进行审核,审核意见汇总反馈给申请者,根据意见修改后重新提交,IACUC再次审核,通过后给予编号,才能开展实验。

D.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为本月提交截止期限。

审核意见反馈时间一般为每月提交截止期限后20个工作日。

E.研究计划被批准后,上交PI签字的纸质版到IACUC,批准日期为评审日期。

1 基本资料:初审复审如果是复审,请填写已有的研究计划号SS存活手术MSS多项存活手术FFR食物和饮水控制PR过长时间限定HAU危险试剂使用NCA非集中化的饲养和/或手术区域(如课题组实验室)操作手术2 动物需求及购买:一年三年体外动物研究在体动物研究繁殖类动物研究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购买,实验负责人将动物合格证复印保存。

自行联系购买,动物合格证复印件提交实验动物中心留存。

实验动物中心联系供应商提供运输措施,应使用专用的运输车辆,具有温湿度调控系统。

实验动物中心之间短途运送动物,应使用专用笼盒,保证短时内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特殊要求,请说明3 研究目的及实验设计3.1以一般非生物医学学识背景人员为对象,简述本研究目的及对人类或动物健康或科学的贡献(300-500字)3.3使用动物理由1)请说明使用实验动物的必要性(考虑使用离体器官制品、细胞或组织培养物或计算机模拟等代用方法的可行性或研究过程非常复杂,无法在体外单一系统来复制和研究相关内容。

采用非活体动物进行研究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以达到研究目的。

其他原因2)请说明动物种类的选择、动物模型的科学性所选动物是完成该项目研究的最低等生物。

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刺激参数的选择

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刺激参数的选择

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刺激参数的选择梁婷;范明;马兰茗;隋晓红【摘要】目的探讨脉络膜上腔电刺激参数优化的组合方式,指导实际应用中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刺激方案的选择.方法将带有不同尺寸刺激点(50μm、150 μm、350μm、500μm)的薄膜电极植入白兔脉络膜上腔,进行跨视网膜电刺激,于动物的视觉皮层硬脑膜外记录电诱发电位(electrical evoked potential,EEP).实验中采用的刺激脉冲波形为先负后正或先正后负的双相脉冲,脉冲宽度分别为0.25 ms、0.50 ms、0.75 ms和1.00 ms,刺激频率为1 Hz、2 Hz和4 Hz.结果实验中无论采用哪种尺寸的电极进行刺激,整体上诱发EEP所需的阈电流均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刺激频率从1 Hz增加到4 Hz时,阈电流增加的幅度在短脉冲宽度(0.25 ms)刺激时为77%(500 μm电极)和170%(150μm 电极);在长脉冲宽度(1.0 ms)刺激时,增加的幅度较低,约为38%(500 μm电极)和131%(150 μm电极).与此同时先负后正的刺激脉冲所需的阈电流总是低于先正后负的刺激脉冲所需的阈电流.结论由于采用大尺寸的电极伴以长脉冲宽度刺激时,诱发EEP所需的阈电流强度随刺激频率增加的幅度较小,此外先负后正的刺激脉冲所需的阈电流也相对较低,因此这些都将成为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未来应用中优先选择的刺激方案.【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4(034)002【总页数】4页(P127-130)【关键词】电刺激;电极;脉络膜上腔;阈电流;视觉假体【作者】梁婷;范明;马兰茗;隋晓红【作者单位】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外科;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200240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激光与光子医学生物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脉络膜上腔跨视网膜电刺激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视网膜视觉假体,相比之前的两种视网膜视觉假体(视网膜上视觉假体和视网膜下视觉假体)来讲,该假体具有很多优势,如:避免了电极与视网膜直接接触带来的损伤,电极容易在体内长期固定等等。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研究计划(AnimalProtocol)(201901版)》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研究计划(AnimalProtocol)(201901版)》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研究计划(Animal Protocol)(201601版)1)本研究计划是从动物伦理学角度出发,依实验动物使用的减少、替代、优化的3R原则进行填写。

2)在开展动物实验前,请首先将本计划书电子版e-mail至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伦理与使用委员会(IACUC)工作邮箱(iacuc@)。

3)接收后将由IACUC主任指定人员进行格式审查,符合要求后,递交给IACUC委员会成员进行审核,审核意见经汇总并由IACUC工作邮箱反馈给申请者。

4)每月的最后一天为本月提交截止期限。

审核意见反馈时间一般为每月提交截止期限后20个工作日。

5)研究计划被批准后,经PI签字后正式生效。

请课题组递交一式一份纸质版到动物中心204房间,由IACUC主任审核签字,确认研究计划编号,开始订购动物。

1基本资料:□初审□复审;如果是复审,请填写已有的研究计划号()请列出本研究计划中所有动物实验操作人员:注:上岗证编号:可为上海市或我动物中心颁发的上岗证职责可为:课题设计、主要操作、辅助操作、手术操作、实验动物管理等,要求尽量细化。

2 动物需求及购买2.1 动物研究需要:□一年□两年□三年2.2 实验类型:□体外动物研究□在体动物研究□繁殖类动物研究2.3 动物购买:所有动物委托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购买,实验负责人将动物合格证复印保存。

2.4 动物需求信息:2.4.1现有动物2.4.2需购买动物2.5 动物运输:动物运输必须符合实验动物中心的规定。

如实验动物中心之间运送动物,描述运输方法及注意事项。

□请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代为联系动物提供方及运输措施。

具体应使用专用的实验动物运输车,具有温湿度调控系统。

由运输商提供运输措施。

□特殊要求,请说明:3 研究目的及实验设计3.1 研究目的:3.2 动物实验计划设计背景及您查阅文献的结果:(请附2个或以上查询数据库、参考文献)3.3 使用动物理由:3.4 动物实验步骤:请详细描述动物实验步骤,提供的内容需校实验动物伦理与使用委员会(IACUC)了解动物实验从开始至结束的所有过程;请明确每只动物是如何使用的,动物使用总量应与2.4项动物数量相符。

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一

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一
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一
contents
目录
• 实验准备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01 实验准备
实验目的
掌握动物保定和麻醉技术
熟悉手术器械和操作步骤
通过实验,学生应能够掌握动物保定和麻 醉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为后续的手术操作 打下基础。
学生应了解并熟悉手术中所需的各种器械 及其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手术操作步骤 和技巧。
加强实践操作训练
建议多进行模拟手术训练,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速度。
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建议加强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解剖学、生理学等。
合理安排实验时间
建议提前通知实验安排,以便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和讨论。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总结词
关于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一的理论基础
详细描述
该文献详细介绍了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一的基本概念、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为实验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指导。
手术过程
手术切口设计
根据手术需要,设计合理的手术切口,确保 手术操作方便。
手术操作
按照手术要求进行操作,如切除病变组织、 缝钳等器械,分离手术区域 的组织,暴露手术部位。
止血与缝合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止血,并在手术后对伤口 进行缝合。
手术后护理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实验动物的术后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02 实验步骤
手术前准备
实验动物选择
选择健康的实验动物,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器械准备
准备手术刀、止血钳、缝合线等手术器械, 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实验场地消毒
对手术场地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手术过程 中感染。

大鼠耳蜗中三磷酸腺苷表达及来源的初步研究

大鼠耳蜗中三磷酸腺苷表达及来源的初步研究

大鼠耳蜗中三磷酸腺苷表达及来源的初步研究何珊;杨军【摘要】目的研究大鼠耳蜗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表达部位、来源及其可能的存在形式.方法运用喹丫因染色技术,观察培养的大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全膜迷路铺片和新鲜分离的单离外毛细胞;用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法,观察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和小泡相关膜蛋白-2(vesicle-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2/synaptobrevin,VAMP-2)在大鼠耳蜗中的表达.结果培养的缘细胞胞浆中存在星点状喹丫因染色,全膜迷路铺片血管纹以外的区域和单离毛细胞中均未发现喹丫因的特异性染色.SYN和VAMP-2在大鼠耳蜗的内螺旋束、外螺旋束、Deiters细胞内侧缘和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s)有共同表达.结论大鼠耳蜗缘细胞胞浆中存在大量囊泡状的ATP,而毛细胞、支持细胞中的ATP可能以非囊泡的形式储存.内螺旋束、外螺旋束和SGNs中有可能存在SYN 染色的ATP囊泡.【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卷),期】2010(018)005【总页数】4页(P466-469)【关键词】耳蜗;三磷酸腺苷;喹丫因染色;突触素;小泡相关联膜蛋白-2【作者】何珊;杨军【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35在耳蜗中,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是对调节声转导、听敏度、外毛细胞主动的机械放大、耳蜗内电位、耳蜗内环境稳定、控制血管张力等起关键作用的信号分子[1]。

细胞外的ATP具有快速起效的细胞间信使的所有特点,是目前公认的耳蜗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但迄今其来源不明确。

Tritsh等[2]研究发现支持细胞构成的Kolliker器是出生后耳蜗发育早期释放ATP的重要结构;Zhao等[3]的研究表明ATP能通过成熟耳蜗中支持细胞的缝隙连接半通道释放;Housley等[4]认为内、外毛细胞能协同释放ATP和谷氨酸,经由ATP介导的离子门控通道的P2X2和P2X7受体亚单位,在螺旋神经元(SGNs)与内、外毛细胞间形成的突触来调节听觉编码。

外科实验报告动物手术

外科实验报告动物手术

外科实验报告动物手术引言外科手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其中动物手术被广泛用于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实验教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动物手术,评估手术操作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动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动物手术,验证手术操作技术及其对动物的生理指标的影响。

具体目标如下:1. 熟悉动物手术的操作流程和要求;2. 评估手术操作对动物的生理指标的影响;3. 探讨手术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实验对象本实验使用20只实验动物,以大鼠为研究对象。

动物实验符合国际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获得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实验设备和药物实验中使用的仪器包括手术刀、镊子、缝线等。

实验药物包括麻醉药、止痛药和抗生素等。

实验流程1. 麻醉:将动物放入麻醉箱中,按照麻醉药物使用说明给动物注射适量的麻醉剂;2. 准备术前:对动物进行体表消毒,确保手术部位干净卫生;3. 手术操作:在消毒的工作台上进行手术操作,根据实验需求进行不同的手术;4. 术后处理:完成手术后,对动物进行缝合、止血和消毒处理;5. 恢复:将动物转移到恢复室内,观察其恢复情况;6. 观察: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动物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包括体温、心率和呼吸等。

结果手术操作效果评估根据手术操作的要求,评估了实验者的手术技术。

结果显示,实验者的手术技术熟练,操作规范,手术成功率高。

动物生理指标变化观察对于术后动物的生理指标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结果显示,在手术操作后的一段时间内,动物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都有所变化,但在一定范围内,未出现明显异常。

讨论本实验通过动物手术,初步验证了手术操作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实验者的操作技术熟练,能够完成指定的手术操作。

术后动物的生理指标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并未出现明显异常。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对于术后动物的观察时间也较短,未能全面评估手术操作的长期影响。

现代动物实验建筑设计模式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实验动物中心为例

现代动物实验建筑设计模式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实验动物中心为例

R E A LE S T A T EG U I D E |155现代动物实验建筑设计模式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实验动物中心为例张 敏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0)[摘 要] 从建筑㊁工艺㊁结构㊁暖通㊁给排水㊁电气㊁动力等各专业的设计原则㊁设计方法等方面,介绍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实验动物中心㊂[关键词] 实验动物;实验动物设施;屏障环境;S P F 级小鼠;平面布局[中图分类号]T U 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63(2023)17-155-03 科学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是科学发展的摇篮㊂动物实验建筑是科学实验建筑的重要分支㊂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实验动物研究设施的需求日益广泛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兴建实验动物研究设施,为开展实验动物研究提供了越来越科学化㊁标准化㊁规范化的平台㊂1 项目概况为解决现有实验动物饲养空间不足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新建了实验动物中心,该项目目前正处于竣工验收阶段,即将投入使用㊂新建实验动物中心不仅服务于本校生农医药学科发展,还将成为国内一流的设施先进㊁管理规范的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为上海交通大学生农医药基础学科㊁转化医学以及交叉学科发展奠定基础㊂该项目位于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总建筑面积1313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78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50平方米㊂分为A 区和B 区,A 区地上4层,无地下室,B 区地上5层,设局部地下室㊂建筑高度27.5米㊂使用功能主要为实验动物研究设施,包括小鼠的饲养和实验以及辅助区,实验动物为S P F 级小鼠,实验环境为屏障环境㊂2 选址与总平面布局该项目位于闵行校区东北角,总用地面积7860平方米㊂基地南侧为农生学院试验田,西侧为农科创新大楼,北侧紧邻剑川路,东临铁路支线浦西线,每天有三列货车经过,运行速度缓慢㊂本项目由于用地较为局促,周边环境较为嘈杂,经过比选,将建筑布置于基地西南侧,在建筑与铁路之间,围合出的三角形地块布置绿化及停车场,同时作为建筑与铁路之间过渡区域㊂基地北侧沿剑川路之间的绿化带,种植中大型乔木及灌木,形成一道和剑川路之间的隔离绿墙㊂将A 区动物饲养实验区布置在建筑东侧,相对远离铁路㊂通过以上措施尽量减少噪声及震动对小动物的影响㊂主要出入口均位于建筑东南角,建筑西侧山墙面设置了物料入口和隔离检疫出入口,南侧设置动物入口,建筑北侧设置机电设备用房出入口及污物出口,各种流线入口保持联系又互不干扰㊂3 建筑设计本项目平面布局分为A /B 两个区,其中A 区为动物饲养实验区,B 区为检测研讨区㊂A B 区可在内部通过楼梯联通㊂A 区建有动物饲养区㊁动物实验区㊁隔离检疫及其辅助区域等㊂实验设施布局合理,防止交叉污染,动物线路㊁物品线路以及人员线路明确区分㊂B 区主要布置门厅㊁会议室㊁研讨区和普通实验室及五层的细胞实验室(屏障环境实验室)㊂根据各类房间的工艺面积要求,确定柱网以6.9米ˑ9.0米为主㊂A 区屏障区位于左右两边,设计将主要垂直交通及公共疏散控制置于A 区中央,实现最高效可达的内部交通㊂A 区设置2台洁梯㊁2台污梯,两部污梯用于污物的运输,两部洁梯一部专用于人和动物的运输,另一部用于物料的运输㊂B 区设置独立门厅,1台客梯㊂建筑外立面为了实现与基地周边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设计提取竖向立面肌理,进行重新组织,打乱原有立面序列,变有序为无序,变严肃为自由,在保持整体竖向比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塑造实验建筑外立面形象的灵活感官㊂建筑外立面采用红砖㊁金属漆结合的形式,将传统㊁人文以及上海交大的红砖文化与体现现代工业质感的银色结合,形成材料颜色㊁肌理㊁质感上的多重对比,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也突出新建实验中心自身的先进性与独特性㊂本项目主要功能为动物实验用房,屏障区域房间均不使用自然采光,外立面设计仅在局部公共区域的楼梯㊁研讨㊁休息等功能处设置开窗,其余立面均采用银色金属漆代替㊂本建筑消防高度24米,规划高度27.5米㊂由于屏障区空调设计要求,需要每层设置设备操作平台和检修马道,综合考虑屏障房间㊁设备使用检修的净高要求,所以层高按6.3米设计㊂A 区底层层高为4.2米,2~4层层高6.3米,夹层层高3米㊂B 区底层层高为4.5米,2层层高4.2米,3~5层层高4.8米㊂4 工艺设计本建筑进行的科研活动包括:饲料㊁笼具暂存㊁动物隔离检疫区㊁剖腹产区和S P F 级小鼠饲养,转基因和基因突变小鼠培育,小鼠解剖㊁代谢㊁神经㊁行为㊁肿瘤等表型分析,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及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㊂实验使用的动物为S P F 级小鼠,小鼠饮水采用自动饮用水模式,其饲养使用灭菌的饲料及垫料,其笼具采用独立通气笼盒(I V C ),定时清理更换垫料,定时进行笼具消毒㊂动物饲养㊁实验㊁观察环境为屏障环境,按照国标要求对各房间进行洁净度及温度㊁湿度和换气次数的控制㊂一楼主要用于集中清洗区㊁饲料垫料暂存㊁笼具暂存区156 |R E A LE S T A T EG U I D E和动物接收㊁隔离检疫㊁剖腹产室及生物净化区,锅炉房㊁冷冻机房㊁废水机房㊁洗衣机房及其他辅助用房㊂隔离检疫动物从西侧进入㊂清洁动物(S P F )从南侧楼梯间进入,通过洁梯到达各层㊂人员通过洁梯到达各层㊂垫料穿过清洗区洁区存放于垫料暂存间,饲料垫料等物资由洁梯运至各楼层的清洁区,经穿墙式高压灭菌设备至每个屏障区㊂饲养固定废弃物(脏垫料)通过污梯到达底层,通过负压真空管道直接输送到污物暂存间㊂实验废弃物和动物尸体生物类垃圾将委托有资质的无害化处理中心定期来收集,届时,存储于各楼层污物暂存间的垃圾经污梯运至一层楼梯通道装车,进行集中处理㊂生活垃圾暂存在底楼生活垃圾间,由大楼物业统一安排管理,每天清理㊂二层主要用于小动物表型分析,三层主要为小鼠饲养及实验区,四层主要为转基因小鼠制备及保种区域㊂主体为配备I V C 的单走廊式正压屏障系统㊂人员由中间侧进两边更衣室(一更㊁二更㊁缓冲)进出㊂物资从一楼经货梯运来后由中间侧4台2.4立方米双扉灭菌锅(2.5米长,1.8米宽,重5吨)或I V C 消毒间消毒进入㊂在消毒后区设立的笼盒干燥架干燥,经走廊进入各动物房㊂笼盒㊁动物和垃圾由走廊经缓冲间离开㊂笼盒在一楼中间侧清洗区清洗后进阶梯到每层循环使用㊂实验废弃物在本层污物暂存间暂放,动物尸体生物类垃圾也是在本层污物暂存间冻存暂放㊂定期通过污梯运出㊂动物房和走廊以气密移门分隔㊂洁净实验室各功能用房的建筑内部装饰遵循简洁㊁实用的原则,在装饰材料的选取上宜以不产尘㊁不积尘㊁耐腐蚀㊁防潮防霉㊁容易清洁并符合防火要求的材料为主㊂屏障区域墙体材料采用50m m 复合型无机预涂板墙面系统,吊顶材料采用50m m 抗腐蚀中空玻镁彩钢板,吊顶高度为2.6m ,地面材料采用3m m 厚环氧迪雅美地坪㊂5 结构设计根据上海市装配式建筑相关要求,本项目建筑单体预制率不应低于40%,经计算比较后,本工程采用钢结构形式,并进行了以下优化设计㊂首先,选用合理桩型,大幅节省造价㊂以局部钢柱内浇灌混凝土,提高了框架柱的承载力,用较小柱截面,满足了大荷载的要求,同时节省用钢量,拓展了建筑的室内使用空间㊂其次,通过楼板与钢梁的组合,以较小的梁高来满足大跨大荷载的功能要求,也为室内提供了舒适的净高空间㊂6 暖通设计暖通设计原则是选用节能环保的空气净化系统和先进的气流组织形式㊂充分保障动物房区域系统的24小时连续运行㊂洁污分开,有序的梯度压力控制交叉污染,保持动态下洁净室级别及无菌净化要求㊂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净化空调系统级别为I S O 7级,采用全新风全空气式空调系统,此区域饲养室内的I V C 笼具为独立送排风的系统形式,I V C 笼具饲养系统可以防止动物之间交叉感染,保障实验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可有效地降低房间的氨浓度指标,改善实验环境,保障人与动物的健康㊂采用洁净空调机组和高效送风口,顶部送风,齿轮式风口两侧下排,保证气流不会产生死角,机组采用蒸汽加湿㊂在上海地区,热回收装置效果极其有限,在过渡季节,回收装置会使风机功耗加大,反而提高系统耗能㊂净化空调系统具有过滤(过滤等级G 4+F 8)㊁表冷㊁再热㊁加(除)湿等功能,保证其负担的区域温湿度㊁洁净度㊁压差㊁换气次数等参数满足使用要求,并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温(湿)度㊁压差㊁换气次数等进行调节㊂在动物实验室送风支管上设置电动密闭风阀,排风支管上设置电动密闭调节阀,这样做可以实现单间实验室的完全隔离和控制㊂为了保证洁净系统24h 的连续运行,I S O 7级小动物实验室每台空调机组内风机和过滤器均为一用一备,采用双通道空调机组㊂I S O 7级小动物实验室的排风处理机组均为一用一备,实验室内的排风通过室内过滤器排风口过滤后接至排风机组,经过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后由排风管道接至屋面㊂普通环境采用新风+风机盘管运行,细胞室的空调系统设计采用全空气形式㊂7 给排水设计本项目生活给水水源为校区内的市政自来水,一层使用市政自来水作为水源供给各用水点,二层及二层以上使用水泵房中的加压水泵供水㊂淋浴及清洗区供应热水,由利用实验清洗设备高温排水的废热制备热水,采用 板式换热器 热水罐 容积式电热水器 用水点 方式㊂室内采用污㊁废㊁雨分流制,动物污水及实验室废水排入室外废水管,需处理的灭菌器高温排水经冷却后排入室外废水管㊂动物污水及实验室废水最终排至污水处理机房,待处理合格满足当地环评要求后排入校区排水管网㊂清洁排水约25立方米/日,作为热媒制备生活热水,经过换热后的清洁排水经降温处理后,回流至锅炉房回用,多余部分排至室外雨水管网㊂这也是本项目的一个技术创新点㊂动物饮用水系统采用二级反渗透纯水,专为屏障环境动物用水设计㊂8 电气设计本项目设置10/0.4k V 高低压变配电系统,照明及应急照明配电系统㊁接地及安全系统㊁电力配电系统㊁空调配电系统㊂屏障环境设施净化区内的照明灯具采用密闭洁净灯㊂工作照明采用L E D 净化平板灯,设计照度300l x ;实验动物照明采用L E D 净化筒灯,设计照度15~20l x,设置调光器调至需要照度,并由自控系统进行昼/夜转换;动物照明采用调光开关,可以对动物照明进行无极调节,可以实现12/12或10/14切换㊂动物饲养室照明按要求采用定时控制照明,设置照明总开关㊂在饲料垫料室㊁洁净走道㊁内准备室等区域设置紫外灯照明系统㊂弱电系统包含楼宇自控系统㊁综合布线系统㊁安全防范系统㊁实时图像监控系统㊁出入口控制系统㊂9 动力设计本项目工艺设备及冬季空调加湿需要使用蒸汽,冬季R E A LE S T A T EG U I D E |157空调加热及预热需要使用热水㊂蒸汽主要用于灭菌器及洗笼机蒸汽,由锅炉房内的蒸汽锅炉供汽㊂热水由锅炉房内的真空热水锅炉供应㊂锅炉内的锅炉使用低压天然气,外场设置一个1000m 3/h 的箱式调压站㊂本项目设置软水供应系统,经加压及处理后的软水用于灭菌器等工艺设备的冷却以及蒸汽锅炉㊁热水锅炉的补水㊂10 消防设计本项目主要功能为实验用房,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二级㊂屏障环境设施区域均采用全新风洁净空调,其他研讨㊁会议区域采用多联机组空调系统㊂根据‘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 B50447-2008第8.0.10条 屏障环境设施净化区不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根据需要采取其他灭火措施 和第8.0.4条实验动物设施生产区(实验区)吊顶内可不设消防设施 ,本项目普通实验区域和公共区域室内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屏障环境设施区域及吊顶内设置消火栓系统和灭火器㊂变电所设七氟丙烷全淹没系统,设置无管网灭火装置㊂由于屏障环境区的空调设计要求,疏散走道隔墙只能做到吊顶,均不能到砌至梁板底部,起不到防火分隔作用,所以不能按照 房间任一点至疏散门及疏散门至安全出口 的原则设计㊂结合本项目的特殊情况,参照G 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7条,一㊁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者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㊁多功能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者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 ㊂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的原则,按照大空间进行疏散设计,同时对于大于120m 2的房间或套间设置两个疏散门㊂‘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 B 50447-2008第8.0.7条 面积大于50m 2的屏障环境设施净化区的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2个,其中1个安全出口可采用固定的钢化玻璃封闭 ,第8.0.8条屏障环境设施净化区疏散通道门的开启方向,可根据区域功能确定㊂小结与普通民用建筑不同,实验建筑有特定的工作内容,服务于某一特殊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互换性差,属于高度定制化的建筑㊂而动物实验建筑又是实验建筑领域里最复杂的综合性设施,设计应该从工艺㊁建筑㊁结构㊁机电设备等方面加以全面综合考虑㊂如果建成以后不能满足动物实验要求,会被迫改造,造成资金浪费和使用麻烦,所以建设高效㊁规范的现代动物实验建筑是至关重要的㊂(上接第154页) 即使冬季这个区域的景观效果也不错㊂围绕这片松林我们还原了品茶㊁下棋㊁遛鸟㊁听戏㊁打太极等老一代西安人最熟悉的休闲场景,让在此生活的老年人能老有所养㊁老有所乐㊂另外1㊁2号楼建筑赋予了社区养老的功能,因此这两栋楼下的宅间空间主要设计为长者空间,方便老年人楼下休闲,选择竹子作为这一区域的特色植物,竹子是可以令人内心平静安宁的植物,可为老人提供静养观景的空间㊂邻里空间,宅间空间的设计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宅间共享花园,一种为将消防通道,消防扑救面改造成的多功能运动区和休闲区㊂宅间空间主要就是满足周围楼上人们的休闲交流需求,城中村不同于一般社区,居民之间彼此熟悉,经常闲话家常,所以应放置足够的休闲座椅,有条形座椅,石桌石凳等,种植可遮阴的大乔,局部可以加入自由式的汀步,景观氛围轻松实用性强(如图3所示)㊂图3:全龄分布示意图 图4:铺装材料分析图5.7 景观材料小区的在铺装材质上遵循低成本理念,选择经济性和耐久性强的材质㊂车行道主要采用沥青面层,沥青的耐久性和易修复性,使其成为最为合适的小区的车行道材质并受到普遍的推广㊂小区的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采用仿石材P C 进行铺设,慢跑步道采用彩色露骨料透水混凝土,其余园路采用透水砖㊁透水混凝土等环保㊁经济的材质㊂停车位采用植草砖,增加绿化率和生态性(如图4所示)㊂5.8 景观植物植物景观在安置小区景观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控制好软景的成本也是低成本设计的重要一环,合理优化植物景观布置,让小区充满自然的气息㊂软景相比硬景有着更低的成本,相同面积下软景和硬景的成本比例约为1:3,而且硬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消耗㊁破损,软景中的植物则会随时间增长,产生更好的景观效果,并且好的植物设计也是性价比极高的营造景观效果的手法㊂总结本文以碑林区幸福林带安置小区项目建设为案例,分析安置小区环境营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安置小区环境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 王磊.失地农民安置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昆山市为例[J ].浙江大学,2019(06):46.[2] 王云慧.适老化视角下的安置小区公共空间改造研究 成都市西博苑小区公共空间设计[J ].成都大学,2023(2):73.[3] 李小云.包容性设计 面向全龄社区目标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J ].江西师范大学城建学院,2019,26(11):27-31.[4] 王钰清.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小区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以邯郸市武安棚户区改造为例[J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06):7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啮齿类动物外科手术实验方案
1.项目基本资料:文件编号:
2.手术动物资料:
3.麻醉:包括麻醉诱导和麻醉方案(对于所有非活体外科手术,术中麻醉是必
需的,而术后镇痛是不必需的):
4.手术人员及分工:
5.手术步骤:(主要方案步骤部分必须包括详细外科手术内容和预期持续时间)
6.术后观察及临床终点:
密切关注伤口愈合,缝合,体温降低和麻醉恢复
观察频率:
啮齿类动物临床表现为以下情况需要评估安乐死或药物干预治疗:
1)体重下降超过20%,不理毛,尖叫,溃疡,感染和外科手术特异性应激;
2)苏醒期:体温低于27℃,麻醉后不恢复;
3)恢复期:伤口部位感染与溃疡情况严重;
4)增加额外可以详细说明过程的终点标准:
7.手术方案确认:
项目负责人(PI)及兽医确认本手术实验方案与《实验动物研究计划》审批内容相符。

PI签字:日期:
兽医签字: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