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
关于王稼祥同志对当代学生影响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王稼祥同志对当代学生影响的调研报告所属团队:赴皖南地区红色教育实践团所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撰写人:袁俪荧李孟轩黄展指导老师:刘银红调研时间:2014.7.10-2014.7.14关于王稼祥同志对当代学生影响的调研报告摘要:王稼祥同志是皖南地区革命先烈的典型代表,他的生平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去了解并思索其中的精神所在,也更能让我们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的体会。
本文对王稼祥同志的生平做了调研,并参观了王稼祥纪念园以及对纪念园馆长的采访,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对王稼祥同志的精神做了深刻剖析,对我们当代学生有非常大的启迪并且有很积极的影响,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先进楷模。
有利于我们当代青年学生更深层次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我们当代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王稼祥人生态度精神内涵红色资源红色调查指导教师:刘银红团队成员:袁俪荧李孟轩黄展一、调研原因秉承革命精神,继承光荣传统,传承优秀文化,是大学的职责所在。
红色教育基地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和传承优秀文化的最佳结合,对于确保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起到重要作用,此次活动旨在让广大同学切实通过红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们的英勇抗争精神,并把“生命之光”红色教育基地发扬光大,牢记革命事迹,继承革命精神。
同时,通过调研,探究红色文化对当代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红色资源的使用状况,分析红色教育在当代人民心中的地位,提出普及红色精神的可行性意见,使红色精神在当代熠熠生辉。
二、调研内容王稼祥同志是皖南地区革命先烈的典型代表,他的生平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去了解并思索其中的精神所在,也更能让我们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的体会。
所以,我们商学系赴皖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寻红色烽火新四军”实践团队于2014年7月12日前往安徽省芜湖市的王稼祥纪念馆进行调研。
通过对纪念馆的认真参观以及对纪念馆馆长的精心采访,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王稼祥的生平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王稼祥故居 廉政教育

王稼祥故居廉政教育王稼祥故居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是中国著名的工程师、科学家王稼祥的故居。
王稼祥是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也是中国核武器和导弹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火箭之父”。
王稼祥故居是一座典型的传统中国庄园式建筑,建于清朝末年。
故居占地面积广阔,庭院错落有致,建筑风格典雅古朴。
故居分为内外两个院落,内院是王稼祥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外院则是接待来访客人的场所。
故居的设计精巧,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如厅堂、庭院、回廊、假山等元素都被巧妙地融入其中。
王稼祥故居的廉政教育意义非常重大。
王稼祥一生坚持廉洁奉公,他在担任国家重要职务期间,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严守纪律,不受任何贪污腐败的诱惑。
他在自己的行动中践行了廉政的价值观,成为全国干部群众学习的楷模。
王稼祥故居通过丰富的展览和介绍,向人们展示了王稼祥先生的事迹和他所代表的廉政精神。
故居内设有王稼祥的生平展览,展示了他的成长经历、工作成就和家庭生活。
展览中还特别突出了王稼祥对廉政的重视和执着追求,通过文字、图片和实物的展示,生动地展示了王稼祥的廉政风范和高尚品德。
王稼祥故居还定期举办廉政教育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学习。
这些活动包括廉政讲座、廉政教育培训、廉政主题展览等,旨在通过王稼祥的事迹和故居的展示,教育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廉政观念,提高廉政意识,增强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
王稼祥故居的廉政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通过参观故居,深刻领悟到廉政的重要性,明确了廉政的内涵和要求。
他们纷纷表示要向王稼祥学习,以他为榜样,做到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
王稼祥故居的廉政教育活动不仅对干部群众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广大市民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参观故居,市民们更加了解了廉政的重要性,认识到廉政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他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守住廉洁底线,积极参与反腐倡廉的斗争,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王稼祥为何在七大选举中落选中央委员

王稼祥为何在七大选举中落选中央委员王稼祥在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过程中,党内一些领导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其中,王稼祥的变化最令人不解。
王稼祥给予毛泽东许多帮助,在关键时刻,王对毛的支持比任弼时显得重要,而且也胜过周恩来。
但在党的七大上,周恩来和任弼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而王稼祥仅是名列第二的中央候补委员,这还是毛泽东经过一番说服工作的结果。
此事如此令人不解,其原因何在呢?毛泽东核心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具有历史意义的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取得了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王稼祥对此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遵义会议后,他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晋升为正式委员,并被确定为由毛泽东、周恩来和他组成的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这个三人小组负责指挥红军进行长征,被认为是当时全党全军最重要的领导机构。
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见,对维护和巩固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延安,中央军委主席是毛泽东,副主席是周恩来、朱德、王稼祥。
周恩来常驻重庆南方局,朱德经常来往于八路军前方指挥作战和延安军委总部,王稼祥常驻延安,协助毛泽东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同时又担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1941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决定:“在七大前不改变中央书记处的组织,但为增强中央工作效能起见,除每周一次政治局会议外,以住在杨家岭的政治局委员毛泽东、王稼祥、任弼时、张闻天、陈绍禹、陈云、何凯丰7人组成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暂定每周开会两次。
”一年半后,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
这样,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也就不存在了。
不过,王稼祥仍然担负了重要职位。
实际上,这时王稼祥伤病复发,已到了不能再“带病工作”的地步了,根据中央决定因病休息3个月。
一贯谦虚谨慎,不讲自己功劳、只讲自己过失的王稼祥,在1968年写的《我的履历》中说:“从1938年我回延安担任军委和总政工作,一直到1943年因病脱离工作这一段时间,是我一生中犯错误比较少的一段时间。
王稼祥传简介之夫人及子女介绍

王稼祥传简介之夫人及子女介绍一、夫人简介王稼祥是中国革命家、军事家,被誉为”东北地区的朱德”。
他的夫人是共产党早期的重要成员之一,对王稼祥的事业有着巨大的影响。
以下是对王稼祥夫人的简要介绍:1.1 夫人的背景夫人于19世纪初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对社会不公和民族屈辱有着强烈的意识,对革命事业充满热情。
1.2 夫人与王稼祥的相识夫人与王稼祥是在共产党的一次活动中相识的。
当时,他们同在一个小组中,夫人对王稼祥的才华和理想深为钦佩,并主动向他表达了崇拜之情。
由于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他们很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3 夫人的贡献夫人在共产党早期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积极参与组织工作,为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她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族解放。
二、子女介绍王稼祥夫妇育有多位子女,他们继承了父母的革命精神和家风,有的在政治、军事方面有所建树,有的在其他领域有出色的表现。
以下是对王稼祥夫妇子女的简要介绍:2.1 子女A子女A,出生于19xx年,毕业于中国著名大学。
他继承了父母的革命精神,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在党内担任重要职务。
他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2.2 子女B子女B,出生于19xx年,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他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立志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作出贡献。
他在军事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现代军事战略的杰出代表。
2.3 子女C子女C,出生于19xx年,毕业于一所知名的艺术学院。
她继承了父母的革命情怀,选择了从事文艺工作。
她以其深沉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2.4 子女D子女D,出生于19xx年,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他继承了父母的家风,注重诚信和社会责任,并积极投身于民族产业发展。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成为了某领域的领军人物。
三、总结王稼祥夫人是王稼祥事业的重要后盾,她在革命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三位高开低走的中共元老

三位高开低走的中共元老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4年第10期史历王稼祥:七大意外落选是分水岭王稼祥早在1925年就加入共青团,并去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是党内留苏派的代表人物。
回国后由于其特殊身份,他担任的职务一路走高,从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跃升至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后进入中央政治局。
在长征中,他在遵义会议上把宝贵的一票投给了毛泽东,之后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新三人团”,实际上掌握了军权。
之后他因病去苏联治疗。
1938年再次回国,从共产国际那里带回了季米特洛夫“中共中央内部应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争当领袖”的口信,这一口信被认为是共产国际承认毛泽东为中共最高领导的最重要指示。
王稼祥从这时起更是受到重用,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不过由于他身体长期不适,并没有从事具体工作。
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七大中,由于被指责为“王明”路线的代表人,加上自身书生气浓、群众关系不好,原本被中央提名为中央委员的王稼祥意外地落选,只是被选为候补委员,这对于王稼祥的政治生涯是个重大打击,从此王稼祥彻底淡出中共核心领导层。
建国后他只担任了驻苏联大使、外联部部长等职务。
陈昌浩:一场疾病改变一生长征胜利结束后,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似乎销声匿迹,退出了政治舞台,他曾领导过我军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徐向前、李先念、徐海东、许世友、陈锡联、刘华清等,此人便是陈昌浩。
陈昌浩也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但与王稼祥相比,陈在国内工作时间长,实际工作能力较强。
陈昌浩1930年入党,之后与张国焘、徐向前一起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在此期间他一直担任红四方面军政委。
长征中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合后,他担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
此后陈昌浩与徐向前共同指挥西路军西进,却遭全军覆灭,徐向前与陈昌浩均靠化装行乞才脱离危难。
二人在突围时曾经歇脚在一个叫大马营的村子中,由于高烧不退,陈昌浩便住下来养病,徐向前则一个人沿着祁连山的戈壁滩昼夜兼程,最终回到延安。
2024年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心得(二篇)

2024年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心得活动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活动地点:芜湖市王稼祥纪念馆活动参加者:08社管全体同学活动内容:1. 丁建萍在班级内对王稼祥的生平进行简要介绍,旨在使同学们对王稼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在参观王稼祥纪念馆时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杨翠华老师组织并带领同学们集体乘车前往王稼祥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3. 纪念馆工作人员对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王稼祥,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于安徽省泾县厚岸乡厚岸村。
他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先后就读于柳溪小学、南陵县乐育中学初中、芜湖圣____中学高中,并最终在____学附中求学,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
(2) 从外貌上看,王稼祥面容消瘦,常佩戴一副金丝眼镜。
他年轻时留学苏联五年,被誉为“红色教授”。
凭借深厚的理论知识,王稼祥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选择,并在国际问题上提出诸多真知灼见。
他能够站在世界的高度审视问题,同时又能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复比较和思考。
在____年____月的遵义会议上,他力主____担任党和红军的领导职务,这一建议后来得到了____的多次称赞,被视为“关键的一票”。
遵义会议后,王稼祥与____、周恩来共同组成中央____三人小组,指挥全军行动。
____年初,他大胆建议调整援外政策,强调“量力而行”,并在国际斗争中主张避免四面树敌。
(3) 在长征期间,尽管身患重病、卧病担架,但王稼祥仍心系党和红军的命运。
在关键时刻,他支持____领导____,并与周恩来、____共同组成最高决策机构三人团,进入中央领导层的核心。
此后王稼祥的光芒逐渐暗淡,官阶也一再下降。
这既受到他自身健康状况的影响,也涉及诸多复杂因素。
建国初期,王稼祥担任驻苏联大使,虽然职务为部级,但他心态平和,从展览馆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他总是面带微笑、眼神炯炯。
在合影中,他也总是谦恭地站在一旁,笑容自然灿烂。
芜湖王稼祥纪念馆讲解

芜湖王稼祥纪念馆讲解【实用版】目录一、前言二、王稼祥纪念馆简介三、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四、参观纪念馆的意义五、结语正文【前言】芜湖王稼祥纪念馆是一处展示我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哲学家王稼祥生平事迹和思想的场所。
王稼祥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和贡献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芜湖王稼祥纪念馆进行讲解,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王稼祥的一生和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
【王稼祥纪念馆简介】芜湖王稼祥纪念馆位于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西临长江,东望赭山。
园区占地面积 1.24 公顷,建筑面积约 3300 平方米,主要由生平陈列馆、综合馆、藏馆、影视厅、立党为公王稼祥”展厅及二层小洋楼等六幢单体建筑组成。
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图片、文献、实物等资料,全面展示了王稼祥的生平事迹、思想和贡献。
【纪念馆的展览内容】纪念馆的展览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王稼祥的生平事迹: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了王稼祥从早年求学、参加革命、创建中央苏区、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事迹。
2.王稼祥的思想和理论:展览展示了王稼祥在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包括他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研究和阐述,以及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3.王稼祥的贡献:展览通过实物和模型等形式,展示了王稼祥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重要贡献,如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领导和指导作用。
4.王稼祥与芜湖:展览展示了王稼祥在芜湖的革命活动和贡献,以及芜湖人民对王稼祥的纪念和尊敬。
【参观纪念馆的意义】参观芜湖王稼祥纪念馆,不仅可以了解王稼祥的一生和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还可以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严谨作风。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来说,参观纪念馆更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结语】芜湖王稼祥纪念馆是我国重要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它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生动地展现了王稼祥的一生和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
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

王稼祥纪念馆学习材料第一展馆:1、前言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卓越的领导人王稼祥,在他献身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为党的建设、人民军队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4-1925 年在芜湖圣雅各中学读书,接受革命思想并组织领导芜湖青年学生的反帝王稼祥王稼祥为确立和巩固爱国运动,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遵义会议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指挥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他是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他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
王稼祥一生勤于学习思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真理,服从真理。
他在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做出巨大贡献,却从不喧功诿过,立党为永远激励我们创造无他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让同志敬仰,是后辈的楷模,公,谦虚谨慎。
愧于革命先辈的伟大业绩。
2、照片上毛泽东、邓小平、王稼祥在一起。
第二展馆:1、革命是我的终身寄托。
——王稼祥2、王稼祥家乡柳溪河上的聚星桥;3、1913-1919 年,王稼祥就读于安徽省泾县厚岸柳溪小学;4、1922-1923 年,王稼祥就读南陵乐育学校;5、1924-1925 年,王稼祥就读于芜湖圣雅各中学高中部;6、1925.8,王稼祥就读上海大学附中部;7、1925 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8、1928 年秋,王稼祥就读苏联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9、王稼祥在延安填写的履历表,其中叙述了在苏联学习和入党的情况;10、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在《战斗》《红星》11、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重要文章,提出了“政治生活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
”、1213、;第三展馆:1、1931 年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苏区中央局成员合影。
(右1);、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也是王稼祥在瑞金的住处(白房子)2、王稼祥和朱德、周恩来等人联名签署的任命书;3、王稼祥在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期间签署的训令、通令、命令、通知等4日,王稼祥在江西乐安县谷岗村召开红军青年工作会议时,遭敌机轰炸月27 1933 年4 5、身负重伤;;76、1934 年2 月,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主持修订、《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1934 年2 月12 日,《红色中华》刊布的中华苏维埃中央委员会布告:王稼祥为外交人民委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8、1934年1 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合影(第二排右三);9、1934年2 月7 日-12 日,王稼祥在瑞金沙洲坝临时中央政府礼堂主持召开工农红军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10、11、第四展馆:1、遵义会议上他投了关键的一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啬。
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政治家王稼祥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王稼祥出生于1906年时期,是安徽人。
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到了村子中的柳溪小学中学习。
在1919年的时候又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经过3年的时间,王稼祥来到由圣公会开办的学校中读书。
在此期间,他以优异的的成绩直接来到圣雅各中学读书。
每当在课间的时候,受到一些关于宣扬社会革新书刊的影响,于是就参加了革新活动。
直到在后期的时候。
,王稼祥鼓励并安排了身边的学生进行反对学习圣经的活动,以至于他被校园开除。
在1928年的时候,他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
在1930年的时候让他曾担任过中共中心宣传的一名干事,后因为批评李立三安排全国暴乱的观念,于是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调回了上海。
但是他依旧投身于革命斗争事业,成为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他虽然长得比较清瘦,戴着一副眼镜,但他还是被誉为是“红色教授”的代表人物。
在他的革命斗争中,他始终是站在我们中国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且总能够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王稼祥夫人王稼祥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
思想,不单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还是一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他用自己的一生默默的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
在斗争革命面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在家庭中王稼祥夫人又是谁呢?
关于王稼祥夫人是谁?通过过关于王稼祥的相关资料中,我们了解到,在他的一生中是有三位妻子的。
第一位妻子就是他的原配妻子查瑞香。
查瑞香出生于1904年的时候,要比王稼祥大两岁,并且是王稼祥在高中老师查文梅的女儿。
对于他们的婚姻应该算是包办婚姻,王稼祥对这门婚事很是反对,但起不到任何作用。
婚后的王稼祥离开家乡,走上了革命斗争的道路。
而他的妻子查瑞香在生下了儿子王命先后,由于患有精神抑郁症,最终去世了。
第二位妻子是一位苏联的姑娘。
当时的王稼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于是这位苏联姑娘对他产生情愫,之后在朋友的撮合下俩人在一起了,可惜,由于两个人的生活差异,产生了众多矛盾,最终离婚了。
第三位妻子是朱仲丽。
当时,王稼祥自从和上一任的妻子离婚后,一直从事于战争中。
对于他失败的婚姻使得毛主席对他很是担心。
于是在一次工作的间隙,毛主席将朱仲丽介绍给了他。
后来他经过几番的了解,对朱仲丽各个方面都是很满意,并且还产生了浓厚感情。
而后来朱仲丽经家人的介绍对王稼祥很满意。
于是经过一段的磨合期,终于结婚了。
王稼祥纪念园关于王稼祥纪念园。
在这座纪念园中,它主要是囊括了王稼祥这一人物的生平。
一走进纪念馆,那关于王稼祥生陈列室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它就如同是一本厚重的书籍,正向人们讲述着伟大领导人王稼祥同志的一生。
那么王稼祥纪念园具体有些什么呢?
首先王稼祥纪念园的地址是位于安徽芜湖市,坐落于中山北路的狮子山北麓。
对于王稼祥纪念园的四周,在它的西面是长江,而向东望去则是赭山。
这座纪念馆建立的时间是在1986年,而这座纪念馆总的占地面积就有6000多平方米,并且这其中包括了铜像、纪念碑、事迹陈列室、藏书厅、接待厅这五部分。
在这座纪念馆中的陈列室就分为五个展厅,而在展厅中的陈列物则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他在革命中的贡献以及他的丰功伟绩。
根据纪念馆的相关了解得知,这座纪念馆中关于王稼祥的信件和文章就有96件,照片就有189张。
其次还有关于他的珍贵物件就有几十件,还包括了他的相关书籍和一辆他当时的轿车一辆。
王稼祥纪念园在1995年的时候就被命名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此以后这座纪念园就以雄伟的面貌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而陈列室中关于王稼祥在各个时期的珍贵物品,向人们很好的展示了王稼祥这一人物在斗争革命中的伟大贡献和丰功伟绩。