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浅谈高支模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在这些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支模是指在土建施工中,利用支撑架和模板搭建起来的临时支撑结构,用以支撑混凝土浇筑和提供施工平台的一种施工方法。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安全,同时也对土建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探讨和优化显得十分必要。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作用和特点1. 支撑混凝土浇筑:高支模是支撑混凝土浇筑的重要设施,它能够提供稳固的支撑和施工平台,确保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混凝土的初凝和后续养护提供了便利条件。

2. 提供施工平台:高支模结构搭建起了临时的施工平台,为工人进行土建施工提供了方便和安全保障。

3. 节约成本: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节约施工人力、材料和时间成本,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4. 提高安全性: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施工中能够提供稳固的支撑结构和安全的施工平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1. 支撑结构优化:提高高支模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采用高强度材料和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支撑结构的安全可靠。

2. 模板设计优化:优化模板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提高模板的耐用性和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3. 施工工艺优化:改进高支模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减少施工工期。

4. 现代化技术应用:引入现代化技术,如无人机巡检、智能监控和数据分析等,提高高支模施工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2. 模板的材料选用:采用合适的模板材料,并对模板进行合理的加工与安装,以确保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3. 支撑结构的施工技术:包括支撑结构的搭建、调整和固定等施工工艺,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固和使用安全。

4.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在高支模的支撑下,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浇筑和初凝后的后续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高支模是土建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它在楼房、桥梁、隧道等工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优势在于施工效率高、质量可控、安全性好等,因此备受工程施工方的青睐。

本文将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优点、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优点2. 质量可控:高支模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可以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整体的质量。

而且高支模的规格固定,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进行组合,确保结构的精准度和一致性。

3. 安全可靠:高支模采用专业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不易出现塌陷和失稳的情况。

结构稳定,可以有效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4. 可重复使用:高支模采用高强度的钢材和优质的模板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很强的耐久性和可重复使用性,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1. 设计方案确认: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支模的规格、形式和搭建方式。

2. 现场勘察:在进行高支模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基土质等情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模板制作和加工: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进行高支模板的制作和加工,确保模板的规格精准,符合实际需求。

5.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在模板搭建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然后进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6. 拆除高支模:在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工作,以便后续的施工和使用。

7. 模板清理和维护:在高支模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模板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1. 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规范。

2. 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调整。

3. 在进行高支模搭建和拆除工作时,需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通过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快速的施工方法,它在房建土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解析,包括其工作原理、施工流程、技术要点等内容。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工作原理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采用钢模板和脚手架等辅助设备,配合混凝土浇筑,快速建立起建筑物的结构。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结构设计图纸确定支模的位置,然后安装支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混凝土,最后拆除支模,完成建筑物的结构施工。

高支模施工的原理就是利用高强度和高刚度的支模系统,使得混凝土在固定的位置和形状内得以浇筑,从而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准确性和精度。

高支模还可以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节约施工成本。

1. 支模准备: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准确确定支模的位置和尺寸,之后进入支模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钢模板、脚手架、支撑材料等的采购和搭设。

2. 混凝土浇筑:在支模搭设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主要包括确定浇筑顺序、浇筑技术要点、浇筑时间和质量检验等工作。

3. 支模拆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凝固和养护一定时间后,即可拆除支模。

在拆除支模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损坏混凝土结构,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4. 支模清理和维护:支模拆除后,需要对支模进行清理和维护,以确保支模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5. 整体验收:最后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整体验收,确保支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1. 材料选用: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需要选择优质的钢模板和脚手架等支模材料,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 结构设计:在支模搭设之前,需要进行结构设计,确定支模的位置、尺寸和数量,保证支模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浇筑技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时间,避免出现裂缝和变形等问题。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随着城市发展的飞速,房屋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高支模的概念及特点高支模是指在建筑物或者桥梁等工程中,为了支撑混凝土浇筑而设置的模板支架。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承重能力:高支模所承受的荷载较大,需要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 良好的可调性:高支模必须能够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高度和形状的混凝土浇筑。

3. 施工效率高:高支模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并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4. 安全稳定:高支模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故。

二、高支模施工流程1. 确定支模设计方案: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情况,确定高支模的设计方案,包括支模的材料、结构和规格等。

2. 搭建支模:根据设计方案,按照规范要求,搭建高支模的支撑结构,确保支模的稳固、牢固。

3. 安装调整支撑:在支模的基础上安装调整支撑,保证支模的水平和垂直度。

4. 完善配筋:在安装完支模之后,对支模内的配筋进行检查和完善,以确保配筋的正确性和牢固度。

5. 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高支模的搭建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6. 拆除支模: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高支模,进行后续的收尾工作。

三、高支模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合理细致的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材料的选择和质量:高支模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且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3. 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施工现场的安全必须得到重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设施的安全。

5. 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支模的搭建、调整和拆除等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浅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板的施工技术

浅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板的施工技术

浅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板的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板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技术,其在建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论房屋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板的施工技术。

高支模板是指在建筑施工中采用横向和竖向支撑杆架以承载混凝土浇筑压力的模板系统。

它由水平横梁、立杆和支撑杆等组成,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结构,保证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安全。

高支模板施工技术的重点在于结构的搭建和支撑的稳定。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准确测量和标定模板梁和立柱的位置和尺寸,保证模板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根据建筑图纸和设计要求,搭建起模板的梁柱结构,确保模板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的压力。

同时,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如增加支撑杆数量、加大木料尺寸等,以增加模板的稳定性。

在高支模板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及时进行模板的检查和维护,防止出现破损和变形,确保浇筑过程中的施工安全。

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高支模板施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

高支模板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多层建筑的施工。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高支模板能够提供坚固稳定的支撑结构,为混凝土浇筑提供良好条件,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总之,高支模板是房屋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其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测量、稳定搭建和适时检查,高支模板能够为混凝土浇筑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结构,为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出贡献。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一、概括当我们谈论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时,其实就是在探讨一种让建筑更加稳固、安全的施工技术。

这项技术在整个建筑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呢?简单来说它就是利用模板支撑系统来构建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

这种技术就像是给建筑物搭建一个坚固的骨架,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吧。

1. 阐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首先高支模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关键,想象一下如果一栋大楼的支撑结构不稳固,那么整个建筑都会处于危险之中。

高支模技术就像是为建筑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确保每一层楼都能稳稳地建立起来。

其次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建筑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高支模技术能够确保建筑的每一部分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从而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

再者高支模施工技术对于提高施工效率也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时间就是金钱。

高支模技术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因技术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

有了高效的施工技术,整个工程的进度都会更加顺利。

高支模施工技术也是建筑工程中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

高支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说高支模施工技术不仅是一项工程技术的体现,更是建筑行业技术进步的象征。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简述当前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当前高支模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高层建筑、大型场馆等复杂工程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多。

同时一些施工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水平也制约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一、引言高支模是土建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支模方式,具有工期短、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本文将对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特点和施工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优势1. 施工周期短:高支模使用简单,施工速度快,能够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进度。

2. 施工效率高:高支模能够一次性浇筑多层,有效节约了施工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

3. 施工成本低:高支模采用标准化模板,成品率高,可以减少模板的损耗和浪费,降低了模板成本。

4. 施工质量稳定:高支模具有整体刚性好的特点,可以确保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三、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特点1. 钢筋混凝土浇注技术要求高,需精确控制浇筑时间、顺序、温度等参数。

2. 模板支撑系统要求稳固可靠,要能承受混凝土浇筑的荷载,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高支模的升降和调整顺畅,以适应不同楼层的高度和需求。

4. 施工现场需要保持整洁、安全,以便快速、高效地进行施工操作。

四、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1. 模板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高支模模板结构,确保其稳固可靠、适应性强,同时要考虑构造方便、拆卸方便等因素。

2.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和调整,确保模板的水平、垂直和整体稳固可靠。

3. 施工工序: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要认真检查模板的安装,严格控制模板的间隙和缝隙,以防止混凝土流出,影响施工质量。

4. 模板拆卸:浇筑完成后,要及时拆卸模板,避免因混凝土凝固而导致模板无法拆卸的情况发生。

5. 安全保障:在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1. 使用新型模板材料:采用新型模板材料,如玻璃纤维模板、塑料模板等,提高模板的使用寿命和施工效率。

浅谈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建筑工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高支模施工技术则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过程中采用支模来支撑混凝土浇筑的一种施工技术,它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高支模的定义、特点、施工工艺、技术难点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高支模的定义和特点高支模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为了支撑和固定混凝土浇筑而采用的一种模板支架。

它通常由钢管、螺栓、钢梁等材料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组合和构造。

高支模施工技术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承载能力强、成本低廉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

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承载能力强:高支模所采用的钢材材质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使得混凝土浇筑时结构稳定,不易产生变形和裂缝。

2. 安装简便:高支模的构造简单,安装过程快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组合,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建筑工程。

3. 成本低廉:相对于传统的木质模板,高支模的材料成本较低,且使用寿命长,可以多次循环利用,减少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浪费。

4. 施工效率高: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加快建筑进度,缩短工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高支模施工工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工艺步骤:1. 钢筋加工和安装: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之前,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进行加工和安装,以保证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2. 支模搭设: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高支模的搭设工作,包括选材、规格确定、支模结构设计和搭设方案制定等。

3. 混凝土浇筑:在支模搭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均匀和密实。

4. 支模拆除:待混凝土凝固后,对支模进行拆除,以便后续的装修和整理工作。

三、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技术难点1. 支模结构设计: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之前,需要对支模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并进行强度计算和受力分析,以保证支模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实例浅谈高支模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高支模坍塌事故屡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保证高支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例,介绍了高支模支撑系统设计、施工及控制措施等具体技术,保证了施工过程中支顶模板系统的安全性,为类似工程的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安全措施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igh mode collapse to sometimes occur to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caused heavy loss. ensure project construction safety is high template ens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of an important part. combining with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high mode support system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specific technology,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 top template system security, for similar project construction plays a certain reference.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high mod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发生因模板高支架坍塌而导致重大恶性事故好几起,因此为防止这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认真做好平时日常安全生产治理工作以外,制定最优的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是其重点。

结合施工实例,现将高层建筑高支模主要施工技术叙述如下:某商业大厦最高楼层7.9m,位于首层大堂,跨度较大,梁截面从200×500~400×800不等,板厚为120mm、130mm,梁截面尺寸:400×800,板厚度是130mm;在此区域内施工极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重大事故。

本预案针对上述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模板坍塌及物体打击紧急情况采取了应急准备和响应。

一、大堂板、模板1、楼板底模采用18mm厚夹板,支撑系统采用80×80mm的木枋、门式脚手架。

2、所有楼板支撑体系均采用两个mfl219+两个mfl217及上下托沿楼板短向布置支模,通过调整底座及顶托的螺栓未满足支模的高度要求。

跨距@900mm,排距为900m,两层木枋,上层横楞木枋为80×80mm@450,底层纵楞木枋为80×80mm@1200。

剪刀撑在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门式架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门架水平拉杆沿高度设置,第一道水平拉杆离柱脚200mm处,4.5m以上部分纵横水平拉杆@1 500mm布置一道。

二、大堂梁、模板1、梁底模和侧模采用18mm厚夹板,支撑系统采用80x80mm的木枋、门式脚手架。

2、作为模板垂直支撑的门式脚手架沿梁纵向方向布置,门式架间距为300mm,根据层高及梁高来考虑,采用三个mfl219和一个mfl209及上下托支模,并通过调整底座及顶托的螺栓来满足支模的高度要求。

侧模加竖向加劲板100mm(宽)×18mm间距300mm;梁高超过750mm的应加设对拉螺栓,梁底横楞为三条间隔450mm的80mm ×80mm木枋,纵楞为两条80mm×80mm木枋。

其它同二层楼面梁高支模构造,二层楼面高支模大样见图1。

图1 二层楼面高支模大样图三、大堂支模计算高支模系统设计思路:根据高支模系统的特点,因为支模高度大,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垂直支撑构件因为高度大使构件稳定性变小出现压稳破坏导致整体坍塌,其次就是个别局部荷载沉降引起整个受力系统的应力重新分布导致重大事故,根据这两个思路,首先就受力支撑立柱(本例是门式脚手架的钢管立柱)及其水平支撑设置进行计算,然后需要在整体性方面加强。

1、计算的已知条件梁截面尺寸为400×800,板厚度为130mm;门式脚手架沿梁纵向方向布置,间距是300mm,梁侧模加竖向加劲板100mm(宽)×18mm 间距300mm,梁中一道cpl4的对拉螺栓,梁底横楞为三条间隔300mm 的80mm×80mm木枋,纵楞为二条80mm×80mm木枋。

其它同高支模构造。

2、楼面模板设计根据设计图纸,楼板板厚130mm。

3、梁模板设计大堂最大梁截面尺寸为400×800mm。

3.1底模板验算计算简图如图2。

3.2荷载计算①模板自重:1.2×0.018×6=0.130kn/m②新浇混凝自重:1.2[0.8x0.4+(1.2-0.41x0.13]×24=10.176kn/m③钢筋自重:0.8×0.4x 1.5+1.2×0.13×1.1=0.652kn/m④施工振捣荷载:1.4*0.4×2=0.80kn/m⑤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1.4*1.2×2.5=3.0kn/m(均布荷载)f=2.5kn(集中荷载)3.3强度验算支柱强度验算:n=(f/2+q*1/2)/2=14.762*1/2+2.5/2=8.64 knλ=1/i=1800/12.48=144,查表得φ=0.345σ=nfma=8.64*1003/4.24/100/346=59.06≤t故立柱安全,从此例中可看出l做为主要计算指标,加大时稳定性急剧降低,高支模中水平横杆间距影响立柱的长细比。

按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各系数如下:均布荷载计算系数:km=0.077剪力系数kv=-0.607,挠度系数kω=0.632集中荷载计算系数:kmf=0.169剪力系数kv=-0.661,挠度系数kω=-0.446则m1=kmq112=0.077×18.47×12=1.42knmm2=kmq2i2+km f f1=0.077×13.15×12+0.169×2.5×1=0.42knm取m2进行验算。

w=bh2/6=400×802/6=426666.7mm3σ=m/w=(1.435×106)/426666.7=3.36n/mm2<[6]=13n/mm2满足要求。

3.4抗剪验算v=kvq21+kvf=0.607×13.15×0.3+0.661×2.5=4.05knt=3v/2bh=(3×4.05×103)/(2×1000×181=0.34 n/mm。

2 满足要求。

3.5挠度验算q2=1.2×(①+②+③)=1.2×(0.13+10.176+0.652)=13.15kn/m 胶合板的弹性模量取e=9000n/mm2ω=kω×(q14/100e1)=0.632×[13.15×300/(100×9000×300×183/12)]=0.513mm<ω=1/400=300/400=0.75mm满足要求。

四、高支模施工顺序施工顺序为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梁、板门式脚手架安装→架设梁底纵横木枋于门式架顶托上一梁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架设板底木枋于门式脚手架顶→楼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铺设、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拆下门式脚手架可调顶托→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门式脚手架钢管架。

五、技术安全措施1、门式脚手架搭设前,应按《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j43-2000)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对门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门架、配件。

3、搭设在已夯地坪上的门式脚手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

4、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竖直脚手架支撑系统。

5、门式脚手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6、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门式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7、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式脚手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并连牢。

8、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9、模板支撑和门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10、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11、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门式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12、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13、门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14、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15、拆除模板脚手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六、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1、大截面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不超过500mm。

2、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检查支顶有无松动、倾斜、弯曲,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毕。

3、泵管应用支架垫固放在梁上,不得直接与楼板接触。

七、高支模施工注意问题1)高支模系统管理机构对本工程存在的实际问题做了充分的分析后,决定采用门式脚手架方式建立高支模系统。

2)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支模完毕,经施工高支模管理机构有关人员组织验收合格后,立即通知公司工程技术部和质保部到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4)高支模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上爬上、爬下,应从施工便梯进入工作面。

5)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6)混凝土浇筑时,安全员专职负责监测模板及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发现异常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待排除险情并经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