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区域概况

合集下载

2020年郑州11区县最新人口情况

2020年郑州11区县最新人口情况

2020年郑州11区县最新人口情况郑州,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地处中国华中地区、黄河下游、中原腹地、河南中部偏北,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全市下辖6个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1035.2万人。

郑州中原区是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东起嵩山南路与二七区为邻;西隔郑州绕城高速与荥阳市接壤。

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全区共有14个街道办事处,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108.09万人。

中原区二七区是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地处郑州市区中心偏西南,辖区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辖15个街道和1个镇,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83.81万人。

二七区管城回族区(简称管城区),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地处郑州市区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107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街道和1个乡。

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83.57万人。

管城回族区金水区,因春秋战国时期发源于辖区内的金水河而得名。

金水区总面积242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街道,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176.47万人。

金水区上街区,郑州市西部新城组成部分,位于郑州市区西部,北临滔滔黄河,南依巍巍嵩山,东距郑州市中心城区38公里,辖区总面积64.7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个镇,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14.4万人。

上街区惠济区,位于黄河南岸,拥有距离郑州中心城区最近的自然山体—邙山,北依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辖区总面积206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2个镇,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30.35万人。

惠济区巩义市,河南省直辖,郑州市代管,位于河南省郑州、洛阳两市之间,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5个镇,2020年最新常住人口84.39万人,最新户籍人口85.55万人。

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西部新城组成部分。

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西望洛阳,南眺中岳嵩山,北濒九曲黄河。

辖区总面积908平方公里,下辖9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

郑州各区总结报告

郑州各区总结报告

郑州各区总结报告引言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面积大,辖区足够广泛。

本报告将对郑州市各区进行总结,包括各区的发展现状、人口情况、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分析。

希望通过本报告对郑州市各区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1. 中原区中原区是郑州市的中心区域,也是郑州市政府所在地。

中原区位于市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

该区经济发达,是郑州市商业、金融和政治中心。

中原区的房地产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发达,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郑州市的核心区域。

此外,中原区还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了许多学生和家庭在此定居。

2. 金水区金水区是郑州市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坐落在郑州市西部。

该区房价相对较高,是郑州市的富人区。

金水区有许多高档住宅区和商业中心,吸引了许多企业和外地人才。

该区有着较为完善的交通系统,便利居民出行。

金水区还拥有许多公园和绿地,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3. 高新区高新区位于郑州市的东部,是郑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该区域集中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是郑州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地区。

高新区有完善的科研设施和配套设施,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

该区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高新技术园区。

4. 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位于郑州市的南部,是郑州市重要的工业区。

该区域拥有较大的土地储备和丰富的资源,适宜进行工业发展。

经济开发区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驻。

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其他区县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区域外,郑州市还有许多其他区县,如管城回族区、二七区和惠济区等。

这些区县各具特色,有些以旅游业、有些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郑州市各区县之间的联系紧密,相互之间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局面。

结论总体而言,郑州市各区发展不平衡,中原区和金水区属于发达区域,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

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则是郑州市的新兴区域,拥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工业发展潜力。

郑州市环境条件概况

郑州市环境条件概况

郑州市环境条件概况
简介
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位于中原地区。

城市总面积7600平
方公里,全市共辖6个市辖区和4个县。

郑州市总人口超过1400万,是中国内陆城市之一。

气候
郑州市属于中亚热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降雨集中,气温适宜。

年平均气温14.5℃,年降雨量709.2毫米。

空气质量
郑州市空气质量常年处于中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物为PM2.5、PM10和二氧化硫等。

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如限制工业排放、推
广新能源汽车等,积极改善空气质量。

水质
郑州市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和淮河。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
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超标物质主要有重金属、硒和氟等。

政府大力
治理水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垃圾处理
郑州市垃圾处理规范化程度较高,垃圾分类得到普及。

市政府推行垃圾分类新政,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总结
郑州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

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郑州概况文档

郑州概况文档

郑州概况城市概况【地理状况】郑州是河南省省辖市,河南省省会。

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黄河中游南岸。

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东连开封市,西接洛阳市,南邻许昌市,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相望。

东西最大横距16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5公里,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13平方公里。

现辖金水区、中原区、邙山区、管城区、二七区、上街区、中牟县等6区1县,代管巩义市、新郑市、荥阳市、登封市、新密市。

总人口607.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01.1万人。

居民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满、蒙古、壮、朝鲜等29个少数民族。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75~1512米。

西南部为嵩山山脉,西北沿黄河为岳山、广武山丘陵地带,东部是黄淮平原。

境内有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准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是2132平方公里和5313平方公里。

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干流、洛河、汜水河、枯水河。

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贾鲁河、双洎河、索须河、金水河。

属北温带大陆性气侯,年平均气温14.4℃,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一17·9℃。

年平均降雨量为640.9毫米。

【历史沿革】商代中期,郑州曾为都城,城址在今商城。

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其弟管叔鲜(姬鲜)于此,称管国,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

周公摄政后,管叔因勾结蔡叔、武庚叛乱被诛,管城由此而废。

春秋时期郑州属郑,称管邑,为郑大夫子产的采邑,又称东里。

战国时期,郑州初属,后属魏。

秦统一中国后,在荥阳(今郑州邙山区古荥镇)设三川郡。

西汉时期隶属河南郡,改称管城,属中牟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管城仍属中牟县。

北周武成元年(559),属荥州。

隋开皇三年(583)改荥州为郑州。

自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

开皇十六年(596),管城从中牟划出单独为县。

郑州改称管州,州治亦由成皋迁至管城,辖管城、成皋、荥阳、新郑、苑陵等12县。

郑州720

郑州720

郑州720导言郑州720是指中国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

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郑州720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和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本文将介绍郑州720的地理、经济、历史、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信息。

一、地理概况郑州720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黄河中游平原,东临华北平原,西靠太行山脉。

全市总面积7556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四季分明。

城市中心区域距离黄河仅25公里,这为郑州720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地理优势。

二、经济发展郑州720的经济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近年来,郑州720加大了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郑州720也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高速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网络发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三、历史文化郑州720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古代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郑州720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郑州720位于中国古代的九州大陆之中,曾是多个朝代的首都,包括商朝、周朝、汉朝、隋朝等。

在郑州720,您可以欣赏到许多历史遗迹、古迹和博物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旅游景点郑州720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嵩山,它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被誉为道教的圣地。

嵩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另外,郑州720还有少林寺,它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也是世界著名的武术圣地。

在少林寺,您可以观赏到独特的功夫表演和佛教文化的精髓。

五、美食文化郑州720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融合了中原地区和不同地方的特色。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烩面,郑州720的烩面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味道而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

此外,郑州720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如炸酱面、豫菜、金杏饺子等,都值得一品。

结语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720的发展迅速,经济繁荣,文化丰富。

无论是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还是美食文化,都给游客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体验。

郑州市市情介绍

郑州市市情介绍

郑州市市情介绍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

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万,其中建成区面积294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354万人。

现辖6区5市1县和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

郑州历史悠久。

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都邑,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全市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

以少林寺、中岳庙、中岳嵩山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及轩辕黄帝故里、北宋皇陵、河洛汇流、浮戏山、康百万庄园等名胜古迹,吸引着八方来客。

郑州交通地位重要。

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穿城而过,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南北、东西方向的两大高速铁路干线也在郑州交汇。

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公路交通方面,107国道、310国道和京珠、连霍高速公路,以及境内18条公路干线,交织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全国7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

航运方面,郑州新郑机场是4E级国际机场,每周都有与国内几乎所有的主要城市往来的定期航班,并且有到达香港、澳门、韩国首尔、泰国曼谷、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定期航线或包机航线以及到达日本等国家的不定期航班。

此外,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在此经过。

郑州极具发展活力。

近年来,郑州市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市场机制健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郑州市工业体系健全,门类众多。

拥有工业企业5万多户,100多个工业门类,形成了汽车、煤电铝、食品等六大优势产业,拥有宇通、日产、三全、思念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郑州市商贸优势突出,每年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商贸活动上百次,是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最具潜力的会展新锐城市,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被授予中国展馆新锐奖,郑州商品交易所是国务院确定的我国第一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郑州价格”成为中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价格。

郑州地理位置

郑州地理位置
• 郑州市铁路交通历史悠久,始建于1904年 • 郑州市现有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焦柳铁路等铁路干线
铁路交通优势
• 郑州市铁路交通网络发达,覆盖范围广 • 郑州市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强,有利于物流业和旅游业发展
郑州的公路交通发展及优势
公路交通发展
• 郑州市公路交通始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迅速 • 郑州市现有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沪陕高速等高速公 路
02
郑州市地理坐 标为东经 112°42′至
114°30′,北 纬34°16′至
34°58′
03
郑州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郑州市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华北地区与 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郑州市在丝绸之路经济 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的交汇处
郑州市的地理位置有利 于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
发展
02 郑州自然环境及资源分布
DOCS SMART CREATE
郑州地理位置分析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郑州概述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郑州的历史沿革及城市发展概况
• 郑州的历史沿革 • 商朝时期,郑州为郐国都城 • 西周时期,郑州为管国都城 • 春秋战国时期,郑州属于郑国 • 秦朝时期,郑州属于三川郡 • 汉朝时期,郑州属于豫州 • 唐朝时期,郑州为郑州州治 • 五代十国时期,郑州为西京 • 元朝时期,郑州属于河南行省 • 明清时期,郑州为河南省省会
地域特色
• 郑州市具有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等地域特色 • 郑州市有豫剧、少林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州的旅游资源及开发
旅游资源
• 郑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有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嵩山少林寺、黄帝故里等著名景 点 • 郑州市还有中原民俗文化、现代农业观光等旅游资源

郑州地理

郑州地理

一、目的为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降低化学品泄露及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品泄露及火灾事故。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化学品泄露及火灾事故应急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工作。

2. 应急救援组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保障、信息报送等工作。

3. 技术支持组技术支持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技术鉴定、检测、评估和应急处理建议。

4. 应急协调组应急协调组负责与政府相关部门、周边单位及媒体沟通协调,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紧急报警发现化学品泄露及火灾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现场救援(1)切断泄漏源:迅速采取措施,切断泄漏源,防止事故扩大。

(2)人员疏散: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人员迅速疏散至安全区域。

(3)现场警戒: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4)灭火救援:根据火灾情况,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救援。

3. 医疗救护(1)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卫生防疫:对事故现场进行消毒,防止疫情传播。

4. 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充足,为现场救援提供有力保障。

5. 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五、后期处理1.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 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3. 整改措施: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郑州的区位优势
•1、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和中原崛起的龙头城市。

•2、郑州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枢纽城市。

•3、河南省已确定构筑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圈。

•金水区经济实力最强,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区,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

•中原区、上街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优势明显,这“四区”是郑州城区制造业核心。

•二七区是城区的中心,人口密度大,是城区批零贸易业中心,是郑州铁路局和火车客运站所在地,交通优势无与伦比;
郑州市市区概况
•管城区是商城遗址所在地,惠济区紧邻黄河,商城文化、黄河文化底蕴深厚,是城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重要产业带;
•郑东新区区位优势是全市现代服务业中心,会展、物流产业和商务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中牟概况
•东接开封,西邻郑州,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两市夹一县的县份,又在欧亚大陆桥经济带上,大郑州经济圈内。

•森林覆盖率达13.56%,形成了郑州东部的巨大的天然“氧吧”和“绿色屏障”。

•中牟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主要农业经济指标多年稳居郑州市第一位,位于全省前列。

•全面对接郑汴产业带的产业规划,着力构建“五区四带三组团”的产业布局,是以汽车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住宅产业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

已形成郑州日产、红宇机械等龙头企业。

荥阳概况
•位于郑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

•荥阳经济结构合理,工农业基础雄厚,工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其中少林汽车远销东南亚。

•提出并坚持了“东引东进”战略,积极主动向郑州接靠拢,接受郑州的辐射和带动,通过城镇化打造工业发展平台,通过工业化夯实城镇化基础,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县域经济发展明显提速。

登封概况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

•登封已成为现代旅游名城,少林寺风景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

郑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2012年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912.7亿元同比增长
13.2%,中原区、上街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
术开发区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优势明显,是郑州城区制造业核心。

但存在土地管理混乱、商品房开发监管等问题。

•金水区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区,是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辖区经济社会繁荣。

但存在占道经营、出入市口卫生、机动车乱停乱放、夜景照明等问题
郑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是城区商贸中心,拥有大型商贸设施和商品集散市场,但是存在车乱停、货乱堆、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
•各县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各县区合作发展力度
不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特别是人均GDP还处于较低水平。

•(四)加强各县市经济合作,利用各自优势增加产业竞争力。

•各地区通过劳动分工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同时促进区域资源自由流动。

中牟农业、巩义、新郑的工业,登封的旅游业等,加强合作,提高郑州的综合竞争力。

•(五)政府出台政策、法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促进作用。

•近日印发《全市电解铝行业脱困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明确帮扶铝行业脱困四大政策。

•“十二五”规划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研究制定企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大科研投入,
创新发展思路,全面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020/6/28
2020/6/2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