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白马篇》
古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翻译赏析

古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翻译赏析《白马篇·白马饰金羁》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植。
其古诗全文如下: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前言】《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
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注释】[1]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2]金羁(ī):金饰的马笼头。
[3]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4]幽并:幽州和并州。
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5]去乡邑:离开家乡。
[6]扬声:扬名。
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
秉:执、持。
[8]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
何:多么。
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9]控弦:开弓。
的:箭靶。
[10]摧:毁坏。
月支:箭靶的名称。
左、右是互文见义。
[11]接:接射。
简述曹植《白马篇》诗歌的内容与艺术

简述曹植《白马篇》诗歌的内容与艺术
《白马篇》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前期诗歌代表作。
这首诗以边疆地区的一位武艺高超、渴望为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为主人公,通过他的英勇行为和崇高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诗歌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
接下来,诗人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
然后,通过“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驰赴西北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
最后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这首诗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情调兼胜。
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此外,《白马篇》的艺术表现也十分出色。
全诗内容充实丰富,采用虚实相生、疏密得当的笔法,工于起调,对仗工整,音韵流畅。
诗中多慷慨悲愤之气,体现了曹植诗歌辞藻华茂的艺术风格。
同时,这首诗也迸发着慷慨激昂的炽烈热情,洋溢着高迈不凡的蓬勃朝气。
总体来说,《白马篇》是一首充满爱国热情和英雄精神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展现了曹植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渴望,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曹植《白马篇》知识讲解

曹植《白马篇》知识讲解《白马篇》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辞章,该篇的意境深远,言辞优美,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白马篇》的背景、主题、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曹植是曹操之子,被誉为“东方才子”,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
《白马篇》是他在东吴任官期间创作的,当时他被东吴吴主孙权拘留,后来孙权将曹植以白马借出。
《白马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是曹植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困境的反思。
二、主题分析《白马篇》的主题是表达了曹植对生活境遇的思考和对困境的反思。
文中通过描绘白马将被杀的场景,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痛苦和无奈。
同时,曹植将自己比作白马,用以寄托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通过这一主题,曹植展示了他既渴望自由,又感叹命运的无常。
三、艺术特色1. 意象丰富:曹植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他用白马这一形象来寓意自身的命运。
白马象征着高贵和自由,将自己比作白马,既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又抒发了对权力束缚的反感。
2. 辞章形式:《白马篇》是一篇以辞章形式写就的文学作品。
辞章是古代文言文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曹植巧妙地运用辞章的形式,使整篇文章更有韵律感,更具辞章的独特魅力。
3. 修辞巧妙:曹植在《白马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排比等,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琅琊台前白马静,世子忽焉哀”中的对偶句,使整句更加生动形象,读起来更加流畅。
四、对后世的影响《白马篇》不仅在古代广为流传,而且在现代文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以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特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人学士都对《白马篇》表示过赞美,认为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之作。
同时,它也成为了后世作家借鉴的范本,对于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曹植的《白马篇》以其卓越的艺术特色和深远的意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白马篇》诗词翻译解析

《白马篇》诗词翻译解析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下面为大家带来《白马篇》诗词翻译解析,快来看看吧!“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意思:扬起手射中飞猿,俯下身射破箭靶。
形容技艺高超。
接:迎面射;猱:猿类;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
出自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注释】[1]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2]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3]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4]幽并:幽州和并州。
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5]去乡邑:离开家乡。
[6]扬声:扬名。
垂:同“陲”,边境。
[7]宿昔:早晚。
秉:执、持。
[8]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
何:多么。
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9]控弦:开弓。
的:箭靶。
[10]摧:毁坏。
月支:箭靶的名称。
左、右是互文见义。
[11]接:接射。
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
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12]散:射碎。
马蹄:箭靶的名称。
[13]狡捷:灵活敏捷。
[14]勇剽(piāo):勇敢剽悍。
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15]虏骑(jì):指匈奴、鲜卑的骑兵。
数(shuò)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
数,经常。
[16]羽檄(xí):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曹植《白马篇》

曹植《白马篇》曹植的《白马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一篇作品,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广受赞誉。
本文将对《白马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探讨其内涵与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白马篇》是曹植在东汉末年创作的一篇辞章,全文共五段,描述了一个关于白马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白马初次现身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但这只白马却被人以虚伪的名义加以贬低,称它“非马”,试图掩盖其真实价值。
最终,在一位智者的呼吁和众人的自觉下,人们不再被人云亦云,看到了白马真实的美丽。
通过这个故事,曹植寓意深远地表达了自由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对主观偏见和群体心理的批判。
首先,曹植在《白马篇》中通过对白马的描写展现了其诗人般的细腻和敏锐的观察力。
曹植以艺术化的笔触,描绘了白马的雄姿和美丽,使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白马带来的视觉震撼力。
通过细腻的描写,曹植在读者心中树立了白马的形象,使其不仅仅是一个寓言故事的角色,更是一个深具象征意义的存在。
其次,曹植通过寓言的方式传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故事中的白马被人贬低为“非马”,象征着现实社会中对个体和真实价值的歧视和忽视。
曹植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愤懑和质疑,希望能够唤醒人们对真实和美的追求,并抵制盲从和主观偏见的影响。
再者,曹植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使故事更富有张力和感染力。
通过将白马作为寓言的对象,曹植在人们的心中勾勒出一个鲜明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深刻意义。
同时,曹植对人们盲从和偏见的揭示也更加生动有力,引人深思。
最后,曹植在《白马篇》中表达了他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类进步的期许。
故事最后,当大家不再受制于主观偏见,用自己的眼睛看待世界时,才能看到真实的美丽。
这种思考和期许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具有普世的意义。
曹植希望人们能够摒弃偏见和盲从,追求真实和美好,并为此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曹植的《白马篇》以其独特的寓言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赏析曹植,生于乱世,长于军中,对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很有热情。
由于其前期生活优裕舒适,因而他的前期创作基调开朗明快,风格慷慨激昂。
《白马篇》是最能代表他前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
诗歌寄托着诗人的愿望和理想,正如朱乾所说的那样:“幽并游侠,实自况也。
……篇中所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
”全诗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大肆铺陈,按幽并游侠少年、青年、壮年的战斗历程,由外形而内神,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位忠勇双全的边塞游侠儿形象,表现了他英勇豪迈的气概和忠贞为国的崇高品质。
起调最工,尾如撞钟诗评家沈德潜对曹植的艺术造诣推崇备至。
他在《古诗源》中盛赞道,“陈思(曹植)最工起调”,确实如此。
诗歌起笔奇瑰,一开头就出手不凡,大手笔、大气魄、大境界。
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广阔瑰丽的艺术境界中。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人采用特写镜头,把少年游侠儿跃马飞驰的英姿展现在读者面前。
你看,一匹戴着金笼头的骏马,像雄鹰一样飞驰在西北茫茫的原野上,英姿飒爽。
诗一开头就笼罩着一股浓烈的豪迈气氛。
写马是为了写人,写骏马奔驰的神速,表现了游侠儿骑艺的高超。
诗歌结尾两句,画龙点睛,戛然而止,启人深思,更深入地揭示了游侠儿的人格魅力。
读后,那烽烟滚滚的边陲、那战马嘶鸣的战场如在眼前,那游侠儿保卫祖国、英勇杀敌的形象鲜明闪亮。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一首好诗“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
《白马篇》的结尾正是如此。
炼句炼字,笔力奇瑰你看,他仰头举弓,一箭射中那攀缘树木,上下如飞的猿猴;俯下身子,飞箭射的,那名叫“马蹄”的箭靶倾刻间碎裂摧毁。
“接”状写其敏捷,“散”极言其力猛,幽并游侠儿骑马射箭,迅猛如旋风,敏捷像猿猴,剽悍似豹龙。
行动描写配以夸张、比喻,把一位骑射精湛、武艺高强的游侠儿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英勇顽强,锐不可当。
“蹈”、“凌”二字形象地表现其威力。
诗人在两个反问句后,连用两个肯定句,掷地有声,有力收束。
曹植最出名十首诗

曹植最出名十首诗1、《七步诗》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白马篇》魏晋·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3、《箜篌引》魏晋·曹植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4、《赠白马王彪·并序》魏晋·曹植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
意毒恨之。
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
愤而成篇。
【其一】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其二】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其三】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其四】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
感物伤我怀,抚心常太息。
【其五】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
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诗词鉴赏之古诗《白马篇》曹植

诗词鉴赏之古诗《白马篇》曹植一、原诗词:白马篇【两汉】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二、注释: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
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
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
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
何:多么。
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
的:箭靶。
摧:毁坏。
月支:箭靶的名称。
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
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
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散:射碎。
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活敏捷。
勇剽(piāo):勇敢剽悍。
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虏骑(jì):指匈奴、鲜卑的骑兵。
数(shuò)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
数,经常。
羽檄(xí):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厉马:扬鞭策马。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蹈:践踏。
顾:看。
凌:压制。
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弃身:舍身。
怀:爱惜。
籍:名册。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
中,内心。
捐躯:献身。
赴:奔赴。
三、译文: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
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