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
从爱情和事业的角度分析嘉莉妹妹与斯嘉丽的形象

从爱情和事业的角度分析嘉莉妹妹与斯嘉丽的形象摘要:《嘉莉妹妹》和《乱世佳人》的两位女主角嘉丽妹妹与斯佳丽都是评论界颇具争议性的女性人物形象。
两位女主之间既有不少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从她们的个性和对待爱情、婚姻,以及自己事业的态度来分析她们的形象,并对其进行对比。
斯佳丽和嘉莉妹妹的时代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她们独特的魅力却让人们难以忘怀。
关键词:性格对比爱情事业引言《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于1936年写成的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斯佳丽在战火纷飞的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爱情、友情和亲情。
《嘉莉妹妹》则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赛的作品。
女主人公嘉莉妹妹是来自乡下,想要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的生活的“打工妹”。
通过自身的不断进取和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百老汇知名的演员。
这两部小说都紧紧围绕着两位女性主人公的爱情和婚姻,讲述了她们从稚嫩与朦胧中渐渐成长起来充满着曲折与荆棘的人生历程。
她们不安于现状,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追求自己的事业,在爱与不爱之间游离。
一、出身和个性斯佳丽是南方种植园主的女儿,战前的生活富裕优,16岁的她魅力十足,周围的男孩都被她所迷住了,但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淑女,“尽管她长裙舒展,显得仪态端庄,一头乌丝光溜溜地用发网拢成一个发髻,显得风度娴雅,一双雪白的纤手交叉搁在膝上,显得举止文静,但真正的本性却难以掩饰。
精心故作娇憨的脸上那对绿眼睛爱动、任性、生气勃勃,和她那份端庄的态度截然不同。
” 不似一般女孩那样柔弱温顺,而是活泼,伶俐,又有点男孩的调皮。
她喜欢的是阿希礼,而之所以引其他人的注意,是因为“她生来就容不得任何男人同任何女人谈恋爱,而不是同她。
”②年轻的斯佳丽娇纵任性,还未尝过生活的艰辛,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让阿希礼和自己结婚。
对斯佳丽来说,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实现不了的爱情,对她来说越是美好的爱情。
18岁嘉莉是一个去芝加哥谋生,贫穷、天真但又充满贪欲的乡下女孩。
叛逆的性格与独立的人格——《乱世佳人》中斯佳丽形象解读

作者: 刘益全;宋孝陵
作者机构: 江西省九江学院;江西省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江西九江 332005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79-79页
主题词: 郝思嘉;叛逆;独立
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斯佳丽对爱情大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传统道德的背叛,来解析她叛逆的性格。
并通过具体论述她在苦难中不懈的追求以及在顺境中艰难的求索,进一步解读了她坚强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
斯佳丽的性格中有令人鄙夷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令人欣赏和敬畏,是女性的楷模。
乱世佳人影视鉴赏

——引自电影《乱世佳人》她没有埃伦的温柔娴熟,待人谦逊而又富有教养,她有的是精明能干的头脑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冲劲;她没有媚兰的善解人意,宽厚慈爱,深得别人喜爱,而是张扬放肆,敢爱敢恨。
他继承了父亲嘉乐的豪爽、不拘小节、暴躁的性格,又接受了母亲埃伦大家闺秀的教育,造就了她矛盾而富有特点的性格,她就是——郝思嘉。
郝思嘉出生在美国的南方种植园家庭,理应生活无忧无虑,所要做的就只需向一个名门闺秀一样,嫁一个如意郎君,生一群孩子,然后相夫教子,平淡地度过一生,然而她的性格与命运决定了这一切的不可能。
她的美丽与豪爽使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许许多多正当青春的男孩子,而他则倾心于看似风流倜傥的卫希礼。
希礼的拒绝使她赌气嫁给了她不喜欢的韩查理,也就在这时,南北战争开始了,查理的死让她婚后一年就成为了寡妇,而她也来到了查理的家乡亚特兰大。
当战事临近,亚特兰大沦陷,她再回到家乡塔拉时,塔拉早已物是人非,母亲去世,父亲精神崩溃,她一个年轻姑娘用瘦弱的双肩承起塔拉的一切,她打死过一个来偷盗的北方士兵,独自勇敢面对闯入塔拉劫掠的北方军队。
战争结束后,她又肩负起重建塔拉的使命而在塔拉受到要挟,一家再度面临流离失所的危机时,她回到亚特兰大,毅然将妹妹小有资产的男友弗兰克夺来,挽救毁灭边缘的塔拉,即使是面对许多人的职责。
思嘉再嫁给弗兰克后又一次拙出了一个旁人看来离经叛道的举动——买下一家锯木厂,她运用自己的才能在流言蜚语中使生活重新变得井井有条,她的经营也如日中天。
当生活看似又回到自己所希望的轨道上,却谁知一系列出人意料的灾难接踵而来,弗兰克的死、再嫁白瑞德、爱女夭折,最终当她发现自己深爱的是白瑞德而非卫希礼时,白瑞德已经心如死灰,执念离开了,但是面对这一切,坚强的思嘉依旧不放弃“毕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
”也许,郝思嘉身上时有太多为人诟病的性格,她固执、自私自利、拜金、吝啬,她背叛当时妇女的道德观;剥削手下囚犯的劳动,甚至是狡诈,但是人无完人,这一切并不能成为否定她的理由,她任何的缺点都不能掩盖她性格中的亮点。
《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魅力

《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魅力作者:马珂来源:《文学教育》2015年第07期内容摘要:《乱世佳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描述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
本文主要探讨《乱世佳人》中女性自信、自立、自强的魅力,以及"斯嘉丽"的形象对21世纪女性的启示。
关键词:斯嘉丽《乱世佳人》执着反抗女性主义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米切尔所著的《乱世佳人》自1936年问世以来,便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佳作。
该小说不仅仅是在文章语言、结构等方面得到好评与赞扬,作品中关于女性主义的显露与讨论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亮点。
它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大的时代背景,从南方人民的角度描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影响,描写了以斯嘉丽、梅兰妮、卫希礼等为代表的南方百姓的爱情生活、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同时以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为线索,塑造了一群在社会历史转型时期努力生活的人们的不同形象。
《乱世佳人》的女主人公斯嘉丽是世界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是在旧世俗和新文明交替中而诞生的产物。
作为最有魅力的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无疑是多元的、复杂的,她有着独立的人格、坚强的性格、现实的人生态度以及在逆境中不甘沦落的精神和对自己信念的执着追求。
她的传统与反传统赋予了她独特的风采,顽强的自我意识不仅是她个人、更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女性,对旧时代的挑战,对新时代的领舞。
一.性格使然《乱世佳人》的主人公斯嘉丽继承了母亲贵族般的高雅气质和漂亮容貌,出落得娇媚动人,颇具淑女风范,吸引了众多男子的眼球,从父亲那里遗传了开朗豪爽却又自私自利的性格,这些特点是作为一个南方“淑女”不应该有的。
然而,正是她身上显现出的这些特质的对立,使她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彩,即使身处逆境,也不甘沉沦,顽强地生活。
斯嘉丽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
她蔑视传统,不循规蹈矩,向传统婚姻观念和社会性别角色发起了挑战。
她将婚姻自主的权利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上,坚持自己对婚姻的选择与自主,冲破了家人的反对,更加无视当时的社会舆论的压力,只求能够获得自己心中的幸福。
乱世佳人主人公斯嘉丽形象浅析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时政新词翻译探析 论《德伯家苔丝》中安吉尔行为的合理性 狄金森、席慕蓉爱情诗中隐喻现象对比研究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 《论语》中“孝”的英译一一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On Aestheticism in Osc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 n Gray
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 A Comparis on of the En glish Color Terms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看《远离尘嚣》的生态悖论 《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王熙凤和斯嘉丽的比较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李白诗歌中意象的英译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 An Analysis of Emily ' 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山寨文化的反思一一发展与创新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 Which Woman is More Popular in Modern Society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and Jane A Study of Cultural In flue nee upon Internet Lan guage Childhood PTSD in Anne of Green Gables
从服饰的变化看待中美文化的差异 中英评论性文章的写作风格的对比分析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一一《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浅析•劳伦斯小说中的平衡原则 英语修辞的翻译方法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On Tran slati 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Subtitle of Ashes of Time Redux
《乱世佳人》人物形象解读

《乱世佳人》人物形象解读摘要:美国著名现代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被拍成电影《乱世佳人》,这部千余页的小说奠定了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电影《乱世佳人》的女主角斯佳丽即便身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却仍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历练,凭借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断奋斗,最终成为具有代表意义的战后南方资产阶级者,并形成在经济以及婚姻等方面坚强、乐观的性格,这种精神品质体现了其女性主体意识。
本文主要解读了《乱世佳人》中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乱世佳人》;人物;斯佳丽长篇小说《飘》由玛格丽特米切尔所创作,以此为蓝本改编制作了电影《乱世佳人》,该影片通过讲述斯佳丽与巴特勒的爱情故事和人生遭遇,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各个州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状况生动地再现出来。
电影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斯佳丽是这样的一个形象:斯佳丽是个贵族小姐,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但是就是因为突然爆发的南北战争,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其父母、丈夫都不幸去世,庄园也被毁坏;面对这一切,她并没有倒下,而是凭借着坚忍不拔的精神,不断奋斗,最终成为具有代表意义的战后南方资产阶级者。
一、人格独立的斯佳丽对于南方社会的种种规范,斯佳丽在还是少女时,就表现出明显的蔑视,这反映出她异乎常人的叛逆。
南北战争爆发之时,斯佳丽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正对卫希理满怀爱慕之意。
而就是这个时候,北方军队撤离不久,她的母亲突然生病去世了,父亲也变得精神失常,面对这些变故,她的两个妹妹难以承受而生病卧床,斯佳丽就不得不承担起家庭所有的担子。
然而所有的这些,都没有让斯佳丽倒下,而是迸发出刚强的精神,并坚定地告诉自己:我要活下去,不能再饱受饥饿,我要撒谎、盗窃、杀人。
这正标志着她从此告别了以往的生活,要成为独立的女性。
于是,在经济上,斯佳丽不再依靠男人,获得了独立,而且也拥有了独立的人格,逐渐实现了自我价值。
经历了南北战争,对于爱情,她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多会考虑其现实意义。
《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

《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作者:兰琳玲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1期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特征解析,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其性格特征,使斯嘉丽这样一个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斯嘉丽性格特征的把握和理解。
关键词:斯嘉丽爱情执着生活坚强世俗反抗不择手段《乱世佳人》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人生遭遇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死亡、奴隶制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
作为最有魅力的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是多元的、复杂的。
她拥有许多少女的共同特征:热情、开朗、纯真、浪漫;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面对环境变化,更多表现出自我的坚强、勇敢、拼搏、自强。
她生长在一个优越的家庭,拥有美丽的容貌和超群的智慧,因此她又拥有一般贵族小姐的缺点:骄傲、自大、虚荣、任性。
她是一个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
在斯嘉丽的身上,从家族遗传到社会影响,从阶级烙印到时代变迁,从外貌特征到内心活动,从语言声调到举止神情,都能融会统一,成为完整的形象,这既符合人情事态,又孕育着极高的艺术真实,构成了她性格的四大特征。
一.对待爱情热烈、执着她深深地爱上了受过良好教育的阿希礼,阿希礼知书达理、风度翩翩。
斯嘉丽陷入了苦恋,同时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她深深地爱着阿希礼,为他的魅力所倾倒;但另一方面,阿希礼却又偏偏爱的是美兰尼,道德礼教的约束让她不敢跨越雷池半步。
这让挣扎于理智与情感的斯嘉丽痛苦不堪,最终,情感战胜了理智。
在阿希礼和美兰尼举行婚礼的前一个晚上,斯嘉丽以大胆热烈的方式向阿希礼表白。
然而,阿希礼拒绝了她,离开了房间,失去了理智的斯嘉丽更愤怒地把随手拿到的花瓶扔向墙壁。
花瓶碎了,斯嘉丽的心也碎了,但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白瑞德船长。
女性力量的崛起斯嘉丽奥哈拉的转变

女性力量的崛起斯嘉丽奥哈拉的转变女性力量的崛起:斯嘉丽·奥哈拉的转变斯嘉丽·奥哈拉(Scarlett O'Hara)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小说《乱世佳人》中的主人公。
她以其坚强、独立和决绝的个性以及对爱情和家庭的追求而成为了经典文学形象之一。
本文将通过探讨斯嘉丽·奥哈拉的成长历程,展示女性力量的崛起与转变。
第一部分:少女时期的斯嘉丽在小说中,少女时期的斯嘉丽是一个被宠爱的南方贵族千金。
她虽然生活在南方庄园的优越环境中,但是她的个性独立并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
尽管她对待约翰·威尔克斯(John Wilkes)的感情虽然充满浪漫幻想,但她内心深处却还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独立。
第二部分:战争的影响与斯嘉丽的转变美国内战爆发后,庄园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迫使斯嘉丽面对现实。
她不得不承担起庄园和家族的负担,这使她的个性逐渐转变为坚毅和果断。
她开始通过经商赚取金钱,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保护家人和家族的利益。
第三部分:斯嘉丽的爱情观的转变斯嘉丽最初对待爱情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她对阿什利·威尔克斯(Ashley Wilkes)深情而执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认识到自己真正的爱情是来自于瑞德·巴特勒(Rhett Butler)这个自由精神的冒险家。
斯嘉丽对待爱情的转变体现了她对自我的认知和生活观念的重塑。
第四部分:斯嘉丽的家庭观的转变斯嘉丽一开始对待家庭是传统南方贵族价值观的忠诚拥护者,但随着庄园被摧毁、家族成员相继离世,她的家庭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她开始采取积极措施来维护和保护她手中仅存的家庭利益。
她毅然决然地离开塔拉庄园,在新的家庭基础上重塑自己的生活。
第五部分:斯嘉丽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知在动荡的战争年代,斯嘉丽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
她从一个处于被动地位的女性逐渐成为南方社会的代表人物,并为自己争取到了她渴望的地位和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浅析《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 摘要: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形象。斯嘉丽这个人物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她有着让人无法阻挡的性格魅力。本文力图从她对待爱情、对待生活、对待世俗等三个方面分析郝思嘉的性格特征,以加深读者对郝思嘉这个人物的把握和理解。
关键词:叛逆:坚毅:执着 马格丽特·米歇尔的长篇巨著《飘》(亦有译成《乱世佳人》)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这部作品思想性强,艺术性高,是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小说着力塑造了郝思嘉这样一个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时期(奴隶制衰败,资本主义兴起), 背叛了自己出身的奴隶主阶级, 勇敢地追随时代潮流, 最终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的女性的形象。在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这一形象无论是在爱情生活,还是在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 都有着极为广阔的舞台。作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性色彩非常鲜明的艺术形象。
一、 对待爱情的态度:热烈而执着 斯嘉丽穷其一生热烈而执着地追求爱情。从她确信自己爱上了艾希礼之后,不管周遭出现了如何的困扰,不管他们隔了多远的距离,即使他已经娶她人为妻,她甚至都不曾想过就此妥协和放弃。卫希礼,南方传统贵族,他有异于那些整天沉湎于功名和享受、不谙世事的贵族子弟并充满神秘感的特性让她好奇。少女时代的斯嘉丽很快就深陷爱情之中。为了这份爱,她冲破礼教,打破矜持,主动向卫希里表明心迹。在十二棵橡树的野宴上,当她得知卫希里和梅兰妮订婚的消息属实后,因爱生恨的嫁给了梅兰妮的哥哥查尔斯。她的婚姻只是为了给卫希里看,报复卫希里对她的爱。直到查尔斯战死沙场,斯嘉丽对于卫希里的爱也更加直着。她勇敢地奉献着她有些盲目但非常纯真的爱, 而且她把自己的爱看作一生中唯一美丽而神圣的一桩事。许多年来,她始终将对卫希礼的爱当作精神支柱,很多的冒险和努力都是因卫希礼而产生,她甚至可以为了卫希礼,牺牲任何一切,不管卫希礼让她做任何事情,她都会答应下来。例如,在卫希礼即将上前线时, 托付郝思嘉照顾他的妻子媚兰。虽然当时郝思嘉感到非常残酷和失望, 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是为了自己对卫希礼的那些诺言,当大家从亚特兰大撤到南方安全地带时,当她自己都还处于炮火连天、兵荒马乱的北方并极度孤立无援时,她克制住内心的恐惧,抑制着对情敌的憎恶,毅然留下来,她原本可以守在母亲的身边,寻求呵护,寻求安全,可是她不,她宁愿面对北方佬的铁蹄,也要实现对爱情的许诺,帮助梅兰妮顺利产下了儿子。她把千方百计找来的食物给媚兰吃,把家里唯一的一双鞋子给媚兰穿,而自己则饿着肚子赤着脚下地摘棉花。这决不是一个自私狭隘的女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她拥有对爱情的绝对信仰,只是在守望爱情的征途中搞错了对象。在照看媚兰的这个过程中,斯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嘉丽这一人物形象也越来越高大,显露出人性最美的光辉。她对于卫希礼的爱情其实就像水中花、镜中月那样虚无缥缈,但是她的这种真爱,并没有掺杂任何私心杂念,因此,它是伟大和神圣的。斯嘉丽对于爱情的忠贞是她一生坚不可摧的信仰。
二、对待生活的态度:勇敢而坚强 勇敢、坚强是郝思嘉性格中非常突出的特征。她的性格形成跟她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十六岁的少女斯嘉丽,心里第一地位的是父亲,她的性格里充盈的父亲一辈的南方的种植园主的那种大气和粗犷,她好像并没有遗传自己的母亲一点性格――一个典型的矜持的为家族操劳一生的女性。而在美国的那个时代,一个女人如果缺少了这些,就会被视为一个不合格的人,一个叛逆的人,一个为礼教不能容的人。但是,斯嘉丽恰恰如此。她是一个异数,她的性格决定了她不会默默无闻,不会像其他的女性一样过完平凡的一生。所以她在失去家园的片刻绝望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对天发誓一定要度过难关。在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伺候他们的奴隶,她最终还是凭着自己的那股不肯低头的倔劲爬了起来,走到了社会的上层,得到了最初的金钱和地位。但同样的,由于在别人看开她过于锋芒毕露的性格,她所经历的艰难也是无法其他人无法想象的。 在那个风云突变的乱世之中,能够在倍受创伤和打击之后,不留恋以前豪华高雅的生活,坚强的站起来,下地摘棉花,不惜让自己娇贵的双手长满老茧,而目的只是为了让住在塔拉的人不在挨饿。她在塔拉红色的土地上得到了黑色的坚毅,如她父亲郝嘉乐所说,这个世界上,只有土地与日月同在。这股强大的力量加之她固有的爱尔兰血统中潜在的反叛思想,使她总是满脸充满着坚毅。她也曾无数次的失望过,但从未绝望。就像方丹老太太所说的,她们是荠麦,风一吹,低头,弯腰,吹过之后,又挺起腰板,继续更好的接受阳光。始终有勇气站起来,高昂着头,接受风雨的洗礼。而支撑她这么做的只是一件金灿灿的光环下笼罩的完美礼服,一个虚无的灵魂,一个固执而倔强的信仰。 命运之神曾经对她非常眷顾,给予了她美貌与聪明,但生活中,却也给了她很多的磨难。年轻时候的她,接连历经了情场上的失意、内乱中的战火纷飞、破败家园的重建、爱女的不幸夭折、丈夫突然出走等等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是,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她从没有向命运低下过高贵的头颅。卫希礼曾经这样评价她:她总是那么勇敢,从来没有见她掉过一滴眼泪,她也从来都是坚强地面对现实。曾经那么娇小清丽的斯嘉丽,经过战争的洗礼后,彻底不见了。以前的那个娇生惯养的贵族小姐随之消失了。斯嘉丽并没有奴隶主阶级骨子里那些腐朽不堪的教养和信念,她凭借自己坚强的个性和对红土地一往情深的热情,进行着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她压根就不敢,也不愿, 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要和那个世界为战。但她的坚韧让人不由得不敬佩。她以一连串的行为,证明着自己:她的母亲死了,父亲也疯了,以前那个娇小而柔弱的大小姐光着脚在荒地里为全家刨土寻找食物;只为了一句承诺,就留下来,一直守在一座围城里为自己心爱人的妻子接生;为了一大家子人的生计, 她彻底告别了贵族小姐殷贵、骄奢的恶习,整天像黑奴一样辛勤地耕耘;曾经连袜子掉在地上都不需要自己弯腰去捡,却有勇气举枪杀死了闯进自己家园的北方佬。有时,她甚至赤脚去寻找食物,突然发现一根萝卜或者什么,就立即像一只饿狼一样扑上去。当饥肠辘辘的她, 身心俱疲地倒在地上时,她还能够勇敢地站立起来,并倔强地对着上天说:上帝可以替我作证,我是绝不会屈服的!这个时候的她,看起来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战斗女神, 坚韧而高大,勇猛无比。她总是说,无论如何,明天又会是新一天!许多个无人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页 可依靠的夜晚,她想着大家的温饱都指望着她, 疲倦恐惧涌上心头时,这句话给了她安慰,也给了她力量。其实,她并不想站在风口浪尖,不想大出风头,也想躲在一个人的肩膀上痛快地大哭一场,然后把生活的重任交给他;但是,天亮了,她又得重整行装,成为指挥大家干活、一言九鼎的一家之主。 她是一个率直,坚强,向往生活的人,对将来充满希望。第一任丈夫的死没有给斯嘉丽带来痛苦,她没有假惺惺表现出痛苦,因为她不爱他,没有办法痛苦,这在人们的眼中可能是没心没肺的表现,但这个就是斯嘉丽的真实感觉。战争中渴望回到父母身边,但一切都是美好的幻想时,郝思嘉没有倒下,反而坚强地担起家庭的重任,其中的困难是可以的看得到了,用生活行动诠释的坚强(斯嘉丽)比言论的坚强(艾希礼)更具有对比性。在生活最艰苦的时候对上帝许下誓言,虽然她对誓言证实的途径让道德的人们不齿,但这是郝思嘉的本能作出的反应,没有添加任何掩饰。女儿的猝死,玫兰妮的死,瑞德的离开,在一般人可能会崩溃,可是斯嘉丽呢?她只是不停的说着那句话,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这就是斯嘉丽乐观性格的体现。 从道德观念来评论斯嘉丽,她自私、任性,为了达到自已的利益目标,不惜牺牲一切。为了报复艾希礼娶梅兰妮,匆忙嫁给了一点儿都不爱的查尔斯;为了保住庄园,她嫁给了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为了金钱,嫁给瑞德。斯嘉丽自私和任性的性格,和她从小到大所处的家境是分不开的。父亲的强大是让郝思嘉日后在困境中坚强的基础,同时父母的宠溺也是让郝思郝形成任性,骄傲,自我为中心的主要因素。母亲的能干是斯嘉丽在管理破败庄园的主要动力。例如嫁给弗兰克之后管理木材厂,那都是她认为自已向母亲靠近。而她的那种虚假,也是在父母亲的夸奖声中,与她的姐妹争宠中以及人们的赞美爱慕中在慢慢滋长的。她不断的向金钱追逐是困境带来的后遗性,同时也造就了她的新性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她我行我素,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不在乎道德的束缚。斯佳丽扯下母亲唯一的遗物——窗帘,无论如何也要用它做一件漂亮的衣服,还将它披在身上憧憬着新衣服的样子时,她的虚荣心使她成了一个看起来不孝的女儿,但她的这种做法(也就是她的虚荣心)是当时拯救全家的唯一出路。由虚荣心而使全家人都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这样的虚荣心也不应该算是值得摒弃的。 开在亚特兰大和摧毁他们家园的北方佬做生意,而毫不在意作为丈夫的弗兰克会无地自容。所以斯嘉丽是自私的,但她的自私不仅仅建立在为己的基础之上,她为了很多人,为了塔拉十几张要吃饭的嘴,为了她爱的人和他的孩子,为了白蝶姑妈,远房的姨妈们,甚至还包括塔拉以前的黑人,斯嘉丽的自私眷顾了很多人。斯佳丽的贪婪不仅是有情可原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难能可贵的。战后的泰勒庄园在北方军的控制之下,母亲的去世和父亲的崩溃使斯佳丽——家中的长女担起了“家长”的重担。斯佳丽一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战争使她贫穷,贫穷继之以饥饿。然而最可怕的是无钱交税险些失去生活来源的土地,为了借钱交税,继而当起了一家小店的老板娘。在经历这一切后,她明白了她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及在这个社会中钱的重要性。所以,当她拥有了当前她所需要的钱之后,她自然会想拥有更多的钱。在她追求“更多的钱”的过程中,她表现出了一个早期资本主义的资本家所必须具有的“优秀品质”——贪婪。残忍与自私这两个词无论用在什么人身上似乎都应该是表贬义的词语,特别是以温和、善良为美德的女性。但是,斯佳丽的残忍与自私在某种适度上却是值得褒扬的。首先,在社会转型的时期,人的观念需要从传统的观念转变成为新型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转变观念的人就失去了领导时代的主动权。斯佳丽就是一个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